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大學教學樓設計_第1頁
紅星大學教學樓設計_第2頁
紅星大學教學樓設計_第3頁
紅星大學教學樓設計_第4頁
紅星大學教學樓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第一章建筑設計.........................................1-

1.1建筑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1

1.1.1建筑平面設計..................................1

1.1.2建筑立面設計....................................1

1.1.3建筑剖面設計...................................2

第二章結構選型與布置....................................3

2.1結構選型............................................3

2.2結構布置............................................3

2.2.1梁柱截面尺寸...................................4

2.2.2材料強度等級...................................4

第三章結構設計...........................................6

3.1荷載計算...........................................7

3.2框架內(nèi)力計算.......................................15

3.2.1恒載作用下的框架內(nèi)力..........................15

3.2.2活載作用下的框架內(nèi)力..........................24

3.2.3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內(nèi)力計算..................31

3.3框架內(nèi)力組合.......................................46

3.3.1荷載組合......................................46

3.4框架梁、柱截面設計.................................55

3.4.1計算理論......................................55

3.4.2梁柱截面設計...................................56

3.5樓梯結構設計計算....................................66

3.6現(xiàn)澆板的設計........................................69

3.7基礎設計............................................72

3.7.1按持力層強度初步確定基礎底面尺寸...............72

3.7.2.確定基礎底面積.................................73

3.7.3.地基變形驗算...................................74

3.7.4.基礎結構設計...................................74

主要參考文獻和書目.........................................78

>t—1—

刖三

本設計是按照江西理工大學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2009年畢業(yè)

設計要求編寫的畢業(yè)設計。題目為“紅星大學教學樓設計”。內(nèi)容包括建筑設計、

結構設計兩部份。

教學樓是公共建筑,其規(guī)范要求比較嚴格,能體現(xiàn)處建筑和結構設計的很多

重要的方面,選擇教學樓建筑和結構設計,從而掌握教學樓設計的基本原理,妥

善解決其功能關系,滿足使用要求。

框架結構的設計始于歐美,二十世紀厚得到了世界各地大范圍的使用,其結

構建筑平面布置靈活,使用空間大。延性較好。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對辦公

樓有重要建筑結構非常適用。能滿足其較大的使用面積要求。

框架結構的研究,對于建筑的荷載情況,分析其受力,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別

計算出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剪力、軸力,然后進行內(nèi)力組合,挑選出最不利

的內(nèi)力組合進行截面的承載力計算,保證結構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在對豎向

荷載的計算種采用了彎矩分配法,對水平荷載采用了D值法,對鋼筋混凝土構

件的受力性能,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計算都有應用。

本結構計算選用一根框架為計算單元,采用手算的簡化計算方法,其中計算

框架在豎向荷載下的內(nèi)力時使用的彎距二次分配法,不但使計算結果較為合理,

而且計算量較小,是一種不錯的手算方法。本設計主要通過工程實例來強化大學

期間所學的知識,建立一個完整的設計知識體系,了解設計總過程,通過查閱大

量的相關設計資料,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這次設計是在結構教研室各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在此向你們表示衷

心的感謝!

鑒于水平有限,設計書中還存在不少缺點甚至錯誤,敬請老師批評和指正。

摘要

本工程為贛州市紅星大學教學樓工程,采用框架結構,主體為六層,本地區(qū)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場地類別為II類場地。主導風向為西南,基本風壓0.5KN/Mo

樓、屋蓋均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本設計貫徹“實用、安全、經(jīng)濟、美觀”的設計原則。按照建筑設計規(guī)范,

認真考慮影響設計的各項因素。根據(jù)結構與建筑的總體與細部的關系。

本設計主要進行了結構方案中橫向框架第12軸抗震設計。在確定框架布局

之后,先進行了層間荷載代表值的計算,接著利用頂點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進

而按底部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荷載作用下大小,進而求出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結

構內(nèi)力(彎矩、剪力、軸力)。接著計算豎向荷載(恒載及活荷載)作用下的結

構內(nèi)力。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組或幾組內(nèi)力組合。選取最安全的結果計算配筋并

繪圖。此外還進行了結構方案中的室內(nèi)樓梯的設計。完成了平臺板,梯段板,平

臺梁等構件的內(nèi)力和配筋計算及施工圖繪制。對樓板進行了配筋計算,本設計采

用樁基礎,對基礎承臺和樁進行了受力和配筋計算。

整個結構在設計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的專業(yè)規(guī)范的要求,參考相關資料和

有關最新的國家標準規(guī)范,對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全面的科學性考慮??傊?

