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空調區(qū)的氣流組織和空調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優(yōu)選)空調區(qū)的氣流組織和空調目前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空氣調節(jié)區(qū)的氣流組織(又稱為空氣分布),是指合理地布置送風口和回風口,使得經過處理后的空氣,送入空調區(qū),從而使空調區(qū)(通常是指離地面高度為2m以下的空間)內形成比較均勻而穩(wěn)定的溫濕度、氣流速度和潔凈度,以滿足生產工藝和人體舒適的要求。目前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影響空氣調節(jié)區(qū)內空氣分布的因素有:送風口的形式和位置送風射流的參數(例如,送風量、出口風速、送風溫度等)回風口的位置房間的幾何形狀以及熱源在室內的位置等送風口的形式和位置、送風射流的參數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目前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第一節(jié)空調區(qū)的氣流分布方式
氣流分布方式:頂(上)送風系統(tǒng)置換通風系統(tǒng)工位與環(huán)境相結合的調節(jié)系統(tǒng)地板下送風系統(tǒng)目前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1.1
頂(上)部送風系統(tǒng)原理:以高于室內人員舒適所能接受的速度從房間上部(頂棚或側墻高處)送出。
在進入人員活動區(qū)(高達1.8m)之前,把氣流速度減至容許的速度(不高于0.25m/s)。目前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氣流分布形式(1)上送下回
適合于有恒溫要求和潔凈度要求的工藝性空調及冬季以送熱風為主且空調房間層高較高的舒適性空調系統(tǒng)。
單側送、回雙側送、回頂棚散流器送、雙側回頂棚孔板送、單側回目前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上送上回這種氣流分布形式,主要適用于以夏季降溫為主且房間層高較低的舒適性空調系統(tǒng)。單側送風雙側由內向外送風雙側由外向內送風送、回不在同一側頂棚送、回兩用散流器目前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中送風這種送風方式在滿足室內溫、濕度要求的前提下,有明顯的節(jié)能效果,但就豎向空間而言,存在著溫度“分層”現象。主要適用于高大的空間,如需設空調的工業(yè)廠房等,通常稱為“分層空調”。
中送、下回中送、下回+頂排目前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頂部送風系統(tǒng)空調區(qū)的送風方式
(1)側面送風
指依靠側面風口吹出的射流實現送風的方式。送風口(如百葉風口等)布置在房間上部的側墻處回風口布置在房間下部或房間上部的側墻處回風口通常與送風口處在同一側目前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對于溫濕度控制有一定要求的工藝性空調,當室溫允許波動范圍≥±0.5℃時,側送氣流應設計為貼附射流。所謂貼附射流是指側送風口貼近頂棚布置時,由于附壁效應的作用,促使空氣沿壁面流動的射流。貼附射流可看成自由射流的一半。1)氣流類型目前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使整個空調區(qū)處在回流之中,從而獲得比較均勻而穩(wěn)定的溫度場和速度場。側送貼附射流必須要有足夠的貼附長度才行。側送風口安裝離頂棚越近以一定的仰角向上送風Ar≤0.0097目前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符合下列要求:①送風口上緣離頂棚距離較大時,送風口處設置向上傾斜10°~20°的導流片;②送風口內設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傾斜的導流片;③射流流程中無阻擋物。非等溫射流
當Ar>0時,為熱射流;當Ar<0時,為冷射流在冬季送熱風時,出現“上熱下涼”的現象
目前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下面介紹4種“上送下回”的布置方法:a.對于單側上送下回,將送風總管設在走廊的吊頂內,利用支管端部的風口向室內送風,回風口設在回風立管的端部,立管暗裝在墻內,并利用吊平頂上部的空間做總回風風管。2)布置方法目前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b.將送風總管和回風總管都設在走廊吊平頂內,而回風立管緊靠內墻或走廊墻面敷設目前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c.將送風、回風總管設在走廊吊頂內,在房間內墻的下部設格柵回風口,回風進入走廊內,并由設在吊平頂內的回風總管上開設的回風口處被吸走。目前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d.對于雙側上送下回,其回風風管可以設在室內,也可在地坪下做總回風道目前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應用場合
側送方式具有布置簡單、施工方便、投資節(jié)省、能滿足房間對射流擴散、溫度和速度衰減的要求,廣泛地用于一般舒適性空調房間的送風,其中側送貼附送風方式,具有射程長、射流衰減充分等優(yōu)點,用于高精度的恒溫空調工程。
目前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散流器送風1)散流器平送
散流器平送是指氣流從散流器吹出后,貼附著平頂以輻射狀向四周擴散進入室內,使射流與室內空氣很好混合后進入空調區(qū)。這樣整個空氣區(qū)處于回流區(qū),可獲得較為均勻的溫度場和速度場。散流器平送方式,一般用于對室溫允許波動范圍有一定要求、房間高度較低,但有高度足夠的吊頂或技術夾層可利用時的工藝性空調,也可用于一般公用建筑的舒適性空調。目前二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散流器下送
