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2023人教九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測試卷(A卷基礎篇)_第1頁
薦2023人教九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測試卷(A卷基礎篇)_第2頁
薦2023人教九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測試卷(A卷基礎篇)_第3頁
薦2023人教九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測試卷(A卷基礎篇)_第4頁
薦2023人教九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測試卷(A卷基礎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測試卷(A卷基礎篇)(測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一、積累與運用。(29分)1.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4分)

(1)唐宗宋祖,稍遜fēnɡsāo(______________)。

(2)百花的guānmiǎn(_____________)你戴著。

(3)這樣看來,花香鳥語,cǎozhǎnɡyīnɡfēi(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4)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xiùshǒupánɡguān(_________)就可以得到知識的?!敬鸢浮?1)風騷(2)冠冕(3)草長鶯飛(4)袖手旁觀【解析】字形題從表象上看主要考核雙音節(jié)詞語和成語,有時會考核三字的專業(yè)術語和熟語。從分類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據(jù)義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對舉、組詞、讀音、形旁辨形。如“騷”“冕”等字造字法都為形聲字,可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來辨別字形。本題還可根據(jù)句意推斷所填詞語。2.詩句默寫。(9分)

(1)《沁園春·雪》一詞中描寫想象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3分)

(2)《我愛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達主題的句子是:__________(2分)

(3)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中把故鄉(xiāng)之思升華為家國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4分)【答案】(1)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2)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3)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解析】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須、晴、素裹、妖嬈、峽”等字詞容易寫錯。3.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素裹

嘶啞

原馳臘象B.洶涌

海俠

頓失滔滔C.風騷

妖嬈

山舞銀蛇D.腐爛

黎明

一代天嬌【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字形的識記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也要聯(lián)系整個詞語的意思。本題中的詞語均出自課本,A項,“臘”應改為“蠟”;B項,“俠”應改為“峽”;D項,“嬌”應改為“驕”。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3分)A.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B.張學良對我國歷史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風流人物。C.在學校舉行的元旦文藝晚會上,我們班自編自演了一個話劇,兩位女生將劇中人物演得惟妙惟肖。D.我們當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驕,肩負著建設祖國的偉大使命?!敬鸢浮緿【解析】此題考查成語的正確運用能力。A項,紅裝素裹:指衣著淡雅的婦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相映襯的景色。句中使用的是第二個意思,故使用正確。B項,風流人物:有功績而又有文采的人物。使用正確。C項,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句中形容演員的表演,使用正確。D項,一代天驕:指稱雄一世的人物。用來形容青少年不符合語境。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鄉(xiāng)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xiāng),游弋于海外回歸祖國后所作的一首現(xiàn)代詩。B.林徽因的詩多數(shù)以個人情緒的起伏和波瀾為主題,探索生活和愛的哲理。C.20世紀30年代,艾青這一時期的詩歌總是充滿“土地的憂郁”,多寫國家民族的苦難、悲傷與反抗。D.穆旦,原名查良鏞,現(xiàn)代主義詩人、翻譯家?!敬鸢浮緿【解析】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D項中,穆旦的原名是查良錚,不是查良鏞。據(jù)此,答案為D。6.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7分)

材料一:余光中《鄉(xiāng)愁》①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②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③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④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材料二:余光中詩中所顯露出來的愛國情懷,不像岳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那樣豪放,不似李煜“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般凄婉,余光中詩中愛國與懷鄉(xiāng)融為一體。余光中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還充分表達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推崇。余光中說:“只要不放棄自己的文學傳統(tǒng),就可以有自己的文學生命,出現(xiàn)小島上的文學大師?!?/p>

材料三:

(1)仿寫材料一第①小節(jié)句式,以“童年”為主題,寫一節(jié)小詩。(2分)小時候/童年是一條清清的溪流/__________/__________。(2)從材料二中提取余光中詩歌內容的兩條主要信息。(2分)(3)仔細觀察材料三中的漫畫,結合漫畫內容具體介紹該漫畫的寓意。(3分)

【答案】(1)快樂在里頭

煩惱在外頭

(2)①詩中愛國與懷鄉(xiāng)融為一體;②充分表達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推崇。

