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要點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1頁
知識要點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2頁
知識要點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3頁
知識要點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4頁
知識要點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要點一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節(jié)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新課標要求: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一、人類對宇宙的認識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1)過程漫長而曲折。(2)對宇宙的知識積累得越來越多。2.宇宙的含義(1)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和物質的總和,是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整體。(2)天文學家把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觀測宇宙”或“已知宇宙”。(3)可見宇宙的半徑約137億光年。二、多層次的天體系統(tǒng)1.天體: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衛(wèi)星等各種物質,通稱天體。宇宙中的天體都在運動著。2.天體系統(tǒng):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有不同的級別。3.銀河系與河外星系(1)組成:主要由恒星等比較大的天體組成。(2)最小距離單位:光年。(3)銀河系:由大量恒星和星云組成。(4)河外星系:與銀河系同級別的恒星系統(tǒng)。(5)可觀測宇宙:包括銀河系與現(xiàn)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4.太陽系與地月系(1)太陽系:①概念:由太陽、行星、矮行星和衛(wèi)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小天體組成。②太陽:太陽是中心天體,質量約占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2)地月系:①概念:地球與其衛(wèi)星月球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②月球:月球公轉、自轉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樣,總是以一面對著地球;月球本身不發(fā)可見光,反射太陽光。(3)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與它們各自的衛(wèi)星,分別組成類似于地月系的天體系統(tǒng)。5.常見天體系統(tǒng)分為四級三、特殊行星——地球1.有唯一高級智慧生命——人類。2.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1)充足的水分。(2)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3)適宜的太陽光照和溫度范圍等。難點突破1:天體的判定方法難點突破2:天體系統(tǒng)的判斷天體之間要構成天體系統(tǒng),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即“二要”:一要互相吸引,二要互相繞轉。只吸引不繞轉不能構成天體系統(tǒng)。例如,月球繞地球運轉,形成地月系,而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間沒有相互繞轉關系,就不能形成天體系統(tǒng)。難點突破3:太陽系的組成(1)以地球的軌道為界,常把水星和金星稱為地內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地外行星。(2)木星和土星的體積與質量分別居第一、二位,稱為巨行星。(3)天王星和海王星距離太陽較遠,稱為遠日行星。難點突破4: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條件:(2)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自身條件主要是指適宜的溫度條件、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條件和液態(tài)水的存在。解答生命存在條件類試題的分析思路此類題目的解答可以通過知識的遷移,類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來獲得分析思路,進而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具體思路分析如下: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新課標要求:運用資料,說明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太陽輻射與地球1.太陽輻射(1)概念: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2)組成:分為紫外光、可見光和紅外光三部分。(3)能量集中波段:太陽輻射波長范圍在0.15~4微米,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波段,約占總能量的50%。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1)太陽輻射經植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可以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生物化學能。(2)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質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3)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運動、水循環(huán)的主要能源。(4)為人類源源不斷地提供能源。二、太陽活動與地球1.太陽活動(1)概念:指太陽釋放能量的不穩(wěn)定性所導致的一些明顯現(xiàn)象。(2)類型及分布:類型太陽黑子耀斑、日珥太陽風分布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3)重要標志:太陽黑子和耀斑。2.太陽黑子(1)概念:太陽光球層表面的黑斑點。(2)活動特點:①以11年為一個周期。②分為太陽活動峰年(黑子數目最多的年份)和太陽活動谷年(黑子數目最少的年份)。3.耀斑(1)概念:在色球層的某些區(qū)域,會出現(xiàn)短時間內突然增亮的現(xiàn)象,又叫作太陽色球爆發(fā)。(2)活動的周期:11年。(3)實質:色球層中激烈的能量爆發(fā),以太陽射電爆發(fā)和高能粒子噴發(fā)等方式放出輻射能。