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_第1頁
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_第2頁
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_第3頁
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_第4頁
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東蘭縣武篆鎮(zhèn)境內舊址01舊址位置舊址隸屬舊址簡介歷史沿革目錄030204基本信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政府重新修復了魁星樓。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成了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1995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菢仟q如一座明亮的燈塔,光耀后人。舊址位置舊址位置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中共紅七軍前委舊址—魁星樓,位于東蘭縣武篆鎮(zhèn)人民政府北側,為六角形塔式樓閣,高17.50米,共四層,興建于1906年。舊址簡介舊址簡介中共紅七軍前委(3張)1926年夏,東蘭縣革命委員會和縣農民協會曾在魁星樓上辦公。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勝利后,紅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宣布成立,右江地區(qū)革命形式發(fā)生重大變化,農民革命運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1930年夏,中共紅七軍前委設在魁星樓上,紅七軍領導人同志在舊州村舉辦黨員領導干部訓練班,在魁星樓上編寫了蘇維埃的組織和任務、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號等教材,并在韋撥群的故鄉(xiāng)東里屯開辦右江蘇區(qū)第一個共耕社。1958年,人民政府撥款重新修飾魁星樓。1963年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委員會正式公布魁星樓為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自治區(qū)又一次撥款維修,1978年復原樓內陳設及右邊小房,恢復了魁星樓在土地革命時期的原貌。舊址隸屬舊址隸屬魁星樓隸屬縣革命紀念館。歷史沿革歷史沿革1930年3月,紅七軍主力轉戰(zhàn)東蘭和鳳山縣時,中共紅七軍前委就設在這座位于廣西東蘭縣武篆鎮(zhèn)街中心的魁星樓內??菢墙ㄓ诠饩w三十一年三月,是一座頗具特色的塔式六角樓,底寬7米,高17.5米,木石結構,三層飛檐,內分四層,樓體外壁上彩畫絢麗??菢顷惲械臍v史文物,記錄了70多年前領導的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歷史。、張云逸、韋拔群等紅七軍領導人曾在這座樓內辦公。在魁星樓多次召開重要會議,研究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建設等問題。1930年4月,在東蘭縣武篆鎮(zhèn)舊州屯舉辦了為期20天的黨員干部培訓班,100多名學員來自東蘭、鳳山等縣。白天,一大早就從魁星樓出發(fā),深入農村做群眾的思想發(fā)動工作,和農民群眾吃一樣的飯菜,一起抽武篆土煙;晚上,他回到魁星樓,在油燈下親自編寫《蘇維埃的組織和任務》《黨的問題》《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號》等教材,給黨員培訓編寫教材,油印并發(fā)給學員,還親自給學員們上課。培訓班開班期間,還根據中央蘇區(qū)土地革命的實踐和東蘭的試點經驗,與韋拔群、雷經天、陳洪濤等研究制定了《右江蘇維埃政府土地法暫行條例》《共耕條例》,并親自到韋拔群的家鄉(xiāng)東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