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晉中市社城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生物月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不屬于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細胞分泌的激素與靶細胞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B.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C.玉米植株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交流信息D.有些病毒、病菌能侵入細胞,使生物體患病參考答案:D2.下列關于細胞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A.硝化細菌可利用光能將CO2和H2O合成糖類B.活細胞能產(chǎn)生酶,酶在細胞內(nèi)才起催化作用C.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H]被消耗的過程都會形成ATP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需要細胞中ATP水解供能參考答案:D【分析】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階段產(chǎn)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應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有氧呼吸過程中第一、二階段產(chǎn)生[H],第三階段消耗[H],三個階段均有ATP生成?!驹斀狻肯趸毦冒毖趸癁閬喯跛峄蛳跛釙r釋放的能量將CO2和H2O合成糖類,A項錯誤;酶可以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B項錯誤;葉綠體中的[H]在暗反應的還原階段被消耗,同時需要ATP水解釋放的能量,C項錯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需要細胞中ATP水解供能,D項正確。3.依據(jù)下圖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若圖甲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下一時期細胞中央將出現(xiàn)赤道板B.若圖乙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可發(fā)生在這一階段C.若圖乙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可發(fā)生在這一階段D.若圖丙表示雄果蠅精巢內(nèi)的幾種細胞,則c組細胞中可能出現(xiàn)聯(lián)會和四分體參考答案:C4.a、b、c、d分別是一些生物細胞某個分裂時期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A.d圖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B.b圖表示人紅細胞分裂的某個階段C.c圖細胞分裂后將產(chǎn)生1個次級卵母細胞和1個極體D.a(chǎn)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參考答案:BCD【考點】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細胞中央出現(xiàn)細胞板,屬于植物細胞,處于有絲分裂末期;b細胞進行的是無絲分裂;c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名稱為次級卵母細胞;d細胞含有中心體,沒有細胞壁,屬于動物細胞,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處于有絲分裂中期.【解答】解:A、d細胞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A正確;B、b表示無絲分裂,如蛙的紅細胞,人紅細胞不再分裂,B錯誤;C、c是次級卵母細胞,其子細胞為卵細胞和極體,C錯誤;D、a細胞中央出現(xiàn)細胞板,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D錯誤.故選:BCD.【點評】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無絲分裂的特征,識記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再對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
5.取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新鮮葉片若干.去除主脈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別放入三種濃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時間后得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變大.假設蔗糖分子不進出細胞,則關于這一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前,丙的濃度>乙的濃度>甲的濃度B.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內(nèi)蔗糖濃度與乙的濃度相等C.實驗中,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的水分移動屬于協(xié)助擴散D.甲、丙的濃度變化是由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的參考答案:D【考點】細胞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及其原因.【分析】分析題意可知:將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新鮮葉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別放入三種濃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時間后得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變大.說明甲溶液吸水,即甲濃度>細胞液濃度,乙的濃度不變說明乙濃度=細胞液濃度,丙的濃度變大,丙溶液失水,則丙濃度<細胞液濃度,據(jù)此答題【解答】解:A、根據(jù)試題分析,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葉片的細胞液濃度是相同的,甲濃度>細胞液濃度,乙濃度=細胞液濃度,丙濃度<細胞液濃度,則實驗前甲的濃度>乙的濃度>丙的濃度,A錯誤;B、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內(nèi)細胞液濃度與乙的濃度相等,B錯誤;C、水分移動屬于自由擴散,C錯誤;D、甲、丙的濃度變化是有滲透作用引起的,是由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的,D正確.故選:D.
