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修學意義一(文稿)_第1頁
道次第修學意義一(文稿)_第2頁
道次第修學意義一(文稿)_第3頁
道次第修學意義一(文稿)_第4頁
道次第修學意義一(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檔,歡迎下載心的教法.講得再多.關鍵還在于要落實到實處.什么叫落實到實處呢.也就是要落實到我們.心行上的一種訓練.其實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這樣子的.如果不通過實際訓多游泳的知識.各種各樣游泳的方法.但就是不下水.那你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游泳知識.都掌握了.但是跳到水里邊去的時候.照樣還是要淹死的.如果我們學習佛法.不能落實到心行上的話.其道理也是這.他不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懂得一些具體的簡單的操作.他每天都在做著都在用著.那么他一樣會用得非常好.就像很多學游泳的人.有人指導一下.然后他每天去練習.他并不會講很多道理.但他一樣可以在水里游得非常好.以我們所學的佛法.當它能夠產生作用的時候.它必須要落實到實處.也就是要落上.那么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訓練的過程.怎么訓練啊.這個訓練其實并不復雜.所有的訓練它所要做的.無非就是兩個方面的事情.一個方面就是糾正錯誤.從我們的觀念到我們的行為.我們都已經養(yǎng)成了許許多多錯,打網球.打網球它有很規(guī)范的動作.復雜的.我們之所以在練習打網球的過程中.不能夠一下子就進入這種正確的動作.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一直都是.我們難以從這個習慣的動作里擺脫出來.所以我們反復的練習正確的動作.事實上這個過程.主要就是在于.就在于糾正我們錯誤的習慣.其實我們難以進入正確的動作.難以在正確的動作這就要有一個教練.不斷地在旁邊教你.然后你再練.練的過程中.你很快就會進入一種錯誤的習慣.比如這個拍子怎么拿起錯誤的習慣.然后又要教練不斷給你糾正.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你可能要練上一千遍一萬遍..就是對正確的重復.我們可能知什么沒有力量.因為我們還不熟悉它.任何一種想法.任何一種行為的練習都是一樣.修行其實也是這樣.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就是由這種錯誤的觀念.所養(yǎng)成的一通過學習教理.就是要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觀化我們的錯誤觀念.正確的知見.落實到我我的觀念、空的觀念.人生是苦檔,歡迎下載檔,歡迎下載過學習佛一個修行的過程.過去我們上不是這樣的.我們學習教理.通上就是一個修行么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事實上就是一個.修正我們觀念的過程.就像說有的人會把所以他就會覺得有.這種外在的財富.它的無常性.生真正這種最高如果他懂得這個道的執(zhí)著淡化了.那么貪嗔癡.它的也就減弱了.考.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而都是建立在正思惟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如常道.也就是修行的一條常規(guī)的道路.以我們不要以為學教理就不是修行.正確地學教理就是修行.我們獲得了這些正確的觀念之后,最主要我們還要把它落實到心行上。通過心行,要通過心行道菩提心是它,知道的內心世界里面,我們在無盡的生命延續(xù)的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許許多多不同的心候,支配我其實左右我們我們無盡生命的延續(xù)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我們不斷地去訓練貪心,我們不斷地去訓練嗔恨心,我們不斷地去訓練嫉妒心,我們不斷地去檔,歡迎下載檔,歡迎下載訓練虛榮心,我們不斷地去訓練貪吃的心、貪睡的心、貪色的心、貪名的心,因為不同的訓練,所以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形成了不同的眾生,蕓蕓眾生,種種差別。當然這種訓練不是有意的訓練,而是一種習慣,習慣性的積累,它已經達到任運的程度。當我們要貪的時候,看到一個好的東西就貪了,根本不要費勁;聽到不喜歡的話,我們很自然的就不喜歡、就討厭、就嗔恨;想到自己的長處,就覺得飄飄然了,一點都不要費勁。為什么不要費勁?因為它已經習慣了。那么我們現在也要把這個菩提心,訓練到這樣的程度,我們一切眾生,看到每一個眾生的時候,都自然地能夠生起平等心,都自然的能夠生起慈悲心。如果我們的心,我們發(fā)菩提心,這種心的活動情況,也能跟我們生起貪心,生起嗔恨心那么自然地話,那么就說明我們的心已經接近佛菩薩了。