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理財投資行為調查報告_第1頁
網民理財投資行為調查報告_第2頁
網民理財投資行為調查報告_第3頁
網民理財投資行為調查報告_第4頁
網民理財投資行為調查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民理財投資行為調查報告為了洞悉最新理財趨勢、挖掘最前沿理財觀念、洞察改變,以及呈現當下公眾理財的真實風貌,《金融博覽·財寶》雜志聯(lián)合新浪金融研討院、數字XXX市場研討公司綻開了一系列的調查。

數字XXX調查數據顯示,伴著年齡的增長,不同年齡層次人群的理財投資行為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在理財方式的選擇方面,傳統(tǒng)理財方式中的銀行儲蓄雖是心頭愛,但互聯(lián)網理財快速發(fā)力,其市場潛力不行限量。同時,百姓對于投資理財越來越理智、謹慎,第三方理財產品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開頭日益突顯。另外,伴著經濟的發(fā)展,“正面的理財觀”也被人們愈加地重視,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總體而言,時期的發(fā)展正在喚起中國人的“理財夢”.

本次調研借助數字XXX特有的族群洞察,共回收有效樣本XXX0份。其中,男性受訪者占47.2%,女性占52.8%,受訪者的年齡掩蓋18X55歲,全部有效問卷經過在線調查系統(tǒng)規(guī)律自動檢查功能查錯,誤差率在5%以內。

伴著國人的風險意識和理財觀念的不斷增加,理財市場整體環(huán)境呈現出了顯著的改變。

調查數據顯示,20XX年,在傳統(tǒng)理財方式中,銀行儲蓄仍舊是受訪者的心頭愛,占比54.3%,然后是基金和股票,分別占比47.7%和47.4%,兩者相差不大。

不過,互聯(lián)網理財也開頭快速發(fā)力,排名已經攀升至第四名,運用率超過40%,開頭與最傳統(tǒng)的銀行儲蓄理財方式相抗衡,其市場潛力不行限量。另外,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受訪者最常用的理財方式之一,占比39.5%.此外,保險、房地產、國債、黃金也是一部分受訪者的選擇。(如圖1)雖然股市的暴漲會使得股票和基金成為網民投資理財的焦點,對互聯(lián)網理財市場中的用戶會產生較強的分流作用,但伴著互聯(lián)網理財產品向多元化轉變,其為網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因此有望帶動互聯(lián)網理財市場的第二輪增長。

另外,在互聯(lián)網理財方式的認知方面,調查數據顯示,第三方理財產品在公眾心中的.地位開頭日益突顯,優(yōu)勢明顯。從認知度上看,在互聯(lián)網金融中,網上基金、網上炒股及第三方理財產品的認知度較高,分別占比19.8%、19.8%和18.7%.同時,超過1成的受訪者對于網上借貸、P2P等互聯(lián)網理財方式也有肯定的認知度。另外,網上保險、眾籌、網上債券和網上期貨等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對此表示了解。

由此可見,第三方理財產品作為新興理財手段,迎合了全新的理財理念,并得到了人們的青睞。

資金安全成受訪者主要擔憂因素

在問及受訪者對于互聯(lián)網金融投資最大的擔憂時,超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憂互聯(lián)網理財存在資金安全隱患;然后是互金政策存在不穩(wěn)定性,占44.4%;排名第三的因素是他們擔憂網上,占41.6%;而個人信息風險泄露存在、產品發(fā)展的不成熟以及對產品的不熟識也是阻礙人們選擇互聯(lián)網理財的因素之一,分別占比40.4%、32.5%和28%.(如圖3)

因此,公眾最看重的莫過于“資金的保障”,這與理智、謹慎的理財看法和務實的理財理念也相吻合,同時這也讓互聯(lián)網金融行業(yè)意識到,只有強化資金保障,才有可能走入到下一個飛躍期。

另外,在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理財認知和風險承受力量方面,調查數據顯示,三成的50后對理財還處于半懂階段;15%的60后能承受較高風險;超過一半的70后期望收益率能到達5%X10%;6成的80后能夠承受中等風險;對于90后,60.9%的受訪者處于懂點皮毛階段,38.4%的人只能接受低風險。(如圖4)

