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1頁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2頁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3頁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4頁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第1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

是指在醫(y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含肺泡壁即廣義上的肺間質)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潛伏期內發(fā)病的肺炎。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enumonia,CAP)第2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

中國成人CAP病原學特點肺炎支原體和肺炎鏈球菌是我國成人CAP重要致病原,部分地區(qū)報道了對大環(huán)內酯類的體外高耐藥率。和普通人群相比,高齡或存在基礎疾病患者革蘭氏陰性菌更加常見。CA-MRSA罕見。呼吸道病毒檢出率可達1/3,是CAP不可忽視的致病菌,其臨床意義值得深入研究。第3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

診治思路第一步:判斷CAP診斷是否成立;對于臨床疑似CAP患者,要注意與肺結核等特殊感染及非感染病因進行鑒別。第二步:評估CAP病情嚴重程度;選擇治療場所。第三步:推測CAP可能的病原體及耐藥風險。第四步:合理安排病原學檢查;及時啟動經(jīng)驗性抗感染治療。第五步:動態(tài)評估CAP經(jīng)驗性抗感染治療效果;初始治療失敗時查找原因,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第六步:治療后隨訪;健康教育。第4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不同類型病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可能病原體典型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細菌急性起病,高熱,可伴有寒戰(zhàn),膿痰、褐色痰或血痰,胸痛,外周血白細胞數(shù)明顯升高,CRP升高,肺部實變體征或濕羅音,影像學可表現(xiàn)為肺泡浸潤或葉段實變(ⅡB)支原體、衣原體年齡小于60歲,基礎疾病少,持續(xù)咳嗽,無痰或痰涂片檢查未發(fā)現(xiàn)細菌,肺部體征少,外周血白細胞<10x109/L,影像學可表現(xiàn)為小葉中心性結節(jié)、樹芽征、磨玻璃影以及支氣管壁增厚,病情進展可呈實變(ⅡB)病毒多數(shù)具有季節(jié)性,可有流行病學接觸史,急性上呼吸道癥狀,肌痛,外周血白血病正?;蚪档汀CT<0.1ng/ml,抗菌治療無效,影像學表現(xiàn)為雙側、多葉間質性滲出,磨玻璃影、可伴有實變(ⅡB)第5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

嚴重程度評估和住院治療標準建議采用CURB-65評分(ⅡB)任何評分系統(tǒng)用于臨床都應結合患者年齡、基礎疾病、社會經(jīng)濟狀況、胃腸功能、治療依從性等綜合判斷CURB-65評分0-1分,原則上門診治療即可;

2分建議住院或嚴格隨訪的院外治療;

3-5分應住院治療(ⅡA)第6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7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URB-65評分臨床指標分值意識障礙1血尿素氮>7mmol/L(19mg/L)1呼吸頻率≥30次/分1收縮壓<90mmHg或舒張壓≤60mmHg1年齡≥65歲1總評分分值第7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8CURB-65評分死亡率(%)建議00.6低危,院外治療12.726.8短期住院,或密切觀察下院外治療314重癥肺炎,住院或ICU治療4或527.8第8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9

重癥CAP診斷標準符合以下1項主要標準或≥3項次要標準者可診斷為重癥肺炎,需密切觀察,積極救治,有條件時建議收住ICU(ⅡA)

—主要標準:①需要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治療②膿毒癥休克經(jīng)積極液體復蘇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藥物治療

