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鑒賞詩歌的形象(教案)_第1頁
2014鑒賞詩歌的形象(教案)_第2頁
2014鑒賞詩歌的形象(教案)_第3頁
2014鑒賞詩歌的形象(教案)_第4頁
2014鑒賞詩歌的形象(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6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教案】高三語文主備人:李忠誼時間:10.16-10.18【學(xué)習(xí)目標】1、了解考綱和考點;2、了解詩歌形象的類型;3、掌握鑒賞詩歌形象的技巧。4、掌握古代詩歌鑒賞分析形象型答題模式?!究季V解讀】“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古典詩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在鑒賞詩歌時,只有了解了詩歌所塑造的形象,才能準確評價其內(nèi)容,深入領(lǐng)會其感情。因此,高考常常以“形象鑒賞”為切入點,來考查學(xué)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其考查內(nèi)容主要有:1、對形象的識別及對其特征的把握;2、對畫面內(nèi)容的再現(xiàn)及對其作用的分析;3、對意象及其寓意的把握;4、對形象及其社會意義的評價【詩歌鑒賞途徑】1、論世知人,通解文字??醋⑨尶丛娙耍ㄖ耍?看詩題看背景(論世)2、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丛娧劭吹涔剩}材),看意象看手法(緣景)3、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捐b賞詩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還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3)事物形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nèi)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的“事物”和送別詩中的細節(jié)。課時安排:6一【人物形象】2課時【常見人物形象類舉】1.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quán)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痹娙瞬⒉粌H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xiàn)的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jié)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xiàn)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zhàn)爭。8.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shù)形象?!救宋镄蜗蟮蔫b賞方法】(1)要知人論世,了解相關(guān)背景資料。(2)分析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3)借助意象、重要詞語或典故,運用想象,感知形象。(4)注意細節(jié)描寫。方法一:知人論世,結(jié)合背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形象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異常孤獨苦悶的詩人形象。前兩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寫出空間的遼闊,第四句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下突出孤獨的詩人形象。表現(xiàn)了懷才不遇的曠古之愁。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注)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1)人物形象的\t"_parent"特征刻畫了佳節(jié)之夜客居旅館,徹夜難眠,思念親人的孤獨的游子形象。(2)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t"_parent"心情?!氨ァ倍稚鷦有蜗蟮毓串嫵鲎髡吣糇纳駪B(tài),用“燈前’’自然引“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lián)系起來,只有影陪伴著身,顯得形影相吊。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孤寂心情。(3)作者是怎樣寫“想家’’的?作者用虛實結(jié)合手法來寫想家。先寫冬至夜自己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再想象家人圍坐燈前,談?wù)撝约哼@個夜行之人,這樣構(gòu)成兩地相思,使想家情緒更濃。方法三:借助意象、重要詞語或典故,運用想象,感知形象。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做題風雨:無情的風雨落花:實讓人惋惜總結(jié)一下在這首詩中,詩人借啼鳥寫出自己的高興的心情,借風雨、落花寫出詩人的感傷之情,將喜春、惜春之情表現(xiàn)得貼切自然。這就是意象從剛才的詩歌中,可以歸納兩點:有些形象可引發(fā)我們的豐富聯(lián)想。形象是意象的根。這種聯(lián)想以我們的生活底蘊、人生閱歷為資本,又與詩歌具體語境有關(guān)。意象是讀者與作者共同完成的。要由“落花”產(chǎn)生“讓人惋惜”的聯(lián)想,首先,讀者要有一定生活體驗,其次,作者有明顯的語言暗示(“知多少”)。最后,給意象下個定義:【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是作者內(nèi)在的思想情感與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tǒng)一。【意象的共性與個性】意象的形成,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chǎn)物,受到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規(guī)定與制約,具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性。如“折柳”寓“惜別懷遠”之意。在把握意象的時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約定,即其共性,又要喚醒個人的生活底蘊、人生閱歷,深入分析詩歌語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詩中的寓意,即意象的個性。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碑斨械摹傲本褪且环N個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別懷遠”,而是表現(xiàn)爛漫的春光?!境R娨庀?lt;意象的共性>】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為人類的情感或品格的載體,從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見意象。