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設計要點_第1頁
實驗設計要點_第2頁
實驗設計要點_第3頁
實驗設計要點_第4頁
實驗設計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設計要點第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本章主要內容主要內容:一實驗設計的概念二實驗設計的內容三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Ⅰ四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Ⅱ第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實驗設計的概念實驗設計(experimentaldesign)是控制實驗條件和安排實驗程序的計劃。第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實驗設計的內容①自變量(或刺激變量)的確定及其呈現(xiàn)的方式;②因變量(或反應變量)的指標及其測量方法;③對一切有關變量(或變項)的控制措施;④確定被試總體及被試樣本人數和選擇被試的方法;⑤擬定主試在實驗開始前對被試者要說的指導語;⑥規(guī)定實驗次數;⑦安排實驗程序;⑧規(guī)定使用儀器的型號;⑨規(guī)定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第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Ⅰ(一)被試間設計(二)被試內設計(三)混合設計第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被試間設計被試間設計是每個被試(組)只接受一個自變量的處理,對另一被試者(組)進行另一種處理,故又稱獨立組設計。第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優(yōu)點:一種實驗處理(或實驗條件)不會影響另一種實驗處理,避免了練習效應和疲勞效應等由實驗順序造成的誤差。缺點:1、所需要的被試數量巨大。2、由于接受不同處理的總是不同的個體,不能排除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混淆。(一)被試間設計第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等組問題在被試間設計中,實驗者必須盡量減少兩個或多個組別中的被試差異。被試間設計采用兩類分組技術來解決等組問題:匹配和隨機化。

(一)被試間設計注意!第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匹配(matching)設計匹配設計是指將被試按某一個或幾個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對,然后再把每一對中的每個被試隨機分配到各個組別。也叫對等組設計、配對組設計。第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匹配設計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在實驗處理之前,就把組間變異縮到最小,并使各組內變異比單獨的隨機分配更接近相等。缺點:(1)匹配往往是不完全的。(2)匹配法往往耗費大量的工作量。(3)匹配的多個特征之間如果存在交互作用,就可能混淆實驗結果。(4)防止統(tǒng)計回歸效應介入。

