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用表的使用方法演示文稿_第1頁
萬用表的使用方法演示文稿_第2頁
萬用表的使用方法演示文稿_第3頁
萬用表的使用方法演示文稿_第4頁
萬用表的使用方法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用表的使用方法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萬用表的使用方法目前二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指針型萬用表目前三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一、面板簡介1、表盤2、機械調零旋鈕3、檔位開關4、歐姆調零旋鈕5、插孔目前四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

(一)交直流電壓的測量測量方法:萬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二、1.將萬用表水平放置;2.機械調零;3.插入正負極表筆;

4.選擇合適的電壓檔及量程;5.將萬用表兩表筆并聯(lián)于電路中;6.根據選擇的檔位參數讀取數值;7.測量完畢后將檔位開關調至交流電壓最大檔或空檔;目前五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1、測量前必須檢查表筆是否插緊,必須將轉換開關撥到對應的電壓檔及量程;注意事項2、嚴禁在測量過程中轉換開關及量程;3、測量直流參數時,必須注意表筆及被測品的正負極性,以免損壞儀表;4、測量時應與帶電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發(fā)生觸電事故;目前六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二)直流電流的測量測量方法

1.將萬用表水平放置;2.機械調零;3.插入正負極表筆;4.選擇直流電流檔及合適的量程;5.將萬用表兩表筆根據電源的正負極串聯(lián)于電路中;6.根據選擇的檔位參數讀取數值;7.測量完畢后將檔位開關調至交流電壓最大檔或空檔;目前七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注意事項3.嚴禁在測量過程中轉換檔位開關及量程;1.萬用表必須串聯(lián)到被測電路中。測量時必須先斷開電路后串入萬用表;2.必須注意表筆的正負極性;目前八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三)電阻的測量測量方法

1.將萬用表水平放置;2.機械調零;3.插入正、負表筆;4.選擇歐姆檔位及量程(R×100);5.歐姆調零;(將兩表筆短接,調整歐姆調零電位器,使指針指向歐姆零位)。目前九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6.將兩表筆接在被測電阻兩端;7.讀取數值;8.測量完畢后將檔位開關調至交流電壓最大檔或空檔;目前十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注意事項

1、嚴禁在被測電路帶電的情況下測量電阻;2、每轉換一次量程時,都應重新進行歐姆調零;3、當測量電路中的電阻時,應至少有一端與電路斷開,并應停電測量;目前十一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4、測量電阻時,應選擇適當的倍率檔,使指針盡可能接近標度尺的幾何中心即將1/2或2/3處,如果不知道被測值大小應先選擇R×100檔。5、測量中不允許用雙手同時觸及被測電阻兩端,以避免并聯(lián)上人體電阻。6、在檢測熱敏電阻時速度要快,因為熱敏電阻是負電阻溫度系數的元件,即電阻溫度上升時,電阻值下降。目前十二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7、測量電阻時如指針指向“零”位或接近“零”,說明檔位選擇過大。8、測量電阻時如指針指向“無窮大”或接近“無窮大”,說明檔位選擇過小。9、萬用表的紅表筆接表內電池的負極,黑表筆接表內電池的正極。目前十三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課堂練習一、交流電壓的測量二、直流電壓的測量三、電阻的測量四、直流電流的測量目前十四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數字型萬用表目前十五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一、面板簡介1、顯示屏4、檔位開關5、晶體管插座6、電容插座7、插孔2、記憶按鈕3、電源開關目前十六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一)交直流電壓的測量測量方法:數字萬用表的使用方法二、1.插入正負極表筆;

2.選擇合適的電壓檔及量程;4.將萬用表兩表筆并聯(lián)于電路中;5.根據選擇的檔位讀取數值;6.測量完畢后將檔位開關調至交流電壓最大檔并關閉電源;3.按下電源開關;目前十七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1、測量前必須檢查表筆是否插緊插對;注意事項2、嚴禁在測量過程中轉換檔位開關;3、測量直流參數時,必須注意表筆及4、測量時應與帶電體保持一定的安全必須將轉換開關撥到對應的電壓檔及量程;被測品的正負極性;距離,以防發(fā)生觸電事故;目前十八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二)直流電流的測量測量方法:1.插入正負極表筆;2.選擇合適的直流電流檔及量程;5.根據選擇的檔位參數讀取數值;6.測量完畢后將檔位開關調至交流電壓4.將萬用表兩表筆根據電源的正負極串聯(lián)于電路中;最大檔并關閉電源;3.按下電源開關;目前十九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注意事項3.嚴禁在測量過程中轉換檔位開關1.萬用表必須串聯(lián)到被測電路中。測量2.必須注意表筆的正負極性;時必須先斷開電路后串入萬用表;及量程;目前二十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三)電阻的測量測量方法

1.插入正、負表筆;2.選擇歐姆檔位及量程;4.將兩表筆接在被測電阻兩端;5.讀取數值;6.測量完畢后將檔位開關調至交流電壓最大檔并關閉電源;3.按下電源開關;目前二十一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注意事項

1、嚴禁在被測電路帶電的情況下測量2、當測量電路中的電阻時,應至少有一端與電路斷開,并應停電測量;電阻;3、測量電阻時,應選擇適當的檔位;4、測量中不允許用雙手同時觸及被測電阻兩端,以避免并聯(lián)上人體電阻。目前二十二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5、測量電阻時如顯示數值為000,6、測量電阻時如顯示數值為最高位為7、萬用表的紅表筆接表內電池的正說明檔位選擇過大。1,說明檔位選擇過小。極,黑表筆接表內電池的負極。目前二十三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數字表與指針表性能對比三、電壓檔內阻:指針表內阻低,對被測電路影響大;數字表內阻高,對被測電路影響??;一、讀數精度:指針表較差,數字表精度高;二、歐姆檔:指針表電流大(黑+紅—),數字表電流小(黑—紅+);目前二十四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五、選用:大電流高電壓的測量中適用指針表,小電流低電壓的測量中適用于數字表。四、測量變量:指針擺動的過程直觀,其擺動速度和幅度反映了被測量的大?。粩底直淼臄底肿兓^程很雜亂,不太容易觀看。目前二十五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三、1、用萬用表測量交流電壓練習。2、用萬用表測量直流電壓練習。3、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練習。實習內容開始實習4、用萬用表測量直流電流練習。(在電工實驗室進行實習)目前二十六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課間休息目前二十七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二十八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二十九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一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二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三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四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五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六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七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八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三十九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四十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四十一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目前四十二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電壓、電流檔測量前顯示電阻檔測量前(超量程)顯示目前四十三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萬用表的插孔和插座目前四十四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檔位開關目前四十五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2V檔讀數目前四十六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20V檔讀數目前四十七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200V檔讀數目前四十八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1000V檔讀數目前四十九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MF500表盤目前五十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MF500型萬用表標度尺讀法目前五十一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檔位的選擇1、歐姆檔S1:ΩS2:R×1R×10R×100R×1KR×10K2、交流電壓檔S2:VS1:10V50V250V500V3、直流電壓檔S2:VS1:2.5V10V50V250V500V4、直流電流檔S1:AS2:50uA1mA10mA100mA500mA--~目前五十二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紅表筆紅表筆紅表筆黑表筆VAΩ音頻電平高電壓黑表筆插入“*”孔內紅表筆分別插入“+”“db”“2500”插孔內歐姆調零電位器插孔目前五十三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DT890B+日本共立數字萬用表目前五十四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臺式數字式萬用表目前五十五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MF-47MF-500B目前五十六頁\總數六十一頁\編于十一點交流電壓測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