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tǒng)》教學大綱_第1頁
《消化系統(tǒng)》教學大綱_第2頁
《消化系統(tǒng)》教學大綱_第3頁
《消化系統(tǒng)》教學大綱_第4頁
《消化系統(tǒng)》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基本學習內容和教學要求本課程包含消化系統(tǒng)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與病理生理學、癥狀消化吸收的基本過程、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的病理特征與臨床診斷要點和處理原則。對大綱分類要求中的“掌握”內容能準確理解,總結概括各知識點,說明苴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對“熟悉”內容能復述基本概念,闡明各知識點的意義:對“了解”內容應能結合系統(tǒng)理論和臨床重本課程采用理論課、實驗課、臨床見習和PBL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力求基礎與臨床知識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掌握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結構與生理生化過程的基礎上,深入理解和掌握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內在病理變化和外在癥狀體征以及臨床診斷與治療的原則。三、本大綱的編寫基礎、適用對象及考核方法本大綱是在消化系統(tǒng)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和診斷學等相關學科教學大綱的基礎上,依據(jù)人民衛(wèi)生岀版社統(tǒng)編規(guī)劃教材內容進行編寫,供五年制和八年制臨床醫(yī)學及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學生使用。消化系統(tǒng)槪述1消化管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2消化腺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24肝膽生化消化管疾病病理學2肝膽胰腺疾病病理學1消化系統(tǒng)腫瘤病理學腹部檢查與腹部常見疾病的體征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的診斷學(腹痛、腹瀉與便秘)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的診斷學(消化道出血、黃疸)消化系統(tǒng)影像學1消化系統(tǒng)藥物消化系統(tǒng)診斷學見習6),4.《Robbins基礎病理學》(第8版英文改編版),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6.查錫良主編,《生物化學"第七版人民衛(wèi)生岀版社2007年第一章消化系統(tǒng)概述【目的要求】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與消化、吸收、排泄和防御功能消化系統(tǒng)神經(jīng)一免疫一內分泌調節(jié)的特點與意義消化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及其分類和臨床地位。第二章消化管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1.消化管的黏膜、黏膜下層、肌層和外膜的結構與功能2.食管的結構與功能3.胃黏膜的結構:胃底腺的分布及組成:壁細胞和主細胞的結構與功能:賁門腺與幽門腺的結構特征;胃壁其他各層的結構特征。4.小腸黏膜皺嬖、絨毛和微絨毛的結構與功能:腸腺的組成、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和潘氏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小腸其他各層的結構特征1.舌背黏膜表面三種乳頭的形態(tài)結構與分布2.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結構特征和分泌物作用方式3.腮器官的發(fā)生:腮弓、腮溝和咽囊的發(fā)生。5.腸的發(fā)生和泄殖腔的分隔6.消化系統(tǒng)先天畸形腸狹窄或閉鎖,先天性臍疝,臍痿,回腸憩室,不通肛,內臟易位,先天性巨結腸,直腸痿7.腸道相關淋巴組織8.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結構特征和分泌物作用方式1.原始咽的演變咽的形成、舌的發(fā)生。2.舌的結構特征:味蕾的分布、結構與功能。4?前、中、后腸的衍化。5.分布在胃腸道的主要內分泌細胞。第三章消化腺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1.胰腺外分泌部腺胞和導管的結構特征及功能:3.肝小葉的結構:肝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膽小管的結構與功能:肝血実及枯否細胞的結構:竇周隙及貯脂細胞的結構和功能;4?肝臟門管區(qū)的組成;肝的血液循環(huán)及膽汗排出途徑。二、熟悉1.大唾液腺的一般結構漿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的結構特征,導管部的組5.胰的發(fā)生、肝和膽道的發(fā)生。三、了解肝臟的再生第四章食物的消化【目的要求】1.食物的機械性消化與化學性消化的概念、相互關系與發(fā)生的部位:2.消化道平滑肌運動的原理及與食物消化的關系:3.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機制、消化液的成份及與化學性消化的關系:4.消化道神經(jīng)支配的特點與意義:5.骨腸激素的概念、來源與生理作用:6.出受體阻斷藥和質子泵抑制劑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與臨床應用。7?糖、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1.食道、胃、小腸和大腸運動的形式、特點與生理意義;2.胃粘膜一碳酸氫鹽屏障的概念、意義以及藥物的影響。2.腸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細胞組成及英生理與病理生理意義:3.腦一腸互動的概念及其生理與病理生理意義:4.M膽堿受體阻斷藥和胃泌素受體阻斷藥的作用和臨床用途5.抗腫瘤藥物對胃腸道的副作用。第五章吸收與排泄【目的要求】1.糖、蛋白質和脂肪消化產(chǎn)物的吸收部位、途徑和機制:2.水、電解質的吸收和分泌的部位、途徑和機制;3.鐵和維生素的吸收部位與機制1.排便反射的機制:2?止瀉藥的作用原理三、了解2.消化道高敏感、動力障礙以及腹瀉與便秘的機制第六章肝膽生化與肝功能衰竭【目的要求】1?肝臟在物質代謝中的作用及代謝異常后的肝功能改變。2.在肝臟中進行的生物轉化的概念、類型及特點。3?膽紅素的生成及在血中的運輸方式、膽紅素在肝細胞內的代謝、膽紅素在腸腔內的變化、膽素原的腸肝循環(huán)及尿中膽素原的排岀。5.初級游離和初級結合膽汁酸的概念、結構特點。6.次級游離和次級結合膽汁酸的概念、結構特點。7.合成膽汁酸的原料及關鍵酶。&肝功能衰竭的泄義。9.肝功能衰竭的癥狀及發(fā)病機制。1.生物轉化的意義及影響生物轉化的因素。2?膽汁酸的腸肝循環(huán)及其生理意義。3.肝功能衰竭的病因三、了解3.肝功能衰竭的診斷及治療原則第七章消化管疾病病理學【目的要求】1?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變,腸上皮化生的特點及意義:2.消化性潰瘍的病變和并發(fā)癥。1.慢性淺表性、肥厚性、特殊類型胃炎的病變特點:2.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急性胃炎、闌尾炎、返流性食道炎的病理改變。第八章肝膽胰腺疾病病理學【目的要求】1.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基本病變、臨床病理類型及特點2.肝硬化的概念、分類、病因和發(fā)病機制:3.門脈性和壞死后性肝硬化的病變和臨床病理聯(lián)系膽汁性肝硬化的病變;膽石癥、膽管炎和膽囊炎,胰腺炎的病理改變第九章消化道腫瘤病理學【目的要求】一、掌握:1.胃癌的病變、類型,早期胃癌的概念,良、惡性潰瘍的鑒別,胃癌的擴散和轉移;4.原發(fā)性肝癌的病因、類型及病變;5.胰腺癌的病理改變.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病因、擴散和轉移第十章腹部檢査與腹部常見疾病的體征【目的要求】1.腹部檢査的方法(視、觸、叩、聽)、順序和內容:2.腹部體表標志及分區(qū)與腹腔內臟的對應關系。腹部常見體征及其臨床意義。腹部常見疾病的主要癥狀、臨床特點和體征。第^一章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的診斷學【目的要求】2.上述癥狀的臨床表現(xiàn):部位,性質、程度、誘發(fā)因素、發(fā)作時間以及與體位的關系;3.上述癥狀的問診要點:起病情況、性質和嚴重程度、時間、伴隨癥狀以及PQRST表示腹痛、腹瀉和便秘的發(fā)生機制和伴隨癥狀。引起腹痛、腹瀉和便秘的常見疾病、臨床診斷要點和總的處理原則。第十二章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的診斷學【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