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Finally,Igraduallylearnedtogetusedtobeingsad,likeapersonheartache,everythingIamusedtobeingalone,
althoughIdon'twantto,buthelpless.通用參考模板(頁眉可刪)
科學教案合集7篇
科學教案篇1
活動目的:讓幼兒初步接觸光的穿透現(xiàn)象(僅限手電筒的
光),知道光穿過不同的物質會產(chǎn)生變化。
活動準備:手電筒,布,毛巾,鏡子,皺紙,手工紙,厚紙
板,塑料杯碗,玻璃片、不銹鋼杯,瓶,水彩顏料,棉簽,小盆,
筐。
活動流程:設置情景觀察嘗試交流討論游戲鞏固延伸活
動
一、設置情景,提出問題
帶幼兒進入比較昏暗的活動室,悄悄將手電筒的光照在白屏
幕上:你們看,這是什么呀?你看到了什么?(光)
二、觀察嘗試,操作感知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光影:
①.你看見了什么?
②.教師用厚紙把光遮?。何沂遣皇前咽蛛娡碴P掉了?光到
哪里去了?(光被遮住了,光穿不過去。)
③.提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遮住光,光都穿不過去?
2、幼兒操作:這里有很多不同的東西,小朋友用手電筒試
一試看光能不能穿過去。
①.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物質。
②.幼兒發(fā)表意見并當場實驗(我發(fā)現(xiàn)光能穿過……光不能
穿過……)
③.小結:有些東西光能穿過去,有些東西光穿不過去。
三、交流討論,發(fā)現(xiàn)不同
1、教師引導,激發(fā)幼兒回憶:剛才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有
趣的事情?
(“光變顏色了”,“光穿過去變淡了”……)
2、教師同幼兒共同檢驗。
3、提問:光穿過這些東西,照在白屏幕上的影子一樣嗎?
4、幼兒操作透光材料,在白板上實驗光影的變化。
5、小結:穿過不同的東西,光會變得不一樣。
四、游戲鞏固,加深印象
1、結合生活實踐提問:
①、你們見過彩色的燈嗎?(紅綠燈、舞臺燈……)
②、猜猜看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燈泡上蓋上有顏色的東
西,燈就變顏色了……)
③、老師這里有一個彩燈,猜猜看這是怎么做出來的?
2、幼兒游戲:用棉簽沾上顏料,溶解在水中,晃動形成彩
色的燈。
3、檢驗成果:你的燈會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用手電
筒檢驗)
五、遷移活動
1、提問:你們覺得光怎么樣?為什么?
2、再次小結:有些東西光穿不過去,有些光又穿得過去,
而且穿過去以后還會變顏色,真好玩。
3、提問:除了光穿過以后會變顏色,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
趣的事情嗎?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遷移,引起下次再探索的興趣。)
科學教案篇2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影子的產(chǎn)生和特點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
他們知道影子的產(chǎn)生必須要有光和物體,影子隨著光的改變而改
變,等等,但是他們的這些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過教
師的指導,實際地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光和影子之間的規(guī)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光、遮擋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3、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4、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5、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6、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們
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按教科書要求有目的、有步驟地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
結果用線條和圖形準確地進行記錄。能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
光源、遮擋物、影子間的關系。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實際地觀察,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光和
影子之間的規(guī)律。
【教學思路】
從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引出相關概念,然后通過活動探究規(guī)律,
最后用規(guī)律解釋現(xiàn)象,同時深化對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器材準備】
每組一個手電筒(自帶)一張4開的白卡紙、一塊5厘米高
的小木塊,鉛筆、尺子各一。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光,我們學習第一課。板書
課題“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教師:同學們做過手影游戲嗎?你們會做什么樣的手影?今
天我們也來做一做影子游戲,做這個游戲需要什么器材呢?我們
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后兩個問題一方面是提示觀察的器材準備和方法,另一方
面是了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學生可能說需要光源、物體,忽略了
需要“屏”,也不一定會說出物體要擋住光才能產(chǎn)生影子。這時
教師不要急于糾正,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總
結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教師:各組準備好器材后可以開始實驗了,還缺什么,可以
到講臺上領取。實驗成功的小組要準備匯報:看到手影了嗎,怎
樣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準備材料,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大組匯報:通過匯報討論,得出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光、擋光的
物體、屏。
教師:剛才同學們提到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光,我們平時看見過
哪些發(fā)光的物體?其中哪些是自己發(fā)光的呢?大家把見到的發(fā)
光物體寫出來,然后在自己能發(fā)光的物體上做記號。
小組活動。
匯報、總結:像電燈那樣自己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強
調:不僅自己能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影子的特點
教師:在影子游戲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chǎn)生的條
件外,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下面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xù)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
能看懂教科書上三個活動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嗎?
