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原抗體反應檢驗系第1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綱舉目張”釋義,綱指魚網(wǎng)上的總繩,目指網(wǎng)眼。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wǎng)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huán)節(jié)。
第2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章抗原抗體反應
王雪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第3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原抗體反應第一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原理第二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特點第三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影響因素第四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類型第4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基本概念抗原:是能夠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誘導免疫應答,并能與相應免疫應答的產(chǎn)物(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在體內(nèi)或體外發(fā)生特異性的結合反應的物質。第5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體:是B細胞識別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chǎn)生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球蛋白。第6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第7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體的結構及其多樣性第8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原決定簇(epitope)
1.抗原決定簇又稱表位(epitope),是指抗原性物質表面決定該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是免疫應答和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2.抗原決定簇是很小的,其大小相當于相應抗體的結合部位,它們可由5-7個氨基酸、單糖或核苷酸殘基組成。
3.抗原結合價:是指能與抗體分子結合的抗原決定簇的總數(shù)。每一種半抗原可理解為單一的抗原決定簇,而天然抗原含有很多不同的抗原決定簇,它是帶有大量多種"天然"半抗原的大分子。
第9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是抗原和相應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反應既可發(fā)生在體內(nèi),也可發(fā)生在體外
一、抗原抗體結合力一、抗原抗體反應第11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原理
Ag決定簇和Ab分子超變區(qū)相互作用(相互吻合,具有互補性)分子表面特異的可逆的弱結合力在極短距離內(nèi)才能發(fā)生第12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原抗體反應的二階段性
第一階段為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階段,反應速度快,幾秒鐘或幾分鐘即可完成,但不出現(xiàn)肉眼可見反應。
第二階段為可見階段,表現(xiàn)為凝集、沉淀、補體結合等反應,本階段有兩個特點,一是反應進行慢,需要幾分鐘、幾十分鐘或更長。其二是受電解質、溫度、酸堿度等多種因素影響。第13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基本條件: 結合力親和力和親合力親水膠體轉化為疏水膠體第14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原和抗體的結合是互補性的特異性結合不形成牢固的共價鍵,通過非共價鍵結合這種弱的結合力涉及幾種分子間的作用力
一、抗原抗體結合力一、抗原抗體結合力*1.靜電引力*2.范德華引力*3.氫鍵結合力*4.疏水作用力第15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靜電引力(庫倫引力)
概念:抗原和抗體分子帶有相反電荷的氨基和羧基基團之間相互的引力。
引力的大小與兩個相互作用基團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平均鍵能約為20.9kJ/mo1。第16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范德華引力概念:抗原和抗體相互接近時,由于分子的極化作用而出現(xiàn)的引力。
結合力的大小與兩個相互作用基團的極化程度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7次方成反比,鍵能約為4.2~12.5kJ/mol。
這種引力的能量小于靜電引力。具有特異性。第17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概念:供氫體上的氫原子與受氫體原子間的引力。氫鍵結合力供氫體:羧基、氨基和羥基受氫體:羧基氧、羧基碳和肽鍵氧等能的大小取決于氫鍵的方向:氫鍵具有高度的方向性。氫鍵結合力與供氫體和受氫體之間距離的6次方成反比,鍵能約20.9kJ/mol。第18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疏水作用力(疏水鍵)
概念:兩個疏水基團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觸時,由于對水分子排斥而趨向聚集的力??乖瓫Q定簇與抗體上的結合點靠近,互相間正、負極性消失,親水層立即失去。此力在抗原抗體反應中的結合是很重要的。提供的作用力最大,約占總結合力的50%。第19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抗原抗體結合力示意圖抗原抗體氫鍵結合力
ONONHH靜電引力--++范得華力-++-+--+疏水作用力排斥的水第20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二、抗原抗體親和力(affinity)*親和力是抗體分子上一個抗原結合點與對應的抗原決定簇之間的相適應而結合的強度,這是抗原與抗體之間固有的結合力。第21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2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親和常數(shù)親和常數(shù)K=
K值大的抗體與抗原牢固結合,不易解離,說明該抗體有高親和力??贵w與抗原結合是可逆的反應,在平衡時其第23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K=K1/K2K:親和常數(shù)K1:結合常數(shù)K2:解離常數(shù)第24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5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親合力(avidity)
是指一個抗體分子與整個抗原表位之間結合的強度。親合力與親和力、抗體的結合價和抗原的有效決定簇數(shù)目相關。親合力越大,抗原抗體結合越牢固。第26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7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血清學反應條件下,抗原抗體均帶負電荷,使極化的水分子在其周圍形成水化層,成為親水膠體。
三、親水膠體轉化為疏水膠體
