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PAGE2專題04古詩歌閱讀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古代詩歌閱讀(2022·湖南·長郡中學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江上李商隱萬里風來地,清江北望樓。云通梁苑①路,月帶楚城秋。刺字②從漫滅,歸途尚阻修。前程更煙水,吾道豈淹留。【注】①梁苑,一名梁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園圍,故址在今開封市東南。②刺字,刺于名帖上的字(官職、姓字)。《后漢書·禰衡傳》:“禰衡避難荊州,來游許下。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于刺字漫滅?!?.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句以“萬里”二字落筆,境界闊大;“風”渲染出凄冷氛圍,奠定情感基調(diào)。B.三四兩句寫詩人眼前所見,云彩浮動,飄向梁園;月照楚地,帶著濃濃秋意。C.第六句中的“阻修”,意為阻隔又遙遠,與《蒹葭》中“道阻且長”意思相同。D.全詩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感嘆遭遇,悲涼之中又包含著些許憤慨。2.請簡要分析本詩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敬鸢浮?.B
2.①詩人借云寄意,望月懷鄉(xiāng),含蓄地抒發(fā)了有家難歸的郁悶之情;②借用禰衡刺字漫滅的典故,抒發(fā)仕途坎坷、懷才不遇的失意之情;③尾聯(lián)寫前程似“煙水”般渺茫,詩人無奈滯留他鄉(xiāng),抒發(fā)前途迷茫之感?!痉治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B.“三四兩句寫詩人眼前所見”錯誤。“梁園路”并非詩人眼前所見,當為想象,意思是說故鄉(xiāng)遠在天邊。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聯(lián)“萬里風來地,清江北望樓”意思是“迎面吹來的風似乎從萬里之外的故鄉(xiāng)吹來,我站在高樓上眺望遠方”;頸聯(lián)“云通梁苑路,月帶楚城秋”意思是“云彩浮動似乎通向遠處的故鄉(xiāng),月照楚地,帶著濃濃秋意”。詩人于月夜登高懷遠,借云寄意,含蓄地抒發(fā)了有家難歸的郁悶之情。頷聯(lián)“刺字從漫滅,歸途尚阻修”意思是“那名帖上的字已經(jīng)漸漸淡去,而歸途茫?!薄T娙私栌枚[衡刺字漫滅的典故,抒發(fā)了仕途坎坷之意;“阻修”,意為阻隔又遙遠。官場不得已,而歸途又漫漫,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失意之情。尾聯(lián)“前程更煙水,吾道豈淹留”意思是“前程就像‘煙水’一樣飄渺迷茫,我的歸程怎能就此滯留呢?”詩人把前程比作“煙水”,表達了前途迷茫的感慨和滯留他鄉(xiāng)的無奈。(2022·湖南·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子規(guī)①吳融②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湘江日暮聲凄切,愁殺行人歸去船?!咀ⅰ竣僮右?guī):杜鵑鳥,傳說蜀國國王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帝不已。②吳融: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3.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用典,寫亡國之君化身為鳥,離開故土,長年飄零,為后文抒寫悲慨之情做鋪墊。B.頸聯(lián)寫子規(guī)棲身雨中綠樹,月掛中天,夜晚漫長難耐,鳥兒急切盼望第二天的到來。C.尾聯(lián)如同特寫,湘江水逝,暮日將沉,子規(guī)聲聲叫喚,船行水上,更增行人愁悵之情。D.全詩借物抒情,重點描寫子規(guī)凄切啼聲,抒發(fā)詩人仕途失意而又遠離故鄉(xiāng)的痛苦心情。4.本詩頷聯(lián)手法豐富,請結(jié)合詩句加以分析?!敬鸢浮?.B
