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1.gif)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2.gif)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3.gif)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4.gif)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32cbd0f86d392faa9fa7adcec53855d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1.(18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材料一普查是人口統(tǒng)計和人口調查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各國政府不同時期獲取人口資料、掌握國情國力最常用的調查方法。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人口調查的國家之一。人口普查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時代。據《史記》記載:“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但《史記》中并沒有記錄確切人數。到了西漢末年,才有確切記載的人口統(tǒng)計數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國有12233062戶59594978人。東漢時,戶口調查逐漸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制度,稱為“案比”,案比每年定期舉行。從被稱為中國檔案界“四大發(fā)現”之一的《居延漢簡》中留有的相關記載“戍卒南陽武當縣龍里張賀年卅長七尺二寸黑色”來看,調查內容包括了個人的基本情況。自明朝起,人口普查開始留有文物實證。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軍隊協助地方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全國人戶“點閘對比”(戶口清查),給每戶編制了戶帖。戶帖類似今天的戶口本,登載戶主、人口姓名、年齡、家庭人口與戶主的關系以及資產、職業(yè)等項目。這場人口調查,被西方學者推崇為全世界最早的“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總結前期工作情況和試點經驗,推出了“黃冊制度”?!包S冊”統(tǒng)計內容更加詳細,而且每十年就進行一次普查登記,成為為核實戶口、征調賦役而制成的戶口版籍。清代因襲明代的辦法,建立了戶口黃冊制度。清康熙、雍正帝先后下詔把人頭稅并入田賦,即所謂“攤丁入畝”,此舉引發(fā)了人口的激增。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總數突破1億,而到了道光年間,當時的人口據統(tǒng)計已經有,4億多人。整個20世紀前半期,“四萬萬同胞”成為人們對中國人口數量的共識。但確切的人口數量,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準確統(tǒng)計。此后,還進行過多次全國性人口普查。“一普”是新中國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學的調查方法開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記常住人口的辦法,由戶主到登記站登記。1964年的“二普”首次將“文化程度”“職業(yè)”等加入普查項目,調查數據為制定第三個五年計劃提供了可靠依據。1982年的“三普”首次對數據進行計算機處理。1990年,“四普”的調查項目增多到了21項。2000年的“五普”首次使用光電錄入技術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統(tǒng),還首次采用了長短表結合的調查方式。2010年的“六普”則首次將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港澳臺和外籍人員納入普查范圍。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獲得了大量人口基礎數據,為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取材于陳智、李冬云等人的文章)材料二人口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調查,要想對人口工作作出決定性決策、對本國人口情況有充分的認識,就需要進行定期的人口普查。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受教育程度、職業(yè)、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普查對象是標準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在境內居住的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也屬于普查對象。人口普查分為“短表”和“長表”?!岸瘫怼卑ǚ从橙丝诨緺顩r的項目,“長表”并非所有人都要填報,而是從全部住戶中抽取10%,登記對象只需按照調查表如實、準確提供有關信息即可。相比以往歷次全國人口普查,“七普”在數據采集和信息安全保障上有較大進步。為提高數據質量,“七普”首次采集身份證號碼,國家統(tǒng)計局還對身份證號信息進行了保密處理。電子設備和數據聯網增加了便捷性,自主填報保證了私密性,這些都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情況的發(fā)生。在高質量數據基礎上,“七普”將更全面地反映中國人口變化態(tài)勢。此次普查的人口學背景有四大變化;一是數量轉向,中國人口已于2019年突破14億大關,雖仍處千緩慢增長中,但人口總規(guī)模增長慣性減弱,很快將進入下降軌道。二是年齡結構變化,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力人口于2011年開始波動下降,人口紅利有所減退。三是人口空間分布變化,城鎮(zhèn)化進程加速。四是受教育水平變化,人口素質顯著提升,人力資本存量穩(wěn)步提升?!捌咂铡贬槍α鲃尤丝诘慕y(tǒng)計進一步細化,增添了出生地、5年前常住地等普查項目。流動人口普查統(tǒng)計數據,直接影響到未來各項政策與規(guī)劃的制定。從商業(yè)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場規(guī)模;從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決定了基礎設施的數量和布局。我國的人口集聚程度呈現出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高度重合的特征。城市群人口密度越來越高,一方面與人口的遷徙流動相關,另一方面則有賴于城市區(qū)劃的調整。2012年前后,人口流動對我國人口城鎮(zhèn)化率增長的貢獻占比約為56%;而到2018年,人口遷徙對城鎮(zhèn)人口增長的貢獻占比下降了約20%?,F在,城鎮(zhèn)人口增長的最主要動力是城市區(qū)域的擴張,城郊地帶并入城市,使城鎮(zhèn)人口的基數增長,因此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在提高。國內外更關注此次普查數據對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影響?!笆奈濉睍r期中國老年人口占比將超20%,邁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七普”數據不僅能反映老年人口總量增長,還能體現其收入水平、代際支持、生活狀況等,將對這一戰(zhàn)略的實施提供數據支持?!捌咂铡比丝谄詹閿祿⒂?021年4月進入全面匯總和發(fā)布階段。最終發(fā)布的數據,將對包括生育政策調整、退休制度改革在內的許多國計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產生深遠影響。(取材于汪文正、武鳳珠等人的文章)(1)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與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漢書》所記載的人口數量與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數量相差不大。B.《居延漢簡》的文字記載表明東漢時期人口普查的內容包括了職業(yè)和財產。C.政府主導推動實施、逐步完善“黃冊制度”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鑒的經驗。D.抗戰(zhàn)歌曲《長城謠》中的“四萬萬同胞”未必是對當時人口數量的準確統(tǒng)計。(2)根據材料一,以下不屬于新中國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特點的一項是A.普查間隔逐漸縮短B.普查方法從單一到多樣D.獲得的數據越來越豐富C.普查范圍越來越廣(3)根據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七普”使用長短表結合的方式,首次對公民身份號碼和流動人口信息進行采集。B.數據采集全面、真實、準確,信息安全有保障,有助于“七普”獲得高質量數據。C.目前城鎮(zhèn)人口自然增長率不僅依靠城市區(qū)域的擴張,更有賴于人口的遷徙流動。D.相較于人口增長慣性減弱,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更為嚴重,因而更令人關注。(4)根據材料二,下列理解與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口紅利下降的同時,受教育水平提升而產生的人力資本紅利也會下降。B.我國東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因此人口向這些地區(qū)集聚的趨勢明顯。C.