(3)【示例】漫畫左上角是帶有“春節(jié)”二字的燈籠和喜慶的鞭炮;主體部分是一個穿著西裝的中國人和一個穿著中式服裝的外國人用中國傳統(tǒng)拱手禮拜年,兩個人的對話內容反映了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言之成理即可)【解析】這是一道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題。第(1)題對學生句子仿寫的考查。做此題時,要注意仿寫的句式必須和例句相同,即結構、修辭要相同,內容相近,語言相合,字數(shù)相當,要注意識別例句所用的修辭手法或句子間的關系,然后直接套用。仿照《鄉(xiāng)愁》的句式,在提示的語句后仿寫即可。第(2)題考查學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題時要認真審清題干,確定信息篩選的標準,按照規(guī)定的范圍、角度、逐句逐段,找準相關的信息部位,確定具體語句,準確表達。材料二有兩句話,第一句寫余光中的詩中愛國與懷鄉(xiāng)融為一體,第二句寫余光中的詩充分表達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推崇。綜合概括作答即可。第(3)題考查學生對漫畫的理解。它不僅考查學生對畫面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時要注意畫面上有哪些內容,有哪些文字提示,答題時不要遺漏了內容。這幅漫畫通過外國人過中國年反映了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二、閱讀理解。(33分)(一)詩歌閱讀。(16分)中國的土地劉湛秋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埋藏著黃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鵑花姹紫嫣紅

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

冬天從凍土層到綠色的椰子林

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粒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黃皮膚、黑頭發(fā)是那樣的美麗

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

頑強勇敢又如長江一瀉千里

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

堅硬的核里已綻開復興的契機注釋:這首詩寫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人民掙脫了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枷鎖,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7.請從詩中各找一處運用了下列修辭手法的詩句。(4分)

比喻:_________________擬人:__________________8.“黃金般的相思”的含義是什么?“掛霜的葡萄”象征著什么?(4分)9.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詩人主要抓住哪些具體內容從而使詩歌層次井然有序、逐層推進?(4分)10.比較本詩與《我愛這土地》在情感上的異同點。(4分)【答案】

7.(1)比喻: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2)擬人: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粒。

8.“黃金般的相思”的含義是所有的炎黃子孫永遠思戀祖國母親;用“黃金”修飾“相思”,形象地表現(xiàn)了華夏子孫對祖國深沉凝重的眷戀之情?!皰焖钠咸选毕笳髦袊嗣竦乃枷氤墒?,走進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9.寫出了中國人民的“美麗”。先寫外貌之美,次寫性格之美,再寫思想之美,層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

10.相同點:都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都借助具體意象,抒發(fā)對土地(祖國)的真摯情感。不同點:《我愛這土地》感情比較深沉,當國土被踐踏時,詩人號召同胞們奮起反抗,并自愿為祖國奉獻一切;本詩感情較愉悅,除表達對祖國土地的熱愛外,還歌頌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時,表現(xiàn)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熱烈歡呼?!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辨析詩句修辭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根據(jù)詩中意象,體會詩歌意境,把握詩人情感;掌握常見的修辭手法,辨析具體詩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這首詩中,“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是比喻;“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笔菙M人。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在理解詩歌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體會重要詩句中關鍵詞語的含義。這首詩中“黃金般的相思”的含義是所有的炎黃子孫永遠思戀祖國母親;用“黃金”修飾“相思”,形象地表現(xiàn)了華夏子孫對祖國深沉凝重的眷戀之情?!皰焖钠咸选毕笳髦袊嗣竦乃枷氤墒?,走進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結合具體的詩句,篩選相關信息,抓住關鍵詞語,理解相關內容。這首詩的第二小節(jié)寫出了中國人民的“美麗”。先寫外貌之美,次寫性格之美,再寫思想之美,層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

