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英漢時間概念隱喻差異_第1頁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英漢時間概念隱喻差異_第2頁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英漢時間概念隱喻差異_第3頁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英漢時間概念隱喻差異_第4頁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英漢時間概念隱喻差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英漢時間概念隱喻差異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英漢時間概念隱喻差異[摘要]:根據(jù)當代認知語言學家的觀點,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層面上的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時間作為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在對時間的認知過程中借助了其它概念,即時間隱喻。根據(jù)隱喻的始源域不同,隱喻可分為結(jié)構(gòu)隱喻、方位隱喻和本體隱喻。文章對英漢語中相應的三種時間隱喻的相異性進行了對比分析及探討,由此揭示了文化與隱喻的密切關(guān)系,促進英語學習與研究及各民族語言文化的交流。[關(guān)鍵詞]:隱喻認知;時間隱喻;始源域;差異性;文化一、引言傳統(tǒng)的隱喻理論把隱喻看做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是一種用于修飾話語的修辭現(xiàn)象。然而,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種人類的認知現(xiàn)象,是人類思維活動的基本工具?!段覀冑囈陨娴碾[喻》一書的發(fā)表標志著人類首次從認知角度來看待隱喻。萊可夫和約翰遜(1980)認為,隱喻首先是思維問題,隱喻語言只是派生的。并且隱喻在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不但萊考夫和約翰遜認為,結(jié)構(gòu)性隱喻指隱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結(jié)構(gòu)可系統(tǒng)地轉(zhuǎn)移到目標概念域中區(qū),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結(jié)構(gòu)來系統(tǒng)地加以理解,即各自的構(gòu)成成分存在著有規(guī)律的對應關(guān)系。無形的、難以理解的、復雜的抽象概念的概念化是根植于我們對有形的、為人熟知的、簡單的具體概念的把握,它來自我們在生活中對人、日常用品、可見可聞的行為和事件所產(chǎn)生的基本經(jīng)驗。如魯迅在《<吶喊>自序》中關(guān)于“鐵屋子”的隱喻性用法也可作類似的分析:本體喻體黑暗的舊社會被喻說成一間鐵屋子(a)白色恐怖嚴重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b)人民的痛苦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c)當時民眾麻木不仁昏睡人死亡,病不感到就死的悲哀(d)先驅(qū)者的鼓動,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先進分子的覺醒(e)勝利的希望是存在的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沒有鐵屋的希望在英漢民族的思維中,時間都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人們習慣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概念來探討時間,以說明其重要性和價值。例如在Timeismoney.中就是西方社會人們在談?wù)摃r間時普遍使用的一個隱喻。該隱喻包含了三個相互蘊涵的概念隱喻:時間就是金錢本身(Timeismoney),時間是一種有限的資源(Timeisalimitedresource),時間是一種有價值的商品(Timeisavaluablecommodity)。上述三個概念隱喻利用人們熟悉的金錢概念來構(gòu)建時間,形成了一個有關(guān)時間的概念系統(tǒng),形象地說明了時間的有限性和珍貴性,漢語中也有類似例子,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一點西方比東方的表現(xiàn)更加突出。當人們思維中存在時間是金錢這個概念時,人們才會用對待金錢的方式來對待時間,金錢可以花費,可以浪費,可以節(jié)省,可以投資,可以計劃。于是人們通過金錢這個始源域來投射時間這個目標域,這樣形成的隱喻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有了一個系統(tǒng)化、結(jié)構(gòu)化了的隱喻群。例如,在英語中有以下的例子:(1)Thatdirtycarpetcostmetwohours.(2)You’rewastingmytime.(3)Howdoyouspendyourholiday?漢語中也有很多時間為金錢的隱喻。例如:(1)回想起來白白浪費了許多時光。(2)這個程序耗費了我一個月的時間。(3)他忽然覺得在她身上花那么多時間不值得。雖然在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中,這類時間的隱喻大體相似,但由于價值觀念、歷史傳統(tǒng)、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這類隱喻也存在著差異。