6.人類中有一種性染色體組成為XYY的男性個體,有生育能力。假如有一個染色體組成為XYY的男性與一正常女性結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男性產(chǎn)生正常精子與異常精子的比例為1:1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現(xiàn)XYY孩子的概率為1/2C.在XYY個體中未發(fā)現(xiàn)異?;颍虼瞬粚儆谌祟愡z傳病D.XYY個體的出現(xiàn)是由于精子形成過程中同源染色體未分開參考答案:A【知識點】人類遺傳病及優(yōu)生解析:染色體組成為XYY的男性產(chǎn)生X、YY、XY、Y四種類型的精子,分別占1/6、1/6、2/6、2/6,正常精子與異常精子的比例為1:1,A正確;后代出現(xiàn)XYY孩子的幾率為1/6,B錯誤;XYY個體的出現(xiàn)是由于染色體異常導致的屬于人類遺傳病,C錯誤;XYY個體的出現(xiàn)是由于精子形成過程中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開導致的,D錯誤7.下圖表示細胞內(nèi)葡萄糖分解的反應式:下列關于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只發(fā)生在細胞有氧時
B.只發(fā)生在細胞缺氧時C.只發(fā)生在線粒體內(nèi)
D.只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內(nèi)參考答案:B8.有關限制性內(nèi)切酶HindⅢ和XhoI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分別為A↓AGCTT和C↓TCGAG,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兩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現(xiàn)的概率不同B.兩種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都是﹣AGCTC.分別用這兩種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后能形成重組質粒D.實驗中可通過控制反應時間、酶的濃度等控制酶切效果參考答案:D【考點】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分析】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jù)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nóng)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tài)細胞法.(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解答】解:A、兩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均為6個,所以在DNA中出現(xiàn)的概率相同,A錯誤;B、兩種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分別為﹣AGCT和﹣TCGA,B錯誤;C、兩種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不同,無法形成重組質粒,C錯誤;D、實驗中可通過控制反應時間、酶濃度等控制切割效果,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體的操作步驟,掌握各步驟中的相關細節(jié),能結合題干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9.胡蘿卜素可用于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各種疾病。下圖是提取胡蘿卜素的實驗流程示意圖,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乙過程表示濃縮,通過蒸餾除去濾液中易揮發(fā)的有機溶劑B.圖中甲過程表示萃取,此過程用到的有機溶劑具有較低的沸點C.圖中干燥處理時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越利于胡蘿卜素提取D.只能從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蘿卜素,可用紙層析法進行鑒定參考答案:A【分析】據(jù)題文和選項的描述可知:本題考查學生對胡蘿卜素的提取的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詳解】提取胡羅卜素的流程是:胡蘿卜→粉碎→干燥→萃取→過濾→濃縮→胡蘿卜素??梢姡瑘D中乙過程表示濃縮,通過蒸餾除去濾液中易揮發(fā)的有機溶劑,A正確;圖中甲過程表示萃取,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有較高的沸點,能夠充分溶解胡蘿卜素,且不與水混溶,B錯誤;胡蘿卜粉碎后進行干燥,需要控制溫度和時間,因為溫度太高、干燥時間太長會導致胡蘿卜素分解,C錯誤;工業(yè)生產(chǎn)上,提取天然β-胡蘿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從植物中提取,二是從大面積養(yǎng)殖的巖藻中獲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發(fā)酵生產(chǎn),若要對提取的胡蘿卜素樣品進行鑒定,可用紙層析法,D錯誤。10.豌豆葉肉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A.細胞核
B.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C.細胞核、線粒體
D.細胞核、細胞質參考答案:A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基因非編碼區(qū)發(fā)生突變可能使該基因不能表達。
B.基因選擇性表達可能是非編碼序列對編碼序列進行調(diào)控作用的結果。
C.編碼區(qū)的外顯子發(fā)生基因突變可能導致形成多肽的氨基酸數(shù)目或排列順序改變,或不能形成多肽。