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提供適宜的就業(yè)平臺,可有效推動農村人口就地城鎮(zhèn)化。D.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劇,對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5)人口普查是獲取人口資料、掌握國情國力最常用的調查方法。請綜合兩則材料,分條說明人口普查對于制定修改國家政策的作用。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24分。2.(2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巢谷傳【宋】蘇轍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農家也,少從士大夫讀書,老為里校師。谷幼傳父學,雖樸而博。舉進士京師,見舉武藝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棄其舊學,畜弓箭,習騎射。久之業(yè)成,而不中第。聞西邊多驍勇,去游秦鳳、涇原間,所至友其秀杰。有韓存寶者,尤與之善。谷教之兵書,二人相與為金石交。熙寧中,存寶為河州將,有功,號熙河名將,朝廷稍奇之。會瀘州蠻乞弟擾邊,諸郡不能制,乃命存寶出兵討之。存寶不習蠻事,邀谷至軍中問焉。及存寶得罪,將就逮,自料必死,謂谷曰:“我涇原武夫,死非所惜,顧妻子不免寒餓,橐中有銀數百兩,非君莫使遺之者?!惫仍S諾,即變姓名,懷銀步行,往授其子,人無知者。存寶死,谷逃避江、淮間,會赦乃出。予以鄉(xiāng)閭故,幼而識之,知其志節(jié),緩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結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土大夫皆違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吾兄弟。聞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庇梵@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奔纫姡帐窒嗥?,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昔日元修也。將復見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儋數千里,復當渡海,非老人事也?!惫仍唬骸拔易砸曃醇此酪玻珶o止我?!绷糁豢?,閱其橐中無數千錢,予方乏困,亦強資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于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昔趙襄子厄于晉陽,知伯率韓、魏決水圍之。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禮。及襄子用張孟談計,三家之圍解,行賞群臣,以恭為先。談曰:“晉陽之難,惟恭無功,褐為先之?”襄子曰:“晉陽之難,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禮,吾是以先之?!惫扔谂笥阎x,實無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寶,后遇予兄弟。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有刪改)(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畜弓箭畜:積聚B.予愍其老且病愍:憐憫C.閱其橐中無數千錢閱:翻閱D.恨其不用吾言恨:遺憾(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人無知者公無止我B.予以鄉(xiāng)閭故予是以先之C.予之在朝予聞哭之失聲D.昔趙襄子厄于晉陽谷于朋友之義(3)下列對文中加粗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所至友其秀杰:每到一地,就同那里優(yōu)秀杰出的人結成朋友。B.二人相與為金石交:兩個人結成了生死之交,友誼如金石一般堅固。C.緩急可托者也:(巢谷是)在情勢危急之時可以托付的人。D.尚何以發(fā)之:又怎么才能發(fā)現他的賢才品德呢。(4)根據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巢谷幼承父學,知識淵博,后來發(fā)現興趣所在,故棄文學武,改應武舉。B.韓存寶號稱“熙河名將”,頗受朝廷重視,這與巢谷對他的指導不無關系。C.蘇轍在朝為官時,巢谷與他很少來往,到晚年才與蘇氏兄弟在梅州相見。D.巢谷有古人之風,但未得賞識,蘇轍以此文表達對他的崇敬、惋惜之情。(5)請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6)文中說“谷于朋友之義,實無愧高恭者”,請從文中舉兩例印證。(二)根據要求,完成各題。(共5分)3.(5分)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①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八佾》)②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痹唬骸拔慈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保ā墩撜Z?憲問》)③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弊釉唬骸肮苤傧嗷腹?,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以上三則語錄都涉及了孔子對管仲的評價,請簡述孔子批評管仲和褒揚管仲的原因,并概括孔子品評人物所遵循的原則。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4.(12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早寒江上有懷【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不寫“葉落”而寫“木落”,凸顯了落葉的枯黃衰萎,更顯出秋景蕭瑟。B.第二句寫江上北風呼嘯,為葉落雁翔渲染了悲涼的氣氛,起到了點題的效果。C.“鄉(xiāng)淚客中盡”寫詩人看到客居的友人灑下思鄉(xiāng)之淚,襯托出詩人內心的鄉(xiāng)思。D.尾聯借用孔子問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難歸的原因,情感表達深沉含蓄。(2)“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寫作者聯想到遠在楚地襄水之濱的家鄉(xiāng),以虛映實,抒發(fā)內心情感。以下詩句沒有運用這一手法的一項是A.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B.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C.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D.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3)本詩第六句“歸帆天際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際看”。請結合詩句,比較這兩個字表達效果的異同。5.(8分)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1)在學校組織的成人儀式上,校長提醒同學們要與時俱進,不能做“,”的桃花源中人,而應該回應時代的需求。(2)為國家民族所敬仰的英雄,即便遭受磨難仍剛強勇毅,即便身死也能以精神力量感召后人。誠如《國殤》中“誠既勇兮又以武,。,子魂魄兮為鬼雄”所歌頌的那樣。(3)成語“食不果腹”有時會被誤寫為“食不裹腹”。究其原因,寫錯的人往往不了解這一成語出自莊子《逍遙游》中“,,腹猶果然”一句。(4)《夢游天姥吟留別》寫夢境也寫現實,詩人迭遭失意后向往神仙世界,覺得夢境更值得流連。然而夢總是要醒的,“忽魂悸以魄動,。惟覺時之枕席,”,夢醒時分,便很難“開心顏”了。(二)根據要求,完成各題。(共5分)6.(5分)在《紅樓夢》第二回中,冷子興曾轉述過賈寶玉的“男女觀”:“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你是否同意寶玉的上述見解?請從《紅樓夢》中選擇一個人物,結合相關情節(jié)簡要說明。四、本大題共1小題。7.(13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題。大地的語言從來沒有去過河南,從機場出來,上高速,遙遙地看見體量龐大的鄭州市出現在眼前。城市體量龐大,不只是出現在視線中那些聳立的高大建筑,更是一種感覺:那隱沒在天際線下的城市更寬大的部分,會彌散一種特別的光芒,讓你感覺到它在那里。聲音、塵土、燈光,混同、上升、彌散,成為另一種光,籠罩于城市上方。這種光,睜開眼睛能看見,閉上眼睛也能看見。這種光吸引人眺望,靠近,進入,迷失。但我們還是一次次剛剛離開一座城市就進入另一座城市,其實重復的是同一種體驗:在不斷興奮的過程中漸漸感到悵然若失。我們說去過一個省,往往就是說去過省會城市。所以,此行的目的地我也以為就是眼前已經若隱若現的這個城市。就在我靠著車窗將要昏昏然睡去時,超乎我對河南想象的景觀出現了。這景觀不是熱情的主人打算推銷給我們這群人的,他們精心準備的是一個古老悠久的文化菜單,令我興奮的僅僅是眼前出現的寬廣得似乎漫無邊際的田野。收獲了一季小麥的大地上,玉米,無邊無際的玉米在大地寬廣中拔節(jié)生長。綠油油的葉片在陽光下閃爍,在細雨中吮吸。這些大地在中國肯定是最早被耕種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這種先后被石頭工具、青銅工具、鐵制工具和今天燃燒著石油的機具都耕作過的土地。人類文明史上,好多閃現過文明耀眼光輝,同時又被人類自身推向一次次浩劫的土地,即便沒有變成一片黃沙,也早在過重的負載下茍延殘喘。翻開一部中國史,中原大地兵連禍接,旱澇交替。但我的眼前確實出現了生機勃勃的大地,這片土地還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養(yǎng)這么茁壯的莊稼,生長人類的食糧。無邊無際的綠色仍然充滿生機,莊稼地之間,一排排的樹木,標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時也遮掩了那些素樸的北方村莊。