第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隨機化設計將被試隨機分配在不同的組內接受不同的自變量處理。隨機化法的統(tǒng)計學前提是:各隨機被試組在未經受不同處理之前是相等的,即使有差異也是在統(tǒng)計允許的限度以內的隨機誤差。第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隨機化設計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1)控制兩組被試變量的差異,分組方法簡單可行。(2)由于對每一被試者只作一次觀測,可消除某些實驗誤差。缺點:(1)分成等組的方法仍欠精密。(2)若兩組在不同時期觀測,就有可能插入實驗以外的偶發(fā)事件,影響因變量的觀測結果。第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被試內設計被試內設計就是把相同的被試分配到不同的自變量或自變量的不同水平下(實驗處理),也叫單組實驗設計。優(yōu)點:1、內設計需要的被試較少。2、組內設計方便、有效。3、心理學的某些領域需要使用組內設計。4、組內設計消除了被試的個別差異對實驗的影響。缺點:1、順序效應。2、不能用來研究某些被試特點自變量之間的差異。3、對實驗條件需要較長恢復期的實驗,要防止間隔內偶然發(fā)生的事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4、當自變量的不同水平代表一種連續(xù)事件的延續(xù)結果時,不宜使用組內設計。第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被試內設計可分為三種子類型:1、實驗前后設計;2、定時系列設計;3、抵消實驗條件的設計。第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實驗前后設計指在實驗條件處理前對被試進行觀測的結果與實驗條件處理后的同樣觀測結果加以對比的設計。說明:Y1表示實驗處理前對被試者觀測所得值Y2表示實驗處理后對被試者觀測所得值X表示實驗條件處理實驗前與實驗后設計模式第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前后設計舉例目的:第一次參加射擊運動的人在接受打靶訓練前后打靶成績的變化。第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前后設計評價優(yōu)點:(1)能較明顯地檢測出實驗處理的效果如何;(2)被試的需要量較少。缺點:(1)前后兩次觀測之間存在時間間隔,會帶來外來影響;(2)易產生順序誤差。第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定時系列設計指實驗處理前對一組被試作一系列的定時重復觀測,然后實施實驗處理,再對被試作一系列的定時重復觀測,分析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定時系列設計模式說明:Y1a、Y1b、Y1c分別表示實驗處理前之觀測值Y2a、Y2b、Y2c分別表示實驗處理后之觀測值X表示實驗條件處理第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定時系列設計舉例代幣法對兒童問題行為矯正的作用第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定時系列設計評價優(yōu)點:除具有前后設計的優(yōu)點,還具有(1)降低由于一次觀測而得到被試不正常行為的機率;(2)提供測量過程中的信息。缺點:(1)多次的觀測延長了實驗時間,從而會有更多的外來影響;(2)多次的觀測易引起順序誤差,更易導致練習、疲勞、緊張或厭煩等效應。第二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抵消實驗條件的設計指抵消實驗過程中額外變量的一種設計。要抵消順序誤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ABBA的排列順序來安排實驗順序。其模式如下表所示。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抵消實驗條件的設計示例實驗設計題一:飲料喜好問題實驗設計題二人們解決兩個不同問題的思維特點分析實驗任務:分馬問題和腫瘤問題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喜好飲料問題美國兩大飲料公司的百事可樂公司做過一個實驗,想證明顧客更喜歡哪個公司的飲料。把聲稱喜歡可口可樂的顧客請來,讓他們品嘗兩種飲料。寫有Q字母的玻璃杯中裝可口可樂,寫有M字母的玻璃杯中裝百事可樂。顧客不知道哪只杯放的是哪種飲料。