10.本題考查學生比較探究兩詩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反復誦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根據(jù)詩中意象,體會詩歌意境,聯(lián)系詩歌標題及寫作背景,理解詩歌所蘊含的情感。這首詩與《我愛這土地》在情感上的相同點:都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都借助具體意象,抒發(fā)對土地(祖國)的真摯情感。不同點:《我愛這土地》感情比較深沉,當國土被踐踏時,詩人號召同胞們奮起反抗,并自愿為祖國奉獻一切;本詩感情較愉悅,除表達對祖國土地的熱愛外,還歌頌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時,表現(xiàn)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熱烈歡呼。(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7分)余光中永在王蒙①“鄉(xiāng)愁”詩人余光中先生走了,鄉(xiāng)愁時代卻沒有就此結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不舍晝夜的逝者以外,重要的是跳動的中國心,還有美麗且鮮明的中國詩文,以及你我的記憶與吟誦活潑如初。②1982年,紐約,圣約翰大學,中國當代文學討論會。我聽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作家、評論家黃維梁先生發(fā)言,他高度評價余光中的詩文,而且認為余先生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散會后,黃教授將余先生的作品集和自己的評論集贈送給我。我一路上饒有興趣地閱讀著,感染著余先生的清晰、明白與真誠。當時,大陸更熱衷的是朦朧詩,是詩語言的錘煉與變幻莫測,而這位臺灣詩人的詩明白如話,深入淺出,不跩(zhuǎi),不做作。我甚至覺得他的詩還欠一點發(fā)酵與點燃。③1986年初,又是紐約,我作為國際筆會嘉賓,在第四十八屆年會上碰到了余先生。我們握手問好,文明禮貌,同時,保持著難以沒有的戒心與距離。④1993年,我參加《聯(lián)合報》召開的兩岸三地文學四十年討論會,我與余詩人是僅有的作晚餐演講的主講人。我聽到演講的兩個主題,一個是說小島也能產(chǎn)生大作家,一個是他嚴厲抨擊所謂“臺語寫作”的自我封閉的愚蠢與狹隘。他有他的天真和明朗之處,他有他的紅線。⑤此后我們見面越來越頻繁了。而且余先生在大陸文壇,有了越來越高的威望與越來越大的影響。記得輕易不夸獎誰的四川資深詩人、學者流沙河就對余光中作品評價甚高。邀請余光中訪問做客的大陸文學團體與大學越來越多。有一個笑話,說是南京大學邀請了余光中與其他幾位臺灣詩人到訪,打的橫幅是“熱烈歡迎余光中先生一行”,有一位也是臺灣資深詩人的客人,長得高高大大,他一到場,立刻被青年學生圍上,喚道:“您是余先生嗎?”他回答:“我不是余光中,我是‘一行’?!雹?001年,我三次參加香港中文大學“新世紀征文”活動,我與白先勇是小說終審評委,而余光中是文學翻譯的終審評委。我們變成了同事。⑦2004年,我們應邀到海南師范學院與黃維梁先生一起參加關于散文的座談,主持人是喻大翔教授。談到我此生讀過的最好散文時,我說是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chǎn)黨宣言》。而余先生說,詩是他的情人,散文是他的妻子。⑧2006年,我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授予余先生榮譽博士學位的活動。會后,我把他與白先勇及文學院副院長、翻譯家金圣華教授請到了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做客,還舉行了包括余先生作品在內的詩歌朗誦會。他的《鄉(xiāng)愁》再一次贏得了熱烈掌聲與歡呼。⑨他定居在高雄。他在臺灣反對過可能有某些左翼色彩的鄉(xiāng)土文學,還說過什么“狼來了”。然而,他的后半生在他的詩中惦念纏繞的長江黃河華山、濟南南寧……到處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和足跡。他說,他要住在臺灣的西部,從窗子望出去,就是故鄉(xiāng)大陸,而如果住在臺東,看過去是美國,有什么意思?當然,他的夢與愁跟你我一樣,在中華,不在美利堅,也不在不列顛。⑩陳水扁主政期間,余先生公開反對文化教育“去中國化”,當陳不通至極地用“罄竹難書”贊揚臺灣義工的業(yè)績時,臺灣教育部行政負責人居然為陳“擦皮鞋”,他憤然予以指責。“擦皮鞋”一詞我是從他那里聽來的,應該是拍馬與掩飾的意思吧。EQ\o\ac(○,11)余光中走了。兩岸各地友人與讀者懷念著他,默誦著“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外頭里頭,情意超越生死。長江黃河,奔流澎湃洶涌。中華是屈原、李白、杜甫的中華,也是魯迅、艾青的中華,還是余光中、鄭愁予,以及歡迎、接待他們一行的男女老少的中華。余光中永在,中華詩歌永存,鄉(xiāng)愁永遠,仍然是那么明白,那么簡單,那么深情,那么不可抗拒也不可分割。(有刪改)11.選文第⑤段插入了一個笑話,有人說顯得多余,也有人說可以使文章更有韻味,請結合選文內容說說你的看法。(2分)12.說說你對選文第⑨段中畫線句子含意的理解。(3分)13.選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14.選文在記敘過程中多次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試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4分)15.結合選文內容,說說余光中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答案】11.示例:我認為插入這個笑話不多余。它突出了余光中在大陸文壇有了越來越高的威望與越來越大的影響(或突出了余光中在大陸影響之大”)。

