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論文)-支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1.gif)
![畢業(yè)設計(論文)-支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2.gif)
![畢業(yè)設計(論文)-支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3.gif)
![畢業(yè)設計(論文)-支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4.gif)
![畢業(yè)設計(論文)-支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c6411cc4b51a6e35e2e4f09cf316590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設計(論文)題目支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所屬系部機械工程系所屬專業(yè)機械設計與制造所屬班級學號學生姓名指導教師起訖日期摘要本文是對支架零件加工應用及加工的工藝性分析,主要包括對零件圖的分析、毛坯的選擇、零件的裝夾、工藝路線的制訂、刀具的選擇、切削用量的確定、加工工藝文件的填寫。選擇正確的加工方法,設計合理的加工工藝過程。此外還對填料箱蓋零件的兩道工序的加工設計了專用夾具.機床夾具的種類很多,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通用夾具,規(guī)格尺寸多已標準化,并且有專業(yè)的工廠進行生產(chǎn)。而廣泛用于批量生產(chǎn),專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務的專用夾具,則需要各制造廠根據(jù)工件加工工藝自行設計制造。本論文夾具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是設計磨中心孔夾具。關鍵詞:支架,加工工藝,加工方法,工藝文件,夾具攀枝花學院本科畢業(yè)設計摘要PAGEIAbstractThispaperisonthebracketpartsprocessingapplicationandprocessingtechnologyandanalysis,includingthepartsoftheplan,thechoiceofblank,theclamping,thecraftroutemaking,toolselection,thedeterminationofcuttingconditions,processingdocuments.Choosethecorrectprocessingmethods,designthereasonableprocess.Inadditiontothestuffingboxcoverparttwoprocessdesigningspecialfixture.Machinetoolfixtureofmanykinds,amongthem,themostwidelyusedcommonfixture,sizespecificationshavebeenstandardized,andaprofessionalproductionplant.Whilewidelyusedinbatchproduction,speciallyforaworkpieceprocessingservicesforthefixture,itneedseachfactoryaccordingtoworkpiecemachiningtechnologytodesignandmanufacture.Inthispaper,fixturedesignarethemaincontentsofdesignoffixtureforgrindingcenter.Keywords:scaffold,processingtechnology,processingmethod,processdocumentation,fixturePAGE5目錄摘要 2Abstract 3目錄 41緒論 62零件的分析 52.1零件的工藝分析 52.2零件的工藝要求 53工藝規(guī)程設計 63.1加工工藝過程 63.2確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63.2.1考慮因素 63.2.2加工方案的選擇 73.3確定定位基準 73.3.1粗基準的選擇 73.3.2精基準選擇的原則 83.4工藝路線的擬訂 93.4.1工序的合理組合 93.4.2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93.4.3加工階段的劃分 103.4.4加工工藝路線方案的比較 113.5零件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133.5.1毛坯的結構工藝要求 133.5.2零件的偏差計算 133.6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機動時間) 143.7時間定額計算及生產(chǎn)安排 214鉆直徑14的孔夾具設計 244.1概述 244.2方案設計 244.3定位基準的選擇 244.4切削力和夾緊力的計算 244.5定位誤差分析 254.6導向裝置設計 264.7夾具設計及操作說明 265銑直徑54端面設計 275.1設計要求 275.2夾具設計 275.2.1定位基準的選擇 275.2.2切削力及夾緊力的計算 275.3定位誤差的分析 285.4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 28總結 29參考文獻 30致謝 31PAGE11緒論機械加工工藝是規(guī)定產(chǎn)品或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導生產(chǎn)的重要的技術性文件。它直接關系到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生產(chǎn)率及其加工產(chǎn)品的經(jīng)濟效益,生產(chǎn)規(guī)模的大小、工藝水平的高低以及解決各種工藝問題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過機械加工工藝來體現(xiàn),因此工藝規(guī)程的編制的好壞是生產(chǎn)該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的重要依據(jù)。在編制工藝時須保證其合理性、科學性、完善性。而機床夾具是為了保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的同時提高生產(chǎn)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生產(chǎn)成本而在機床上用以裝夾工件的一種裝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對于機床或刀具有個正確的位置,并在加工過程中保持這個位置不變。它們的研究對機械工業(yè)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大批量生產(chǎn)中,常采用專用夾具。而本次對于零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的主要任務是:=1\*GB2⑴完成零件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2\*GB2⑵完成專用夾具的設計。