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縣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物理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物理學的發(fā)展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革命,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關于物理學中運動與力的發(fā)展過程和研究方法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笛卡爾首先提出了慣性的概念B.牛頓三條運動定律是研究動力學問題的基石,牛頓的三條運動定律都能通過現(xiàn)代的實驗手段直接驗證C.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包括數(shù)學演算)結合起來,從而發(fā)展了人類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D.力的單位“N“是基本單位,加速度的單位“m/s2”是導出單位參考答案:C【考點】物理學史.【分析】根據(jù)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解答】解:A、伽利略首先提出了慣性的概念,故A錯誤;B、牛頓三條運動定律是研究動力學問題的基石,因為牛頓定律的內(nèi)容是在物體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而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體,所以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結合推理得出來的,故B錯誤;C、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包括數(shù)學演算)結合起來,從而發(fā)展了人類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故C正確;D、力的單位“N“不是基本單位,加速度的單位“m/s2”是導出單位,故D錯誤;故選:C2.(多選題)如圖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桿上的小球A、B通過一條跨過定滑輪的細繩連接,桿與水平方向θ成角,不計所有摩擦,當兩球靜止時,OA繩與桿的夾角為θ,OB繩沿豎直方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受到3個力的作用 B.B可能受到3個力的作用C.A、B的質量之比為tanθ:1 D.A、B的質量之比為1:tanθ參考答案:AD【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分析】分別對AB兩球分析,運用合成法,用T表示出A、B兩球的重力,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相等,即繩子AB兩球的拉力是相等的.【解答】解:A、對A球受力分析可知,A球受到重力,繩子的拉力以及桿對A球的彈力,三個力的合力為零,故A受3個力作用,故A正確;B、對B球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重力,繩子的拉力,兩個力合力為零,桿子對B球沒有彈力,否則B不能平衡,故B錯誤;CD、分別對AB兩球分析,運用合成法,如圖: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得:T=mBg對A球分析,根據(jù)正弦定理可得:=故mA:mB=1:tanθ,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3.(單選)在彎道上高速行駛的賽車,突然后輪脫離賽車,關于脫離了的后輪的運動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仍然沿著汽車行駛的彎道運動
B.沿著與彎道垂直的方向飛出C.沿著脫離時輪子前進的方向做直線運動,離開彎道
D.上述情況都有可能參考答案:C4.豎直放置兩端封閉的玻璃管內(nèi)注滿清水和一個用紅蠟做成的圓柱體,玻璃管倒置時圓柱體能勻速運動,已知圓柱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5cm/s,與水平方向成q=53°,如圖所示,則玻璃管水平方向運動的速度為(sin53°=0.8
cos53°=0.6)
A.5cm/s
B.4cm/s
C.3cm/s
D.無法確定參考答案:C5.(單選)如圖所示,某質點沿半徑為r的半圓弧由a點運動到b點,則它通過的位移和路程分別是(
)A、0;0
B、2r,向東;πrC、r,向東;πr
D、2r,向東;2r參考答案:B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16分6.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物體的位移和速度圖象,試說明圖象中CD所代表的甲做
運動;乙做
運動。甲物體在6s內(nèi)的位移是
m,乙物體在6s內(nèi)的位移是
m。參考答案:7.以初速度v0豎直上拋一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在上升過程中,從拋到小球動能減少一半所經(jīng)過的時間是
。
參考答案:8.某同學在做平拋運動實驗時得到了如圖所示的物體運動軌跡,a、b、c三點的位置在運動軌跡上已標出.(g取10m/s2)則(1)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為
m/s.(2)小球運動到b點的速度為
m/s.(3)小球開始做平拋運動的位置坐標為x=
cm,y=
cm.參考答案:(1)2
(2)2.5
(3)-10,-1.259.質量為M的長木板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木塊以初速度v0從左向右水平滑上長木板。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木塊在長木板上滑動的過程中,長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_m/s2,方向為__
__。(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參考答案:10.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所示,在紙帶上選擇0、1、2、3、4、5的6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紙帶旁并排放著帶有最小分度為毫米的刻度尺,零點跟“0”計數(shù)點對齊,根據(jù)三個局部放大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小車通過計數(shù)點“2”的瞬時速度為v2=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是a=____m/s2。參考答案:11.右圖為一小球做平拋運動的閃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圖中背景方格的邊長均為5cm.如果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那么閃光時間間隔是
s,小球運動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小球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是
