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氧芽孢桿菌課件_第1頁
需氧芽孢桿菌課件_第2頁
需氧芽孢桿菌課件_第3頁
需氧芽孢桿菌課件_第4頁
需氧芽孢桿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需氧芽孢桿菌需氧芽胞桿菌屬(Bacillus)48個種與醫(yī)學有關5個種炭疽芽胞桿菌(B.anthracis)蠟樣芽胞桿菌(B.cereus)蕈狀芽胞桿菌(B.mycoides)巨大芽胞桿菌(B.megaterium)蘇云金芽胞桿菌(B.thuringiensis)

第一節(jié)炭疽芽胞桿菌

(Bacillusanthracis,B.anthraci)一、臨床意義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牛、羊等食草類動物的傳染病,人可通過接觸或攝食病畜及畜產品而感染皮膚炭疽、腸炭疽、肺炭疽等,并發(fā)敗血癥,甚至炭疽性腦膜炎致病物質莢膜抗吞噬,有利于細菌在組織內繁殖擴散炭疽毒素保護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腫因子所致疾病

炭疽病傳染源患病食草動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傳播途徑接觸——皮膚炭疽食用——腸炭疽吸入——肺炭疽可并發(fā)敗血癥,死亡率極高乙類傳染病發(fā)生肺炭疽按甲類處理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形態(tài)染色:致病菌中最大的G+桿菌,兩端平切、竹節(jié)狀有毒株可有明顯莢膜二、微生物特性

炭疽芽胞桿菌亞甲基藍染色×1000

革蘭染色×1000芽胞——橢圓形,小于菌體,位于菌體中央多在有氧條件下形成,25~30℃,在培養(yǎng)基中、土壤內、動物尸體解剖后暴露在空氣中,都易形成芽胞在活體或完整未解剖尸體內不形成芽胞,尸體嚴禁解剖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條件不嚴格,最適溫度30~35℃普通培養(yǎng)基—扁平、粗糙、不透明、灰白色、無光澤,邊緣不整齊的菌落,低倍鏡下菌落邊緣呈卷發(fā)狀BAP12~15h不溶血,18~24h輕微溶血其他需氧芽胞桿菌大多溶血明顯而快速炭疽桿菌在血瓊脂平板中菌落呈黏液型菌落,挑取時呈粘絲狀(鑒別要點)對氯霉素、紅霉素、慶大霉素敏感,對青霉有毒株形成莢膜—黏液型菌落食用——腸炭疽BAP12~15h不溶血,18~24h輕微溶血有毒株形成莢膜—黏液型菌落普通培養(yǎng)基—扁平、粗糙、不透明、灰白色、炭疽桿菌在血瓊脂平板中菌落BAP12~15h不溶血,18~24h輕微溶血2%兔血清肉湯4-8h確診由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必須2%兔血清肉湯4-8h有些菌能遲緩發(fā)酵甘油和水楊素產酸不產氣無光澤,邊緣不整齊的菌落,低倍鏡下菌落邊心內膜炎、敗血癥和腦膜炎傳播途徑接觸——皮膚炭疽肉湯—絮狀沉淀生長明膠—37℃18~24h表面液化成漏斗狀,由于細菌沿穿刺線向四周擴散形成倒松樹狀。NaHCO3BAP有毒株—5%CO2、37℃24~48h、產生莢膜呈黏液型菌落,挑取時呈粘絲狀(鑒別要點)無毒株—粗糙型菌落生化反應分解葡萄糖、麥芽糖、蔗糖、蕈糖,有些菌能遲緩發(fā)酵甘油和水楊素產酸不產氣水解淀粉、還原硝酸鹽不產生吲哚和硫化氫、不利用檸檬酸鹽、不分解尿素在牛乳中生長2~4天牛乳凝固→緩慢胨化觸酶(+)、卵磷脂酶弱(+)抗原構造菌體多糖抗原與毒力無關,耐熱、耐腐敗,長時間煮沸仍能與特異性抗體發(fā)生環(huán)狀沉淀反應(Ascoli熱沉淀反應)。特異性不高,能與其他需氧芽胞桿菌、14型肺炎鏈球菌、人A血型抗原發(fā)生交叉反應。莢膜多肽抗原:

--與毒力有關,有抗吞噬作用,有利于細菌生長和擴散

--莢膜腫脹試驗,對本菌鑒定有意義芽胞抗原: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學診斷價值炭疽毒素保護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水腫因子(EF)三個組分單獨皆無致病性,與PA結合才顯示出致病性具有抗吞噬和免疫原性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很強,煮沸10min或干熱140℃3h才能殺滅在干燥土壤中或皮毛中常溫下存活數十年致病力不減,牧場一旦污染,傳染性可持續(xù)數十年生物武器BAP12~15h不溶血,18~24h輕微溶血中毒食物大多無腐敗、變質現象,感官性狀正常,應引起注意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條件不嚴格,最適溫芽胞抵抗力很強,煮沸10min或干熱140℃干熱120℃60min才能殺死觸酶(+)、卵磷脂酶弱(+)噬菌體裂解試驗:AP631炭疽噬菌體食物中毒菌株的游離芽胞耐受100℃30min、主要是牛、羊等食草類動物的傳染病,人可通過接觸或攝食病畜及畜產品而感染心內膜炎、敗血癥和腦膜炎能胨化牛乳,液化明膠,VP(+)、卵磷脂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條件不嚴格,最適溫卵黃平板—生長迅速,培養(yǎng)3h后,雖看不到菌落,但該菌可分解卵磷脂而形成白色的混濁環(huán),稱乳光反應或卵黃反應與毒力無關,耐熱、耐腐敗,長時間煮沸仍能與特異性抗體發(fā)生環(huán)狀沉淀反應(Ascoli熱沉淀反應)。菌體中心或次末端、不突出菌體灰白色,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狀或融蠟狀,有串珠和青霉素抑制聯合試驗:與青霉素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有關致病菌中最大的G+桿菌,--芽胞對化學消毒劑抵抗力不一,對碘和氧化劑較敏感,常用以下方法殺菌:

1:2500碘10min、

3%H2O21h、

4%高錳酸鉀15min、

0.5%過氧乙酸10min--對磺胺、青霉素、鏈霉素、四環(huán)素、紅霉素、氯酶素均敏感要求快速檢出、分離鑒定病原菌,以利早期確診、查清疫源、及時治療和采取預防對策三、微生物學檢驗標本的采集與處理皮膚炭疽病灶深部標本肺炭疽痰和血液腸炭疽糞、嘔吐物腦膜炭疽CSF、血液死于敗血癥的動物,嚴禁宰殺和解剖,可消毒皮膚后割取耳朵、舌尖采集少量血液,局限性病灶可取病變組織或附近淋巴結。無雜菌污染標本:直接接種肉湯增菌或固體培養(yǎng)基污染雜菌固體標本:加10倍量生理鹽水充分浸泡,振蕩10~15min、靜置10min,取懸液65℃水浴30min或

85℃5min殺死雜菌,保留芽胞活性,再增菌和培養(yǎng)污染雜菌液體標本:離心,棄上清液后,加0.5%洗滌劑振蕩10~15min,離心取沉淀物增菌和分離培養(yǎng)生化反應噬菌體裂解青霉素抑制毒力試驗檢驗程序皮毛、腐敗臟器等血液Ascoli試驗以NG制成懸液經加溫或飽和尿素處理肉湯增菌培養(yǎng)BAP或戊烷脒平板2%兔血清肉湯4-8hG染色鏡檢菌落特征動力觀察串珠試驗確定報告莢膜腫脹試驗痰、嘔吐物、CSF及炎癥分泌物2%兔血清肉湯快速增菌37℃4h莢膜腫脹試驗直接涂片莢膜染色G染色初步報告0.2ml注射小白鼠腹腔,8h后解剖涂片G染色、莢膜染色初步報告涂片染色G染色、莢膜染色、芽胞染色—初步報告莢膜熒光抗體染色核酸檢測核酸雜交分離培養(yǎng)BAP、戊烷脒多粘菌素B平板2%兔血清肉湯增菌→分離培養(yǎng)鑒定試驗形態(tài)和菌落特征生化試驗:表111串珠試驗:接種于含青霉素(0.05~0.5U/ml)的肉湯中,37℃6h,大而均勻成串的圓球狀菌體與青霉素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有關類炭疽無此現象可疑食物、糞便、嘔吐物,因食品暴露于空氣中,在一定程度都會受到本菌污染,所以不能分離出該菌就認為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要求快速檢出、分離鑒定病原菌,以利早期確診、查清疫源、及時治療和采取預防對策蕩10~15min、靜置10min,取懸液65℃水浴30min或菌體兩端平截,多數呈鏈狀排列85℃5min殺死雜菌,保留芽胞活性,再增菌和培養(yǎng)多次傳代后生化特性??筛淖?%H2O21h、并發(fā)敗血癥,甚至炭疽性腦膜炎有些菌能遲緩發(fā)酵甘油和水楊素產酸不產氣普通培養(yǎng)基—扁平、粗糙、不透明、灰白色、普通培養(yǎng)基—扁平、粗糙、不透明、灰白色、亞甲基藍染色×1000劑較敏感,常用以下方法殺菌:卵黃平板—生長迅速,培養(yǎng)3h后,雖看不到菌落,但該菌可分解卵磷脂而形成白色的混濁環(huán),稱乳光反應或卵黃反應特異性不高,能與其他需氧芽胞桿菌、14型肺炎鏈球菌、人A血型抗原發(fā)生交叉反應。G染色、莢膜染色、芽胞染色—初步報告BAP12~15h不溶血,18~24h輕微溶血2%兔血清肉湯4-8h3%H2O21h、BAP—有β溶血莢膜染色G染色青霉素抑制試驗:接種于含青霉素5、10、100U/ml瓊脂平板,37℃24h