4.①用典(或聯(lián)想):子規(guī)(即杜鵑鳥)凄苦啼叫,滴在花上,花瓣因而化為血紅。②視聽結(jié)合:子規(guī)啼叫為聽覺;花成血、草似煙為視覺。③比喻:將杜鵑花色比喻成鮮血顏色(此處兼有夸張,寫紅色之濃),春草繁盛之景比喻成朦朧煙霧。④對比:花開如血,草長如煙,一慘淡悲涼,一欣欣自如,兩者形成鮮明對比。⑤虛實結(jié)合:山花盛開為眼前實景,舊苑草盛為想象虛景。(答滿三點,言之有理即可。)【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能力。B.“月掛中天,夜晚漫長難耐,鳥兒急切盼望第二天的到來”錯誤。并非月掛中天,而是月已西斜;“欲明天”應(yīng)是天將破曉,而非期待第二天。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頷聯(lián)寫到杜鵑花的來歷,杜鵑花是因為子規(guī)的凄苦啼叫,然后鮮血滴在花上,花瓣因而化為血紅。所以此處使用了杜鵑啼血的典故。頷聯(lián)的上句寫到杜鵑的啼叫,為聽覺描寫;同時,上句還寫到如血的杜鵑花,下句寫到舊苑如煙的春草,這些屬于視覺描寫,所以頷聯(lián)使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盎ǔ裳敝斜倔w為杜鵑花的花色,喻體為鮮血的顏色,寫出了杜鵑花花色之濃?!安菟茻煛敝斜倔w為春草,喻體為煙霧,寫出了舊苑春來,春草繁盛如同籠罩著一層煙霧。所以頷聯(lián)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頷聯(lián)的上句寫到杜鵑花是杜鵑的悲啼形成的,杜鵑花的花色就如同鮮血的顏色,讓人內(nèi)心生悲;而下句寫到舊苑的春草欣欣向榮的景象,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頷聯(lián)使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本詩的題目為“杜鵑”,并且首聯(lián)通過用典的手法寫到亡國之君化身為鳥,離開故土,長年飄零,所以所描寫的杜鵑花為眼前之景,是一種實寫,那么下句就是作者對舊苑情景的一種想象,是虛寫。所以頷聯(lián)使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2022·湖南岳陽·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yīng)物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5.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這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首聯(lián)寫送別之地,緊扣“雨”“暮”的主題。B.“微雨里”的“里”字,既顯示雨絲纏身之狀,又描繪出一個細雨籠罩的朦朧浪漫場面。C.詩中的雨雖是微雨卻下得細密,以致船帆漲滿,鳥兒飛緩。D.暮雨中航行江上,鳥飛空中,海門不見,浦樹含滋,意境開闊渺遠。6.詩中“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兩句歷來為人稱道,請結(jié)合詩句賞析其中的妙處?!敬鸢浮?.B
6.“遲”“重”二字用意精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帆來鳥去為動,但帆不能進,鳥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表現(xiàn)出離別之時的依依不舍之情?!澳薄摆ぺぁ边\用疊詞,展現(xiàn)了細雨朦朧的景象,渲染出濃濃的離愁別緒。更為詩歌增添音韻美,是感情更加纏綿濃重。作者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那冥冥暮色,霏霏煙雨,渲染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遙念。去鳥是遠去行人寫照。【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及分析概括詩人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浪漫場面”錯誤。首聯(lián)“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起句點“雨”,次句點“暮”,直切詩題中的“暮雨”二字。以楚江點“雨”,表明詩人正佇立江邊,這就暗切了題中的“送”字?!拔⒂昀铩钡摹袄铩弊?,既顯示了雨絲纏身之狀,又描繪了一個細雨籠罩的壓抑場面。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答題時,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從“遲”“重”二字用意,“漠漠”“冥冥”兩疊詞運用以及寓情于景的手法三個角度進行賞析即可?!