活動一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變包括光線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
通過目測光線和水平桌面之間的夾角大致估計,方向用左、右、
前、后描述。
教師示范并演示實驗和記錄方法。
活動二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
活動三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提示:當光源垂直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使物體離開桌面
才能看到影子。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
總結:
(1)、光源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時,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都會發(fā)
生改變。光源照射角度小時,影子就長;光源的角度大時,影子
就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當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時,遮擋物離光源越近,它擋
住的范圍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教師:像活動三中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
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標志。
三、鞏固運用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光的哪些知識?我們再做一
次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些規(guī)律:
1、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改變物體離光源的距離,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讓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側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
同?
科學教案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內容和自己平時所經(jīng)歷
的科學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推理歸納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知道科學就是研究事物的規(guī)律的。
2.推理歸納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的是難點
【教學準備】
1.實驗材料。按課文要求準備。
2.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1.讓學生懂得要進入科學領域必須從自己開始。
2.讓學生對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
3.學會使用測量工具和記錄數(shù)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
1.通過插圖提出問題,產(chǎn)生好奇心。
圖片與插圖相結合;口頭與教材相結合。
2.通過演示提出問題,產(chǎn)生好奇心。
簡單易做的小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提問題,不解釋為什么。
3.參考實驗:掛物體吸盤、空氣占據(jù)空間。
4.通過觀察提出問題,產(chǎn)生好奇心。
5.關于電視提問題,可安排小組討論。
注意:讓學生提問題,首先讓學生有問題,其次能夠提出問
題,要給出時間、機會。本活動的重點是提出問題的訓練,而不
是問題的訓練。
二、體驗活動
1.提現(xiàn)成問題“向兩片紙中間吹氣,猜一猜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
象?”
2.讓學生自己填寫“我認為”。
3.兩人一組體驗,交換角色體驗。
4.填寫觀察到的現(xiàn)象。
5.填寫我的解釋。
6.交流我的解釋。
三、小結:
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就是我們科學上要解釋清楚的問題。這
些問題也是我們今后要研究的課題。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積極探
索,科學這一門學科將會學得更好,同學們一定有所發(fā)明,有所
創(chuàng)造性。
注意:重點是喚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不要糾纏學生答案的對
與錯。
科學教案篇4
【設計思路】
根據(jù)教材分析發(fā)現(xiàn)本冊教材中《植物的根和莖》這一課主要
側重于對植物根和莖的作用的研究,而非對根和莖其它方面如:
分類、形態(tài)、功能性的研究。教材以“植物制造養(yǎng)料所需要的水
和土壤中的養(yǎng)分是怎樣進入植物體內的?”設問為導入,這個問
題學生一般都能回答,提出這個問題的真正目的是要求學生想辦
法證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樣第二部分對于莖的作用,其目
的也是引導學生想出一個方法來顯示莖可以把水和養(yǎng)分輸送到
葉子和植物的其他它部分。所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圍繞這兩個實
驗來開展。
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證明植物依靠根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
的實驗,實際有兩種不同的證明策略。一種是證明用肯定句
陳述的假設,如“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料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
物體內的”,我們稱為“證明法”,一種是證明用否定句陳述的
假設,如“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料并不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
體內的”,我們稱為“證偽法”。事實上,即便把植物的根切除,
植物一樣能靠莖吸收水分。那么植物為什么要依靠根吸收水分
呢?應該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們真的去追問自己,我們將會自
行得到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證明方法不是“證偽
法”。
2.教學中我們將避免“證偽法”,因為學生的基礎可能不
夠,但是如果學生真的出現(xiàn)這樣的假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不
能把這個“皮球”沒收或放在一邊,可以將“皮球”拋還給學生,
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釋或解決。
3.教學活動中的時間安排可適當調節(jié),有些活動可安排在
課外進行。
【教學目標】
1、知道植物依靠根來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
2、知道植物的莖能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
3、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4、能通過小組討論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進方案;
5、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進行實驗活動;
6、經(jīng)歷對問題不斷深入探究的過程。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根和莖的作用實驗證明
2、教學難點:證明實驗的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供小組研究的材料:多種多樣的帶根的植物;一株
新采集的特別是
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個能夠裝進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試
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兩個裝有不同顏色的水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問:上堂課我們學習了植物怎樣生存,你們知道了植
物是怎樣生存了嗎?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養(yǎng)料怎樣進入
植物體內、怎樣達到植物身
體的各個部分呢?