—次要標準:①呼吸頻率≥30次/分;②多肺葉浸潤;③Pa02/Fi02≤250mmHg;④意識障礙和/或定向障礙;⑤血尿素氮≥20mg/dl;⑥收縮壓<90mmHg需要積極的液體復蘇。第9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0CAP特定臨床情況下建議進行的病原學檢查臨床情況痰涂片及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胸腔積液培養(yǎng)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呼吸道病毒篩查LP1尿抗原SP尿抗原真菌抗原結核篩查群聚性發(fā)病√√√初始經(jīng)驗性治療無效√√√√√√重癥CAP√√√√√√特殊影像學表現(xiàn)壞死性肺炎或合并有空洞√√√√合并胸腔積液√√√√√√√雙肺多葉病灶√√√√√√基礎疾病合并COPD√√合并結構性肺疾病√√免疫缺陷√√√√√√√√發(fā)病前2周外出旅行史√第10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1痰細菌學檢查標本的采集、送檢和實驗室處理:痰是最方便和無創(chuàng)傷性病原學診斷標本,但咳痰易遭口咽部細菌污染。因此痰標本質量好壞、送檢及時與否、實驗室質控如何,直接影響細菌的分離率和結果解釋,必須加以規(guī)范。第11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2(1)采集:須在抗生素治療前采集標本。囑病人先行漱口,并指導或輔助病人深咳嗽,留取膿性痰送檢。無痰病人檢查分支桿菌和卡氏肺孢子蟲可用高滲鹽水霧化吸入導痰。真菌和分支桿菌檢查應收集3次清晨痰標本;對于通常細菌,要先將標本進行細胞學篩選,1次即可。(2)送檢:盡快送檢,不得超過2h。延遲送檢或待處理標本應置于4℃保存(疑為肺炎鏈球菌感染不在此列),保存標本應在24h內處理。(3)實驗室處理:挑取膿性部分涂片作革蘭染色,鏡檢篩選合格標本(鱗狀上皮細胞<10個/低倍視野、多核白細胞>25個/低倍視野,或二者比例<1:2.5)。以合格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兩種培養(yǎng)基,必要時加用選擇性培養(yǎng)基或其他培養(yǎng)基。用標準4區(qū)劃線法接種作半定量培養(yǎng)。涂片油鏡檢查見到典型形態(tài)肺炎鏈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有診斷價值。第12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3

四、CAP的初始經(jīng)驗性抗菌治療建議:

首劑抗感染藥物爭取在診斷CAP后盡早使用,以提高療效,降低死亡率,縮短住院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正確診斷是前提,不能為了追求“早”而犧牲必要的鑒別診斷。對于門診輕癥CAP患者,盡量使用生物利用度良好的口服抗感染治療。療程

—輕、中度CAP患者療程5-7天,重癥以及伴有肺外并發(fā)癥患者可適當延長抗感染療程

—非典型病原體感染治療反應較慢者可延長至10-14天

—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克雷伯菌屬或厭氧菌等容易導致肺組織壞死,抗菌療程可延長至14-21天。第13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4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1不同人群常見病原體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

藥物推薦備注門診治療(推薦口服給藥)無基礎疾病青壯年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流感嗜血桿菌、腺病毒、卡他莫拉氏菌①阿莫西林、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②一代/二代頭孢菌素;③四環(huán)素類;④呼吸喹諾酮類;⑤大環(huán)內酯類。①根據(jù)臨床特征鑒別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衣原體肺炎和病毒性肺炎;②門診輕癥支原體、衣原體和病毒性肺炎多有自限性。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年齡≥65歲)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腸桿菌科菌、肺炎衣原體、流感病毒、RSV病毒、卡他莫拉氏菌①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②二代頭孢菌素;③三代頭孢菌素(口服);④呼吸喹諾酮類;⑤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二代頭孢菌素聯(lián)合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年齡≥65歲/存在基礎疾?。孕呐K、肺、肝、腎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酗酒、3月內接受β-內酰胺類藥物治療是耐藥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危險因素,不宜單用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第14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5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2不同人群常見病原體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

藥物推薦備注需入院治療,但不必收住ICU(可選擇靜脈或口服給藥)無基礎疾病青壯年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氏菌、流感病毒、腺病毒、其他呼吸道病毒①青霉素G;阿莫西林、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②三代頭孢菌素、頭霉素類、氧頭孢烯類;③上述藥物聯(lián)合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④呼吸喹諾酮類。①我國成人CAP致病菌中肺炎鏈球菌對靜脈青霉素耐藥率僅1.9%,中介率僅9%左右。青霉素中介肺炎鏈球菌感染的住院CAP患者仍可以通過提高靜脈青霉素劑量達到療效;②疑似非典型病原體感染首選四環(huán)素類和呼吸喹諾酮類,在支原體耐藥率較低地區(qū)可選擇大環(huán)內酯類。第15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6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2不同人群常見病原體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

