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排水總平面設計施工說明編寫-設計施工說明_第1頁
給水排水總平面設計施工說明編寫-設計施工說明_第2頁
給水排水總平面設計施工說明編寫-設計施工說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給水排水總平面設計施工說明編寫設計施工說明1.設計說明1.1設計依據(jù):1.1.1已審批的初步設計及審批看法(還應加寫批文文號)1.1.2建設單位供應的本工程用地紅線旁邊的市政給水、污水及雨水管道實況資料和圖紙1.1.3總圖專業(yè)供應的作業(yè)圖1.1.4國家現(xiàn)行的給水、排水、衛(wèi)生和消防等工程設計規(guī)范,主要有:《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2006《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2009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術規(guī)程》CECS164:20041.2工程概況1.2.1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市西部**路與**路交匯處的東北部地段,規(guī)劃用地4.037ha,總建筑面積約24.8萬平方。1.2.2本工程的綜合小區(qū),由三棟中高區(qū)住宅、四棟塔式高層住宅(24層)、一棟高層辦公樓(24層)、以及商業(yè)裙房、地下車庫及地下二三層專業(yè)人防等組成。1.2.3最高建筑為辦公樓,建筑高度為90m。1.2.4設計標準:1)耐火等級均為一級;2)抗震設防均按8度設防;3)人防設防:地下二層為專業(yè)隊及人員掩蔽部,按五級設防;地下三層為人防車庫及物資庫,按六級設防。1.3設計范圍1.3.1本工程建筑紅線內的給水排水和消防管道工程由我院設計。1.3.2本工程室外園林內水景、道路雨水管及澆灑綠地均由中外建園林設計公司免費設計,并依據(jù)我院供應的總平面圖自行確定接管點,但排水管道應符合本設計所給的標高及管徑。1.3.3本工程室外熱水及熱水回水直埋管由供貨廠家負責設計及安裝。1.3.4本工程建筑紅線內最終一個污水檢查井和雨水檢查井至城市污水檢查井至雨水檢查井之間的管道,本工程水表井至城市自來水接管井之間的管道,由市政有關部門設計、施工。1.4給水排水管道系統(tǒng)1.4.1給水系統(tǒng):1)本工程設有兩種室外給水系統(tǒng)(1)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采納合用管道系統(tǒng)、用水量:最高日為63m3/d,最大小時為132m3/h,平均小時為22m3/h。(2)住宅用水為獨立管道系統(tǒng)。用水量:最高日為953m3/d,最大小時為91m3/h,平均小時為40m3/h。(3)本小區(qū)室外消防用水量為30L/s(火災持續(xù)時間按3h計,則一次滅火用水量為324m3)(4)本小區(qū)生活用水總量(含10%的不行預料水量):最高日為1742m3/d,最大小時為246m3/h,平均小時為115m3/h。2)本工程從西側和南側的城市自來水管分別接入DN200小區(qū)給水引入管各一根。3)每個引入管進入紅線后,又分別設2個總水表,其中一個水表為公建及室外消火栓用水,另一塊水表為住宅用水,兩種水表各自連通在小區(qū)內形成雙向供水。4)城市自來水壓力按0.18MPa。1.4.2消防給水設施1)在本工程公建與消防采納合用給水管道上,全小區(qū)共設有地上式消火栓14套。2)本小區(qū)共設有室內消火栓給水水泵接合器4處(每處為3套DN100水泵接合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水泵接合器3處(每處2套DN100水泵接合器)。3)每組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均滿意距離旁邊室外消火栓的距離不超過40m的規(guī)定。1.4.3高壓生活給水、生活熱水和消防給水管道:1)本工程集中采納二次加壓生活給水、生活熱水和消防給水管道系統(tǒng)。2)生活給水二次加壓設施設在D2棟樓的地下室、生活熱水和消防給水的二次加壓設施設在E棟樓的地下層。1.4.4污水管道1)本工程采納生活污水與雨水分流制管道系統(tǒng),與城市排水系統(tǒng)相一樣。2)本工程污水管道因城市污水檢查井允許接管標高所限,共設有兩個排出口:本小區(qū)南半?yún)^(qū)各單體建筑的污水設一個管道系統(tǒng),排入南側城市污水管9號檢查井;而北半?yún)^(qū)各單體建筑的污水另設一個管道系統(tǒng),排入西北側的城市污水管1號檢查井。3)全小區(qū)共設三座化糞池,兩座隔油池,生活污水經(jīng)化糞池處理,公建內餐廳廚房污水經(jīng)隔油池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1.4.5雨水管道1)本工程小區(qū)花園的雨水采納地面徑流方式排入花園草地。2)道路及小區(qū)廣場設雨水口,收集雨水,排入小區(qū)雨水管道。3)本工程設一個雨水排出管,從本小區(qū)西北方西側排入城市雨水管道7-1號檢查井。2.