我喜歡這樣的景象,這是令人感到安心的景象。二望無際的玉米亭亭玉立,莖并著莖,根須在地下交錯,葉與葉互相摩掌著絮絮私語,它們還化作一道道的綠浪,把風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遠的地方。在一條飛速延展的高速公路兩邊,我的視野里始終都是這讓人心安的景象。轉上另外一條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標示著一些城市的名字。這些道路經過鄉(xiāng)野,但目的是連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鄉(xiāng)村身上的吸管。資本與技術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實片刻不能缺少從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質的支撐。但在這樣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覺中,那些城市顯得遙遠了。視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撲面而來的,依然是農耕的連綿田野。我呵氣成霧,在車窗上描畫一個個漢字。這些象形的漢字在幾千年前,就從這塊土地上像莊稼一樣生長出來。在我腦海中,它們不是今天在電腦字庫里的模樣,而是它們剛剛生長出來的模樣,剛剛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樣,剛剛被鑄到青銅之上的模樣。這是一個個生動而又親切的形象。土﹣﹣最初的樣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樹站立在地平線上。田﹣﹣不僅僅是生長植物的土壤,還有縱橫的阡陌、灌渠。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愛的姿態(tài)斜倚著一個結了實的穗子。車窗模糊了,我繼續(xù)在心里描摹從這片大地上生長出來的那些字﹣﹣麥、黍、瓜、麻、菽……我看見了那些使這些字具有了生動形象的人。從井中汲水的人,操來犁地的人,以白春谷的人。眼下的大地,麥收季節(jié)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前才來到中國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壯生長。那些健壯的植株上,頂端的雄蕊披拂著紅纓,輕風吹來,花粉搖落,紛紛揚揚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顫動著受孕,暗含著安安靜靜的喜悅,一天天膨脹,一天天飽滿。待秋風起時,他們就會從田野走進農家小小的倉房。終于到了平糧臺,這是一個在平原上用黃土堆積起來的高臺,面積一百畝,被認定為中國最古老的城池﹣﹣宛丘。從那么久遠的古代,原始的農耕就奉獻出所有精華來營造城市,營造由自己供養(yǎng),反過來又懾服自己的威權了。這個龍,山文化時期就出現,的城市的雛形如果直的被確認,無疑會在世界城市史上創(chuàng)造很多第一。幾千年過去了。時常溢出河道的黃河水用巨量的泥沙把這片平原層層掩埋。每揭開一層,就是一個朝代。新生與毀滅的故事,陳陳相因,從來不改頭換面。但這個高丘還微微隆起在大平原上。它為什么不仍然叫宛丘,不叫神農之都,卻叫平糧臺?是不是某次黃水襲來的時候,人們曾經在這個高地儲存過救命糧食,放置過大水退后使大地重生的寶貴種子?在這個已然荒蕪的土臺上漫步時,我很高興這片土地仍然具有生長出茂盛草木的活力。那些草與樹仍然能夠應時應季開出花朵。草樹之間,還有勤勉的村民開辟出不規(guī)則的地塊,花生向下,向土里扎下能結出眾多子實的枝蔓,芝麻環(huán)著節(jié)節(jié)向上的莖,一圈圈開著潔白的小花。人類不同的歷史在大地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但大地的奉獻卻是一樣。我記起在俄羅斯的圖拉,由森林環(huán)繞的托爾斯泰的莊園中,當大家去文豪故居中參觀時,我沒有走進那座房子,看干涸的墨水瓶和泛黃變脆的手稿。我走進了旁邊的一個果園。樹上的蘋果已經收獲過了,林下的草地還開著一些花。淡藍的菊苣,粉紅的老鸛草,再有就是與中國這個叫平糧臺的荒蕪小丘上一模一樣的輪生著白色小花的芝麻。不同地域的人操持著不同的語言,而全世界的土地都使用同一種語言,一種只要愿意傾聽,就能懂得的語言﹣﹣質樸,誠懇,比所有人類曾經創(chuàng)造的,將來還要創(chuàng)造的都要持久綿遠。(取材于阿來的同名散文)(1)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漸漸感到悵然若失悵然若失:失望,失落B.主人打算推銷給我們這群人的推銷:推薦,介紹C.反過來又懾服自己的威權了懾服:因恐懼而順從D.新生與毀滅的故事,陳陳相因陳陳相因:不斷重復(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②段作者看城市的感受與下文看田野的興奮形成對比,意在表明對城市的厭煩。B.第③段列舉了一系列農耕工具,形象地表現了中原大地上農耕文明的歷史從未斷層。C.作者由“土、田、禾”等象形字聯想到了大地上的勞動者,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D.文章語言生動形象,意蘊豐富且富有感染力,表達了作者對大地的深情禮贊。(3)請結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中畫線語句的作用。一望無際的玉米亭亭玉立,莖并著莖,根須在地下交錯,葉與葉互相摩掌著絮絮私語,它們還化作一道道的綠浪,把風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遠的地方。(4)本文題目是“大地的語言”,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說明“大地的語言”的含義。五、本大題共6小題,共65分。8.(5分)語言基礎運用?!霸囉褚獰諠M,辨材須待七年期。”誠哉斯言!認識一個人,需要全面觀察他的所作所為,認真探究他如此作為的心態(tài),仔細審視他作為之后的原因。人的作為總是有其因由的,如果只看“表現”,就有可能受騙,所以要看其動機。干好事,是實心實意為他人,還是為了騙取信任和榮譽?干了壞事,是出自本心,還是不得已而為之?(),善而不賞;無心為惡,()。這有一定的道理。正因為如此,還得考察其人有所作為之后的心情。實心實意做了好事的,絕不會張揚、得意;不得已做了壞事的,事后則會不安地檢討、自責。這無疑是評價一個人的重要依據。(1)根據語境,在文中括號處填寫恰當的語句,每處限4個字。(2)請根據語境修改文段中畫波浪線的語句,使其更加準確、連貫。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將修改后的語句寫在答題卡上。9.(10分)微寫作,按要求作答。巴爾扎克說過,“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蹦闳绾卫斫膺@句話?請從《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分羞x擇一部,結合作品內容談談你的理解。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有據。150字左右。10.微寫作,按要求作答。近日有人大代表建議設立“漢字日”,發(fā)揮中文在文化開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有媒體評價設立“漢字日”有利于掌握國際話語權、提升文化軟實力。如果這一建議得以采納,你覺得在“國家漢字日”這一天可以開展怎樣的校園活動?請寫一段文字說明你的活動設計。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楚。150字左右。11.微寫作,按要求作答。春節(jié)期間熱映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表達了導演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帶給觀眾歡笑與淚水,喚起了廣泛的情感共鳴。在你的生命中,也一定會有這樣一位至親至愛之人,陪伴你成長,帶給你溫暖。請你寫一段抒情文字,表達對她(他)的深情。要求:形象鮮明,感情真摯。150字左右。12.(50分)作文。有人說,好的教育應該培養(yǎng)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yōu)雅生活者。對于“好的教育應該培養(yǎng)問題解決者”這一觀點,你有怎樣的思考?請聯系現實生活,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13.作文。請以“我還是那個少年”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要求:在橫線處填寫恰當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1.(18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材料一普查是人口統(tǒng)計和人口調查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各國政府不同時期獲取人口資料、掌握國情國力最常用的調查方法。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人口調查的國家之一。人口普查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時代。據《史記》記載:“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但《史記》中并沒有記錄確切人數。到了西漢末年,才有確切記載的人口統(tǒng)計數據?!稘h書?地理志》記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國有12233062戶59594978人。東漢時,戶口調查逐漸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制度,稱為“案比”,案比每年定期舉行。從被稱為中國檔案界“四大發(fā)現”之一的《居延漢簡》中留有的相關記載“戍卒南陽武當縣龍里張賀年卅長七尺二寸黑色”來看,調查內容包括了個人的基本情況。自明朝起,人口普查開始留有文物實證。