引導學生作出解釋——根從土壤里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莖把水
分和養(yǎng)料
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
2、了解常見的植物都有根和莖。
出示事先準備的多種多樣帶根和莖的植物,讓學生觀察
歸納:常見的植物都有根和莖
(二)、用實驗證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
1、師提出研究問題: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嗎?怎樣
設計實驗來證明?
2、組織學生討論和提出種種初步的方案;
3、交流和指導:
(1)選擇什么樣的植物做實驗?為什么?
(2)用什么樣的容器裝水能容易的看到實驗的現(xiàn)象?
(3)怎樣知道容器內的水有沒有減少?
(4)怎樣保證試管中的水不散發(fā)(蒸發(fā))到空氣中去?有
什么辦法?
(5)你預測試管中的水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4、學生制作實驗裝置,并放置在陽光照射的地方。
5、教師出示已經(jīng)提前做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得到植物用根
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的結論。
6、交流:根在植物的生長中還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三)、設計莖具有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
1、觀察各種各樣植物的莖的'實物或圖片。
2、說說植物的莖有哪些作用?
3、交流:有什么證據(jù)或方法可以證明莖具有輸送水分和養(yǎng)
料的作用?
4、閱讀教材中驗證莖具有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的實驗。
5、小組討論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
6、教師出示實驗裝置,并讓某學生進行操作。
7、預測:植物將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四)、課外拓展
1、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進一步實驗和觀察。
2、集和閱讀各種植物的資料,帶少兒植物圖冊一類的書,
為后續(xù)的學習做準備。
科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小(即表面
積的大?。?、水的溫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經(jīng)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科學探
究過程和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愿意將對比實驗這種科學的方法運用到解決同類科學問題
的研究當中去,發(fā)展公平實驗的意識。體驗研究影響溶解快慢因
素的樂趣。
【教學重點】方糖溶解實驗的研究
【教學難點】對比實驗過程中,各種相同條件的控制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筷子1、玻璃杯2、熱水和冷水、
糖塊3、食鹽1、勺子1、水槽1。
【教學過程】
一、哪一個溶解的快。
1.復習:一個物體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問:取兩份同樣多的食鹽,每份大約10克,同時放入
同樣多的水中(25ml),觀察比較哪一杯中的食鹽溶解的更快一
些。
3.學生觀察實驗。(教師指導對比方法)
4.整理觀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條件:溫度對溶解有沒有影響呢?(60攝氏度
左右,強調安全。)
6.學生觀察實驗。(教師進一步指導實驗操作)
7.整理觀察信息進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塊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呢?