m/s.參考答案:0.1
1.5
2.512.已知F1、F2的合力F=N,其中F1與F的夾角為30°,F(xiàn)2=N,則F1的大小為
N。參考答案:313.如右上圖,一段水銀柱將豎直放置的試管內(nèi)氣體隔成長度相等的兩部分,試管兩端均封閉。將試管緩慢的順時針旋轉180°。旋轉前后相比,氣體的壓強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水銀柱的機械能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參考答案:增大
,
減小三、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計22分14.某物理興趣小組在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實驗時,分成兩組,其中一個實驗小組讓小球做平拋運動,用頻閃照相機對準方格背景照相,拍攝到如圖所示的照片,已知每個小方格邊長0.1m,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10m/s2.其中C點處的位置坐標已被污跡覆蓋.(1)若以拍攝的第一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和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標系,被拍攝到的小球在C點位置的坐標為(60cm,60cm).(2)小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2m/s.(3)另一個實驗小組的同學正確的進行實驗并正確的了描繪運動軌跡,測量了軌跡上的不同點的坐標值.根據(jù)所測到的數(shù)據(jù)以y為縱軸,以x2為橫軸,在坐標紙上畫出對應的圖象,發(fā)現(xiàn)為過原點的直線,并測出直線斜率為2,則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m/s.參考答案:(1)(60cm,60cm);(2)2m/s;(3).解:(1)根據(jù)平拋運動的特點,水平方向的坐標為:3×2×10cm=60cm;豎直方向:y=(1+2+3)×10cm=60cm;故沒有被拍攝到的小球位置坐標為:(60cm,60cm);(2)由△h=gt2,得:t===0.1s由v0====2m/s;(3)小球做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y=gt2,水平方向上:x=v0t,解得:y=x2,則y﹣x2圖象的斜率:k=,解得:v0===m/s;故答案為:(1)(60cm,60cm);(2)2m/s;(3).15.(4分)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采用了
法。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控制物體的
不變,改變力F和加速度a,看a與F是否成
比。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控制物體所受的力F不變,改變物體的質量m和加速度a,作出
圖像??此鼈兪欠癯烧?。參考答案:控制變量、質量m、正、a-1/m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計47分16.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了圓滿成功,我國航天員首次成功實施空間出艙活動、飛船首次成功實施釋放小伴星的實驗,實現(xiàn)了我國空間技術發(fā)展的重大跨越.已知飛船在地球上空的圓軌道上運行時離地面的高度為h.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求飛船在該圓軌道上運行時:(1)速度v的大小和周期T.(2)速度v與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參考答案:(1)用M表示地球質量,m表示飛船質量,由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定律得
①
地球表面質量為m0的物體,有
②
解得飛船在圓軌道上運行時速度
③飛船在運行的周期
④解得
⑤(2)第一宇宙速度v1滿足
⑥因此飛船在圓軌道上運行時速度與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
17.如下圖示,在傾角為370的足夠長的斜面底端有一質量為m=1.0kg的物體,現(xiàn)用繩將物體由靜止沿斜面向上拉動,拉力F=10N,方向平行與斜面向上,物體以2m/s2向上勻加速運動。經(jīng)時間t1=4秒時繩子斷了。(sin370=0.6
cos370=0.8
g=10m/s2)求: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4分)物體從繩斷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的時間。(8分)參考答案:(1)上升過程對物塊寫牛二定律可得
(2)在時間t1內(nèi)位移為s1,繩斷時速度為v1
繩斷后加速度大小為a2,繼續(xù)上滑至速度為零時位移為s2
用時為t2
返回時加速度為a3,用時為t3
所以從繩斷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的時間為
18.如圖所示,有一個可視為質點的質量為m=1kg的小物塊,從光滑平臺上的A點以v0=2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到達C點時,恰好沿C點的切線方向進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練習七-北師大版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1 倒-數(shù) |西師大版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1扇形統(tǒng)計圖的認識 ︳西師大版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第一課時|蘇教版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2.1 分數(shù)混合運算|北師大版
- 融資擔保培訓協(xié)議書(2篇)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單元測試卷-第三單元-加與減(含答案)
- 2024年血壓調(diào)節(jié)用品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兩人共同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股份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合伙人退出與合作伙伴關系維護協(xié)議
- 新生兒沐浴評分標準
- 潛水作業(yè)指導書
- (完整版)設計管理
- 感謝對手閱讀附答案
- 材料性能學(第2版)付華課件0-緒論-材料性能學
- GB/T 8012-2000鑄造錫鉛焊料
- 第一課 第一章 AutoCAD 2012概述入門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shù)學版含答案
- 超市店長考核方案(實例)
- 德力西質量獎自評報告組織概述
- 任務八-汽車四輪定位的檢測分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