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演示文稿_第1頁
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演示文稿_第2頁
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演示文稿_第3頁
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演示文稿_第4頁
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演示文稿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學習目標了解吞咽障礙的概述1了解吞咽障礙的評定2掌握吞咽訓練的方法3熟悉進食訓練注意事項4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吞咽障礙的概述吞咽障礙是指各種原因所致食物由口腔到胃的過程發(fā)生障礙。臨床表現(xiàn)為進食速度緩慢、吞咽費力、喘鳴、咳嗽、哽噎、鼻腔反流等。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吞咽障礙的分類根據(jù)病因,分為結構性,神經源性,精神性。根據(jù)階段,分為口腔期,咽期,食管期。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吞咽生理過程AB:口階段,CD:咽階段,E:食管階段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吞咽功能評定目的:是否存在吞咽障礙;原因、階段、程度、確定進食方式和進食的內容,如鼻飼或者經口進食,然后給出護理及治療的方案。評定包括以下方面:病史采集、臨床檢查、輔助檢查。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一、病史采集1.詢問吞咽困難發(fā)生的部位和時間。2.詢問起病的頻度和進程。3.詢問促發(fā)因素和代償機制。4.詢問有無合并癥狀。5.詢問有無肺炎、營養(yǎng)不良等并發(fā)癥。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二、臨床檢查1.一般情況:意識、配合程度、言語功能、有無喂飼管道及類型、有無氣切、營養(yǎng)狀況、呼吸狀態(tài)等。2.控制吞咽的腦神經評定:觀察檢測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舌下神經功能等。3.反復唾液吞咽測試。4.飲水試驗。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患者于坐位時飲30ml溫水,觀察全部飲完的狀態(tài)及時間。正常:1級;可疑:2級異常:3、4、5級。吞咽功能評定?洼田飲水試驗1級:可一口喝完,不超過5秒的時間,無嗆咳、停頓

2級:可一口喝完,但超過5秒的時間;或是分兩次喝完,無嗆咳、停頓

3級:能一次喝完,但有嗆咳

4級:分兩次以上喝完,且有嗆咳

5級:常發(fā)生嗆咳,難以全部喝完

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三、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血生化。2.視頻熒光造影:目前最可信的吞咽評定方法。3.超聲檢查:口腔期和咽期吞咽時口咽軟組織的結構和動力。4.內窺鏡:喉鏡、食管鏡5.肌電圖:吞咽相關肌肉檢查,目前應用較少。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增加進食樂趣增強康復信心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吞咽訓練的目的

減少鼻飼機會增強營養(yǎng)增強用口進食的能力及安全性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吞咽訓練的前提條件⑴意識清楚;⑵無嚴重的心肺和消化系統(tǒng)合并癥,全身狀態(tài)穩(wěn)定。希望及時糾正脫水、營養(yǎng)不良;⑶腦血管病變無進行性加重;⑷用飲水試驗確認有吞咽反射;⑸能充分咳嗽(隨意或反射性);⑹無明顯舌、咽喉運動下降;⑺口腔內清潔、濕潤。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吞咽訓練方法1.基礎訓練2.吞咽訓練3.進食訓練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一、基礎訓練

1.唇部運動練習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2.下頜面部及頰部的運動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3.舌運動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4.呼吸訓練練習腹式呼吸縮唇呼吸訓練有效咳嗽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5.其他吹哨子練習吹氣泡練習緊閉唇部,經鼻吸氣和呼氣咬牙膠練習發(fā)“t、d”音,訓練舌尖與牙槽快速的接觸與收縮發(fā)“ch、s、sh”音,訓練舌與軟腭的側面接觸發(fā)“k、g、”音,訓練舌向后運動與軟腭的接觸發(fā)“da、ga、la”音,訓練舌與軟腭的協(xié)調性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1.門德爾松(Mendelsohn)手法:

喉部可上抬患者先囑干吞咽數(shù)個,再指導患者吞咽時舌抵硬腭,屏住呼吸,將甲狀軟骨抬起數(shù)秒。

喉上抬無力患者按摩患者頸部,輕捏上推喉部固定5秒,以促進吞咽。

二、吞咽訓練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2.

吞咽訓練2.咽部冷刺激

用棉棒蘸少許冰水,輕輕刺激患者軟腭、舌根及咽壁,然后囑患者做空吞咽動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強化吞咽反射。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刺激軟腭腭弓舌根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3.電刺激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三、進食訓練(1)進食體位坐位:身體坐直,稍向前傾約20°,頸部稍向前彎曲?;际址抛郎稀0胱唬?0-60°臥位,頭部前屈,患側頸下墊小枕,偏癱側肩部以枕墊起。喂食者在健側,食物置健側口腔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2)食物

選擇密度均勻有粘性不易松散的膠凍樣食物,偏涼性,如稠酸奶、蛋羹,米糊等。(3)食具

開始選擇小

而淺的勺子。掌握一口量,3-4ml開始,逐漸增加至1湯勺為宜,一次不超過300ml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4)每次進食前:先用冰棉棒刺激誘發(fā)吞咽動作,確定有吞咽功能后才開始進食。從健側喂食,盡量把食物放在舌根以利于吞咽。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5)在訓練中防止食物殘留造成誤咽,吞咽和空吞咽交互進行。每次證實完全咽下后再喂第2口,速度不宜過快,進食時間持續(xù)30min為宜。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仰頭點頭吞咽,清除會厭部殘留食物轉頭或頭旋轉吞咽清除梨狀窩殘留食物改善吞咽方式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注意事項1.進食后30分鐘內不宜翻身拍背吸痰等。2.當患者發(fā)生劇烈咳嗽時,應停止喂食,讓患者至少休息半小時以后再試,嚴密觀察。3.若發(fā)生哽咽、嗆咳情況,應立即將食物排出:以手挖出、拍背,或用吸痰管吸出。4.痰多患者,先清理呼吸道再進食。安全第一!本文檔共32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日\11點38分注意事項5.有義齒的患者,進食時應先佩戴上再進食。6.口腔感覺差者,食物送入口時,可適當增加湯匙下壓舌部的力量,有助刺激感覺。7.進餐后保持口腔清潔,清除口腔殘留物、漱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