當抗原與抗體結合后,表面電荷減少,水化層變?。欢矣捎诳乖贵w復合物形成后,與水接觸的表面積減少,由親水膠體轉化為疏水膠體。在電解質作用下,各疏水膠體之間靠攏,形成可見的抗原抗體復合物。第28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親水膠體轉化為疏水膠體示意圖親水膠體疏水膠體轉化NaCl可見反應第29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特異性比例性可逆性
階段性
第30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一、
特異性(specificity)*概念:抗原分子,只能與由它刺激所產(chǎn)生的抗體結合而起反應的專一性能。一、特異性*決定因素:由抗原決定簇和抗體分子超變區(qū)之間空間結構的互補性決定的。
抗體分子N端可變區(qū)形成3nm×1.5nm×0.7nm的槽溝,只有與其空間結構互補的抗原決定簇才能如楔狀嵌入。第31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32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特異性示意圖第33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交叉反應(crossreaction)兩種不同的抗原物質具有部分相同或類似結構的抗原決定簇(共同抗原),則可與彼此相應的抗體反應。第34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35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最適比:是指抗原與抗體發(fā)生可見反應,需遵循一定的量比關系,只有當二者濃度比例適當時,才出現(xiàn)可見反應。
二、比例性(proportionality)第36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21:41:81:161:321:641:128各管抗原倍比稀釋加入抗血清各管抗體量不變振搖混勻、37℃孵育沉淀量不同出現(xiàn)沉淀量最多的管為最適比例管。輕搖絮狀沉淀試驗絮狀沉示意圖淀AgAbAg第37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等價帶(equivalencezone)抗原與抗體分子比例合適的范圍。帶現(xiàn)象:Ag與Ab比例不適而不出現(xiàn)可見反應。*前帶(prozone)抗體過量時。*后代(postzone)
抗原過量時。第38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比例性示意圖抗體過量比例合適抗原的量抗原過量抗體沉淀的量前帶等價帶后帶第39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40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三、可逆性(reversibility)概念:是指抗原與抗體結合成復合物后,在一定條件下可解離為游離抗原與抗體的特性。
第41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原抗體動態(tài)平衡公式
K1[Ag]+[Ab]?[Ag-Ab]K2K1結合常數(shù)K2解離常數(shù)第42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抗原抗體復合物解離取決于:抗體對相應抗原的親合力
環(huán)境因素第43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環(huán)境因素:pH過高過低、高離子強度等。常用于解離抗原抗體復合物的物質有:
3mol/L硫氰化鉀、pH2.40.1mol/L甘氨酸、7mol/L尿素等。解離后抗原抗體仍保持原有特性。第44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體混有SPAg抗體-SPAg抗體-SPAg分離劑一、抗原抗體結合
可逆性示意圖抗體二、抗原抗體分離第45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階段:特異性結合階段,反應快,不可見第二階段:反應可見階段,反應慢,出現(xiàn)凝集、沉淀和細胞溶解等現(xiàn)象四、階段性第46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影響因素一、反應物自身因素
*抗原:1.理化特性2.Ag決定簇數(shù)量3.Ag決定簇種類第47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顆粒性Ag+Ab→凝集反應可溶性Ag+Ab→沉淀反應單價抗Ag與Ab→不出現(xiàn)沉淀反應第48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可溶性抗原沉淀環(huán)反應第49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反應物自身因素*抗體:1.來源2.特異性與親合力3.濃度第50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H型抗體等價帶窄R型抗體等價帶寬第51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環(huán)境條件:*電解質:0.85%NaCl*酸堿度:pH6~9*溫度:15~40℃第52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酸凝集:當pH為3左右時,接近細菌Ag的等電點,可出現(xiàn)非特異性凝集。第53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54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作用時間抗原抗體反應應有足夠的時間,不同反應時間不同。第55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四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類型1.沉淀反應2.凝集反應3.補體參與的反應4.中和反應5.免疫標記第56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反應類型實驗技術結果判斷凝集反應直接凝集試驗觀察凝集現(xiàn)象間接凝集試驗同上抗球蛋白試驗同上沉淀反應液相沉淀試驗觀察沉淀,檢測濁度免疫電泳技術觀察掃描沉淀峰、沉淀弧補體參與的反應補體溶血試驗觀察測定溶血現(xiàn)象補體結合試驗同上第四節(jié)免疫學檢測技術的類型第57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反應類型實驗技術結果判斷中和反應病毒中和試驗檢測病毒感染性毒素中和試驗檢測外毒素毒性標記免疫反應熒光免疫技術檢測熒光現(xiàn)象放射免疫技術檢測放射性強度酶免疫技術檢測酶底物顯色發(fā)光免疫技術檢測發(fā)光強度金免疫技術檢測金顆粒沉淀第58頁,共6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按實際用途分為:①免疫組織化學技術(immunohistochemistrytechnique,IHCT)②免疫測定(immunoassay)按檢測現(xiàn)象分為:
①放射免疫技術②熒光免疫技術③酶免疫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班童謠與兒歌傳唱活動計劃
- 提升保安服務質量的創(chuàng)新舉措計劃
- 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論文精
- 工廠布局優(yōu)化與生產(chǎn)效率提升計劃
- 倉庫績效評估的方法與工具計劃
- 一日常規(guī)小班生活的組織與管理計劃
- 人才勞務派遣勞動合同
- 教學工作計劃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 創(chuàng)新思維在工作計劃中的運用
- 小學信息技術冀教版三年級下冊《二十七 影響生活的信息技術發(fā)明》教學設計
- 2023年湛江市麻章區(qū)教育局招聘事業(yè)編制教師考試真題
- (高清版)DZT 0368-2021 巖礦石標本物性測量技術規(guī)程
- 人際交往與溝通課件第一章 人際交往與溝通概述
- 養(yǎng)老院安全知識培訓
- 煤炭行業(yè)的信息化與智能化轉型
- 抗生素合理應用課件
- 酒店露營基地項目計劃書
- 小學趣味科學 3D打印技術 課件
- 輕量化目標檢測模型的研究
- 醫(yī)療器械人因工程與可用性測試總結
- 管道中的流量與壓強的關系及特殊情況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