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教案-小小科學家_第1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教案-小小科學家_第2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教案-小小科學家_第3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教案-小小科學家_第4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教案-小小科學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年級上冊科學教案shh1.1小小科學家教學目標做滾小球?qū)嶒?,并能有所發(fā)現(xiàn);認識到不僅科學家能做科學研究,小學生也能做科學;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科學家的工作,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難點:通過滾小球?qū)嶒?,認識到我們也能做科學。教學準備多媒體設(shè)備、鋼珠、斜坡板、絨布教學過程師生討論:科學家是做什么的?介紹科學家的工作。師生實驗:做滾小球的實驗,帶學生體驗實驗的過程。小組交流:拓展一:做實驗時要注意什么?視頻實驗:拓展二:三個生活小實驗視頻:吹乒乓球、電線圈、干冰。教師講述:科學家已經(jīng)找到了許多問題的答案,比如大樹是怎么長高的?(這與組成大樹的細胞有關(guān),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帶來了大樹的不斷成長)閃電是怎么發(fā)生的?教師講述:還有很多問題還沒完全找到答案,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等等。課堂小結(jié)五、教學反思參考資料:閃電閃電是云與云之間、云與地之間或者云體內(nèi)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t"/item/%E9%97%AA%E7%94%B5/_blank"積雨云中)。通常是暴風云(積雨云)產(chǎn)生\t"/item/%E9%97%AA%E7%94%B5/_blank"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chǎn)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云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負電的云層相遇;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負電荷終于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云涌去,產(chǎn)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shù)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可達數(shù)千米。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發(fā)出聲音。珍妮·古道爾珍·古道爾(英國),在世界上擁有極高的聲譽的動物學家,致力于野生動物的研究、教育和保護。她二十多歲時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為了觀察黑猩猩,度過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huán)境。關(guān)于著名動物生態(tài)學家珍·古道爾(JaneGoodall)的經(jīng)歷,說來非常動人。古道爾1934年4月3日出生于倫敦。她從小癡心于動物,愛讀杜立特寫的動物故事書。她知道非洲的哺乳類動物最豐富,很想到那里去。她沒有錢,就去當女招待和女秘書,攢足了旅費錢就啟程到了非洲的肯尼亞。古道爾一到肯尼亞,就去找著名的猿人類考古學家路易斯·里基(LouisLeakey),向他要求給她個和動物打交道的工作。里基在一次保護野生動物的考察旅行中,不經(jīng)心地考驗了她對野生動物的知識后,同意請她當他的助理秘書。后來又看到她要和動物為伍的立志很堅,就派她到坦桑尼亞去觀察野生黑猩猩群。這是因為里基認為黑猩猩在動物中與人的親緣最相近似,它的基因組有98%與人類的相同,通過過黑猩猩生態(tài)習性的觀察,可以為人類的遠祖情況提供線索。這是1960年的事,古道爾芳齡26。里基為什么同意一個年輕的姑娘去觀察黑猩猩的群體呢?除了古道爾的懇切要求外,他認為以考察靈長類動物的群體生活習性而論,女性的考察員對那些雄猩猩的威脅可能遠低于男性的考察員,從而使考察工作更為可行。結(jié)果表明,里基的理論是正確的。當?shù)氐耐林烁嬖V她有人曾在爬一棵油棕樹時被一只雄猩猩從樹頂趨下來撕破了臉龐挖去了一只眼睛的可怕經(jīng)歷。但是她不被這則故事所嚇倒。她一天又一天輕手輕腳地逼近黑猩猩群,她仿效黑猩猩的動作和呼叫聲,使她能夠和它們作一定程度的溝通,仿佛自己也是一只母猩猩。她驚人的耐心終于獲得了黑猩猩群的信賴,為它們所接受,融入了它們的群體之中。她在坦桑尼亞建立了"剛比河研究中心"。在對黑猩猩群所進行的長達30年持久不懈的觀察研究工作中,她還陸陸續(xù)續(xù)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剛比群體中的個體間形形色色的交互關(guān)系和生態(tài)習性。她觀察到了在母子間和兄弟姐妹間的情愛情景,觀察到了參考資料:巨石陣巨石陣由巨大的石頭組成。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古道和\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冬至日落的方向。