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_第3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_第4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出師一表真名士,千載誰堪伯仲間?丞相名垂汗簡青,書臺猶在誰復登?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一、引入課題:下面的句子是在評價誰?二、學習目標:1、讀準字音,熟讀成誦。2、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諸葛亮(181—234),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水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為避漢末之亂,大約于漢獻帝興平二年(195)15歲時隨叔父諸葛玄由山東遷居豫章,后輾轉至荊州,隱居于南陽隆中,故號臥龍先生。西晉陳壽《三國志》有《諸葛亮傳》,并整理其詩文《諸葛亮集》傳世。三、資料助讀

作為一代歷史偉人,諸葛亮最大的功績是輔佐劉備開創(chuàng)蜀國基業(yè)。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問鼎逐鹿。建安十三年(208),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zhàn)群儒,最后促使孫劉聯(lián)合,共抗曹操,并經赤壁一戰(zhàn)奠定三國鼎立局面,而后為劉蜀集團運籌策劃,東征西討,開疆拓土,富國強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軍旅之中。他有濟世愛民之心,經天緯地之才,“智絕千古”,特別是隆中決策,高瞻遠矚,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可謂“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引后世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被稱為“古今第一賢相”。三、資料助讀

諸葛亮在政治、軍事上計謀超群,對后代的教育問題也十分重視。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的前夕,還寫信給諸葛瑾:“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蓖瑫r寫下了流傳百世的《誡子書》。他在《誡子書》中告誡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學以廣才,勵精治性,珍惜光陰,務求“接世”。30年后,鄧艾率魏軍攻蜀,兵至綿竹,諸葛瞻拒不接受鄧艾的高官誘降,英勇戰(zhàn)死,時年37歲。其子諸葛尚一同戰(zhàn)死,時年16歲?!墩]子書》中關于道德、修養(yǎng)、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響著近二千年來諸葛家后裔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我國有志青年積極進取。三、資料助讀四、自主學習1、字音字形夫()遂()廬()淫()慢澹泊()()2、朗讀訓練(要求:讀準字音和句讀)3、結合注釋,自主翻譯4、問題思考:(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你能補充一個例證嗎?(3)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4)“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边@兩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皟€以養(yǎng)德”與“靜”有何關系?五、小組交流六、提出疑難

夫()遂()廬()淫()慢淡泊()()1、讀準字音fúdànbóyínsuìlú七、展示探究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朗讀三遍(要求:讀準字音和句讀)七、展示探究誡:書:夫(

):以:修身:非……無以……:七、展示探究警告,勸誡。即書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句首發(fā)語詞,表示將發(fā)議論,相當于“像那”。fú用……(的方式)來……。修養(yǎng)身心。不……(就)無法來……3、解釋紅色的詞接世:接濟、幫助,指貢獻遂成枯落:

遂,最終;枯敗,凋零。

意與日去:年,年紀;馳,疾行、飛馳年與時馳:修養(yǎng)治性:輕薄浮躁險躁:

振奮勵精:放縱懈怠淫慢:成就成學:形容詞作動詞,擴大、增長。廣:

形容詞作名詞,遠大的目標遠:意志;歲月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像那君子的行為,用寧靜的辦法來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用節(jié)儉的辦法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因為)不淡泊名利就無法來明確志向,不心境寧靜就無法到達遠大的目標。七、展示探究4、通譯全文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所以)學習必須要心靜(才能深入),才能必須靠學習(才能獲得)。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放縱散慢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七、展示探究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所以)不學習就無法來增長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學業(yè)。4、通譯全文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年紀隨著時光而飛馳,意志隨著歲月而流逝,最終成了枯敗零落(的結局)4、通譯全文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這樣的人)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守著那窮困的屋子(過完一生),那個時候悔恨又怎么來得及呢!七、展示探究(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5、問題研究

勸勉兒子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懶散險躁。七、展示探究(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怎樣論證這一論點的?你能補充一個例證嗎?5、問題研究

中心論點是“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文章提出論點以后,先從正面論證了為什么要“靜”和“儉”,然后從反面論證了不這么做的危害。這樣形成了正反對比論證,增強了論證的嚴密性。七、展示探究

薛譚學謳,自足而歸,知不足而得返。這就是因“躁”而失敗的最好的例證。

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1)謳: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這里指唱歌;(2)于:向;(3)窮:盡,完;(4)遂辭歸:于是就告辭回家;辭:告辭(5)弗止:沒有勸阻;(6)餞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給他用酒食送行;(7)餞于:于:向;(8)撫節(jié):打著節(jié)拍;(9)遏:阻止;(10)謝;古義:認錯,道歉;今義:感謝(11)反:通假字,通“返”,返回。補充例證:七、展示探究(3)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