(4)影響:引起大氣電離層中強烈的電磁擾動——磁暴,影響短波通信,干擾電子設備,甚至威脅運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4.太陽風(1)實質:日冕層溫度增高,使高能帶電粒子向外運動,脫離太陽的引力飛向宇宙空間。(2)活動規(guī)律:太陽活動峰年,太陽風的強度相應增大。(3)影響:太陽風到達地球時,受地球磁場的作用,偏向極地上空,使大氣電離,形成極光現(xiàn)象。難點突破1:太陽輻射對地理環(huán)境及生產、生活的影響有利影響對地理環(huán)境太陽輻射能是地球上大氣能量的根本來源,維持著地表溫度太陽輻射的能量是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自然界的巖石風化等與太陽輻射有關從生物界來看,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太陽提供的光、熱對生產、生活生產和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是由石油、煤炭等礦物能源提供的,這些礦物能源都是由地質歷史時期的動植物資源轉化而來的,顯然地質歷史時期的動植物資源固定了太陽輻射能太陽輻射能也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直接能量來源,如人們可直接利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能光伏電站來提供能量不利影響過多的紫外線會危害地球生物難點突破地表獲得太陽輻射量的多少直接取決于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間,具體的影響因素如下表所示:緯度緯度低,太陽輻射強;緯度高,太陽輻射弱天氣天氣晴朗,陰天少,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反之太陽輻射弱地勢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強度大,太陽輻射強;反之太陽輻射弱大氣透明度大氣透明度好,塵埃雜質少,太陽輻射強;反之太陽輻射弱難點突破3.我國太陽年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及成因圖示難點突破4.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活動類型活動特征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黑子①溫度比周圍低而呈現(xiàn)為黑斑點;②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③周期約為11年①影響地球氣候變化,太陽活動高峰年激烈天氣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概率增加;②影響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信;③擾亂地球磁場,引起電磁擾動,產生磁暴現(xiàn)象;④在兩極地區(qū)的夜空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耀斑①忽然出現(xiàn)的大而亮的斑塊;②時間短;③釋放巨大能量;④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⑤周期約為11年日珥①是一種劇烈的太陽活動現(xiàn)象;②爆發(fā)時噴射大量帶電粒子太陽風日冕層溫度超過100萬攝氏度,形成帶電粒子流第三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新課標要求: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1)概念: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動,是一種危害和影響巨大的自然災害。(2)地震構造:①圖中C為震源、B為震中、BC為震源深度、AB為震中距。②地震的大小用震級表示。③D位于等震線上,是指將烈度相同的點連成封閉的曲線。④地震對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壞強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2.地震波(1)含義: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播,形成地震波。(2)類型和特點:類型傳播速度傳播介質共同特點縱波(P波)較快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均能傳播①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②經過不同介質的界面時,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橫波(S波)較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3)應用:獲得地球內部物質和結構狀況的主要依據。二、地球的內部圈層1.一個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2.兩個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3.三個主要圈層:地殼、地幔和地核。位置范圍地震波傳播特點特點地殼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比較穩(wěn)定;到了莫霍面,傳播速度突然增加地殼厚度變化規(guī)律:地球大范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地幔地球內部介于地殼和地核之間的圈層,在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能傳播橫波①具有固態(tài)特征,主要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組成,由上而下,鐵、鎂含量逐漸增加;②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軟流層,是巖漿主要發(fā)源地地核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圍的球體橫波不能在外核中傳波①組成物質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tài)下的鐵和鎳。②分為內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質在高壓和高溫下呈液態(tài)或熔融狀態(tài)4.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巖石圈。三、地球的外部圈層1.組成: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對應要素是大氣、水體和生物。2.大氣圈(1)組成:包裹地球的氣體層。(2)密度變化特點:①近地面的大氣密度大。②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密度迅速減小。③在2000~3000千米高空,與星際空間情況很接近,視為大氣圈的上界。3.水圈(1)組成:由液態(tài)水、固態(tài)水和氣態(tài)水組成。(2)按照存在位置和狀態(tài),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3)陸地水:①陸地水與人類社會關系最為密切;②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4.