這個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個空曠的原野上,占地大約11公頃,主要是由許多整塊的藍砂巖組成,每塊約重50噸。巨石陣不僅在建筑學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天文學上也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的主軸線、通往\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石柱的古道和\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們猜測,這很可能是遠\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古人類為觀測\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天文臺最早的雛形了。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同心圓,巨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huán)形土溝與土崗,內(nèi)側(cè)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由于這一些坑是由英國\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考古學家約翰·\t"/item/%E5%B7%A8%E7%9F%B3%E9%98%B5/_blank"奧布里發(fā)現(xiàn)的,因此又叫“奧布里”坑。巨石陣最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噸,更有重達7噸的巨石是橫架在兩根豎起的石柱上。最近公布的消息稱巨石陣下方存在15處未知的紀念碑體??茖W家之所以給出這個結(jié)論是因為傳感器探測到巨石陣下方存在物體,存在大量人類活動的痕跡,比如宗教儀式,古人將太陽的升起、落下與某種儀式結(jié)合起來,以供當時的人們“朝圣”。幾千年來,人們無不感嘆巨石陣的壯觀,其代表了人類一個地區(qū)性文明,其建造的目的仍然是一個迷,最新探測到15處未知的遺址使得巨石陣更加神秘莫測,考古學家認為這些證據(jù)表明巨石陣圍成的區(qū)域是一個異教徒儀式區(qū),這是4000多年前人們進行活動的場地。早在1620年,科學家就在巨石陣附近挖掘到一些牛頭骨,還有一些煤燃燒后留下的痕跡,碳測定年代表明,巨石陣建造于公元前2600年,這暗示巨石陣可能是一個與逝者有關(guān)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這項研究的是伯明翰大學的考古學家,研究小組對巨石陣周圍地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排查,對將近6平方公里的面積進行探測,考古學家試圖找到巨石陣地下是否存在一些重要的線索。2009年,地球物理學家使用磁探儀掃描巨石陣周圍區(qū)域,探測到未知的結(jié)構(gòu)。雖然巨石陣是一處重要的風景名勝,但卻記錄著4000多年前人類的活動情況。2003年,倫敦大學研究人員邁克·帕克皮爾森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動物骨骼和工具,這些證據(jù)都暗示巨石陣是一處集宗教活動、權(quán)力、死亡于一體的“圣地”。那么巨石陣是如何建造的呢?目前沒有人知道當時的人們憑借何種手段建造了巨石陣,不過科學家也得出了幾種可能的方法,或多或少地解釋了如何移動如此重的石頭,但還沒有一個權(quán)威的解釋??茖W家發(fā)現(xiàn)巨石陣與太陽的關(guān)系最大,從某個方向看,正好是夏至日出日落的位置,換一個方向就是冬至日出日落的位置,說明古人通過巨石陣來證明他們對太陽的運動觀察已久。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區(qū)別\t"/item/%E5%B7%A5%E7%A8%8B%E5%B8%88/_blank"工程師(Engineer)和科學家(Scientists)往往容易混淆??茖W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發(fā)現(xiàn)一般性法則(Generalprinciples),工程師則遵照此既定原則,從而在數(shù)學和科學上,解決了一些技術(shù)問題??茖W家研究事物,工程師建立事物??茖W家探索世界以發(fā)現(xiàn)普遍法則,但工程師使用普遍法則以設(shè)計實際物品。1.3上好科學課(2課時)一、教學目標能夠說出科學教室與一般教室的不同;通過比較水多少的活動,認識到科學課上要遵守規(guī)則;參與制定上好科學課的規(guī)則,并愿意遵守這些規(guī)則。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制定科學課的規(guī)則并在活動中遵守規(guī)則;難點:能夠在活動中有規(guī)則意識并主動遵守。三、教學準備不同形狀的水槽,染色用的染料,有刻度的瓶子,抹布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師生活動:參觀實驗室,認識實驗室,熟悉實驗室的環(huán)境師生交流:實驗室與普通教室有什么不一樣的?猜想一下,為什么不一樣呢?小組討論:如何比較兩個水槽里水的多少呢?有哪些方法?師生交流:我們在實驗室做實驗時應(yīng)該遵守什么規(guī)則呢?實驗分組課堂小結(jié)第二課時小組實驗:比較兩種水槽里水的多少?;仡檶嶒炇乙?guī)則,提出總體實驗要求講解實驗,演示實驗,提出具體實驗要求小組實驗,教師巡視學生小結(jié):在實驗室里應(yīng)該怎樣做?應(yīng)該遵守什么樣的規(guī)則?在剛剛的實驗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相互合作?有沒有人爭搶實驗器材?小組里的聲音是不是太大?有沒有將桌子上搞得到處是水?實驗之后有沒有收拾好器材?課堂小結(jié)五、教學反思參考資料:小學科學實驗室規(guī)則