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軍隊協助地方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全國人戶“點閘對比”(戶口清查),給每戶編制了戶帖。戶帖類似今天的戶口本,登載戶主、人口姓名、年齡、家庭人口與戶主的關系以及資產、職業(yè)等項目。這場人口調查,被西方學者推崇為全世界最早的“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總結前期工作情況和試點經驗,推出了“黃冊制度”?!包S冊”統(tǒng)計內容更加詳細,而且每十年就進行一次普查登記,成為為核實戶口、征調賦役而制成的戶口版籍。清代因襲明代的辦法,建立了戶口黃冊制度。清康熙、雍正帝先后下詔把人頭稅并入田賦,即所謂“攤丁入畝”,此舉引發(fā)了人口的激增。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總數突破1億,而到了道光年間,當時的人口據統(tǒng)計已經有,4億多人。整個20世紀前半期,“四萬萬同胞”成為人們對中國人口數量的共識。但確切的人口數量,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準確統(tǒng)計。此后,還進行過多次全國性人口普查。“一普”是新中國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學的調查方法開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記常住人口的辦法,由戶主到登記站登記。1964年的“二普”首次將“文化程度”“職業(yè)”等加入普查項目,調查數據為制定第三個五年計劃提供了可靠依據。1982年的“三普”首次對數據進行計算機處理。1990年,“四普”的調查項目增多到了21項。2000年的“五普”首次使用光電錄入技術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統(tǒng),還首次采用了長短表結合的調查方式。2010年的“六普”則首次將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港澳臺和外籍人員納入普查范圍。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獲得了大量人口基礎數據,為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取材于陳智、李冬云等人的文章)材料二人口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調查,要想對人口工作作出決定性決策、對本國人口情況有充分的認識,就需要進行定期的人口普查。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受教育程度、職業(yè)、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普查對象是標準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在境內居住的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也屬于普查對象。人口普查分為“短表”和“長表”?!岸瘫怼卑ǚ从橙丝诨緺顩r的項目,“長表”并非所有人都要填報,而是從全部住戶中抽取10%,登記對象只需按照調查表如實、準確提供有關信息即可。相比以往歷次全國人口普查,“七普”在數據采集和信息安全保障上有較大進步。為提高數據質量,“七普”首次采集身份證號碼,國家統(tǒng)計局還對身份證號信息進行了保密處理。電子設備和數據聯網增加了便捷性,自主填報保證了私密性,這些都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情況的發(fā)生。在高質量數據基礎上,“七普”將更全面地反映中國人口變化態(tài)勢。此次普查的人口學背景有四大變化;一是數量轉向,中國人口已于2019年突破14億大關,雖仍處千緩慢增長中,但人口總規(guī)模增長慣性減弱,很快將進入下降軌道。二是年齡結構變化,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力人口于2011年開始波動下降,人口紅利有所減退。三是人口空間分布變化,城鎮(zhèn)化進程加速。四是受教育水平變化,人口素質顯著提升,人力資本存量穩(wěn)步提升。“七普”針對流動人口的統(tǒng)計進一步細化,增添了出生地、5年前常住地等普查項目。流動人口普查統(tǒng)計數據,直接影響到未來各項政策與規(guī)劃的制定。從商業(yè)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場規(guī)模;從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決定了基礎設施的數量和布局。我國的人口集聚程度呈現出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高度重合的特征。城市群人口密度越來越高,一方面與人口的遷徙流動相關,另一方面則有賴于城市區(qū)劃的調整。2012年前后,人口流動對我國人口城鎮(zhèn)化率增長的貢獻占比約為56%;而到2018年,人口遷徙對城鎮(zhèn)人口增長的貢獻占比下降了約20%?,F在,城鎮(zhèn)人口增長的最主要動力是城市區(qū)域的擴張,城郊地帶并入城市,使城鎮(zhèn)人口的基數增長,因此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在提高。國內外更關注此次普查數據對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影響?!笆奈濉睍r期中國老年人口占比將超20%,邁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七普”數據不僅能反映老年人口總量增長,還能體現其收入水平、代際支持、生活狀況等,將對這一戰(zhàn)略的實施提供數據支持?!捌咂铡比丝谄詹閿祿⒂?021年4月進入全面匯總和發(fā)布階段。最終發(fā)布的數據,將對包括生育政策調整、退休制度改革在內的許多國計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產生深遠影響。(取材于汪文正、武鳳珠等人的文章)(1)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與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DA.《漢書》所記載的人口數量與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數量相差不大。B.《居延漢簡》的文字記載表明東漢時期人口普查的內容包括了職業(yè)和財產。C.政府主導推動實施、逐步完善“黃冊制度”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鑒的經驗。D.抗戰(zhàn)歌曲《長城謠》中的“四萬萬同胞”未必是對當時人口數量的準確統(tǒng)計。(2)根據材料一,以下不屬于新中國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特點的一項是AA.普查間隔逐漸縮短B.普查方法從單一到多樣D.獲得的數據越來越豐富C.普查范圍越來越廣(3)根據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A.“七普”使用長短表結合的方式,首次對公民身份號碼和流動人口信息進行采集。B.數據采集全面、真實、準確,信息安全有保障,有助于“七普”獲得高質量數據。C.目前城鎮(zhèn)人口自然增長率不僅依靠城市區(qū)域的擴張,更有賴于人口的遷徙流動。D.相較于人口增長慣性減弱,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更為嚴重,因而更令人關注。(4)根據材料二,下列理解與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A.人口紅利下降的同時,受教育水平提升而產生的人力資本紅利也會下降。B.我國東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因此人口向這些地區(qū)集聚的趨勢明顯。C.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提供適宜的就業(yè)平臺,可有效推動農村人口就地城鎮(zhèn)化。D.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劇,對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5)人口普查是獲取人口資料、掌握國情國力最常用的調查方法。請綜合兩則材料,分條說明人口普查對于制定修改國家政策的作用。【分析】(1)本題考查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做好這類題,考生除了要審清題目要求,明確所問,還要具備篩選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時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對照時一定要敏感、細致、準確。(2)本題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答題時找出選項對應的原文,然后比較得出正誤。(3)本題考查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做好這類題,考生除了要審清題目要求,明確所問,還要具備篩選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時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對照時一定要敏感、細致、準確。(4)本題考查根據文本觀點進行推斷的能力。作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材料的觀點,其次理解選項句子的意思,看其是否和材料的觀點一致。(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出正確信息,然后概括?!窘獯稹浚?)A.文中沒有交代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數量,故A錯;B.記載內容為“戍卒南陽武當縣龍里張賀年卅長七尺二寸黑色”,沒有“財產”的內容,故選B錯;C.