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測試B卷提分附答案_第1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測試B卷提分附答案_第2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測試B卷提分附答案_第3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測試B卷提分附答案_第4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測試B卷提分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測試B卷提分附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海頓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響曲B.弦樂四重奏C.清唱劇D.協(xié)奏曲【答案】C2、“在學唱歌曲《半屏山》后,學生圍成圓圈,邊唱邊用筆在地上敲出節(jié)拍,并在歌曲的每一句最后一拍將手中的筆往右傳?!边@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A.提高學生的演唱技能技巧B.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拍感和樂句感C.幫助學生對歌詞的理解D.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表演素質【答案】B3、馬可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由其創(chuàng)作的以歌頌開荒生產(chǎn)的八路軍戰(zhàn)士把荒涼的陜北改造成美麗的“江南”的作品是()。A.《兄妹開荒》B.《夫妻識字》C.《牛永貴負傷》D.《南泥灣》【答案】D4、西方一位學者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边@句話在音樂情感體驗中屬于()A.過程性B.趣味性C.獨特性D.針對性【答案】C5、教育社會學家托爾斯頓·胡森曾告誡人們:“不要把學??闯墒且粋€教學工具,機器也代替不了教師。在有理由用機器代替教師的少數(shù)情況下,也必須把那種教學看成是反常的?!睆乃@段話中可以體會出教育過程的“核心問題”是()。A.教師與學校之間的相互作用B.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C.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相互作用D.教學與學習之間的相互作用【答案】B6、下面譜例出自民歌《南泥灣》,其旋律發(fā)展手法是()A.重復B.對比C.模進D.倒影【答案】C7、最早將西方音樂帶到中國的人是()。A.湯若望B.徐日昇C.利瑪竇D.郎世寧【答案】C8、首創(chuàng)“水磨腔”并被后人奉為“立昆之宗”,有“曲圣”美譽的戲曲家是()A.魏良輔B.馬連良C.王實甫D.關漢卿【答案】A9、某女,28歲。妊娠7個月,因飲食不當致胃痛脹滿,噯腐惡食,吐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膩,該患者應忌用的中成藥是A.氣滯胃痛顆粒B.胃康膠囊C.六味安消散D.胃脘舒顆粒E.胃乃安膠囊【答案】C10、下列關于“樂劇”的描述有誤的是()。A.由瓦格納創(chuàng)立的綜合藝術形式B.以“主導動機”象征劇中人物C.以“無終旋律”將作品貫穿始終D.代表作品有《帕西法爾》《羅恩格林》【答案】D11、()教學是培育學生音樂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A.歌唱B.音樂編創(chuàng)C.音樂鑒賞D.演奏【答案】C12、下列屬于舒伯特聲樂套曲的是()A.《美麗的磨坊姑娘》B.《野玫瑰》C.《鱒魚》D.《菩提樹》【答案】A13、音樂課上,何老師給出“暴風雨”主題引導學生利用鑰匙、筆盒、桌椅、易拉罐、水杯等物品,即興敲擊不同的節(jié)奏,體驗不同的音響效果,上述音樂教學內(nèi)容屬于高中音樂課程的哪個模塊()A.音樂鑒賞B.音樂與舞蹈C.音樂與戲劇表演D.創(chuàng)作【答案】D14、下列歌曲不屬于歌劇《洪湖赤衛(wèi)隊》的是()A.《五洲人民齊歡笑》B.《小曲好唱口難開》C.《洪湖水浪打浪》D.《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答案】A15、下列選項中關于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特點的描述錯誤的是()A.在對位法上,復調音樂達到全盛B.在和聲上,數(shù)字低音的使用,導致了和聲學的誕生C.在和聲上,調性終止式代替了正格終止式D.在調性上,大小調取代了中古調式【答案】C16、《彼得與狼》的曲作者是()A.肖斯塔科維奇B.普羅科菲耶夫C.斯特拉文斯基D.柴可夫斯基【答案】B17、下列屬于日本傳統(tǒng)樂器的是()A.三味線B.伽倻琴C.甘美蘭D.馬林巴【答案】A18、在我國,戲曲以()來劃分聲部。A.音色B.音域C.角色D.行當【答案】D19、下面譜例的曲作者是()(易錯)A.黃自B.趙元任C.沈心工D.李叔同【答案】D20、我國第一所音樂學?!虾⒁魳穼W院是由()組建的。A.任光B.蕭友梅C.黃自D.劉天華【答案】B21、不用鋼琴,即可進行多聲部音樂創(chuàng)作,或看著樂譜即能在意識中再現(xiàn)音樂音響,產(chǎn)生共鳴,此特征描述的是()。A.情感體驗B.即興創(chuàng)作C.體態(tài)律動D.內(nèi)心聽覺【答案】D22、弗拉門戈是用吉他伴奏的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形式,它源于哪個國家()A.阿根廷B.墨西哥C.西班牙D.葡萄牙【答案】C23、下列關于南方曲笛與北方梆笛的說法正確的是()A.南方曲笛擅長使用舌的技巧,旋律多具跳躍的特點B.南方笛曲風格典雅、音色柔和、抒情性強C.北方梆笛擅長使用氣的技巧,旋律多連貫、平衡D.北方梆笛曲風優(yōu)美、柔和,多以抒情為主【答案】B24、巴赫創(chuàng)作了下列哪部作品()A.《猶大·馬卡白》B.《異乎尋常》C.《平均律鋼琴曲集》D.