1.實驗課前,教師應(yīng)準備好實驗儀器和材料。學生按要求入座后,不準隨意走動或亂動桌上的一切實驗器材和材料。教師要向?qū)W生宣布課堂紀律,講清實驗的目的和方法,示范操作程序。

2.學生進行實驗時,要按教師要求的方法、步驟進行操作,認真觀察和記錄實驗現(xiàn)象。

3.注意安全,一切實驗材料不能入口。在實驗中若發(fā)生意外事故立即報告教師處理。

4.愛護儀器和實驗材料,節(jié)約用水和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和材料未經(jīng)教師許可不能帶出實驗室。

5.實驗完畢,在教師的指導下清點好實驗儀器,歸還原位,妥善處理廢物并做好清潔,經(jīng)教師許可才能離開實驗室。

6.實驗課完成后,教師應(yīng)做好實驗登記工作。實驗教師職責

1.熱愛實驗教學管理工作,執(zhí)行學校實驗教學工作計劃,參與實驗教學,負責實驗室管理。服務(wù)教學,盡職盡責,努力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

2.認真鉆研教材,掌握本學科基本知識,提高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協(xié)助教師輔導學生的分組實驗和課外活動。

3.實驗教學管理人員應(yīng)熟悉實驗儀器設(shè)備的規(guī)格、型號、構(gòu)造、原理、用途及使用、保養(yǎng)、維修方法。做好儀器開箱、驗收、入賬工作,填好儀器柜卡,做到賬、卡、物相符。做好對實驗儀器設(shè)備的管理維護和登記工作。

4.實驗教學管理人員根據(jù)實驗教師開出的實驗通知單,應(yīng)提前做好實驗教學器材的準備工作,認真做好對每次實驗的登記。做好對廢液的收集處理及易損實驗材料的補充工作。

5.做好實驗室、儀器室保潔和安全工作,做好火災(zāi)、爆炸、灼傷、中毒等事故防范和處理工作。做好防盜、防潮、防塵工作。

6.學期結(jié)束時寫好實驗工作總結(jié),作好各項統(tǒng)計,作好本學科的儀器清理工作,提出下學期實驗工作計劃和所缺實驗儀器和實驗用品的申請計劃。2.1認識感官(兩課時)一、教學目標通過與同伴相互指認眼、耳、鼻、舌、皮膚的活動,說出它們都是感覺器官(感官);知道動物也通過眼、耳、鼻等感知環(huán)境,并且有些動物的感官很靈敏;在用感官觀察的活動中,嘗試描述并交流物體在顏色、形狀、聲音、氣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熱等方面的特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利用感官觀察,可以獲得關(guān)于事物的很多信息;難點:能描述并交流物體在顏色、形狀、聲音、氣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熱等方面的特點。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設(shè)備、各種聲音的片段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師生交流:我們是如何認識世界的?認識我們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皮膚五種感官,相互指一指,這些器官在哪兒?教師提問:這些器官能幫我們感知哪些信息呢?學生活動:找不同、課本找動物兩個活動,認識眼睛幫我們感知顏色、花紋、形狀等。課堂小結(jié)第二課時師生交流: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學生活動:用耳朵聽,你聽到了哪些聲音?耳朵幫我們感知聲音的音調(diào)、音色和響度。(游戲:猜猜我是誰)學生討論:鼻子和舌頭,以及能幫我們感知什么信息呢?學生活動:皮膚呢?摸一摸桌子、椅子和地板,能感受到粗糙與光滑,摸摸金屬制品和木制品,感受到冷與熱。教師講解:有些動物的感官特別靈敏,如狗的嗅覺,鷹的視覺和貓的觸覺。課堂小結(jié)五、教學反思參考資料:感官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t"/item/%E6%84%9F%E5%AE%98/_blank"眼、\t"/item/%E6%84%9F%E5%AE%98/_blank"耳、\t"/item/%E6%84%9F%E5%AE%98/_blank"鼻、\t"/item/%E6%84%9F%E5%AE%98/_blank"舌、\t"/item/%E6%84%9F%E5%AE%98/_blank"身等。\t"/item/%E6%84%9F%E5%AE%98/_blank"大腦是一切感官的\t"/item/%E6%84%9F%E5%AE%98/_blank"中樞。眼睛是\t"/item/%E6%84%9F%E5%AE%98/_blank"視覺,耳朵是\t"/item/%E6%84%9F%E5%AE%98/_blank"聽覺,鼻子是\t"/item/%E6%84%9F%E5%AE%98/_blank"嗅覺,舌頭是\t"/item/%E6%84%9F%E5%AE%98/_blank"味覺,身體各個部位是\t"/item/%E6%84%9F%E5%AE%98/_blank"觸覺。人體的五大感官為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除了熟知的五大感官外,還有另外的感覺系統(tǒng)在發(fā)揮著作用,比如保持身體的平衡,饑餓的感覺等,有約20多種感覺系統(tǒng)。狗的嗅覺

