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_第1頁
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_第2頁
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_第3頁
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_第4頁
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PAGEPAGE5山西省運城市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單元測試題新人教版選修2PAGE

第二章

海岸與海底地形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讀“某大陸海岸變遷表示圖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分,共50分)

”,完成1~2題。

1.惹起海岸變遷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B.流水C.風(fēng)D.冰川

1.答案:B15~20世紀(jì),因為河流的齊集作用,陸地不停向大海延長。

2.圖中海岸地帶不可以見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B.海灘C.沙丘D.沙堤

2.答案:C沙丘是沙漠的基本形態(tài)。圖中河流眾多,是濕潤地區(qū),不可以能見到沙丘,但因為流水和海浪的作用,可見三角洲、海灘和沙堤。

3.陸地和大?;ハ嘧饔米罴ち业牡貐^(qū)是

A.大陸架B.海岸帶C.大陸坡D.洋盆

3.答案:B海岸帶是陸地和大海互相交接、互相作用最激烈的地帶。

4.圖示海岸種類為

A.基巖海岸

B.生物海岸

C.淤泥海岸

D.三角洲海岸

4.答案:A基巖海岸在海浪損害和巖石倒塌作用下,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海蝕地貌。

某種地質(zhì)作用形成的海岸景觀表現(xiàn)出“海岸線曲折,多峽灣與島嶼,海灣常深入內(nèi)地且兩岸陡峻”的特色。據(jù)此完成5~7題。

5.該海岸地帶最可能出現(xiàn)哪一種經(jīng)濟(jì)活動

A.農(nóng)業(yè)B.牧業(yè)C.漁業(yè)D.鹽業(yè)

6.以下哪個地區(qū)的海岸,可見到該種景觀

A.中國東部B.澳大利亞南部

C.挪威西部D.智利中部

7.形成該種海岸的地質(zhì)作用和北美洲哪一項自然地理特色有關(guān)

A.領(lǐng)土廣闊,天氣差異大B.河川呈放射狀,積厚流光

C.東西兩大山脈大體呈南北走向D.中央大平原北部湖泊眾多5.答案:

C

6.答案:C

7.答案:D

資猜中說的海岸是峽灣,以挪威西海岸最典型。

峽灣海岸是冰川的損害作用形成的。北美中央大平原上的湖泊多是冰川的

損害作用形成的。

不一樣樣樣的海岸有不一樣樣樣的特色,人們針對不一樣樣樣海岸的特色,進(jìn)行合理的利用。聯(lián)合所學(xué)知識完成8~11題。

8.目前,“陽光海灘”風(fēng)靡全世界,是人們進(jìn)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場所,這種海岸屬于

A.基巖海岸B.砂質(zhì)海岸

C.淤泥質(zhì)海岸D.生物海岸

9.以下海岸種類最合適開拓鹽場的是

A.淤泥質(zhì)海岸B.砂質(zhì)海岸

C.珊瑚礁海岸D.基巖海岸

10.以下海岸種類中多優(yōu)異港址的是

A.基巖海岸B.淤泥質(zhì)海岸

C.生物海岸D.砂質(zhì)海岸

11.形成淤泥質(zhì)海岸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是

A.損害作用B.搬運作用C.齊集作用D.變質(zhì)作用

8.答案:B砂質(zhì)海岸廣闊平展,多是天然的海濱浴場。

9.答案:A淤泥質(zhì)海岸以淤泥為主,海岸帶寬度大,坡度小,海岸線平直,合適曬鹽。

10.答案:A基巖海岸海水深度較大,泥沙齊集作用較弱,合適建港。

11.答案:C

12.此景觀在我國多分布于

A.渤海沿岸B.黃海沿岸C.東海沿岸D.南海沿岸

12.答案:D此海岸是紅樹林海岸,我國南海海岸有分布。

讀“沿南回歸線所作的地質(zhì)剖面表示圖”,完成13~14題。

13.在六大板塊的范圍內(nèi),圖中占了

A.3個B.4個

C.5個D.6個

14.圖中屬于板塊消亡界限的有幾處

A.2處B.3處

C.4處D.5處

13.答案:C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以為,全世界巖石圈被分紅六大板塊。板塊的界限是海嶺和

海溝。圖示是沿南回歸線所作的地質(zhì)剖面圖,圖中湯加海溝到東太平洋隆起之間是太平洋板塊,東太平洋隆起到南美洲西側(cè)的海溝是南極洲板塊,南美大陸到大西洋中脊是美洲板塊,

