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范本)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1.gif)
![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范本)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2.gif)
![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范本)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3.gif)
![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范本)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4.gif)
![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范本)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e890cd5f34c6f61b4834cdb28c837da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范本)目錄1、編制依據(jù)
12、工程概況
12.1設計概況
12.2腳手架工程概況
22.3腳手架工程施工重點、難點、特點
22.4腳手架選型原則
22.5確定腳手架選型
23、施工準備
23.1技術準備
33.2人員準備
33.3材料準備
34、施工安排
45、施工工藝
45.1落地腳手架設計參數(shù)
45.2腳手架搭設范圍
55.3腳手架基礎概況
75.4落地腳手架搭設工藝
105.5搭設構造要求
115.6腳手架的檢查、驗收
195.7腳手架拆除
206.安全保證措施
206.1特種作業(yè)人員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要求
206.2各項質量、安全技術措施
206.3季節(jié)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16.4施工過程中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技術措施
227.腳手架施工應急預案
247.1應急預案目的
247.2適用范圍
247.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與職責
247.4施工現(xiàn)場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
257.5突發(fā)事件應急響應
267.6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流程
287.7應急準備和響應相關電話
287.8應急準備和響應線路圖
297.9應急救援物資
298.腳手架的計算
301、編制依據(jù)表1-1編號依據(jù)類別依據(jù)名稱版本備注1相關文件要求xxxx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014年10月15日2xxxx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2014年08月05日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第393號令4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住建部37號令5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辦質〔2018〕31號6關于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18〕22號7中建一局集團施工現(xiàn)場標準化圖冊2018.128中建一局集團第五建筑有限公司標準化管理手冊20179中建一局集團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管理規(guī)定建一五技字[2018]363號10相關圖紙工程施工圖紙2008年09月10日11圖紙會審、設計變更2009年03月30日12相關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國家13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標準GB51210-20161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行業(yè)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201617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選用技術規(guī)程DB11/T583-201518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DBJ01-62-2002地方19建設工程施工現(xiàn)場安全防護、場容衛(wèi)生及消防保衛(wèi)標準DB11/945-20122、工程概況2.1設計概況本工程為xxxx項目,主要是京東方科技公司的科研用樓。工程位于朝陽區(qū)酒仙橋路10號院內東南側B38地塊,北、東、西鄰園區(qū)道路,南鄰酒仙橋中路,建筑總用地面積5210.2m2,總建筑面積14850m2,建筑高度38.85m,其中,地上八層:10550m2,地下兩層:4300m2,屬二類高層建筑。表2-1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絕對標高±0.00=34.150m建筑高度36.45m層數(shù)地上8層;地下2層層高地下二層:3.6m;地下一層:6.4m;首層:5.5m;二層~八層:4.2m;機房層:3.9m地基基礎筏板基礎基底標高基礎底板頂面標高-10.300m,板厚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地下部分墊層C15基礎C35墻體中央核心筒C45柱獨立柱C40其余墻體C30與墻體框連柱同墻體梁C30板C30設備基礎C30一層~三層墻體C45柱C40梁C30板C30四層墻體C40柱C35梁C30板C30五層墻體C35柱C35梁C30板C30六層~頂層墻體C30柱C30梁C30板C302.2腳手架工程概況為滿足主體結構施工要求,本工程地上腳手架采用落地雙排腳手架,為結構施工及結構外圍二次砌筑施工提供工作面和防護面。擬定搭設高度為38m,施工荷載3KN/m2,立桿縱距1.5m,排距1.05m,步距1.5m,小橫桿間距0.75m,連墻件設置采用鋼管抱柱與地錨拉結相結合。2.3腳手架工程施工重點、難點、特點本工程工期緊張,應選擇最為經濟合理的架體型式,為工期提供保障。2.4腳手架選型原則腳手架的結構設計應做到結構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yǎng)維修。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結構合理、受力明確,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2.5確定腳手架選型為滿足主體結構施工要求,本工程地上腳手架采用落地雙排腳手架。腳手架選型概況統(tǒng)計表表2-21層-8層形式搭設部位使用樓層搭設高度卸荷部位基礎情況落地架結構四周F1-F8(-0.5m—34.8m)38m五層結構板地下一層結構板具體布置詳見附圖5.1。3、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技術部認真熟悉圖紙及結合現(xiàn)場進度等情況后進行施工方案編制,務必做到方案切實可行有效。逐級進行交底,項目總工對項目管理人員和施工隊伍主要管理人員做方案交底。專業(yè)工長以書面及會議形式向作業(y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雙方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簽字),技術交底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針對關鍵部位和質量控制點,提出具體措施和要求。3.2人員準備3.2.1總包單位管理人員的配備及職責序號姓名項目職務崗位職責1項目經理對工程的質量、進度、安全、文明施工負全面領導責任,負責組織危大工程驗收。建立健全本項目的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內部基礎管理,指導下級工作,獎優(yōu)罰劣。2項目總工組織專項方案的編制,負責方案的審核,組織危大方案論證,對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勞務單位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及班組骨干人員進行方案交底,參加危大方案的實施驗收,對不合格項,制定糾正預防措施。