適用、安全、經(jīng)濟、使用方便是本設計的原則。設計合理可行的建筑結構方案是

現(xiàn)場施工的重要依據(jù)。

關鍵詞:框架結構;荷載計算;內(nèi)力計算;計算配筋

ABSTRACT

Thisworksforthecityofganzhouzhixiangofficebuilding,aframework

structureforasix-storeymain,intheregionearthquakeintensityof6degreesnoLan

siteclassificationasClassIIvenues.Ledtothesouthwestdirection,thebasicPressure

0.35KN/M.Floorroofwereusingcast-in-place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Thedesignandimplement"practical,security,economic,aesthetic/thedesign

principles.Withthearchitecturaldesign,designseriouslyconsidertheinfluenceofthe

variousfactors.Accordingtothestructuralandarchitecturaldetailandtheoverall

relationship.

Thedesignofthemainstructureoftheprogramhorizontalframework12-axis

seismicdesign.Indeterminingthedistributionframework,thefirstlayerof

representativevalueoftheload,Thenusevertexfromthedisplacementmethodfor

earthquakecycle,andthenatthebottomofshearhorizontalseismicloadcalculation

undersize,thencalculatedthelevelofloadundertheInternalForces(bending

moment,shearandaxialforce).Thencalculateverticalload(constantloadandlive

load)undertheInternalForces.Identifythemostdisadvantagedgrouporaninternal

forceseveralcombinations.Selectthebestsafetyresultsofthereinforcementand

Mapping.Inaddition,thestructureoftheprogramindoorstaircasedesign.

Completionoftheplatformboards,boardsoftheladder,platformbeamcomponent

andthereinforcementofinternalforcescalculationandconstructionmapping.Onthe

floorreinforcementcalculation,theuseofpilefoundationdesign,foundationandpile

capsfortheforceandreinforcementcalculation.

Thewholestructureofthedesignprocess,instrictcompliancewiththerelevant

professionalstandard,referencetorelevantinformationandthelatestnational

standardsandspecifications,anddesignofthevariouscomponentsofa

comprehensivescientificconsiderations.Inshort,application,security,economicand

user-friendlydesignistheprinciple.Designreasonableandworkablestructureofthe

programistheconstructionsiteoftheimportantbasisfortheconstruction.

Keywords:FrameStructure;LoadCalculation;Internalforcecalculation;

Calculationreinforcement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第一章建筑設計

1.1建筑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

建筑設計主要包括建筑平面設計,建筑立面設計,建筑剖面設計這三個方面。

1.1.1建筑平面設計

建筑平面設計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組合關系,在平面設計

中,始終需要從建筑整體空間組合的效果來考慮緊密聯(lián)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分析

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斷調(diào)整,修改平面,反復深入。

對建筑物的朝向的選擇。一般來說,生活,工作和學習用的房間要求安靜,

少干擾,由于人們在其中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因此希望有較好的朝向,故我確

定坐北朝南的朝向。再則是對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動

和輔助使用活動的面積,即各類建筑物中的使用房間和輔助房間。在教學建筑中,

使用房間是指教室、雜物室;輔助房間是指廁所。(詳見建筑圖紙)

1.1.2建筑立面設計

立面設計上要求建筑物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它的體型,立面以及內(nèi)外空

間組合等,還會給人們在精神上以某種感受。在對外墻面裝修材料的選擇上,我

經(jīng)過多次的修改。由于墻面裝修的多樣性:抹灰類,貼面類,涂料類,裱糊類和

鋪釘類等。且這幾種各有其優(yōu)缺點,例如:抹灰類材源廣,施工簡便,造價低廉,

但是飾面的耐久性低,易干裂,易變色,因多系手工操作,且濕作業(yè)施工,功效

較低,還有一個大問題是采用抹灰類無法表達華府豪景的高貴氣質(zhì)。對于貼面類

墻面裝修,它具有耐久性強,施工方便,質(zhì)量高,裝飾效果好的特點,但對于其

中的陶瓷錦磚,面磚貼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水泥砂漿的粘結效果將變差,有

些城市出現(xiàn)了瓷磚高空墜落傷人事件,故我排除了這一方案,對于天然石板,人

造石板貼面,其貼面構造相當復雜,對于施工工藝要求比較高。而對于涂料類墻

面裝修,這是當今最有發(fā)展前途的的墻面裝修形式,它系指把涂料敷于物體表面

上,與基層形成很好的粘結,從而形成完整而牢固的保護膜,它具有材源廣,裝

飾效果好,造價底,操作簡單,工期短,工效高,自重輕,維修,更新方便等特

點;其缺點是時間一長,會有褪色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重新進行噴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涂。我選擇的是JH80-1型無機涂料,它具有硬度高,附著力強,,耐水性好及耐

