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走進神奇
【數(shù)學fl標】
1、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學生體會到自然中的神奇,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讓人
驚嘆的。
2、通過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這些神奇則是人
類智慧的結晶。
3、通過解釋一些神奇現(xiàn)象,讓學生知道通過學習科學,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釋
的。
【重直奉直】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僻時】1課時
【敬具】多媒體、水、塑料瓶、塑料繩、玻璃杯、磁鐵、鐵釘、三棱鏡、光
源漏斗、乒乓球
【敖放]講解、實驗
【裸型】新授課
【數(shù)學過程】
-.新課引入
同學們好!從現(xiàn)在起,我們要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物理學。物理是一門非常有
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學??梢赃@么說,我們身邊處處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歡物理,
去觀察、實驗、思考。下面看
二.新課講授
1、在自然中
自然現(xiàn)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現(xiàn)象,請看書上圖1-1-…-圖1-7:
⑴浩瀚太空,群星閃爍,它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我們復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
地方?
⑵當夕陽西下,天邊為何常有紅色的霞光?
⑶天公"發(fā)怒"是怎么回事?雷雨過后為什么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彩虹?
⑷生發(fā)萬物的大地,為什么有時會山崩地裂,噴吐巖漿?
⑸江河為何有時也會"發(fā)怒"?
⑹巍巍雪山,高聳入去,為何甚至一聲噴嚏高可能導致雪崩?
⑺風是怎樣形成的?
觀看錄像:海市蜃樓片段。
介紹: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現(xiàn)的是一個扁平的太
陽,突然人們發(fā)現(xiàn)在它的上方,又出現(xiàn)了一個太陽,奇怪怎么有兩個太陽呢?
電腦模擬雷電的產(chǎn)生。
介紹霧淞:冬天,我國東北松花江畔百里長堤上常會出現(xiàn)滿眼的玉樹瓊花—霧
淞(又稱"樹霜")。這是我國的四大自然景觀之一。這是怎么回事呢?
自然真美麗,真神奇。
請同學們舉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現(xiàn)象來。
學生舉例(約5-10分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生活中
在我們生活中也會呈現(xiàn)另一些神奇。
看課本圖1-8——圖1-13
學生舉例,你在生活中見到哪些些神奇的現(xiàn)象?
下面我們看幾個有趣的現(xiàn)象
實驗一:光的色散實驗
實驗二:隔掌吸釘
實驗三:摩擦起電
散開的塑料繩有干燥的手捋幾下,看有什么現(xiàn)象?塑料繩不僅不能合攏,反而會
膨脹開,有趣嗎?
實驗四:放大鏡
一礦泉水瓶中裝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觀察,手變粗了;用它看書上的字,字變大
了,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還有一有趣的事,據(jù)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111米高空
飛行時發(fā)現(xiàn)身邊似乎有一條小蟲,他伸手抓來一看,大吃一驚!原來是一顆德國制造的
子彈。這個傳說真實嗎?
實驗五:學生實驗
請同學們做個實驗,撕一長紙條,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鋼筆帽立在紙條的一端。
你能不能把紙條從鋼筆帽下抽出來,而鋼筆帽不倒。
實驗六:
現(xiàn)有一小漏斗,一個乒乓球,如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給它吹氣,會怎么樣呢?
實驗七:礦泉水為什么流不出來?
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物理現(xiàn)象。大家舉些來看。
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都可以用我們的物理知識來解釋。
三?小結:
物理是一門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學。希望大家喜歡物理,去認真地觀察、
實驗、思考。
四.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
2.寫出你見到或聽到的一些神奇的物理現(xiàn)象(至少10個,書上沒有的)
3.閱讀第二節(jié)內容,下節(jié)討論
【救孝強針】
§1-1走進神奇
1、自然中…
2、生活中
【反核】
1.
§1-2探索之路
【敖當目標】
1、了解古人對神奇現(xiàn)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學發(fā)展的幾個重要階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們的探索歷程則是漫長的、曲折并富有意義的。
【理直率直】了解探索之路
【僻村】1課時
【教具】錄像
【效法】閱讀、講解、討論
【裸型】新授課
【數(shù)學過程】
一.復習
舉些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
二,新課引入
物理學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近代和現(xiàn)代,近代每一次
的工業(yè)革命都是物理學的突破。從蒸汽機到電的產(chǎn)生,再到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物理學
的研究上出現(xiàn)重大的突破。人類對科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三.新課
1、古文明中的科學思索
看圖1-14---圖1-18及說明,了解古文明
我國古代文明:
我國四大發(fā)明中,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狀
況,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中,第三種在航海上,從那里接著產(chǎn)生無數(shù)的變
化,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對人類事
業(yè)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2、物理學的進步之階
看圖1-19-S1-22及說明,了解四位科學家的貢獻
從蒸汽機到核能發(fā)電:17-18世紀,由于工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和力學、熱學的發(fā)展,促
進了蒸汽機的研制。蒸汽機的出現(xiàn),導致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由手工業(yè)生產(chǎn)走
向大規(guī)模機器生產(chǎn),人類生活面貌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到19世紀,由于法拉第、麥克斯韋等科學家在電與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人類
產(chǎn)生了電能,并制造了各種電氣設備,人類社會進入了應用電能的時代。21世紀,人
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日益深入,開始利用核能發(fā)電。
物理與高新技術:現(xiàn)代,隨著人們對物質結構的進一步認識,促進了信息技術、
現(xiàn)代交通技術、電腦、納米技術空間技術的發(fā)展。一個嶄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
技術時代正在迎接著我們。
四.小結(略)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2.談談人類對自然探索的認識。
【極本錢針】
§1-2櫬索之路
1、古文明中的科學思索
2、物理學的進步之階
【攻依】
1.