3項目副經理負責工程總體施工安排,進度控制,現(xiàn)場總體施工組織協(xié)調。4安全總監(jiān)對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安全、文明施工進行監(jiān)督檢查、核對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及施工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施工過程中進行旁站或過程巡檢,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情況,有權下令停工整改。5質量總監(jiān)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家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政策、法令、法規(guī)、行業(yè)(地方)標準等文件精神,對工程質量負監(jiān)督檢查責任;組織隱、預檢和分項工程驗收,對工程的每一分項分部工程進行質量檢查和評定;負責對進場材料設備的檢查、檢驗工作。作好特殊過程、關鍵過程以及分部分項工程的狀態(tài)標識;負責不合格品的控制。6技術員編制工程施工方案,進行方案交底,對施工現(xiàn)場所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技術處理措施。78工長負責專項施工方案的具體實施,對人員、材料、機械設備進行統(tǒng)籌安排,實施前對工人進行安全和技術交底,實施過程中加強過程監(jiān)督,安裝完畢要按照施工規(guī)范和方案要求進行驗收,同時做好預檢記錄。910資料員負責收集整理施工資料。11試驗員負責項目試驗相關工作。12材料員負責本項目物資部管理工作,制定本項目物資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物資采購供應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管理體系,保證供應商具備必要資質,所供材料的規(guī)格尺寸符合方案要求,對經檢驗證明不合格材料,應及時組織退場。負責組織監(jiān)控模架工程中涉及到的物資質量,指導、檢查、監(jiān)督、評價現(xiàn)場物資管理,定期評估生產、供應廠商供應工作。負責審核和匯總模架工程主要物資需用量,制定物資采購供應方案和計劃,審定合格廠商,統(tǒng)籌協(xié)調全線物資的采購供應。13安全員監(jiān)督實施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技術交底情況。認真做好內部專業(yè)隊和勞務隊人員上崗教育,以提高安全技術素質,增強自身保護能力。對所有進場人員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與檢查危險物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認真做好安全臺賬資料記錄和歸檔。對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情況進行檢查,定期對防護、外架、臨電、機械進行安全檢查,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下發(fā)整改通知單并限期整改。1415質檢員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家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政策、法令、法規(guī)、行業(yè)(地方)標準等文件精神,對工程質量負監(jiān)督檢查責任;組織隱、預檢和分項工程驗收,對工程的每一分項分部工程進行質量檢查和評定;負責對進場材料設備的檢查、檢驗工作。作好特殊過程、關鍵過程以及分部分項工程的狀態(tài)標識;負責不合格品的控制。3.2.2分包單位管理人員的配備及職責操作人員基本條件為工作認真負責,按上崗要求的技術業(yè)務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取得《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證》,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表3-1序號工種人數(shù)備注1架子工20搭設階段負責腳手架搭設,懸掛安全網,鋪設跳板。25維護階段負責腳手架的日常圍護,配合外裝做好外腳手架的修改,及時清理外腳手架上垃圾及雜物。315拆除階段拆除腳手架,將所有材料運至指定堆場,清理腳手架拆除范圍內的所有垃圾及雜物。4安全員2負責搭設、使用及拆除過程中的安全管理5配合人員2負責協(xié)助塔吊及操作人員對材料的運輸工作3.3材料準備3.3.1鋼管鋼管采用外徑48.3mm,壁厚3.6mm的管材,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進場鋼管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鋼管上嚴禁打孔并必須涂有防銹漆。本工程所使用的鋼管在進場第一次使用前,對鋼管、扣件及緊固件進行外觀檢查,并抽取扣件樣本進行力學性能和扭矩指標復驗,不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3.3.2扣件扣件為可鍛壓鑄扣件,有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規(guī)定,并且要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不得使用嚴重銹蝕、有裂縫、變形的扣件,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奂M行防銹處理。扣件應經過65N·m扭力距試驗,各部位不應有裂紋。3.3.3腳手板腳手板采用4000×250×50mm規(guī)格的標準木跳板,木腳手板上不得有腐朽、裂縫、斜紋。其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2003)二級材質的規(guī)定。木腳手板使用前為防止破裂損壞,在距跳板兩端8cm處用8#鉛絲緊箍兩道并釘固。3.3.4多層板采用15mm多層板外圍護防護,必須使用正規(guī)廠家的產品。3.3.5安全網安全網采用2000目密目式綠色安全網,安全網在出廠前,必須有國家指定的監(jiān)督檢測部門批量驗證和檢驗合格證,已使用過的安全網必須經過檢查和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超過使用期限的安全網嚴禁使用。安全網在儲運中,必須通風、遮光、隔熱,同時要避免化學物品的侵蝕,搬運時禁止使用鉤子。3.4現(xiàn)場準備現(xiàn)場具備腳手架搭設條件,妨礙腳手架搭設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等均已清理完畢。落地腳手架基礎強度滿足設計要求,現(xiàn)場腳手架鋼管等材料堆放場地滿足施工需求,留置合理。4、施工安排表4-1搭設部位計劃搭設時間計劃拆除時間使用天數(shù)1層-6層2014年12月10日2015年4月25日1375、施工工藝5.1落地腳手架設計參數(shù)表5-1層數(shù)搭設高度H(m)立桿縱距l(xiāng)a(m)立桿橫距l(xiāng)b(m)步距h(m)小橫桿間距l(xiāng)c(m)F1~F838m(特殊部位:設備吊裝孔及泄爆口位置44.5m;人防室外出口頂板34m;汽車坡道:38~41.5m)1.51.051.5(外側步距0.75)0.75施工荷載標準值KN/m2連墻件設置連墻件間距內立桿離結構距離a(m)腳手板鋪設層數(shù)3抱柱+地錨兩步三跨0.2525.2腳手架搭設范圍主體結構四周外邊緣均搭設雙排落地腳手架體系,其中1-2/E軸泄爆口位置及2/D-C軸設備吊裝孔位置腳手架落在地下二層頂板上,8/C-D軸腳手架落在人防出入口頂板上,3-5/E-F軸腳手架落在地下一層汽車坡道底板上,5-9/E-F軸腳手架落在地下一層汽車坡道頂板上,其余部分腳手架落在地下一層頂板上,搭設時腳手架立桿底部鋪設腳手板,結構混凝土強度達到70%。5.3腳手架基礎概況腳手架基礎情況統(tǒng)計表表5-2部位基礎結構情況承載力(KN/m2)板厚(mm)混凝土強度配筋地下一層頂板250C30板下部配筋為12@200雙向;上部為12@200雙向;部分支座處負筋14@200、12@200。7地下二層頂板(1-2/E-F軸、1-2/D-C軸)250C30P8板下部配筋為14@200雙向;上部為14@200雙向;部分支座處負筋10@400、16@200。人防室外出口頂板(8-9/C-D軸)120C30板配筋為雙層10@200雙向;支座處負筋10@400。車道底板(3-5/E-F軸)180C30板下部配筋為10@200、12@150;上部為10@200、12@200;車道頂板(5-9/E-F軸)400C30P8板下部配筋為12@200、16@200、18@200;上部為12@200、14@200、18@200;部分支座處負筋18@200。注:架體允許作業(yè)層活荷載為3KN/m2,施工用材料嚴禁集中堆放在架體上。架體下部樓層對應位置應采取回頂措施,將力傳至基礎底板,支撐架體不得在地上雙排腳手架拆除前拆除。