通過對零件零件的初步分析,了解其零件的主要特點,加工難易程度,主要加工面和加工粗、精基準,從而制定出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對于專用夾具的設計,首先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藝,選取定位基準,然后再根據(jù)切銷力的大小、批量生產(chǎn)情況來選取夾緊方式,從而設計專用夾具。PAGE322零件的分析2.1零件的工藝分析支架是一個很重要的零件,因為其零件尺寸比較小,結構形狀較復雜,但其加工孔和底面的精度要求較高,此外還有支架端面要求加工,對精度要求也很高。零件的底面、中心孔Φ38孔粗糙度要求都是,所以都要求精加工。其中心孔有同軸度公差要求因為其尺寸精度、幾何形狀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質(zhì)量均影響機器或部件的裝配質(zhì)量,進而影響其性能與工作壽命,因此它們的加工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2.2零件的工藝要求一個好的結構不但要應該達到設計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機械加工工藝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夠保證加工質(zhì)量,同時使加工的勞動量最小。而設計和工藝是密切相關的,又是相輔相成的。設計者要考慮加工工藝問題。工藝師要考慮如何從工藝上保證設計的要求。圖2.1零件零件圖該加工有七個加工表面:平面加工包括零件底面、底部平面;孔系加工包括大、小頭孔、小孔。=1\*GB2⑴以平面為主有:=1\*GB3①零件底面的粗、精銑加工,其粗糙度要求是;=2\*GB3②支架小端面的粗、精銑加工,其粗糙度要求是。=2\*GB2⑵孔系加工有:=1\*GB3①Φ38粗、精鏜加工,其表面粗糙度為;=2\*GB3②小孔鉆鉸加工零件毛坯的選擇鑄造,因為生產(chǎn)率很高,所以可以免去每次造型。單邊余量一般在,結構細密,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占用生產(chǎn)的面積較小。因其年產(chǎn)量是中批量生產(chǎn)。上面主要是對零件零件的結構、加工精度和主要加工表面進行了分析,選擇了其毛坯的的制造方法為鑄造和中批的批量生產(chǎn)方式,從而為工藝規(guī)程設計提供了必要的準備。3工藝規(guī)程設計3.1加工工藝過程由以上分析可知,該零件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孔系。一般來說,保證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證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對于零件來說,加工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保證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處理好孔和平面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各尺寸精度。由上面的一些技術條件分析得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以及位置關系精度要求都不是很高,這樣對加工要求也就不是很高。3.2確定各表面加工方案一個好的結構不但應該達到設計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機械加工工藝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證加工的質(zhì)量,同時使加工的勞動量最小。設計和工藝是密切相關的,又是相輔相成的。對于我們設計零件的加工工藝來說,應選擇能夠滿足平面孔系和孔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設備。除了從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兩方面考慮以外,也要適當考慮經(jīng)濟因素。在滿足精度要求及生產(chǎn)率的條件下,應選擇價格較低的機床。3.2.1考慮因素=1\*GB2⑴要考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質(zhì)量要求,根據(jù)各加工表面的技術要求,選擇加工方法及分幾次加工。=2\*GB2⑵根據(jù)生產(chǎn)類型選擇,在大批量生產(chǎn)中可專用的高效率的設備。在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中則常用通用設備和一般的加工方法。如、柴油機連桿小頭孔的加工,在小批量生產(chǎn)時,采用鉆、擴、鉸加工方法;而在大批量生產(chǎn)時采用拉削加工。=3\*GB2⑶要考慮被加工材料的性質(zhì),例如:淬火鋼必須采用磨削或電加工;而有色金屬由于磨削時容易堵塞砂輪,一般都采用精細車削,高速精銑等。=4\*GB2⑷要考慮工廠或車間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應考慮不斷改進現(xiàn)有加工方法和設備,推廣新技術,提高工藝水平。=5\*GB2⑸此外,還要考慮一些其它因素,如加工表面物理機械性能的特殊要求,工件形狀和重量等。選擇加工方法一般先按這個零件主要表面的技術要求來選定最終加工方法。再選擇前面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如加工某一軸的主要外圓面,要求公差為IT6,表面粗糙度為Ra0.63μm,并要求淬硬時,其最終工序選用精度,前面準備工序可為粗車——半精車——淬火——粗磨。3.2.2加工方案的選擇=1\*GB2⑴由參考文獻[3]表2.1~12可以確定,平面的加工方案為:粗銑——精銑(),粗糙度為6.3~0.8,一般不淬硬的平面,精銑的粗糙度可以較小。=2\*GB2⑵由參考文獻[3]表2.1~11確定,Φ40H7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為6.3,則選擇孔的加方案序為:粗鏜——精鏜。=4\*GB2⑷小孔鉆鉸孔加工方法:因為孔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所以我們采用鉆——擴——鉸的加工方法。=5\*GB2⑸小頭端面的加工方法是:因孔兩側面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較高,為,所以我們采用粗銑——精銑。3.3確定定位基準3.3.1粗基準的選擇選擇粗基準時,考慮的重點是如何保證各加工表面有足夠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間的尺寸、位子符合圖紙要求。粗基準選擇應當滿足以下要求:=1\*GB2⑴粗基準的選擇應以加工表面為粗基準。目的是為了保證加工面與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關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幾個不需加工的表面,則應選擇其中與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表面作為粗基準。以求壁厚均勻、外形對稱、少裝夾等。=2\*GB2⑵選擇加工余量要求均勻的重要表面作為粗基準。例如:機床床身導軌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勻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時選擇導軌面作為粗基準,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為精基準加工導軌面。