“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鑒的經驗”于文無據,文中只是介紹了此制度,沒說是否值得借鑒。(2)根據材料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準確統(tǒng)計。此后,還進行過多次全國性人口普查。‘一普’是新中國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學的調查方法開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記常住人口的辦法,由戶主到登記站登記。1964年的‘二普’首次將‘文化程度’‘職業(yè)’等加入普查項目,調查數據為制定第三個五年計劃提供了可靠依據。1982年的‘三普’首次對數據進行計算機處理。1990年,‘四普’的調查項目增多到了21項。2000年的‘五普’首次使用光電錄入技術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統(tǒng),還首次采用了長短表結合的調查方式。2010年的‘六普’則首次將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港澳臺和外籍人員納入普查范圍”可知,第二次與第一次之間間隔11年,第三次和第二次間隔18年,因此A選項錯誤。(3)A.“首次對公民身份號碼和流動人口信息進行采集”錯,材料二原為“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受教育程度、職業(yè)、遷移流動……”“‘七普’針對流動人口的統(tǒng)計進一步細化”,由此可知,“首次”錯誤。C.“更有賴于人口的遷徙流動”錯,材料二原文為“一方面與人口的遷徙流動相關,另一方面則有賴于城市區(qū)劃的調整”,并沒有“更有賴于……”的意思。D.“更為嚴重,因而更令人關注”錯,材料原文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4)A.“人力資本紅利也會下降”錯,材料二原文為“人力資本存量穩(wěn)步提升”。(5)材料一“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獲得了大量人口基礎數據,為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材料二“流動人口普查統(tǒng)計數據,直接影響到未來各項政策與規(guī)劃的制定。從商業(yè)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場規(guī)模;從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決定了基礎設施的數量和布局”“最終發(fā)布的數據,將對包括生育政策調整、退休制度改革在內的許多國計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產生深遠影響”。根據上述信息概括作答。答案:(1)D(2)A(3)B(4)A(5)①可以掌握人口數量,有助于國家制定調整稅收政策。②可以掌握個人基本情況,為國家制定經濟計劃、就業(yè)政策提供數據支持。③可以掌握人口流動情況,有助于國家確定基礎設施的數量與布局。④可以掌握人口結構,為國家調整生育政策、改革退休制度提供重要依據?!军c評】“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24分。2.(2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巢谷傳【宋】蘇轍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農家也,少從士大夫讀書,老為里校師。谷幼傳父學,雖樸而博。舉進士京師,見舉武藝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棄其舊學,畜弓箭,習騎射。久之業(yè)成,而不中第。聞西邊多驍勇,去游秦鳳、涇原間,所至友其秀杰。有韓存寶者,尤與之善。谷教之兵書,二人相與為金石交。熙寧中,存寶為河州將,有功,號熙河名將,朝廷稍奇之。會瀘州蠻乞弟擾邊,諸郡不能制,乃命存寶出兵討之。存寶不習蠻事,邀谷至軍中問焉。及存寶得罪,將就逮,自料必死,謂谷曰:“我涇原武夫,死非所惜,顧妻子不免寒餓,橐中有銀數百兩,非君莫使遺之者?!惫仍S諾,即變姓名,懷銀步行,往授其子,人無知者。存寶死,谷逃避江、淮間,會赦乃出。予以鄉(xiāng)閭故,幼而識之,知其志節(jié),緩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結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土大夫皆違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吾兄弟。聞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予驚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奔纫?,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昔日元修也。將復見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儋數千里,復當渡海,非老人事也?!惫仍唬骸拔易砸曃醇此酪?,公無止我?!绷糁豢?,閱其橐中無數千錢,予方乏困,亦強資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于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昔趙襄子厄于晉陽,知伯率韓、魏決水圍之。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禮。及襄子用張孟談計,三家之圍解,行賞群臣,以恭為先。談曰:“晉陽之難,惟恭無功,褐為先之?”襄子曰:“晉陽之難,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禮,吾是以先之?!惫扔谂笥阎x,實無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寶,后遇予兄弟。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有刪改)(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A.畜弓箭畜:積聚B.予愍其老且病愍:憐憫C.閱其橐中無數千錢閱:翻閱D.恨其不用吾言恨:遺憾(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A.人無知者公無止我B.予以鄉(xiāng)閭故予是以先之C.予之在朝予聞哭之失聲D.昔趙襄子厄于晉陽谷于朋友之義(3)下列對文中加粗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所至友其秀杰:每到一地,就同那里優(yōu)秀杰出的人結成朋友。B.二人相與為金石交:兩個人結成了生死之交,友誼如金石一般堅固。C.緩急可托者也:(巢谷是)在情勢危急之時可以托付的人。D.尚何以發(fā)之:又怎么才能發(fā)現他的賢才品德呢。(4)根據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CA.巢谷幼承父學,知識淵博,后來發(fā)現興趣所在,故棄文學武,改應武舉。B.韓存寶號稱“熙河名將”,頗受朝廷重視,這與巢谷對他的指導不無關系。C.蘇轍在朝為官時,巢谷與他很少來往,到晚年才與蘇氏兄弟在梅州相見。D.巢谷有古人之風,但未得賞識,蘇轍以此文表達對他的崇敬、惋惜之情。(5)請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6)文中說“谷于朋友之義,實無愧高恭者”,請從文中舉兩例印證?!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使用,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合句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2)本題考查的是文言虛詞的使用。比較兩個句子使用的虛詞意義用法是否相同,我們可從后面的句子入手,因為這些句子是我們在課文里學過的,我們了解它們的意義與用法,然后我們再看第一句文言文出現在文中哪個地方,再來比較兩者意義用法是否一致。(3)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選擇時,注意結合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4)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5)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6)本題考查篩選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回到原文找出信息句,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即可?!窘獯稹浚?)C.“閱其橐中無數千錢”翻譯為:看他袋子里沒有多少錢。閱:看。(2)A.動詞,沒有/副詞,不。B.介詞,因為C.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代詞,他。D.介詞,在/介詞,對。(3)D.發(fā):展現。句子翻譯為:又怎么才能把他的賢才品德展現出來給世人看呢?(4)C.“到晚年才與蘇氏兄弟在梅州相見”理解有誤,結合“既見,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分析,在梅州相見的是“我”和巢谷二人,并不是蘇式兄弟。(5)“紹圣初”是時間,應在“初”后斷開?!绑拗荨笔恰爸喚印钡臓钫Z,要在“筠州”后斷開。“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中“自……徙……”結構相同,故在“自雷”前斷開,在“循”后斷開?!白诱啊笔侵髡Z,“昌化”是“徙”的賓語,故在“昌化”后斷開?!爸M與……游”是“士大夫”的謂語,故在“游”后斷開。句子翻譯為:紹圣初年,我因罪貶謫在筠州,又從筠州遷徙到雷州,從雷州遷徙到循州,我哥哥子瞻也從惠州遷徙到昌化。這期間,以前結識的為官的人們都避諱同我們兄弟二人交往,平素的親朋好友也不再與我們聯系。