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白楊【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方法。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3、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拓展學習《白楊禮贊》,感受白楊樹,學習白楊樹精神并結(jié)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白楊樹精神?!窘虒W重點】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白楊樹精神并結(jié)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白楊樹精神。【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見幾棵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浮起微笑,實際上是為建設邊疆后繼有人而感到欣慰?!菊n前準備】課件【教學時間】1課時?!窘虒W過程】一、預習探究直接導入新課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知道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嗎?課文主要講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展開議論的事。二、合作交流1、匯報交流新疆的資料2、課文中是怎樣介紹新疆的呢?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渾黃一體。根據(jù)圖片理解“戈壁”和“渾黃一體”的意思,感受新疆的荒涼和環(huán)境的惡劣。三、品讀體驗1、爸爸說的話: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他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2、我們見過白楊樹,結(jié)合圖片理解白楊樹生長的環(huán)境,感受白楊樹精神。3、白楊樹精神:不擇環(huán)境不怕困難堅強不屈無私奉獻4、白楊樹是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綠色戰(zhàn)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環(huán)境又會怎樣呢?5、建設前的新疆,結(jié)合圖片了解建設前的新疆。6、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引出他們的三個不知道:學生男女生對讀這三組句子,感受爸爸的心。7、現(xiàn)在的新疆,結(jié)合圖片了解發(fā)生了天翻地覆變化的新疆。8、“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xiàn)在還不能理解?!卑职直磉_的是怎樣的心?爸爸就象白楊一樣,戈壁需要他,他就來到戈壁,不怕困難,頑強不屈地建設戈壁。爸爸決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們也象他一樣,所以把孩子們也帶來。9、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理解“高大的白楊”和“幾棵小樹”分別指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感受新疆建設者“獻了自身獻兒”的無私奉獻精神。10、借物喻人,即講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四、鞏固拓展1、白楊禮贊茅盾拓展學習《白楊禮贊》關于白楊樹描寫的部分和比喻了什么樣的人,感受白楊樹精神。新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廣大的北方農(nóng)民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肅堅強不屈不怕困難白楊樹精神不怕困難堅強不屈力求上進不折不撓吃苦耐勞無私奉獻主題單元學習《白楊》袁鷹《白楊禮贊》茅盾《松樹的風格》陶鑄今后我會怎么做呢?今后我會這樣做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堅強不屈不怕困難總之,學習了《白楊》和《白楊禮贊》,我們知道了白楊樹精神,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在今后的生活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踐行白楊樹精神,用我們的雙手,用我們的愛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本年級學情分析:本年級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比較落后。其表現(xiàn)在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待學習被動、麻木,課堂上目光呆滯,聽不懂,記不住,或者記住了,忘得快;書寫潦草,習作抓不住重點等等。我認為影響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因素有三:即態(tài)度、習慣和能力。1、態(tài)度:有些學生思維敏捷、聰明靈活,但是他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滿腦子想著玩。對待學習任務一味地應付,沒有把智慧用到學習中。對待這類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我們要想方設法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首先,應該大力地表揚他們,放大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盡力把他的興趣、愛好拓展到學習上來,讓他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通過競賽的方式迫使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贏得成功,獲得學習給他帶來的快樂和榮譽感。其次,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或者寓教于樂,讓課堂生動有趣;或者講得激情澎湃、入情入境;或者干脆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體驗學習的快樂。上這種有感覺的課堂,學生慢慢地就會喜歡上語文、喜歡上學習,從而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2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而直接影響學習成績的則是聽課習慣,聽課習慣又包括邊聽邊想的習慣和自制力兩方面。有的學生坐在座位上紋絲不動,看似專心致志,但實則一無所獲,其原因就是他沒有邊聽邊思考,大腦沒有參與課堂,學習效率幾乎為零。