《水上音樂》【答案】C25、推動人體生長發(fā)育及臟腑功能活動的氣是A.元氣B.宗氣C.營氣D.衛(wèi)氣E.肝氣【答案】A26、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音樂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論教的新局面。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提倡的是()A.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B.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C.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D.重視課堂提問的結果【答案】D27、歌曲《松花江上》的曲作者是()A.黎錦暉B.張寒暉C.麥新D.聶耳【答案】B28、《非洲贊歌》是一首由加納羅比部落著名音樂家卡拉巴羅比演唱的歌曲?!斗侵拶澑琛返难莩裕ǎ┳鳛榘樽?,歌詞大意為贊頌美好、廣袤的非洲大地。A.非洲鼓B.馬林巴琴C.姆比拉D.塔布拉鼓【答案】B29、下列不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家是()。A.規(guī)多B.迪費C.若斯坎D.維拉爾特【答案】A30、以下含吲哚美辛的是A.冠通片B.新癀片C.抗感靈片D.消咳寧片E.強力康顆?!敬鸢浮緽31、我國音樂家自主創(chuàng)作的作品開始大量進入中小學音樂教材,改變了學堂樂歌時期“以洋曲填國歌”為主的創(chuàng)作現(xiàn)象,這一歷史時期是()。A.民國初期B.五四運動前后C.抗戰(zhàn)時期D.改革開放時期【答案】B32、()是一種帶有共鳴器的木琴。它發(fā)音寬厚,余音較長,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種果殼、空心干葫蘆或罐頭盒、長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鳴體,演奏時聲音由琴板傳到共鳴體上,產(chǎn)生出一種特殊的共鳴效果。A.馬林巴B.豎琴C.姆比拉D.音條琴【答案】C33、《夜半歌聲》是()為同名電影創(chuàng)作的主題歌曲。A.聶耳B.冼星海C.江文也D.黃自【答案】B34、澀脈的主要病癥A.血瘀B.食滯C.痰飲D.熱證E.濕證【答案】A35、《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體裁是()。A.藝術歌曲B.進行曲C.抒情歌曲D.敘事歌曲【答案】B36、一節(jié)課中將鑒賞、歌唱、器樂演奏及音樂常識等教學任務進行綜合安排,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變換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式。這種形式的音樂課程屬于()。A.單一課B.綜合課C.必修課D.選修課【答案】B37、濕邪致病A.傳染性強B.易傷津液C.易傷陰位D.易傷津耗氣E.易襲陽位【答案】C38、隋唐時期的()最能反映當時的音樂文化成就。A.變文B.曲子C.燕樂D.琴歌【答案】C39、康塔塔源于()。A.法國B.英國C.意大利D.德國【答案】C40、不屬于音樂課程性質主要體現(xiàn)的是()。A.人文性B.審美性C.體驗性D.實踐性【答案】C41、組織了我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的音樂家是()。A.沈心工B.李叔同C.蕭友梅D.趙元任【答案】B42、音樂課程準包括了四個部分的內(nèi)容。依次是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課程內(nèi)容;第四部分實施建議。A.課程目標B.課程理念C.課程性質D.課程結構【答案】A43、“在歌曲《玫瑰三愿》教學中,劉老師帶領學生在聆聽的基礎上,哼唱主題,分析歌曲的歌詞、旋律、伴奏等特征?!边@一句話主要體現(xiàn)了哪個模塊的教學內(nèi)容?A.音樂鑒賞B.演奏C.創(chuàng)作D.音樂與戲劇表演【答案】A44、在新學年開始之際,音樂教師全方位地了解所教學段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音樂學習狀況、基礎,從而更好地安排、設計本學年的課程。這種方式屬于()。A.教學策略B.教學評價C.教學反思D.學情分析【答案】D45、下列樂器中,屬于越南民族樂器的是()A.姆比拉B.獨弦琴C.排簫D.豎琴【答案】B46、合唱排練的三個基本步驟是制定排練計劃、排練作品和()。A.藝術處理B.發(fā)聲練習C.熟悉樂譜D.演唱設想【答案】A47、在中學音樂教學實際中,大量采用的課型是()。A.合唱課B.單元欣賞課C.單一課D.綜合課【答案】D48、學堂樂歌大多選取日本和歐美的歌曲旋律填詞而成。下列由我國音樂家自創(chuàng)的學堂樂歌是()。A.沈心工《竹馬》B.李叔同《送別》C.李叔同《春游》D.沈心工《體操——兵操》【答案】C49、下列屬于奧爾夫教育理念的是()。A.體態(tài)律動學說B.柯爾文手勢C.首調唱名法D.元素性【答案】D50、下列哪個經(jīng)典唱段出自歌劇《江姐》?()A.《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B.《繡金匾》C.《這一仗打的真漂亮》D.《繡紅旗》【答案】D大題(共10題)一、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李老師是重慶人,大學畢業(yè)后應聘到廣州某中學做音樂老師,在音樂課介紹嶺南民歌教學時,需要用粵語來完成嶺南歌曲的學唱。課前李老師盡管學了又學,但范唱時不地道的粵語發(fā)音還是引來了學生們的哄堂大笑??纯撮_懷大笑的學生,李老師靈機一動,邀請笑的最大聲的男同學上臺來糾正老師的粵語發(fā)音。開始這位同學還很難為情,最終,在同學們和老師的鼓勵下,他漸漸融入了當“老師的老師”這一角色,課堂氣氛越來越熱烈,臺下的同學們也開始躍躍欲試,嶺南音樂特有韻味的歌聲在教室回蕩。