這樣就能保證均勻地去掉較少的余量,使表層保留而細致的組織,以增加耐磨性。=3\*GB2⑶應選擇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為粗基準。這樣可以保證該面有足夠的加工余量。=4\*GB2⑷應盡可能選擇平整、光潔、面積足夠大的表面作為粗基準,以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有澆口、冒口、飛邊、毛刺的表面不宜選作粗基準,必要時需經(jīng)初加工。要從保證孔與孔、孔與平面、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能保證零件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統(tǒng)一的基準定位。從零件零件圖分析可知,主要是選擇加工零件底面的裝夾定位面為其加工粗基準。3.3.2精基準選擇的原則=1\*GB2⑴基準重合原則。即盡可能選擇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這樣可以避免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基準不重合誤差。=2\*GB2⑵基準統(tǒng)一原則,應盡可能選用統(tǒng)一的定位基準?;鶞实慕y(tǒng)一有利于保證各表面間的位置精度,避免基準轉換所帶來的誤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夾具比較統(tǒng)一,從而可減少夾具設計和制造工作。例如:軸類零件常用頂針孔作為定位基準。車削、磨削都以頂針孔定位,這樣不但在一次裝夾中能加工大多書表面,而且保證了各外圓表面的同軸度及端面與軸心線的垂直度。=3\*GB2⑶互為基準的原則。選擇精基準時,有時兩個被加工面,可以互為基準反復加工。例如:對淬火后的齒輪磨齒,是以齒面為基準磨內(nèi)孔,再以孔為基準磨齒面,這樣能保證齒面余量均勻。自為基準原則,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勻,可以選擇加工表面本身為基準。例如:磨削機床導軌面時,是以導軌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無心磨床上磨外圓等,都是自為基準的例子。此外,還應選擇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較大的表面為精基準,以保證定位穩(wěn)固可靠。并考慮工件裝夾和加工方便、夾具設計簡單等。要從保證孔與孔、孔與平面、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能保證零件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統(tǒng)一的基準定位。從零件零件圖分析可知,它的底平面,適于作精基準使用。但用一個平面和一個孔定位限制工件自由度不夠,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兩孔定位方法,則可以滿足整個加工過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統(tǒng)一的基準定位的要求。至于兩側面,因為是非加工表面,所以也可以用的孔為加工基準。選擇精基準的原則時,考慮的重點是有利于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裝夾準。3.4工藝路線的擬訂對于中批量生產(chǎn)的零件,一般總是首先加工出統(tǒng)一的基準。零件的加工的第一個工序也就是加工統(tǒng)一的基準。具體安排是先以孔和面定位粗、精加工零件底面底部平面。后續(xù)工序安排應當遵循粗精分開和先面后孔的原則。3.4.1工序的合理組合確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產(chǎn)類型、零件的結構特點、技術要求和機床設備等具體生產(chǎn)條件確定工藝過程的工序數(shù)。確定工序數(shù)的基本原則:=1\*GB2⑴工序分散原則工序內(nèi)容簡單,有利選擇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設備。簡單的機床工藝裝備。生產(chǎn)準備工作量少,產(chǎn)品更換容易。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設備和工人數(shù)量多,生產(chǎn)面積大,工藝路線長,生產(chǎn)管理復雜。=2\*GB2⑵工序集中原則工序數(shù)目少,工件裝,夾次數(shù)少,縮短了工藝路線,相應減少了操作工人數(shù)和生產(chǎn)面積,也簡化了生產(chǎn)管理,在一次裝夾中同時加工數(shù)個表面易于保證這些表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設備少,大量生產(chǎn)可采用高效率的專用機床,以提高生產(chǎn)率。但采用復雜的專用設備和工藝裝備,使成本增高,調(diào)整維修費事,生產(chǎn)準備工作量大。一般情況下,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為簡化生產(chǎn)管理,多將工序適當集中。但由于不采用專用設備,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結構簡單的專用機床和工夾具組織流水線生產(chǎn)。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將工件清洗干凈。清洗是在的含0.4%~1.1%蘇打及0.25%~0.5%亞硝酸鈉溶液中進行的。清洗后用壓縮空氣吹干凈。保證零件內(nèi)部雜質(zhì)、鐵屑、毛刺、砂粒等的殘留量不大于。3.4.2工序的集中與分散制訂工藝路線時,應考慮工序的數(shù)目,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是其兩個不同的原則。所謂工序集中,就是以較少的工序完成零件的加工,反之為工序分散。=1\*GB2⑴工序集中的特點工序數(shù)目少,工件裝夾次數(shù)少,縮短了工藝路線,相應減少了操作工人數(shù)和生產(chǎn)面積,也簡化了生產(chǎn)管理,在一次裝夾中同時加工數(shù)個表面易于保證這些表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設備少,大量生產(chǎn)可采用高效率的專用機床,以提高生產(chǎn)率。但采用復雜的專用設備和工藝裝備,使成本增高,調(diào)整維修費事,生產(chǎn)準備工作量大。=2\*GB2⑵工序分散的特點工序內(nèi)容簡單,有利選擇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設備,簡單的機床工藝裝備。生產(chǎn)準備工作量少,產(chǎn)品更換容易。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不高。但需要設備和工人數(shù)量多,生產(chǎn)面積大,工藝路線長,生產(chǎn)管理復雜。工序集中與工序分散各有特點,必須根據(jù)生產(chǎn)類型。加工要求和工廠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決定采用那一種原則。一般情況下,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為簡化生產(chǎn)管理,多將工序適當集中。