藥物推薦備注需入院治療,但不必收住ICU(可選擇靜脈或口服給藥)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年齡≥65歲)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腸桿菌科菌、流感病毒、RSV病毒、卡他莫拉氏菌、厭氧菌、軍團菌①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②三代頭孢菌素及加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頭霉素類、氧頭孢烯類、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類;③上述藥物單用或者聯(lián)合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④呼吸喹諾酮類;①有基礎疾病患者及老年人要考慮腸桿菌科菌感染可能,并需要進一步評估產ESBL腸桿菌科菌感染的風險;②老年人需關注吸入風險因素。第16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7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3不同人群常見病原體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

藥物推薦備注需入住ICU(推薦靜脈給藥)無基礎疾病青壯年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腺病毒、軍團菌①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三代頭孢菌素、頭霉素類、氧頭孢烯類、厄他培南聯(lián)合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②呼吸喹諾酮類。①肺炎鏈球菌感染最常見,其他要考慮的病原體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軍團菌、流感病毒等;②流感流行季節(jié)注意流感病毒感染,考慮聯(lián)合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并注意流感繼發(fā)金葡菌感染,必要時聯(lián)合抗MRSA藥物。第17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8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3不同人群常見病原體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

藥物推薦備注需入住ICU(推薦靜脈給藥)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年齡≥65歲)肺炎鏈球菌、軍團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腸桿菌科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RSV病毒、厭氧菌①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類、三代頭孢菌素及加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類聯(lián)合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②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三代頭孢菌素、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類聯(lián)合呼吸喹諾酮類.①評估產ESBL腸桿菌科細菌感染風險;②關注吸入風險因素及相關病原菌的藥物覆蓋。第18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9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4不同人群常見病原體

初始經(jīng)驗性抗感染藥物選擇

藥物推薦備注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危險因素CAP、需住院或者入住ICU(推薦靜脈給藥)有結構性肺病患者銅綠假單胞菌、肺炎鏈球菌、軍團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腸桿菌科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菌、流感病毒、腺病毒、①具有抗假單胞菌活性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②有抗假單胞菌活性的喹諾酮類;③具有抗假單胞菌活性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聯(lián)合有抗假單胞菌活性的喹諾酮類或氨基糖苷類;④具有抗假單胞菌活性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三藥聯(lián)合。危險因素包括:①氣道銅綠假單胞菌定植;②因慢性氣道疾病反復使用抗菌藥物或糖皮質激素;③重癥患者或明確耐藥患者推薦聯(lián)合用藥。第19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

CAP的輔助治療補液、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營養(yǎng)支持以及物理治療等輔助措施;合并低血壓的CAP患者早期液體復蘇;低氧血癥患者的氧療和輔助治療;輔助藥物還包括糖皮質激素、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他汀類藥物,但到目前為止無確切證據(jù)證明其有效性。第20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1糖皮質激素治療CAP合并休克患者有文獻報道,根據(jù)meta分析結果,結合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提出推薦:

—高炎癥反應的CRP→預后不良

—糖皮質激素調控炎癥反應

—糖皮質激素用于CAP的治療仍有爭議

—建議用于重癥CAP(合并感染性休克)

—低劑量(<1mg/kg/d)

—存在高炎癥反應者(CRP>150mg/L)第21頁,課件共2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2

CAP初始治療后評價和處理

1.初始治療后48—72h應對病情和診斷進行評價。有效治療反應首先表現(xiàn)為體溫下降,呼吸道癥狀亦可以有改善。白細胞恢復和X線病灶吸收一般出現(xiàn)較遲。凡癥狀改善,不一定考慮痰病原學檢查結果如何,仍維持原有治療。如果癥狀改善顯著,胃腸外給藥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