2.學生猜想形成假設:用攪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
熱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將肥皂切成小塊更容易溶解;加
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實驗設計。(小組設計實驗,用圖示或文字等方法
記錄設計方案。)
(1)小組討論:怎樣利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每組設
計一兩個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
(2)各組實驗設計交流匯報補充完善。教師板書相同條件
和不同條件。(重點指導對比實驗中變量的控制。)
(3)請一組演示其中一個對比實驗,其余學生觀察評議確
保每組都能正確操作。
4.學生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回應假設,總結評價。(注
意引導學生反思實驗過程中的不足)
5.整理課堂共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
6.下面讓我們來吃一塊方塘,猜猜看,一塊方糖在嘴里溶解
需要多少時間?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以個人參與或小組參與為形式,獲得在野外尋
找?guī)r石的親身經(jīng)歷。
2、在課堂中能夠,讓孩子經(jīng)歷觀察巖石特點的活動過程,獲
得觀察巖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過給巖石分類,讓孩子經(jīng)歷一個簡單的提出問題、解
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孩子運用語言解釋問題的能力。
4、讓孩子獲得豐富的研究巖石的愉悅情感。
教學重點:用一些標準給巖石分類。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巖石,能想出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學準備:
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形式,收集各種各樣的
巖石。教師也應該準備大量的常見的一些巖石,同時還可以準備
一些本地區(qū)常見的巖石。
還應給孩子們準備一些觀察工具:放大鏡、盛水的燒杯、記
錄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地表巖石風貌的錄像片,或提供一
些典型的圖片。
1、巖石是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到處可見。你平時在哪些
地方看到過巖石?
2、你玩過巖石嗎?你是怎么玩的?
3、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研究巖石。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
巖石
二、探究過程
1、開個石頭展覽會
(1)的巖石來自哪里?
你的巖石是從哪里找到的?請簡單介紹你的尋找經(jīng)歷。
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再到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2)我的巖石觀察
請你選擇一塊感興趣的巖石進行觀察。你準備怎樣去觀察它
呢?
請你大概估計一下,你會觀察到巖石的幾個特征?
學生自主觀察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3)我的巖石觀察記錄交流
你用了哪些方法對巖石進行觀察?
你觀察到了巖石的哪些特征?有沒有超過自己的估計?
你對同學的觀察描述有沒有補充或意見?
注意,在學生交流觀察到的巖石特征時,要強調觀察方法與
觀察描述之間的對應關系,對學生的非觀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
導。
2、給巖石分類
(1)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
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
如果讓你給這些巖石分類,你會怎么分呢?
這里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教
師對學生提出的分類標準不要輕易否定。
(2)給巖石分類
請你選擇任何一種標準,給這些巖石分類。
小組分類活動開始,教師巡回指導。
(3)巖石分類結果交流
你們將巖石分成了幾類?是按什么來分的?
你們想到了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不同的分類方法結果
一樣嗎?
(4)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
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呢?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在于應用。教師可以根據(jù)地域特色提供的
相應的巖石,也可以由學生來提供。
三、小結
師:課后,你可以再找些巖石來觀察。想一想,巖石是怎么
形成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巖石。
板書設計:
4.1各種各樣的巖石
1、開個石頭展覽會
2、給巖石分類
科學教案篇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車中間人合同協(xié)議書
- 2024年力與變形檢測儀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品牌項目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樓房出租合同協(xié)議書圖片
- 合同協(xié)議書心得
- 作業(yè)托管合同協(xié)議書
- 房子主頁合同協(xié)議書
- 消費安全協(xié)議書合同
- 工程合同轉讓協(xié)議書
- 注塑外發(fā)加工合同協(xié)議書
- 《工業(yè)機器人現(xiàn)場編程》課件-任務3.涂膠機器人工作站
- 程序設計高級應用(Java程序設計)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
-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編制說明
- 2025年教師資格考試高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物理試題與參考答案
- 養(yǎng)老機構入住潛在風險告知書1-3-5
- 北京四中2025屆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中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
- 山西煤矸石綜合開發(fā)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剪映專業(yè)版:短視頻創(chuàng)作案例教程(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5章 創(chuàng)作城市宣傳片
- 手術分級目錄(2023年修訂)
- 期中 (試題) -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企業(yè)名稱:個人防護用品(PPE)管理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