12.余光中先生后半年頻繁往返于大陸與臺灣之間,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大陸,并將自己對祖國、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傾注在他的詩作中。

13.結構上,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更嚴謹;內容上,深化主題,表達了國人對余光中的懷念之情,表現(xiàn)了大陸和臺灣是不可分割的,兩岸感情永存。

14.示例一:第(2)段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作家、評論家黃維梁先生高度評價余光中的詩文,認為余先生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從側面突出了余光中先生作品水平之高、成就之大。示例二:第(5)段通過寫輕易不夸獎人的詩人、學者流沙河對余光中作品的高度評價,從側面突出了余光中先生作品水平之高、成就之大。

15.真誠明朗;堅持正義;熱愛詩文;熱愛祖國,情系大陸。

【解析】

11.考查文章內容的安排。一般在文中插入某些內容,都不是可有可無的,此段的中心句是“余先生在大陸文壇,有了越來越高的威望與越來越大的影響?!贝硕闻e這個笑話更能突出余光中先生的影響之大。

12.考查對句子的理解?!八暮蟀肷谒脑娭械肽罾p繞的長江黃河華山、濟南南寧……”把自己對祖國的思念傾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到處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和足跡”寫出余光中先生后半年頻繁往返于大陸與臺灣之間,表達出他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13.本題考查文章結尾的作用。一般從結構上與內容上這兩個角度來回答。結構:點題、首尾呼應、總結全文。內容:突出人物品質/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中心?!坝喙庵凶吡恕焙魬_頭,結構嚴謹。內容上,表達對余光中的懷念之情?!坝喙庵杏涝?,中華詩歌永在,鄉(xiāng)愁永遠”深化了主題。

14.考查側面描寫及作用。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繪來表現(xiàn)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第⑸段插入了一個笑話,從側面突出了余光中在大陸文壇有了越來越高的威望與越來越大的影響。

15.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聯(lián)系文章的內容,結合人物的語言、行動、事件等進行分析。通過閱讀文章可知,從“他有他的天真和明朗之處,他有他的紅線”看出他天真明朗;從“余先生說詩是他的情人,散文是他的妻子”看出他熱愛詩文;從“他的后半生在他的詩中惦念纏繞的長江黃河華山、濟南南寧……到處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和足跡?!笨闯鏊麩釔圩鎳橄荡箨?。從“臺灣教育部行政負責人居然為陳‘擦皮鞋’,他憤然予以指責?!笨闯鏊麍猿终x。三、古詩文閱讀。(18分)(一)文言文對比閱讀。(14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節(jié)選)(乙)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暮,炮車云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雪山?jīng)坝?,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械馈队卧狸枠怯洝罚ü?jié)選)1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至若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

(2)長煙一空

一:__________

(3)把酒臨風

把:__________

(4)亦甚雄快

甚:__________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沙鷗翔集,錦鱗游泳。(2分)

(2)時有小舫往來。(4分)

18.從修辭角度,賞析(甲)文中“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妙處。(3分)19.根據(jù)選文內容,填寫下表。(3分)篇目表現(xiàn)情感的句子流露的思想感情《岳陽樓記》

(節(jié)選)心曠神怡,寵辱偕忘。___________(1分)《游岳陽樓記》

(節(jié)選)___________(2分)體現(xiàn)出作者因景物之變而心態(tài)變化,無法超然物外之情?!敬鸢浮?/p>

16.日光全開闊持,執(zhí)很,極

17.(1)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2)時常有小船來來往往。

18.前一句描繪出春風和暢、景色明麗、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后一句用“躍金”來描摹有風時湖面上浮動的月光,用“沉壁”來描繪無風時倒映在湖中的月影,不僅詞藻華麗,比喻形象,且意境也極為優(yōu)美。

19.表達喜洋洋之情。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窘馕觥?/p>

16.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注意一詞多義詞,如“景”:日光?!耙弧保喝?。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