所以我們說發(fā)心,不只是一句口頭,關鍵還在于訓練,不訓還有很多心,看到不同的人我們有不同的心,看到家里人,看到你尊敬的人,看到沒有關系的人,看到你討厭的人,看到對你有仇的人,看到對你有恩的人,看到你愛過的人,看到你恨過的人,你的心都不一樣。想一想看是不是?說明我們的心靈世界是很復雜的,我們心理因夫心種種差別,我們現在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就要訓練一種心來代替這一切心。那么這一種心是什么心?就智慧,沒有別的。而我們有很多心,所以我們的心,心念無常,我們的心每天都是變化無常,連自己都搞不清楚,什么時候會開心,什么時會痛苦,我們要痛苦的時候想不痛苦做不到,要開如果我們只有無限的慈悲心和無限的智慧,那我們就會每天都活得很開心。因為真正能傷害我們的,我們能感覺到的就是我們的心,所以我們需要很清楚的是,我們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所要做的,來了,養(yǎng)成一種習慣,所的力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有的人有虛榮的習慣,有的人愛穿衣服的習慣,喜歡穿漂亮衣服的習慣。每個人都有習慣,都有不同的習慣。那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把這種發(fā)心,發(fā)菩提心,把它變成一種習慣。如果變成習慣了,那我們即使沒盡地增長,盡虛空遍法界的增長,那個時候我們的修行就省力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心行作為基礎,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與佛菩薩的功德相應,與佛果功德相應。我們無論誦什么經,我們做什么事情,那都是一種佛果,都會成就無量功德。反過來,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一種訓練的話,我們即使每天在誦經,我們每天在念佛,我們每天在做很多善行,蓋我們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上,我們即使做了再多的好事,最終成就的還是凡夫心。你做了再多的好事,但并沒有辦法提高你的品格,并沒有辦法真正從根本上提高你的生命素質。所以,我們想一想我們很多人,說我在念佛,可我的煩惱為什么還很多呢,我的執(zhí)著為什么還很多呢?我的牽掛為什么還很多呢?那我們需要想一想的是什么?我們念佛的時候是用什么心去念?我們做善事的時候是用什么心去做?除了我們沒有念佛以外,我們每天又是怎么用心?每天都在貪嗔癡里面,所以這樣的所以我們學習佛法,首先要發(fā)心,我們每天都要帶著這樣一種心來學,要養(yǎng)成一種它就是幫助我們做這樣的一種訓練。所以就是不在于懂的道理多少,關鍵我們領會了多少,我們能用的多少。當然作為我們要利益一切眾生,我們要弘法,那我們還的知見、正見作為基礎。我們現在佛教界存在的問題就是聞思這一塊比較薄弱,教理不發(fā)達,所以盲修瞎練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正見也是很重要的,正見就是眼睛,如果沒有正見,就像沒有眼睛,沒有眼睛那就很危險,盲修瞎練,最后不知道會修到哪里去。所以一個是發(fā)心,一個是聞思的見。這個是從我們修學佛法上來說,這個是很根本的東西。我們預科三年的學習,我們對大家的這種培養(yǎng),我們是有計劃的,有目標的,有明們發(fā)現不論是漢傳還是南傳還是藏傳,整個佛法的體系,它還是有一些非常核心的東西,只是佛法太博?當然因為佛法在什么呢?傳統(tǒng)也就是這個八大宗派。宗派佛教,我個人感覺,它也是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另外佛教通過---中國佛教是到隋唐進入鼎盛,那么明清以來衰落,尤其是經過了文革的摧殘,所以現在整個佛教界,這個信仰是比較混亂的。所以很多人學佛多年依然無所適從,學不知道該怎么學,修也不知道該怎么修,修就是念佛或者打坐。對于念佛、一種非常復雜的佛教,它固然在修行上,在道次第上,有它一些好東西,有很精彩眾,事實上他是沒有能力去接觸這些很精髓的東西。所以一些藏傳佛教到漢地來弘揚,也是比較混亂,那些喇嘛活佛到漢地來的非常多,但是來的真正發(fā)心的非常好的有素質的也并不是信眾也還是盲目性比較多,所追求的這些東西都是一些現實的功利,比如說幫忙預測一下,算命、看相、求財、發(fā)財,保佑,然后就是供養(yǎng),都是這些東西比較多的。所以總體上來說,整個佛教界的信仰現象,也還是比較混亂?,F在很多佛學院的教學,走的也是一種學院的路線。什么叫學院的路線呢?就是中國佛教的教育自古以來,比如說古代的時候,有宗派的教學,什么叫宗派的教學呢?比如說天臺宗有天臺宗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華嚴有華嚴的教學體系,禪宗有禪宗的一套教學方法,凈土宗有凈土宗的教學方法。你看現在的日本的寺廟還保存著,比如說唯識宗,唯識宗有自己的一套修行功課,天臺宗有天臺宗修行的功課,不像我們現在的寺院,天下的和尚,天下的寺院一本經,念的都是一樣的,因為中國的佛教從明清之后,。