散流器下送是指氣流從散流器吹出后,一直向下擴散進入室內空調區(qū),形成穩(wěn)定的下送直流氣流,可以使空調區(qū)被籠罩在送風氣流中。采用散流器送風均需設置吊頂或技術夾層,風管暗裝工作量大,投資比側面送風要高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孔板送風孔板送風是利用頂棚上面的空間為穩(wěn)壓層,空氣由送風管進入穩(wěn)壓層后,在靜壓作用下通過在頂棚上開設的具有大量小孔的多孔板,均勻地進入空調房間內的送風方式,而回風口則均勻地布置在房間的下部。當房間高度在3~5m,而又要求較大的送風量時,為保證空調區(qū)內具有較均勻的速度場和溫度場,可采用孔板送風。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4)噴口送風噴口送風是依靠噴口吹出的高速射流實現送風的方式。
特點:送風速度高,射程遠,射流帶動室內空氣進行強烈混合,使射流流量成倍增加,射流斷面不斷擴大,速度逐漸衰減,并在室內形成大的回旋氣流,從而確保工作區(qū)獲得均勻的溫度場和速度場。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采用噴口送風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人員活動區(qū)宜處于回流區(qū)。
2)噴口的安裝高度應根據空氣調節(jié)區(qū)高度和回流區(qū)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確定。
3)兼做熱風采暖時,宜能夠改變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噴口送風主要用于大型體育館、禮堂、影劇院及高大空間(例如工業(yè)廠房與其他公共建筑)的空調工程。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5)條縫送風條縫送風是依靠裝在送風風道(管)底面或側面上的條形送風口送出的射流實現送風的方式。條縫送風屬于扁平自由射流,上送下部回風。特點是氣流軸心速度衰減較快適用于空調區(qū)允許風速為0.25~0.5m/s,溫度波動范圍為±(1~2)℃的場合。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1.2置換通風系統(tǒng)置換通風是將經過熱濕處理的新鮮空氣直接送入室內人員活動區(qū),并在地板上形成一層較薄的空氣湖。室內人員及設備等內部熱源產生向上的對流氣流。排風口設置在房間的頂部,將熱濁的污染空氣排出,屬于“下送上排”的氣流分布形式。
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下送上排”1、原理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在符合下列條件時,可考慮設置置換通風:有熱源或熱源與污染源伴生,人員活動區(qū)空氣質量要求嚴格,房間高度不低于2.4m,建筑、工藝及裝修條件許可且技術經濟比較合理。
置換通風的目的是保持人員活動區(qū)的溫度和濃度符合設計要求,允許活動區(qū)上方存在較高的溫度和濃度。置換通風能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減少空調能耗。置換通風可在教室、會議室、劇院、超市、室內體育館等公共建筑,以及廠房和高大空間等場合中應用。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氣流分布型式
站姿人員產生的上升氣流
坐姿人員產生的上升氣流目前三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熱煙羽流量熱煙羽是置換通風系統(tǒng)中氣流運動的原動力。
在熱源自然對流的上升初始階段,熱煙羽流量小于送入氣流流量。
熱煙羽流量是上升高度的函數,它隨著上升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如果熱煙羽流量在近頂棚處大于送風量,則必將有一部分氣流下降返回,因此必將在某個平面上熱煙羽流量恰好等于送風量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落地安裝地平安裝架空安裝5.末端裝置的布置型式及風口的選擇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1.3工位與環(huán)境相結合的調節(jié)系統(tǒng)(TAC)TAC系統(tǒng)可由鄰近室內人員單獨控制較小的局部區(qū)域(即經常占用的工作位置)的熱微氣候,而在建筑物的環(huán)境空間內(即走廊、經常被占用工作位置以外的其他區(qū)域),仍然自動維持可接受的環(huán)境狀態(tài)
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TAC系統(tǒng)的特點,就是降低了非關鍵區(qū)域內周圍環(huán)境的空調要求,只有在需要維持室內人員舒適的時間和場合里,可單獨控制的TAC送風口才能提供工位空調。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桌面散流器桌下散流器桌下散流器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下送上回”
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地板下送風系統(tǒng)(UFAD)早在20世紀50年代在余熱量較高的空間(例如,計算機房、控制中心和實驗室)曾采用過,已經證明它是將調節(jié)好的空氣輸送到建筑物人員活動區(qū)特定位置的送風口處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20世紀70年代,下部送風在西德被引進辦公建筑中作為一種解決方案,解決了在整個辦公樓內由于電子設備增多而引起的電纜管理和除去余熱量的問題。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允許室內個別人員控制局部熱環(huán)境增進通風效率,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供冷時,送風溫度較高(16~18°C)降低壽命周期的建筑費用提高生產率增進健康,等UFAD與頂部送風的區(qū)別:目前四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第二節(jié)空調送風口、回風口的類型及應用場合8.2.1
