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陸之辯看理學與心學的異同_第1頁
從朱陸之辯看理學與心學的異同_第2頁
從朱陸之辯看理學與心學的異同_第3頁
從朱陸之辯看理學與心學的異同_第4頁
從朱陸之辯看理學與心學的異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6從“朱陸之辯〞看心學與理學的異同XXX〔XXXX大學XXXX學院,XX省XX市000000)摘要:南宋時期儒學分成了兩派:“程朱理學〞與“象山心學〞。理學認為“理〞獨立存在,在萬物之先,并支配決定萬物。心學認為“心即理〞,探索“理〞就要向求索,做“剝落本心〞的工作。因為本體論上的不同,二者在格物致知,“尊德性〞與“道問學〞都有些許不同。著名的“朱陸之辯〞,朱子象山二人建立了學術之誼,卻見仍然在學術觀點上不能達成一致。兩者,尤其是朱子,曾試圖融合兩個學派的觀點,但始終沒有成功。理學與心學在各自的學術道路上越走越遠,各自成為儒學的一座里程碑。關鍵詞:一 引言儒學分成兩個主要的學派朱熹,字元晦、仲晦,晚年號晦庵,尊稱為朱子,是一位精思、明辨、博學、多產的[1]。朱、陸二人思想體系完備,雖然同納于儒學之門,朱陸之辯所涉與的容層面之廣,表達了朱陸二人在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諸多[2]。這個問題假設是解決了,其他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二 理學與心學的共通之處研究理學與心學,必然要論與其奠基人程顥程頤兄弟二人。程氏兄弟是今省人。程顥[3]。二程都認為理是宇宙的根源,他們建立的哲學體系,是以儒家經典中的“理〞的概念體論傾向不同,直接影響了宋明理學中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大學派的形成和開展。朱熹另外,理學和心學都是以倫理道德為哲學核心的儒學。心學一派專注于倫理道德,這三理學與心學分歧之淵源程顥對理的認識強調理與心一。他說道即傳圣人之心。他主天[3]。他認為道是形而上的,即精神是超出物天就是人,人就是天,所以他進一步說形成“窮三事一時并了。〞天賦于人的心中。程頤還用體用一源論證了宇宙萬象本來具備于萬理之中,而萬理又都來認識論上,程頤主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理與己一。他說其們宣揚“萬物皆備于我〞者〞,不假外求,建立了一套主觀唯心主義的思想體系。四朱子象山之辯制地象山也把“理〞作為形上的本體。象山說[1]。需要指出的是,象山提出“心即理〞的命題并非是說“理〞由人心所生方寸之間,滿心而發(fā),充塞宇宙,無非此理即理’的思想。〞道心與人心,認為符合理者為道心,落于人欲者為人心。對此,象山評論說周敦頤《太極圖說》有“無極而太極〞的說法。象山家兄梭山曾致書朱熹,認為《太極圖說》與《通書》中的觀點不類,他疑心《太極圖說》是周敦頤所作,或者是周氏其學未成時所作。因為《通書》言“中〞言“一〞,蓋指太極,未嘗于其上加“無極〞二字。陸氏兄弟認為,圣人言有,老氏言無,周敦頤的觀點不符合儒家圣人之義,倒似老子“有生于無〞為回護周敦頤的正統(tǒng)地位,朱熹答書圓通地解釋說不言無極,那么太極同于一物,而缺乏為萬化根本;不言太極,那么無極淪于空寂,而不能為萬化根本。〞又云形,太極即是有理。周先生恐學者誤認太極別為一物,故著無極二字以明之。〞[4]在朱熹看來文字未能盡彼之情。對此陸象山接著追問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已是形而上者,何況太極呢!可見,朱子的解釋不能自圓其說,反使問朱子與象山在本體論上的不同下了

陸象山一派對于朱子不滿的理由也在于此。鵝湖之會,朱子一派便被象山派譏諷為不得要領或缺乏一貫之道的支離事業(yè)義,小人喻于利〞一章,聽者無不動容,朱子也稱贊白他德五筆者之言的反叛,被時局認為是離經叛道之人,并被逮捕入獄。顧憲成評價心學時說有人說,理論的實現(xiàn)程度,取決于它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筆者深表贊同。的不是怪才就是天才。參考文獻:[1]成.從“朱陸之辯〞看南宋理學與心學的分歧[J].哲學視界,2011〔10,34-37.[2]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大學,2010.[3]來可泓.宋代理學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