故斷句為: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矛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6)從“谷許諾,即變姓名,懷銀步行,往授其子,人無知者”可知,巢谷于危急時刻接受好友臨終囑托,甘冒風險,送銀于其家人,踐行承諾。從“元符二年春,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梵@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纫?,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昔日元修也。將復見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可知,巢谷年逾古稀,體弱多病,卻不辭辛勞,徒步萬里,看望被貶謫的蘇軾兄弟。這些都是巢谷對朋友講義氣的體現。答案:(1)C(2)B(3)D(4)C(5)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矛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6)例一:于危急時刻接受好友臨終囑托,甘冒風險,送銀于其家人,踐行承諾。例二:年逾古稀,體弱多病,卻不辭辛勞,徒步萬里,看望被貶謫的蘇軾兄弟。參考譯文:巢谷字元修。父親名叫中世,出身于眉山縣的一個農民之家,年輕時跟著當地有地位有聲望的人讀書,老了之后就在鄉(xiāng)里做老師。巢谷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盡管樸實無華,但知識卻很淵博。后來到京城應舉考進士,看見有參加武舉的,從心底里喜歡。巢谷向來有力氣,于是就把以前學的東西丟開,積聚弓箭,學習騎馬射箭。經過好長時間,終于武藝有所成就了,但武舉卻沒有考中。巢谷聽說西部邊境一帶多有勇猛矯健的人,就離開家鄉(xiāng),到秦鳳、涇原一帶游歷,每到一個地方,就同那里優(yōu)秀杰出的人結成朋友。有一個叫韓存寶的人,尤其和他友好。巢谷教他兵法,兩個人結成了生死之交,友誼如金石一般堅固。宋神宗熙寧年間,存寶任河州的將官,有功勞,號稱黑河一帶的名將,朝廷也很重視他。正好遇上“瀘州蠻”的酋長乞弟侵擾邊境,附近各州郡的官兵都束手無措征服不了,朝廷就命令韓存寶領兵去討伐。韓存寶不熟悉“瀘州蠻”的情況,就把巢谷邀請到隊伍里來,向他了解有關情況。后來韓存寶受到朝廷怪罪,被捕之前,韓存寶估計自己肯定會被處死,就對巢谷說:“我是涇原一帶的一個武夫,死了沒什么值得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兒女無人依靠,不免受饑寒之苦。我的袋子里裝有好幾百兩銀子,除了委托你,再沒有別人能去送給他們了?!背补却饝舜鎸毜恼埱螅透膿Q姓名,揣上銀子,步行上路,一直走到存寶家,把銀子交給他的兒子,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存寶被處死以后,巢谷逃到長江、淮河一帶躲藏起來,直到朝廷發(fā)出赦免令,才又露面。我因為與他是同鄉(xiāng)的緣故,所以從小就認識他,了解他的志向節(jié)操,深知巢谷是在情勢危急之時可以托付的人。我在朝廷里做官的時候,巢谷正在鄉(xiāng)里過活,彼此不曾有見面的機會。紹圣初年,我因罪貶謫在筠州,又從筠州遷徙到雷州,從雷州遷徙到循州,我哥哥子瞻也從惠州遷徙到昌化。這期間,以前結識的為官的人們都避諱同我們兄弟二人交往,平素的親朋好友也不再與我們聯系。而巢谷卻在眉山老家憤激地表示,要徒步來慰問我們兄弟二人。聽到他的話的人,都譏笑他有點兒發(fā)瘋了。元符二年春,巢谷從梅州給我送來書信說:“我不遠萬里,步行來看望您,自己也不曾奢望可以保全性命。如今我已到了梅州,要不了幾天就肯定能見面了。這樣,我就是死了也沒什么可遺憾的了。我又驚又喜,心里說:“這個人不像現在的勢利小人,倒像是古代有氣節(jié)的人?!钡鹊揭娒嬷?,我們二人緊握著手,禁不住熱淚奪眶而出,接著就互相訴說闊別以來的情況,相處一個多月,還覺得不滿足。當時巢谷已經七十三歲了,體弱多病,再不是從前健壯的巢元修了。他還要到海南島去看望子瞻,我哀憐他既年老又病弱,就阻止他說:“您的心意是太好了,但是從這里去儋州有好幾千里路程,還得坐船過海,這可不是年老的人能夠辦到的事情。”巢谷說:“我估計自己不會很快就死的,您不要勸阻我?!蔽覠o法勸留住他,看他袋子里沒有多少錢,盡管當時我也正貧困,匱缺資財,也勉強籌集錢款送他出發(fā)。他乘船走到新會,被當差役的邊民偷了錢袋行裝逃走,后來盜賊在新州被抓獲。巢谷跟到新州,就生病死了。我聽到消息后失聲痛哭,遺憾他不聽我的勸告。不過,也感嘆他沒有聽我的話,而踐行自己的志向。當年趙襄子被圍困在晉陽城,智伯率領韓、魏兩家決開汾河圍城。在這種情況下,趙裹子的臣下對他都有點怠慢,只有高恭一個始終對他保持著臣子應有的禮節(jié)。等到襄子運用張孟談的計策,擺脫智伯、韓、魏的包圍,沖破困境,對部下論功行賞時,就給高恭記了頭功。張孟談說:“晉陽危難的時候,只有高恭沒有功勞,為什么卻要給他記頭功呢?”襄子說:“晉陽被困時,群臣都對我有點兒怠慢,只有高恭一人始終保持著臣子應有的禮節(jié),我因此給他記頭功?!背补仍趯ε笥阎v義氣方面,實在不比高恭差。只可惜他沒有遇上趙襄子(受到器重),而先是遇見了韓存寶,后來又碰上了我們兄弟兩人。如今,我正同南方的邊民雜處在一起,和他們一樣地生活著,大概將要老死在這里,雖然深知巢谷的賢德,又怎么才能把他的賢才品德展現出來給世人看呢?聽說巢谷有個兒子叫巢蒙,在涇原一帶的軍隊里,所以為他寫了這篇傳記,等以后有機會交給他?!军c評】掌握正確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個步驟:在考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遍把它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的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核的過程。(二)根據要求,完成各題。(共5分)3.(5分)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①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八佾》)②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痹唬骸拔慈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保ā墩撜Z?憲問》)③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弊釉唬骸肮苤傧嗷腹灾T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以上三則語錄都涉及了孔子對管仲的評價,請簡述孔子批評管仲和褒揚管仲的原因,并概括孔子品評人物所遵循的原則?!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把握名著思想內容和觀點傾向的能力。【解答】由材料一孔子所言“管仲之器小哉!”可知孔子認為管仲“器小”,即器量狹小。有人以為由于管仲節(jié)儉,孔子舉例說明了管仲實為奢侈,而非節(jié)儉。也有人認為管仲接受君主的賞賜是守禮的緣故,孔子又以僭越的事例進行了反駁。正是由于“奢而犯禮”,沒有達到“溫良恭儉讓”的標準,所以給出的評價只能是“器小”。由材料二子貢所問“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可知,有人認為管仲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是不仁德的行為。由孔子對管仲的評價“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可知,孔子認為管仲能從大的方面穩(wěn)定國家,安定百姓,造福民眾,而不是拘于為君主而死的小誠小信的仁愛,是真正仁德之人。材料三亦是如此,具體分析即可。答案:批評管仲的原因:不節(jié)儉,不知禮。褒揚管仲的原因:尊王攘夷,保存了華夏文明,造福百姓??鬃悠吩u人物遵循的原則:堅持“兩點論“,客觀全面、一分為二地品評人物;遵循“重點論”,看事功重于看小節(jié)。參考譯文:材料一: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笨鬃诱f:“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著頭發(fā),衣襟向左開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jié),自殺在小山溝里,而誰也不知道呀。”材料二:孔子說:“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問:“管仲節(jié)儉嗎?”孔子說:“管仲有三處豪華的公館,他手下的人從不兼職,怎么能稱得上節(jié)儉呢?”“那么管仲懂禮儀嗎?”孔子說:“國君在宮門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門口立了影壁;國君設宴招待別國君主、舉行友好會見時,在堂上設有放置空酒杯的土臺,管仲宴客也就有這樣的土臺。如果說管仲知禮,那還有誰不知禮呢?”材料三:子貢說:“管仲不是仁人吧?齊桓公殺公子糾時,管仲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做齊桓公的宰相,稱霸諸侯,一匡天下,人民現在還都享受到他的恩惠。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著頭發(fā),衣襟向左開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jié),自殺在小山溝里,而誰也不知道呀?!薄军c評】綜合讀寫題的答題技巧:1.建立話題意識。就是強調語言表達的內容,強調重視語言信息,這是語言表達的靈魂。2.建立語境意識。題干包含著語境,試題所給的材料,也包含著一種語境。一般說來,語境對語言表達有限制和補充兩種作用??碱}所提供的語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3.建立互滲意識。這里的“互滲意識”是指:生活和表達互滲,以生活中的人事作為表達的材料;讀寫互滲,以閱讀的積累作為語用的材料;思想認識與表達互滲,以自己的認識和感悟作為表達的靈魂。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4.(12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早寒江上有懷【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開篇不寫“葉落”而寫“木落”,凸顯了落葉的枯黃衰萎,更顯出秋景蕭瑟。