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水利樞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1.gif)
![江都水利樞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2.gif)
![江都水利樞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3.gif)
![江都水利樞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4.gif)
![江都水利樞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7bdf0a72db7d96b71ba826f69ade395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東線龍頭工程01工程背景主體工程工程概況配套工程目錄03020405工程建設工程榮譽工程效益目錄0706基本信息江都水利樞紐,南瀕長江、北連淮河,地處江蘇省揚州市境內新通揚運河和淮河入江水道尾閭—芒稻河交匯處,既是江蘇江水北調工程的龍頭,也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被譽為“江淮明珠”。江都水利樞紐主要由4座大型電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閘以及輸變電工程、引排河道組成,具有調水、排澇、泄洪、通航、發(fā)電、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綜合功能。工程氣勢磅礴,綜合效益顯著。江都水利樞紐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制造、安裝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是亞洲規(guī)模最大的泵站樞紐,堪稱江蘇乃至全國治水的典范。1961年動工興建,1969年9月建成并投入運行使用。建成至2019年,共抽江北送1402億立方米,抽排澇水393億立方米,自流引江1205億立方米,泄洪9539億立方米,發(fā)電9930萬度,為江蘇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江都水利樞紐工程于1982年榮獲“國家優(yōu)質工程金獎”,2012年被評為“中國百年百項杰出土木工程”,2001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工程背景工程背景江都水利樞紐的位置江都水利樞紐,原為江蘇省”引江濟淮,江水北調“工程的渠首工程。江蘇引江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開挖的邗溝,即引江水向北通航至淮安末口入淮。唐宋時期,在邗溝上興建各種堰、埭、壩、閘等建筑物,實行渠化通航。旱時利用揚州五塘蓄水濟運,水枯時,則自大江中車水濟運。宋宣和三年(1121年)春,曾“詔發(fā)運副使趙億以車畎水運河”(《宋史·河渠志》)。黃河奪淮后,淮河入海尾閭被占,河床淤高,里運河承擔部分洪水入江,引江歷史就此終結。1952年10月,同志在視察黃河時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南水北調宏偉構想由此生發(fā)。1958年,江蘇進行“引江濟淮,江水北調”規(guī)劃,與國家“南水北調”(東線)規(guī)劃緊密結合。規(guī)劃引江分兩路:一路由南官河自流引江入里下河地區(qū);一路建抽水站由廖家溝抽水入高寶湖北送。江蘇省水利廳1958年編制的《江蘇省水利規(guī)劃提綱》中,規(guī)劃引江濟淮(江水北調)工程的主要內容是:開南官河引水穿過通揚運河入里下河地區(qū),干線經鹵汀河、射陽河出海,拓浚通揚運河為輸水河道,結合航運,在南官河口及通揚運河西口各建引江閘。后因原通揚運河拓浚工程土方多、拆遷大,改為在原通揚運河北另開新通揚運河。并興建邵伯大控制工程,在邵伯、大汕子建抽水站。工程概況工程概況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分布示意圖抽水機站分布江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江都區(qū)南郊,在新通揚運河和淮河入江尾閭—芒稻河的交匯處,這是江蘇省江水東引北調、引江濟淮的“龍頭工程”,也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整個樞紐工程由4座大型電力抽水機站、12座節(jié)制閘、2個地下涵洞、5座船閘、2條輸水干河以及變電站、高壓輸變電線路等組成,是一項實行跨流域調水,遠距離輸水,具有灌溉、排澇、排洪、調水、發(fā)電、航運以及提供城鄉(xiāng)工業(yè)、生活用水和沿海墾區(qū)洗堿沖淤等綜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4座抽水機站共裝機33臺,裝機總容量千瓦,設計流量400秒立方米(簡稱秒立米,下同),連同備機抽水流量達473秒立米。
