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古詩文梳理(知識點、練習(xí))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古詩文梳理(知識點、練習(xí))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古詩文梳理(知識點、練習(xí))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古詩文梳理(知識點、練習(xí))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古詩文梳理(知識點、練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課內(nèi)古詩文梳理(知識點+練習(xí))

【知識清單】

(4-6單元)

第17課短文兩篇

《陋室銘》

(一)課文字詞詳解

山不在高,有仙則①名。水不在深,有龍則②靈。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②靈:靈驗。③斯:這。④是:判斷動詞。⑤陋室:簡陋的屋舍。⑥惟:

只。⑦德馨:品德高尚。馨,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階綠,草色②入簾③青。談笑有④鴻儒,往來無⑤白丁。可以⑥調(diào)⑦素琴,閱⑧金

經(jīng)。

①上:長上。②入:映入。③青:青色。④鴻儒:博學(xué)的人。鴻,大。⑤白?。浩矫瘢笡]

有功名的人。⑥調(diào):調(diào)弄。⑦素:不加裝飾的。⑧金經(jīng):指佛經(jīng)(佛經(jīng)用泥金書寫).

無①絲竹②之③亂耳,無④案牘之⑤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拗??

①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指奏樂的

聲音。②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③亂:使……亂,擾亂。④案牘:指官府文

書。⑤勞形:使……勞神傷身。形,形體、軀體。⑥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

(二)重點句子翻譯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nèi)染上

了青色。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談笑、來往的都是博學(xué)的人,沒有無功名的人。

4.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在這里)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瀏覽(珍貴的)佛經(jīng)。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

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諸葛亮隱居南陽住的草廬,揚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三)課文分析

1.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了室主人怎樣的節(jié)操和情趣?

表達了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diào)高雅,構(gòu)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

文句精美而膾炙人口,久為傳誦。那么本文的主題應(yīng)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過對陋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的目的何在?

類比的寫作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

與“靈”的性質(zhì)。

4.文章對陋室從哪幾方面進行描寫?這幾方面突出陋室怎樣的特征?

景色之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交往之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陋室特征:雅。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寫室中事?寫出了室主人怎樣的情

感?

反面虛寫。寫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羈絆之情。

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一句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為什么要這樣寫?

運用類比的寫作手法。用古名賢之室類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賢自況,表明自

己也有古名賢的志趣和抱負(fù)。

7.文章以孔子的話結(jié)尾,用意何在?

這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引用孔子的話論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

德馨”這一主題。

8.劉禹錫自比諸葛亮和揚雄,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什么?

都具有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風(fēng),高雅脫俗而才華橫溢。

9.歷史上或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請舉例。

床頭屋漏、雨腳如麻的杜甫草堂。凈潔無塵,以木板、方磚做書架的錢鐘書的書齋。

《愛蓮①說》

(一)課文字詞詳解

①說:古代一種文體,也稱雜說。可以說明事理,也可以發(fā)表議論或記敘事物,都是為了闡

明一個道理,給人某種啟示或給自己明志。

水陸①草木之花,②可愛③者甚④蕃(fdn)。晉陶淵明⑤獨愛菊。⑥自李唐來,

①草木:草本。②可愛:值得喜歡。③者:……的花。④蕃:多。⑤獨:只。⑥自:從。

世人①甚愛牡丹。②予③獨愛蓮④之出淤泥而不⑤染,⑥濯(zhu6)⑦清漣而不⑧妖,

①甚:特別,十分。②予:我。③獨:只。④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⑤染:

沾染(污穢)。⑥濯:洗。⑦清漣:清波。⑧妖:過分艷麗。

中①通外②直,不③蔓(mdn)不④枝,香⑤遠⑥益清,⑦亭亭凈⑧植,可遠觀而不可⑨褻玩

焉。

①通:貫通,通透。②直:挺立。③蔓:生藤蔓。④枝:生枝莖。⑤遠:遠播,遠遠地傳送

出去。⑥益:更加。⑦亭亭:聳立的樣子。⑧植:豎立。⑨褻玩:靠近玩弄。褻,親近而不

莊重。

予①謂菊,花之②隱逸(yl)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③君子者也。

①謂:認(rèn)為。②隱逸者:指隱居避世的人。③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①噫!菊之愛,陶后②鮮(xidn)有③聞。蓮之愛,④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⑤宜乎⑥眾矣。