熟記這些意象,應(yīng)從其特性入手,揣摩這一特性與寓意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一些常見意象比較固定的文化內(nèi)涵楊柳長亭孤帆驛路浮云離別、游子大風長云寒霜飛雪苦雨凄涼悲愁梅花翠竹松柏幽蘭菊花高潔隱逸美人神女靈修國君杜鵑磁針堅貞-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思鄉(xiāng)青鳥鴻雁雁足尺素音信、書信白雪玉壺冰心高潔1、柳:以折柳表惜別。柳因其纏綿柔長的特點而成為多情之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2、芳草:喻離恨。芳草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恰似離別的愁緒。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遠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3、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著年華老去、青春不再,兼有傷春、悲春之意。(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4、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葉黃,秋深而葉落,且葉大如掌,易形成強烈的觀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與雨打芭蕉類似),如淚滴紛墜,令人腸斷。(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5、菊:喻隱逸,高潔,脫俗。菊花笑傲風霜,且不愿其它花種同開,所以,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雨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6、梅:堅強,不屈不撓,在逆境中抗爭。不改變自己的氣節(ji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7、猿猴:叫聲哀傷,凄厲,引人傷懷。(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里是反其意而行之)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8、鳥:飛鳥可任意飛翔,象征自由。鳥聲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寫照,或是幽靜的反襯。(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9、雁: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同時雁是傳說中的信使,又有懷念故人之意。(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10、流水:流水一去不返。引申出流年似水。再加上流水悠悠不斷,也喻愁懷別緒。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11、雨:綿長細密,如愁緒;點點滴滴,如眼淚。雨是言情造勢之首選。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12、云:一是來去自由,喻游子、飄泊、自由。二是遮蔽光華,喻小人。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13、月:月圓總易讓人想起團圓的話題,所以月便成了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月皎潔無瑕,高懸空中,常為詩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14、其他要了解物象的寓意,關(guān)鍵是了解物象自身的特性,結(jié)合語境來大膽推測。露:人生的短促_(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草木:荒涼,興衰之感(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松:清幽、隱逸(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長亭:送別,依戀(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夕陽:暮年,衰老(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杜鵑(子規(guī))哀傷(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白發(fā):衰老(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意境的概念】【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gòu)建的讓人產(chǎn)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詩人主觀的“意”(思想感情)與客觀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機統(tǒng)一。象——境——情【常見意境特點舉隅】雄渾壯麗壯闊蒼茫蒼涼悲壯閑適恬淡清幽明凈明麗清新蕭疏凄寂安謐美好幽僻冷寂高遠深邃淡雅幽遠清冷幽靜【意境分析要點】一、繪景:抓住詩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詩中展現(xiàn)的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描繪靜景、串綴靜景、挖掘虛景)語言力求優(yōu)美。二、析境:準確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三、悟情:分析、體悟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問方式】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提問變體】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答題方法點撥】意境,它包括景、境、情三個方面。答題時三個方面缺一不可。詩中意象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jù)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zhì),在讀懂詩歌的基礎(chǔ)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1、找出描寫詩歌形象的詞語;2、概括形象特點;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規(guī)范答題技巧】具體答題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考生應(yīng)該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繪景】。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yōu)美。第二部分,應(yīng)在描摹出圖景后,用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析景】,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渾壯麗,或沉郁憂愁,或和諧靜謐,或開闊蒼涼,或高遠遼闊等等。