我們現在的這種學早從楊仁山辦這個祇園精舍,后來陸續(xù)地,各個寺院也開始辦學,這個學院的辦學基本上也走過了一百人才呢,事實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很多佛學院,因為現在學院的辦學是屬于綜合性的,一方面除了佛的課程多,涉及的然說各地辦學,培才并不多。歷年以來佛學院畢業(yè)的學生,至少我看幾千上萬,全國有二三十所佛學院,從八零年開始面弘法的這些法師,沒有幾個的,所以這也是說---還有不少這些學僧通過佛學院多老和尚,對佛學院不是很信任,特別像北方的這些道場,不太愿意把這個徒弟送到佛學院學習,也有他一真正能說嗎,真正說也說不清楚,但我們這個研究所還是有所不同,我們有非常明確的指導思想,我們的指導思想。那么這種明確的指導思想,就是基于我們對佛教的核心內涵的理解,佛法的核心是什么?我們通過這幾年的學習,我們究竟要獲得什么,我們究竟要成就什么,這個了藏傳、南傳,我也逐步發(fā)現佛法最核心的一些要素。那么這個核心的要素,也就是我在年初大要素,第一菩提心;第二個就是見,就是聞思的正見,或者叫空性見,或者叫唯識見,或者叫阿含的苦空無常見無我見,或者叫禪宗、大圓滿的叫檔,歡迎下載檔,歡迎下載如來藏,如來藏的見,大圓滿見,大手印見,這個第二個就是見。第三個就是止觀,如何把這個見落實在心行上,那么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止觀的實踐。止觀的實踐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佛法之所以成為佛法,它的主要原因所在,如果說佛法的所有這些知見,如果不能落實到心行上,不能落實到止觀上,那么我們所學的佛法將會成為一種哲學。所以哲學界的研究跟佛教界的研究不同在這里,我們是要從聞思走向修。而哲學界的研究,文化界的研究,它就是僅僅是作為一種知識的思考。那我們的關鍵就是把它落實到止觀上,我們所有教理的學習,我們終歸都要把它落實到止觀上。所以止觀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有教理的基礎,又有一種技術性的東西。這種技術性的東西就是怎么用心,我們所學的教理落實到止觀上之后,應該如何用心,那么在這個層面多多少少需要有老師的特別指導,所以這就涉及到一個傳承的問題。各個宗派的修學都有自己的一些傳承。這個傳承就是用心的方法。這屬于一種技術的層面。所以止觀---然后就是一個道次第的問題,修學要有一個次第,我們說頓悟成佛固然是好,但是這個頓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就像有人說這個吃餅,吃了七個,吃前面六個不是浪費以頓悟還要有漸修,沒有就像我們說,所有的文學,哲學的創(chuàng)作靈感,它都是來自一個積累,一個不是搞文學的人,如果說沒有一點文學的細胞,或者沒有一點藝術的細胞,他不可能會有這在這個內心里面就會產生一種極大的震撼,很多人可能會很羨慕,可是,是不是說所以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樣的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在宿世種下了這種根基,所以聽到《金剛經》才會有震撼。這個在我們弘法的過程中就非常明顯,有的人你怎么跟他說也沒有用,的深淺又是從哪里來的?善根的深淺也不是天生的,它也是一個積累,所以要有道機特別好的人他無所謂,他隨便哪里都可以入手的,就像特別有本事的人,你有路沒有樓梯他也能爬到屋頂上。可是如果對一般人來說,你給他樓梯,樓梯搭不好,他爬到一半還會摔下來,所以不一樣。這個人跟人不一樣的,要看看自己,不要覺得,就是說,所以不同的法門,它有不同的對應性,對應不同的眾生的根基。那么這個次第,次第也是不可缺少的。佛法的修行它還是需要有一個常規(guī)的次第,也就是大家都可以走的這樣一條路。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要走這個條路,但是它要有一種大眾化的。因為畢竟多數人,蕓蕓眾生,多數人都是大眾化的比較多。我們就像說這個世界上真正有思想的人并不多,多數人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隨大流生活,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隨大流生活。所以才需要有一種比較常規(guī)的,適合大家走的路。這個很重要,也就是道次然后還有一個就是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戒律,戒律也很重要的,所有人修行都是要以這個戒為基礎。由戒生定,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戒也是無上菩提之本,但戒不是就可以了生死,就可以成佛,這是不對的。所以戒只是一個基礎,菩提心是根本,正見是關鍵,所以這個五大要素,其實我們何一個宗派的修行,它都不能離開這個五大要素,如果它這個宗派,這個五大要素不完整的話,那么這個宗沒有辦法長期的發(fā)展下去。它會衰落下去的。所以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宗派,有不少宗派,它在弘揚中逐漸衰落,或者說我們有時候,我們接觸了一個宗派,在修行上覺這是有關系的。