D.某基因的RNA聚合酶結合位點發(fā)生突變,對基因的表達無任何影響。參考答案:答案:D12.呼吸商是生物體在同一時間內(nèi),釋放二氧化碳與吸收氣氣在容積上的比例,用RQ表示。研究小組在實驗中測得,某種子萌發(fā)時RO=m,下列有關說法合理的是A.若m值小于1則該種子的呼吸類型一定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并存B.若m值小于1則該種子的呼吸過程中一定含有非糖物質氧化分解C.若m值大于1則該種子的無氧呼吸強度一定大于有氧呼吸強度D.若m值大于1則該種子的呼吸消耗非糖物質的量一定大于糖類參考答案:Bm值小于1,說明氧氣消耗量較多,則該種子的呼吸類型應為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一定含有非糖物質如脂肪等,A項錯誤,B項正確;m值大于1,則該種子進行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但不能確定無氧呼吸強度一定大于有氧呼吸強度,也不能確定該種子的呼吸消耗非糖物質的量一定大于糖類,C項、D項錯誤。13.基因型為AaXBXb個體產(chǎn)生的一個卵細胞,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右圖(①、②代表X染色體),該卵細胞產(chǎn)生過程中
(
)
A.卵母細胞未能進行染色體復制
B.初級卵母細胞同源染色體未能聯(lián)會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有關同源染色體未能分開
D.同時產(chǎn)生的三個極體,染色體組成與其都相同參考答案:C14.將神經(jīng)細胞置于相當于細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測得靜息電位。給予細胞一個適宜的刺激,膜兩側出現(xiàn)一個暫時性的電位變化,這種膜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適當降低溶液S中的Na+濃度,測量該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可觀察到[
]A.靜息電位值減小
B.靜息電位值增大C.動作電位峰值升高
D.動作電位峰值降低參考答案:D15.下列是四幅關于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圖,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氧氣濃度為a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的強度相同B.乙圖中如果再提高CO2濃度,則b點一定上移C.丙圖中,溫度為t4℃時,植物凈光合作用最大D.丁圖代表兩類色素的吸收光譜,則e代表類胡蘿素參考答案:16.下圖表示受到寒冷刺激時,人體下丘腦細胞接受A物質后,膜兩側電位差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a(chǎn)段表示靜息電位,神經(jīng)纖維膜內(nèi)的K+比膜外多B.b點時無離子進出細胞C.與a段相比,b點時下丘腦細胞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A物質是神經(jīng)遞質,由核糖體合成參考答案:A17.某動物細胞的染色體組成為2N=8,其染色體DNA雙鏈均帶32P標記,將該細胞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養(yǎng)基中,經(jīng)過兩次連續(xù)分裂得到4個子細胞,每個子細胞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數(shù)目記為相應數(shù)字,不考慮變異,下列情況不可能的是()A.4、4、4、4 B.8、7、0、1 C.6、5、4、1 D.7、6、2、1參考答案:C【考點】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分析】DNA分子是半保留復制,以其中一個DNA分子為例分析.細胞有絲分裂一次,細胞中的DNA復制一次.一個被32P標記的DNA分子在31P的培養(yǎng)基中復制一次形成2個DNA.根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特點,這兩個DNA都是一條鏈含有32P,一條鏈含31P.這2個DNA分子在含有31P的原料中再復制一次,形成4個DNA,這四個DNA分子中,有兩個DNA是一條鏈含有32P,一條鏈含有31P,還有兩個DNA都含31P.【解答】解:由于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所以在第一次有絲分裂結束后體細胞中均含有16條染色體,16個DNA,每個DNA的2條鏈中均含1條標記鏈和一條非標記鏈.在第二次有絲分裂時,間期復制完成時會有16個DNA,但是這16個DNA中,有8個DNA均是含1條標記鏈和一條非標記鏈,另外8個均是非標記鏈;中期由于著絲點沒有分裂,所以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一個是1條標記鏈和一條非標記鏈,另一個是只有非標記鏈,所以在中期會有8條染色體有標記;后期著絲點分裂,每條染色體上的DNA隨著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開而分開,在后期形成16條染色體,其中只有8條含有標記,這8條染色體中的DNA是含1條標記鏈和一條非標記鏈.A、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形成16條染色體,其中只有8條含有標記,若兩個細胞中均為8條標記的DNA中兩條移向同一極,則結果為每個子細胞中均含有4條標記的DNA分子,A正確;B、若兩個細胞中有一個8條標記的DNA移向同一極,一個細胞中7條標記的DNA移向同一極,則結果為2個子細胞中分別含有8條和0條標記的DNA分子,2個子細胞中分別含有7條和1標記的DNA分子,B正確;C、若兩個細胞中有一個6條標記的DNA移向同一極,一個細胞中5條標記的DNA移向同一極,則結果為2個子細胞中分別含有6條和2條標記的DNA分子,2個子細胞中分別含有5條和3標記的DNA分子,C錯誤;D、若兩個細胞中有一個7條標記的DNA移向同一極,一個細胞中6條標記的DNA移向同一極,則結果為2個子細胞中分別含有7條和1條標記的DNA分子,2個子細胞中分別含有6條和2標記的DNA分子,D正確.故選:C.18.雞的輸卵管細胞合成卵清蛋白,成紅細胞合成珠蛋白,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用編碼上述三種蛋白質的基因分別作探針,對三種細胞中提取的總DNA進行雜交實驗。用同樣的三種基因片段做探針,對上述細胞中的RNA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細胞總DNA細胞總RNA
輸卵管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輸卵管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胰島素基因+++——+實驗方法DNA雜交RNA雜交