但由于不采用專用設備,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結構簡單的專用機床和工夾具組織流水線生產(chǎn)。由于近代計算機控制機床及加工中心的出現(xiàn),使得工序集中的優(yōu)點更為突出,即使在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仍可將工序集中而不致花費過多的生產(chǎn)準備工作量,從而可取的良好的經(jīng)濟效果。3.4.3加工階段的劃分零件的加工質(zhì)量要求較高時,常把整個加工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1\*GB2⑴粗加工階段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絕大部分多雨的金屬,為以后的精加工創(chuàng)造較好的條件,并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準,粗加工時能及早發(fā)現(xiàn)毛坯的缺陷,予以報廢或修補,以免浪費工時。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剛性好,精度低的機床,選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生產(chǎn)率、粗加工時,切削力大,切削熱量多,所需夾緊力大,使得工件產(chǎn)生的內(nèi)應力和變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一般粗加工的公差等級為IT11~IT12。粗糙度為Ra80~100μm。=2\*GB2⑵半精加工階段半精加工階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準備,保證合適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級為IT9~IT10。表面粗糙度為Ra10~1.25μm。=3\*GB2⑶精加工階段精加工階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主要目的是保證零件的形狀位置幾精度,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使各主要表面達到圖紙要求.另外精加工工序安排在最后,可防止或減少工件精加工表面損傷。精加工應采用高精度的機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變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精加工的加工精度一般為IT6~IT7,表面粗糙度為 Ra10~1.25μm。此外,加工階段劃分后,還便于合理的安排熱處理工序。由于熱處理性質(zhì)的不同,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間。但須指出加工階段的劃分并不是絕對的。在實際生活中,對于剛性好,精度要求不高或批量小的工件,以及運輸裝夾費事的重型零件往往不嚴格劃分階段,在滿足加工質(zhì)量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只分為粗、精加工兩個階段,甚至不把粗精加工分開。必須明確劃分階段是指整個加工過程而言的,不能以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質(zhì)區(qū)分。例如工序的定位精基準面,在粗加工階段就要加工的很準確,而在精加工階段可以安排鉆小空之類的粗加工。3.4.4加工工藝路線方案的比較在保證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術條件下,成批量生產(chǎn)可以考慮采用專用機床,以便提高生產(chǎn)率。但同時考慮到經(jīng)濟效果,降低生產(chǎn)成本,擬訂三個加工工藝路線方案。方案一:1、鑄造2、時效處理3、粗鏜Φ38孔4、精鏜Φ38孔5、車Φ46端面6、車Φ34端面7、銑削Φ54左端面8、銑削Φ54右端面9、銑削左凸臺10、銑削右凸臺11、銑削支架小端頂部凸臺12、鉆支架小端頂部孔φ613、鉆沉頭孔14、鉆φ14孔15、倒角φ14孔16、終檢17、清洗入庫方案二:1、鑄造2、時效處理3、車Φ46端面4、車Φ34端面5、銑削Φ54左端面6、銑削Φ54右端面7、銑削左凸臺8、銑削右凸臺9、銑削支架小端頂部凸臺10、粗鏜Φ38孔11、精鏜Φ38孔12、鉆支架小端頂部孔φ613、鉆沉頭孔14、鉆φ14孔15、倒角φ14孔16、終檢17、清洗入庫加工工藝路線方案的論證:=1\*GB2⑴從前兩步工序可以看出:方案把粗、精加工都安排在一個工序中,以便裝夾、安裝工件。=2\*GB2⑵再看后面的鏜孔、銑孔工序,方案Ⅰ把粗、精加工分在兩個不同的工序中,而方案Ⅱ都在一個工序中,這樣不但有利于工件的安裝,且在設計專用夾具時也可以減少工件的安裝次數(shù)。方案二與方案三區(qū)別在于先鏜孔后再鉆各凸臺面小孔。這樣鉆孔后導致孔內(nèi)的粗糙度受到影響。方案2中其工序較為集中,如粗、精加工都安排在一個工序中,以便裝夾、安裝工件。由以上分析:方案Ⅱ為合理、經(jīng)濟的加工工藝路線方案。具體的工藝過程如下表:1、鑄造2、時效處理3、車Φ46端面4、車Φ34端面5、銑削Φ54左端面6、銑削Φ54右端面7、銑削左凸臺8、銑削右凸臺9、銑削支架小端頂部凸臺10、粗鏜Φ38孔11、精鏜Φ38孔12、鉆支架小端頂部孔φ613、鉆沉頭孔14、鉆φ14孔15、倒角φ14孔16、終檢17、清洗入庫3.5零件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零件的鍛造采用的是HT200鑄造制造,其材料是HT200,生產(chǎn)類型為中批量生產(chǎn),采用鑄造毛坯。3.5.1毛坯的結構工藝要求零件為鍛造件,對毛坯的結構工藝性有一定要求:=1\*GB2⑴由于鑄造件尺寸精度較高和表面粗糙度值低,因此零件上只有與其它機件配合的表面才需要進行機械加工,其表面均應設計為非加工表面。=2\*GB2⑵為了使金屬容易充滿模膛和減少工序,鑄造件外形應力求簡單、平直的對稱,盡量避免鑄造件截面間差別過大,或具有薄壁、高筋、高臺等結構。=3\*GB2⑶鑄造件的結構中應避免深孔或多孔結構。=4\*GB2⑷鑄造件的整體結構應力求簡單。=5\*GB2⑸工藝基準以設計基準相一致。=6\*GB2⑹便于裝夾、加工和檢查。=7\*GB2⑺結構要素統(tǒng)一,盡量使用普通設備和標準刀具進行加工。在確定毛坯時,要考慮經(jīng)濟性。雖然毛坯的形狀尺寸與零件接近,可以減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這樣可能導致毛坯制造困難,需要采用昂貴的毛坯制造設備,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毛坯的種類形狀及尺寸的確定一定要考慮零件成本的問題但要保證零件的使用性能。在毛坯的種類形狀及尺寸確定后,必要時可據(jù)此繪出毛坯圖。3.5.2零件的偏差計算=1\*GB2⑴零件底平面和底部平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計算底平面加工余量的計算。根據(jù)工序要求,其加工分粗、精銑加工。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銑:由參考文獻[4]表11~19。其余量值規(guī)定為2-3mm,現(xiàn)取3mm。查[3]可知其粗銑時精度等級為IT12,粗銑平面時厚度偏差取精銑:由參考文獻[3]表2.3~59,其余量值規(guī)定為。