圖5-3腳手架搭設剖面示意圖圖5-4腳手架搭設立面示意圖5.4落地腳手架搭設工藝5.4.1落地腳手架搭設步驟準備工作→按房屋的形狀放線→鋪設墊板→放置縱向掃地桿→逐桿樹立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安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連墻桿→安裝第二步大橫桿→安裝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剪刀撐搭設→鋪腳手板→綁扎防護欄桿及擋腳板搭設→張拉安全網→逐步上接并綁扎剪刀撐→架體驗收。5.4.2落地腳手架搭設要求1、平面布置:立桿縱向間距1.5mm,橫向間距1.05mm,內排立桿距離建筑物的距離為300mm。立桿與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隔步設置和遺漏,且立桿的直接頭應相互錯開0.5個節(jié)長,其接頭距大橫桿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2、立面布置:大橫桿步距1.5m,上下橫桿的接長位置錯開布置,錯開距離不小于縱距的1/3,剪刀撐要求滿設,并沿架高連續(xù)布置,斜桿與立桿接觸部位均用旋轉扣件扣緊,其與水平桿的夾角在45°~60°之間,剪刀撐的節(jié)點應在同一水平和垂直線上,其接長必須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m,且不少于三個扣件,除在兩頭與立桿和大橫桿連接外,中間還增加2~4個節(jié)點。立桿和大橫桿交點處必須設小橫桿。3、腳手架卸荷措施外雙排架搭設至五層時,在五層頂板利用三角鋼管架進行卸荷,設置于五層架體與梁板地錨拉結部位,間距同連墻件間距(2-3/6-8軸間間距3.9m、4.0m;3-6軸間間距3.85m;C-D軸間間距3.7m;B-C/D-E軸間間距3.5m。詳見5-2腳手架搭設平面布置圖),搭設橫向拉結桿和斜桿對雙排架進行卸荷處理,水平方向加設拉結桿,與雙排架體立桿連結。圖5-5雙排腳手架卸荷示意圖5.5搭設構造要求5.5.1搭設高度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5.5.2立桿1)立桿縱距(中距)為1.5m,橫距(中距)為1.05m,靠近建筑物的立桿距建筑物外挑板外皮250mm。2)立桿接長各步接頭除頂步外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位置應錯開,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個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0.5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立桿與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隔步設置或遺漏。3)每根立桿底部設置腳手板墊板,立桿整個架高的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1/200。腳手板必須設置縱向、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圖5-6縱橫掃地桿的構造圖(1-橫向掃地桿;2-縱向掃地桿)4)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于1.5m。5)腳手架立桿當立桿采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6)腳手架立桿頂端欄桿高出女兒墻上端1.2m。5.5.3縱向水平桿(大橫桿)1)大橫桿間距(步距)為1.5m,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小于3跨。2)橫桿的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該片腳手架總長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圖5-7水平桿接頭留設位置示意圖3)如果采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4)縱向水平桿應作為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5.5.4橫向水平桿(小橫桿)1)主節(jié)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jié)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大于150mm。2)小橫桿靠結構一端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300mm。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距離不大于100mm。3)小橫桿要貼近立桿布置,間距為0.75m,搭于大橫桿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緊。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拆除作為基本構架結構桿件的小橫桿。作業(yè)層上非主節(jié)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jù)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5.5.5掃地桿設置1)縱向掃地桿必須連續(xù)設置,鋼管中心距地面不得大于200mm。2)腳手架底部主節(jié)點處應設置橫向掃地桿,其位置應在縱向掃地桿下方。5.5.6剪刀撐與橫向斜撐本工程地上雙排腳手架外側全立面連續(xù)設置剪刀撐,四周形成封閉整體,各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1)從架子兩端轉角處開始沿高度、水平方向連續(xù)設置,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60°。2)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采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3)橫向斜撐在同一節(jié)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xù)布置。開口架體的兩端均設置橫向斜撐。封閉架體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每隔6m設置一道。4)剪刀撐應連續(xù)設置,橫桿露出架體外立面長度100-150mm,每隔3層或10m設置一道200mm高警示帶,固定于立桿外側;5)腳手架鋼管表面涂刷黃色油漆,剪刀撐和警示帶表面涂刷紅白警示漆,架體內側滿掛綠色密目網;6)腳手架外側懸掛樓層標志牌。圖5-8腳手架外立面形象示意圖5.5.7連墻件本工程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6m,需要采用剛性的連墻件拉結架體來保證架體的穩(wěn)定性。根據(jù)連墻件的設置要求,并結合本工程的結構設計特點,連墻件采用加設柱箍與預埋拉環(huán)拉結相結合。采用遇柱即抱的方式設置,每層設置兩道,在腳手架的轉角處加密連墻桿件,連接點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水平方向間距3.5m~4m埋設預埋拉環(huán)((2-3/6-8軸間間距3.9m、4.0m;3-6軸間間距3.85m;C-D軸間間距3.7m;B-C/D-E軸間間距3.5m。詳見5-2腳手架搭設平面布置圖),埋設間距自地下一層頂板開始每層結構頂板上埋設雙排環(huán)形拉環(huán)地錨,首排埋設在結構外邊梁梁中,二排埋設在距邊梁外側1050mm處樓板上,架設橫撐和斜撐與架體剛性拉結。圖5-9與框架柱拉結的連墻件大樣圖圖5-10轉角連墻件加強做法示意圖2)在腳手架周邊的端頭(包括頂端)以及轉角處,要加密連墻桿,施工中需要臨時拆除連墻桿時,必須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并得到技術部和安全部的允許,以防止立桿失穩(wěn)。3)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呈水平布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如下圖所示:圖5-11與地錨相連的連墻件節(jié)點做法圖5-12梁板中預埋地錨大樣圖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置連墻件時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5.5.8腳手板1)作業(yè)層腳手架沿縱向滿鋪、鋪穩(wěn),距墻面不大于100mm;腳手板之間以及腳手板與腳手架之間用4mm鍍鋅鐵絲擰緊。