還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心神不寧、抓耳撓腮,注意力不能長久保持,這類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很低的。怎么對付這種沒有良好聽課習慣的學生呢?我認為,一定要讓他們自己的大腦和手動起來,主動地學習,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比如說,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和讀不準的字音自己查字典,自己動手劃住優(yōu)美的和有啟發(fā)的句子,自己動手寫寫對某一部分的理解和感悟,哪里不懂,就寫出你的問題來等等,最好是給學生規(guī)定時間完成,之后要檢查和反饋,否則將流于形式。有句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那么學生自己動手思考和學習一定要比只聽老師講記得牢,而且能一點點地促進他們的思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并幫助他們注意力的長久保持。3、能力。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最根本的一個因素就是能力。能力差的學生,一般而言,各方面都比較落后。對于這類型學生,我們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應該給以關愛、教給方法。首先,要知道能力差的學生也是有感情的,他們能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冷與暖。所以我們要格外地耐心地不急不躁地對待他,哪怕是發(fā)現(xiàn)他的一點點進步都要用心地表揚,使他能夠滿腔熱情地對待學習。其次,耐心地教給簡單的方法。越是能力差的學生越缺乏方法,教師要單獨再為他講解一遍,深入淺出地讓他掌握做每類題的方法。他就會如獲至寶,感到學習原來沒那么難,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對學習就越來越充滿了信心,學習成績也會相應得到提升。效果分析: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這節(jié)課老師的指導思想是,必須讓學生經(jīng)歷充分的閱讀實踐,使其在認真讀書中理解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具體內(nèi)容,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使其既學習語言,又受到教育,同時掌握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為此,我采取了“解詞析句”、“朗讀感受”、“小結(jié)描述”三點做法,把讀、講、議、練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一、解詞析句,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是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因此,閱讀教學必須重視語言文字的講解,通過解詞析句,幫助學生領會內(nèi)容,體會感情,使之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教學時,我注意抓住關鍵詞句精講、細讀,使學生由“語感”進入“情感”,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栋讞睢愤@一課是以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學時,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生動形象地寫物,是教學的重點,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恰如其分地喻人,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本課借物喻人的深刻蘊含,在講讀課文時,我采用“解詞析句”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分析富有深刻含義的句子,來指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詞。抓住課文中“茫茫、清晰、渾黃一體、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現(xiàn)文章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進行講解。在指導學生解詞時,不但啟發(fā)學生理解詞語的本身意義,還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這些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所表達的特定含義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導學生理解“高大挺秀”這個詞語時,首先指導學生利用平時積累的知識說說描寫參天大樹時,一般常用什么詞語?書中用了哪個詞?接著,指導學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這里表達什么意思;而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個“秀”字,飽含著作者對白楊的喜愛贊美之情。這樣層層深入地講解詞語,不僅訓練了學生辨析詞義和準確用詞的能力,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析句。重點指導學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出神”,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三句話,以及文章的最后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耙晃宦每驼瓯跒┥系男l(wèi)士出神”,這是一種比擬的說法。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說比較生疏,也不易掌握。講讀時,我便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認識這個句子的含義。首先引導學生理解:“這里的衛(wèi)士指什么?”學生脫口而出:“指的是白楊樹?!本o接著,又引導學生考慮:作者為什么不說“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白楊樹出神”呢?通過討論,學生認識到,作者將白楊樹比作衛(wèi)士,生動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楊樹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對于戈壁灘的重要意義。這樣,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認識。