第三部分,根據(jù)這首詩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疚蚯椤空n堂示例1絕句二首(其一)①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①此詩寫于詩人定居成都草堂之時。提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敬稹浚ú襟E一)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清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的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久枋霎嬅妫ɡL境)】(步驟二)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疽饩程攸c(析境)】(步驟三)表現(xiàn)了詩人結(jié)束奔波流離生活后暫時定居草堂的愉悅閑適的心境?!痉治龈星椋ㄎ蚯椋空n堂示例2金陵驛文天祥草合離宮轉(zhuǎn)夕暉,孤云飄泊復(fù)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注:①文天祥兵敗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徑金陵,宿于驛站時作。②離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代指南宋王朝。思考:本詩首聯(lián)通過哪些意象描繪了怎樣的現(xiàn)實?【答】首聯(lián)通過“衰草”“離宮”“夕暉”“孤云”等意象結(jié)合意象,【描述畫面(繪境)】描繪了一片慘淡的夕陽斜照著長滿衰草、孤云飄蕩的離宮景象,暗喻南宋朝廷宗國覆滅,滿目瘡痍,一片凄涼,【營造意境(析境)】詩人無所依托的殘酷現(xiàn)實?!颈磉_感情(悟情)】【一般表達式】本詩通過描寫……等景物,營造了……氛圍(描繪出一幅……的圖畫),表達了……的感情。特別提示:題目中如要求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一定注意結(jié)合原詩中的意象進行具體闡釋。鞏固練習(xí)1【2012.湖南】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度破訥沙①(其二)李益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②上戰(zhàn)初歸。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咀ⅰ竣倨圃G沙:沙漠名。②鸊鵜泉:泉水名。(1)從題材來看,這首詩屬于_詩。(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答案】(1)邊塞(2)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zhàn)罷歸來的圖景。【析境】前兩句寫大漠遼遠、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征人的鄉(xiāng)思;后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xiàn)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繪境】通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征人慷慨悲壯的情懷?!疚蚯椤快柟叹毩?xí)2【四川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子規(guī)【注】[元]曹伯啟蜀魄曾為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nóng)事忙。【注】子規(guī):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詩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任選能表現(xiàn)這種情感的兩個意象簡要分析【參考答案】本詩主要表達了思鄉(xiāng)難歸的情感?!疚蚯椤恳庀蠓治鍪纠孩僮右?guī)。子規(guī)啼聲凄切,年復(fù)一年催歸人,令“貪夫”“遠客”無不惆悵、“斷腸”,足見思鄉(xiāng)心切、歸家不易。②貪夫、遠客。意指客居他鄉(xiāng)之人。無論“倦聽”還是“初聞”,都在“催歸”聲里“空低首”、“已斷腸”,表達出了思鄉(xiāng)難歸之情。③錦水春殘。春已殘,花飄零,黯然失色的錦水春景,烘托出思鄉(xiāng)難歸的惆悵。④楚天月光。異鄉(xiāng)夢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圍,表達了思鄉(xiāng)難歸之情。【繪境】+【析境】三【事物形象】2課時【學(xué)習(xí)目標】一、明確考題形式二、把握事物形象的方法三、答題技巧【學(xué)習(xí)重點】把握事物形象的方法【學(xué)習(xí)難點】答題技巧【學(xué)習(xí)方法】自主●合作●探究【鑒賞指導(dǎo)】【考題形式】(1)把握物象的特征(2)分析寓于物象中的思想感情【把握事物形象的方法】(1)明確物象特征(借助相關(guān)語句把握事物特點,挖掘事物的內(nèi)在品格、特征。)(2)抓物與志的“契合點”(由物及人,抓住物與人的契合點。挖掘物象內(nèi)在品格和精神)(3)分析物象所寄托的情感(結(jié)合作者處境、身世、思想情感來分析物象。)【規(guī)范答題技巧】第一步:結(jié)合描寫或刻畫物象的方法分析概括物象的特點。(物象的特征)第二步:根據(jù)物象的外在特點,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注意聯(lián)系表現(xiàn)手法。第三步:結(jié)合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再寫出詩人寄托的情感(有歌頌,有批判的)。課堂示例歸燕詩張九齡海燕雖微渺,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注:作者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以直言敢諫著稱。開元二十四年,因李林甫等人的毀謗而被罷免相職,本詩寫于這年秋天。思考:本詩塑造的歸燕有何特點?作者借燕子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答】1、作者所詠的歸燕出身微渺,卻十分勤勞。【物象特征】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賤,只見“玉堂”開著,便一日數(shù)次出入其間,銜泥作窠,不與他物相爭,【內(nèi)在品格精神】結(jié)果還是被猜忌。2、作者借燕喻己,自己出身微賤,在圣明的時代暫時來朝廷做官,日夜辛勞,無心與他人爭權(quán)奪利,卻仍遭到排擠猜忌。借本詩表達了隱退之意?!舅兄椤快柟叹毩?xí)1早梅張渭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1、分析詩中梅的形象。【答】這詩展現(xiàn)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fā)的形象?!疚锵筇卣鳌俊昂弊贮c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xiàn)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xiàn)出早梅冰清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