2)腳手板設置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3)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4)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長度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5)作業(yè)層端部腳手板探頭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6)腳手板作業(yè)層上下不能同時超過兩層。7)作業(yè)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wěn)、鋪實。(a)腳手板對接(b)腳手板搭接圖5-13腳手板對接、搭接構造圖5.5.9門洞腳手架門洞宜采用上升斜桿、平行桁架結構形式,斜桿與地面的傾角α應在45°~60°之間。雙排腳手架門洞處的空間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其余5個平面內的圖示節(jié)間設置一根斜腹桿;斜腹桿宜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當斜腹桿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時,宜在相交的縱向水平桿處,增設一根橫向水平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當必須接長使用時,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以采用搭接。圖5-14通道門洞大樣圖5.5.10安全防護1)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欄桿設置高度0.75m;擋腳板高度不少于180mm。2)腳手架外立桿內側滿掛密目安全網,用4mm鍍鋅鐵絲綁扎牢固,不留縫隙,四周應交圈。水平網(掛1層密目網和1層大眼網)每隔一層設置一道(即:一層頂、三層頂、五層頂、七層頂設置)。3)通道出入口處,搭設長6m寬4.5m的護頭棚,上架空鋪設雙層50mm厚木跳板,兩側用密目網封閉嚴密,非出入口和通道兩側必須搭設圍欄并用安全網封嚴,嚴禁穿行。在B-C/8-9軸間設置施工上下馬道及安全通道口,方便施工人員上下施工作業(yè)面。斜道采用之字型,立桿縱距1500mm,排距1500mm,步距1800mm。寬1.5米,坡度1:3。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寬度不小于斜道寬。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和端部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180mm高)。腳手板上每隔250mm設置一個防滑木條,木條為20~30mm寬。圖5-15馬道架體搭設大樣圖圖5-16安全通道立面及剖面詳圖4)腳手架在作業(yè)層、首層并隔層設置水平兜網。首層兜網距墻面不大于200mm。5.5.11防雷接地本工程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執(zhí)行《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標準。避雷針與大橫桿連通、接地線與整棟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tǒng)連成一體的措施。外科住院樓共設置6根避雷針,避雷針采用φ16鍍鋅鋼筋制作,長度為1m,設置在外架四角腳手架立桿上,并將所有最小層的大橫桿全部連通,形成避雷網絡。引下線采用φ12圓鋼,將立桿與整幢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tǒng)(即框架柱主筋)連成一體,接觸處采用可靠焊接,焊完后再測定電阻,要求沖擊電阻不大于4Ω。接地線與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tǒng)的設置按腳手架的長度不超過50米設1個,位置不得選用人員經常出入的地方,以避免跨步電的危險,防止接地線遭機械傷害。兩者的連接采用焊接,焊接長度要大于2倍的扁鋼長度。5.6腳手架的檢查、驗收5.6.1驗收內容1、腳手架用鋼管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及檢測報告。(1)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2)外徑允許偏差為±0.5mm,壁厚允許偏差為±0.36mm。(3)端面應平整,偏差不超過1.7mm。(4)鋼管外表面銹蝕深度允許偏差為小于等于0.18mm。2、扣件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及檢測報告(1)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應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2)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小于1mm。(3)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mm。(4)扣件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3、木腳手板應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厚度不小于5cm,寬23~25cm,兩端應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絲箍兩道,腳手板不得使用腐朽或有裂縫、斜紋及大橫透節(jié)的板材制作。4、安全網必須采用中建一局指定產品,并要有產品合格證及檢測報告,安全網寬度不得小于3米,長度不得大于6米,網眼不得大于10cm。5.6.2驗收標準腳手架檢查與驗收標準見下表:表5-3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立桿垂直度±100吊線2間距步距偏差±20鋼卷尺柱距偏差±50排距偏差±203大橫桿高差一根桿兩端±20水平儀、水平尺同跨內、外大橫桿高差±104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40~65N·m扭力扳手5剪刀撐與地面傾角45°~60°角尺6腳手板外伸長度對接130≤a≤150卷尺搭接a≥100卷尺5.6.3驗收程序及人員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人員應包括: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或授權委派的技術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專項方案編制人員、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工長;監(jiān)理單位的總監(jiān)和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總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xù)工序的施工,并在驗收部位明顯位置設置驗收標識牌,公示驗收時間、具體責任人員,并在危險區(qū)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5.7腳手架拆除5.7.1腳手架拆除前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召集有關人員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與簽字確認建筑物已施工完畢,確已不需要腳手架時方可拆除。5.7.2腳手架拆除前先對架子工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把腳手架上的存留材料、雜物等清理干凈,并應設置警戒區(qū),設專人負責警戒。5.7.3腳手架拆除應按“由上而下,先橫桿后立桿,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進行,具體拆除順序:安全網→護身欄→擋腳板→腳手板→剪刀撐→小橫桿→大橫桿→立桿→連柱桿5.7.4腳手架拆除自上而下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不準上下同時作業(yè),拆除大橫桿、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5.7.5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shù)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5.7.6拆除的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6.安全保證措施6.1特種作業(yè)人員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要求6.1.1腳手架搭拆人員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并且具備專業(yè)工種操作上崗證。