參照參考文獻[3]表3~2,3~25,2.3~13和參考文獻[15]表1~8,可以查得:鉆孔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擴孔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鉸孔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爪?0H7粗鏜孔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精鏜孔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根據(jù)工序要求,小頭孔加工分為鉆、擴、鉸三個工序,而大頭孔加工分為粗鏜、精鏜二個工序完成,各工序余量如下:鉆孔Φ22參照參考文獻[3]表2.3~47,表2.3~48。確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為:加工該孔的工藝是:鉆——擴——鉸3.6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機動時間)工序1:車Φ46端面。機床:車床CA6140所選刀具為YG6硬質(zhì)合金可轉位車刀。根據(jù)《切削用量簡明手冊》表1.1,由于C620—1機床的中心高為200(表1.30),故選刀桿尺寸=,刀片厚度為。選擇車刀幾何形狀為卷屑槽帶倒棱型前刀面,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傾角=,刀尖圓弧半徑=。①.確定切削深度由于單邊余量為,可在一次走刀內(nèi)完成,故==(3-1)②.確定進給量根據(jù)《切削加工簡明實用手冊》可知:表1.4刀桿尺寸為,,工件直徑~400之間時,進給量=0.5~1.0按C620—1機床進給量(表4.2—9)在《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可知:=0.7確定的進給量尚需滿足機床進給機構強度的要求,故需進行校驗根據(jù)表1—30,C620—1機床進給機構允許進給力=3530。根據(jù)表1.21,當強度在174~207時,,,=時,徑向進給力:=950。切削時的修正系數(shù)為=1.0,=1.0,=1.17(表1.29—2),故實際進給力為:=950=1111.5(3-2)由于切削時進給力小于機床進給機構允許的進給力,故所選=可用。③.選擇刀具磨鈍標準及耐用度根據(jù)《切削用量簡明使用手冊》表1.9,車刀后刀面最大磨損量取為,車刀壽命=。④.確定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可根據(jù)公式計算,也可直接有表中查出。根據(jù)《切削用量簡明使用手冊》表1.11,當硬質(zhì)合金刀加工硬度200~219的鑄件,,,切削速度=。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數(shù)為=1.0,=0.92,0.8,=1.0,=1.0(見表1.28),故:==63(3-3)===120(3-4)根據(jù)C620—1車床說明書選擇=125這時實際切削速度為:==(3-5)⑤.校驗機床功率切削時的功率可由表查出,也可按公式進行計算。由《切削用量簡明使用手冊》表1.25,=~,,,切削速度時,=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數(shù)=0.73,=0.9,故實際切削時間的功率為:=1.7=1.2(3-6)根據(jù)表1.30,當=時,機床主軸允許功率為=,,故所選切削用量可在C620—1機床上進行,最后決定的切削用量為:=3.75,=,==,=⑥.倒角為了縮短輔助時間,取倒角時的主軸轉速與鉆孔相同換車刀手動進給。⑦.計算基本工時(3-7)式中=++,=由《切削用量簡明使用手冊》表1.26,車削時的入切量及超切量+=,則=+===(3-8)工序2:車Φ34端面車Φ34端面,粗糙度值為,尺寸保持本工序仍為粗車。已知條件與工序相同,車端面及倒角,可采用工序Ⅳ相同的可轉位車刀。采用工序Ⅰ確定切削用量的方法,得本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時間如下:a=2.5f=0.65n=3.8v=50.4T=56工序4:銑削Φ54左端面機床:銑床X62W刀具:硬質(zhì)合金端銑刀YG8,硬質(zhì)合金立銑刀YT15(1)粗銑兩側面銑刀直徑,齒數(shù)銑削深度:每齒進給量:根據(jù)《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73,取銑削速度:參照《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81,取機床主軸轉速:,取實際銑削速度:進給量:工作臺每分進給量::根據(jù)《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81,被切削層長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長度:刀具切出長度:取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2)粗銑凸臺銑刀直徑,齒數(shù)銑削深度:每齒進給量:根據(jù)《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77,取銑削速度:參照《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88,取機床主軸轉速:,取實際銑削速度:進給量:工作臺每分進給量: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其中)因為:本工序機動時間:工序5:粗鏜,半精鏜Φ38孔機床:鏜床T68刀具:高速鋼刀具(1)粗鏜孔切削深度:進給量:根據(jù)《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取機床主軸轉速:,取實際切削速度: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刀具切出長度: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工序11:鉆小端頂部孔φ6沉頭孔機床:臺式鉆床Z525刀具:根據(jù)參照參考文獻[3]表4.3~9,選硬質(zhì)合金錐柄麻花鉆頭切削深度: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查得:進給量,切削速度。機床主軸轉速:,按照參考文獻[3]表3.1~31,取。實際切削速度:切削工時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刀具切出長度:取。加工基本時間:工序12:鉆、擴、鉸孔。機床:立式鉆床Z525刀具:根據(jù)參照參考文獻[3]表4.3~9選高速鋼錐柄麻花鉆頭。=1\*GB2⑴鉆孔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4~38,取。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表2.4~41,取。機床主軸轉速:,按照參考文獻[3]表3.1~31,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切削工時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刀具切出長度:取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2\*GB2⑵擴孔刀具:根據(jù)參照參考文獻[3]表4.3~31選擇硬質(zhì)合金錐柄麻花擴孔鉆頭。片型號:E403切削深度: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4~52,取。