百葉風口1.單層百葉風口
2.雙層百葉風口
3.側壁格柵風口
4.條縫型格柵風口
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風口的規(guī)格用頸部尺寸W×H表示常用作回風口
1.單層百葉風口
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雙層百葉風口前豎后橫VH前橫后豎HV常用作送風口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常用于側墻上回風口,儲藏室、倉庫等建筑物外墻上的通風口,也可用于通風空調系統(tǒng)中的新風進風口。3.側壁格柵風口
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固定百葉直片條縫風口,既可用于送風口,也可作為回風口。用于送風時,風口上方需設靜壓箱,以確保垂直下送氣流分布均勻。這種條縫風口主要用于公共建筑的舒適性空調。4.條縫格柵風口
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2.2散流器
1.方形散流器
方形散流器,安裝在房間的頂棚上,送出氣流呈平送貼附型,廣泛應用于各類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空調工程中。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頸部尺寸W×H外沿尺寸A×B=(W+106)×(H+106)頂棚上預留洞尺寸C×D=(W+50)×(H+50)。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矩形散流器
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五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五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圓形散流器有三種常見的形式,通常安裝在頂棚上,多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空調工程中。3.圓形散流器
圓形散流器的規(guī)格以頸部直徑表示。普通圓形散流器圓盤形散流器凸形散流器目前五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4.送回(吸)兩用型散流器
目前五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1)工作原理(2)技術特點5.自力式溫控變流型散流器
目前五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1)能獨立控制送風氣流的流型。夏季送風溫度≤17℃時,水平送風;冬季送風溫度≥27℃時,垂直下送。2)送風流型的控制與切換無需消耗任何能量。3)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制作,價格較低。4)安裝簡便,很少或無需維護管理。5)溫控器使用壽命長,基本無需更換。(2)技術特點目前五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2.3噴射式送風口射流噴口(嘴)的型式
目前五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1.球形旋轉式風口
該風口適用于高溫車間的崗位送風、保齡球場、大廳和體育館等的空調送風。目前五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具有射程遠、高效、低噪聲、低阻力、安裝調節(jié)簡便、外形美觀和結構輕巧等特點適合于高大空間的空調送風,在國內的某些國際機場候機大廳、國際會展中心等大量規(guī)格建筑中都有應用。2.妥思(Trox)球形射流噴口
目前五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五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六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旋流送風口是依靠起旋器或旋流葉片等部件,使軸向氣流起旋形成旋轉射流,由于旋轉射流的中心處于負壓區(qū),它能誘導周圍大量空氣與之相混合,然后送至工作區(qū)。8.2.4旋流送風口
目前六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六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2.5射流消聲風口所謂消聲風口,是指將具有消聲功能的射流消聲元件,按照一定的間距和排數,安裝在矩形(或條縫形)、圓形(或半球形)的殼體內,構成矩形(或條縫形)、圓形(或半球形)的消聲風口目前六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2.6置換通風器置換通風的出口風速低,送風溫差小的特點導致置換通風系統(tǒng)的送風量大,它的末端設備需要的出風面積相對也較大。目前六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2.7TAC送風口目前六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2.8UFAD送風口目前六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2.9回風口回風口的布置方式盡量避免射流短路和產生“死區(qū)”等現象。采用側送時,把回風口布置在送風口同側,效果會更好?;仫L口的吸風速度目前六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第三節(jié)空調區(qū)氣流組織的計算及氣流性能評價8.3.1