施工說明2.1市政接管管徑標高確認2.1.1建筑室外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在施工前應對本工程允許接入市政上述兩種管的市政檢查井的接管標高、管徑進行實測,確認與設計標高無誤差后,再進行施工。2.1.2如市政檢查井實測標高與設計標高有誤差時,應通知設計院,設計院按實測標高對設計標高進行調整修改,以修改后的管道標高進行施工。2.2管材及接口2.2.1室外給水管DN<75mm采納內外壁涂塑鋼管,絲扣連接;DN≥75mm,采納球墨鑄鐵給水管,管內壁襯水泥砂漿,承口橡膠密封圈接口,管道耐壓力不小于1.0MPa。2.2.2熱水及熱水回水管采納不銹鋼管,并采納直埋保溫管方式敷設,直埋保溫管待供貨廠家確定后,由廠家依據(jù)熱水及熱水回水管的平面布置進行熱工計算設計,并提出安裝技術要求,管道工作壓力為1.0MPa。2.2.3二次加壓消防給水管采納熱鍍鋅無縫鋼管,溝槽式或法蘭連接,管道工作壓力為1.6MPa。2.2.4室外污水、雨水管均采納UPVC加筋雙壁水紋管,承插連接,橡膠圈密封接口。2.2.5建筑物排出管至室外第一個檢查井采納承插式抗震排水鑄鐵管,水泥捻口。2.2.6閥門:DN≤50mm時,采納銅截止閥;DN>50mm時,給水管和消防水管采納銅芯閘閥或雙向式蝶閥,耐壓不小于1.0MPa。2.2.7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耐壓不小于1.6MPa,地上式消火栓的耐壓力不小于1.0MPa。2.3管道敷設和連接:2.3.1給水管1)給水管彎轉處利用組合彎頭,彎曲管等管件不能完成彎轉角度要求時,可在直線管段利用管道承插接口偏轉進行調整,但承插口的最大偏轉角不得大于1°,以保證接口的嚴密性。2)當給水管敷設在污水管的下面時,應采納鋼管或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長度每邊不得小于3.0m,套管兩端應采納防水材料封閉。2.3.2排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廢水管)1)排水管道應直線敷設且不得出現(xiàn)無坡、倒坡現(xiàn)象。2)兩檢查井之間的管段坡度應一樣,如有困難時,后段坡度不應小于前段管道坡度。3)排水管道轉彎或交匯處檢查井內流槽應保證水流轉角等于和大于90°,但當管道小于300mm時,且跌水高度大于0.30m時,可不受此限。4)排水管道在檢查井內均采納管頂平接方式,排水管的承口應為水的逆流方向敷設。5)排水管在檢查井內的跌水高度大于1.0m時,如管徑DN≤400mm時采納管道內跌,如管徑>400mm時采納井外跌豎槽式跌水。6)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應符合規(guī)程要求,并確保平安、堅固、不滲漏水。2.4管道基礎2.4.1給水管道1)如為未經(jīng)擾動的原狀土層,則自然地基進行夯實2)如為回填土土層,則在回填土地段做300mm厚灰土墊層3)如為巖石或多石層,則在巖石或多石地段做150mm厚砂石墊層4)如為軟泥土則應更換土壤或每2.5~3.0m做混凝土枕基2.4.2排水管道1)溝槽槽底寬度:D≤450mm時,管道每邊凈寬不小于300mm;D>450mm時,管道每邊凈寬不小于500mm。2)管道基礎應嚴格依據(jù)《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術規(guī)程》CECS164:2004的規(guī)定施工。2.4.3施工要求1)管道基礎應坐落在良好原狀土層上,如為剛性接口,其地基承載特征值fak不得低于90kPa;如為柔性接口,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不得低于60kPa,否則應進行地基處理。2)如采納機械開挖管道溝槽時,應保留0.20m厚的不開挖土層,該土層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或發(fā)生擾動,應換填10~15mm自然級配砂石料或顆粒小于40mm碎石,整平夯實進行地基處理。3)砂石基礎的壓實系統(tǒng),按國標圖集04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礎及接口》要求施工?;靥钔撩軐嵍劝础督o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的規(guī)定施工。2.4.4地基土被擾動,應實行如下處理措施1)擾動150mm以內,可原狀土夯實,壓實系數(shù)大于0.95。2)擾動150mm以上,可用3:7灰土、卵石、碎石、毛石等填充夯實,壓實系數(shù)大于等于0.95。2.5管道防腐2.5.1管道防腐施工應在管道試壓、試水合格后進行。2.5.2鍍鋅鋼管、焊接鋼管埋地敷設時,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瀝青二道。當埋于腐蝕性土壤或焦渣層內時,應做加強防腐: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瀝青一道,玻璃布一層,冷底子油一道,石油瀝青一道,總厚度不大于6mm。2.5.3熱鍍鋅鋼管的焊縫處,應涂刷二道防銹漆,并包扎纖維布一道后,再刷石油瀝青二道。2.5.4球墨鑄鐵給水管:無防腐處理或防腐破壞時,則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瀝青二道。