澳珌碇?,冥冥鳥去遲”,江面水汽迷蒙帆影重重,天色昏暗鳥兒緩緩歸去。細雨濕帆,帆濕而重;飛鳥入雨,振翅不速。雖是寫景,但“遲”“重”二字用意精深。從景物狀態(tài)看,有動,有靜。“帆來”“鳥去”表動作,為動景,但帆重猶不能進,鳥遲似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表現(xiàn)出依依不舍之情。從畫面設(shè)置看,帆行江上,鳥飛空中,顯其廣闊,“漠漠”“冥冥”運用疊詞,“漠漠”,水氣迷茫的樣子;“冥冥”,天色昏暗的樣子。生動地展現(xiàn)了細雨朦朧的景象,讓整個畫面都籠罩在煙雨薄暮之中,都染上離愁別緒。音韻和諧優(yōu)美,為詩歌增添韻律美。所謂景的設(shè)置,總是以情為轉(zhuǎn)移的。這是寓情于景。在這首詩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煙雨,固然是詩人著力渲染的,以求與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來襯托暮雨的景物,也無不寄寓著詩人的匠心,掛牽著詩人的情思。此詩只寫來帆,則暗示離舟已從視線中消失,而詩人仍久留不歸,同時又以來帆的形象來襯托去帆的形象,而對來帆的關(guān)注,也就是對去帆的遙念。其間的離情別緒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濕行遲的去鳥應(yīng)該也是遠去行人的寫照。(2022·湖南·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汴河①懷古(其二)皮日休②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③,共禹論功不較多。[注]①汴河,即京杭大運河。②皮日休,晚唐詩人。③水殿龍舟事,隋煬帝乘龍舟下?lián)P州游玩之事。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起筆點題,詩人由汴河聯(lián)想到修建運河的隋朝并認為它是因此而亡。B.第二句承上寫河,從時空上敘寫汴河貫通千里的航運功能,含贊美之意。C.第三句轉(zhuǎn)向議論暗批隋煬帝耗費民力乘龍舟沿汴河下?lián)P州游玩之事。D.第四句以頌揚合,借用典故高度贊美了隋煬帝修建汴河的偉大歷史功績。8.《汴河懷古》(其二)是一首詠史詩,詠史詩貴在見解不俗?!伴_河同,而所以開河不同,語奇而確”,這是清代詩人陸次云對此詩的評價,他認為皮日休關(guān)于隋朝開鑿京杭大運河這一歷史事件的議論新奇且令人信服,請你簡要分析?!敬鸢浮?.A
8.①世人認為隋朝滅亡原因是開鑿了大運河,徹底否定了隋煬帝這一壯舉。但是詩人認為隋朝滅亡原因不在開鑿運河本身,而在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出發(fā)點,即不顧百姓疾苦只顧自己享樂。②詩人認為隋煬帝開通的大運河在客觀上造福后人,其偉大功績甚至能夠與大禹治水的功績相提并論。③詩人并沒有附和世人的觀點,而是站在歷史的角度,用更加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了京杭大運河的巨大價值,力排眾議,見解獨到深刻,氣勢非凡。【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詩人……并認為它是因此而亡”錯。結(jié)合原句“盡道隋亡為此河”中“盡道”一詞可知,不是詩人認為,而是“世人”認為。故選A。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思想內(nèi)容及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詩歌從隋亡于大運河這種論調(diào)說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設(shè)難,予以批駁。詩中說:很多研究隋朝滅亡原因的人都歸咎于運河,視為一大禍根,然而大運河的開鑿使南北交通顯著改善,對經(jīng)濟聯(lián)系與政治統(tǒng)一有莫大好處,歷史作用深遠。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時間之長;說“千里”,以見因之得益的地域之遼闊;“賴”字則表明其為國計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帶贊許的意味。此句強調(diào)大運河的百年大利,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diào),使人耳目一新。大運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煬帝的暴行還是暴行,皮日休是從兩個不同角度來看開河這件事的。