2.
1-3站在巨人的用膀上
【敖當目標】
1、了解物理知識的一些現(xiàn)代應用。
2、了解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3、了解物理學家的科學精神與偉大情懷。
【重立率直】知道什么是物理學,知道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及方法
【褓時】1課時
【殘房】錄像
【敖收]閱讀、講解、討論
【裸型】新授課
【敖考過程】
一.復習
人類在認識自然中,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那么什么是物理學(Physics)呢?
二.新課引入
物理學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近代和現(xiàn)代,近代每一次
的工業(yè)革命都是物理學的突破。在探索之路上,有眾多的科學巨人為后人留下了果實
豐碩的園地、科學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學精神?!闭驹诰奕说募绨蛏?,你能站得更
高,看得更遠。
三.新課
1.知識園地--碩果累累
很多的前進在探索神奇現(xiàn)象的過程,逐漸發(fā)現(xiàn)蘊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規(guī)律。隨著對
這些規(guī)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學的體系便逐漸形成了。
那么什么是物理學呢?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
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看圖1-23——圖1-28
人類科學探究的碩果。
正是由于眾多的科學家致力于不斷的探究,我們的生活才越來越豐富起來。
2.科學探究--其樂無窮
科學巨人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知識的宮殿,而且還創(chuàng)建了科學的探究方法。
貢獻最大的應該是意大利的物理學家伽利略。
看圖1-29,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講"鐘"的故事。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呢?
?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
提出問題f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與設計實償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搪
分析與論證-A評估f交流與合作
在科學探究中,大家要學會問,學會猜,學會做,學會想,學會合作。
3、科學精神…永遠高揚
科學家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還為后人留下了永遠高揚的科學精神。
學生看圖1-31--圖1-33閱讀后討論。
問:通過閱讀,你們認為科學家們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訣竅在哪里?
四.小結(略)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
2.什么是物理學?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談談對初中物理的想法。
【救市接葉】
§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知識園地---碩果累累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
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科學探究--其樂無窮
提出問題一A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與設計實航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搪
分析與論證f評估f交流與合作
3、科學精神…永遠高揚
動與靜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運動的世界里,能舉例說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自
然現(xiàn)象與運動的關系。
2.了解人們以多種方式描述運動的世界(如詩歌、繪畫、音樂、詞匯等),
能說出一些常用的描述運動詩句和詞語。
3.知道如何科學描述物體的運動與靜止;知道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與靜”。
〔教學方式〕交流與討論。
〔教學重難點〕用參照物、運動(靜止)、相對等物理概念去描述運動的相
對性。
教學過程
一、絢麗多彩的運動世界
充分運用多媒體的視聽優(yōu)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這個運動的世界:人在
林陰道上行走;汽車在公路上奔馳;飛機在天空中翱翔;小鳥在樹林中飛
翔;月球繞地球轉動;地球繞太陽轉動;整個宇宙的成千上萬個星系都在運
動。
讓學生體驗到我們生活的宇宙每時每刻都在運動,我們就生活在運動的世
界里。
這里讓學生再列舉自己認識的一些運動現(xiàn)象,結合多媒體展示和學生舉例
自己得出:世界是運動的。
二、人文視野中的運動世界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們總是不斷地用不同的方式解口和描述這個運動
的世界:詩人用語言的韻律和意境贊美運動;畫家用形態(tài)和色彩描繪運動;
音樂家用旋律和節(jié)奏表現(xiàn)運動。
充分鼓勵學生說出描述運動的詩詞、音樂、繪畫、詞匯等。
例如在詩詞方面舉出他們學過或看過的各種詩句。教U幣可依據(jù)學生說出的
一些詩句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如絕句?登天門山等)。
在音樂和繪畫方面學生可能舉出得少些,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古曲《流
水》、梵高的《星夜》、畢加索的《沐浴的玩球者》或祖國的傳統(tǒng)國畫等。
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音樂和繪畫所表現(xiàn)出的運動情景。
在詞匯方面學生可以說出“上升、下落、跑步、轉動、飛奔”等。
教師活動:展示詩詞、音樂、繪畫等,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情感去體驗運動
的各種形式。
學生活動:討論和交流,說出描述運動的詩詞、詞匯等,能說出古曲《流
水》中是如何描述運動的,能描述繪畫中表現(xiàn)運動的各種方式。
三、科學視野中的運動世界
科學家又是如何來描述這個運動的世界的呢?
科學家用特定的概念、數(shù)學工具及實驗方法來描述與研究運動。
同學們,你們對科學上所說的運動是如何認為的呢?
學生活動: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能說出物體位置的改變就稱
為運動。
教師指出:物理學中所說的機械運動(mechanicalmotion)是指一個物體相
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
這里說的另一個物體,即事先選定的標準物體,叫做參照物(reference
object)?
然后引導學生說出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稱這
個物體是靜止(rest)的。
用多媒體展示動畫:一女孩站在樹的對面靜止不動或從同學身旁飛馳而過
的火車等。
學生說出樹木是靜止的。但教師在這里要激起認知矛盾(或者有學生主動提
出矛盾的觀點):地球是運動的,樹木在地球上隨著地球一起移動,按理說樹
木是運動的,但平時我們看起來樹木是靜止的,為什么呢?