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表2.4~53,取。機床主軸轉速:按照參考文獻[3]表3.1~31,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切削工時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有:刀具切出長度:,取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3\*GB2⑶鉸孔刀具:根據(jù)參照參考文獻[3]表4.3~54,選擇硬質(zhì)合金錐柄機用鉸刀。切削深度:,且。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4~58,取。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表2.4~60,取。機床主軸轉速:按照參考文獻[3]表3.1~31取實際切削速度:切削工時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刀具切出長度:取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該工序的加工機動時間的總和是:3.7時間定額計算及生產(chǎn)安排根據(jù)設計任務要求,該零件的年產(chǎn)量為5000件。一年以240個工作日計算,每天的產(chǎn)量應不低于21件。設每天的產(chǎn)量為21件。再以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計算,則每個工件的生產(chǎn)時間應不大于22.8min。參照參考文獻[3]表2.5~2,機械加工單件(生產(chǎn)類型:中批以上)時間定額的計算公式為:(大量生產(chǎn)時)因此在大批量生產(chǎn)時單件時間定額計算公式為:其中:—單件時間定額—基本時間(機動時間)—輔助時間,用于某工序加工每個工件時都要進行的各種輔助動作所消耗的時間,包括裝卸工件時間和有關工步輔助時間—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需要時間占操作時間的百分比值=1\*GB2⑴粗、精銑面粗加工機動時間:精加工機動時間:輔助時間:參照參考文獻[3]表2.5~45,取工步輔助時間為。由于在生產(chǎn)線上裝卸工件時間很短,所以取裝卸工件時間為,則: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5~48,單間時間定額有:因此應布置二臺粗、精機床即可以完成此二道工序的加工,達到生產(chǎn)要求。=2\*GB2⑵鉆、擴、鉸孔機動時間:輔助時間:參照參考文獻[3]表2.5~41,取工步輔助時間為。由于在生產(chǎn)線上裝卸工件時間很短,所以取裝卸工件時間為,則: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5~43,單間時間定額:因此應布置一臺機床即可完成本工序的加工,達到生產(chǎn)要求=3\*GB2⑶粗、精鏜孔粗鏜孔:機動時間:輔助時間:參照參考文獻[3]表2.5~37,取工步輔助時間為。由于在生產(chǎn)線上裝卸工件時間很短,所以取裝卸工件時間為,則: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5~39,。單間時間定額有:因此應布置一臺機床即可以完成本工序的加工,達到生產(chǎn)要求。精鏜孔到要求尺:機動時間:輔助時間:參照參考文獻[3]表2.5~37,取工步輔助時間為。由于在生產(chǎn)線上裝卸工件時間很短,所以取裝卸工件時間為,則: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5~39,。單間時間定額:因此應布置一臺機床即可以完成本工序的加工,達到生產(chǎn)要求。=5\*GB2⑸鉆各小孔機動時間:輔助時間:參照參考文獻[3]表2.5~41,取工步輔助時間為。由于在生產(chǎn)線上裝卸工件時間很短,所以取裝卸工件時間為,則: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2.5~43,。單間時間定額,由式(1.11)有:因此應布置一臺機床即可完成本工序的加工,達到生產(chǎn)要求4鉆直徑14的孔夾具設計4.1概述在機床對零件進行機械加工時,為保證工件加工精度,首先要保證工件在機床上占有正確的位置,然后通過夾緊機構使工件正確位置固定不動,這一任務就是由夾具來完成。對于單件、小批生產(chǎn),應盡量使用通用夾具,這樣可以降低工件的生產(chǎn)成本。但由于通用夾具適用各種工件的裝夾,所以夾緊時往比較費時間,并且操作復雜,生產(chǎn)效率低。本零件屬于大量生產(chǎn),零件外形也不適于使用通用夾具,為了保證工件精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設計專用夾具就顯得非常必要。4.2方案設計方案設計是夾具設計的第一步,也是夾具設計關鍵的一步,方案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稍不注意就會造成不能滿足工件加工要求,或加工精度不能達到設計要求,因此必須慎重考慮。設計方案的擬定必須遵循下列原則:定位裝置要確保工件定位準確和可靠,符合六位定位原理。夾具的定位精度能滿足工件精度的要求。夾具結構盡量簡單,操縱力小而夾緊可靠,力爭造價低4.3定位基準的選擇我們采用已經(jīng)加工好的孔及其端面作為定位基準,孔和端面共限制5個自由度,這樣還有一個旋轉的自由度沒有限制,為了保證空間工件定位準確,我們需要限制6個自由度,因此我們采用一擋銷來限制旋轉方向的自由度。這樣空間6個自由度就限制完了。4.4切削力和夾緊力的計算由于本道工序主要完成工藝孔的鉆孔加工,鉆削力。由《切削手冊》得:鉆削力式(5-2)鉆削力矩式(5-3)式中代入公式(5-2)和(5-3)得本道工序加工工藝孔時,夾緊力方向與鉆削力方向相同。因此進行夾緊力計算無太大意義。只需定位夾緊部件的銷釘強度、剛度適當即能滿足加工要求。這樣能較容易、較穩(wěn)定地保證加工精度。用夾具裝夾工件時,工件相對與刀具的位置由夾具保證,基本不受工人技術水平的影響,因而能較容易、教穩(wěn)定地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能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采用夾具后,工件不需劃線找正,裝夾方便迅速,顯著地減少了輔助時間,提高了勞動生產(chǎn)率。夾緊力的計算:因采用的是手動夾具故夾緊力無須計算。4.5定位誤差分析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確定。夾具的主要定位元件為一平面和兩V型塊,間隙配合。(2)工件的工序基準為孔心,當工件孔徑為最大,孔徑為最小時,孔心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變動量等于孔與銷配合的最大間隙量。本夾具是用來在銑床上加工,所以工件上孔與夾具上的定位銷保持固定接觸。此時可求出孔心在接觸點與銷中心連線方向上的最大變動量為孔徑公差多一半。工件的定位基準為孔心。工序尺寸方向與固定接觸點和銷中心連線方向相同,則其定位誤差為:Td=Dmax-Dmin本工序采用一平面,兩V型塊定位,工件始終靠近兩V型塊的一面,而定位銷的會使工件自重帶來一定的平行于夾具體底版的水平力,因此,工件不在在定位銷正上方,進而使加工位置有一定轉角誤差。但是,由于加工是自由公差,故應當能滿足定位要求。由資料[10]《機床夾具設計手冊》可得:①定位誤差:定位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這里的方向與加工方向一致。