當年運河竣工后,隋煬帝率眾二十萬出游,自己乘坐高達四層的“龍舟”,還有高三層、稱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雜船無數(shù)。船只相銜長達三百余里,僅挽大船的人幾近萬數(shù),均著彩服,水陸照亮,所謂“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隱《隋宮》,其奢侈靡費實為史所罕聞。第三句“水殿龍舟事”即指此而言。作者對隋煬帝的批斥是十分明顯的。詩人認為隋朝滅亡原因不在開鑿運河本身,而在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出發(fā)點,即不顧百姓疾苦只顧自己享樂。詩人對隋亡的原因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未隨聲附和世人的觀點,而是而是站在歷史的角度,用更加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了京杭大運河的巨大價值,力排眾議,見解獨到深刻,氣勢非凡。(2022·湖南懷化·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贈闕下裴舍人①【唐】錢起二月黃鶯飛上林②,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③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咀⑨尅竣僮髡呷嗡{田尉時做此詩求裴舍人引薦。舍人:指中書舍人,其職責是草擬詔書,任職者須有文學資望。②上林:指上林苑,漢武帝時據(jù)舊苑擴充修建的御苑。此處泛指宮苑。③長樂:即長樂宮。西漢主要宮殿之一,在長安城內(nèi)。這里借指唐代長安宮殿。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明了時間、地點,真實地描繪了詩人在早春二月所見到的黃鸝成群地飛鳴追逐,綠樹成蔭,春意盎然的景象。B.頷聯(lián)描寫了舒緩的鐘聲,濃翠的柳樹,蒙蒙細雨等景物,若隱若現(xiàn)地讓人看到了裴舍人的影子。C.頸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寫雖有和煦的陽光卻無法讓凝聚在詩人心頭的愁云消散。盡管自己懷才不遇,但一顆心卻仍然想報效君主。D.尾聯(lián)中“十年猶未遇”的“十”字雖是虛指,但也極言時間之長,用了一個“猶”字,更充分地反映了詩人的求官心切之情。10.這是一首投贈詩、作者是如何表達恭維求援之意的?【答案】9.A
10.⑴前兩聯(lián)寫景,意在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表現(xiàn)對裴舍人的贊揚,含恭維之意。⑵后兩聯(lián)直抒胸臆。既有窮途之恨,又有希望裴舍人援引之意?!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真實地描繪了”錯。此詩作于詩人任藍田尉時,而描寫景色是京城景色,是作者的想象,不是真實場景。故選A。10.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此詩的開頭四句,詩人并未切入正題,像不經(jīng)意地描繪了一幅艷麗的宮苑春景圖,寫的都是皇宮苑囿殿閣的景色。但這四句并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詩人的目的,是在“景語”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隨御輦,侍從宸居,就能看到一般官員看不到的宮苑景色。當皇帝行幸到上林苑時,裴舍人看到上林苑的早鶯;皇帝在紫禁城臨朝時,裴舍人又看見皇城的春陰曉色;裴舍人草詔時,更聽到長樂宮舒緩的鐘聲;而龍池的柳色變化及其在雨中的濃翠,自然也是裴舍人平日所熟知的。四種景物都若隱若現(xiàn)地使人看到裴舍人的影子??梢姡m然沒有一個字正面提到裴舍人,但實際上句句都在恭維裴舍人。恭維十足,卻又不露痕跡,可見手法高妙。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寫到請求援引的題旨上,后兩聯(lián)直抒胸臆,既有窮途之恨,又有希望裴舍人援引之意。頸聯(lián)自傷不遇,表明愁云難散,雖然如此,作者還是表示自己有一顆為朝廷做事的衷心。最后一聯(lián),緊承上聯(lián),繼續(xù)訴說“窮途”之恨?!笆戟q未遇”中的“十”字雖是虛指,但也極言時間之長,接著又用了一個“猶”字,更充分地反映了他的求官心切之情?!