引導學生說出:從女孩這方面來看,樹木和她自己的位置關系沒有改變。
(可再展示運動和靜止的概念)
教師點明:看來判斷樹木是否靜止,是拿樹木和女孩自己比較,看樹木的
位置發(fā)生變化沒有。
再用多媒體展示動畫:另一個男孩向女孩走來。問:男孩是運動還是靜止
的,為什么?
引導學生用參照物、位置改變等概念去描述:以女孩為參照物,男孩和她
之間的位置在不斷改變,所以說男孩在運動。順勢提出:如果男孩來觀察女
孩,以男孩為參照物,女孩和他之間的位置在變化嗎?可不可以說在男孩看來
女孩是運動的斑可不可以認為在男孩看來,樹木也是運動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看來說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是相對于選定的參照物
來說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改變了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反之,就
是靜止的。
因此,我們描述物體運動或靜止時都要特別說明是以什么為參照物,選擇
的參照物不同,結論常常會不一樣。
在此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一段動畫:潘冬子站在竹排上向下游運動,配
上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p>
激起疑問:以什么為參照物時,說“竹排”是運動的?又是以什么為參照物
時,說“青山”是運動的?
學生活動:充分討論交流,能說出“竹排相對于兩岸或岸上的樹的位置改變
了,所以說竹排是運動的;青山相對于竹排或潘冬子的位置改變了,所以青
山是運動的?!?/p>
教師追問:如果以潘冬子為參照物,竹排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學生做游戲“誰在動”(類似教材的練習),然后利用多媒體優(yōu)勢展示,討論分
析:抽4個學生上講臺依次排成一排后,讓全班其他學生閉上眼睛,教師變
動4個學生的位置后,請其他學生判斷誰運動了,誰沒有運動?》一步理解運
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巧妙地應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為我們服務。
多媒體展示一些動畫(如電梯、聯(lián)合收割機、同步通信衛(wèi)星等)。
學生討論回答:以為參照物,電梯里的乘客是運動的;以為參照物,電梯
里的乘客又是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收割機是的;以卡車為參照物,收
割機又是的。說同步通信衛(wèi)星是靜止的,是以為參照物。
(課件中還準備了更多的幾個運動和靜止的現(xiàn)象,可根據(jù)課堂進展和需要讓
學生討論交流,分析判斷。例如:兩架空中飛行的飛機相對靜止;月亮白蓮
花般在云層中穿行;皮帶運輸機等等。)
最后師生或學生共同小結本堂課的內容。
四、作業(yè)
1.課后練習1、2O
2.請設計一個與運動有關的圖文并茂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也可制作成網(wǎng)
頁,以后相互交流。
J2.2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教學要求
序號教學內容要求程度重點與難點
1國際單位制知道
單位知道
單位換算會
2長度
估測會
重占
刻度尺的使用會■、、、
單位知道
單位換算會
3時間
估測會
停表的使用會
概念知道
4測量誤差
減小方法知道
二、教學過程
模塊一:測量單位
講解: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研中,人們經(jīng)常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測量。體檢時量身高、體
重、血壓等,買菜時稱一下菜有多重等。
問題1:小剛到學校醫(yī)務室去體檢,醫(yī)務人員給小剛量完身高后告訴小剛他的身高是
163。小剛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學生討論并得出正確的結果:163厘米或1米63)
講解:上述問題告訴我們,測量時必須首先規(guī)定被測量量的單位。為了世界各國交流
的方便,1960年,國際上通過了一套統(tǒng)一的測量標準,叫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ofUnis),簡稱SI。(多媒體顯示)
模塊二:長度的單位及測量
1、長度的單位
講解: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它
的長度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pm)、
納米(nm)。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pm=10-6m;1nm=
10-9mo(多媒體顯示)
惠安至泉州的距離約30km(公里),初二年齡段的同學身高多數(shù)在1.5m—1.7m之間,
手掌的寬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寬度大概是1cm。
2、長度的估測
問題2:請目測一下黑板的長度。
(請5個同學目測,再用米尺實際測量,比較誰目測的結果更準。)
問題3:人們正常走路一步的距離大約為0.5m,以此為長度標準,估測教室的長度。
(請兩同學同時在教室中走路進行估測)
3、長度的測量
講解:長度估測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長度測
量工具進行測量。
展示:各種類型的長度測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標卡尺(精度高)、
螺旋測微器(精度高)等]。
介紹: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學生看課本P21并讀出圖2-15及圖2-17的長度)。
活動1(1人一組):用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長度和寬度(結果填入P22的表格中)。
(選擇兩個較為典型的、有點問題的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評價。)
活動2(兩人一組):測量乒乓球的直徑。
(教師巡視,并對同學進行指導。)
介紹:國際乒聯(lián)為了我們限制我們中國乒乓球選手,同時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動在全世
界更好地開展,把乒乓球的直徑從原來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謂的小球改大
球),把乒乓球比賽從原來的一局21分制改為現(xiàn)在的一局11分制。但在剛結束的第
28屆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表現(xiàn)依然銳不可擋,取得男雙、女單、女雙三塊金牌。
模塊三:時間的單位及測量
1、時間的單位