即:故②夾緊安裝誤差,對工序尺寸的影響均小。即:③磨損造成的加工誤差:通常不超過④夾具相對刀具位置誤差:鉆套孔之間的距離公差,按工件相應尺寸公差的五分之一取。即誤差總和:從以上的分析可見,所設計的夾具能滿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4.6導向裝置設計因為我們所加工的孔是螺紋孔,因此我們需要先鉆螺紋底孔,然后攻絲,且我們是批量生產(chǎn),因此用固定和可換鉆套難以滿足要求,為了能很好的提高生產(chǎn)效率,我們采用快換鉆套,當我們加工完螺紋底孔后,通過壓緊螺釘迅速取出鉆套,然后開始攻絲,查機床夾具設計手冊知,快換鉆套的結構和具體尺寸如下:4.7夾具設計及操作說明如前所述,在設計夾具時,為提高生產(chǎn)率,首先想到是怎么樣方便的安裝和拆卸,本道工序就是采用了星形壓緊的方式。由于本夾具是對工件進行鉆削加工面,因此工件的主要受力是鉆削力,因為鉆削力是向下的,我們采用的是鉸鏈壓板壓緊,壓緊力也是向下的,鉆削力和壓緊力方向相同。5銑直徑54端面設計為了提高勞動生產(chǎn),保證加工質(zhì)量,降低勞動強度,需要設計專用夾具。下面即為銑床夾具銑直徑54端面的專用夾具,本夾具將用于X52K立式銑床。5.1設計要求本夾具無嚴格的技術要求,因此,應主要考慮如何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勞動強度,精度不是主要考慮的問題。5.2夾具設計5.2.1定位基準的選擇為了提高加工效率及方便加工,決定材料使用高速鋼,用于對進行加工,準備采用手動夾緊。5.2.2切削力及夾緊力的計算刀具:銑刀D=30面銑刀。則軸向力:見《工藝師手冊》表28.4F=Cdfk……3.1式中:C=420,Z=1.0,y=0.8,f=0.35k=(F=420轉矩T=Cdfk式中:C=0.206,Z=2.0,y=0.8T=0.206功率P=在計算切削力時,必須考慮安全系數(shù),安全系數(shù)K=KKKK式中K—基本安全系數(shù),1.5;K—加工性質(zhì)系數(shù),1.1;K—刀具鈍化系數(shù),1.1;K—斷續(xù)切削系數(shù),1.1則F=KF=1.5鉆削時T=17.34N切向方向所受力:F=取F=4416F>F所以,時工件不會轉動,故本夾具可安全工作。5.3定位誤差的分析制造誤差ZZ(1)中心線對定位件中心線位置精度.取.(2)V型塊同軸度誤差(查表P297)故,則.知此方案可行。5.4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由于是大批大量生產(chǎn),主要考慮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因此設計時,需要更換零件加工時速度要求快。本夾具設計,用移動夾緊的大平面定位三個自由度,定位兩個自由度,用定位塊定位最后一個轉動自由度。此時雖然有過定位,但底面是經(jīng)精銑的面,定位是允許的??偨Y加工工藝的編制和專用夾具的設計,使對零件的加工過程和夾具的設計有進一步的提高。在這次的設計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如在編寫加工工藝時,對所需加工面的先后順序編排,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勞動生產(chǎn)率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在對某幾個工序進行專用夾具設計時,對零件的定位面的選擇,采用什么方式定位,夾緊方式及夾緊力方向的確定等等都存在問題。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到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勞動生產(chǎn)率,為達到零件能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進行加工,而且方便快速,以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成本的目的。通過不懈努力和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下,針對這些問題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最后,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并夾緊都采用了手動夾緊,由于工件的尺寸不大,所需的夾緊力不大。完成了本次設計,通過做這次的設計,使對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以后從事本專業(yè)技術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攀枝花學院畢業(yè)設計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2]上海金屬切削技術協(xié)會,金屬切削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3]李洪,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0。[4]方昆凡,公差與配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5]王光斗,王春福,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6]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等,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9。[7]吳宗澤,機械設計實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8]劉文劍,曹天河,趙維,夾具工程師手冊[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9]上海金屬切削技術協(xié)會,金屬切削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10]周永強,高等學校畢業(yè)設計指導[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02。[11]黃如林,切削加工簡明實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12]余光國,馬俊,張興發(fā),機床夾具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5。[13]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洛陽農(nóng)業(yè)機械學院,長春汽車廠工人大學,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0。[14]李慶壽,機械制造工藝裝備設計適用手冊[M],銀州: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15]廖念釗,莫雨松,李碩根,互換性與技術測量[M],中國計量出版社,2000:9~19。[16]樂兌謙,金屬切削刀具,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4~17。[17]王先逵,機械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18]MachineToolsN.chernor1984.
[19]MachineToolMetalworkingJohnL.Feirer1973.