有關(guān)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人的嗅覺細胞只有500萬個,覆蓋著鼻腔上部黏膜的一小部分,面積僅有5平方厘米左右;而狗的嗅覺細胞大約為12500~20000萬個,有的品種數(shù)量還要多,例如一種牧羊狗的嗅覺細胞竟達22000萬個嗅覺細胞,這些嗅覺細胞在鼻腔上占的面積達150平方厘米左右。

狼狗的嗅覺靈敏度比人高出40倍以上,而且其鼻孔長而大,適合于分析空氣中的微細氣味,有的嗅覺極為靈敏的品種,其嗅覺甚至比人靈敏100萬倍以上。鷹的視覺老鷹的眼睛視野十分開闊,它既是遠視眼又是近視眼,觀察物體的敏銳程度在鳥類中名列前茅。老鷹的眼部有兩個中央凹面,視錐細胞的密度大約是人眼的六七倍,所以鷹的視力比人靈敏得多。老鷹在2000多米的高空俯視地面時,能從許許多多移動的景物中發(fā)現(xiàn)小動物,并能不斷調(diào)節(jié)視距和焦點,以看清更多的細節(jié),幫助它準確無誤地捕獲獵物。貓的觸覺貓咪、是一種感覺靈敏的動物,它們對外界變化,會快速作出反應(yīng)。下面我們看一下貓咪的觸覺,即貓咪通過被毛及皮膚感知觸壓的輕重、冷熱和疼痛。鼻端和腳墊的觸覺:無毛的鼻端和腳墊特別敏感。貓常用它的鼻端去感觸物體的溫度和小塊食物,并借助舌的幫助,來分辨食物的味道和氣味,以便能免選擇自己口味的食物。腳墊常用來感觸不熟悉物體的性質(zhì)、大小、形狀和距離。人們時??梢钥吹截堔映鲆恢荒_,輕輕地拍打物體,然后把它緊緊地觸壓,最后用它的鼻子帖緊物體進行嗅聞檢查。腳墊還能感知顫動,甚至能通過腳墊像耳朵一樣聽聲音,正因為這樣,貓?zhí)貏e害怕對它腳墊的顫動。

胡須和被毛的感覺:胡須是貓的觸覺器官中最敏感的器官,長在上唇上端的胡須,稍微撞物體即有反應(yīng)。在黑暗中,胡須具有雷達的作用,能很快感覺到眼睛看見的東西,并能馬上采取行動,避開或追捕所感觸到的物體。許多科學家認為,貓的胡須是通過空氣中輕微壓力的變化來感知別的物體,將胡須剪掉,將妨礙貓的捕獵本領(lǐng),尤其是在黑暗的夜里。貓的睫毛也有類似的作用。貓前肢腕關(guān)節(jié)背部的毛,觸覺也特別敏感,這是食肉動物特點,因為它的前肢用來抓捕獵物。貓是屬于天生好潔的動物,經(jīng)常將身上的被毛整理得很干凈,整理好的被毛,可以作為敏銳的觸覺器。

與疼痛感相比,貓咪的溫熱感更加靈敏。貓的皮膚上含有溫冷感受器,以便感知周圍環(huán)境的溫寒,尋找最溫暖地點睡覺或天冷時卷曲身體。但是,貓的身體對疼痛感覺相對差些,溫度超過52℃時,它才感覺疼痛,因此它們能蹲在人感覺很熱的爐子上,甚至常常燒壞了被毛才有感覺。2.2感官總動員一、教學目標說出認識一種事物需要動用各種感官;在活動中,嘗試發(fā)現(xiàn)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全面認識一種事物需要動用各種感官;難點:能動用各種感官觀察并描述事物的特點。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設(shè)備、蠟燭、火柴等四、教學過程師生交流:回憶我們認識世界的器官(感官)及作用:眼睛:視覺,看顏色,形狀等;耳朵:聽覺,聽音調(diào),音色等;鼻子:嗅覺,聞香味,臭味等;舌頭:味覺,嘗酸的,甜的等;皮膚:觸覺,感覺冷,熱的等。學生活動:觀察點燃前后的蠟燭,盡可能多地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點燃前后,觸覺、視覺、嗅覺)學生活動:討論爸爸媽媽是如何選西瓜的?(視覺:看看紋路是否清晰聽覺:聽聽聲音是否清脆觸覺:掂掂輕重是否合適聞一聞,嘗一嘗)相關(guān)視頻(四)課堂小結(jié)五、教學反思參考資料:怎么挑選好西瓜炎炎夏日如何挑選到稱心如意又紅又甜的成熟西瓜呢?本文將系統(tǒng)詳盡的教你如何挑選一個好西瓜,只要你按照下面的方法一定可以的:

1、看瓜皮:花皮瓜類,要紋路清楚,深淡分明,西瓜紋路整齊就是好瓜。顏色最好挑青綠色,不要霧霧白白的。黑皮瓜類,要皮色烏黑,帶有光澤。一般西瓜直條斑紋間隔要寬,橫斑紋要密,表示西瓜生長狀況良好,成熟度足夠。

2、看瓜藤:瓜藤若是直直的一條線,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來的,就很甜。瓜藤部位向里凹入,藤柄向下貼近瓜皮,近蒂部粗壯青綠,是成熟的標志。瓜藤主蔓稱母蔓、分枝后稱子蔓,再分枝稱孫蔓,母蔓所結(jié)的瓜藤呈彎曲狀,子蔓或?qū)O蔓較直,因母蔓的養(yǎng)分供應(yīng)最足,所以最香甜最好吃??垂夏殻汗夏氃叫≡胶茫喾吹?,瓜臍越大皮越厚,越難吃。瓜臍窄小緊縮,代表施肥管理與果實發(fā)育良好,甜度與口感較佳。要挑瓜臍較平的,瓜臍凹陷可能是冷天著果,瓜皮厚硬,能食用的瓜肉少,越凹陷肉越少,西瓜果形越大,瓜臍凹陷越明顯。可用手指壓臍部附近,若有彈性代表成熟,若壓起來較硬,表示尚未熟或瓜皮過厚,瓜肉較少。摸瓜皮:用手指摸瓜皮,感覺瓜皮滑而硬則為好瓜,瓜皮粘或發(fā)軟為次瓜。觸碰西瓜表皮的綠色斑紋,垂直摸起來有凹陷感,表示全熟,若瓜蒂翠綠可馬上享用,但若瓜蒂干枯或已無瓜蒂,表示過熟。聽聲音:熟度剛好的聲音類似拍打大肚腩,聲音較低,若聲音如拍頭,表示不夠熟。一手托住瓜尾,另一手水平輕拍西瓜腰部,若聽起來沉悶且?guī)в姓饎痈?,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發(fā)出“咚、咚”的清脆聲,托瓜的手感覺有些顫動,是熟瓜。發(fā)出“突、突”聲的是成熟度比較高的。發(fā)出“噗、噗”聲,是過熟的瓜。發(fā)出“嗒、嗒”聲的是生瓜。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輕。一般同樣大小的西瓜,以輕者為好,過重者則是生瓜??纯搭^尾兩頭大小要一致,質(zhì)量好的橢圓瓜種,應(yīng)該要兩頭大小差不多,若呈現(xiàn)頭小尾大的柚子形,代表質(zhì)量較差;圓形瓜種的瓜形則要接近圓形,若像木瓜一般表皮有凹凸狀,則質(zhì)量、味道也較差!2.3借助工具觀察一、教學目標知道使用簡單工具可以觀察到事物的更多細節(jié);會正確使用放大鏡。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使用簡單工具可以觀察到事物的更多細節(jié);難點:會正確使用放大鏡等觀察事物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設(shè)備、放大鏡、聽診器等四、教學過程師生交流:我們知道鷹的視覺,狗的嗅覺和貓的觸覺是人類無法趕得上的,但人類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擴大我們的感官。有哪些工具可以幫我們擴大感官呢?教師介紹:放大鏡,不能用放大鏡看太陽學生活動: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大拇指,看看自己的指紋是什么形狀的?(弓形紋、箕形紋或斗形紋)學生活動:用耳朵和聽診器分別聽一聽同學的心跳。(通常放在胸前靠右下方人體心臟部位。)教師介紹:認識各種觀察工具:延伸視覺:單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顯微鏡、后視鏡延伸觸覺:盲杖延伸聽覺:助聽器(六)課堂小結(jié)五、教學反思參考資料:放大鏡

放大鏡定義:放大鏡(英文名稱:magnifier):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jié)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wǎng)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對眼所張的角(HYP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