在中國文化中,鄙視商業(yè)行為的價值觀根深蒂固。中國以農(nóng)立國,政府的經(jīng)濟政策歷來“重本輕末”,農(nóng)為本,商為末。另外,當代中國社會并不像英美社會那樣嚴格采用計時工作制,時間是金錢的觀念也淡得多。而英語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商業(yè)貿(mào)易,近、現(xiàn)代資本主義的迅猛發(fā)展更使商業(yè)行為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現(xiàn)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英語民族的思維。(二)、英漢時間的方位性隱喻方位性隱喻指運用諸如:上下、內(nèi)外、前后、遠近、深淺、中心—邊緣等表達空間的概念來組織另一概念系統(tǒng)。這與我們的身體構(gòu)造、行為方式密切相關(guān)。漢語不僅像英語一樣用水平的時間線,而且還用垂直的時間線,即漢語將過去的時間用“上”來表述,將來的時間用“下”來表述。在《漢語八百詞》中,對“上”解釋之一就是指前一半時間或剛過去的時間,如“上半夜”,“下”指后一半時間或即將到來的時間,如“下世紀”。在漢語中,時間較早為上,時間較遲為下,即過去是上,將來是下。這可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太陽運行的經(jīng)驗有關(guān),早晨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到中午達到最高點,這一時間段太陽是上升的,因此有“上午”這一詞;午后太陽開始漸漸落下,直到低于地平線,這一時間段太陽是向下運行的,因此有“下午”這一詞。而“上午”較“下午”為早,“下午”較“上午”為遲,因此有“時間較早為上,時間較遲為下”這一隱喻。英美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觀察到,世間萬物的生長大多數(shù)是一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過程。他們將這種認識擴展到時間范疇,認為時間的運動也是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而且“下”方位代表起點,代表過去,“上”方位代表終點,代表未來。這種經(jīng)驗相似性促使他們形成了“未來在上,過去在下”的隱喻概念。在英語文化中,源于基督教的原罪說對英語民族的影響根深蒂固。為了贖罪,人們只有向前看,努力超越現(xiàn)世,以期得到解脫。回歸過去就是回歸原罪,是沒有出路的。因此,英美人在時間取向上采取未來取向。受此價值觀念的影響,英美民族在用空間范疇中的前、后方位來描述時間范疇時,形成了“未來在前,過去在后”為主的隱喻概念。(三)、英漢時間的本體性隱喻萊考夫和約翰遜認為,本體性隱喻即是用關(guān)于物體的概念或概念結(jié)構(gòu)來認識和理解我們的經(jīng)驗。如可將抽象的概念喻說成具體的物體,可使后者的有關(guān)特征映合到前者上去,其中可分為三小類:(a)實體和物質(zhì)隱喻:把經(jīng)驗視作實體或物質(zhì),通過后者來理解前者,就可對經(jīng)驗作出相應的物質(zhì)性描寫,如指稱、量化、分類,使其帶上某類物質(zhì)的特征,加以引申,進行推理,分析其相應的原因等。例如Reddy曾提出管道隱喻的觀點,其核心隱喻為Ideasareobjects.如果我們將心智視為計算機,心智就有了“輸入、輸出、檢索、運算、符號”等隱喻性說法。(b)容器性隱喻:將本體(不是容器的事物、大地、視野、事件、行動、活動、狀態(tài)、心境等)視為一種容器,使其有邊界、可量化、能進、可出。例如:Outofsight,outofmind.(c)擬人隱喻:將事體視為具有人性就是一個明顯的本體隱喻。例如:Lifehascheatedme.本體性隱喻是人們將抽象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狀態(tài)等無形的概念看做是具體的、有形的實體,因而可以對其進行談?wù)?、量化,識別其特征及原因。在英語文化中,由于捕魚業(yè)的發(fā)達,人們對魚類產(chǎn)品的認識比較豐富。英語民族認為體形龐大的鯨魚可以用來形容數(shù)量多的東西。他們將鯨魚的這一象征意義投射到時間范疇上,由此創(chuàng)造了awhaleoftime的隱喻。捕魚業(yè)在漢民族的經(jīng)濟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經(jīng)驗相似性。因此,漢語中沒有類似的隱喻。不過,漢民族在表達時間少的隱喻概念方面,卻有獨特之處。中國人用他們特有的度量單位“寸”來衡量具體的物品,如衣服、家具等。他們將這一經(jīng)驗投射到時間范疇,由此創(chuàng)造了漢語獨有的“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隱喻表達式。本體隱喻中最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隱喻。人是獨立于周圍世界以外的實體,每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容器,有身體分界面、里外等。人們將這種容器概念映射到更為抽象的領(lǐng)域上,如心靈和詞語等,借此理解事件、行為、活動、狀態(tài),這樣就形成了各種容器隱喻的構(gòu)念。表現(xiàn)在時間上,就是英漢語言標記不約而同地將其與容器聯(lián)系起來,并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存在著經(jīng)驗相似性。這說明英漢對兩個經(jīng)驗域有大體一致的認識,具有大致相同的聯(lián)想認知能力,而這兩個因素屬于文化相似性的部分,并由此導致了相同的隱喻思維和隱喻認知。在東西文化中,人們將許多物質(zhì)的特性投射到時間范疇,產(chǎn)生了不少與時間有關(guān)的隱喻。