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在氣頂?shù)姿筒刂械膽胈第1頁
水平井在氣頂?shù)姿筒刂械膽胈第2頁
水平井在氣頂?shù)姿筒刂械膽胈第3頁
水平井在氣頂?shù)姿筒刂械膽胈第4頁
水平井在氣頂?shù)姿筒刂械膽胈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平井在氣頂?shù)姿筒刂械膽?/p>

引言

永66斷塊位于山東省永安油田的東北部,是一個四面斷層遮擋的長方形封閉上有氣頂下有強大底水油藏,斷塊平面上采用高部位采油,低部位邊緣注水的開發(fā)方式。在利用直井井網(wǎng)開采了20多年后,直井開發(fā)水錐現(xiàn)象嚴重,開發(fā)狀況不斷惡化,導致采收率低,大量剩余油滯留地下無法采出。到2007年底,開油井13口,單元日油能力80t,綜合含水%,采出程度%,采油速度%,采收率%。

1油藏特征

精細油藏描述:精細構造解釋及斷層封堵性評價,利用永新高精度資料,精細刻劃低序級斷層,并綜合應用地質、動態(tài)手段對斷層封堵性進行研究;韻律層細分及隔夾層描述,研究了隔夾層的展布特點;儲層非均質研究:開展了測井二次解釋工作,精細分析儲層的三維非均質性。

構造特征

永66斷塊是一個四面被斷層封閉、內部被斷層復雜化的斷塊油藏,整體上為北低南高,地層北傾,傾角9°,在斷塊區(qū)的東南部,地層逐漸轉變?yōu)槲鞅钡蜄|南高,構造高點位于永66-32井區(qū)附近。構造自上而下繼承發(fā)育,斷塊內沿低級序小斷層分布多個小斷鼻構造。

韻律層和隔夾層

斷塊小層間一般有1-2m左右隔層,基本呈連片分布,以泥巖隔層為主,物性隔層次之,但層間均存在上下連通區(qū)域,說明各小層之間具有一定的連通性。層內夾層不發(fā)育,呈土豆狀零星分布,以泥質夾層為主。

儲層特征

砂體連片分布,個別小層變化快,但縱向差異大。斷塊沉積微相類型主要是三角洲前緣亞相上的分流河道沉積、河口砂壩沉積和席狀砂沉積。儲集層為塊狀砂巖,泥質膠結,膠結疏松,易出砂,主要巖性為粉細砂巖,滲透性好,平均空氣滲透率平方微米;含油飽和度65%,孔隙度35%,非均質強,滲透率級差。

流體性質

原油物性好,中等粘度,地面原油粘度為,原油密度為/cm3,礦化度為16598-23881mg/l,地層水水型為CaCl2型。

油藏溫度、壓力系統(tǒng)

原始地層壓力,壓力系數(shù),飽和壓力MPa,地飽壓差小為,為高飽和油藏,油層溫度在550C左右,地溫剃度℃/100m,屬于常溫常壓系統(tǒng)。

永66斷塊水體倍數(shù)10倍,彈性產量比×104t/MPa;采出1%地質儲量地層壓降MPa,天然能量介于較充足和有一定天然能量之間。

油藏類型

永66斷塊是一個稀油、高滲、高飽和、氣頂、強邊底水封閉斷塊油藏。

2主要開采特征

永66斷塊于1980年12月依靠天然能量投入開發(fā),1985年7月轉入邊緣注水開發(fā),2000年7月開展了以以水平井挖潛為主的調整,共完鉆并投產水平井5口,調整后含水下降和產量上升,在開發(fā)過程中永66斷塊主要開采特征表現(xiàn)為如下幾個方面:

儲量動用不均,局部剩余油富集區(qū)無井控制。

油水井井況差,利用率低,有效注水井井數(shù)少。

目前共鉆井58口,其中油井41口,水井17口。油井中報廢井和停產井總數(shù)為28口,占總油井數(shù)的%;水井中報廢井和停產井總數(shù)為12口,占總水井數(shù)的%,油水井的利用率最大才到%,目前只有一口水井吸水。