依據(j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師教學中的優(yōu)點(7分),并說明理由(8分)【答案】本題考查的是歌唱課的內(nèi)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了課程基本理念:(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題干要求分析“優(yōu)點”,因此,考生作答時可以從該教師的做法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哪些基本理念出發(fā)進行分析。二、閱讀案例,回答問題。鈴聲響了,教師走向鋼琴,說:“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还?jié)非常有意思的課(激起學習興趣),帶上你們的耳朵和眼睛(提出活動要求),把你們觀察到的東西告訴我(學生更加精神集中,猜測即將發(fā)生的事情)。”琴聲響了,數(shù)名聽課教師搬著椅子,隨著音樂的速度與節(jié)奏,出其不意、精神抖擻、步伐整齊、動作劃一地走進教室。學生被震撼了、驚呆了,數(shù)秒鐘之后,掌聲雷動,跺腳聲咚咚響,仿佛整個教室都處于行進中。教師只問了幾個問題:“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觀察到了什么?每個問題背后再多問一個為什么?!苯淌覂?nèi)頓時氣氛熱烈,學生按捺不住地舉手發(fā)言、前后左右地交換意見、會心滿意地相互微笑、積極主動地思考發(fā)現(xiàn)。熱烈討論之后,教師歸攏大家的意見,板書“行進中的歌”。問題:請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15分)【答案】這是一個較好的導入案例。導入是教師通過預先設計,在教學安排的起始階段便巧妙地將學生引入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它是整個教學組織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導入的設計對一課堂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此案例中導入形式為創(chuàng)境導入,教師創(chuàng)造出與課堂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情境,就為一堂好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被調動起來的不僅是學生,還包括教師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在上課前機智地利用了聽課老師這一課堂教學之外的資源,把這些教師巧妙地運用于導課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導課的趣味性與新穎性原則。教師的創(chuàng)新帶來學生的主動參與。新穎、別致的背后,使我們感受到發(fā)現(xiàn)、探究、討論、生成等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名師如何巧解題?查看視頻解析>>三、賈老師在七年級唱歌課《小鳥,小鳥》中,正在講解愛護鳥類時,窗外突然飛進兩只小鳥,“嘰喳”地叫著飛著,這個意外的因素很自然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頓時,課堂秩序一片混亂,老師則大聲呵斥同學們,讓同學們保持安靜,認真聽講,并把小鳥轟出教室,這時同學們極不情愿地繼續(xù)上課,這堂課也在比較尷尬的氣氛中結束。問題:依據(j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綜合上述教學片段,簡述自己的觀點。【答案】(1)這個案例屬于課堂教學突發(fā)事件的處理。(2)每位授課老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對此,若處理得好,則會有利于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課堂氣氛,若處理得不好,則會使學生不喜歡上課,厭學,影響師生關系。在本案例中,老師面對課堂上飛進小鳥后吸引學生注意力,用嚴厲的呵斥、轟走小鳥的方式,讓學生們安靜上課,這種方法不利于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能使學生注意力回到課堂上。其實,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靈活的應變能力,面對課堂上飛進小鳥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用生動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比如:“同學們,小鳥的叫聲好不好聽啊大家來聽一聽它們在說什么啊”“它們是找不到家了,那么讓我們打開窗戶,一起送它們回家吧。”調動起所有學生愛護小動物的積極性,并告訴學生我們一定要愛護小動物,愛護我們生活的大自然,從而合理地化解這次課堂突發(fā)事件。四、依據(jù)《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學課例,對其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菊n題名稱】音樂鑒賞《馬太受難曲》(巴赫)【教學內(nèi)容】音樂鑒賞《馬太受難曲》;拓展欣賞《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教學目標】1.聽辨《馬太受難曲》,感受宗教復調音樂的美,使同學們理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2.教師通過讓學生聆聽各部分音樂主題、組織小組討論,使學生能夠準確聽辨和理解巴赫的復調音樂作品。3.分析第1、72以及78分曲的音樂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樂成就?!窘虒W重點】《馬太受難曲》主題聽辨,理解復調音樂的形式【教學過程片段】1.導入。2.介紹巴赫生平和《馬太受難曲》的內(nèi)容以及歷史地位。3.聆聽樂曲,提問學生有什么樣的感受。(黯然、悲沉)4.提問同學們從哪里聽出這樣的感受?(介紹第1分曲展示的內(nèi)容;第72分曲的圣詠旋律,第78分曲的長時值、自由演唱記號等)【答案】這個課例存在教學上的閃光點,但更多的是教學設計和授課內(nèi)容上存在的問題,因此這是一個問題案例。