B.第二句寫江上北風呼嘯,為葉落雁翔渲染了悲涼的氣氛,起到了點題的效果。C.“鄉(xiāng)淚客中盡”寫詩人看到客居的友人灑下思鄉(xiāng)之淚,襯托出詩人內心的鄉(xiāng)思。D.尾聯借用孔子問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難歸的原因,情感表達深沉含蓄。(2)“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寫作者聯想到遠在楚地襄水之濱的家鄉(xiāng),以虛映實,抒發(fā)內心情感。以下詩句沒有運用這一手法的一項是DA.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B.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C.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D.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3)本詩第六句“歸帆天際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際看”。請結合詩句,比較這兩個字表達效果的異同?!痉治觥浚?)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題,需要逐個選項瀏覽,比對原文,看是否有事實陳述混亂、技巧斷定不當、感情概括不準等錯誤。(2)本題考查理解詩歌藝術手法的能力,著重考查的手法是聯想(虛寫)。解答此題,要了解每個選項的句意,應結合語句具體分析作答。(3)本題考查比較辨析字的表達效果,應了解相關字的意思,并結合具體的句子,明確字在句子中的表達效果?!窘獯稹浚?)C.“‘鄉(xiāng)淚客中盡’寫詩人看到客居的友人灑下思鄉(xiāng)之淚”錯,是詩人客居在外,灑下思鄉(xiāng)之淚。故選C。(2)A.想象什么時候再在一起,西窗下秉燭夜談,再說那巴山夜雨;B.設想自己今宵在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地方酒醒;C.想象妻子在鄜州閨房中獨自看月亮,小兒女不懂得妻子思念長安的心情;D.沒有運用這一手法。故選D。(3)“孤帆天際看”,看孤獨的船在天邊徜徉?!肮隆弊种苯狱c明作者的處境和人物情感,“孤”表明自己是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孤獨寂寞,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歸帆天際看”,看歸來的船在天邊徜徉?!皻w”字是寫船歸來,指家人在遙望自己的船從遠處歸來,在情感表達上比較含蓄,沒有直接表明情感,含蓄地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答案:(1)C(2)D(3)“孤”字和“歸”字都能表達思鄉(xiāng)之情?!肮隆弊肿詻r處境,突出作者思念家鄉(xiāng)卻漂泊在外的孤獨感;“歸”字則想象家人盼望自己遙望天際歸帆的情景,含蓄地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譯文:樹葉飄落大雁飛向南方,北風蕭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彎彎襄水邊,遠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鄉(xiāng)的眼淚在旅途流盡,看歸來的帆在天邊徜徉。風煙迷離渡口可在何處,茫茫江水在夕陽下蕩漾。賞析:《早寒江上有懷》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懷鄉(xiāng)思歸的抒情詩。此詩首聯起興,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二聯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尾聯寫欲歸不得的郁積之情。全詩透露出詩人在長安碰壁之后的牢騷和惘然,思鄉(xiāng)之情和寫景之句渾然一體,深沉含蓄,中間兩聯自然成對,毫無斧鑿痕跡,顯示了詩人的藝術功力?!军c評】詩歌單項選擇題的解題方法: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回歸詩歌,尋找答題點;最后精讀相關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能否合理地推斷表述是否準確。5.(8分)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1)在學校組織的成人儀式上,校長提醒同學們要與時俱進,不能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而應該回應時代的需求。(2)為國家民族所敬仰的英雄,即便遭受磨難仍剛強勇毅,即便身死也能以精神力量感召后人。誠如《國殤》中“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所歌頌的那樣。(3)成語“食不果腹”有時會被誤寫為“食不裹腹”。究其原因,寫錯的人往往不了解這一成語出自莊子《逍遙游》中“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一句。(4)《夢游天姥吟留別》寫夢境也寫現實,詩人迭遭失意后向往神仙世界,覺得夢境更值得流連。然而夢總是要醒的,“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醒時分,便很難“開心顏”了?!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疾榉种苯有阅瑢懞屠斫庑阅瑢憙煞N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重點字:魏)(2)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重點字:兮)(3)適莽蒼者三餐而反(重點字:莽)(4)恍驚起而長嗟失向來之煙霞(重點字:嗟)【點評】《夢游天姥吟留別》理解性默寫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最能表現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2.古代詩詞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3.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詩人蔑視權貴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4.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善于描寫想象的世界,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云中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工具的詩句“霓為衣兮風為馬”和“虎鼓瑟兮鸞回車”令人嘆為觀止。(二)根據要求,完成各題。(共5分)6.(5分)在《紅樓夢》第二回中,冷子興曾轉述過賈寶玉的“男女觀”:“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你是否同意寶玉的上述見解?請從《紅樓夢》中選擇一個人物,結合相關情節(jié)簡要說明。【分析】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的掌握能力。我們平時要多看名著,對其故事情節(jié)有大致的了解與掌握。【解答】首先要說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分析賈寶玉說出此話的原因,再舉出相應的例子,言之有理即可。這話是賈寶玉說的,也是曹雪芹說的,這句乳臭未干的孩子話,道出了一整部《紅樓夢》思想與審美旨趣的根本奧秘。一部《紅樓夢》,寫的正是男子與女兒,泥作的骨肉與水作的骨肉,濁臭與清爽,賈府與大觀園的對立,在這對立中表達了曹雪芹對人的認識。一個七八歲孩子的生活圈子走不出他的家庭,寶玉所能見到的男人必然是他的父輩兄弟,他感覺到“濁臭逼人”的“泥作的骨肉”當然也就只能是他的父輩兄弟。確實,賈寶玉身邊的男子雖然有老有少,性格上也并非簡單劃一,但卻共同構成了無靈魂、無精神、無生氣、無詩情的腐朽的一群。然而,另外一方面,這“濁臭逼人”的男人又不僅僅是賈府的特別產品。“家國同構”,賈府實際上就是整個封建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源遠流長”,賈府同時又是以男權為中心的封建宗法文明幾千年歷程的成果和結晶。在這個意義上,“濁臭逼人”的“泥作的骨肉”乃是封建文明社會歷史文化的必然產品。答案示例:不同意。因為男人并不是污濁不堪,賈寶玉就自己生活范圍內所說的比較偏激,用于批評一部分男人可以,加之全部則不正確。比如說薛蝌。專心學問,沒有不良嗜好,人品端正,勤勤懇懇,也有情有義。在夏金桂對他百般誘惑的時候,仍坐懷不亂,是一位真君子?!军c評】名著名篇復習,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對名著內容情節(jié)敘述的時間要素,高考試題中有時故意將情節(jié)發(fā)生的時間倒置,或者隨意更改,以此來考查對該情節(jié)的記憶程度;2.命題者在設置錯誤選項時,往往故意變更情節(jié)發(fā)生的地點,將此地發(fā)生的事情說成是彼地發(fā)生的事情。解答這類題時,應注意選項中表示地點的詞語,識別其中地點變更的陷阱;3.把甲的事件、語言、肖像、動作說成是乙的,或將甲的性格、功過、典型意義說成乙的,這是錯誤選項中常出現的張冠李戴式的陷阱??忌仨毝嗉幼⒁猓R別其中的陷阱;4.文學名著中人物關系錯綜復雜,考生應在平時多加注意;5.注意準確交代主要人物與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間的關系,突出重要細節(jié);6.熟記名著常識的相關內容,熟記小說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7.對人物思想性格的認識、理解以及典型情節(jié)的識記和復述能力,考生應注意扣緊題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從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節(jié)中來概括。四、本大題共1小題。7.