講解: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jīng)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jīng)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在
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它的時間單位:
年(y)、天(d)、時(h)、分(min)、毫秒(ms)、微秒(2)。它們之間的換
算關系是:
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pso
2、時間的估測
活動3(集體活動):估測1分鐘的時間長度。(請三個同學上臺面向黑板,其余同
學當裁判,講臺桌上的大時鐘面向“裁判",教師喊計時開始,三名若認為1min時間
到則舉手,比比看誰對1min的時間估測更準一些。)
3、時間的測量
講解:時間估測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時間測
量工具進行測量。
活動4(2人一組):停表的使用。(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對停表的使用方法進行簡單講
解,然后教師喊口令,學生按停表計時,請同學相互幫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
法。)
活動5(2人一組):跑圈測時。(請三位自認為速度較快的同學分別從教室前門繞到
教室后門再回到前門跑一圈,各組同學分別測出每位同學所用的時間,然后請其中一
組同學用他們的測量結果判斷誰的速度更快。)
模塊四:測量誤差
介紹:測量誤差。(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23信息窗內容)
模塊五:課堂小結
講解:利用多媒體顯現(xiàn)本節(jié)知識結構進行小結。下節(jié)課將更深入地探討有關測量的知
識。
三、附錄
(-)教學媒介
多媒體教室、拉竿天線、課件/尺子、三角板(1付)、米尺、卷尺、游標卡尺、螺旋
測微器/乒乓球(30個)、尺子(學生自備)、三角板(1付,學生自備)/大時鐘/停
表(30只)
(二)課后作業(yè)
20分鐘能力作業(yè)卷J2.2。
(三)教后記
J2.2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序號教學內容教學要求重點難點
1J2.2基礎知識知道
2單位換算(含指數(shù)的基本運算)知道
3特殊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及思維方式理解重占
二、教學過程
模塊一:復習J2.2基礎知識
J2.2基礎知識:①國際單位制的制定;②長度和時間的國際單位、常用單位及換算關
系;③刻度尺的三要素及使用方法;④秒表的使用;⑤測量誤差的概念及減小誤差的
方法。(多媒體顯示)
模塊二:單位換算
問題1a:太陽光從太陽達到地球需要500s,合min。
問題1b: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為3.8x105km,相當于mo
問題1c:水分子的直徑為4xl0-l0m,相當于nmo
說明:因學生需到下半學期才在數(shù)學中學習指數(shù)知識,但因指數(shù)知識在物理上半學期
又非用不可,故在討論上述單位換算問題時,適當講解指數(shù)知識。
模塊三:特殊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問題2:如何測量一個碗口的周長?
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①曲線;②規(guī)則(圓)。測量方法:①置妾用卷尺測量;②
化曲為直:用細線繞硬幣一周再拉直測量或將硬幣在直線上轉圈;③利用圓周公式C
=2nr=nd:兩塊三角板一把尺子夾緊硬幣即可量出直徑或用紙將圓描下,再將紙上
的圓對折即可測出直徑或利用幾何方法(有多種方法)找到直徑來測量。
問題3:漳泉肖鐵路通過惠安的唯一一條鐵路線,如何知道這條鐵路的總長度呢?
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距離太大,難以直接用刻度尺測量。測量方法:①上網(wǎng)查找
(現(xiàn)場上網(wǎng)查找,搜索關鍵字:漳泉肖鐵路全長<128km>);②借助福建省地圖間接
測量。
問題5:如何測出一盤蚊香燃完所需的時間?
思路:被測時間特點:時間太長。測量方法:①直接用手表測量(要有耐心,可邊做
事情);②利用比例測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時間即可。(現(xiàn)場實驗,小段蚊香長度約為
1.5cm,蚊香的燃燒速度約12cm/h)
說明:上述三個問題先分析特點,方法讓學生討論后再——評價。鼓勵學生多找方法,
并盡量找到簡單實用的方法。
模塊四:課堂小結
本堂課通過對一些特殊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問題的探討,除了掌握這些簡單的物理知識
外,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學習生活當中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善于把你的思路打開,如此
你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三、附錄
(-)教學媒介
多媒體教室(能上網(wǎng))、課件/硬幣、棉線、教案紙、(三角板1付)、尺子、卷尺/
福建省地圖/蚊香(一整圈+一小段)、棉線(長度約1m)、手表、打火機。
(二)課后作業(yè)
①20分鐘能力試卷;②完成練習冊題目(題目進行篩選);③預習J2.3。
(三)教學設計說明
①問題2-問題4實用性較高;②本節(jié)課的重要目的是打開學生的思維廣度。
(四)教后記
§2-2長度與時間的測量(3)
[?目標]
1、鞏固長度與時間的單位及其關系換算;
2、練習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與用表測量一段時間的方法;
3、介紹幾種特殊的長度測量方法。
4、知道誤差與錯誤。
【唾直睢百】
1、長度單位關系換算中,小單位化為大單位的過程的表示(負指數(shù)表示;不用
2、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時】1課時
[<具]自制示教板、刻度尺(透明與不透明各1)、皮卷尺、停表、牙膏
外包裝盒……
【敖法]啟發(fā)、講解、實驗、討論
【曾型】習題課
【數(shù)考過程】
-.新課引入
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并鞏固上節(jié)課所學的"如何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
著重理解"五個對",再現(xiàn)"放對、讀對、記對"三項內容。通過自制掛圖,讓學生
判斷下列四圖中的讀數(shù)方法,并理解估計到分度值下一位的正確含義。
C
二.進行新課
1.講解分層達標練習。相關題目中涉及誤差與錯誤,應給予適當說明。
2.學生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測量物理課本的長與寬、測量課桌的長與寬
3.教師利用測量牙膏包裝盒為例鞏固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4.講解秒(停)表的使用及其讀數(shù)方法
