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509-2008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44T 509-2008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44T 509-2008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44T 509-2008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44T 509-2008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23290-2008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栽培技術規(guī)程2008-05-26發(fā)布1前言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苗木培育 1 26撫育管理 37采收更新 Ⅱ本標準由廣東省林業(yè)局科技與對外合作處提出。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尹光天、李榮生、楊錦昌、鄒文濤。1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栽培技術規(guī)程本標準規(guī)定了主要商品棕櫚藤種苗木培育、造林、撫育管理和采收更新等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廣東省范圍內的主要商品棕櫚藤種人工林培育。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6001—1999育苗技術規(guī)程指分布于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熱帶地區(qū),可為人類利用以獲取經(jīng)濟收益的棕櫚科藤本植物。目前原產(chǎn)我國的主要商品棕櫚藤種有單葉省藤大多數(shù)棕櫚藤每年結實一次,熟果多呈白色或黃色。單葉省藤采種時間為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白藤為4月中旬至6月中旬;黃藤主要為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其它時段偶有少量成熟種子;版納省藤為3月至4月。采集后的果實宜用透氣性良好的容器盛裝,以免果實發(fā)酵降低種子活力。采集的果實一般應在7天內進行處理,其方法為:單葉省藤、白藤和版納省藤果實用濕沙揉擦、脫皮、去肉,清洗后獲得干凈種子;黃藤宜先捶打去掉果皮和假種皮,后用濕沙揉擦脫掉果肉,清洗后獲得干凈種子。洗凈后的種子禁止在太陽下曝曬,宜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晾干后的種子若不能即時播種,應與濕沙、鋸末或椰糠等保濕材料混合貯藏。貯藏溫度控制在15℃左右,貯藏時間一般不超過3個月。調運的種子宜放置在透氣性好的容器內,加保濕材料保持濕潤。2沙床寬1.0m~1.2m,高30cm,長度不限。沙床四周用紅磚或其它材料圍封,沙床先用粗沙鋪墊,厚度約10cm,后用細沙填滿。播種前用0.05%~0.1%的高錳酸鉀或0.3%~1.0%的硫酸銅溶液噴灑沙床進行消播種前用0.3%~1.0%的硫酸銅或用0.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將藥物沖洗干凈。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播于沙床上,以種子不重疊為原則,然后用木板將種子壓人沙內,再覆蓋細沙,厚度為種子直徑的1.0倍~1.5倍。播種后應經(jīng)常澆水保持沙床濕潤,但應避免水柱直接沖擊沙床。棕櫚藤苗期需要50%左右的遮蔭,需建造固定蔭棚或簡易蔭棚達到遮蔭效果。固定蔭棚用水泥樁或鍍鋅管作支柱、鐵絲為上層網(wǎng)格、遮蔭網(wǎng)為覆蓋物,高度為2.5m~3.5m;簡易蔭棚可用小樹干或大樹枝作為支柱,用棕櫚葉或者□箕類植物作為覆蓋物。棕櫚藤一般采用營養(yǎng)袋育苗。營養(yǎng)袋規(guī)格為(7~9)cm×(14~16)cm,營養(yǎng)土可用黃心土或林地表芽苗高出沙床表面1.5cm~2.0cm,部分呈現(xiàn)綠色,但未展葉時為最佳移苗時間。移苗時,用水澆透沙床,拔出芽苗,如主根太長,可修剪保留根長5cm~6cm,然后移入營養(yǎng)袋并及時澆水。苗木管理參照GB/T6001執(zhí)行。苗期病害主要有葉枯病、環(huán)斑病和白斑病,主要癥狀及防治措施見表1。表1苗期三種常見病害癥狀與防治措施名稱主要癥狀防治措施葉枯病發(fā)病初期葉尖開始干枯,并漸向葉基部發(fā)展。病斑淺褐色、邊緣清晰,后期呈灰白色至淺褐色,其上可見有許多黑色小點。用75%的可濕性百菌清8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每周1次,連續(xù)2次~3次。環(huán)斑病發(fā)病時在葉片上產(chǎn)生大小不等、形狀不規(guī)則的褐色枯斑,枯斑邊緣清晰、外圍深褐色、中間淺褐色,其上可見若干環(huán)狀斑紋。用75%百菌清800倍~1000倍液,每周1次,連續(xù)2次~3次。白斑病病害主要侵染中下部葉片,產(chǎn)生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淺灰色病斑,邊緣清晰、色深、中間蛋殼色或灰白色: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可濕性多菌靈噴霧。苗木保留的活葉數(shù)達到4片、高度30em以上即可出圃。5造林北回歸線以南低山丘陵地區(qū)的次生林、人工林或荒山荒地。除桉樹類、相思類及松樹類人工林外,其它樹種人工林和次生林下均可套種棕櫚藤。如是荒地造林,則應提前2年~3年種植其它樹木以營造遮蔭環(huán)境后在種植棕櫚藤。上層林分郁閉度一般要求0.3~0.6,對郁閉度過高的林分,在套種棕櫚藤前一般應適當疏伐。3沿等高線帶狀清理,帶寬1.0m~1.5m,清除種植帶內雜灌及非目的樹種。造林密度因藤種而異,白藤為1250叢/hm2~1660叢/hm2,單葉省藤、版納省藤和黃藤為830叢/hm2~1660叢/hm2。塊狀整地,種植穴規(guī)格一般為50cm×50cm×40cm。種植前將穴周邊表土回人穴內,同時每穴施放0.5kg~1.0kg有機肥、0.15kg~0.25kg磷肥、0.15kg~3月~5月份雨季種植,具體種植時間應安排在降雨后。白藤和黃藤每穴一般種植1株,單葉省藤和版納省藤每穴一般種植1株~2株。種植時剝除營養(yǎng)袋,保持土團完整,適當深栽,培土略高于穴面,做到“苗正、根舒、適深”。雙株種植時穴內株距20cm~25cm。種植后3個月,全面檢查成活率,發(fā)現(xiàn)死亡的植株要及時補植。種植后第二年檢查保存率,保存率低于90%時應及時補植。連續(xù)3年撫育,造林當年撫育1次,8月份~9月份進行;第2年和第3年各撫育2次,分別于3月份~4月份和8月份~9月份進行。鏟除植株周圍60cm~80cm范圍內的雜草,并松土、擴穴、施肥。第1次每株施0.1kg尿素,以后每次棕櫚藤幼林常見病害有葉枯病、葉斑病、輪紋斑病、炭疽病、日灼病、枯斑病、煤污病、禍斑病和藻斑病等,常見害蟲有盾蚧、藤堅蚜、獨角仙和棉蝗等,但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病蟲害嚴重危害藤株生長。棕櫚藤幼林易遭鼠害,嚴重發(fā)生時可導致植株大量死亡。但鼠害防治較為困難,防治措施一般采取鼠藥誘殺,同時結合清除林地雜草以減少鼠類棲息地。黃藤、單葉省藤和版納省藤的初次采收年齡為種植后9年~10年,白藤的初次采收年齡為種植后6年~7年。采收宜于秋、冬兩季作業(yè),藤莖含水量低,易處理,不易霉變,同時,利于墾復施肥后翌年藤林的正采收強度常用株數(shù)采收強度(采收株數(shù)占總株數(shù)的百分比)表示,白藤和黃藤株數(shù)采收強度一般為25%~35%,單葉省藤和版納省藤株數(shù)采收強度一般為15%~25%。采用擇采法,白藤起采莖長為4.0m,黃藤、單葉省藤和版納鉤出,邊拖拽邊砍削葉鞘,直至藤莖梢部,棄除嫩莖(黃藤、單葉省藤和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