(13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題。大地的語言從來沒有去過河南,從機場出來,上高速,遙遙地看見體量龐大的鄭州市出現在眼前。城市體量龐大,不只是出現在視線中那些聳立的高大建筑,更是一種感覺:那隱沒在天際線下的城市更寬大的部分,會彌散一種特別的光芒,讓你感覺到它在那里。聲音、塵土、燈光,混同、上升、彌散,成為另一種光,籠罩于城市上方。這種光,睜開眼睛能看見,閉上眼睛也能看見。這種光吸引人眺望,靠近,進入,迷失。但我們還是一次次剛剛離開一座城市就進入另一座城市,其實重復的是同一種體驗:在不斷興奮的過程中漸漸感到悵然若失。我們說去過一個省,往往就是說去過省會城市。所以,此行的目的地我也以為就是眼前已經若隱若現的這個城市。就在我靠著車窗將要昏昏然睡去時,超乎我對河南想象的景觀出現了。這景觀不是熱情的主人打算推銷給我們這群人的,他們精心準備的是一個古老悠久的文化菜單,令我興奮的僅僅是眼前出現的寬廣得似乎漫無邊際的田野。收獲了一季小麥的大地上,玉米,無邊無際的玉米在大地寬廣中拔節(jié)生長。綠油油的葉片在陽光下閃爍,在細雨中吮吸。這些大地在中國肯定是最早被耕種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這種先后被石頭工具、青銅工具、鐵制工具和今天燃燒著石油的機具都耕作過的土地。人類文明史上,好多閃現過文明耀眼光輝,同時又被人類自身推向一次次浩劫的土地,即便沒有變成一片黃沙,也早在過重的負載下茍延殘喘。翻開一部中國史,中原大地兵連禍接,旱澇交替。但我的眼前確實出現了生機勃勃的大地,這片土地還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養(yǎng)這么茁壯的莊稼,生長人類的食糧。無邊無際的綠色仍然充滿生機,莊稼地之間,一排排的樹木,標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時也遮掩了那些素樸的北方村莊。我喜歡這樣的景象,這是令人感到安心的景象。二望無際的玉米亭亭玉立,莖并著莖,根須在地下交錯,葉與葉互相摩掌著絮絮私語,它們還化作一道道的綠浪,把風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遠的地方。在一條飛速延展的高速公路兩邊,我的視野里始終都是這讓人心安的景象。轉上另外一條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標示著一些城市的名字。這些道路經過鄉(xiāng)野,但目的是連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鄉(xiāng)村身上的吸管。資本與技術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實片刻不能缺少從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質的支撐。但在這樣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覺中,那些城市顯得遙遠了。視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撲面而來的,依然是農耕的連綿田野。我呵氣成霧,在車窗上描畫一個個漢字。這些象形的漢字在幾千年前,就從這塊土地上像莊稼一樣生長出來。在我腦海中,它們不是今天在電腦字庫里的模樣,而是它們剛剛生長出來的模樣,剛剛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樣,剛剛被鑄到青銅之上的模樣。這是一個個生動而又親切的形象。土﹣﹣最初的樣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樹站立在地平線上。田﹣﹣不僅僅是生長植物的土壤,還有縱橫的阡陌、灌渠。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愛的姿態(tài)斜倚著一個結了實的穗子。車窗模糊了,我繼續(xù)在心里描摹從這片大地上生長出來的那些字﹣﹣麥、黍、瓜、麻、菽……我看見了那些使這些字具有了生動形象的人。從井中汲水的人,操來犁地的人,以白春谷的人。眼下的大地,麥收季節(jié)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前才來到中國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壯生長。那些健壯的植株上,頂端的雄蕊披拂著紅纓,輕風吹來,花粉搖落,紛紛揚揚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顫動著受孕,暗含著安安靜靜的喜悅,一天天膨脹,一天天飽滿。待秋風起時,他們就會從田野走進農家小小的倉房。終于到了平糧臺,這是一個在平原上用黃土堆積起來的高臺,面積一百畝,被認定為中國最古老的城池﹣﹣宛丘。從那么久遠的古代,原始的農耕就奉獻出所有精華來營造城市,營造由自己供養(yǎng),反過來又懾服自己的威權了。這個龍,山文化時期就出現,的城市的雛形如果直的被確認,無疑會在世界城市史上創(chuàng)造很多第一。幾千年過去了。時常溢出河道的黃河水用巨量的泥沙把這片平原層層掩埋。每揭開一層,就是一個朝代。新生與毀滅的故事,陳陳相因,從來不改頭換面。但這個高丘還微微隆起在大平原上。它為什么不仍然叫宛丘,不叫神農之都,卻叫平糧臺?是不是某次黃水襲來的時候,人們曾經在這個高地儲存過救命糧食,放置過大水退后使大地重生的寶貴種子?在這個已然荒蕪的土臺上漫步時,我很高興這片土地仍然具有生長出茂盛草木的活力。那些草與樹仍然能夠應時應季開出花朵。草樹之間,還有勤勉的村民開辟出不規(guī)則的地塊,花生向下,向土里扎下能結出眾多子實的枝蔓,芝麻環(huán)著節(jié)節(jié)向上的莖,一圈圈開著潔白的小花。人類不同的歷史在大地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但大地的奉獻卻是一樣。我記起在俄羅斯的圖拉,由森林環(huán)繞的托爾斯泰的莊園中,當大家去文豪故居中參觀時,我沒有走進那座房子,看干涸的墨水瓶和泛黃變脆的手稿。我走進了旁邊的一個果園。樹上的蘋果已經收獲過了,林下的草地還開著一些花。淡藍的菊苣,粉紅的老鸛草,再有就是與中國這個叫平糧臺的荒蕪小丘上一模一樣的輪生著白色小花的芝麻。不同地域的人操持著不同的語言,而全世界的土地都使用同一種語言,一種只要愿意傾聽,就能懂得的語言﹣﹣質樸,誠懇,比所有人類曾經創(chuàng)造的,將來還要創(chuàng)造的都要持久綿遠。(取材于阿來的同名散文)(1)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漸漸感到悵然若失悵然若失:失望,失落B.主人打算推銷給我們這群人的推銷:推薦,介紹C.反過來又懾服自己的威權了懾服:因恐懼而順從D.新生與毀滅的故事,陳陳相因陳陳相因:不斷重復(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第②段作者看城市的感受與下文看田野的興奮形成對比,意在表明對城市的厭煩。B.第③段列舉了一系列農耕工具,形象地表現了中原大地上農耕文明的歷史從未斷層。C.作者由“土、田、禾”等象形字聯想到了大地上的勞動者,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D.文章語言生動形象,意蘊豐富且富有感染力,表達了作者對大地的深情禮贊。(3)請結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中畫線語句的作用。一望無際的玉米亭亭玉立,莖并著莖,根須在地下交錯,葉與葉互相摩掌著絮絮私語,它們還化作一道道的綠浪,把風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遠的地方。(4)本文題目是“大地的語言”,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說明“大地的語言”的含義。【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正確運用詞語和成語的能力。要結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層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賞析、寫作手法的評價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選擇要求,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3)本題主要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應該從修辭、語言、表現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慮??催@句話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企業(yè)財務管理體系構建與投資策略分析
- 現代住宅小區(qū)的綠色設計與節(jié)能措施探討
- 現代企業(yè)社會責任戰(zhàn)略規(guī)劃
- Unit5 My Things(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上冊
- 現代辦公環(huán)境下的健康保護措施
- 校園文化傳承與教育資源開發(fā)的協同
- 班組安全風險防控的國際化視野
- 現代醫(yī)療設備中電力系統(tǒng)的節(jié)能技術應用
- 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策略研究
- 生態(tài)農業(yè)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 2025年初中語文:春晚觀后感三篇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解讀講座
- 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與相關事故案例培訓課件
- 2024年度節(jié)后復工建筑施工安全培訓交底
- 胸外科診療指南和操作規(guī)范
- 電網基本知識
- 民法原理與實務課程教學大綱
- 2019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四單詞表
-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監(jiān)理的質量控制
- 變更戶主情況登記表
- 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