5.學生估測練習——幾個常見物體的長度估測(干電池的高、教室長與寬等),
1分鐘的估測
6.簡單介紹幾種特殊的測量方法——累積法、替代法……
三.課堂練習
配套練習冊中的部分題目。
四.小結
略。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2.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2-2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正確測量方法——“五個對”
選對——選擇合適的刻度尺(量程與分度值)
放對——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刻度線應緊貼被測物體
看對——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讀對——要求估計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記對——數(shù)字+單位(數(shù)字包括:準確值和估計值)
2、誤差與錯誤
真實值與測量值之間存在的差異,叫誤差。
減小誤差的方法之-------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錯誤是可以消除的。
3、時間的估測與測量
快與慢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2.要求學生能用速度描述運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教法設計〕探究型新授課:比較玩具小車的快與慢(1課時)。
采用邊探究、邊研討的方式課堂教學,學生分4人一組,在實驗室進
行。學生在分組探究活動中親身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各種方法,并在
教師適當引導下,歸納分析、構建自己有關速度方面的知識,適時進行速
度簡單計算練習。課前要求學生預習本節(jié)教材內容,以便學生建立速度的
前概念,增強課中探究實驗操作規(guī)程的指向性。
〔教學用具〕玩具小車(每組一輛)、停表(每組2塊)、卷尺(每組一
把)、桌面。
〔教學方式〕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運用的是“控制變量”法。當一個被研討的物理量
同時與幾個不同的物理量有關時,可以先控制一些有關量的變化,只突出
探討其中一個物理量與研討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此再逐個研討每個相關
量與被研討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再歸納出總的規(guī)律。
2.玩具小車出發(fā)要與計時同步配合。
3.玩具小車的快慢程度要能夠明確區(qū)分出。
〔教學重難點〕
1.知道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2.明確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
3.知道速度單位的組成和由來,會對不同速度單位進行換算。
4.會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對不同單位的速度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1.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各組就如何比較玩具小車的快與慢自行設計實
驗方案。
2.在教師的幫助下,修訂實驗方案,組內進行分組實驗的操作分工。
3.依照擬訂計劃進行實驗,同時做好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及實驗現(xiàn)象的觀
察,將結果填入表格中。
實驗次數(shù)U玩具小車通過路程s/mo玩具小車運動時間t/s口玩
具小車運動快慢E3玩具小車速度v=sR]t1R]s=1m2Os=1m3O
Ut=2s4OOt=2s56
實驗次數(shù)1、2的運動路程相同,測此運動時間。
實驗次數(shù)3、4的運動時間相同,測此路程。
實驗次數(shù)5、6的運動路程、時間都不相同,測此速度。
4.實驗探究
(1)汽車通過路程相同時,所用時間越短,汽車運動越快,速度越大。
(2)在所用時間相同時,通過路程越長,汽車速度越快。
(3)在所用時間和通過路程都不相同時,運動越快,速度越大。
與鄰組相互觀摩,互通數(shù)據(jù)、結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5.實驗結論
(1)速度大的物體運動得快,速度小的物體運動得慢,速度是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比較快與慢的方法
①路程相等比時間;
②時間相等比路程;
③路程、時間都不等時,利用v=s0t求出速度再比較。
6.完成實驗報告。
課堂實錄
一、引入實驗
師:同學們,你們在體育課上跑60m的時候是怎樣比較跑步快慢的?
生:同時跑,誰先到終點,誰就跑得快。
師:張華騎車,李明步行,同時運動2min,哪個走得遠?
生:張華騎車走得遠。
師:他們倆誰運動得快?
生:是張華。
師:剛才說都跑60m,現(xiàn)在一人跑100m,另一人跑60m,如何比較他
們的快慢?
生:就比他們的速度。
師:對,比速度。因為速度就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板書:公
式v=sR]t
師:請同學說說速度的定義。
生: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師:速度的單位是什么?
生:米每秒(m/s),還有千米每時(km/h)。
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通過測玩具小車的速度來重現(xiàn)前面討論的匕儆快慢
的方法,親身感受一下物體運動快慢與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并測算出相應
的速度值。同學們能不能做到?
生:能。
二、開展實驗
師:請同學們說說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哪些?
生:一是提出問題。
師:這次實驗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測玩具小車的速度。
生:二是制定計劃。
師:根據(jù)v=sUt,我們需要測哪幾個物理量?
生:測距離s,測時間t。
師:需要哪些器材?
生:玩具小車一運動的物體;電子表一用來測時間;卷尺一用于
測量距離。
師:還有沒有呢?
(學生不知如何回答)
師:要有場地嘛!這次實驗玩具小車運動的場地就是實驗室的實驗臺。
生:喔!
師:我們實驗室為每組準備了玩具小車一輛,停表一塊,你們準備了什
么?
生:電子表,卷尺。
師:都帶來了嗎?
生:都帶來了。
(教師巡查)
師:你這電子表能用來測秒嗎?
生:能。
師:測給我看看。
(學生演示給教師看)
師:這位同學真不錯,不僅帶來了電子表,還會熟練使用。實驗室里已
有一塊停表,你們帶的電子表還能派上用場嗎?
生:能,我們可以用幾塊電子表同時測時間。
師:這有什么好處?
生:可以算出時間的平均值來減少測量誤差。
師:很好。下一環(huán)節(jié)?