所以我們這個研究所的課程設置,我們基本上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按照這個五大要素。有重視知見方面的,有重視發(fā)心,菩提心、出離心,這是我們課程設置的一個重點。我個課程的設置基本就圍繞著這個五大要素展開。是我們這個研究所的教學,也是我們大家在學習佛法中的一個奠基之作。我們學佛之后,因為佛法太博大精深了,很多人學習了很多年總是不得要領,我們希望大家,所以我們研究間之內,希望大家對佛法核心的東西就能夠領會,就能夠掌握,然后再進一步去學習其他的一些經論。這樣我們就能夠在佛學的學習上、研究上,對未來的弘法所以這個《道次第論》呢,它是一個非常好非常好的一部論典。這部論典是藏傳佛教的著作,但不是密宗,我們要搞清楚歐,它是藏傳佛教,但不屬于密宗的,它是屬于顯教的。宗大師有兩本論,他的著作里有兩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一部就是《菩提道次第略論》,還有一部就是《密宗道次第略論》?!镀刑岬来蔚诼哉摗肪褪菍儆陲@教的一部,對修行的一部綱要書,指導性的綱要書。還有一部就是屬于《密宗道次第》,是屬于密宗方面的。這一部《菩提道次第略論》在格魯、在藏傳佛教中,它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我們漢地有這一部論典,主要是在民國年間,法尊法師當時在民國年間,漢地有一大批法師到西藏去求法,其中有法尊法師,他翻譯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因為這個《菩提道次第論》有四種意本,我說的意是同意的意,不是翻譯的譯。有《菩提道次第廣論》,有《菩提道次第略論》,還有《菩提道次第攝頌》。《攝頌》也就是《極略論》,還有《三主要道》,三主要道其實也就是把這個《道次第論》最核心的東西,用偈頌的方式非常的簡練地寫出來的,所以整個這一部論是非常重要。因為宗大師他為了能夠讓不同的人,不同根機的人都能接的各種說法,看起來確實比較繁,所以宗大師在這個基礎上,他又寫《略論》?!堵哉摗芬簿褪前堰@個《廣論》容把它整理出來,所以這個《略論》是《廣論》的略本,其實讀《略論》當年法尊法師翻譯了《廣論》,還有翻譯了《攝頌》,翻譯的還有《三主要道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略論》,它是大勇法師翻譯的,大勇法師也是民國年間到太虛大師為了弘揚道次第,為了弘方,成立一個漢藏教理院,派一些人到當年法尊法師翻譯了《廣論》出來之后,太虛大師他就非常贊嘆,還專門為這個《廣論》寫了一篇序言,對這個《廣論》非常贊嘆。因為他覺得這個《廣論》它這整個修行上的建構正好可以彌補我們漢傳佛教的不足。所以太虛大師后來基本上也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也就是根據這種三士道的建構,還寫了一本道》,這個《成佛之道》我想他也是受到《菩提道次第論》的啟發(fā),所以《成佛之道》基本上也是根據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這樣一個建構,你看這個共字用的,跟這個《道次第論》三士道的這種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它是一樣的。為什么要突出這個共字的重要性,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漢地的佛教過去存在這種小乘和大乘的一種對立。學大乘的人瞧不起小乘,瞧不起這個解脫道,輕視解脫道,有這樣的一些毛病,所以實際我們現在漢傳佛教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就是我們學習的是大乘,但是我們的發(fā)心,其實我們多數人并沒有領會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菩提心。但是很多人學大乘,事實上他發(fā)的是出離心,不是菩提心。你看那些念佛也好,參禪也好,想著個人了生死,住山唯恐不深,很少想著要利益一切眾生。這種心態(tài),這種發(fā)心,其實是非常少的,所以在發(fā)心上,其實多數人都是想著個人解脫。那如果你想著個人解脫,這種發(fā)心去學大乘,那你是大乘還是小乘呢?如果按《道次第論》的這個標準來說,那就是典型的小乘,因為大乘跟小乘的區(qū)別關鍵就在于發(fā)心,你發(fā)的是出離心還是,也不是很多的,所以我們現在的佛教事實上就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可能不屑于人們大乘,我們欣賞大乘還不是一般的大乘,我們欣賞要有圓頓,至頓至圓,頓悟成佛,不要次第,想都不要想就成佛了。我們希望要追求這樣的一種大乘,那么最后事實上呢,根本就》所提出這種共下士道、共它都是上士道的一個部分,它跟上士道是共的,共同的。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學大乘,你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