靶摺弊址浅G擅?,它一方面寫出自己請求裴舍人援引之意;另一方面又對戴華簪的舍人寄予羨慕、恭維之情。(2022·湖南長沙·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再和明妃曲【注】歐陽修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夸。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耧L日暮起,飄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注]當時朝廷向遼、西夏采取以歲幣換和平的政策,詩人有志于改革弊政。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古體詩(樂府),前八句略敘王昭君入塞和親史實,并融入議論,譴責漢元帝枉殺畫工,從而引出后文。B.詩人用反語語氣諷刺漢元帝的和親政策:對近在身邊的王昭君之美丑都不能了解,又怎能制服萬里之外的匈奴呢?C.詩人在直斥和親政策之拙劣后,以對“淚”形象化的描繪,著意渲染悲劇氣氛,曲顯王昭君辭別漢宮時的痛苦內(nèi)心。D.結(jié)尾二句表面上指責王昭君出塞和親完全是咎由自取,實則借昭君之酒杯來澆胸中塊壘,流露出對自己際遇的感慨。12.歐陽修曾于酒后對其子夸贊這首詩說:“太白不能為,惟杜子美能之?!睂Υ?,你是如何理解的?請結(jié)合全詩,從風格、題材、手法的角度簡要分析?!敬鸢浮?1.D
12.①詩歌風格上:李白古體詩多為浪漫主義,杜甫詩歌基本是現(xiàn)實主義,此詩是一首樂府詩,在形式上有明顯的散文化傾向,平實曉暢,屬現(xiàn)實主義詩歌。②詩歌題材上:此詩為詠史之作,借古諷今,借漢以和親乞求和平,來暗指北宋以輸送財物于遼來乞求和平,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更符合杜甫詩“詩史”特點。③詩歌手法上:此詩融敘事、描寫、議論于一體,具有強烈的諷喻之意,但妙在輕筆一點,含而不露,不似李白詩歌洋洋灑灑、一瀉千里?!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D.“結(jié)尾二句表面上指責王昭君出塞和親完全是咎由自取”錯誤。結(jié)尾二句表面上是以慰藉的口吻要昭君不必怨天尤人,只好自嘆紅顏薄命。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風格、題材、手法的綜合鑒賞能力。①詩歌風格上:李白是浪漫主義詩風的代表,他的詩大多為浪漫主義,而杜甫是現(xiàn)實主義詩風的代表,他的詩大多為現(xiàn)實主義。這首詩是一首樂府詩,在形式上句子有長有短,有明顯的散文化傾向,而且通俗易懂,風格上屬于現(xiàn)實主義詩歌。②詩歌題材上:本詩前八句略敘王昭君入塞和親史實,接著反語語氣諷刺漢元帝的和親政策,然后直斥元帝和親政策之拙劣,致陷昭君于不幸的境地,以“明妃去時淚”四句的形象描繪來渲染悲劇氣氛,暗示昭君辭別漢宮時的內(nèi)心苦痛,最后以“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結(jié)束全詩,表面上以慰藉的口吻要昭君不必怨天尤人,只好自嘆紅顏薄命,實則感慨萬端,表現(xiàn)了對昭君不幸遭遇的無限同情,也流露出對自己際遇的感慨。所以此詩為詠史之作,借古諷今,借漢以和親乞求和平,來暗指北宋以輸送財物于遼來乞求和平,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更符合杜甫詩“詩史”特點。③詩歌手法上:本詩前八句略敘王昭君入塞和親史實,并融入議論,譴責漢元帝枉殺畫工,從而引出后文,接著用反語語氣諷刺漢元帝的和親政策,然后直斥元帝和親政策之拙劣,致陷昭君于不幸的境地,然后又描寫了昭君辭別漢宮時內(nèi)心的苦痛,融敘事、描寫、議論于一體,具有強烈的諷喻之意,但妙在輕筆一點,含而不露,不似李白詩歌洋洋灑灑、一瀉千里。(2022·湖南·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悲歌行(節(jié)選)李白悲來乎,悲來乎。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君有數(shù)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悲來乎,悲來乎。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yīng)不守。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悲來乎,悲來乎。鳳凰不至河無圖,微子去之箕子奴[注]。漢帝不憶李將軍,楚王放卻屈大夫。[注]商未周伐紂時,有鳳凰落在岐山上,黃河里發(fā)現(xiàn)了一只背上有圖的大龜,均為祥兆,于是周才伐紂。微子和箕子都是紂王的至親,因奸臣當?shù)溃⒆佑駸o力,辭官離去,而箕子則被人陷害,貶為奴隸。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開頭直抒胸臆,運用反復手法增強氣勢,與《將進酒》的開頭有相似之處。B.酒宴上,詩人唱出了“天下無人知我心”的孤獨寂寞,正應(yīng)和了“古來圣賢皆寂寞”。C.詩人認為,雖然天地長久,但富貴不能長久,生死人人如此,對富貴生死的態(tài)度很鮮明。D.第三章運用典故,寫出微子、箕子、李將軍和屈原的遭遇,詩人慶幸自己無此經(jīng)歷。14.本詩情感較為豐富,請簡要分析。【答案】13.D