(注:“十”陽性結果,“—”陰性結果)根據(jù)上述事實,得出正確的結論是A.胰島素細胞中只含有胰島素基因B.上述三種細胞的分化是由于細胞在發(fā)育過程中遺傳物質選擇性丟失所致C.輸卵管細胞表達卵清蛋白基因,成紅細胞表達珠蛋白基因,胰島細胞表達胰島素基因D.在輸卵管細胞中無珠蛋白基因和胰島素基因參考答案:C19.科學家發(fā)現(xiàn),細胞可以轉化成一種侵入性、液體狀的狀態(tài),以隨時在身體的狹窄通道內(nèi)移動。這種轉化是由化學信號——溶血磷脂酸(LPA,一種磷脂)觸發(fā)的。目前,已經(jīng)找到了一種方法通過阻斷LPA信號,停止胚胎細胞的運動,而這一類似機制或許能在癌細胞侵襲過程中發(fā)揮抑制作用。下列有關癌細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癌變是因為相關基因發(fā)生了重組B.癌細胞表面發(fā)生了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細胞黏著性降低C.癌細胞的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活動比較旺盛D.溶血磷脂酸進出癌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參考答案:A細胞癌變是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的結果,選項A錯誤。癌細胞易擴散的原因是癌細胞表面發(fā)生了變化,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細胞黏著性降低,選項B正確。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活動比較旺盛,選項C正確。溶血磷脂酸屬于磷脂,其進出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選項D正確。20.圖1、圖2分別代表煙草和玉米葉片利用CO2的兩條途徑。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過程①稱為______________;玉米的光合葉片用碘液處理,______________細胞出現(xiàn)藍紫色(不考慮有機物的轉移)。(2)相比煙草,玉米更適宜于在______________的環(huán)境生活。(3)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對煙草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氮素水平/(mmol·L-1)葉綠素含量/(μg·cm-2)凈光合速率/(μmol·m-2·s-1)氣孔導度/(mmol·m-2·s-1)胞間CO2濃度/(μL·L-1)5(低氮)8619.40.6830810(中氮)9920.70.8430415(偏高)10321.40.8530120(高氮)10322.00.84295
①隨著氮素水平的增高,氣孔導度______________(填“限制”或“不限制)凈光合速率的變化。②取實驗條件下等量的低氮組和高氮組的煙草葉片,制備色素濾液放在陽光與三棱鏡之間,吸收光譜最明顯的差異出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區(qū)域。③為使實驗數(shù)據(jù)更可靠,在控制好無關變量的基礎上,應針對每個氮素水平條件下設置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C02的固定
(2).維管束鞘
(3).高溫、干旱
(4).不限制
(5).紅光和藍紫光
(6).(至少3個平行)重復實驗試題分析:分析圖解:圖1表示C3植物的葉肉細胞,其中①過程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②過程表示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圖2表示C4植物的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該植物能夠利用較低濃度的二氧化碳。(1)圖中①過程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玉米為C4植物,淀粉只在維管束鞘細胞內(nèi)積累,因此玉米的光合葉片用碘液處理,維管束鞘細胞出現(xiàn)藍紫色。(2)圖1與圖2所代表煙草和玉米葉片利用CO2的兩條途徑,所示的植物分別是C3植物和C4植物,C4植物更適宜于在高溫、干旱、低濃度CO2環(huán)境中生活,因此相比煙草,玉米更適宜于在高溫、干旱的環(huán)境生活。(3)①從表中可知,隨著氮素水平的增高,煙草葉片凈光合速率逐漸提高,在中氮、偏高、高氮三種情況下,氣孔導度大體相同,而凈光合速率有所提高,所以說明氣孔導度不限制凈光合速率的變化。②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等量的低氮組和高氮組的煙草葉片,高氮組的煙草葉片中葉綠素含量更多,因此兩者吸收光譜最明顯的差異出現(xiàn)在紅光和藍紫光區(qū)域。③為使實驗數(shù)據(jù)更可靠,在控制好無關變量的基礎上,應針對每個氮素水平條件下設置多個重復試驗(至少3個)。21.在一條離體神經(jīng)纖維的中段施加電刺激,使其興奮。下圖表示刺激時膜內(nèi)外電位變化和所產(chǎn)生的神經(jīng)沖動傳導方向(橫向箭頭表示傳導方向),其中正確的是參考答案:答案:C22.以紫色洋蔥鱗葉為材料進行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原生質層長度和細胞長度分別用X和Y表示(如圖),在處理時間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小,則紫色越淺B.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大,則所用蔗糖溶液濃度越高C.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小,則越易復原D.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大,則細胞的正常細胞液濃度越高參考答案:D【考點】32:細胞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及其原因.【分析】質壁分離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內(nèi)因: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表現(xiàn):液泡由大變小,細胞液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圖中Y是細胞長度,X是液泡的長度,所以表示質壁分離的程度,該比值越小,說明質壁分離程度越大,則失水越多.