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風云人物-王韜_第1頁
中國近代史風云人物-王韜_第2頁
中國近代史風云人物-王韜_第3頁
中國近代史風云人物-王韜_第4頁
中國近代史風云人物-王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代史風云人物——王韜王韜(1828—1897)是一個充滿個性的復雜的人物,生活在多災多難的晚清年代,經歷過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洋務自強運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等中國現(xiàn)代重大歷史事變,距戊戌變法僅一年之遙,他不僅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改良主義者,又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熱心參加者,同時又是中國新聞事業(yè)的開拓者。時代風云際會,交織在他的身上,使他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一、生平王韜(1828-1897)清代江蘇長州(今蘇州吳縣)人,初名利賓,學名瀚,字蘭卿,后改名韜,別號天南、遁叟等。王韜祖先原籍昆山,系明代巨族,明末兵亂,遷至甫里。其父王昌桂乃一個儒生,以授徒自給。王韜從小受到家庭傳統(tǒng)的儒家教育。以后就學于明經顧惺,不但學習了大量的儒家經典,還飽覽了諸如“二十二史”、《資治通鑒》、野史稗鈔、筆記小說、諸子文集、詩賦詞章等各類書籍。1845年以第一名成績考中新陽縣秀才。次年,隨父與師赴金陵應鄉(xiāng)試,結果鎩羽而歸。但他并不后悔,從此放棄科舉,以期讀書十年,另辟蹊徑,然后出為世用。20歲那年,王韜赴上海探望在那里設館授徒的父親,富有西洋氣息的上海立刻向他展現(xiàn)了一個新的奇異世界。不久父親去世,他接受英國人麥都司的聘請到新教倫敦會辦的墨海書館從事著譯工作。后為化名黃畹上書太平軍將領一事被清政府通緝而逃往香港;改名王韜,受到英華書院院長里雅各的賞識,協(xié)助其翻譯中國典籍,并主編《近事編錄》,從而開始了長達20年之久的“海外”流亡生涯。在這期間,他于1867年冬起的三年時間,游歷英國、法國和瑞士等西方國家。這些大大超出他想象的海外奇觀,令他欣喜異常。1870年回到香港后,他與友人黃平甫集資購得英華書院的印刷設備,組成中華印務總局,接著便創(chuàng)辦了《循環(huán)日報》。王韜在該報主持筆政10年,于1884年回到上海定居。晚年曾擔任上海格致書院院長,創(chuàng)辦弢園書局,并盡其余力從事著述,刊行了《經學輯要》、《西學輯存》等書,繼續(xù)致力于改良主義和西方科技知識的宣傳介紹。同年他東游日本,較早親眼目睹西方和日本的現(xiàn)代世界新氣象。1893年,孫中山拜會王韜,王韜為其修改了《上李鴻章書》,推薦到《萬國公報》上發(fā)表,并代為向李鴻章的幕僚加以引薦。1897年病逝,王韜走完了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二、辦報活動王韜在近代新聞出版事業(yè)上是有特殊貢獻的:首先在出版方面,從1849年夏出任上海墨海書館編輯起,中經1872年創(chuàng)辦香港中華商務總局,1885年在上海又創(chuàng)辦弢園書局,特別應該說明的是,中華商務總局和弢園書局完全是他本人和朋友集資創(chuàng)辦的,非外國資本,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新型的民族出版業(yè)。據(jù)今所知經他手先后編輯出版圖書達60余種,這些圖書除社科書籍外,還有天文學、數(shù)學、物理學、植物學等現(xiàn)代科學知識的圖書,對中國傳高,要知識淵博、品質高尚;④新聞必須真實。1884年王韜舉家遷回上海后,又繼續(xù)擔任《申報》編纂主任。王韜在中國近代新聞史上的奠基地位得到了廣泛的承認。羅斯威爾·布林頓斷定他是“香港中文報紙早期發(fā)展中的首要人物”⑹——他對中國報紙的貢獻恰如梁啟超后來對雜志的貢獻。林語堂說王韜是“中國記者之父”。王韜的一生是新聞家的一生,出版家的一生。在新聞出版史上是功不可沒的。三、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王韜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早接觸西方、介紹西方文化,并親身到國外游歷考察相當一段時間的第一人,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功不可沒的一員大將。他以傳播西學,宣傳改良為己任,潛心著述,陸續(xù)撰寫了《火器略說》1卷、《法國志略》12卷、《普法戰(zhàn)紀》20卷、《弢園尺牘》12卷、《瀛濡雜志》6卷、《老饕贅語》8卷、《遁窟讕言》12卷、《海陬冶游錄》7卷、《花園劇談》2卷、《艷史叢鈔》2卷、《翁牖余談》8卷等書。⑻這些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既有科技又有政論,還有方志、游記、筆記、小說等。其中《法國志略》以自己研究法國史的成果,比較中法兩種制度的優(yōu)劣,為中國怎樣改革提供借鑒?!镀辗☉?zhàn)紀》在翻譯張宗良等協(xié)助下,先撰寫成14卷,描述1870年秋至1871年所發(fā)生的普法戰(zhàn)爭,一發(fā)表即受到歡迎,不久再版即增至20卷。這是王韜生前出版的第一部著作,為他贏得了巨大聲譽。王韜這些著作為國人載來從古希臘到19世紀帝國主義戰(zhàn)爭期間世界諸多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地理、法律、新聞、教育、民俗等各種新知。從其論點和闡述中可以看到王韜的人生軌跡:“他的一生深深地卷入了中國從傳統(tǒng)文化向近代化轉變的過程中,他生活在四書五經的氛圍中,是在這種傳統(tǒng)文化中生長和受到教育的。