作為理財新軍,80后、90后人群已經開頭理財,他們積累的資產較為薄弱,但這并不會影響他們理財的看法,他們敢于嘗試新型理財方式,也有著冒險的精神。對于50后、60后、70后等“理財老兵們”來說,他們理財多年,也有資本,并能承受較高風險。

伴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理財理念漸漸從“儲蓄”轉變?yōu)椤袄碡敗?,“正面的理財觀”也開頭不斷被人們重視。

調查數據顯示,近七成人群認為理財很有必要,而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對理財重要性的認知伴著年齡的增加,其表現也不同,其中近14%的80后是由于經濟壓力而被迫理財,24%的60后認為理財能成就人生,而18%的50后還屬于跟風理財。

從風險承受力量上看,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承受風險力量存在較大的差異,風險承受力隨年齡增長呈現“凹”形趨勢。不過,70后的風險承受力量最強,主要源于理財資格的積累及職業(yè)發(fā)展的成熟,這些增加了其對風險的承受力量。(如圖5)

另外,年齡的增長讓人們對收益率的期望也逐步增加。其中,理財“新軍族群”對收益的期望集中在3%X8%,相對保守,而“老兵們”對收益抱有較高的期許(5%X10%)。相比于90后,“老兵們”在經驗及經濟雙重條件具備的前提下,他們理財目的簡潔而明了。

總體而言,時期的發(fā)展正在喚起中國人的“理財夢”.

另外,從公眾對理財信息的取得渠道上看,調查數據顯示,超一半的人信任的理財信息接觸渠道以站及社交化媒體為主,而熟人推舉則排名第三,占14.5%.另外,選擇電視廣告渠道的占比為10.7%,而報紙、播送也占了5%左右。(如圖6)

不同年齡段的公眾對渠道的信任有著明顯不同,90后信任社交化媒體,80后、70后比擬信任站。

伴著互聯(lián)網金融的推動,網民已經不滿意于傳統(tǒng)的理財方式,更加青睞于新的互聯(lián)網投資渠道。

調查數據顯示,近幾年,互聯(lián)網渠道的投資額占受訪者總投資額的比例呈現階梯式增長,互聯(lián)網理財開頭步入健康的發(fā)展軌跡,制度更加完善、業(yè)務模塊漸漸成熟,將來互聯(lián)網理財將迎來新的“春天”.(如圖7)

另外,從受訪問者增加互聯(lián)網理財投資額的影響因素來看,投資自由度高是90后投資者增加互聯(lián)網理財投資額首要并且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其占比高達31.3%,然后是操作便捷,占比21.9%.另外,資金的其他用途更便利也是90后投資者看重的因素。

除此之外,高收益、收益改變實時查看、投資額度“0門檻”等也是投資者增加互聯(lián)網理財金額的影響因素。(如圖8)

其實,從群體細分上看,70后理財行為趨向穩(wěn)定、長期化,看重理財操作的便捷性;80后資金增長與個人抗風險力量較強,對收益較為看重;而90后由于收入偏低、資金穩(wěn)定性差,因此最為關注投資的自由度。

可見,互聯(lián)網理財影響因素伴著年齡的改變存在較大差異性。現如今,各類互聯(lián)網金融理財產品(如寶寶類產品)以其簡潔便利、相對自由且有更高收益等特征蠶食著銀行“領地”,這或許會令傳統(tǒng)銀行有更大的改變和反思。

綜上所述,數字XXX高級分析師薛強認為,90后剛開頭經濟獨立,可用于投資的資金有限,承受風險力量較弱,偏愛互聯(lián)網理財產品;80后有了肯定經濟基礎,風險承受力量明顯高于90后,開頭進行股票等操作;70后正處在事業(yè)上升期間,理財上也處于巔峰時期,主要擁有風險較高的股票及高收益產品;60后、50后開頭追求平穩(wěn),主要以風險較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