大西洋中脊到印度洋中脊是非洲板塊,印度洋中脊到湯加海溝是印度洋板塊。

14.答案:A圖中海溝處是板塊的消亡界限,大洋中脊是板塊的生長界限。

讀圖,完成15~16題。

2

15.國家國都A是

A.新德里B.馬尼拉C.雅加達(dá)D.堪培拉

16.答案:B處的海底地形是

A.山嶺B.山谷C.海嶺D.海溝

15.答案:B120°E~125°E,10°N~15°N的范圍是亞洲東南部、西太平洋海域。

16.答案:DB處海域深,是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相撞形成的海溝。

以以以下圖“表示某地區(qū)的地貌種類”。讀圖,完成17~18題。

17.合適發(fā)展海水養(yǎng)殖業(yè)的地區(qū)是

A.①B.②C.③D.④

18.若在甲、乙兩地新建居民點,則甲地應(yīng)特別注意防備

A.地震破壞B.滑坡C.浪潮侵襲D.暴雨

17.答案:D海水養(yǎng)殖業(yè)主要在沿海水域較淺的地區(qū)。18.答案:C甲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勢低平,簡單遇到浪潮侵襲。讀“某板塊界限處地震震源深度表示圖”,聯(lián)合所學(xué)知識完成19~20題。19.此板塊界限是A.造山帶B.俯沖帶C.海嶺D.?dāng)鄬?0.對甲、乙兩個板塊的判斷,正確的選項是A.甲、乙都是大洋板塊B.甲、乙都是大陸板塊C.甲是大洋板塊,乙是大陸板塊D.甲是大陸板塊,乙是大洋板塊19.答案:B圖中板塊交界處形成了地震帶,是板塊的消亡界限。20.答案:C大洋板塊因地點低,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第Ⅱ卷(綜合題,共50分)

二、綜合題(共50分)

21.(10分)讀下邊四種海岸景觀圖,完成以下問題。

(1)圖中①是________海岸,此類海岸有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此類海岸的生態(tài)功

3

能主若是________。(2)坡緩水淺,有益于建海濱浴場的海岸是________,有益于發(fā)展灘涂養(yǎng)殖業(yè)的海岸是________,有益于發(fā)展海水制鹽業(yè)的海岸是________。(3)最合適建港口的海岸是________,這種海岸的海岸線特色為________,在我國________地區(qū)分布較為寬泛。21.答案:(1)生物紅樹林珊瑚礁為野生生物供給棲息地(2)砂質(zhì)海岸淤泥質(zhì)海岸淤泥質(zhì)海岸(3)基巖海岸比較曲折,海岸較峻峭,周邊多島嶼浙江、福建、山東、遼寧等沿海剖析:圖中①是生物海岸,②是砂質(zhì)海岸,③是基巖海岸,④是淤泥質(zhì)海岸。

22.(10分)讀“海底地形表示圖”,完成以下問題。

(1)寫出①②③④分別為什么種海底地形: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大海漁場多分布于________處(填數(shù)字序號),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中,________處的海底深度最深,世界最深的是________。

22.答案:(1)海溝大陸坡大陸架洋盆

③大陸架海水淺,陽光充分,光合作用強,又有陸地徑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以致浮游生物旺盛,餌料充分

①馬里亞納海溝

剖析:圖中①是海溝,是大洋中最深的地方。②是大陸坡,③是大陸架,④是洋盆。23.(12分)以以以下圖為“世界某海域等深線表示圖”,讀圖,完成以下問題。

(1)在以以以下圖中畫出M—N一線的地形剖面圖。

(2)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稱:A________,B________。(3)簡要說明A地形的成因。(4)寫出圖中字母所指的板塊名稱:C________,D________。23.答案:(1)圖略。

海溝海嶺

當(dāng)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因地點較低,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這里常常形成海溝。

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剖析:從所給的經(jīng)度地點來看,當(dāng)?shù)貐^(qū)是太平洋。本圖是等深線表示圖,深的地方是海溝,淺的地方是海嶺。C是澳大利亞東部海域。

4

24.(18分)讀“六大板塊表示圖”,完成以下問題。

(1)寫出板塊名稱: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

(2)(雙選)以下地點中,不屬于印度洋板塊的是( )

A.澳大利亞大陸B(tài).阿拉伯半島

C.中南半島D.馬來群島

(3)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把全世界巖石圈分紅六大板塊,________板塊四周邊沿成為世界最大的

火山地震帶。

(4)運用板塊構(gòu)造理論解說以下現(xiàn)象的成因:

喜馬拉雅山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海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島地?zé)豳Y源豐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