課文中“父親”的話是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句子含義,我首先指導他們反復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后,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話寫出白楊的什么特點?它的深刻含義是什么?通過逐句分析,最后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和生長特點(生命力強),并使學生懂得,父親的話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贊美來歌頌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為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指導他們學習書中的句式,運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這樣既訓練了他們運用詞語的能力,又強化和發(fā)展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對于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我沒有機械地照書后要求讓學生說句子含義,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親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時此刻父親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理解“……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通過解詞析句,不僅使學生掌握本課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法,也使學生掌握了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nèi)容和思想的方法。二、朗讀感受,印證理解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動,應該貫穿于講讀教學的全過程。教一篇課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講,左一個講解,右一個分析,那樣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課文,講得支離破碎,還占用了學生讀的時間。學生沒有閱讀實踐,閱讀能力是得不到培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要加強朗讀和默讀。朗讀和默讀是最重要最經(jīng)常的閱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比绻熳x深思,學生就會像演員進入角色那樣進入課文的意境,從中理解字詞句的含義,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觸到作者跳動的脈搏。《白楊》這篇課文,作者通過白楊贊美了熱愛邊疆、扎根邊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講讀課文時,首先要使學生深入領會白楊的高尚品格,然后把白楊的品格和人物的行為聯(lián)系起來。具體地講,就是把戈壁灘上高大挺秀的白楊和“爸爸”扎根邊疆聯(lián)系起來,把小白楊樹迎著風沙成長和孩子們一定會在邊疆茁壯成長聯(lián)系起來。為了使學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采用了教師范讀、帶讀、引讀和學生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個人讀等形式,并注意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白楊的贊美之情,從而表達對建設者的敬佩之意。課文的第二段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的特點,內(nèi)涵較深,情感豐富。孩子與“父親”對白楊的認識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贊美它“高”,妹妹則稱頌它“直”,這只是孩子們直觀的感性的認識。他們并不知道“為什么這么直,這么大”,父親的話回答了孩子們潛在的疑問,講了白楊的特點,其中含義很深,是讓孩子們由表及里地認識白楊的品格。學習這一段,首先,我讓學生各自輕聲讀全段,思考:旅客們是怎樣議論白楊的。這是從整體上體會人物的情感。接著,指導學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部分,要求學生體會孩子們的欣喜,父親的深沉。又通過指名讀來檢查學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達情況,然后通過默讀點出重點詞語,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最后,我?guī)ёx“父親”的話,借以連通學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緒。使學生和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情緒上受到感染,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這樣,講前讀,講中讀,講后讀,學生的理解會在充分的閱讀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證。三、小結(jié)描述,升華理解教學中,教師應當用完美的語言去啟迪、影響、感染學生。閱讀課既要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分析,讓學生學習書本上的語言,也要用教師對課文理解的語言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達到升華理解。在講完白楊的形象之中,我進行了如下小結(jié):“普普通通的白楊樹到處可見,在庭院,在公園,在城市的街旁,在鄉(xiāng)間的路邊,對此,人們不足為奇。然而,在滿目荒蕪單調(diào)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干,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給過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悅。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楊便成了旅客議論的話題。”這樣的小結(jié),再現(xiàn)了白楊樹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學生情緒盎然,猶如置身于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楊的身姿,既加深了對白楊形象的理解,也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在講完白楊的特點以后,我這樣進行小結(jié):“白楊樹不擇環(huán)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城市需要它們,它們就舒展豐姿供人欣賞;農(nóng)村需要它們,它們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風林墻。