5、問題研究

一要有志,二要寧靜。這就是“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钡耐暾饬x。這就是諸葛亮的治學之道。七、展示探究(4)“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边@兩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皟€以養(yǎng)德”與“靜”有何關系?5、問題研究

因為節(jié)儉才不會追求享受,才能清心寡欲。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為貪圖物質而勞神費力。“儉以養(yǎng)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七、展示探究

又誡子書夫酒之設,合禮致①情,適體歸②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③也。主意④未殫,賓有余豪⑤

,可以至醉,無致⑥迷亂⑦

?!咀⑨尅竣僦拢罕磉_。②歸:符合。③至:達到頂點。④意:情趣。殫:盡。⑤豪:酒量大的意思。⑥致:達到。⑦迷亂:分辨不清,喪失理智。八、拓展延伸

宴席上的酒的設置,在于合符禮節(jié)、傳達情意,適應身體和性情的需要,禮節(jié)盡到了就該退席,這就達到和諧的頂點了。主人的情意還未盡,客人也還有余量,可以飲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喪失理智而胡行亂來的程度。誡外生書①

夫志當存高遠②,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③,使庶幾之志④,揭然有所存⑤,惻然有所感⑥;忍屈伸⑦,去細碎⑧,廣咨問,除嫌吝⑨,雖有淹留⑩,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八、拓展延伸【注釋】①外生:外甥。生,同“甥”。②存:有。③滯:拘泥。④庶幾:指圣賢。⑤揭:顯露。存:保存。⑥惻:懇切。⑦忍:容忍。屈:委屈;挫折。伸:舒展,順利。⑧細碎:細小煩雜。⑨嫌:埋怨,不滿。吝:悔恨,遺憾。⑩淹:停留。淹留:停留。指暫時得不到官做。濟:成功。徒:白白地。碌碌:平庸無能。滯:停滯,滯留。竄:躲藏。伏:藏匿。下流:地位低微。指沒有出息。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欲,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除去埋怨和悔恨,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欲束縛,勢必永遠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低微沒有出息之輩。

九、【名句賞讀】(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是邏輯學中“雙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達了他對兒子的諄諄教誨與無限期望。

“淡泊”、“寧靜”,看起來是不想有所作為,但現(xiàn)在“不為”正是為了將來“有所為”。

“淡泊”、“寧靜”正是韜光養(yǎng)晦、臥薪嘗膽的階段,等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干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業(yè)-------更加有所為。

“淡泊”與“寧靜”,不是消極頹廢的無奈感傷,而是以“明志”與“致遠”為終極目標和遠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無聲誓言,是積極向上和進取的,是催人奮進的。

“淡泊”與“寧靜”,不是消極地逃避現(xiàn)實,而是志在修身,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倡導的,“無為”的結果是“無不為”。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雖只寥寥八字,卻被諸葛亮鐘愛一生,而且貫穿諸葛亮一生,成為他的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寧靜與淡泊其實是同一種境界,寧靜之態(tài)也是一種美,像林黛玉:“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毙袆訒r仍如弱柳扶風般溫柔靜雅,如何不美?當然心靈的寧靜更是一種境界,寧靜是一盞燈,只有在寧靜中思索才能照亮和清除心靈的污穢。南北朝有個僧人叫神秀的主張人要時常清掃心靈,作詩云:身如菩提樹,心如明凈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其實心靈如住室,想保持長久的潔凈就要時時清掃。只有在寧靜中,才能靜下心來,反省、清理心靈的塵埃與污濁,而對誘惑、名利之累,如何讓自己的心時時保持如水般清凈?心靈寧靜了,自然一切都和諧美好,海闊天空。

淡泊寧靜不是弱者面對現(xiàn)實無能為力的逃避,更不是憤世嫉俗者的孤芳自賞,而是一種成熟的、和諧的、積極的心態(tài)。浮華塵世中充斥著太多的欲望和誘惑,欲望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不妨偶爾為自己疲憊焦躁的心靈斟一杯清香的淡茶。天晴的時候到小園香徑中去走走,體味一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自然;或者在難得閑瑕時到山林中去看看,感受一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或者干脆靜寞于窗前,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二)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無論人處于什么階段(少年,中年,晚年),學習與志向總是最重要的。

古今中外的天才寧有種乎?非也。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諸葛亮的眼光是深邃的,他告誡兒子“非學無以廣才”的話語既是很普通的諄諄告誡,也是亙古未變的哲理。

他不但告誡兒子要學習,而且還要珍惜時間,發(fā)憤學習,并要注意學習方法:要“靜”、“志”,不能“淫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