井網(wǎng)不夠完善,目前注采井數(shù)比偏低。

目前開油井13口,開注水井5口,但只有A66-35井一口井吸水。其中砂二5、6、71+2和73+4-8四套層系開油井分別為1、3、4和5口。

直井邊底水錐進嚴重,目前油井特高含水井點多,水平井開發(fā)效果好。

3水平井調整方案設計

水平井開發(fā)技術政策優(yōu)化研究

為確保水平井開采取得較好的增油效果和經濟效益,實現(xiàn)增加可采儲量和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標,在建立區(qū)塊精細油藏地質模型基礎上,對水平井水平段的長度、液量保持水平、距油氣水界面距離、油層厚度、水平軌跡等主要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研究采用單因素分析法,即在所有的需進行優(yōu)化的參數(shù)中只變化其中的一個,而其它參數(shù)固定不變,進行數(shù)值模擬研究,根據(jù)累積產油量、初期含水等指標優(yōu)選出一個參數(shù),然后改變另外一個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直到所有參數(shù)全部優(yōu)化完為止。優(yōu)化結果

壓力保持水平:保持目前壓力;

水平井段長度:無因次長度在左右;

距油水界面距離:盡量遠離油水界面;距油氣界面距離:最低50m;

水平井軌跡:在方案具體布井時,若控制剩余儲量差異不大盡量平行構造,但具體布井時還需根據(jù)剩余分布狀況具體優(yōu)化;

距頂高度:在縱向儲層物性差異不大情況下,水平井盡量設計位于油層頂部;

初期單井液量:不超過40t。

調整方案設計

共部署新油井7口,老井措施5井次。

4水平井調整方案實施效果

根據(jù)整體水平井挖潛調整方案,斷塊共投產7口水平井,均為單層開發(fā),同時為保證水平井有效開發(fā),進行注采井網(wǎng)的適當調整,新油井完鉆并投產7口,老井措施實施9井次,取得了較好的開發(fā)效果。

采油速度大幅度提高調整方案實施后水平井投產初期,日產油水平96t/d,平均單井日產油量/d,斷塊日產水平由原來的96t/d上升到153t/d,采油速度由%上升到%,水平井累積增油*104噸。

綜合含水大幅度下降調整方案實施后水平井投產初期,綜合含水36%,斷塊綜合含水由原來的%下降到%。

5結論和建議

通過永安油田永66斷塊實施水平井挖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得出如下結論:

高滲透具有強大底水塊狀砂巖油藏適合于水平井開發(fā)。

水平井技術是改善高滲透底水油藏水驅開發(fā)效果、控制油藏底水錐進、含水上升的有效途徑。

永66斷塊水平井調整的成功實施表明,在開展精細地質油藏工程研究基礎上,運用水平井技術通過合理設計,可有效提高底水油藏的整體開發(fā)效果。

隨著難采難動用儲量開發(fā)的需要和水平井配套技術的發(fā)展完善,今后應繼續(xù)開展精細地質油藏工程研究,通過類比、油藏工程、數(shù)值模擬、經濟評價等方法,不斷深入開展水平井挖潛政策研究,最大限度提高斷塊采收率。

參考文獻

[1]周代余,江同文,馮積累,卞萬江,劉勇.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動態(tài)和水淹模式研究[J].石油學報,2004,(06).

盛國富.應用水平井技術開發(fā)薄層油藏[J].國外油田工程,2004,(12).

倪天祿,王賀林,王德明.水驅砂巖油藏水平井開發(fā)技術研究[J].油氣采收率技術,1998,(03)

楊仁金.水平井技術在斷塊油藏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05,(04).

劉顯太.勝利油區(qū)水平井開發(fā)技術[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2,(04)

王青,吳曉東,劉根新.水平井開采底水油藏采水控錐方法研究[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