酸,耐堿,耐污染,耐凍融,耐候性好等特點,這對于我選用的水泥砂漿抹灰作

為墊層是比較有利的,因為彼此的粘結效果好。且以這種深色為主的立面,給人

一種端莊,穩(wěn)重的視覺沖擊。

欄桿的處理是考慮到墻面的裝修,由于墻面采用較深色的色調(diào),故我把欄桿

涂成白色調(diào),通過這種冷暖和深淺的色彩進行不同的組合和配置,使建筑物在穩(wěn)

重中不失生動。

凸型窗的設計有利于加強立面建筑物的立體感,空間上的前后搭配,彌補了

通常建筑物的立面平淡,給人一種豐滿的感受。

對于勒腳的處理,我是采用250X50棕紅色貼面磚,這是對于墻腳保護而采

取的一種措施,并且它與外墻面涂料色彩的完美搭配,是建筑物豐富多彩的組成

部分。

1.1.3建筑剖面設計

剖面設計主要是考慮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組合關系。第一步是對

房屋層數(shù)的確定,其影響因素很多,我主要考慮的是造價方面。該設計工程為建

測學院辦公樓,樓層為六層,層高為3米,在滿足使用要求和衛(wèi)生要求的前提下,

適當降低層高可相應減小房屋的間距,節(jié)約用地,減輕房屋自重,改善結構受力

情況,節(jié)約材料。。底層為實驗室由于要滿足一些實驗設備所需必要空間的要求。

為了防止外雨水流入室內(nèi),并防止強身受潮,一般民用建筑常把室內(nèi)地坪適當提

高,以使建筑物室內(nèi)外地面形成一定高差,此處設計為室內(nèi)外高差為450mm.

1.2建筑主要構造做法要求

詳見建筑設計總說明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第二章結構選型與布置

2.1結構選型

結構選型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應該選擇合理的結構形式。根據(jù)結構受力特點,

常用的建筑結構設計形式有:混合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

結構(一般剪力墻結構、筒中筒剪力墻結構)等。混合結構主要是墻體承重,由

于取材方便,造價低廉,施工方便,我國廣泛的應用應用于多層民用建筑中,但

砌體結構承載力低自重大抗震性能差,一般用于7層及7層以下的建筑??蚣芙Y

構是由梁柱構件通過節(jié)點連接形成的骨架結構,框架結構的特點是由梁柱承受豎

向荷載和水平荷載,墻體起維護作用,其整體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結構,且平

面布置靈活,可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也可構成豐富多變的立面造型,但隨著層

高的增加側向剛度越來越難以滿足要求,一般不宜用于過高的建筑。框架剪力墻

結構是在框架中設置一些剪力墻,既能滿足平面布置靈活,又能滿足結構抗力要

求,一般用于10?25層的建筑中。剪力墻結構是依靠剪力墻承受豎向級水平荷

載,整體性好,剛度大,抗震性好,常用于20?50層的高層建筑。

根據(jù)建筑的應用范圍,結構布置原則和大致的構造尺寸,高度,使用要求等

進行綜合分析,選用框架結構既安全可靠又經(jīng)濟適用。

2.2結構布置

進行混凝土框架結構布置的主要工作事合理地確定梁,柱的位置及跨度。其

基本原則是:

1.結構平面形狀和立面體型宜簡單,規(guī)則,使剛度均勻對稱,減少偏心和扭

轉。

2.控制結構高寬比,以減少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側移,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

寬比限制為:非抗震設防時為5,6度,7度抗震設防時為4,8度抗震設防時為

3,9度抗震設防時為2。

3.盡量統(tǒng)一柱網(wǎng)及層高,以減少構件種類規(guī)格,簡化梁,柱設計及施工。

框架結構的柱網(wǎng)尺寸,即平面框架的柱距(開間,進深)和層高,首先要滿足生

產(chǎn)工藝和其他使用功能的要求,柱網(wǎng)布置方式分為內(nèi)廊式,等跨式,和不等跨式

等幾種。工程實踐中常用的梁,板跨度:主梁跨度5?8m,次梁跨度4?6m單向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板跨1.7?2.5m,一般不宜超過3m,雙向板跨4m左右,荷載較大時宜取較小值,