側面送風的計算
側送方式的氣流流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為貼附射流,射流應有足夠的射程從空調區(qū)一側到達對面一側,避免射流中途下落進入空調區(qū),在整個房間斷面內形成一個大的回旋氣流目前六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1.送風口的出口風速
滿足:1、出口風速滿足噪聲要求
2、空調區(qū)最大風速在允許范圍內目前六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貼附長度、房間最低高度
貼附長度取決于阿基米德數Ar反映了射流浮升力與慣性力的比。使Ar小于圖8-72中對應相對射程的數值,才能保證貼附長度目前七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為了不使射流直接到達工作區(qū),房間高度不得低于H’h---工作區(qū)高度,一般取1.8~2.0m目前七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射流溫度衰減與射流自由度、射程和送風口紊流系數有關。3.射流溫差衰減對于室內溫度允許波動范圍≥±1℃的情況,可認為只于射程有關。圖8-73反應了軸心溫度的衰減變化規(guī)律目前七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側送風氣流組織設計的步驟目前七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3.2散流器送風的計算1.散流器送風氣流組織設計計算內容送風口的喉部風速取2~5m/s,最大不超過6m/s。射流速度衰減方程及室內平均風速軸心溫差目前七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散流器送風氣流設計步驟
(1)布置散流器(2)預選散流器(3)校核射流的射程(4)校核室內平均風速(5)校核軸心溫差衰減目前七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散流器的布置原則①要考慮建筑結構的特點,散流器平送方向不得有障礙物(如柱)。②一般按對稱布置或梅花形布置③每個圓形或方形散流器所服務的區(qū)域最好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如果散流器服務區(qū)的長寬比大于1.25時,宜選用矩形散流器。如果采用頂棚回風,則回風口應布置在距散流器最遠處。目前七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1.噴口垂直向下送風
⑴軸心速度衰減方程式中d0--噴口出口直徑,m,
x--離風口的距離,mK--射流常數送冷風取“十”,送熱風取“—”。8.3.3噴口送風的計算⑵軸心溫度衰減方程目前七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⑶設計計算步驟①根據建筑平面特點布置風口,確定每個風口的送風量。②假定噴口出口直徑d0,按軸心速度衰減方程計算射流到工作區(qū)(即x=房間凈高-工作區(qū)高度)的風速vx,如果vx符合設計要求的風速,則進行下一步計算;否則需重新假定d0或重新布置風口,再進行計算。③用軸心溫度衰減方程校核區(qū)域溫差Δtx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也需重新假定d0或重新布置風口。目前七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1)射流軌跡計算公式2)射流軸心風速與平均風速3)軸心溫度衰減方程2.噴口側送風目前七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補充:條形散流器送風1.風口速度衰減方程根據P.J杰克曼的實驗結果,條形風口速度衰減方程為式中x--從條縫中心為起點的射流水平距離,m,由于條縫很小,射流原點與條縫中心很近,可視為同心;系數K=2.35;b--條形寬度,m;目前八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室內的平均風速與房間尺寸、射流長度有關式中L--風口中心到房間墻邊或服務區(qū)域邊緣的距離,m;r--射流末端風速為0.5m/s的射程與風口到墻邊(或服務區(qū)域邊緣)距離L之比,一般取0.75。上式為等溫射流的公式。當送冷風時,vm應增加20%;送熱風時,減少20%。目前八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3.4空調區(qū)氣流性能的評價(1)空氣分布特性指標(ADPI)(2)不均勻系數(3)能量利用系數及通風效率目前八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第四節(jié)空調風管系統(tǒng)的設計8.4.1
風管的分類1.按制作風管的材質分(1)金屬風管(2)非金屬風管目前八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游泳館目前八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辦公室目前八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沃爾瑪超市目前八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工業(yè)廠房目前八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對風速要求高的實驗室目前八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學校等公共場所目前八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體育館目前九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報告廳目前九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杜肯索斯纖維布質通風系統(tǒng)是替代送風管、風閥、散流器、絕熱材料等的一種送出風末端系統(tǒng)。它的特點是:①主要依靠纖維滲透和噴孔射流的出風模式去均勻送風,出風面積大、風速低、無吹風感,舒適性較好;②系統(tǒng)通過整體管道壁纖維滲透冷氣,在管壁外形成冷氣層,使管壁內外幾乎無溫差,解決了凝露問題;③系統(tǒng)材質柔軟、運行時風速低,不易產生和傳遞共振。