【解答】解:A、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小,說明質壁分離程度越大,失水越多,則紫色越深,A錯誤;B、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大,說明質壁分離程度越小,失水越少,則所用蔗糖溶液濃度越低,B錯誤;C、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小,說明質壁分離程度越大,則越難以復原,C錯誤;D、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值越大,說明質壁分離程度越小,失水越少,則細胞的正常細胞液濃度越高,D正確.故選:D.23.近年來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漸增大,地表紫外線照射量增加。紫外線為高能量光線,在生物體內(nèi)易激發(fā)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質氧化而破壞其功能。據(jù)此分析,植物短暫暴露在高紫外線條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顯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壞
B.囊狀膜受到破壞
C.暗反應受抑制D.DNA受到破壞參考答案:B24.下列關于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肌細胞的細胞膜上有協(xié)助葡萄糖跨膜運輸?shù)妮d體B.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C.線粒體內(nèi)膜上只分布著合成ATP的酶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和RNA自由進出參考答案:A25.(06江蘇卷)赫爾希通過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包括4個步驟:①培養(yǎng)噬菌體,②用35S和32P標記噬菌體,③放射性檢測,④離心分離。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為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參考答案:答案:C解析:課本在介紹這個實驗時,除了用文字來描述之外,還用非常詳細的圖來介紹這個實驗,圖的第一步是:被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第二步是:被35S和32P標記的噬體分別與細菌混合,第三步是:攪拌器,第四步是離心,第五步是:檢測。根據(jù)課本中的這個圖和其中的文字,我們就可以判定正確答案是C。26.在探索遺傳本質的過程中,科學發(fā)現(xiàn)與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②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③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①假說—演繹法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法B.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類比推理法C.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假說—演繹法D.①類比推理法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法參考答案:C解析:孟德爾根據(jù)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采用的是“假說—演繹法”,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采用的是“類比推理法”,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采用的是“假說—演繹法”。27.下列關于哺乳動物胰臟(胰)的敘述,錯誤的是()A.能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B.既有內(nèi)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細胞分泌的酶直接進入血液中D.胰島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進入血液循環(huán)參考答案:C【考點】DB:動物激素的調(diào)節(jié).【分析】胰臟內(nèi)既有內(nèi)分泌作用(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激素進入血液,通過血液運輸),也有外分泌作用(分泌消化酶,通過導管進入消化道).【解答】解:A、胰臟內(nèi)分泌腺能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A正確;B、胰臟內(nèi)既有內(nèi)分泌作用(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也有外分泌作用(分泌消化酶),B正確;C、胰腺細胞分泌的酶通過導管進入消化道,而不是直接進入血液中,C錯誤;D、胰島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通過血液運輸,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動物的激素調(diào)節(jié),要求考生識記動物體內(nèi)的主要內(nèi)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種類及功能,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28.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培養(yǎng)基內(nèi)噬菌體與細菌的數(shù)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噬菌體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來自細菌B.在t0~t1時間內(nèi),噬菌體還未侵入到細菌體內(nèi)C.在t1~t2時間內(nèi),噬菌體侵入細菌體內(nèi)導致細菌大量死亡D.在t2~t3時間內(nèi),噬菌體因失去寄生場所而停止增殖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噬菌體屬于病毒,必須在宿主細胞內(nèi)才能代謝和繁殖,模板是親代噬菌體的DNA,原料是細菌體內(nèi)的脫氧核苷酸和氨基酸,能量是細菌提供的ATP,場所是細菌的核糖體,A項正確;在t0~t1時間內(nèi),噬菌體可能已侵入到細菌體內(nèi),但還沒有大量繁殖,故B項錯誤;在t1~t2時間內(nèi),由于噬菌體侵入細菌體內(nèi),導致細菌大量死亡,C項正確;在t2~t3時間內(nèi),被侵染的細菌已裂解死亡,所以噬菌體因失去寄生場所而停止增殖,D項正確??键c: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29.將大腸桿菌放在含有15N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待其DNA完全標記上15N后轉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9小時,然后提取DNA進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總DNA的比例為1/32,則大腸桿菌的分裂周期是()A.1小時