因為板跨直接影響板厚,而板的面積較大,板厚度的增加對材料用量及結構自重

增加影響較大。

4.房屋的總長度宜控制在最大溫度伸縮縫間距內(nèi),當房屋長度超過規(guī)定值

時,伸縮縫將房屋分成若干溫度區(qū)段。伸縮縫是為了避免溫度應力和混凝土收縮

應力使房屋產(chǎn)生裂縫而設置的。在伸縮縫處,基礎頂面以上的結構和建筑全部分

開?,F(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縮縫最大間距為55m。

2.2.1梁柱截面尺寸

(一)柱

框架柱均為400mm*400mm

(二)梁

梁:橫向跨梁AB,CD跨:300mm*600mm

BC跨:300mm*400mm

縱向連系梁:300mm*500mm

結構計算簡圖

框架結構計算簡圖,取頂層柱的形心線作為框架結構的軸線,梁軸線取至板頂,

2~6層高度即為層高,取3m;底層柱高度從基礎頂面取至一層板頂,即4=

3.6+2.5-0.9=5.2m(初步假設基礎高度為0.5m),柱節(jié)點剛接,橫梁的計算跨度

取柱中心至中心間距離三跨分別為:1=6000,3000,6000。計算簡圖見下圖

2.2.2材料強度等級

混凝土:采用C30級。

鋼筋直徑212mm的采用HRB335鋼筋,其余采用HPB235鋼筋。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第三章結構設計

ACDE

圖3-1計算簡圖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3.1荷載計算

本例題以8軸線橫向框架為計算分析對象。

1屋面橫梁豎向線荷載標準值

橫載圖(D-L.T)活載圖(L-L.T)

圖3-2荷載計算簡圖

(a)恒載作用下結構計算簡圖;(b)活載作用下結構計算簡圖

(1)恒載

屋面恒載標準值

35厚架空隔熱板0.035X25=0.875kN/m2

防水層0.4kN/m2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0.02X20=0.4kN/m2

100(80)厚鋼混凝土現(xiàn)澆板0.12X25=3kN/m2

12厚紙筋石灰粉平頂0.012X16=0.192kN/itf

屋面恒載標準值4.867kN/m2

梁自重

邊跨AB、CD跨0.3X0.6X25=4.5kN/m2

梁側粉刷2X(0.6-0.12)X0.02X17=0.33kN/nf

4.83kN/m2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中跨BC跨0.3X0.4X25=3kN/nf

側梁粉刷2X(0.4-0.1)X0.02X17=0.19kN/itf

3.19kN/m2

作用在頂層框架梁上的線恒荷載標準值為

梁自重g5.=g5CDI=4.83kA7mg5BC1=3.19k7V/m

板傳來的荷載g5AB2=g5CD2=4.83x4.5=21.7kN/m2

g58c2=生83X3=11.6kN/m

(2)活載

作用在頂層框架梁上的線恒荷載標準值

q5AB=q5c0=0.7X4.5=3.15kN/m

q5BC=0.7X3=1.68kN/m

2.樓面橫梁豎向線荷載標準值

(1)恒載

25厚水泥砂漿面層0.025X20=0.50kN/m

100厚鋼混凝土現(xiàn)澆板0.12X25=3kN/m

12厚板底粉刷0.012X16=0.192kN/m

屋面恒載標準值3.692kN/m

梁自重

邊跨(AB、CD跨)框架梁自重:4.83kN/m2

中跨(BC跨)3.19kN/nV

作用在樓面框架梁上的線恒荷載標準值為

梁自重且他=gCDl=4.83kN/mgCD1=3.19kN/m

板傳來的荷載gAB2=gCD2=3.692X4.5=16.61kN/m

gBC2=3.192X3=7.66kN/m

⑵活載

樓面活載

=q=2X4.5=9.OkN/m

qfiC2=2X3=4.8kN/m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3.屋面框架節(jié)點集中荷載標準值