主體工程主體工程江都第一抽水機站江都第一抽水機站(簡稱江都一站),是中國自力更生首次興建的第一座大型電力抽水機站。安裝64ZLB-50型立式軸流泵,配用TL800-24/2150型800千瓦同步電動機8臺套,裝機容量6400干瓦,設計流量60秒立米,設計揚程7米。由江都抽水機站專用變電所直接供電,采用架空式組合導線引入6千伏電源。江都一站采用堤身式結構,肘形進水流道,虹吸式彎管出水流道。站身由主站房、副站房、公路橋三部分組成。主站房自下而上為底板層、水泵層、檢修層、主機層;副站房自下而上為站身底板、虹吸出水管、工作間、真空泵室、空壓機室、真空破壞閥廊道、變電室和控制室等,進水口設有攔污柵和檢修閘門,工作橋兼作公路橋。
江都一站系江蘇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負責設計。1961年12月動工,1963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工程投資874.1萬元。完成上方91.96萬立方米、石萬1.89萬立方米、混凝土1.91萬立方米,耗用鋼材397噸、水泥6733噸、木材1278立方米。
江都第二抽水機站江都第二抽水機站江都第二抽水機站(簡稱江都二站),位于江都一站東側250米處,安裝64ZLB-50型立式軸流泵,配用TI.配套工程節(jié)制閘船閘涵洞魚道配套工程節(jié)制閘萬福閘萬福閘,位于揚州市東郊的淮河入江水道的廖家溝上,為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的第一大閘,也是江蘇省僅次于三河閘的第二大閘。1959年10月動工,1962年12月竣工,工程總造價1700萬元,完成土方160萬立方米、石方7.3萬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5萬立方米。耗用鋼筋1200噸、閘門鋼材650噸、木材7500立方米。閘長466.8米,寬141米,65孔。交通橋凈寬12米,工作橋凈寬4米,工作便橋凈寬1.58米。設計流量7400秒立米,實際流量5740秒立米。閘門上扇為鋼架鋼筋混凝土面板直升門,下扇為鋼筋混凝土直升門,電動啟閉。護坡長度:上游東岸400米.西岸550米;下游東岸277米,西岸223米。該閘主要擔負淮河入江泄洪量的65%解決儀征、邗江、揚州100萬畝農田灌溉用水;調節(jié)京杭大運河(蘇北段)通航水位;保證揚州市城鄉(xiāng)工業(yè)和生活用水。
太平閘,位于邗江縣二橋鄉(xiāng),在萬福閘以東500米左右的淮河入江水道的太平河上。1971年11月動工,1973年3月竣工,工程造價255萬元。完成土方30萬立方米、石方1.15萬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1.01萬立方米。耗用鋼筋314噸、木材420立方米。閘長167米,寬113米,24孔。交通橋凈寬10米,工作橋凈寬4.6米,工作便橋凈寬1.2米。當淮河入江泄洪量秒立米時,太平閘泄洪量1950秒立米,當淮河入江泄洪量秒立米時,太平閘泄洪量為2470秒立米。閘門上扇為鋼筋混凝土波浪板平面直升門,下扇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扁殼平板直升門,油壓啟閉。護坡長度:上游東岸189米,西岸131米;下游東岸278米,西岸2000米。船閘與江都水利樞紐工程配套的船閘有5座,即芒稻船閘、江都船閘,邵伯船閘、五里窯船閘和宜陵船閘。前3座船閘建成后由交通部門管理。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管理處直接管理和調度的有五里窯船閘和宜陵船閘。五里窯船閘,位于江都縣宜陵鎮(zhèn)西5里處的通揚運河上。1963年6月25日動工,1964年5月20日竣工通航,工程造價203.24萬元。完成土方24.11萬立方米、石方2079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5505立方米。耗用鋼筋216.16噸、木材1085.7立方米。閘總長162米,上、下閘首凈寬10米,閘室長135米,寬12.3米。上閘首閘頂高程6米,閘底高程0.5米,下閘首閘頂高程6米,閘底高程-2.5米。交通橋凈寬3.5米。上閘首為下臥式弧形鋼閘門,下閘首工作門為鋼結構平板人字門,閘門為鋼筋混凝土平板直升門。手搖、電動、遙控啟閉均可,設計流量80秒立米。護坡長度:上、下游各25米。該閘在通揚運河江都段高地需灌溉時,抬高閘上水位,利于灌溉;在需排澇時,將澇水引入新通揚運河,由江都抽水機站排入長江,在正常水位的情況下保證通航。