嚴禁無證人員操作。6.1.2腳手架搭設及拆除前、層層落實安全技術交底,做到管理人員及架子工,人人清楚,個個明白。6.1.3配備兩名安全員負責搭設、使用及拆除過程中的安全管理。6.2各項質量、安全技術措施6.2.1工人在架上進行搭設作業(yè)時,作業(yè)面上必須滿鋪腳手板,并予以臨時固定。6.2.2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它易造成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作業(yè)。6.2.3在搭設中不得隨意改變構架設計、減少桿配件設置。嚴禁拆除主節(jié)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確有實際情況,需要對構架作調整和改變時,必須提交技術部協(xié)調有關人員解決。6.2.4禁止在腳手架板上加墊器物或單塊腳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6.2.5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不得帶病或酒后作業(yè),并遵守國家及北京市有關施工現(xiàn)場管理安全要求。6.2.6腳手架搭設時,每日上班前,班長必須詳細布置施工任務并及時檢查現(xiàn)場安全狀況,檢查施工現(xiàn)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整改。6.2.7鋼管、扣件及安全網的材質滿足國家及北京市有關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必須按公司要求使用局定點廠家生產的產品。)6.2.8腳手架外立桿滿掛綠色密目安全網,密目網繃拉平直,封閉嚴密,操作層及操作層下步架滿兜水平安全網。6.2.9作業(yè)層的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3KN/m2),不得超載,操作層上不得集中堆放材料,不得將纜風繩、施工材料等堆于外架上,不得將模板支架、混凝土泵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不得與梁板支撐架及其它架體有任何拉結。6.2.10禁攀、爬上架,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的構件及連墻桿,確因拉結點影響施工時,必須通知安全監(jiān)督部和技術協(xié)調部協(xié)商解決。6.2.11嚴禁在腳手架基礎及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yè),在腳手架上進行電焊作業(yè)必須有防火措施及專人看火。6.2.12專職架子工必須在每天班前仔細檢查架子安全狀況,一旦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要及時上報。項目部每周組織一次對架體的檢查工作,專職架子工每周進行兩次自查工作,及時對架體存在的隱患進行整改。6.2.13外架搭設完畢,經驗收后方可使用。6.2.14拆除的安全措施1)拆腳手架桿件,必須由2~3人協(xié)同操作,拆縱向水平桿時,應由站在中間的人向下傳遞,嚴禁向下拋擲。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的作業(yè)。2)拆除作業(yè)區(qū)的周圍及進出口處,必須派專人了望,嚴禁非作業(yè)人員進入危險區(qū)域,拆除大片架子應加臨時圍欄。作業(yè)區(qū)內西側電線及其他樹木有妨礙時,應事先與有關部門聯(lián)系拆除、轉移或防護。3)拆除過程中,應指派1名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工人擔任指揮和監(jiān)護,并負責拆除撤料和監(jiān)護操作人員的作業(yè)。4)已拆下的材料必須及時,應先加臨時固定措施后,再撤除。6.3季節(jié)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6.3.1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雨、霧雪天必須停止外架上作業(yè)。雪后上架作業(yè)之前,必須清掃架上雪,作業(yè)時要采取防滑措施。雨后、大風后作業(yè)前對架體進行檢查,確保安全后方可上人作業(yè)。設專人負責對外架進行定期維修及檢查。6.3.2雨天必須仔細檢查外架底部是否積水,基礎底部是否松動,是否下沉,立桿是否懸空,保證排水溝排水通暢。如發(fā)現(xiàn)外架基礎塌陷等情況,立即上報工程部及安全監(jiān)督部,采取有效措施處理,方可上架作業(yè)。6.4施工過程中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技術措施6.4.1腳手架的安全監(jiān)測1、監(jiān)測監(jiān)控項目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扣件螺栓是否松動;(3)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檢查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超出規(guī)范要求;(4)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超載。(6)在監(jiān)測期,當偏差超出預警限值時或發(fā)現(xiàn)安全問題時,應按照經過項目技術負責人審定簽字或緊急情況下經過項目技術負責人確認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并將技術措施報公司備案,重大問題,技術措施應報公司批準;(7)對架體進行調整加固前,應設置警戒區(qū)域,禁止非架子施工人員進入警戒區(qū);(8)對架體進行調整加固作業(yè),有專職安全人員、架子工班組長監(jiān)護和安全撤出措施。2、監(jiān)測部位架體沉降在架體大角(各轉角處)、直線長度不應大于25m的架體底部設置監(jiān)測點,相對主體結構進行觀察;架體垂直偏差在架體大角(各轉角處)、直線長度不應大于25m的最頂部立桿設有縱橫向水平桿處,設置監(jiān)測點,相對主體結構進行觀察。監(jiān)測點分別設置于F1層架體底部,F(xiàn)8層架體頂部,平面布置圖詳見各層架體平面布置圖5-2。3、監(jiān)測頻率(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2)作業(yè)層上施加荷載前;(3)每搭設完6~8m高度后;(4)達到設計高度后;(5)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6)停用超過一個月。6.4.2腳手架的檢查、維護1、檢查工字鋼有無變形;2、檢查腳手架的整體和局部的垂直偏差,特別要注意腳手架的轉角處和斷口處的垂直度。如發(fā)現(xiàn)垂直度有異?,F(xiàn)象,應及時加固和消除隱患。3、各類扣件的涂油和緊固。檢查扣件時先檢查扣件的外觀,而后將扣件上的螺栓逆時針方向松幾牙螺紋,再涂油緊固螺栓至規(guī)定的力矩范圍內。4、檢查腳手板有否松動、懸挑,還要檢查四周是否用鐵絲扎牢,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糾正。5、連墻件的檢查,檢查連墻件是否齊全和完好,有無松動、移動。6、要對外包安全網、外挑安全網、安全隔離設施、外側擋板、欄桿和接地防雷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保證這些安全設施完整、牢固,能正常發(fā)揮安全作用。如果有損壞者要及時調換,如有松動者應及時緊固,如發(fā)現(xiàn)松動和開口要及時連通。7、如腳手架有開口、斷口和出入口,應對該部位進行重點檢查,使這些部位始終符合安全規(guī)定。8、檢查腳手架的荷載情況,使其不超過設計荷載,如有超載應及時卸荷至設計荷載。還要檢查腳手架上堆物是否處于安全位置和穩(wěn)定狀態(tài),如發(fā)現(xiàn)有處于不安全位置和不穩(wěn)定狀態(tài)應及時糾正。此外還要逐日清理腳手板上的垃圾。9、腳手架使用中必須經常檢查,清除架子上的雜物,嚴禁在架子上堆積過多的施工材料,或多人擠在一起,以免架子發(fā)生超載,造成事故。10、腳手架上施工材料應隨用隨運,施工荷載不得大于3KN/m2,使用機具、材料等盡量放在腳手架里側,以減小傾覆力矩。7.腳手架施工應急預案7.1應急預案目的為了預防或減少潛在的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對施工生產安全造成的影響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對可能出現(xiàn)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高大腳手架傾覆、觸電、火災、進行預防和控制,保證人員和物品的安全,特制定此應急預案。7.2適用范圍適用于在腳手架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生產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的預防和處理。7.