圖3-3恒載頂層集中力

(1)恒載

邊跨連系梁自重0.3X0.5X4.5X25=16.88kN

粉刷2X(0.5-0.12)X0.02X4.5X17=1.16kN

1.2m女兒墻自重1.3X4.5X3.6=21.06kN

粉刷1.3X2X0.02X17X4.5=3.98kN

連系梁傳來屋面自重0.5X4.5X0.5X4.5X4.87=24.65KN

頂層邊節(jié)點集中荷載G5A=G5D=67.73kN

中柱連系梁自重16.88kN

粉刷1.19KN

連系梁傳來屋面自重0.5X4.5X0.5X4.5X4.87=24.65kN

0.5X(4.5+4.5-2.4)X1.5X4.37=17.31kN

頂點邊節(jié)點集中荷載G5B=G$c=60.03KN

(2)活載

=05?=0.5X4.5X0.5X4.5X0.7=3.54kN

Q5li=Q5C=3.54+0.5X6X1.5X2X0.7=6.32KN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4.樓面框架節(jié)點集中荷載標準值

(1)恒載

邊柱連系梁自重16.88kN

粉刷1.16kN

連系梁傳來樓面自重0.5X4.5X05X3.692=18.69kN

36.73kN

中間層邊節(jié)點集中荷載:

GA=Gd=36.73kN

框架柱自重:G'A=G'B=0.5X0.5X3.6X25=22.5kN

中柱連系梁自重16.88kN

粉刷1.19kN

連系梁傳來樓面自重0.5X4.5X0.5X4.5X3.692=18.69kN

0.5義(4.5+4.5-3)X1.2義3.692=14.6kN

51.37kN

中間層邊節(jié)點集中荷載:

GC=GB=51.37kN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框架柱自重:G'C=G*D=0.5X0.5X3.6X25=22.5kN

⑵活載

QA=Q0=10.125kNQs=Oc=18.05kN

5.風荷載

已知基本風壓%=0.4AN/m2本工程為贛州某高校15a6x4e樓,地面粗糙度為

B類,按荷載規(guī)范g=O

風載體型系數(shù)〃,:迎面風為0.8,背面風為-0.5;因結構高度H=16.6m<30m(從室

外地面算起),取風振系數(shù)氏=1.0,計算過程如下表:

表3-1風荷載計算

層次pzUSZ(m)uzwOAPi

611.319.051.2340.4127.7

511.316.051.1860.4127.4

411.313.051.0750.4126.71

311.310.051.0480.4126.54

211.37.051.0000.4126.24

111.34.050.90.414.46.74

圖3-5橫向框架上的風荷載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6.地震作用:

在計算梁、柱線剛度時,應考慮樓蓋對框架梁的影響,在現(xiàn)澆樓蓋中,中框架

表3-2梁柱線剛度

截面尺寸Ec(Kn/相對剛

桿件I0(mm4)I(mm4)L(mm)i=ECI/L

rtf)度

B(mm)H(mm)

邊框架梁30060025.55.4X1098.1X10960003.44X1071.000

中框架梁30040025.55.4X10"10.8X10930009.18X1072.67

底層框架柱150050025.55.2X10'5.2X10。36002.55X1070.74

中層框架柱150050025.55.2X10"5.2X10930003.64X1071.06

梁的抗彎慣性矩取1=210;邊框架梁取1=1.510;在裝配式樓蓋中,中框架梁的抗彎慣

性矩取1=1.510;邊框架梁取1=1.210,10為框架梁按矩形截面計算的慣性矩。橫梁、

柱的線剛度見下表。

表3-3框架柱橫向側移剛度D值

項目k=Eie/2iz(一般層)&=k/(2+k)(一般層)

D=ac,iz?(12/h)

層柱類型及截面k=£ic/iz(底層)%=(0.5+k)/(2+k)(底層)

二邊框架柱300X

至0.950.683.3

600

層中框架柱300X

5.040.713.45

400

邊框架柱500X

底1.350.551.3

500

中框架柱500X

7.20.841.98

500

(1)建筑物總重力荷載代表值Gi的計算

1)集中屋蓋處的質(zhì)點重力荷載代表值G6

50%雪載0.5X0.65X15X45=219.4kN

屋面恒載4.87X45X9=1972.35kN

橫梁自重(4.79X12+2.72X2。4)X6=350.47kN

縱梁自重2.6X9X10=242.1kN

女兒墻1.3X3.6X87=407.16kN

柱重0.4X0.4X25X1.5X46=276kN

橫墻3.6X(14X6X1.5+6)=432kN

縱墻(4.5X1.5-3.3)X20X3.6+4.5X1.5X3.6X18=685.8kN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鋼窗約為10.8KN