宜陵船閘,位于宜陵鎮(zhèn)西三里窯處的通揚運河上。1964年7月21日興建,1966年1月23日竣工,工程造價199.87萬元。完成土方19.52萬立方米、石方1790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5672立方米。耗用鋼筋286.45噸、閘門鋼材72.68噸、木材1275.3立方米。閘室長135米,寬12.3米。上、下閘首頂高5米,閘底高程-5.5米,800噸船隊可一次通過。交通橋凈寬2米。設計流量80秒立米。上閘首為下臥式弧形鋼閘門,下閘首工作門為鋼結構橫拉門,輸水閥門為鋼結構平板直升門。以2×15噸啟閉機啟閉,用10噸卷揚機操縱,手搖、電動、遙控均可啟閉。護坡長度:上游26.75米,下游32米。涵洞土山洞,位于江都鎮(zhèn)西北角芒稻河(后改高水河)與通揚運河的交匯處。1961年12月6日動工,1962年7月竣工。閘總長18米,閘寬12.5米,共3孔,每孔凈寬3米,洞底板高程-1.5米,洞頂高程2米,閘頂墩高程10.5米,附近堤頂高程10.5米。工作橋寬5米,交通橋寬5.8米。設計水位:上游4.3米,下游3.8米。設計流量80秒立米。閘門為鋼架木面板結構,用10噸齒桿式電動、手搖兩用啟閉機啟動。該洞主要是引高水河水流向通揚運河,供農田灌溉和調節(jié)通揚運河航運水位。宜陵地下涵洞,位于宜陵鎮(zhèn)西新通揚運河河底。1977年12月10日動工,翌年5月28日竣工,投資221.18萬元。設計水位:洞北3.5米,洞南3.25米。設計流量40秒立米。洞身分3孔,每孔凈寬3.5米,共6節(jié),水平長142米。洞北首門檻高程-1米,洞南首門檻高程-1.5米。地涵為單項控制,閘門設在洞北首,用10噸電動、手搖螺桿啟閉機啟閉。該洞主要是解決新通揚運河和通揚運河自引江水的矛盾,恢復了通揚運河引邵伯湖水灌溉、通航的作用。魚道江都水利樞工程的配套工程——萬福閘、太平閘魚道,位于廖家溝、太平河之間。1971年11月動工,1973年3月竣工。兩條魚道由2座進口閘,1座出口閘,2座公路橋,1個交會池,1座觀察室和541.3米長的明渠組成。魚道里系用混凝土連橫邊墻及117道砂漿砌塊石隔板結構。工程總造價35萬元。使用昆凝上與鋼筋混凝土1000立方米。完成土方11萬立方米,石方3500立方米。魚道主要是便于各種魚類進入內河湖泊索餌育肥,和出江產卵繁殖后代。過魚對象主要是:2~4月份過5分硬幣大小的蟹苗;3~4月份過6~10厘米的鰻魚苗;5月份過120~30厘米的刀魚苗;5月份過5~10厘米的青魚、草魚、鰱魚、鳙魚苗。平均每小時過魚183尾左右,其一般規(guī)律是:晴天過魚較多。陰天過魚較少;風向和進口方向一致時過魚較多,反之,較少;刀魚、鰻魚夜晚過得多,白天過得少;漲潮后1小時左右魚過得最多,落潮時過得少;開閘放水對過魚基本無影響。
工程建設工程建設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由江都抽水站及其配套工程組成,江都抽水站由4座大型電力抽水站組成,一站興建于1961年12月,竣工于1963年3月;二站于1963年7月開工,竣工于1964年8月;三站于1966年12月開工,竣工于1969年10月;四站于1973年11月開工,竣工于1977年3月。至此,歷時17年,江都抽水站建成。該工程共安裝大型立式軸流泵機組33臺套,總裝機容量為千瓦,總抽水能力為473立方米每秒。1994年至1996年、1997年至1999年一站、二站,2006年至2009年、2008年至2010年三站、四站先后進行了更新改造,使得江都抽水站在總裝機臺數不變的情況下,容量擴大到千瓦,在機組凈揚程有所增加的情況下總抽水能力達到508.2立方米每秒。江都抽水站工程規(guī)模大,建設周期長,是在國民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和機電設備制造技術不斷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建設成功的。江都抽水站是建國后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制造、自行安裝的大型抽水站。隨著工程建設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水泵葉輪直徑從1.54米、流量8立方米每秒發(fā)展到葉輪直徑3.1米、流量30立方米每秒,配套電動機功率從800千瓦發(fā)展到3000千瓦,推動和驗證了我國對大型電動機、大型水泵研發(fā)制造技術的發(fā)展,為培養(yǎng)大批泵站建設、管理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江都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由江都西閘、江都東閘、江都送水閘、宜陵閘、宜陵北閘、芒稻閘、運鹽閘、邵仙閘洞、土山壩涵洞、宜陵地下涵洞等10座涵閘;五里窯船閘、宜陵船閘、邵仙套閘等3座船閘和新通揚運河、高水河、三陽河等3條河道組成。