初中化學-溶液的濃度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化學-溶液的濃度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化學-溶液的濃度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化學-溶液的濃度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化學-溶液的濃度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溶液的濃度學情分析1.學生的現(xiàn)有認知是知道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兩部分組成的,知道溶液有濃有稀,在實際生活中見過一些標有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比如生理鹽水等。但是,對于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并不理解。九年級的學生己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本課程的教學應聯(lián)系學生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手動實驗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從定性到定量地認識溶液,從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濃度。2.學生認知障礙點:溶液稀釋時溶質質量不變。3溶液的濃度效果分析化學概念教學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發(fā)展性和學生的可接受性。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是從宏觀到微觀延伸,從定性到定量方法的拓展,從中體現(xiàn)了化學學科發(fā)展的趨勢,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評價學生的認知水平,既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又評價學生的活動成果。本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完成對溶液濃度從感性到理性,從定性到定量的認識過程。為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提供豐富可靠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九年級的學生己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本課程的教學應聯(lián)系學生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手動實驗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從定性到定量地認識溶液,從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濃度?!度芤旱臐舛取方滩姆治觥度芤旱臐舛取肥蔷拍昙墶痘瘜W》(人教版)第九單元課題

3

的內容。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繼化學式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學計算。本課知識具有較好的規(guī)律性、系統(tǒng)性。學生通過實驗展開學習,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自行推出計算式,再運用反例、練習、概括解題方法等對獲取信息進行加工,從而將所學知識轉化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為以后學習綜合計算打下基礎,做好鋪墊。學習本課題,引導學生從量的角度進一步認識溶液,需要知道溶液的濃度有多重表示方法,并重點認識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因為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一種常用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在實際中經常用到。本課題的知識體系是:圍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展開,先介紹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然后利用這一概念進行簡單計算,最后練習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溶液的濃度教學反思一:

《溶液的濃度》這節(jié)課我主要是以學生的自學與交流為主,老師的解惑、糾正為輔,把課堂交給學生來完成的。雖然所用時間較多,但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我認識到初三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容忽視。同時,學生小組的討論比老師直接灌輸要更深刻,更容易接受。教材中引入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概念非常簡單,計算公式也簡潔明了.通過5分鐘的自學與交流,學生可以完成對基本概念的理解;通過課后題的訓練,學生能夠完成計算公式的應用。教師應注意強調:解這類題時必須弄清溶液的質量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溶液中溶質和溶劑分別是什么物質,溶質和溶劑的質量各是多少。一般地,溶質的質量是指溶解的那部分溶質,如果沒有沒溶進溶劑里,就不能計算在內。教材中有兩道例題,可以交給學生通過自學與討論來完成。其中重要的地方老師可以讓學生先來講解,如有不正確的及時予以糾正。同時,可以結合課后類似的題型進行鞏固訓練。此時應強調: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結合化學方程式,求某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個難點,特別是發(fā)生化學變化時,是學生更容易搞混淆的,因而這類題,由老師帶著學生反復讀題,從題目中找出解題的關鍵點。先做一道例題,緊接著一道類似練習。然后講授方法:根據(jù)質量守恒,反應前后溶液的質量應保持不變.如有變化,是因生成了沉淀或氣體,將原來溶液的質量減去沉淀或氣體的質量即為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交流中愉快的學習知識,以輕松的心態(tài)來面對學習,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興趣是學習知識的最好導師,讓學生在體會學習所帶來的喜悅同時,達到一定的知識積累,何樂而不為?溶液的濃度教學反思二:本節(jié)課是課題3的內容,重點是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概念及簡單計算。由于我在用PPT時候容易忘記下一張內容,就按照許老師上學期教我們的方法畫一個簡單的流程圖,效果的確好很多,而且可以使用一些語言使教學內容自然過渡。首先我?guī)ьI學生們復習上一課題內容,之后以書本上的實驗作為新課導入,讓學生對溶液的濃稀有直觀的認識,并了解溶液濃稀判斷的其他簡單方法如糖水甜淡、鹽水咸淡等。隨即指出這些方法的不足,不能準確得知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質的量,引出溶液的濃度。隨后介紹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并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溶質質量分數(shù)介紹和簡單計算上。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我有很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首先,上課學生活動少,這一直是我教學中的弊端。整節(jié)課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老師在講,學生被動接受,即使留有時間供學生思考,也很短,不能達到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目的。其實我之前預設了很多的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例如提出的很多問題的思考,但是留的時間很短,部分學生沒有充分思考。其次,上課內容講的過細,對于本節(jié)課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只要老師適當引導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當老師把很多的細節(jié)全部灌輸,學生就不愿意思考,漸漸地就養(yǎng)成??傊?,教學過程是個不斷磨礪,不斷進步的過程。教學之路很漫長,追求進步無止境!溶液的濃度教學反思三:化學溶液中溶質、溶劑的確定從書上的知識看太簡單無味,后面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部分同學感覺不宜理解,不宜找出溶質是什么?溶劑的質量是多少?因此,我今年試著在講完溶液的組成后,練習:將鐵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剛開始,部分同學認為此時的溶質是鐵,溶劑是稀硫酸,但通過討論分析后,90%的同學明白了有些物質放入另一種物質中發(fā)生物理變化,溶質、溶劑如何確定;有些物質放入另一種物質中發(fā)生化學變化,則溶質、溶劑如何確定。緊接著又練習石灰石放入稀鹽酸溶液中溶質、溶劑如何確定?再進一步分析比較溶劑的量如何?由于對溶液的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本節(jié)教學任務完成的比較好,并為后面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課題3《溶液濃度》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以及思考問題得出一種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及公式。2、會計算有關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及和溶解度相互換算的計算。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了解溶液與生產、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了解學習化學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服務教學重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及簡單計算。教學難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有關計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與內容設計意圖及批注課前導學:[學習情境]展示:三種不同顏色的CuSO4溶液。設問:你觀察到了什么?看到這些,你想到了什么?學生發(fā)言:1.三種溶液顏色深淺不同。2.同種溶質的水溶液;三種溶液中溶質含量可能不同。[結論]溶液濃度大小粗略表示:濃溶液和稀溶液探究學習: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10mL(1mL水的質量大致為1g)水,然后分別加入約0.5g、1g、1.5g固體硫酸銅,振蕩靜置。比較三種CuSO4溶液的顏色。在這三支試管中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溶液濃稀的根據(jù)是什么?試管編號溶液顏色比較溶劑質量/g溶質質量/g溶液質量/g溶液濃稀123[交流活動結果]1.填充上表結果(略)。2.三種溶液顏色由淺到深,濃度由小到大。顏色越深,濃度越大。3.三種溶液所含溶劑質量相同,溶質質量不同,所以溶液濃度各不相同。溶液濃稀判斷依據(jù):一定量溶劑(或溶液)中,比較所含溶質的多少。(1)請你判斷溶液中操作溶劑質量/g溶質質量/g溶液質量/g溶液濃稀變化加溶質溶解