G6=4729.81KN

2)集中于三一六層處的質(zhì)點重力荷載代表值G2—G5

50%樓面活載0.5X2.0X15X45=600kN

樓面恒載3.692X45X9=1495.26kN

橫梁自重242.1kN

縱梁自重484.2kN

柱重276X2=552kN

橫墻432X2=864kN

縱墻685.8X2=1371.6kN

鋼窗約為21.6KN

G2=G3=G4=G5=5630.76kN

3)集中于二層處的質(zhì)點重力荷載代表值G1

50%樓面活載600

樓面恒載1495.26kN

橫梁自重242.1kN

縱梁自重484.2

柱重0.4X25X0.4X(2.6+1.5)X46=754.4kN

橫墻3.6X9X2.6X10=842.4kN

縱墻3.6X3.6X2.6X7=235.87kN

鋼窗約為2L6KN

G1=5871.39kN

(2)地震作用計算

1)框架柱的抗側移剛度

底層:SD=1.3X28+1.98X19=74.02kN/mm

二?六層:£D=3.3X26+3.45X19=151.35kN/mm

2)框架自振周期的計算:

則自振周期為:Tl=l.7aVX=0.83s其中a為考慮結構非承重磚墻的影響的折減系

數(shù),對于框架取0.6;△為框架頂點假想水平位移,計算結構見下表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框架頂點假想水平位移計算表

層Gi(kN)^Gi(kN)ED(kN/mm)總位移A

(mm)

64729.814729.81151.3523.01665.36

55630.7610360.37151.3536.08642.35

45630.7615991.33151.3551.42606.27

35630.7621622.09151.3567.38554.87

25630.7627262.85151.3589.31487.49

15871.3933124.2474.02398.18398.18

樓層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標準計算表

層Hi(m)Gi(kN)GiHiFi=Fn+AF(頂層)Fi=樓層剪力

GiHi/^GzHzFEK(l-^7)Vi(Kn)

618.64729.8187974.5478.06478.06

515.65630.7687839.9290.08768.14

412.65630.7670947.6232.461000.6

39.65630.7654055182.841183.44

26.65630.7637163131.231314.67

13.65871.3921137101.91416.57

3)地震作用計算:

根據(jù)本工程設防烈度7度,II類場地土,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查《建筑抗震設

計規(guī)范》特征周期Tg=0.35s,amax=0.05

al=(Tg/Tl)09amax=0.08x(0.35/0.616)09=0.053

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Geq=0.85GE=39550.8Kn

T1〉1.4Tg=l.4X0.35=0.49,故需考慮框架頂部附加集中力作用

&i=Q.08T1+0.07=0.114s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框架橫向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為:

結構底部:XalGeq=0.053X39550.8=2096.19kN

各樓層的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標準值由上表計算列出,圖示見右圖

△Fn=8nFEK=178.19kN

3.2框架內(nèi)力計算

3.2.1恒載作用下的框架內(nèi)力

1.彎矩分配系數(shù)

由于該框架為對稱結構,取框架的一半進行簡化計算。

圖3-6橫向框架承擔的恒載

在豎向荷載作用下較規(guī)則的框架產(chǎn)生的側移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計??蚣軆?nèi)力

采用無側移的彎矩分配法進行簡化計算。具體方法是對整體框架按照結構力學的一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般方法,計算出各節(jié)點的彎矩分配系數(shù),各節(jié)點的不平衡彎矩,然后進行分配,傳

遞,在工程設計中,每節(jié)點只分配兩至三次即可滿足精度要求。

相交于同一點的多個桿件中的某一桿件,其在該節(jié)點的彎矩分配系數(shù)的計算過

程為:

(1)確定各桿件在該節(jié)點的轉動剛度

(2)計算彎矩分配系數(shù)〃

=SAB+SAC+sAD

Su=S-

AR4ALzS

(3)相交于一點桿件間的彎矩分配

彎矩分配之前,還需先求出節(jié)點的固端彎矩,這可查閱相關靜力計算手冊得到。

一個循環(huán)可同時放松和固定多個節(jié)點,以加快收斂速度。計算桿件固端彎矩產(chǎn)生的

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時不能丟掉由于縱向框架梁對柱偏心所產(chǎn)生的節(jié)點彎矩。