目前九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按風管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分可分為低壓系統(tǒng)、中壓系統(tǒng)和高壓系統(tǒng)。3.按照風管的斷面形狀分可把風管分為圓形、矩形、扁圓形和配合建筑空間要求確定的其他形狀。目前九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圓形風管的規(guī)格是以外徑D(mm)尺寸來劃分的:100、120、140、160、180、200、220、250、280、320、360、400、450、500、560、630、700、800、900、1000、1120、1250、1400、1600、1800、2000。矩形風管以外邊長A×B(mm)尺寸來劃分的:120×120、160×120、160×160、200×120、200×160、200×200、250×120、250×160、250×200、250×250、320×160、320×200、320×250、320×320、400×200……;500×200……;630×250……;800×320……;1000×320……;1250×400……1250×1000、1600×500……1600×1250;2000×800、2000×1000、2000×1250。目前九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通風、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的管道等,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但接觸腐蝕性介質的風管和柔性接頭,可采用難燃材料制作。《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空氣調節(jié)風系統(tǒng)不應設計土建風道作為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的送風道和已經過冷、熱處理后的新風送風道。不得已而使用土建風道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漏風和絕熱措施
目前九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4.2通風管道配件1.鋼板矩形風管的配件(1)矩形彎管彎管用來改變空氣的流動方向,使氣流轉90°彎或其他角度
導流片目前九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九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矩形變徑管(大小頭)變徑管用來連接斷面尺寸不同的風管擴大角:θ≤45°收縮角:θ≤60°θ≤30°目前九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矩形來回彎管來回彎管用來改變風管的升降、躲讓或繞過建筑物的梁、柱及其他管道目前九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4)矩形三通和四通三通和四通用于風管的分叉和匯合,即氣流的分流和合流分叉式分隔式目前一百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鋼板矩形風管配件的正、誤作法目前一百零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鋼板螺旋圓風管的配件目前一百零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螺旋扁圓形風管的配件目前一百零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4.3風量調節(jié)閥和定風量調節(jié)器1.風量調節(jié)閥
蝶閥目前一百零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多葉調節(jié)閥
目前一百零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拉桿式矩形三通調節(jié)閥
目前一百零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手柄式矩形三通調節(jié)閥菱形調節(jié)閥目前一百零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2.定風量調節(jié)器定風量調節(jié)閥是一種機械式的自力裝置,它對風量的控制無需外加動力,只依靠氣流自身的力來定位閥片的位置,從而在整個壓力差范圍內將氣流保持在預先設定的流量上。適用于安裝在要求風量固定的風管系統(tǒng)中。目前一百零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4.4風機與風管的連接目前一百零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1.泵的揚程H2.風機的全壓p
風機的靜壓pj3.流量qv4.有效功率Pe5.軸功率P:
原動機傳遞到泵與風機軸上的輸入功率6.全效率η:7.轉速
n離心式泵與風機的性能參數目前一百一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4.4風機與風管的連接■系統(tǒng)效應的影響■
接入管網系統(tǒng)的風機的風壓及流量都不同程度地低于風機的理論計算值和生產廠給出的風機特性曲線值.■
系統(tǒng)效應降低風機的性能,是由風機與管道的連接方式不同而產生的.