生:三是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師:實驗共做三組,第一組限定路程為100cm,第二組限定時間為
2s,第三組由同學們自行規(guī)定時間和路程,每組快慢各做一次,清楚了
嗎?
生:清楚了。
師:好,開始分組。每組組長對組內同學進行分工,建議計時一人,啟
動玩具小車一人,測量距離一人,第二計時兼記錄一人。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實驗室的停表,你們會用嗎?
(教師邊演示邊講解)
生:會用了。
師:好,開始實驗。
生:“預備!開始”(啟動玩具小車到終點)。“停!”(計時測量路程)。
(教師巡視)
生:我們來不及測時間。
師:玩具小車不能太快,只要有快慢區(qū)別就行。
師:你們的玩具小車的運行路線應盡量保持直線,要對準終點。
生:老師,距離不好測量。
師:我做一次給你們看。玩具小車到起點線時就放手。一到2s,立即
按住玩具小車,標出終點。你們要注意相互配合。
師:讓我看看你的表格。
(學生送上表格)
師:怎么不寫單位?你測量的估計值怎么沒有?
(學生進行相應的訂正)
三、得出結論
師:剛才進行了實驗,請每組將記錄的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與處理,并填
入表格中相應的空格內。
(學生進行計算、填表等活動)
師:請各組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各組紛紛發(fā)言、討論,氣氛熱烈、各抒己見,然后推出代表進行大組
交流)
生:速度大的物體運動得快,速度小的物體運動得慢,速度是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師:比較快與慢的方法呢?
生:在路程一定時,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快。
師:很好。記住這是第一種方法,路程相同時,看時間。
生:在時間相同時,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快。
師:對。記住這是第二種方法,時間相同時,看路程。
師:當路程、時間都不同時,怎么辦?
生:測算出他們的速度再進行比較。
師:很好。這是第三種方法,當路程與時間都不同時,用V=sut求
出速度再比較?,F(xiàn)在會不會利用上述三種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了?
生:會比較快慢了。
師:很好,今天的實驗很成功,大家都有所收獲,請同學們填好實驗報
告。如果還有什么建議、想法和問題都請寫在實驗報告中。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教學設計
〔探究課題〕學生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測評(學生分組實驗)。
〔設計思想〕
1.改變物理學科本位,探索物理與體育學科的教學整合。把“測量物體
平均速度”擴展成“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測評”,使單純驗證性實驗提升為
探索性實踐活動,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改理
念。(注:實驗教材提供了2個探究活動方案給參試老師選用,經(jīng)實驗區(qū)內
兄弟學校及本校的實地試用,結果不甚理想:“斜面滾球”球速太快,來不
及計時,更不說分段了,所測值不足為信,無法提供討論和交流;“百米
跑”路程太長,易疲勞,注意力易向外游離,同時也吃不準各人在跑動中的
速度變化情況,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無法體現(xiàn)教學標準的要求。)
2.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在體驗探索的過程中,也深化了對知識
和技能的認識和理解。
3.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并設法創(chuàng)造難得的相
互協(xié)作的條件,把實驗擴展到操場,把實驗組擴充到10人。有利于學生
主動積極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有利于學生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教學目標〕
1.加深對變速直線運動的理解,會應用速度規(guī)律來實測50m跑各段的
平均速度。
2.依據(jù)《體育達標》要求,比照學生50m快速跑的實況,對快速跑的
速度控制進行實地評估。
3.體驗探索實驗的有關過程;學會使用停表計時。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相互協(xié)作的團
隊精神。
〔實驗原理〕V=sOt(s:用卷尺可測,t:用停表可測)。
〔實驗器材〕停表、卷尺、筆、記錄表格、自制多媒體課件。
〔探究課時〕物理實驗課一節(jié),活動課一節(jié)(共2課時)。
〔教學準備〕
1.事先選好實驗場地,畫好跑道,標出相應5個計時點的位置。
2.事先對各班實驗組長進行實驗全過程操作培訓,以利學生實驗穩(wěn)妥順
利地開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實驗目的的講解,操作要點的引導
體育教師:50m快速跑技術要領;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指標。
1.起跑:普通采用蹲踞式,前腳離限制線一腳半,后腳離限制線三腳距
離,兩手放在限制線后沿(多媒體顯示)。
2.速度控制:
(1)0~10m:加速跑。在最短時間內發(fā)揮出最快速度。要求:男生在
2s內完成,女生在2.5s內完成。
(2)10~40m:中途跑。正確跑姿快速完成,后蹬充分,“趴地積極”,
身體保持正直線稍前傾。要求:男生在4s內完成,女生在4.5s內完成。
(3)40~50m:沖刺跑。保持或盡量保持中途跑的速度,以最快速度沖
過終點。沖線時不要急于停下來,要有緩沖過程,逐漸降低速度直至停
止,以免發(fā)生事故。
物理教師:為每個學生50m跑的速度控制做客觀的評測,利用測量及
計算各段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來考查v=s口to
速度控制指標參照附表(多媒體顯示)O
二、實驗分組
每10名同學為一實驗組,組長一名,再分成甲、乙兩隊,每隊5人。
甲、乙兩隊相對站立,發(fā)記錄表格紙,每人在自己表格的運動員欄中依次
寫下對面5位同學的姓名。
三、實驗過程
1.進入50m跑場地:甲隊5人在起跑線后列一路縱隊,準備跑步;乙
隊5人領到停表后(學會用法),依次站到各自計時位置準備計時。
2.組長發(fā)令甲隊第一人跑出同時,5名計時員同時按表開始計時。當?shù)?/p>
一人依次跑過每個計時員面前時,各計時員立即停表,并把時間記錄在表
格的相應欄中,如此繼續(xù)直至甲隊跑完。擔任計時學生最后在計時員欄中
簽名以示負責。
3.甲隊跑完后與乙隊互換,由甲隊計時,乙隊跑步,重復第2步驟。乙
隊跑完后,交回停表給老師。
4.甲、乙兩隊都跑完后,仍成兩行相對站立,相互交換手中記錄表格。
這時各隊學生都可以在手中的表格中看到自己的姓名和其中一次時間記
錄,再和本隊交流就可以抄齊自己其余4次的時間(實驗過程多媒體顯
示)。
第一課時結束(離開場地回班級做數(shù)據(jù)處理、評估和交流活動)。
第二課時
四、實驗研討(教師在課堂中組織活動、答疑、參與研討指導)
1.各人按表格內要求算出自己的各段平均速度,填入表格中,同時也把
本隊其他學生已算出的他們各自的平均速度,抄入自己表格內相應位置。
2.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評估,寫入實驗報告:
(1)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情況。
(2)50m快速跑全程平均速度,速度最快的時段。
(3)測時準確,計算無誤,填表正確。
(4)實驗認真負責,善于配合,有團隊意識。