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表明半數以上的人更喜歡百事可樂。實驗結果不可靠,也許顧客只是更喜歡用帶有M字母的杯子??煽诳蓸饭就ㄟ^實驗證明了這點,但并沒有證明顧客到底喜歡哪種飲料。你能自己設計一個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喜好飲料問題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分馬問題如下圖所示,欄內有九匹馬,請畫出兩個正方形將每一匹馬分隔開。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假如你是個醫(yī)生,面臨一個胃部患惡性腫瘤的病人,這個病人不能動手術,但如果不摧毀腫瘤,病人會死掉。有一種射線可用來摧毀腫瘤,但如果用高強度射線幅射腫瘤,腫瘤雖會被摧毀,但這種高強度射線也會使腫瘤通道上的健康組織受到損傷。強度較低的射線對健康組織無害,但也不會摧毀腫瘤,用什么方式能使射線摧毀腫瘤同時又避免傷害健康組織呢?腫瘤問題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設計如何安排人們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順序?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抵消實驗條件的設計評價優(yōu)點:(1)能較好地控制被試變量;(2)能較好地控制順序誤差;(3)時間上比較經濟。缺點:(1)反應變量在時間維度(軸)上的關系是線性時才能使用。如:被試對實驗室照明的適應可能對初始的實驗處理有影響

(2)對有些實驗不適用。如用兩種學習方法學習同一實驗材料。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混合設計混合設計是指在一個研究中有些自變量按組內設計安排,有些自變量按組間設計安排。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混合設計舉例Johnson等(1983)用混合設計的方法比較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的記憶成績。他們假設,抑郁者比非抑郁者對于未完成的記憶任務的記憶效果更好。實驗中,要求抑郁組和非抑郁組完成20項記憶任務,其中,10項記憶任務在完成之前被打斷。在全部任務完成后,要求被試回憶記憶任務的名稱或盡可能多地描述記憶任務。第三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比較被試變量是組間設計(抑郁、非抑郁)任務類型是組內設計(完成、未完成)。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Ⅱ(一)真實驗設計(二)準實驗設計(三)非實驗設計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真實驗設計實驗者能有效地操縱實驗變量,有效地控制內在無效來源和外在無關因素的影響,能在隨機化原則基礎上選擇和分配被試。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真實驗設計類型真實驗設計之一:完全隨機化設計真實驗設計之二:多因素實驗設計真實驗設計之三:隨機化區(qū)組設計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真實驗設計之一:完全隨機化設計完全隨機化設計也稱簡單隨機化設計,是指用隨機化方法將被試隨機分為幾組,然后依實驗的目的對各組被試實施不同的處理。(P20)1.隨機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2.隨機實驗組控制組后測設計3.隨機多組后測設計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隨機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1)設計的模式(2)設計的評價(3)設計的顯著性檢驗(4)設計的實例分析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設計的模式實驗分組實驗組前測實驗處理差異比較隨機分配被試后測控制組Y前測1Y前測2XY后測1Y后測2Y后測-Y前測Y后測-Y前測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設計的評價優(yōu)點:隨機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基本控制了絕大多數影響內部效度的因素。使用前測驗,為檢查隨機分組是否存在偏差提供了充分的依據.缺點:出現(xiàn)測驗的反作用效果,導致對實驗設計外部效度的影響。