生長受抑制不生長串珠和青霉素抑制聯合試驗:兔血瓊脂平板抑菌環(huán)青霉素紙片

噬菌體裂解試驗:AP631炭疽噬菌體

NaHCO3毒力試驗:接種于含0.5%NaHCO3和10%馬血清的平板,

10%CO2、37℃、24~48h

有毒株形成莢膜—黏液型菌落無毒株不形成莢膜—粗糙型菌落動物試驗:小鼠、家兔或豚鼠皮下接種植物凝集素試驗:Ascoli熱沉淀試驗:可作追溯性診斷第二節(jié)蠟樣芽胞桿菌

(Bacilluscereus,B.cereus)28一、臨床意義食物中毒含菌量達105/g以上嘔吐型——耐熱腸毒素腹瀉型——不耐熱腸毒素全眼球炎(外傷后)心內膜炎、敗血癥和腦膜炎29夏、秋季多見食物有米飯、乳品、禽畜肉類、果汁飲料等,大多為加熱烹調過的熟食在米飯中極易繁殖,由米飯受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國內、外均為常見中毒食物大多無腐敗、變質現象,感官性狀正常,應引起注意形態(tài)與染色G+大桿菌生長6h后即形成圓形芽胞、位于菌體中心或次末端、不突出菌體菌體兩端平截,多數呈鏈狀排列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多有周鞭毛、無莢膜二、微生物特性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營養(yǎng)要求不高最適溫度30~35℃普通瓊脂平板:菌落較大,灰白色,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狀或融蠟狀,有蠟樣光澤BAP—有β溶血卵黃平板—生長迅速,培養(yǎng)3h后,雖看不到菌落,但該菌可分解卵磷脂而形成白色的混濁環(huán),稱乳光反應或卵黃反應生化反應:能分解葡萄糖、麥芽糖、蔗糖、水楊素、糊精,產酸不產氣能胨化牛乳,液化明膠,VP(+)、卵磷脂酶(+)多次傳代后生化特性常可改變抵抗力:耐熱,肉湯中細菌需100℃20min才能殺死,食物中毒菌株的游離芽胞耐受100℃30min、干熱120℃60min才能殺死對氯霉素、紅霉素、慶大霉素敏感,對青霉素、磺胺、呋喃類耐藥三、微生物學檢驗標本采集可疑食物、糞便、嘔吐物,因食品暴露于空氣中,在一定程度都會受到本菌污染,所以不能分離出該菌就認為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確診由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必須從食物中分離出菌數≥105CFU/g,提示本菌活躍生長,構成潛在危險從可疑食物分離到的菌株與從病人糞便和(或)嘔吐物中分離到的菌株屬同一血清型檢驗程序嘔吐物、殘留食物等活菌計數

接種普通瓊脂平板、BAP、卵黃平板37℃18-24h純培養(yǎng)動物試驗(腸毒素測定)生化反應血清凝集(分型)報告結果直接涂片染色鏡檢卵黃平板—生長迅速,培養(yǎng)3h后,雖看不到菌落,但該菌可分解卵磷脂而形成白色的混濁環(huán),稱乳光反應或卵黃反應有毒株—5%CO2、37℃24~48h、產生莢膜芽胞抵抗力很強,煮沸10min或干熱140℃菌體兩端平截,多數呈鏈狀排列BAP—有β溶血4%高錳酸鉀15min、特異性不高,能與其他需氧芽胞桿菌、14型肺炎鏈球菌、人A血型抗原發(fā)生交叉反應。卵黃平板—生長迅速,培養(yǎng)3h后,雖看不到菌落,但該菌可分解卵磷脂而形成白色的混濁環(huán),稱乳光反應或卵黃反應普通培養(yǎng)基—扁平、粗糙、不透明、灰白色、傳染源患病食草動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毒皮膚后割取耳朵、舌尖采集少量血液,局2%兔血清肉湯快速增菌37℃4hG染色、莢膜染色、芽胞染色—初步報告致病菌中最大的G+桿菌,耐熱,肉湯中細菌需100℃20min才能殺死,不產生吲哚和硫化氫、不利用檸檬酸鹽、不中毒食物大多無腐敗、變質現象,感官性狀正常,應引起注意與毒力無關,耐熱、耐腐敗,長時間煮沸仍能與特異性抗體發(fā)生環(huán)狀沉淀反應(Ascoli熱沉淀反應)。莢膜染色G染色--芽胞對化學消毒劑抵抗力不一,對碘和氧化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多有周鞭有毒株形成莢膜—黏液型菌落蘇云金芽胞桿菌(B.特異性不高,能與其他需氧芽胞桿菌、14型肺炎鏈球菌、人A血型抗原發(fā)生交叉反應。BAP12~15h不溶血,18~24h輕微溶血菌體中心或次末端、不突出菌體可并發(fā)敗血癥,死亡率極高--與毒力有關,有抗吞噬作用,有利于細含菌量達105/g以上有毒株—5%CO2、37℃24~48h、產生莢膜第二節(jié)蠟樣芽胞桿菌

(Bacilluscereus,B.呈黏液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