①噫:嘆詞,表示感慨。②鮮:少。③聞:傳聞。④同:和……一樣。⑤宜:應(yīng)當(dāng)。⑥眾:

很多。

(二)重點句子翻譯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積存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jīng)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傳得越遠就越清幽;潔凈地挺立(在那里)。

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我認(rèn)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后就很少有傳聞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

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應(yīng)當(dāng)很多了。

(三)課文分析

1.歸納主題。

通過對蓮花的愛慕和贊頌,表現(xiàn)作者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

仰慕;同時,通過對牡丹的厭惡和鄙棄,表現(xiàn)出對趨附權(quán)貴、茍隨時俗及其風(fēng)尚的不滿。

2.蓮之愛(君子形象)。

①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

不隨俗浮沉的品質(zhì);后句象征君子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

②體態(tài)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體態(tài),象征君子通達正直、豁達大度、行為端正;

“香遠益清”是香氣,志潔行廉,美名遠揚。

③氣質(zhì)風(fēng)度:“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資質(zhì),儀態(tài)莊重,令人

敬重。

3.下面這段話蘊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質(zh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既不與惡濁的世風(fēng)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

儀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蓮又比作什么

呢?

菊是隱逸者,逃避現(xiàn)實。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獨吐幽芳,就像那

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貴者,貪圖享樂。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

蓮是君子,高潔典雅。它不染塵俗,就像胸懷磊落,行為正直,德名遠播的君子。

5.本文以“愛”為脈絡(luò),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寫菊、寫牡丹是為了襯蓮,寫菊為旁襯,寫牡丹為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

①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xiàn)今北京市。幽州臺:即燕國時期燕昭王所建的黃金臺。修建黃金

臺用于招納賢才,因燕昭王將黃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師郭隗為例,成為當(dāng)時燕昭王用黃金

臺招納而來的第一位賢才。

②悠悠:時間短暫。

③愴然:悲傷凄涼。

④涕:古時指眼淚。

【譯句】

放眼望去哪有古賢人的蹤影,

回頭看看也不見一個效法古賢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遠、地悠悠而廣袤的天地之間,

我獨自憂傷啊,讓人禁不住淚流滿面沾濕了衣襟!

【主題思想】

感慨時空無限,人生有限,表達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賞析】

賞析“獨”“悠悠”一詞的表達效果。

獨:獨自,寫出了詩人登上幽州臺時心中的感慨,表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憤慨,

壯志難酬的孤獨寂寞和對世界人生的思索。

“悠悠”形容時間久遠和空間廣大。把個人放置到無邊宇宙的背景中,使人顯得渺小,從而

產(chǎn)生一種蒼茫孤獨感。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①題解:這是杜甫青年時期所寫的一首五言古詩,岳:高大的山,這里指泰山。

②岱宗:對泰山的尊稱。泰山別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夫如何:怎么樣。

③齊魯: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qū)。

④未了:不盡。

⑤造化:大自然。鐘:聚集。

⑥陰陽割昏曉:古代山南叫“陽”,山北叫“陰”。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

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⑦決眥入歸鳥:決:裂開。眥:眼眶。決眥:極力張大眼睛。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⑧會當(dāng):應(yīng)當(dāng),定要。凌:登上。

【譯句】

首聯(lián):岱宗究竟是怎樣的雄偉壯觀呢?齊魯大地上它青翠的山色連綿不斷,望不到盡頭。

(設(shè)問領(lǐng)起,答句遠望其廣闊綿延。)

頷聯(lián):大自然在這里聚集了所有了神奇秀麗,高聳險峻的泰山山南山北判若黃昏和清晨。(近

望泰山,寫出其神奇秀麗和山勢之高。)

頸聯(lián):山中生出層層云氣,心胸為之激蕩,極目遠望,歸巢的鳥兒盡收眼底。

(寫細(xì)望黃昏時的山景和產(chǎn)生的感受。)

(前六句寫盡泰山景色,突出泰山氣勢,流露出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尾聯(lián):總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到泰山的絕頂,至I那時,俯瞰群峰,它們將是多么渺??!