比如在兩種文化中,時間都可以被看作有形物體,人們“節(jié)省時間(savetime)”,“花費時間(spendtime)”,“安排時間(budgettime)”,“浪費時間(wastetime)”,“縮減時間(cuttime)”;時間可以量化,可以有色,有新舊之別,甚至像人一樣可以開口說話,如:“長時間(foralongtime)”,“短時間(forashortperiodoftime)”,“鍍金時代(thegoldenage)”,“新世紀(thenewcentury)”,“過去的美好時光(thegoodolddays)”,“時間能夠證明一切(Timewilltell)”。時間的流逝被看作是不同物體在空間的運動,如在漢語中,人們常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流年似水”,“白駒過隙”,“鳥飛兔走”,“彈指之間”來描寫時光流逝、光陰短暫。在英語中,亦有“Timeandtidewaitfornoman.”“Timeflieslikeanarrow.”“Timehaswings.”的說法,但英語民族由于古時采用沙漏計時,人們更多地將時間看作是“沙子”,因此語言中就有了“sandinthehourglass”的說法。人們用“Oncethesandshaverunoutofaperson’shourglass,theycannotbereplaced.”“Thesandsarenumberedthatmakesupmylife.(Shakespeare)”來說明時光不可逆轉(zhuǎn)、人生有限,應該好好珍惜生命,用“AndIwilllovetheestill,mydear,whilethesandso’lifeshallrun.(RobertBurns,ARed,RedRose)”來表達對對方堅貞不渝的愛情。雖然在漢英兩種文化中這類隱喻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在某些具體的隱喻形式上闋存在著差異。例如,漢語民族用“歲月不饒人”來表達“時間使所有人變老”的含義。動詞“不饒”暗示時間是一個無情的“人”,但這個“人”的具體形象卻不得而知。英語民族用Thattyrant,time!來表達相似的含義。名詞“tyrant”給人以生動具體的形象,使人立刻聯(lián)想到時間是專橫無情的。此外,漢語的表達式為動詞性隱喻,英語的表達式為名詞性隱喻。這兩個隱喻既有相同之處,又帶有各自的文化色彩。兩個隱喻的差異反映出文化的差異。反過來可以說,文化的差異導致隱喻的差異。又例如,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將不恰當或不利的時間隱喻為一個關(guān)節(jié)脫位的人(Timeisoutofjoint)。這是英語中獨有的表達法。漢語民族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經(jīng)驗相似性,他們往往直接用“時間不巧”,“時間不利”等語言形式來表達類似的含義。另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時間是流水是一個比較固定的隱喻意象。兩千多年前,孔子就站在川上說:“逝者如斯夫!”,感嘆時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三、結(jié)語隱喻是人類基本的認知現(xiàn)象,它來源于人類的語言、思維及文化。中英文中有關(guān)于時間的相似表達說明隱喻作為人類基本的認知活動是有其普遍性的。而文化中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習俗等因素也影響著人們獲得經(jīng)驗相似性的范圍。不同的語言民族在上述文化因素方面存在著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因此他們所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驗相似性也會有相似和不同,他們的隱喻思維和隱喻概念體系也會出現(xiàn)相應的異同。本文對漢英時間隱喻的比較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對這些差異的分析,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兩種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對克服語際交流障礙,促進英語學習與研究及各民族語言文化的交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參考文獻[1]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2]劉怡瑋,中西時間隱喻的對比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3]王永紅,從漢英時間隱喻之異同看隱喻與文化的關(guān)系[J],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1,14(2)[4]何壽鵬,謝慶飛,論英漢語言對時間概念隱喻認知的方式和差異原因[J],宜春:宜春學院學報,2010,32(1)[5]何向妮,英漢時間隱喻跨文化多維角度研究[J],長春: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22(1)TheAnalysisofDifferencesinChineseandEnglishTimeConceptualMetaphorsfromCognitiveLinguistics[Abstract]:Accordingtocontemporarycognitivelinguists,metaphorisnotmerelyamatteroflanguage,butamodeofthoughtandacognitiveinstrument.Timeisoneofourfundamentalabstractconcepts,whichisinvisibleanduntouchableandthusitca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