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設計的顯著性檢驗1、對增值分數進行統(tǒng)計分析。方法有:t-檢驗(參數統(tǒng)計);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檢驗或中位數檢驗(非參數檢驗)。2、協(xié)方差分析法。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設計的實例分析

沃坦阿貝、黑爾和洛馬克斯曾應用隨機實驗組控制組前沒后測設計做過研究:“通過一系列教學程序和方法的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根據報紙標題預測所報道內容的能力”。第四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隨機實驗組控制組后測設計

(1)設計的模式(2)設計的評價(3)設計的顯著性檢驗(4)設計的實例分析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設計的模式實驗分組實驗組實驗處理隨機取樣后測控制組XY后測Y后測隨機分配被試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設計的評價

1、控制了歷史和成熟因素對內部效度的影響;2、控制了選擇和被試的中途退出等影響內部效應的因素。3、控制了測驗與實驗處理交互作用對實驗外部效度的影響。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設計的顯著性檢驗1、t—檢驗2、曼-惠特尼U-檢驗或中位數檢驗法。

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設計的實例分析盧仲衡等(1981)的研究項目“初中一年級數學自學輔導教學協(xié)作實驗研究”。見P23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隨機多組后測設計(1)設計模式(2)設計的顯著性檢驗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設計的模式RxlOlRx2O2Rx3O3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設計的顯著性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變異每個實驗處理平均數與總平均數之間的差異。組內變異被試組內每個被試與所在實驗處理組平均數之間的差異之和。F=組間變異/組內變異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真實驗設計之二:多因素實驗設計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真實驗設計之二:多因素實驗設計多因素實驗設計是指在實驗中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素(自變量),并且每個因素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個水平互相結合,構成多種組合處理的一種實驗設計(P25)。一、多因素實驗的優(yōu)點二、多因素實驗設計的分類三、多因素設計的主要效應與交互作用的效應第五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多因素實驗的優(yōu)點有三個明顯的優(yōu)點:效率高實驗控制較好可以獲得交互作用真實驗設計之二:多因素實驗設計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多因素實驗設計的分類(一)自變量的數目及其水平(二)被試分派程序真實驗設計之二:多因素實驗設計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多因素設計的主要效應與交互作用的效應主效應是指由每個單獨因素(自變量)所引起的因變量的變化。交互作用的效應是指當一個因素(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時,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影響因變量的結果。簡單效應是指一個因素的各個水平在另一個因素的某個水平上的效應。真實驗設計之二:多因素實驗設計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真實驗設計之三:隨機化區(qū)組設計隨機化區(qū)組設計是將被試按某種標準分為不同的組(區(qū)組),每個區(qū)組的被試接受全部實驗處理。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隨機化區(qū)組設計的原則隨機化區(qū)組設計的原則是同一區(qū)組內的被試盡量“同質”。每一區(qū)組內被試的人數分配有3鐘情況:一名被試作為一個區(qū)組。這時,每名被試(區(qū)組)均接受全部處理,在接受處理的順序上要采用隨機化的方法。每個區(qū)組內被試的人數是實驗處理數目的整倍數。區(qū)組內的基本單元不是一名被試或幾名被試,而是以一個團體為單元。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隨機化區(qū)組單因素設計隨機化區(qū)組單因素設計要求將被試劃分為不同的區(qū)組,并且每一區(qū)組隨機接受所有不同的處理。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隨機化區(qū)組單因素設計的基本模式區(qū)組123:n實驗處理平均實驗處理X1X2X3X4Xk…O11O12O13O14O1K…O21O22O23O24O2K…O31O32O33O34O3K…On1On2On3On4OnK……:::::區(qū)組平均O.1O.2O.3O.4O.KO1O2O3OnO..: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舉例隨機分配匹配被試隨機取樣實驗分組實驗處理后測實驗組1實驗組2實驗組3實驗組4X1X3X4X2Y1Y2Y3Y4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隨機化區(qū)組多因素設計以隨機化區(qū)組兩因素設計為例隨機化區(qū)組兩因素設計是將被試劃分為不同的區(qū)組,每個區(qū)組都隨機接受兩因素各個水平組合的全部處理,然后觀測每個區(qū)組對不同處理的反應,并將反應值作為后測成績。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舉例假定一個實驗有兩個自變量A和C,每一自變量有兩個水平a1和a2和c1和c2。因變量是操作器上測試的分數,這就是一個2×2因素設計。另外,已知被試的智力水平會影響因變量,因此,有必要對被試的智力這一額外變量加以控制。為了控制這一額外變量,在實施處理之前,向被試進行智力測試。在智力測試的分數上,研究者選擇20名被試,分成5個區(qū)組,每一區(qū)組的4名被試由智力分數相同的被試組成。在每個區(qū)組內4名被試隨機分派接受其中一個處理組合。第六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本實驗設計的具體安排區(qū)組a1a2c1c2c1c21324X1.1X1.2X1.3X1.4X2.1X2.2X2.3X2.4X3.1X3.2X3.3X3.4X4.1X4.2X4.3X4.4X5.1X5.2X5.3X5.45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數據區(qū)組a1a2c1c2c1c21324554321456327564343210∑xi∑yi1520102520171710670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統(tǒng)計分析相關樣本方差分析與T檢驗SSt=SST+SSWSST=SSA+SSC+SSAC(處理間)