■
入口的系統(tǒng)效應■出口的系統(tǒng)效應目前一百一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入口的系統(tǒng)效應風機吸入口與風管的連接要比壓出口與風管的連接對風機性能的影響要大。目前一百一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一百一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一百一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出口的系統(tǒng)效應■效應管道長度:■風機出口截面不規(guī)則的速度分布至管道內氣流速度規(guī)則分布的截面之間管段長度;■在效應管道長度范圍內斷面的任何改變,均導致風機性能降低υ≤12.5m/s,取2.5d目前一百一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一百一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4.5風管測定孔和檢查孔1.風管測定孔2.風管檢查孔主要用于系統(tǒng)的調試和測定,測量溫度、風量、風壓主要用于系統(tǒng)中經常需要檢修的地方目前一百一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通風管路的壓力分布圖8.4.6空調系統(tǒng)風管內的壓力分布目前一百一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單風機系統(tǒng)的壓力分布目前一百一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4.7空調系統(tǒng)風管內的空氣流速目前一百二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8.4.8空調系統(tǒng)風管的水力計算
目的根據要求的流量分配,確定管網各管段管徑和阻力,求得管網特性曲線,為匹配管網動力設備準備條件,進而確定動力設備的型號和動力消耗.根據已確定的動力設備,確定保證流量分配的管道尺寸.目前一百二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基本理論依據流體力學一元流動連續(xù)性方程和能量方程串、并聯(lián)管路的流動規(guī)律.動力設備提供的壓力等于管網總阻力若干管段串聯(lián)后的阻力等于各管段阻力之和各并聯(lián)管段的阻力相等各管段阻力是構成管網阻力的基本單元管道總阻力等于沿程阻力與局部阻力之和目前一百二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計算式:管道材料不變,斷面尺寸不變,流體密度與流量不隨沿程流量變化時:管道水力半徑:Rm=f/x一、摩擦阻力計算比摩阻目前一百二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線算圖繪制條件1.按紊流過渡區(qū)的λ
值繪制.2.壓力:3.溫度:4.空氣密度:5.運動粘度:6.管壁粗糙度:7.圓形風管、氣流與
管壁間無熱量交換.目前一百二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實際條件與線算圖計算條件不符時應進行修正(1)密度和粘度的修正(2)空氣溫度、大氣壓力和熱交換的修正
Pa/m
Pa/m溫度的修正大氣壓力的修正熱交換的修正目前一百二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3)管壁粗糙度的修正(4)矩形風管的流速當量直徑和流量當量直徑注意:采用流速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風管中的流速去查出阻力;采用流量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風管中的流量去查出阻力.