[20]HandbookofMachineToolsManfredweck1984.致謝畢業(yè)設計是將大學所學的知識融合在一起,綜合運用所有的相關專業(yè)知識,是課本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使我的專業(yè)知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加的鞏固和提高,這離不開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本設計分析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在分析的過程中,老師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在設計分析中引導我去思考了更多的設計思路,增強了我的學習能力,與我們一起討論問題,使我對分析有了更清晰明確的認識,使我受益非淺。畢業(yè)設計是我們專業(yè)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這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yè)工作前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扒Ю镏惺加谧阆隆?,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言的真正含義。我今天認真地進行課程設計,學會腳踏實地地邁開這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wěn)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說實話,畢業(yè)設計真是有點累。然而一著手清理自己的設計結果,仔細回味畢業(yè)設計的心路歷程,一種少有的成功喜悅即刻使我倦意頓消。雖然這是我剛學會走完的第一部,是我人生中的一點小小的勝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了許多。通過畢業(yè)設計,使我深深體會到,干任何事都必須耐心、細致。課程設計過程中,許多計算有時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煩意亂;有時應為不小心計算出錯,只能毫不留情地重做。但一想起老師平時多耐心的教導,想到今后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想到世界上因為某些細小失誤而出現(xiàn)的令世人無比震驚的事故,我不禁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養(yǎng)成一種高度負責、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經(jīng)歷了畢業(yè)設計,使我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真正的貧乏,自己綜合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的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幾年來學習了那么多的課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會用。想到這里,我真的有點心急了。由于畢業(yè)時間的倉促,很多本來應該弄懂弄透的地方都沒有時間去細細追究來源,比如網(wǎng)格劃分的控制、坐標系的理解、求解器的選擇等,這使我明白了大學里學的只是一個大體上的方向,離實際應用還有太遠的距離。但我相信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方向確定了,就會用最少的精力做好事情,這對于我以后的工作至關重要。因為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要從事的工種是千差萬別的,只有從中找到自己最拿手,最有發(fā)展前途的崗位,個人才有更多的熱情,也最可能在自己的崗位做出一些貢獻?;贑8051F單片機直流電動機反饋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Web服務器的研究MOTOROLA單片機MC68HC(8)05PV8/A內(nèi)嵌EEPROM的工藝和制程方法及對良率的影響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電阻釬焊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單片機的通用控制模塊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實現(xiàn)的供暖系統(tǒng)最佳啟停自校正(STR)調(diào)節(jié)器單片機控制的二級倒立擺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增強型51系列單片機的TCP/IP協(xié)議棧的實現(xiàn)基于單片機的蓄電池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基于32位嵌入式單片機系統(tǒng)的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作物營養(yǎng)診斷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交流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基于單片機的泵管內(nèi)壁硬度測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自動找平控制系統(tǒng)研究基于C8051F040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基于單片機的液壓動力系統(tǒng)狀態(tài)監(jiān)測儀開發(fā)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單片機實現(xiàn)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軸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shù)控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CYGNAL單片機的在線間歇式濁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噴油泵試驗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軟起動器的研究和設計基于單片機控制的高速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短循環(huán)走絲方式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機電產(chǎn)品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基于PIC單片機的智能手機充電器基于單片機的實時內(nèi)核設計及其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遠程抄表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譜儀的單片機系統(tǒng)單片機系統(tǒng)軟件構件開發(fā)的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液體點滴速度自動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系統(tǒng)的多功能溫度測量儀的研制基于PIC單片機的電能采集終端的設計和應用基于單片機的光纖光柵解調(diào)儀的研制氣壓式線性摩擦焊機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數(shù)字磁通門傳感器基于單片機的旋轉變壓器-數(shù)字轉換器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光纖Bragg光柵解調(diào)系統(tǒng)的研究單片機控制的便攜式多功能乳腺治療儀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單片機的多生理信號檢測儀基于單片機的電機運動控制系統(tǒng)設計Pico專用單片機核的可測性設計研究基于MCS-51單片機的熱量計基于雙單片機的智能遙測微型氣象站MCS-51單片機構建機器人的實踐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輪軌力檢測基于單片機的GPS定位儀的研究與實現(xiàn)基于單片機的電液伺服控制系統(tǒng)用于單片機系統(tǒng)的MMC卡文件系統(tǒng)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時控和計數(shù)系統(tǒng)性能優(yōu)化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和CPLD的粗光柵位移測量系統(tǒng)研究單片機控制的后備式方波UPS提升高職學生單片機應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自動低頻減載裝置研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水下焊接電源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多通道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基于uPSD3234單片機的氚表面污染測量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紅外測油儀的研究96系列單片機仿真器研究與設計基于單片機的單晶金剛石刀具刃磨設備的數(shù)控改造基于單片機的溫度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基于MSP430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氣體測漏儀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單片機的CAN/USB協(xié)議轉換器基于單片機和DSP的變壓器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膛壁溫度報警系統(tǒng)設計基于AVR單片機的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的設計基于單片機船舶電力推進電機監(jiān)測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網(wǎng)絡的振動信號的采集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大容量數(shù)據(jù)存儲技術的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疊圖機研究與教學方法實踐基于單片機嵌入式Web服務器技術的研究及實現(xiàn)基于AT89S52單片機的通用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儀研究機器人旋轉電弧傳感角焊縫跟蹤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HYPERLINK"/deta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海洋潛標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書
- 2024-2025學年海南省定安縣四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2022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心理學》過關練習試題A卷-含答案
-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工作總結(四篇)
- 2025年二年級語文組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中央空調(diào)安裝工程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二年級下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總結(2篇)
- 2025年二年級語文教師教學總結(三篇)
- 2025年二手房屋裝修合同(五篇)
- 《配電網(wǎng)設施可靠性評價指標導則》
- 2024年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通信類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
- CJJ 169-2012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
- 食品企業(y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diào)度記錄及其報告格式參考
- 產(chǎn)品質(zhì)量法解讀課件1
-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單元復習題-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下冊
- 倉庫搬遷及改進方案課件
- 精神科護理技能5.3出走行為的防范與護理
- 采購管理學教學課件
- 《供應商質(zhì)量會議》課件
- 江蘇省科技企業(yè)孵化器孵化能力評價研究的中期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