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生根了。它們頭頂青天,腳踩戈壁,不管遇到風沙還是烈日,不管遇到干旱還是雨雪,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蓖ㄟ^小結(jié),學生越發(fā)感到白楊樹是那么可愛,邊疆的建設者是那么可敬。于是,他們也情不自禁地隨和著老師,一起進行小結(jié),更加強了課堂效果??梢?,設計優(yōu)美精彩的小結(jié),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始終處于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染氣氛中,有利于他們感知豐富多彩的優(yōu)美語言,提高他們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在講讀課文結(jié)束時,我結(jié)合板書做了這樣的小結(jié):“這篇課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寫了大戈壁的荒涼,也寫了白楊樹的挺秀;寫了孩子們的天真,也寫了爸爸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深沉。作者實則寫物,意在喻人,贊美祖國邊陲建設者熱愛邊疆,扎根邊疆的志向;不畏艱難,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國邊疆建設后繼有人的希望。我們衷心地祝愿:戈壁灘上的白楊樹越栽越多,越長越高,越來越美?!睂W生隨著老師的手勢,借助板書,同老師一齊吟誦。此時,師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與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從心底里欽佩那些不擇環(huán)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的建設者。這發(fā)自肺腑之聲,將課堂教學氣氛推向高潮,師生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課雖結(jié)束了,但情猶未盡,意猶未已,使學生的理解和感情進一步得到了升華。教材簡析課文首先講被蒙古人民稱為戈壁,顧名思義全是沙子和石塊,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皼]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是說大戈壁非?;臎觯僳E罕至。特別是沙漠刮起風沙時,地是黃的,天也是黃的,天地一片黃色,所以說“渾黃一體”。課文開始的這兩句概括了大戈壁的特點:大、荒涼、氣候惡劣。這時,課文用一個設問句引出白楊——在茫茫戈壁,只有從白楊樹上才能“看得出列車在前進”也就是說,白楊是列車行進的唯一標志?!懊扛魩酌腌?,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這說明鐵路沿線有許多白楊樹,它們像列隊的衛(wèi)士,挺立在沙漠中,抵擋著風沙的襲擊,護衛(wèi)著鐵路?!案叽笸π恪本褪怯指叽螅种绷⑿沱?。形容白楊樹又高、又直、又秀麗。這是白楊樹的外形特點給人們留下的初步印象。課文接著講白楊的內(nèi)在特點,是在兩個孩子爭論的過程中通過爸爸的口講出來的。爸爸介紹白楊樹共有三句話,分別講了白楊的三個特點。第一句是從外形上講白楊直立高大。第二句講“哪兒需要……就在哪兒……”這是講白楊頑強生存的精神。第三句講它不怕風沙雨雪、干旱洪澇,這是在歌頌它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課文的重點在第三段,講爸爸在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這是點明中心的句子?!耙病焙竺娴囊馑际菙⑹龅闹攸c?!氨戆住奔磳θ私忉?,說明自己。在本課顯然應理解為表達自己的心愿。爸爸要表達什么心愿呢?從這段講的爸爸的經(jīng)歷和對子女的安排看,爸爸媽媽都在新疆工作,說明他們在年輕時就服從祖國需要,遠離家鄉(xiāng)去新疆工作,像白楊一樣,哪兒需要就哪兒扎根。他們接子女來新疆念小學,念中學……含著的意思是希望子女和他們一樣,學好本領,建設邊疆。聯(lián)系上一段爸爸介紹白楊樹的三句話來看,特別是“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總是那么……不……也不……”等句子,表面上介紹白楊,實際上是贊美具有白楊品格的人,是表明他自己要做這樣的人。課文最后一段的描寫意味深長,“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暗指爸爸;“幾棵小樹”暗指孩子。看見“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爸爸嘴角“浮起一絲微笑”。含著的意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扎根邊疆,成長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材。他為此感到欣慰。爸爸的微笑正表達了邊疆建設者愿為祖國建設作出無私奉獻的志向和理想。本文的重點有二:一是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心愿的有關句子。本文借物喻人,意思含蓄深刻。怎樣才能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呢?可抓住重點詞、句、段,特別是表中心的重點句,從理解內(nèi)容再體會所表達的思想。如由白楊的特點體會邊疆建設者的品格;由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體會孩子們一定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扎根邊疆、茁壯成長。要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的訓練課,要抓住重點詞來理解重點句,方法很多比如朗讀、比較、分析、換詞、刪讀……二是初步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這也是本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勺プ 鞍职忠苍诒戆字约旱男摹眴l(fā)學生思考:爸爸表白了什么心?他要頌揚什么?先鼓勵學生自己試著概括中心思想,再相互訂正、補充,最后再結(jié)合課后練習思考題,準確地掌握本課的中心思想。課文的難點是了解課文的借物喻人的寫法,這也是在為中心思想服務的,同時也是這篇課文的特點之一。在當前提倡推崇訓練教學的形勢下,應由詞句段的訓練引出這個寫法,從而加深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本文的特點之二是多處描寫了爸爸的神情。