(篇末點睛,寫由望岳而生的登岳的豪情壯志,也包含了人生的雄心壯志。)

【主題思想】

全詩以“望”字為線,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情景交融,抒發(fā)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

切的雄心壯志,洋溢出蓬勃的朝氣。

【賞析】

1.賞析“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中“鐘”和“割”的妙處。

“造化鐘神秀”一個“鐘”字,將大自然擬人化,寫得格外有情: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

于泰山。突出了近望泰山的神奇秀麗。

“陰陽割昏曉”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

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高峻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試分析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雄

心和氣概?

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體現(xiàn)詩人不怕困難,敢

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它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裕彩窃娙艘实?/p>

人生頂峰的誓言,從而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0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注釋】

①飛來峰:杭州西湖靈隱寺前靈鷲峰。傳說東晉時印度高僧慧理認(rèn)為它像天竺國的靈鷲山,

并說“不知何時飛來”,故而得名。

②千尋:古以八尺為一尋,形容高。

③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

④浮云:陸賈《新語?慎微》有“邪臣之蔽賢”句。

【譯句】

飛來峰上聳立著高高的寶塔,我聽見雞叫便看太陽升起。不怕會有浮云遮住了遠望的視線,

因為人已站在最高層的地方。

【主題思想】

這是一首登高攬勝之作,表達了作者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

抒發(fā)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fù)和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作者高瞻遠矚的胸懷和堅

毅無畏的氣概,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生活哲理。

【賞析】

說說你對“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理解。

這兩句用了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浮云”比喻眼前的困難、障礙、挫折等。詩句蘊含著

豐富的哲理,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這首

詩中,詩人對前途充滿信心,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自信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

態(tài)度。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0

【注釋】

①臘酒:臘月里釀造的酒。

②足雞豚(tiin):意思是準(zhǔn)備了豐盛的菜肴。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③簫鼓:吹簫打鼓。

④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個戊日作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豐收。

⑤古風(fēng)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fēng)俗。

⑥若許:如果這樣。

⑦閑乘月:有空閑時趁著月光前來。

⑧無時:沒有一定的時間,即隨時。

⑨叩(kdu)n:敲門。

【譯句】

首聯(lián):不要笑話農(nóng)家的酒渾,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頷聯(lián):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xiàn)

在眼前。

頸聯(lián):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jié)隊喜慶,春社祭日已臨近,布衣素冠,簡樸的古風(fēng)依舊保存。

尾聯(lián):從今日起,如果允許乘著月光閑游,我這白發(fā)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拐杖,敲開柴

門。

【主題思想】

描述了農(nóng)村優(yōu)美的風(fēng)光,農(nóng)人淳樸的品格,表達了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農(nóng)人的熱愛。

【賞析】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流傳最廣,請自選一個角度,談?wù)勀愕目捶ā?/p>

這句詩寫出了山西村山環(huán)水繞,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寓意著遇到困難、挫折切勿低頭放棄,

爬起來勇敢地前行,就會看到前方閃爍著希望的曙光、成功的光芒,說明了在困境中仍然蘊

含著希望的哲理。給人以樂觀向上的積極感受,具有激勵人生的作用,故千百年來被人們廣

泛引用。

①藝術(shù):采用對比和對偶句的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給人的驚喜,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誦

記。

②意境:前一句寫山重水復(fù)無路可尋的無奈,后一句則寫出了披花拂柳發(fā)現(xiàn)另一個村莊的喜

悅。

③寓意:它寫出了人們有時面對無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轉(zhuǎn)機,出現(xiàn)了新的希望,

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①吟鞭:詩人的馬鞭。吟:吟詩。

②落紅:落花。后兩句詩言外之意是說,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譯句】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

了。我辭官歸鄉(xiāng),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能起

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主題思想】

這首詩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將政治抱負(fù)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jié)合,抒發(fā)

了詩人強烈的報國之志、對新生命的贊美、呵護生命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

求的感情。

【賞析】

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①由抒發(fā)離別之情轉(zhuǎn)入抒發(fā)報國之志,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

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

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xiàn)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guān)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

志,充分表達詩人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②詩人移情于物,借落花翻出新意,展示了一個極為瑰麗的境界: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

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一當(dāng)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yǎng)出新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

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xù),高度贊美新生命。

③比喻,表示自己雖然已成“落紅”甚至“化為春泥”,但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心并不因此減退,

今后仍為國家貢獻自己力量,盡自己責(zé)任。境界高遠,比喻精妙。

【鞏固練習(xí)】

《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

《陋室銘》

1.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你知道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嗎?