Pa/m目前一百二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一百二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例]
有一表面光滑的磚砌風道(K=3mm),橫斷面尺寸為500mm×400mm,流量L=1m3/s(3600m3/h),求單位長度摩阻力。
[解]
矩道風道內空氣流速目前一百二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由V=5m/s、Dv=444mm得Rm0=0.62Pa/m粗糙度修正系數2001.00.010.11004004000管徑4035180d流速3044450.62Rm(Pa/m)空氣量m3/s450目前一百二十九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由L=1m3/S、DL=487mm查圖得Rm0=0.61Pa/mRm=1.96×0.61=1.2Pa/m[解]矩形風道的流量當量直徑0.011.02002001.00.010.11004004000管徑4035180d流速3044750.61RmPa/m空氣量m3/s目前一百三十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二、局部阻力計算計算公式:局部阻力ζ由實驗方法確定,其大小取決于管件部件或設備流動通道的幾何參數,不考慮Re和絕對粗糙度的影響.根據不同流通斷面的幾何參數,可以通過相關的計算圖表計算局部阻力ζ.目前一百三十一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三、常用的水力計算方法管道分段→改變管道斷面尺寸→降低流速→克服管段阻力→重新獲得靜壓假定流速法(適于動力未知的情況)技術經濟流速→結合輸送流量→確定管道斷面尺寸→計算管道阻力壓損平均法(適于環(huán)狀管網)總作用壓頭均分給各管段→確定管段阻力→由管段流量→確定管道斷面尺寸靜壓復得法目前一百三十二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
1.繪制管網軸測圖,包括管段編號、標出長度和流量;
2.合理確定管內流體流速;
3.根據各管段的流量和確定的流速、確定各管段的斷面尺寸;
4.選取最不利環(huán)路,計算各管段的阻力;
5.平衡并聯(lián)管路,15%;
6.計算管網的總阻力,求取管網特性曲線;
7.根據特性曲線,綜合考慮為管網匹配動力設備.假定流速法計算步驟:目前一百三十三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一百三十四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考慮不同噪聲要求下風管推薦風速見表
目前一百三十五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阻力平衡的方法:a.在風量不變的情況下,調整支管管徑。由于受風管的經濟流速范圍的限制,該法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整,若仍不滿足平衡要求,則應輔以閥門調節(jié)。
b.在支管斷面尺寸不變情況下,適當調整支管風量。
風管的增加不是無條件的,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該法也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整。此外,應注意道調整支管風量后,會引起干管風量、阻力發(fā)生變化,同時風機的風量、風壓也會相應增加。c.閥門調節(jié)通過改變閥門開度,調整管道阻力,理論上最為簡單;但實際運行時,應進行調試,但調試工作復雜,否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流量分配。目前一百三十六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計算例題目前一百三十七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解]:1.對各管段進行編號,標出管段長度和風點的排風量。2.選定最不利環(huán)路,本系統(tǒng)選擇1-3-5-除塵器-6-風機-7為最不利環(huán)路。根據表2-3-3,輸送含有輕礦物粉塵的空氣時,風管內最小風速為,垂直風管12m/s、水平風管14m/s.考慮到除塵器及風管漏風,取5%的漏風系數,管段6及7的計算量為6300×1.05=6615m3/h.3.根據各管段的風量及選定的流速,確定最不利環(huán)路各管段的斷面尺寸和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目前一百三十八頁\總數一百四十七頁\編于十六點管段1有水平風管,初定流速為14m/s。根據Q1=1500m/h(0.42m3/s)、V1=14m/s所選管徑按通風管道統(tǒng)一規(guī)格調整為D1=200mm:實際流速V1=13.4m3/S;由圖查得,Rml=12.5Pa/m。同理可查得管段3、5、6、7的管徑及比摩阻,列入表中4.確定管段2、4的管徑及單位長度摩擦力,列入表中目前一百三十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國檔案管理》課件
- 肇慶醫(yī)學高等專科學?!墩衅概c面試技巧》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有房產離婚協(xié)議范本及財產保密協(xié)議3篇
- 高科技窗簾知識培訓課件
- 農民農藥知識培訓課件
- 網絡游戲銷售工作總結
- 倉鼠養(yǎng)鼠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行政流程優(yōu)化協(xié)議3篇
- 舞蹈演藝場所衛(wèi)生規(guī)范
- 環(huán)保行業(yè)工程師工作心得分享
- 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整理歸納培訓課件
- 霉菌性陰道炎VVC的分類及診治
- 預制艙技術方案思源弘瑞課件
- 四年級科學《運動與摩擦力》說課課件
- 訴訟費退費確認表
- 全球變暖視野下中國與墨西哥的能源現狀分析
- 新外研版八年級上冊英語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 2022年(高級)茶藝師職業(yè)資格考試參考題庫-下(多選、判斷題部分)
- 邊坡安全施工組織方案
- 【講座】新高考文言文命題特點及備考策略
- 《環(huán)境監(jiān)測》土壤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方案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