一方面,上述課例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些閃光點:(1)教案來看,本課包括課程名稱、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片段,教案寫作總框架較為完整:(2)教學內(nèi)容1二關于《馬太受難樂》各片段音樂主題的分析較為透徹,能夠具體到音樂本體和創(chuàng)作背景:教學重點問題設置南表及里、循序漸進:(3)小結部分上升到“理解音樂多元文化”的層面,拓寬了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這些都體現(xiàn)了新課程“重視音樂實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這是本課設計的“亮點”部分。但另一方面,課例中的課程設計也存在一定的問題:(1)三維目標書寫不規(guī)范,音樂學科的三維目標應當依次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課例中層次混亂;新課程明確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來進行課堂教學,課例中的三維目標頻繁出現(xiàn)了“使同學們”“使學生”等詞,從語言邏輯上來看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因此是不正確的。(2)教學內(nèi)容的預設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體現(xiàn)。課例中的教學內(nèi)容預設了“拓展《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一項,但是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完全沒有體現(xiàn),反而介紹了“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的區(qū)別”,這一項在教學內(nèi)容的預設中也沒有提及。(3)聆聽準備不夠。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多次聆聽樂曲可以有效地把握樂曲,為進一步探究學習做好準備;課例中只聆聽了一次,不夠充分;(4)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生動、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填充,這樣就無法引起學生興趣,使原本生動的音樂課堂變得枯燥乏味。綜上所述.該課例中的一系列問題違背了新課程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基本理念的實施建議,因此,建議教師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guī)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充分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圍繞新課程的理念展開教學。五、依據(jù)《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學課例,對其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菊n題名稱】音樂鑒賞《馬太受難曲》(巴赫)【教學內(nèi)容】音樂鑒賞《馬太受難曲》;拓展欣賞《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教學目標】1.聽辨《馬太受難曲》,感受宗教復調音樂的美,使同學們理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2.教師通過讓學生聆聽各部分音樂主題、組織小組討論,使學生能夠準確聽辨和理解巴赫的復調音樂作品。3.分析第1、72以及78分曲的音樂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樂成就。【教學重點】《馬太受難曲》主題聽辨,理解復調音樂的形式【教學過程片段】1.導入。2.介紹巴赫生平和《馬太受難曲》的內(nèi)容以及歷史地位。3.聆聽樂曲,提問學生有什么樣的感受。(黯然、悲沉)4.提問同學們從哪里聽出這樣的感受?(介紹第1分曲展示的內(nèi)容;第72分曲的圣詠旋律,第78分曲的長時值、自由演唱記號等)【答案】這個課例存在教學上的閃光點,但更多的是教學設計和授課內(nèi)容上存在的問題,因此這是一個問題案例。一方面,上述課例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些閃光點:(1)教案來看,本課包括課程名稱、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片段,教案寫作總框架較為完整:(2)教學內(nèi)容1二關于《馬太受難樂》各片段音樂主題的分析較為透徹,能夠具體到音樂本體和創(chuàng)作背景:教學重點問題設置南表及里、循序漸進:(3)小結部分上升到“理解音樂多元文化”的層面,拓寬了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這些都體現(xiàn)了新課程“重視音樂實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這是本課設計的“亮點”部分。但另一方面,課例中的課程設計也存在一定的問題:(1)三維目標書寫不規(guī)范,音樂學科的三維目標應當依次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課例中層次混亂;新課程明確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來進行課堂教學,課例中的三維目標頻繁出現(xiàn)了“使同學們”“使學生”等詞,從語言邏輯上來看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因此是不正確的。