見到白楊樹,先“出神”,繼而,“沉思”,可見由樹想到人,想到自己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想到和自己一樣的千千萬萬邊疆建設者,等爸爸講到白楊的特點時,“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說明爸爸在借物喻人,談論邊疆建設者的品格,表達自己的志向。最后講到爸爸望著窗外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如果第一次“沉思”是思自己、思過去,那么第二次“沉思”主要是思子女,思未來——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在邊疆落戶,建設邊疆的事業(yè)后繼有人,感到欣慰。評測練習:結(jié)合本課后的三個練習題和小練筆,我還想談談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1)第一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介紹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第三題: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把它們找出來,仔細體會體會,再抄下來。這就是結(jié)合課標要求我們要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yōu)秀段篇”。教材涉及到的積累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在具體的課文中,背誦和抄寫的要求不盡相同,很多課文的說法比較靈活,要求學生積累的內(nèi)容是“自己喜歡的部分”?!胺e累自己喜歡的部分”這種說法的提出,與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密切相關。原因在于,語言的積累范圍極為廣泛,而教材所選的課文卻是相當有限的,只通過課文的學習來積累語言,將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如果學生能夠養(yǎng)成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則能突破教材的限制,使語言的積累同其閱讀行為同步。而“積累自己喜歡的部分”這一要求,用意正在于此。積累詞句同認字寫字、讀書一樣都屬于基本要求,也需要對學生進行不斷的提示。教材中安排這樣的內(nèi)容,不等于只是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來積累詞句,教師要以此為示范和憑借,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繼續(xù)積累詞語。(2)、第二題:默讀課文,體會課文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課標要求我們在高年級段要“引導學生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教材中對課文表達領會的引導,涉及到不同的層次和角度。一是領會遣詞造句的準確。二是領會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領會詞句的感情豐富,四是領會詞句的含義深刻。五是領會作者謀篇布局上的特點。六是領會作者選材與表達風格上的不拘一格。(3)、小練筆:寫幾句話,夸夸像爸爸那樣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這一題就是明確要求我們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使課文學習進行有效延伸、拓展“。也就是對閱讀進行適當遷移,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當然這個小練筆是比較簡短一個。其實這篇課文我們也可以從課文拓展開去,進行適當?shù)恼n外閱讀。如讓學生讀讀《白楊禮贊》等。如《絲綢之路》后面的資料袋就是這種形式。像這樣的延展性訓練在每個單元每篇文章之后都會有所體現(xiàn),在這里重點分析一下,就是為了讓各位老師明白,我們課后的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練習都有他獨特的用意和作用,我們應該以課標為導向,以教材為依托,明晰每個練習的意圖及作用,準確恰當?shù)剡\用,以發(fā)揮教材的真正意義。習作目標:
1、通過寫建設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平凡的工作,表達出他們甘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使學生學會有條理的表達。
3、激發(fā)學生對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并從小立志,報效祖國。
難點分析:
用心感受生活,體會父母、老師的工作給社會帶來的價值,進而留心身邊的其他建設者及其工作的意義,在生活中聚焦要寫的人和相應的事,并深入到他們的工作、生活中,進行仔細觀察。
訓練準備:
1、讀寫結(jié)合:用心讀《白楊》,仿第十二自然段的句式,夸夸自己身邊的建設者。
2、材料積累:
(1)感受父母、老師工作以及自己熟悉的其他人工作的價值,深入他們的生活、工作,感受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處。
(2)讀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的五篇課文以及78頁《橋》,《新閱讀》中的《他們憑什么感動了中國》等,搜集贊美無私奉獻的歌曲、詞語等。
(3)做好記錄。
習作例文:
我敬佩的一個人
爸爸今年38歲,1米7的個子襯著他那圓圓的大肚子,遠遠看去,真的像一個大號的充氣娃娃。別看爸爸長得這樣滑稽,我可敬佩我的爸爸了。
爸爸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工作可認真了。他是單位的辦公室主任,工作非常忙。機關每天上午上班的時間是7:30,但爸爸每天上班都提前一個小時,去到了就看看報紙,上網(wǎng)找資料,看新聞,用這段時間來學習。如果工作多了沒有做完,爸爸就在辦公室里做完為止,有多少次我們都吃飯了還不見他的身影,我和媽媽就在家里不停的打電話催爸爸,爸爸才肯回家。我記憶中有一次爸爸為了趕一份材料,竟在單位熬了一個通宵,第二天又到外地開會,二十四小時沒合眼。有時媽媽埋怨他不注意身體,他總是說這是我的工作,干不好怎么交待啊?!敝芰苋帐请p休日,我們那個時候都在家休息,在單位中還可見到爸爸的身影。
爸爸不但工作認真,而且還“愛管閑事。”我們家居住的小區(qū)因為管理不善,樓梯長期沒有人清掃,骯臟不堪。每當假日時,如果爸爸在家,樓梯上總會看見爸爸的身影。不是掃樓梯,就是清除野廣告。那次,因為別人在我們這個樓道內(nèi)隨地大小便,走廊內(nèi)充斥著尿臊味。爸爸發(fā)現(xiàn)后,提著水桶,扛著拖布,拿著抹布打掃衛(wèi)生。他先把拖布打濕,一層一層地拖樓梯,我也拿起抹布,把樓梯的扶手擦得干干凈凈。在爸爸的帶動下,我們樓里“管閑事”的人多了,樓道的衛(wèi)生干凈了。