作為一個年青人,他很快突破了那種狹窄地域,大膽地跨進了那些因被西方侵略而形成的新區(qū)域,他在上海和香港的幾乎所有成年的五十五年生活中,在輸入西方文化并使之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雹椭档脤iT提及的是,王韜在香港期間,還與英華書院院長、英國漢學家理雅各合作,將《詩經》、《尚書》、《春秋左傳》、《竹書紀年》、《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中國儒家經典譯成英文。他對此花費了相當?shù)臅r間和精力,所譯文筆通達、文采華美。他又常為理雅各講解經義,對比中西文化之不同。這不但由于王韜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又有多年的譯書經驗,更表現(xiàn)了王韜傳播中華文化的自覺??梢哉f,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介紹西方文化,王韜功不可沒,而使華夏文化典籍得以傳入西方,王韜更是首功。立足墨海書館和香港這些特殊的政治地理環(huán)境,王韜得以親身感受和放眼世界,為加強中西文化交流,為近代中國的改良進步做出了特有的貢獻,正如他自己所說:“天之所以厄之者,殆將有以成之歟!嗟乎!此豈逆料所及哉!”⑽王韜主張效仿西法,但并非全盤西化。正如王韜本人所說:“法茍擇其善者,而去其不可者,則合之道矣?!薄胺滦鞣?至今日可謂極盛,然究其實,尚屬皮毛。并有不必學而學之者,亦有斷不可學而學之者?!雹线@充分表明了王韜的清醒和遠見卓識,不愧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四、王韜的“地球合一”說由于親身體驗了西方,王韜展開新的全球性沉思,逐漸地超越自身的“天下”視野而形成了新的“全地球”視野?!疤煜隆币巡辉偈侵袊糯ベt所知的狹隘的“天下”,而是包括了中國“天下”和中國以外的地球上各民族國家在內的“全世界”。王韜的“天下”概念是對中國古代宇宙觀的一種突破,他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全球化”命題——“地球合一”說:“蓋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也?!薄敖裎舢惽椋谰执笞?,五洲交通,地球合一,我之不可畫疆自守也明矣?!雹兴J識到中國固有的“天下之中央”的幻覺必然要被“地球合一”趨勢所取代,中國人應當為此而變法圖強。“蓋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也”在王韜看來,中國已不可能再度將西方諸國拒之門外,而只能向全球各國開放,尋求共處。與當時的一種不加分析地拒絕西方的論調相反,王韜對這種“全球化”情形毫無保留地采取了理想主義的或樂觀主義的立場。他相信,這種全球化境遇對中國而言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變局——“創(chuàng)局”。“居今日而論中州大勢,固四千年來未有之創(chuàng)局也。”⒀這典型地表現(xiàn)在,全球各國向中國開放及中國向全球各國開放,將給予中國以新的發(fā)展機遇。王韜甚至進一步熱烈地提出“全球一家”的浪漫構想。他在《變法自強下》寫道:“時之所尚,勢之所趨,終貴因事制宜,以權達變。天時人事,皆由西北以至東南,故水必以輪舟,陸必以火車,捷報必以電線,然后全地球可合而為一家,中國一變之道,蓋有不得不然者焉。”⒁這里明確提出了“全地球可合而為一家”的全球化理想。王韜的“地球合一”說在當時情境下具有一種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中國的現(xiàn)代性進程決不是孤獨的事業(yè),而是全球化工程,因為,全球或全世界都將是推動這一事業(yè)的能動力量。也就是說,在全球相互交往的情境中,世界各國的現(xiàn)代性事業(yè)都可能是彼此互利的,即他國的現(xiàn)代性成果將助我成功,其現(xiàn)代性經驗和教訓能為我所用。王韜曾說過:“夫人少為才子,壯為名士,晚年當為魁儒碩彥。”⒂(《弢園尺牘》卷四)這句話說明了他的人生追求,也可視為他一生的概括。王韜是一個充滿個性的復雜的人物,按傳統(tǒng)的分類法,他既不完全屬于那種革命性的進步人物,自然也納不進落后的行列。他的身份是編輯、報人、翻譯家、出版商、小說家,也可以說是華僑、新教教士。他放蕩不羈,名士氣十足,而又思想先進,視野開闊。如此復雜多變的身份和個性,在近代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王韜不僅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改良主義者,而且是中國新聞事業(yè)的開拓者,這一點得到了后世的一致公認;同時,王韜在倡導傳播東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方面也作出了超越前人、啟迪來者的貢獻,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名副其實的風云人物。注釋:⑴王韜《弢園文錄外編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P40⑵王韜《弢園文錄外編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P40⑶黃瑚《中國新聞事業(yè)發(fā)展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P38⑷黃瑚《中國新聞事業(yè)發(fā)展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P38⑸王韜《弢園文錄外編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P40⑹顏得如、馬振超《21世紀》,《21世紀》雜志社,2001年2月出版,P56⑺顏得如、馬振超《21世紀》,《21世紀》雜志社,2001年2月出版,P56⑻宋建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P71⑼宋建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P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