B.1.5小時
C.1.8小時
D.2.25小時參考答案:B30.為了探究外源生長素對楊樹抗旱性的影響,研究人員選取了盆栽歐美楊幼苗,控制土壤含水量為20%,噴灑100mg/L的生長素溶液,15天內(nèi)定時檢測其光合速率,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問題:(1)實驗測得的是歐美楊的_______________光合速率。結果顯示:正常澆水條件下,外源生長素處理對歐美楊幼苗的光合速率影響______________;干旱條件下,歐美楊的光合速率均下降,但______________。(2)葉綠素含量的減少會影響植物對光能的利用,下圖為測得的葉綠素含量,據(jù)圖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A.干旱會導致植物葉片內(nèi)葉綠素a、b的含量下降B.外源施加生長素可提高葉片內(nèi)葉綠素a、b的含量C.葉綠素a的含量遠遠高于葉綠素b,所以其作用更重要D.外源施加生長素可減緩干旱條件下葉綠素含量的下降(3)研究人員進一步測得干旱條件下,施加生長素會使歐美楊葉片氣孔密度下降10%左右。說明外源生長素____________氣孔的發(fā)育,減少了____________,從而提高歐美楊的耐旱性。(4)對(3)的分子機制提出的假設是:外源生長素通過調(diào)控與氣孔發(fā)育有關基因的表達進而調(diào)控氣孔的發(fā)育。目前己知擬南芥中有7個與氣孔發(fā)育有關的基因,研究人員找到了與這7個基因同源的毛果楊基因。提取歐美楊葉片的總RNA,根據(jù)上述基因設計特定的____________,反轉錄獲得____________并測定其含量,計算得出7個基因的相對轉錄豐度(與無激素組相比,同一基因在IAA組的轉錄水平的高低)如圖所示。若結果支持假設,則表明基因1、2、3、5、7在氣孔發(fā)育中的調(diào)控作用與基因4、6相反,前者為______(正/負)調(diào)控。(5)綜上所述,外源施加生長素可通過調(diào)控氣孔的發(fā)育提高歐美楊的耐旱性。若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請?zhí)岢鲆粋€研究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凈
(2).不明顯
(3).生長素處理能減緩光合速率的下降
(4).C
(5).抑制
(6).水分的散失(蒸騰作用)
(7).引物
(8).cDNA
(9).負
(10).生長素調(diào)控氣孔發(fā)育的具體過程是什么?(或:其他激素能否提高歐美楊的耐旱性?施加生長素對其他植物的耐旱性是否有影響?)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要求學生熟知光合作用的過程、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并能通過題目所給條件,分析得出結論。(1)因實驗過程中,無法排除植物的呼吸作用,因此實驗測得的是歐美楊的凈光合速率。正常澆水條件下(土壤含水量50%),外源生長素處理組與無激素處理組,歐美楊幼苗的光合速率無明顯變化;干旱條件下(土壤含水量20%),歐美楊的光合速率均下降,但與無激素處理組相比,外源生長素處理組下降得更慢,說明干旱條件下,生長素處理能減緩光合速率的下降。(3)干旱條件下,施加生長素會使歐美楊葉片氣孔密度下降,說明外源生長素抑制氣孔的發(fā)育,由于氣孔能蒸發(fā)水分,因此氣孔密度下降,將減少水分的散失,從而提高歐美楊的耐旱性。(4)提取歐美楊葉片的總RNA,但需要觀察與氣孔相關的7個基因,因此需要根據(jù)基因設計特定的引物,反轉錄獲得cDNA并測定其含量,計算得出7個基因的相對轉錄豐度。若結果支持假設,據(jù)圖分析,基因1、2、3、5、7在外源施加生長素組有表達,而外源施加生長素組會抑制氣孔的發(fā)育,因此說明基因1、2、3、5、7在氣孔發(fā)育中為負調(diào)控。(5)已知外源施加生長素可通過調(diào)控氣孔的發(fā)育提高歐美楊的耐旱性。因此進一步研究生長素調(diào)控氣孔發(fā)育的具體過程是什么?(或:其他激素能否提高歐美楊的耐旱性?施加生長素對其他植物的耐旱性是否有影響?)31.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下圖中虛線表示對植物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的濃度。據(jù)此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的變化B.該圖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莖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的變化C.該圖可表示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的變化D.該圖可表示去掉頂芽后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變化參考答案:D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根近地側生長素濃度會隨時間延長而升高,不是下降,A錯誤;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根近地側生長素濃度會隨時間延長而升高,不是下降,B錯誤;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向光側生長素濃度,會隨時間延長而降低,但是開始時生長素是促進植物生長,因此曲線應全部在虛線之下,C錯誤;沒去掉頂芽之前,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發(fā)育,在虛線之上,去掉頂芽后,生長素濃度逐漸降低,抑制作用解除,進而促進生長,D正確?!究键c定位】生長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兩重性32.以下哪種鹽與磷礦粉一同使用有利于磷肥的吸收?