2.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類比陋室?

二.默讀,探究下列加橫線詞語的意思。

L有龍則靈()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

4.草色入簾青()5.鴻儒()6.白?。?

7.無絲竹之亂耳()()8.調(diào)素琴()

9.無案牘之勞形()()10.閱金經(jīng)()

三.反復(fù)朗讀并背誦,充分感受作者寧靜致遠的情懷。

1.本文從幾個層面來展現(xiàn)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別運用了比喻和類比手法,其意圖是為了強調(diào)什么?

3.默寫“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

基礎(chǔ)知識填空.

1.《陋室銘》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來發(fā)展為一種的文體,用來記

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這種文體有

的特點。

3.《陋室銘》大量使用“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樣的句子,句式整齊,音韻和諧,

使用的是的修辭方法。

翻譯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何陋之有?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別是

之的用法:A、助詞“的"B、代詞C、動詞,“往,到"D、主謂之間

取消句子獨立性E、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

A.何陋之有?()B.忘路之遠近()C.漁人甚異之()D.具答之()E.牡

丹,花之富貴者也()F.君之病在肌膚()G.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四.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

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給畫線句加上標(biāo)點。

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4.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這這篇短文采用了的寫法

5.選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龍”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渲染了居室恬靜的氣氛。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表現(xiàn)了作者對知識分子的歌頌,對無學(xué)問之人的鄙薄。

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反映了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6.文中說“斯是陋室”,而結(jié)尾卻說“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陋還是不陋呢?

7.完成下面的對偶句創(chuàng)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愛蓮說》

1.本文寫了幾種花?主要寫哪種?

2.哪些句子是直接描寫與贊美蓮花的?

3.反復(fù)誦讀描寫與贊美蓮花的語句,說說作者可能意在贊美怎樣的品質(zhì)?

二.默讀,解釋下列加橫線詞語的意思。

1.可愛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遠益清()

4.亭亭凈植()5.濯清漣而不妖()()6.不可褻玩焉()

7.陶后鮮有聞()8.同予者何人?()9.宜乎眾矣()

三.反復(fù)誦讀,體會句義。

1.填入句中省略的詞。先用文言詞,再在句后橫線上解釋。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指出下列句中名詞活用成動詞的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說出下列語句的通常語序。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四.背誦,感受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操以及對庸俗世態(tài)的感嘆。1.快速工整地默寫

直接描寫與贊美蓮花的文字。

2.根據(jù)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yīng)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zhì)?

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諷刺當(dāng)時怎樣的世態(tài)?

一、默寫

1、《愛蓮說》一文中寫蓮花品質(zhì)的名句是

2,《愛蓮說》一文中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3、《愛蓮說》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tài),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現(xiàn)蓮高潔品質(zhì)的句子是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代道州人,家.

2、本文運用寫法,作者所托“物”是指,所言的的志是

O

3、作者寫蓮的過程中,又寫了菊、牡丹等花,這種寫法叫,這樣寫的作用

是,本文寫“蓮”的品質(zhì),用作正面映襯,用作

反面映襯。

4、“陶后鮮有聞”中的“陶”是指我們學(xué)過他的一首詩是

一篇文是

5、寫出你喜歡的一種花,并說明喜歡的原因。

花名是:喜歡的原因是:

三、翻譯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3、陶后鮮有聞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四.課文閱讀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句中加橫線的詞。

①自李唐來()②不蔓不枝()③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④可愛者甚蕃()⑤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⑥宜乎眾矣()

2.選出加點詞詞義不同的一項()

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以調(diào)素琴

C.獨:晉陶淵明獨愛菊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陸草木之花蓮之愛

3.下面分析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B.“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芳名遠播。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詡.

4.簡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