生物圈(1)含義: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2)特點:不單獨占有任何空間,分別滲透于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難點突破1.地球內部圈層具體劃分及特點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具體比較如下表所示:圈層名稱不連續(xù)面厚度/km主要物質特征地殼(莫霍面)(古登堡面)平均17巖石①固體外殼;②大陸地殼厚,海洋地殼薄地幔上地幔2900鐵、鎂的硅酸鹽類①固態(tài);②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下地幔①可能為固態(tài);②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均很大地核外核3400以鐵、鎳為主接近液態(tài),橫波不能通過內核①固態(tài);②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很大難點突破2.地殼與巖石圈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地殼位于莫霍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由巖石組成的堅硬的外殼。巖石圈不同于地殼,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二者關系如下圖所示:難點突破3.地球外部圈層特點比較外部圈層概念組成其他大氣圈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氣體和懸浮物,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大氣圈使得地球上的溫度變化和緩,風、云、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與人類息息相關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種形態(tài)水體的總稱主體是海洋,還包括陸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地下水等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且處于不間斷的循環(huán)運動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環(huán)境的總稱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生物圈與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是最活躍的圈層第四節(jié)地球的演化新課標要求:運用地質年代表等資料,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一、地層和化石1.地層(1)概念:地殼上部呈帶狀展布的層狀巖石或堆積物。(2)意義:地層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2.化石(1)概念:在地層中保存有不同時代的生物遺體或遺跡,這是環(huán)境變化的物質憑證。(2)類型:①多數是古生物的遺體;②少數是古生物活動的遺跡。(3)特征:不同時代的地層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時代的地層往往保存著相同或近似的化石。(4)作用:①確定地層的時代和順序;②追溯地層沉積時的環(huán)境特征。二、地球的演化史(一)地質年代1.概念:地殼中不同地質時代地層的具體形成時間和順序。2.劃分依據:地層順序、生物演化階段、地殼運動和巖石年齡。3.劃分單位:宙→代→紀。(二)前寒武紀1.時間:指古生代寒武紀以前的時期,大約經歷了40億年。2.演化過程階段演化特點冥古宙初生地球階段,地球經歷了復雜而有序的發(fā)育與變化太古宙地質環(huán)境①深淺多變的廣闊海洋,沒有寬廣的大陸;②巖漿活動劇烈,火山噴發(fā)頻繁;③是形成鐵礦的重要時代生物演化①早期:沒有生命現(xiàn)象;②中期:出現(xiàn)最原始的生物元古宙環(huán)境變遷地殼運動劇烈,晚期出現(xiàn)若干大片陸地生命發(fā)展①海水中的生命活動明顯加強;②出現(xiàn)了藻類、海綿等低等的多細胞生物(三)顯生宙1.時段:指寒武紀以來的時期。2.生物特征:生物逐漸向較高級的發(fā)展階段進化,動物已具有外殼和清晰的骨骼結構。3.演化過程(1)古生代:地質環(huán)境變遷生物進化早期中期中后期末期地殼劇烈變動:反復上升和下沉→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雛形基本形成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出現(xiàn)了脊椎動物——魚類部分魚類逐漸演化為兩棲類;動物從海洋向陸地發(fā)展;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時期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種類滅絕,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陸地上蕨類植物繁生(2)中生代:環(huán)境演變動物演變植物演變中生代末期陸地面積空前擴大;環(huán)太平洋地帶地殼運動劇烈,形成高大山系,也帶來了豐富的金屬礦產①爬行動物盛行;②恐龍繁生;③出現(xiàn)了始祖鳥裸子植物迅速發(fā)展,蘇鐵綱、銀杏綱、松杉綱等植物是主要代表植物①恐龍突然銷聲匿跡;②海洋中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種類滅絕(3)新生代:造山運動海陸格局氣候特點生物演變發(fā)生一次規(guī)模巨大的造山運動,形成現(xiàn)代高山現(xiàn)代地貌格局及海陸分布形成第四紀大冰期,氣候變冷①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大發(fā)展;②出現(xiàn)了靈長類;③出現(xiàn)了人類難點突破1.古生物成為化石的形成條件(1)生物本身必須具有硬殼、骨骼等不易遭受氧化或腐爛的硬體部分。(2)生物死后其尸體必須盡快地被沉積物所掩埋,以免氧化腐爛或遭受其他破壞。(3)掩埋后的生物遺體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填充,置換或升溜等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難點突破2.生物演化與化石應用(1)運用序列法記憶滅絕的生物種類:(2)巧用化石判斷地層:理論依據生物總是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不斷進化的,而且演化的過程又是不可逆的,即每一個生物種屬在地球上只能出現(xiàn)一次,滅絕之后就不再重復出現(xiàn)一定種類的生物總是埋藏在一定時代的地層里,而不同時代的地層里往往含有不同種屬的化石群方法掌握化石出現(xiàn)的順序和生物演化的規(guī)律,確定地層的新老關系和相對應的地質年代(3)借助化石推測地理環(huán)境: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體上會留下自然的烙印。這樣,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