A.(NH4)2S04
B.CaCl2
C.NaN03
D.NH4N03參考答案:A33.如圖為某細胞內(nèi)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示不能表示藍藻基因表達過程B.RNA聚合酶與mRNA結合啟動過程①C.過程②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過程②短時間內(nèi)能合成較多的肽鏈參考答案:B題圖中轉錄在細胞核中進行,因此不能表示原核生物(如藍藻)基因表達的過程;RNA聚合酶與DNA的特定位點結合,啟動DNA的轉錄過程;翻譯過程(②)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一條RNA鏈上有多個核糖體,這樣在短時間內(nèi)能合成較多的肽鏈。34.下圖是一種細胞在進行某項生命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請據(jù)圖分析,在此前后過程中不可能發(fā)生(
)
A.一定條件下,生物膜之間可以相互轉化B.mRNA由細胞核到達核糖體C.合成血紅蛋白D.線粒體參與過程參考答案:C3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種的蝌蚪,三者之間無相互捕食關系。某研究小組在4個條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數(shù)量不等的同種捕食者,一段時間后,各池塘中3種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編號捕食者數(shù)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種間斗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C.無捕食者時蝌蚪的種間斗爭可能導致乙消失
D.隨著捕食者數(shù)量增加,乙可獲得的資源減少參考答案:D36.圖甲為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乙所示為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核中DNA含量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結構③的數(shù)目在圖乙的ab區(qū)間加倍B.圖甲中的結構④⑤在圖乙中的de區(qū)間開始消失C.細菌不具有圖甲所示結構,但細菌分裂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DNA復制D.圖乙中染色體與DNA數(shù)目之比為1∶1的時期在cd和hi區(qū)間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圖甲中結構③為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的加倍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在圖乙的de或ij區(qū)間加倍,A錯誤;圖甲中的結構④⑤分別是核仁、核膜,在有絲分裂前期消失,對應在圖乙中的bc或gh區(qū)間開始消失,B錯誤;細菌不具有圖甲所示結構,但細菌分裂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DNA復制,C正確;在cd和hi區(qū)間染色體與DNA數(shù)目之比為1:2,D錯誤??键c: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shù)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nèi)容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37.右圖表示某一時段田間玉米在最適溫度條件下,光合速率與隨著時間變化關系。S1、S2、S3所在部位的面積表示有關物質的相對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S3-S1表示玉米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總量B.S1+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有機物總量C.若適當提高CO2濃度,則B點、D點左移D.若果降低溫度,則C點向左下角移動參考答案:D38.細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葉片和草本植物組成,木質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莖.全球陸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兩類枯落物產(chǎn)量隨維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據(jù)圖可知枯落物生產(chǎn)量隨著維度的升高而降低B.枯落物將經(jīng)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參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C.在單位時間內(nèi)分解者從枯落物中同化的能量即為其次級生產(chǎn)量D.同一緯度條件下不同地點枯落物生產(chǎn)量存在差異與溫度和降雨量有關參考答案:C【考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主要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組成成分主要有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的微藻和能量,營養(yǎng)結構生長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主要有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回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認真分析各個選項即可正確判斷.【解答】解:A、圖中全球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枯落物的生產(chǎn)量隨著緯度的升高而降低,原因是隨著緯度的增加,氣溫逐漸降低會影響光合作用的效率,A正確;B、枯落物將經(jīng)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參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B正確;C、次級生產(chǎn)量是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由于動物和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貯存的能量.次級生產(chǎn)量=同化量﹣呼吸量,C錯誤;D、同一緯度條件下不同地點枯落物生產(chǎn)量存在差異與溫度和降雨量有關,D正確.故選:C.39.下列探究活動中,保證取樣的隨機性對于得出正確結論最為重要的是()A.調(diào)查紅綠色盲在患者家系中的遺傳方式B.探究除草劑對于農(nóng)田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影響C.獲得分解纖維素效率最高的土壤微生物單個菌落D.通過根尖細胞技術比較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時間長短參考答案:B【考點】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分析】1、調(diào)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調(diào)查的是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則應在群體中抽樣調(diào)查,選取的樣本要足夠的多,且要隨機取樣;若調(diào)查的是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則應以患者家庭為單位進行調(diào)查,然后畫出系譜圖,再判斷其遺傳方式.2、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常用的是樣方法,其步驟是確定調(diào)查對象→選取樣方→計數(shù)→計算種群密度;活動能力大的動物常用標志重捕法,其步驟是確定調(diào)查對象→捕獲并標志個體→重捕并計數(shù)→計算種群密度.【解答】解:A、遺傳方式的調(diào)查在患者家系中調(diào)查,不運用隨機調(diào)查的方法,A錯誤;B、探究除草劑對于農(nóng)田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影響時,應隨機選取樣方進行調(diào)查,才能得出正確結論,B正確;C、獲得分解纖維素效率最高的土壤微生物單個菌落使用選擇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篩選,無需隨機取樣,C錯誤;D、通過根尖細胞計數(shù)比較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時間長短中,需要多取樣求平均值,取樣的隨機性并不是最重要的,D錯誤.故選:B.40.下列有關DNA和RNA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二者在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內(nèi)都存在B、二者都是細胞內(nèi)的遺傳物質
C二者都可攜帶遺傳信息D.二者單體中的堿基共有5種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人的正常與白化病受A和a控制,正常與鐮刀型貧血癥受基因B和b控制,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常染色體上假設白化病基因與相對應的正?;蛳啾?,白化基因缺失了一個限制酶的切點.圖一表示某家族遺傳系譜圖,圖二表示甲、乙、丙3人白化基因或相對應正常基因的核酸分子雜交診斷結果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二可以判斷出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別是
、
.