14.①孤獨與寂寞。“天下無人知我心。”②熱烈與歡樂?!扒嬴Q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雹蹖Ω毁F生死的淡然?!肮略匙鋲炆显拢翼氁槐M杯中酒。”④懷才不遇的憤激?!傍P凰不至河無圖,微子去之箕子奴。漢帝不憶李將軍,楚王放卻屈大夫?!薄痉治觥?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D.“詩人慶幸自己無此經(jīng)歷”分析錯誤,這里是以微子、箕子、李廣和屈原等自喻,從而為古人也為自己的懷才不遇鳴不平。故選D。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人情感的能力。(1)孤獨與寂寞?!氨瘉聿灰鬟€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的意思是:悲來了不悲也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此時的李白已經(jīng)是步入了人生的晚年,曾經(jīng)的理想抱負,曾經(jīng)的萬丈豪情,或許已經(jīng)和那曾經(jīng)的大唐盛世一起埋葬在那再也回不去的時光中,站在盛唐詩歌的頂峰,一身仙風道骨,瀟灑不羈,也就注定了他“高處不勝寒”,或許真的是“古來圣賢皆寂寞”。(2)熱烈與歡樂?!扒嬴Q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的意思是:彈琴飲酒的樂處兩相得到,一杯酒下肚不亞于得到千兩金。宴會氛圍又重新轉(zhuǎn)入熱烈和歡快之中,這和《將進酒》中“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痹谇楦懈裾{(diào)上有異曲同工之處。(3)對富貴生死的淡然。“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的意思是:縱然富貴百年又怎樣,一生一死人人都會有。免不了月下孤猿坐墳啼,如此說還應(yīng)再盡一杯酒。在這里李白也明確表明了他的富貴觀,就如同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他的浪漫灑脫心境也決定了他對金錢、對生死看得很淡。(4)懷才不遇的憤激?!傍P凰不至河無圖,微子去之箕子奴。漢帝不憶李將軍,楚王放卻屈大夫”的意思是:鳳鳥不來,河不出圖,國運將衰,賢臣微子離開朝廷便出走,賢臣箕子佯裝瘋癲為人奴。漢帝不封功臣李廣為侯,楚王放逐了忠臣屈大夫。李白身負傲世才華,有著強烈的“濟蒼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yún)s懷才不遇。這里是以微子、箕子、李廣和屈原等自喻,從而為古人也為自己的懷才不遇鳴不平。(2022·湖南·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三月①韓偓辛夷才謝小桃發(fā),踏青過后寒食前。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②魂斷草連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咀ⅰ竣偬斓v四年(907),地方軍閥朱溫篡唐,建國號曰“梁”,韓偓作為前朝重臣已被排擠出朝廷,本詩是他晚年流寓福建所作。②〔漢陵〕漢代帝王的陵園。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夷花和小桃花一前一后開放,正是一幅三月春日、富有詩意的畫面。B.頷聯(lián)流暢地連用三個數(shù)詞,但所表達的情感卻在兩句之間發(fā)生了急轉(zhuǎn)。C.詩人流離福建,眼見吳地江海連通、陵闕芳草連天,不由得心生感傷。D.全詩情感細膩,格律謹嚴,用典恰當,體現(xiàn)出了詩人創(chuàng)作技藝的老道。16.三月本是春光大好,為什么詩人反倒生出愁緒?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答案】15.C