節(jié)點4:SAIAO=4加人0=4X0.74=2.96

S/ubi=4加例=4x1.33=5.332

°SA\A2~—F471A2=4x1.06=4.24

ZS=L52+5.343+2.172=12.532

A

4%=若=6236

A

外⑶=舞=0425

A

q

z/_“A142

"/U42-ys0.338

A

節(jié)點用:ZS=12.532+2*2.67=17.872

B

_1.333*4

〃_“例Al=0.298

PB\M

-y§17.872

B

1.06*4

〃_-Aym§=0.237

17,872

B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q267*2

A?II=4^L=£2L^=0.299

BIODI17.872

B

074*4

..—aBlB0------=0.166

MB\B0-S

17.872

B

1.06*4

節(jié)點4“A2Al=〃A2A3='y0.307

(1.06+1.333+1.06)*4

〃_S42B21.333*4

=0.386

RA2B2~y§

(1.06+1.333+1.06)*4

q4?4

節(jié)點“5281="B2B3=0.237

工S17.872

B

q5???

462A2=^^==0298

"2422S17.872

B

SRDn?2.67*2

=0.298

B

節(jié)點A6:小=恭=0557

A

5.332

“A6B6-(1.333+1.06)*4=0.443

v5.332

dp6A6=0.358

NB6A6£S-(1.333+1.06)*4+2.67*2

節(jié)點66:

B

q

46。6=譽=0358

B

q

4685=霎=0284

B

4、、A.5節(jié)點與為節(jié)點相同

用、、Bs節(jié)點與之節(jié)點相同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2.求桿件固端彎矩

計算桿件固端彎矩時時應帶符號,桿端彎矩一律

以順時針為正,如圖3-7.

(1)橫梁固端彎矩

1)頂層橫梁

自重作用:圖3-7桿端及節(jié)點彎矩正方向

------------------1,,1一

M46B6=_MBSAS=-----q/——........x4.83x6.0~=—14.49AN?

--------1,1,

MB6D6=—ql~=—x3.19x1.2?=—153kN?m

33

%>6B6==0.766ZN?m

板傳來的恒載作用:

=—//"I一2%+%)=—50.69kN?m

---------5,25,

MRhnh=-—ql=——x11.6x32=-5.44kN?m

B6O696q96

---------1,

MD6B6=~—(1I~=~3.26kN?m

2>.二?六層橫梁

自重作用:

-----------------1,1,

=~M.=--ql2=——X4.83X6.02=-14.49^?/?

n\nR?/i|]2]]2

--------1,1,.機

MRn=-±q/2=___Lx3.19x1.22=-L53ZN

B'D'33

匹7=;%7=-0-766AN?機

板傳來的橫載作用

『+%)=-38.44ZN?一

江西理工大學2010屆本科畢業(yè)生設計(論文)

-------5,5,

M=——ql2=——x7.66x32=-3,59^*m

BR'DN,96196

M”=-—?/2=--X7.66X32=-1.83^?m

D'B,3232

(2)縱梁引起柱端附加彎矩

頂層外縱梁:MA6=MD6=67.73x0.075=5.08ZN?m

樓層外縱梁:MM=-MD]=36.73x0.075=2.75kN?m

頂層中縱梁:MB6=—Afc6=—6093x0.075=—4.50ZN?m

樓層中縱梁:MB]=-Ma=-51.37x0.075=-3.S5kN?m

3.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

橫向框架的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為通過該節(jié)點的各桿件在節(jié)點處的固端彎矩與通過

該節(jié)點的縱梁引起柱端橫向附加彎矩之和。根據(jù)平衡原則,節(jié)點彎矩的正方向與桿

端彎矩方向相反,一律以逆時針方向為正,

節(jié)點A6的不平衡彎矩:

MA6B6+網(wǎng)小縱梁--14.49-50.69+5.08=-60.1kN?m

4.內(nèi)力計算

根據(jù)對稱原則,只計算AB,BC跨。在進行彎矩分配時,應將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反

號后再進行桿件彎矩分配。

節(jié)點彎矩使相交于該節(jié)點桿件的近端產(chǎn)生彎矩,同時也使各桿件的遠端產(chǎn)生彎

矩,近端產(chǎn)生的彎矩通過節(jié)點彎矩分配確定,遠端產(chǎn)生的彎矩由傳遞系數(shù)D確定,

傳遞系數(shù)與桿件遠端的約束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