爸爸做的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但爸爸卻做出了成績。在單位,由于爸爸的認真,領導和同事都非常滿意。在家里,鄰居們也非常贊成爸爸。每當聽到他們表揚爸爸的時候,我都會覺得很自豪。我從內(nèi)心里敬佩我的爸爸,長大以后也要做個向爸爸那樣的人?!栋讞睢方虒W反思《白楊》取材于六十年代支邊一事,寫一位新疆工作的父親,帶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借以表達自己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哪里扎根、發(fā)芽、成長。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支邊者的高尚品格。這樣,借物喻人就成為本課教學之重點所在。因此,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從而讓學生明白白楊樹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要完成這一教學目標,一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爸爸的話及最后一節(jié)的含義,二要抓課文中的聯(lián)系點,即把白楊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聯(lián)系起來,了解爸爸的精神正是白楊樹精神的體現(xiàn)。也正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精神。這就是為本課教學樹起的“靶子”,本課的教學定位、定向于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突出以下幾點:一、環(huán)境渲染,感受新疆建設者大無畏的奉獻精神課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楊的形象——白楊的特點——白楊的象征意義這一順序來組織文路的。文章開頭描寫了戈壁灘的荒涼環(huán)境,引出白楊的生長環(huán)境是多么的惡劣。襯托出爸爸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從而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新疆建設者大無畏的奉獻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借物喻人,感受含義深刻的白楊樹精神應該說,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征意義(爸爸的心愿),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但由于時代的間隔,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難作到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應采用“上鉤下連”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楊的象征意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而不知道父母帶他們來新疆安家落戶、扎根邊疆的心愿,讓他們在這里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而不知道邊疆到底有多遠,是個什么樣的地方,新疆還十分荒涼貧瘠,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xiàn)代化的城市和鄉(xiāng)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tǒng)一,可收到一舉數(shù)得之效。三、拓展閱讀,踐行白楊樹精神語文課要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首先須突出“讀”的訓練??筛鶕?jù)課文內(nèi)容精心安排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默讀、齊讀、有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特別是重點段落的反復朗讀,會大大增加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促進理解,促使感情共鳴,使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通過口誦心惟,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進行思維訓練。尤其是通過本課所設計的根據(jù)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的訓練,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對思想內(nèi)涵的理解深度。再次應說、寫并舉。理解白楊的特點,要通過抓關鍵詞句完成。即找出“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這兩個句式歸納出白楊的特點,并相機用這兩個句式練說;等到理解了白楊的象征意義這段文字后,再帶著對邊疆建設者的崇敬與愛戴,讓學生用這兩組句式去寫話,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進而可放手讓學生暢談“今后你會怎么做呢?”從而潛移默化,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掌握了學習方法后,拓展學習茅盾的《白楊禮贊》,更深刻的領會白楊樹精神。白楊樹精神就是讓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模板3篇
- 綠色農(nóng)業(yè)科技與生態(tài)旅游融合
- 科技發(fā)展對現(xiàn)代安保工作提出的新挑戰(zhàn)及應對策略
- 2025年度個人房屋抵押貸款利率調(diào)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豪華度假村客房預訂與銷售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個人汽車轉(zhuǎn)讓及二手車鑒定評估及維修服務合同3篇
- 遠程教育環(huán)境下的學生安全保障措施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捐贈服務贈與合同(公益車輛捐贈)3篇
- 2025版智慧小區(qū)物業(yè)服務與社區(qū)養(yǎng)老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鋼材進出口貿(mào)易代理合同2篇
- 文化沖突與民族認同建構(gòu)-洞察分析
- 《疥瘡的防治及治療》課件
- 學校對口幫扶計劃
- 腫瘤全程管理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專題培訓
- 導尿及留置導尿技術
- 寒假作業(yè)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每日一練》30次打卡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 2024年公共衛(wèi)生基本知識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