1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翔集”“時”等字詞的翻譯。

18.考查對句子的賞析?!岸蜷L煙一空,皓月千里”意思是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照耀千里。描繪出一幅景色明麗、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以極為簡練的筆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圖,讀之如在眼前?!案」廛S金,靜影沉璧”意思是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運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靜靜地沉在水中的碧玉,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月圓水清的特點。

19.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对狸枠怯洝贰靶臅缟疋?,寵辱偕忘”是遷客騷人登樓所產(chǎn)生的情感,表達胸懷開闊,精神愉快,榮辱偕忘的喜悅?!队卧狸枠怯洝樊斂吹健鞍頃r分的云升騰起來,狂風大作,湖面波浪奔騰,白色的波浪如雪山?jīng)坝科鸱?,震撼城郭”之景時,作者產(chǎn)生了悲傷之感“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參考譯文】(甲)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ㄟ@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乙)我們出游的這一天,風和日麗,湖面像被熨燙過一樣平坦。時常有小船來來往往,像蠅頭小字附著在白色的絹帶上。舉酒同飲,意趣閑淡。中午時分,風漸漸大起來,湖水有汩汩的聲音。很多船只排陣而來,景色雄壯讓人愉快。傍晚時分,狀如炮車般的云升騰起來,狂風大作,湖面波浪奔騰,白色的波浪如雪山?jīng)坝科鸱?,震撼城郭。我這時環(huán)顧四周一片慘淡,放下筷子站立起來,憂懼悲傷,傷心流淚而且不能自制了。(二)詩歌閱讀。(4分)盧溪別人(唐)王昌齡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南行別弟(唐)韋承慶澹澹長江水,悠悠遠客情。落花相與恨,到地一無聲。[注釋]①此詩為作者流放嶺南與弟相別之作。20.這兩首寫離別的詩歌,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4分)【答案】《南行別弟》用“江水”烘托離愁別緒,以“落花”自喻,表達詩人流放嶺南與弟作別時內心的悲憤、傷感、凄涼、孤寂之情?!侗R溪別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樣陪伴友人,勸慰友人不要悲傷,要積極樂觀,表達詩人依依惜別之情?!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xiàn)出作者感情的詞,還要注意聯(lián)系詩歌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個人遭遇?!侗R溪別人》把溪水北流說成追隨友人北去,流露自己不能陪同之憾;“落花相與恨,到地一無聲”即景寓情,用花落無聲比喻臨別時相對無語,表達了貶謫途中的失意。四、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10分)21.班級學習小組計劃利用休息日,騎行去有“江南小延安”之稱的白馬鎮(zhèn)李巷村,探訪紅色李巷,學習革命文化。請你根據(jù)右邊的示意圖寫一段話,選擇最優(yōu)線路,告訴同學們怎樣從學校前往目的地。(70字以內)(10分)【答案】(1)線路選擇:①分龍崗路—246省道—東廬路—石頭寨路,且表述準確簡明。②分龍崗路—246省道—341省道—東廬路—石頭寨路(珍珠路—高平大街—246省道—341省道—東廬路—石頭寨路),且表述準確簡明。③分龍崗路—交通路—長深高速—801縣道—石頭寨路。

(2)示例:從學校出發(fā),經(jīng)分龍崗路向東,右拐上246省道向南直行一段距離后,再左拐沿東廬路騎行,最后經(jīng)石頭寨路到達李巷村?!窘馕觥繌膱D例中可以看出,從學校到騎行去有“江南小延安”之稱的白馬鎮(zhèn)李巷村的距離最短,相對騎行較安全的路線是:分龍崗路—246省道—東廬路—石頭寨路。依據(jù)方向的指示具體表述即可。其它的幾條線路也可,但要繞遠。五、作文。(60分)22.“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僅六句經(jīng)典古詩,卻牽動著無數(shù)人對故鄉(xiāng)的綿綿情思,這是經(jīng)典古詩的魅力之一。你一定學過不少經(jīng)典古詩,它們各自的魅力體現(xiàn)在哪里?請就其中最使你感動的一首詩寫一篇文章。要求:

(1)題目自擬:

(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注意寫出所選文體的特點;

(3)如果是短詩,文章中就要出現(xiàn)感動你的那首詩;如果詩較長,則既要概述詩的主要內容,還要引用其中的詩句;

(4)用現(xiàn)代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