3.每隊根據(jù)上述條件評出本隊優(yōu)勝者1名,每組評出2名,組長在每個
學生報告上寫出簡明評估。
4.實驗組之間互相交流評出實驗優(yōu)勝組(1組),優(yōu)勝者(4人)。
五、實驗小結
1.體育老師:就實驗實況從體育角度做簡要小結。
2.物理老師:從實驗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情況,從物理角度做簡要小結,格外強
調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善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3.學生將實驗內容寫成實驗報告,并在實驗報告中寫出參加實驗的體
會、收獲、改進意見和設想,交課代表。
附件
一、體育標準
1.場地安排
R10u口50u10mKU30mO10m加速O中途O沖刺
RI10mK310mR110mR110mRI10mR1口口起跑線O1
■2113U4U5
計時員站位
2.速度控制指標(合格)
跑段U加速跑0中途跑0沖刺跑0全程跑用時平均
速度U男生U2so4so1.5sKJ7.1~8.1s女生O2.5sU
4.5sU2sH7.8~8.8s男生R15m/sO7.5m/sU6.3m/sU7.0~
6.2m/s女生K34m/sO6.7m/sR15m/sU6.4~5.7m/s
二、實驗記錄表
第組隊
計時位置U1口2口3U4口5運
動
員
姓
名U計時員簽名
三、平均速度分析表
平均速度KU0~10mo10~20mO20~30mO30~40mO
40~50mK310~30mO0~50m運動員也
專家點評
本節(jié)的教學設計改變了物理學科本位的思想,探索與體育學科的有機整
合,把“測量物體平均速度”的驗證性實驗,擴展成“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測
評”的探究性活動,應用速度規(guī)律實測50m跑的各段平均速度,依據(jù)《體
育達標》要求,比照學生50m快速跑的實績,對學生的快速跑速度控制能
力進行實地評估。因探究活動與學生評價自己的體育素質實況關系密切,
不僅激發(fā)起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而且也使學生在體驗探究樂趣的同時,
深化了對速度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把實驗從室內搬到運動場,把實驗組擴
充到10人一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施展身手、相互協(xié)作的空間,也有
利于學生科學探究的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的形成。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音產(chǎn)生和傳播的條件,培養(yǎng)學
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課程理念的滲透和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根據(jù)課堂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
境,適時進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在
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尊重學生的個性,盡可能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和諧的
發(fā)展。
〔學生現(xiàn)狀〕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學生對物理探究課的教學形式還有
某些不適應的地方,如同學間的合作、師生間的交流還不夠熟練,不夠大
膽,這需要教師的鼓勵與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如何進行實驗,
實驗中出現(xiàn)與探究課題偏離或與生活常識矛盾時,應如何對待,也需要教
師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并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傊?培
養(yǎng)學生盡快適應探究課的教學,既需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逐漸提高,更
需要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給予恰當指導。
〔實驗探究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預測及處理方法〕
1.有的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可能將本章后面的聲音知識提出來。
如:響度、音調、音色、次聲等。對于提出這類問題的學生,應予以鼓
勵,并告知大家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探究的課題,只是本堂課可能時間
不夠,需留待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探究,并對學生這種勇于探索的精
神予以肯定。
2.學生可能得到有錯誤的認識和結論。不輕易否定學生的認知成果,可
建議學生反復實驗、收集證據(jù)、查找資料以獲得有關的信息,通過提高學
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來讓學生自己糾正前面的錯誤,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勇
于認錯、改錯的品質。
3.學生可能提出目前還無法解釋清楚的問題。贊賞學生的勇氣,并建議
查找有關資料,了解弄清這樣的問題,還需要哪些知識,以激發(fā)學生的求
知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4.可能將實驗探究當作游戲。教師可利用物理知識,幫助學生將這個游
戲變得更加有序和有趣。使學生明白知識的獲得,會使平淡的活動變得更
有樂趣,從而引導學生逐步走上科學探索之路。
5.出現(xiàn)教師也未曾預料的實驗方法、現(xiàn)象。贊賞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
力,并以一個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探究。
〔教材分析〕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進入到物理知識的探究中,在觀
察、感知、舉例和實驗等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有關知識的形成過
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在探究中,可能提出超
出本節(jié)課內容的問題,可以作為下一節(jié)課的研究內容。所以把第三章整體
處理,分節(jié)研究。
〔教學用具〕
1.音叉、燒杯、水、紙屑、錄音機及周圍可以用來發(fā)聲的物體。
2.學生自制自帶的發(fā)聲器具。
3.演示用的揚聲器、土電話、聲音的傳播演示器。
〔教學方式〕可交流的分組探究活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課前播放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上課時先播放生活中學生熟悉的聲音,請學
生加以辨別,由此進入聲的世界。
二、新課教學
1.聲音的產(chǎn)生