(2)教學內(nèi)容的預設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體現(xiàn)。課例中的教學內(nèi)容預設了“拓展《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一項,但是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完全沒有體現(xiàn),反而介紹了“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的區(qū)別”,這一項在教學內(nèi)容的預設中也沒有提及。(3)聆聽準備不夠。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多次聆聽樂曲可以有效地把握樂曲,為進一步探究學習做好準備;課例中只聆聽了一次,不夠充分;(4)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生動、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填充,這樣就無法引起學生興趣,使原本生動的音樂課堂變得枯燥乏味。綜上所述.該課例中的一系列問題違背了新課程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基本理念的實施建議,因此,建議教師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guī)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充分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圍繞新課程的理念展開教學。六、案例:一位學生寫給音樂老師的信:“老師,請您看看我一個十分平常的我,平常的相貌,平常的成績,可是我真的很喜歡上音樂課。每當您走進音樂教室,站在音樂學得好的同學身旁,熱情地問這問那時,我只能怯怯地望著您的背影,美慕地看著這些同學;課堂上發(fā)言時,被您叫起來的總是他們,而我心里很緊張,不敢舉手,只能默地想著已經(jīng)準備了好久的答案。老師,也請您看看我,注意到我的存在吧,我真的很喜歡音樂!”問題:依據(j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上面案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7分),并簡述你的觀點(8分)?!敬鸢浮勘绢}考查的是音樂課的授課過程?!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了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分析此題時要從教學過程是否符合這個標準進行分析。七、依據(j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對象:七年級教學內(nèi)容:《沂蒙山好風光》要求:(1)設定教學目標。(10分)(2)確定教學難點。(10分)(3)針對教學目標與難點,設定具體的教學策略與過程。(15分)【答案】沂蒙山好風光一、教學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沂蒙山好風光》,感受歌曲中沂蒙山風光的美好,從而逐步產(chǎn)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具^程和方法】通過課堂討論,用明亮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體味歌曲豪放、率直、開朗的風格特點和宛轉、悠揚的韻味?!局R與技能】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從中享受民歌演唱的樂趣和美感。學習魚咬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生能用明亮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出歌曲熱情、率直、開朗的風格特點和婉轉、悠揚的甩腔韻味。【難點】魚咬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四、教學過程八、案例:一節(jié)音樂公開課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音樂老師非常投入地描繪著音樂之美。她充滿感情地問:“這么美的音樂,同學們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這時,學生中卻突兀地響起一個不同的聲音?!安幌矚g”,一個男生說。老師未予以關注,繼續(xù)充滿感情地說:“多好的音樂啊,同學都很喜歡,那我們再來聽一遍?!边€是那個男生在嘀咕著“一點也不好聽”,但聲音明顯輕了。老師還是未予以關注,課堂繼續(xù)保持著熱鬧的氛圍,男生再也沒有發(fā)表意見了。問題:依據(jù)《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教學案例片段進行分析,并簡述你的觀點?!敬鸢浮窟@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節(jié)課是公開課,從案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老師非常投人地教學,引導大家去欣賞音樂之美,應該在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并且這位老師也能讓課堂保持者熱鬧的氣氛,足見整堂課還是比較井井有條的。但是在這井井有條中也存在一些“瑕疵”,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同學可能對課堂的興趣不大,枯燥的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該教師雖然教學活動比較貼合學生的發(fā)展,但是沒有關注到學生的興趣,在“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這一理念的施行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