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與職責1、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組長:xxx副組長:xxx、xxx、xxx、xxx組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全部,值班電話:xxxxxx。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組長職責:應急準備總策劃,應急響應總指揮,確保人員到位、設施到位、資金到位。副組長職責:協(xié)助組長進行應急準備策劃并組織實施,緊急情況發(fā)生時,按方案、預案各就各位進行現(xiàn)場指揮。組員職責:參加應急準備策劃工作,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指揮、檢查、記錄等,緊急情況發(fā)生時,盡快各就各位組織相關人員進入響應程序,正確進行現(xiàn)場處置。組員按其崗位職能分工?,F(xiàn)場搶險組:xxx、xxx、xxx、xxx義務搶險小組10人職責:組織實施搶險行動,并及時報告搶險進展。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搶運現(xiàn)場物資,負責搶險后的現(xiàn)場恢復。技術支持組:xxx、xxx、xxx職責:根據(jù)事故特點,及時向組長提供科學的技術方案,指導應急行動的正確實施。提出搶險、搶修的技術措施。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提出補救措施,避免同類事故發(fā)生。警戒保衛(wèi)組:xxx職責:負責現(xiàn)場的警戒,設置事故現(xiàn)場警戒線,組織無關人員進入現(xiàn)場,保護搶險人員安全,維持現(xiàn)場秩序。負責現(xiàn)場車輛的疏通,引導搶險人員及車輛進入,保持道路通暢。醫(yī)療救護組:xxx、xxx、xxx職責:負責現(xiàn)場傷員的救護工作,在外部救援機構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協(xié)助外部救援機構將受害者送至醫(yī)療機構。后勤保障組:xxx、xxx職責:負責調集、提供搶險物資。保障人員必需的防護、救護及生活物資的供給。負責解決搶險人員的住宿。通信聯(lián)絡組:xxx、xxx職責:負責消息的轉達,確保與公司及外部相關機構的聯(lián)系暢通。發(fā)生事故第一時間通知應急小組成員。善后處理組:xxx、xxx職責:負責做好受害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xié)調落實受害者住院費及憮恤金問題。7.4施工現(xiàn)場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1、急救箱1)急救箱的配備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為原則,保證現(xiàn)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jù)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1)有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2)定期更換超過消毒期的敷料和過期藥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3)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使現(xiàn)場人員都知道。2、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由于在現(xiàn)場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fā)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就需配備應急照明,如可充電工作燈、電筒等設備。由于現(xiàn)場有危險情況,在應急處理時就需有用于危險區(qū)域隔離的警戒帶、各類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7.5突發(fā)事件應急響應7.5.1物體打擊事故7.5.1.1預防技術措施(1)腳手架搭設、拆除作業(yè)時,指定專人指揮、監(jiān)護,出現(xiàn)物體墜落險情,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yè)人員撤離作業(yè)現(xiàn)場,待險情排除后,方可作業(yè)。(2)腳手架的規(guī)定合要求使用,嚴禁超重。外圍防護安全網全封閉設置,防止物體遺落。7.5.1.2應急救援措施(1)施工項目在班組作業(yè)前必須要結合工作環(huán)境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工人時刻保持安全防護意識。(2)在腳手架安裝施工危險區(qū)域地面上懸掛對口警示標志,設專人監(jiān)護。任何人嚴禁進入平臺安裝區(qū)域施工作業(yè)。(3)當平臺安裝過程中發(fā)生物體墜落,不要慌張,保持鎮(zhèn)靜,注意事態(tài)的發(fā)展情況、方向及受影響的位置。(4)對傷員進行現(xiàn)場急救處理。(5)立刻設危險區(qū)域,并設警示標志,設專人監(jiān)護,保護事故現(xiàn)場。(6)按規(guī)定上報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救援。7.5.2高空墜落事故7.5.2.1預防技術措施(1)所有高處作業(yè)人員應學習高處作業(yè)安全知識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工人上崗前應依據(jù)有關規(guī)定接受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并辦好簽字手續(xù)。特種高處作業(yè)人員應持證上崗。(2)高處作業(yè)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對身體不適或上崗前喝過酒的工人不準上崗作業(yè)。施工現(xiàn)場項目部應為作業(yè)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yè)人員應按規(guī)定正確佩戴和使用。(3)高處作業(yè)人員佩戴的安全帶使用前必須經過檢查合格。安全帶的系扣點應就高不就低,扣環(huán)應懸掛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帶子不能與鋒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觸,以防摩擦割斷。7.5.2.2應急救援措施:當發(fā)生高空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fā)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將臺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xiàn)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fā)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xiàn),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將臺醫(yī)院治療。(3)發(fā)現(xiàn)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剌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jié)為原則,可就地取用木板等材料,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4)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將臺醫(y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7.6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流程7.7應急準備和響應相關電話表7-1序號崗位應急電話備注1項目應急值班室電話內部2公司應急電話內部3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內部4應急救援小組副組長內部5現(xiàn)場搶險組長內部6技術支持組長內部7警戒保衛(wèi)組長內部8醫(yī)療救護組長內部9后勤保障組長內部10通信聯(lián)絡組長內部11善后處理組長內部12北京朝陽區(qū)華信醫(yī)院電話外部13急救中心電話外部14火警電話外部15匪警電話外部16自來水公司保修電話外部17供電急修電話外部18通信光纜急修電話外部19燃氣報修中心外部7.8應急準備和響應線路圖7.9應急救援物資主要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表