2.6閥門井和檢查井2.6.1本工程全部排水檢查井均采納磚塊徹筑的。2.6.2排水管埋深小于1.0m,且管道小于等于300mm時,采納Φ700磚徹直筒型檢查井。2.6.3單側或雙側有接入管1)管道小于等于400mm時,采納Φ1000檢查井2)管道小于等于600mm時,采納Φ1250檢查井3)管道小于等于800mm時,采納Φ1500檢查井2.6.4跌落井采納豎管式收口式跌水井2.6.5給水閥門井采納收口式閥門井。2.6.6各種磚徹的閥門井、檢查井、跌水井、雨水口、灑水栓井、消火栓井、水泵接合器井、水表井等均按國標圖集中有防地下水型進行施工。2.7管槽回填土2.7.1全部管道均應試壓、試水和防腐施工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土施工。2.7.2從管底基礎至管頂上部500mm以內,必需用人工回填,嚴禁用掘土機回填。2.7.3管頂500mm以上用機械回填土時,應從管軸線兩側勻稱進行,并夯實、碾壓。2.7.4溝槽內的回填土應分層夯實。2.7.5管道接口處的回填土應細致夯實,不得振動管道的接口。2.8給排水構筑物2.8.1住宅用水表井:按圖標圖集05S502《室外水表井及安裝圖(無旁通有止回閥)》進行施工;公建用水表井按圖標圖集05S502《室外水表井及安裝圖(有旁通有止回閥)》進行施工。2.8.2室外消火栓:分別按國際圖集01S2012.8.3消防水泵接合器:2.8.4雨水口:設于有道牙的路面時采納邊溝式雨水口,而設于無牙道的路面時采納平箅式雨水口。2.8.5在車行道上的全部檢查井、閥門井井蓋、井座均采納重型鑄鐵雙層井座和井蓋,人行道下和綠化帶的井蓋,井座采納輕型球墨鑄鐵單層井座、井蓋。2.8.6在路面上的井蓋,上表面應同路面相平,無路面井蓋應高出室外設計標高50mm,并應在井口四周以0.02的坡度向外做護坡?;S池采納鋼筋混凝土化龔池、施工按國標圖集U3S7a2《鋼筋混凝土化龔池》進行,池容積為書砂采納I2號;池容積為Iao耐采壓13號‘其人孔采納重型球墨鑄鐵雙層井蓋、井座.通氣管室外埋設部分采耳涂塑鋼管,進入建筑物內改為聚氛乙烯硬塑料管.2.9管道試壓和試水2.9.1室外給水管道試壓應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第條及第條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壓力為0.9MPa,各座建筑之間敷設在室外的室內二次加壓給水、熱水、熱水回水、中水及二次加壓消防管道的試壓要求按各座建筑要求進行。2.9.2室外排水管的試水要求,應按《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術規(guī)程》CECS164:2004中的“附錄D閉水法試驗”的規(guī)定進行。2.10給水管道試壓合格交付運用前,應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第條及第條的要求,對管道進行沖洗消毒。2.11其他:2.11.1圖中所注尺寸:除距離、管長、標高以m計外,其余均以mm計。2.11.2圖中所注標高:給水管和其他壓力管道為管中心標高,排水管和其他重力流管道為管內底標高。2.11.3本工程圖紙中所標注標高均以海撥標高計。2.11.4本工程所采納的管道、閥門及附件等,均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產品標準”的質量要求。2.12除以上說明外,在施工中,還應遵照下列規(guī)范、規(guī)程:《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技術規(guī)程》CECS164:20042.13以上說明未及者按有關施工安裝及驗收規(guī)范辦理參考圖集:《室外給水管道附屬構筑物》05S502《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建筑小區(qū)塑料排水檢查井》08SS523《排水檢查井》02(03)S515《雨水口》05S518《磚砌化糞池》02S701《小型排水構筑物》04S519(隔油池)《室外消火栓安裝》01S201《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裝》99(03)S2031.本工程以黃海高程為基準,本圖中管徑以毫米計,其余以米計。排水管標高以管內底計,給水管標高以管中心計。2.室外給水系統(tǒng):室外給水由兩路市政直供,成環(huán)狀,進水總管上設水表井及管道倒流防止器。大于等于DN100埋地給水管采納球墨鑄鐵管,承插連接;小于DN100的埋地給水管采納襯塑鍍鋅鋼管,瀝青玻璃布兩道防腐。3.室外消防系統(tǒng):室外消火栓水源接自室外給水管,采納地上式支管淺裝SS100/65-1.0,安裝詳見國標01S201/6;水泵接合器采納地上式SQS100-B,單組布置,磚砌井室,頂面不過汽車,安裝詳見99S203/12。4.室外排水系統(tǒng):室外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經(jīng)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生活廢水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