SSW=SSB+SSe(處理內)

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隨機區(qū)組設計的評價具體見課本P33。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designs)

準實驗設計是介于非實驗設計和真實驗設計之間的實驗設計,它對額外變量的控制比非實驗設計要嚴格一些,但不如真實驗設計控制得充分和廣泛。

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準實驗設計主要類型:1.單組準實驗設計(1)時間序列設計(2)相等時間樣本設計2.多組準實驗設計(1)不相等組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2)不相等組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時間序列設計(3)平衡設計

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單組準實驗設計(1)時間序列設計(2)相等時間樣本設計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時間序列設計模式系列前測實驗處理系列后測(1)時間序列設計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時間序列設計舉例學習心理咨詢前后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時間序列設計可能的實驗結果第七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時間序列設計評價優(yōu)點:時間序列設計可以較好地控制“成熱”因素對內部效度的影響。其次,該設計可以控制測驗因素的干擾。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綜上所述,由于時間序列設計可以多次測量被試在處理前后的數據,因此通過觀察處理x前后的變化趨勢,也就可以判斷處理x前后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作用。優(yōu)點可真不少……!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缺點1、不能控制與實驗處理同時發(fā)生的偶發(fā)事件的影響,不能排除那些與自變過同時出現(xiàn)的附加變量的影響。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測驗與處理x的交互作用作為影響實驗外部效度的因素在該設計中不易受到充分控制。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多次實施前測驗往往會降低或增加被試對實驗處理的敏感性,從而在被試身上產生作用而影響被試在實驗處理后的成績。問題還真不少!運用時要小心喲!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相等時間樣本設計模式記牢啊?。?)相等時間樣本設計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相等時間樣本設計舉例教師批改作業(yè)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教師用4名學生作為被試組,X1表示不批改作業(yè),僅給出簡單答案,X0表示全批全改作業(yè)。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相等時間樣本設計評價相等時間樣本設計在控制影響內部效度的因素方面是完全有效的。它能較好控制“歷史”作用的影響;其他影響內部效度的因素也同時被較好地控制。優(yōu)點還是很多的!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缺點相等時間樣本設計在控制影響外部效度的因素方面并不理想。為什么呢?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①測驗的反作用效果會影響該設計的外部效度。為什么?第八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②實驗安排的反作用效果會影響該設計的外部效度。為什么?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③選擇偏差與實驗變量的交互作用可能會影響該設計的外部效度。為什么?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④重復實驗處理的干擾也會影響該設計的外部效度。為什么?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多組準實驗設計在心理學研究中,為使實驗結果盡量少受無關因索的干擾,使實驗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采用多組實驗設計,即包括有實驗組和控制組存在的實驗設計。爭取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吧!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不相等組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不相等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的特點是研究者不能按隨機化原則和等組法來選擇對等組,有時也不能隨機安排哪個為實驗組、哪個為控制組。限制不少喲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設計模式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評價首先,由于增添了控制組,從而使該設計基本上控制了歷史、成熟、測驗等因素對實驗的干擾。其次,由于兩組都有前測驗,研究者可以了解實驗處理實施前的初始狀態(tài),從而也就對選擇因素有了初步的控制。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缺點1、該設計沒有使用隨機化方法來分配被試或實驗處理,實驗組與控制組是不對等的,因而選擇與成熟、選擇與實驗處理的交互作用可能會降低該設計的效度。2、由于兩組都使用前測驗安排,因而其實驗結果不能校直接推廣到無前測的情境中去。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不相等組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時間序列設計不相等實驗組控制組前潦后測時間序列設計是在單組時間序列設計和不相等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的基礎上,組合而成的一種多組準實驗設計。是一個混合體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設計模式第九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評價優(yōu)點:基本上控制了歷史、成熟、測驗、選擇與成熟交互作用等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缺點:測驗的反作用效果,以及選擇偏差與實驗處理X的交互作用則可能會成為影響該設計外部效度的因素。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平衡設計平衡設計又叫輪換設計,或拉丁方設計。在該設計中,研究者為了達到對實驗控制的目的,使各組被試都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而對實驗處理的順序和實驗時間的順序采用輪換的方法。見P44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設計模式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舉例研究4類測驗對學生問題解決的影響具體見課本p46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見P45-46評價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當自變量的水平有兩個以上時,拉丁方設計(balancedLatinsquaredesign)是較為常見的設計。一個平衡的拉丁方是一個兩維距陣,其中列表示自變量水平,行表示被試。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順序的安排用鮑爾的實驗為例,鮑爾(Bower,1961)曾經以老鼠來研究獎賞對反應形成的影響。實驗任務是讓老鼠走迷宮,自變量是獎賞量。假設現(xiàn)在獎賞量有6個或5個水平,而不是2個,如何安排實驗順序呢?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首先,把老鼠盡量分成數量相等的6組或5組,使被試的組數和自變量水平數(獎賞量的數目)相等。接下來,建立拉丁方的步驟將取決于自變量的水平是奇數還是偶數,我們分別用6個水平(偶數)和5個水平(奇數)來加以說明。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六個自變量水平(1-6)的拉丁方設計

測試條件的順序被試第1第2第3第4第5第6A126354B231465C342516D453621E564132F615243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建立拉丁方的第一行公式為:1、2、n、3、n-1、4、n-2,如此類推。在這里,n代表實驗條件的總數。那么被試a就按1、2、6、3、5、4這個順序進行實驗,當第一行明確以后,對于每一列,只要按順序從小到大寫出既可,當遇到n時,再按字母順序重新從1開始。①ABDC②BCAD③CDBA④DACB第一百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拉丁方1被試第1第2第3第4第5a12534b23145c34251d45312e51423拉丁方2第1第2第3第4第54352154132152432135432415測試順序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方格1方格212345ABECDBCADECDBEADECABEADBCDCEBAEDACBAEBDCBACEDCBDAE

被試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非實驗設計1.單組后測設計2.單組前測后測設計3.固定組比較設計4.事后回溯設計

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單組后測設計在單組后測設計中,只有一個實驗組,而對實驗組只給予一次實驗處理,然后通過測量得到一個后測成績。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單組后測設計模式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舉例數學課外輔導講座對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影響。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評價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單組前測后測設計單組前測后測設計是對單組后測設計的一種改進,它增加了在實驗處理前的測驗,但還是僅有一組實驗組。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單組前測后測設計模式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舉例威待墨(JWitter)“七年級低成就學生態(tài)度和成就的咨詢和輔導效應”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評價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