表7-2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shù)量存放位置1小車臺2現(xiàn)場2滅火器個15現(xiàn)場3藥箱及藥品個/批2辦公室4對講機部5現(xiàn)場5擔架副2辦公室8.腳手架的計算依據(jù)規(guī)范:《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標準》GB5121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1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計算參數(shù):鋼管強度為205.0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shù)取1.00。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38.0米,立桿采用單立管。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內排架距離結構0.25米,立桿的步距1.50米。鋼管類型為φ48×3.0,連墻件采用2步3跨,豎向間距3.00米,水平間距4.50米。施工活荷載為3.0kN/m2,同時考慮2層施工。腳手板采用木板,荷載為0.35kN/m2,按照鋪設2層計算。欄桿采用木板,荷載為0.17kN/m,安全網荷載取0.0100kN/m2。腳手板下小橫桿在大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一根小橫桿?;撅L壓0.30kN/m2,高度變化系數(shù)1.0000,體型系數(shù)0.6000。地基承載力標準值7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0.40。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I=π(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W=π(D4-d4)/32D。架體搭設高度38.0米計算:一、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50×1.500/2=0.262kN/m活荷載標準值Q=3.000×1.500/2=2.250kN/m荷載的計算值q=1.2×0.038+1.2×0.262+1.4×2.250=3.511kN/m小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3.511×1.0502/8=0.484kN.mσ=0.484×106/4491.0=107.742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荷載標準值q=0.038+0.262+2.250=2.551kN/m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5.0×2.551×1050.04/(384×2.06×105×107780.0)=1.818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0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用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1.050=0.040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50×1.050×1.500/2=0.276kN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500/2=2.362kN荷載的計算值P=(1.2×0.040+1.2×0.276+1.4×2.362)/2=1.843kN大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0.08×(1.2×0.038)×1.5002+0.175×1.843×1.500=0.492kN.mσ=0.492×106/4491.0=109.589N/mm2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07780.000)=0.059mm集中荷載標準值P=(0.040+0.276+2.362)/2=1.339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V1=1.146×1339.222×1500.003/(100×2.060×105×107780.000)=2.333mm最大撓度和V=V1+V2=2.392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單扣件取8.0kN,雙扣件取12.0kN;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1.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1.500=0.058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50×1.050×1.500/2=0.276kN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500/2=2.362kN荷載的計算值R=1.2×0.058+1.2×0.276+1.4×2.362=3.707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196NG1=0.120×38.000=4.544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50NG2=0.350×5×1.500×(1.050+0.400)/2=1.903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木腳手板標擋板,準值為0.170NG3=0.170×1.500×5=1.275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10NG4=0.010×1.500×38.000=0.57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NG=NG1+NG2+NG3+NG4=8.292kN?;詈奢d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NQ=3.000×2×1.500×1.050/2=4.725kN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其中W0——基本風壓(kN/m2),W0=0.300Uz——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Uz=1.000Us——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Us=0.600經計算得到:Wk=0.300×1.000×0.600=0.180kN/m2??紤]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1.2NG+0.9×1.4NQ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8.292+0.9×1.4×4.725=15.904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1.2NG+1.4NQ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8.292+1.4×4.725=16.566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計算公式MW=0.9×1.4Wklah2/10其中Wk——風荷載標準值(kN/m2);la——立桿的縱距(m);h——立桿的步距(m)。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Mw=0.9×1.4×0.180×1.500×1.500×1.500/10=0.077kN.m五、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其中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6.566kN;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取1.155;u——計算長度系數(shù),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00;l0——計算長度(m),由公式l0=kuh確定,l0=1.155×1.500×1.500=2.599m;A——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W——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λ——長細比,為2599/16=163λ0——允許長細比(k取1),為2250/16=141<210