降溫結晶

加入水

恒溫蒸發(fā)(不結晶)

(2)20℃時,NaCl飽和溶液與NaCl不飽和溶液相比,溶液濃度大?(3)、已知,Ca(OH)2溶解性微溶,則20℃時NaCl飽和溶液與Ca(OH)2飽和溶液相比,是濃溶液?是稀溶液?[圖片引導]濃與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質的多少,但在實際應用中,常常要準確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質的質量。因此需要準確知道溶液的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組成呢?[思考][介紹]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學習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學生活動]預習P431.領悟、記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定義及定義式。2.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時注意事項3.溶質質量分數(shù)含義[學生討論](投影展示):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鈉溶液(ρ水=1g·cm-3)怎樣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質質量/g溶劑質量/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0902080[交流實驗結果](1)×100%=10%。(2)×100%=20%。[思考]對兩氯化鈉溶液而言,能否通過顏色判斷溶液的濃稀呢?我們通常采用什么辦法比較溶液的濃稀呢?[學生發(fā)言]1.氯化鈉溶液是無色溶液,無法通過肉眼觀察確定溶液的依稀。2.可通過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來比較各溶液濃度的大小。[學生練習]討論1、已知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g,則20℃時食鹽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36%,對嗎?討論2、某一飽和溶液恒溫蒸發(fā)水后,溶液濃度討論3、從100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0%的碳酸鈉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則取出的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對嗎?(

)練習:1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克?,F(xiàn)有50克水放入20克NaCl,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教師小結]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能準確地表示某溶液的組成,也能比較不同溶液濃度的大小,對生產、生活有很大的作用。例如:用溶質與溶劑配制溶液。例1.在農業(yè)生產上,常需要用質量分數(shù)為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現(xiàn)要配制150kg的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討論]1.溶質質量與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液質量的關系。2.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的關系。[引入]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而在實際生產中又往往需要把現(xiàn)有的溶液變濃或變稀,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或減小。例題3:化學實驗室現(xiàn)有98%的濃硫酸,但在實驗中常需要用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質量分數(shù)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討論]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或減小?[拓展生疑]:1.(課本P454題)配制500mL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密度為1.1g/cm3),需要氫氧化鈉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討論]1.溶液500mL能直接待入公式計算嗎?應怎樣處理?2.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還有如何方法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或減小?3.上述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各怎樣計算?隨堂檢測:在4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5%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鉀或10克水,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直觀上感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同,溶液顏色不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進一步理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題能力加深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計算的理解通過質疑加深理解板書課題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濃溶液與稀溶液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2.定義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00%三、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教學反思課題3溶液的濃度課標分析1.課標中要求“認識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能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睂W習本課題,需要知道溶液的濃度有多重表示方法,并重點認識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因為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一種常用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在實際中經常用到。本課題的知識體系是:圍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展開,先介紹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然后利用這一概念進行簡單計算,最后練習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2.本課題引導學生從量的角度進一步認識溶液,進一步學習定量研究物質的方法及較簡單的化學計算,為今后更深入的化學研究課題3溶液的濃度【考點精講】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1cm3=1ml1L=1000ml【典例精練】1.(05南京10)在實驗操作中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4%左右的碳酸氫鈉溶液。配制200g4%的碳酸氫鈉溶液,需要碳酸氫鈉的質量為()A.4gB.8gC.192gD.200g2.(08南京10)常溫下,在15g氯化鈉中加入60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A.15%B.20%C.25%D.33.3%3.要配制0.5%的過氧乙酸溶液1000g,下述方法中正確的是()A.稱取0.5g過氧乙酸溶于100g水中B.稱取0.15g過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C.稱取50g過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D.稱取5g過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4.醫(yī)療上用的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shù)約為0.9%的氯化鈉溶液(密度約為1g/cm3)?,F(xiàn)用1000mL生理鹽水給某病人輸液,則約有___g氯化鈉和______g水進入病人體內。5.溶液在稀釋前后保持不變的是()A.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B.溶質的質量

C.溶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