工程效益灌溉排澇供用水改造鹽堿地工程效益灌溉蘇北里下河地區(qū)有面積平方公里,涉及揚州、鹽城、淮陰、南通4個地區(qū)19個縣市,地形特點是四周高。中間低。過去灌溉靠淮水,利用率很低。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里下河地區(qū)的自流引江水灌溉面積達946萬畝;沿運河地區(qū)和蘇北灌溉總渠高程在2.5米以上的農田,引江水自流灌溉達396.5萬畝;徐淮地區(qū)的灌溉面積由原來靠淮河灌溉不足200萬畝發(fā)展到1000多萬畝。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的直接和間接灌溉面積總計達2200萬畝。1966年、1967年蘇北地區(qū)連續(xù)兩年干旱,淮河長期斷流,洪澤湖見底,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己建成的第一、二兩站連續(xù)開機414天,抽引江水37.7億立方米北送,使沿運河各縣灌溉區(qū)的糧食產量超過歷史最高水平。1978年,江蘇春旱接夏旱,夏旱又接秋早,旱情為百年罕見,降雨量只有常年的40%,江都水利樞紐工程4座抽水站連續(xù)開機222天,抽引江水63億立方米,節(jié)制閘引江水48.億立方米,相當于4個洪澤湖的蓄水量,使蘇北地區(qū)大旱之年大幅度增產,僅揚州地區(qū)就比上一年增產20億斤。1963~1993年,全站共抽引江水669億立方米。
排澇里下河地區(qū)過去排澇入海,線路長,水位差小,排速慢。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里下河地區(qū)4000平方公里,約327萬畝耕地的澇水,經江都抽水機站及時抽排入江,澇水下降速度平均每天可達8厘米左右。1970年秋,蘇北地區(qū)連續(xù)降雨40天,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已建成的3座抽水站連續(xù)開機49天,抽排澇水9億立方米入江,使江都、高郵、興化、泰州等7個縣、市免除澇災,當年糧食產量比1969年增長14%。1980年,蘇北地區(qū)受到洪澇災害的襲擊,淮河洪水流量超過5000秒立米,長江高潮全部超過警戒水位,降雨量比常年多三四成,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及時抽排394億立方米,澇水下降速度比1965年快5倍以上,使蘇北地區(qū)大災之年又奪豐收。據1963~1980年澇區(qū)受災面積分析,排澇效益為1.83億元,年均效益為0.12億元。由于抗早排澇有了保證,至1987年里下河地區(qū)的糧食產量遞增率達6%以上,比全省平均遞增率4%高50%,1991年夏,遭受特大洪澇災害襲擊,里下河地區(qū)的水位達到3.34米,超過警戒水位1.54米,比歷史上洪澇災害最重的1931年的水位還高0.18米。從6月12日開始,4座抽水站連續(xù)開機68天,排水28億立方米。萬福閘、太平閘、金灣閘、芒稻閘4個排洪閘的118孔閘門全部開啟排澇,最大泄洪流量達秒立米,超過設計標準,共排泄淮河洪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節(jié)能高效果汁濃縮設備合作協議書
- 2025年鄉(xiāng)村企業(yè)職工勞動合同(五篇)
- 2025年產品租賃協議樣本(2篇)
- 2025年二人合伙開店協議標準版本(三篇)
- 2025年產品廣告設計制作合同常用版(三篇)
- 園林綠化渣土清理協議
- 2025年度安防系統(tǒng)網絡安全保障合同-@-1
- 光伏材料采購運輸合同范本
- 垃圾分類收運合同
- 體驗式商場裝修合同
- 《水電站繼電保護》課件
- 沈陽市第一屆“舒心傳技 莘紳向陽”職業(yè)技能大賽技術工作文件-27-全媒體運營師
- 2025年多彩貴州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安全生產網格員培訓
- 深圳建筑工程公司財務管理制度
-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活動設計
- 降低順產產婦產后2小時失血率PDCA成果匯報書
- 小學數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300題帶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語一)真題及參考答案
- 林下野雞養(yǎng)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心肺復蘇術課件2024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