(2)已知對③、④進行核酸分子雜交診斷,其電泳結果都與甲的相同.⑥的基因型可能是
,⑨是正常的可能性為
.
(3)如果要通過產(chǎn)前診斷確定⑨是否患有貓叫綜合征,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
(4)假設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致病基因b位于X染色體上,則圖一中一定是雜合子的個體是
.
(5)若⑥和⑦婚配,生了一個染色體組成為XXY的色盲男孩,則色盲基因來源于第I代
號個體,分析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
.參考答案:(1)AA
aa
(2)AaBB、AaBb
20/27
(3)羊水檢查
(4)②④
(5)④
⑦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帶有色盲基因的兩條X染色體移向同一極
【考點】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常見的人類遺傳?。緦n}】圖文信息類簡答題;人類遺傳?。痉治觥糠治鰣D一:白化病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都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分析圖二:正?;蛴腥齻€酶切位點,可以把正常基因切成兩個片段,而白化病基因因為發(fā)生突變堿基序列發(fā)生變化,中間那個酶切位點消失了,酶切后只有一個片段.從電泳圖譜看,丙酶切后電泳只有一條帶,所以丙是隱性純合子aa,可推出丙的那條帶是突變的白化病基因酶切后的條帶;乙有兩條帶,而且沒出現(xiàn)丙的那條帶,所以乙的兩個基因都是正常的,是顯性純合子AA;甲既有致病基因的條帶又有正?;虻臈l帶,所以甲是雜合子Aa.【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基因型為Aa,乙基因型為AA,丙基因型為aa.
(2)⑤兩病皆患,其基因型為aabb,所以①(正常)基因型為AaBb,②(患白化?。┗蛐蜑閍aBb,所以⑥(正常)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BB、2/3AaBb;⑧患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其基因型為A_bb,③④均正常,基因型為AaBb,所以⑦(正常)的基因型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⑨正常的基因型為A_B_,其概率為(1-2/3×1/4)×(1-2/3×2/3×1/4)=5/6×8/9=20/27.
(3)貓叫綜合癥是由于染色體結構缺失引起的,可通過羊水檢查來檢測,即從羊水中抽取胎兒脫落的細胞,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中的染色體,對胎兒細胞進行核型分析.
(4)假設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致病基因b位于X染色體上,即屬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根據(jù)圖一中⑤⑧可知,該圖中一定是雜合子的個體是②④.
(5)若⑥和⑦婚配,生了一個染色體組成為XXY的色盲男孩,則該色盲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來源于⑦號,而⑦號的色盲基因來自于第I代④號個體,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帶有色盲基因的兩條X染色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加強外語學習與應用計劃
- 烘焙培訓合同范本
- 探索急診服務模式與患者體驗的關系計劃
- 2025年01月山東煙臺萊州市征兵結合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征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yè)生入伍1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1
- 投影設備與智能控制系統(tǒng)結合考核試卷
- 學期班級工作安排計劃
- 批發(fā)業(yè)服務流程標準化考核試卷
- 客戶滿意度調(diào)查的有效策略計劃
- 2025年搶凳子標準教案
- 養(yǎng)豬分紅合同范本
- 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講稿課件
- 土地糾紛調(diào)解簡單協(xié)議書
- 服裝倉庫管理制度及流程
- 《餐飲渠道開發(fā)方案》課件
- 架子工安全教育培訓試題(附答案)
- 一中師德考核評估制度
- 春節(jié)習俗中的傳統(tǒng)茶文化與茶藝
- 醫(yī)療文書病歷書寫規(guī)范培訓教學課件
- 分布式網(wǎng)絡處理方案
- CNAS-CL02-A001:2023 醫(y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的應用要求
- 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一2007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