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身邊物體或自帶器材發(fā)聲,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提醒學生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師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進行全班交流活動。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由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和總
結,初步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演示揚聲器的振動實驗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二
2.聲音的傳播
利用學生可能提出的有關聲的傳播的問題,進行“土電話”游戲,引入聲
音是怎樣傳播的這個課題。
請學生舉生活中的實例。
演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隨著空氣的減少,弓I入嗔空”概念。運用分
析、推理的方法,引導學生去領悟其中的規(guī)律。由于一些同學對于聲音在
水中、固體中傳播的實例經(jīng)歷較少,有的同學可能沒注意此類現(xiàn)象,演示
聲音在水中、固體中傳播的實驗。
觀看聲音傳播的相關錄像,了解聲音傳播過程中的一些微觀現(xiàn)象和實
例。
請學生通過列舉實例,說明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并觀
看“聲音的速度”的錄像。
三、作業(yè)
1.課本上的習題。
2.將你在本節(jié)課有關聲的實驗、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記錄在作業(yè)本上。
專家點評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一節(jié)的知識點比較簡單,有些在小學
自然常識課中學過,也有些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
設計中鄒老師更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形成性教學,強調學生對于學習中“過程
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達
成。由于初二學生才剛剛接觸''科學探究'’這種教學方式不久,鄒榮老師這
種淡化知識結果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方法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鄒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對'‘學生現(xiàn)狀實驗探究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預測及處理方法''及教材等都做了較為客觀全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學生的各
種見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觀點、甚至是錯誤的想法,鄒老師也都采取給予
正面積極評價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學生克服對科學探究的神秘
畏懼心理,減輕了學生科學探究的壓力,增強了探究學習的信心。
課堂實錄
〔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班級師生交流。
〔教具學具〕
1.聲音的傳播演示器、音叉、燒杯、水、揚聲器、紙屑、錄音機、學生
的小制作及周圍可以用來發(fā)聲的物體。
2.教師自制GAI課件。
〔教學過程〕
先播放下雨聲、打雷聲、鳥鳴聲、鞭炮聲、小兒啼哭聲,創(chuàng)設聲音情
境。
師:同學們,這些聲音你們聽過嗎霏旨不能辨識?
At?臺匕
I?日匕
師:好,我們今天就研究與聲音有關的問題,同學們的桌子上有音叉、
水、燒杯等器材,周圍也有許多可利用的物體,現(xiàn)在大家利用它們來做發(fā)
聲實驗,同時積極地用眼睛去觀察、用身體去觸摸、用大腦去思考,看看
在這樣的實驗中你們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峨們的研究活動以小組進行,大家可
以積極討論并把你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開始實驗、探究、討論,教師巡視各組的實驗情況)
師:你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記錄下來了嗎?
生:記下來了。
師:下面我們進行全班交流,交流就按順序來進行,好不好摘音要大
些,那么第一組開始吧。
生:我們共發(fā)現(xiàn)七個問題:①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②發(fā)音的音
叉會濺起水花。③聲音在空氣中能傳播。④聲音能使物體振動。⑤聲音是
傳向四面八方的。⑥聲音可傳得很快。⑦不同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是不同
的。
師:他們共發(fā)現(xiàn)了七個問題,很好,同學們都聽清了嗎?
生:聽清了。
師:第二組同學?
生: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問題,音叉發(fā)聲時會濺起水花,也就是一個物
體的振動,會引起另外的物體振動。沒說到的,請別的同學補充。
師:第二組有沒有同學補充啊,沒有,那就第三組。
生:還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我們用兩個音叉,靠得很近,我敲擊一個音叉,
過一會,另一個音叉也會振動,請問這是為什么?
師:好,那么你把你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做給大家看一下。他們發(fā)現(xiàn)的是敲擊
這個音叉,另一個音叉也會振動,很好,他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30-2025數(shù)據(jù)安全技術機密計算通用框架
- 借用林地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包裝紙盒合同范本
- 北京車輛過戶合同范本
- 軍事拓展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企業(yè)價值咨詢合同范本
- 動產(chǎn)個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 企業(yè)綠化合同范本
- 農(nóng)業(yè)機械改裝項目合同范例
- 《鍋爐原理》試題庫及參考答案(學習資料)
- 防呆防錯十大原理及案例分析
- 區(qū)塊鏈金融發(fā)展的現(xiàn)狀、挑戰(zhàn)與前景
- 秒的認識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
- 電工基礎(第五版) 課件全套 白乃平 第1-9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磁路與鐵芯線圈+附錄 常用電工儀表簡介
- ct增強掃描中造影劑外滲課件
- 苗木采購服務方案以及售后服務方案2
-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教案-
- 2021年陜西西安亮麗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試題
- 高中英語-Studying abroad教學課件設計
- 6kvfc真空接觸器試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