長細比驗算滿足要求!φ——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l0/i的結果查表得到0.268;σ——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N/mm2);[f]——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經計算得到:σ=16566/(0.27×424)=145.699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σ<[f],滿足要求!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其中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5.904kN;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取1.155;u——計算長度系數(shù),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00;l0——計算長度(m),由公式l0=kuh確定,l0=1.155×1.500×1.500=2.599m;A——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W——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λ——長細比,為2599/16=163λ0——允許長細比(k取1),為2250/16=141<210
長細比驗算滿足要求!φ——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l0/i的結果查表得到0.268;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077kN.m;σ——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N/mm2);[f]——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經計算得到σ=15904/(0.27×424)+77000/4491=156.925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σ<[f],滿足要求!六、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當立桿采用單管時,單、雙排腳手架允許搭設高度[H],按下式計算:[H]=[φAσ-(1.2NG2k+1.4NQk-NXie)]/1.2gk其中N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3.748kN;NQk——活荷載標準值,NQk=4.725kN;gk——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0.120kN/m;NXie——軸向力鋼絲繩卸荷部分,NQk=-0.001kN;σ——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σ=205.00N/mm2;經計算得到,不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wěn)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H]=84.985米??紤]風荷載時,當立桿采用單管時,單、雙排腳手架允許搭設高度[H],按下式計算:[H]={φAσ-[1.2NG2k+0.9×1.4(NQk+φAMwk)-NXie]}/1.2gk其中N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3.748kN;NQk——活荷載標準值,NQk=4.725kN;gk——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0.120kN/m;Mwk——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Mwk=0.061kN.m;NXie——軸向力鋼絲繩卸荷部分,NQk=-0.001kN;σ——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σ=205.00N/mm2;經計算得到,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wěn)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H]=76.091米。取上面兩式計算結果的最小值,腳手架允許搭設高度[H]=76.091米。七、連墻件的計算: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Nl=Nlw+No其中Nlw——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Nlw=1.4×wk×Awwk——風荷載標準值,wk=0.180kN/m2;Aw——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3.00×4.50=13.500m2;No——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No=3.000經計算得到Nlw=3.402kN,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Nl=6.402kN根據(jù)連墻件桿件強度要求,軸向力設計值Nf1=0.85Ac[f]根據(jù)連墻件桿件穩(wěn)定性要求,軸向力設計值Nf2=0.85φA[f]其中φ——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l/i=40.00/1.60的結果查表得到φ=0.93;凈截面面積Ac=4.24cm2;毛截面面積A=18.10cm2;[f]=205.00N/mm2。經過計算得到Nf1=73.865kNNf1>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強度設計要求!經過計算得到Nf=294.049kNNf2>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穩(wěn)定性設計要求!連墻件采用扣件與墻體連接。經過計算得到N1=6.402kN小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連墻件扣件滿足要求!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pk≤fg其中pk——腳手架立桿基礎底面處的平均壓力標準值,pk=Nk/A=52.07(kPa)Nk——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標準值Nk=8.29+4.72=13.02kNA——基礎底面面積(m2);A=0.25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kN/m2);fg=68.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fg=kc×fgk其中kc——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kc=0.40fgk——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7因此,樓板承載力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天然植物纖維及人造纖維編織工藝品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柔印CTP合作協(xié)議書
- 自動化儀表考試培訓試題2
- 2025年二手車帶牌轉讓協(xié)議(三篇)
- 2025年個人房屋租賃協(xié)議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個人車輛轉讓協(xié)議參考樣本(三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三單元珍愛我們的生命第九課守護生命安全情境基礎小練新人教版
- 2025年互聯(lián)網信息網站公告服務協(xié)議(2篇)
- 2025年代理銷售商品房協(xié)議樣本(三篇)
- 2025年個人旅游協(xié)議格式版(2篇)
- 柴油機油-標準
- 足療店營銷策劃方案
- 《初三開學第一課 中考動員會 中考沖刺班會》課件
- 學校安全一崗雙責
- 2024年全國版圖知識競賽(小學組)考試題庫大全(含答案)
- 產后修復學習培訓課件
- 高考志愿咨詢培訓課件
- mysql課件第五章數(shù)據(jù)查詢
- 超濾培訓課件
- 熱線電話管理制度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全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