16.①詩人老去。四時本來每年輪轉(zhuǎn),常有三月春光,但人的年華老去卻是不可逆的;②政局動蕩,王朝覆滅。詩人借詠嘆漢代陵園芳草連天,隱含對朱溫篡唐、唐朝覆滅的感慨;③詩人對此無可奈何。詩人年老流離,遠離朝廷,對時光流逝和政局動蕩都無力改變,只得借醉酒和酣睡聊以消愁?!痉治觥?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C.“眼見吳地江海連通、陵闕芳草連天”錯誤。結(jié)合注釋“本詩是他晚年流寓福建所作”可知,“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是虛寫,并非詩人親眼所見。故選C。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題問的是詩人產(chǎn)生愁緒的原因,因此答案的內(nèi)容應(yīng)是一些能引發(fā)“愁”的事件或情況。第一句就說明寫詩時是早春時節(jié),這樣的時節(jié)是充滿生氣的,綠地草長鶯飛,萬物漸欣漸榮。在這樣的日子出去踏青是再好不過的了。頷聯(lián)的前半句“四時最好是三月”,正好說明“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就好比一個人的少年時期——一個精力充沛、活力無限的時期,然而少年時期也像春天的三月那樣,晃一晃就過去了。韓偓在這里就借用短暫的三月來感嘆少年時期的一去不復返,讓人不禁感傷起來。頸聯(lián)中“漢陵魂斷草連天”,“漢陵”是漢朝天子的陵園,“漢陵魂斷草連天”,漢朝天子建立的輝煌大業(yè)早已成為歷史,今也只剩陵墓斷碑伴著雜草叢生。詩人借詠嘆漢代陵園芳草連天,隱含對朱溫篡唐、唐朝覆滅的感慨。尾聯(lián)“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新增添的憂煩苦悶和舊有的遺憾悔恨,讓詩人無可奈何,如今的他除了借酒醉酣睡,還能做什么來改變這些事實呢?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政局動蕩都無力改變,只得借醉酒和酣睡消愁。整首詩由春光短暫的三月寫到人生的少年,又寄寓著國家滅亡的哀痛。春天的三月快得讓人無奈,少年的大好光陰逝去讓人無奈,國家變遷更讓人無奈,這首詩傾注著詩人對國家的眷戀。(2022·湖南·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書憤二首(其一①)陸游白發(fā)蕭蕭臥澤中,只憑天地鑒孤忠。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②。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咀ⅰ竣賹懽鞔嗽姇r,陸游73歲,閑居鏡湖邊已多年。②張巡,安史之亂中,死守睢陽數(shù)月,被俘后仍罵敵不止。最后竟嚼齒吞舌,不屈而死。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首聯(lián)的一個“臥”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自己孤居山野,無所作為的狀態(tài),為下文情感的抒發(fā)做鋪墊。B.詩歌頷聯(lián)寫蘇武的“厄窮”,張巡的“憂憤”。這是運用典故來含蓄地表達詩人自己的困境與憂憤。C.詩歌頸聯(lián)對仗精工,細膩地描畫出“上林苑”“洛陽宮”這些皇家園林宮殿在春雨夜月中美好的景象。D.詩歌尾聯(lián)一吐胸臆,直點主題,語氣激昂,情緒悲壯,表現(xiàn)出“亙古男兒一放翁”的英雄本色。18.陸游曾說:“蓋人之情,悲憤積于中而無言,始發(fā)為詩”(《渭南文集》,試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中積累了陸游怎樣的“悲憤”?!敬鸢浮?7.C
18.首聯(lián)以“白發(fā)蕭蕭”的外貌描寫,一個“臥”字的動作描寫,表達出詩人因年邁力衰,遠離朝廷而生的悲憤;頷聯(lián)運用典故,以蘇武忠心不改,卻遭遇長久的困厄,張巡的矢志不渝也只能徒然地死去而感傷自己也空有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的悲憤;頸聯(lián)虛寫淪陷區(qū)的皇家園林與宮殿已經(jīng)如此荒涼與頹敗,朝廷卻沒有收復的行動與打算,讓詩人悲憤不已??傊?,這首詩歌抒發(fā)的是自己滿懷壯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悲憤?!窘馕觥?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C.“細膩地描畫出‘上林苑’‘洛陽宮’這些皇家園林宮殿在春雨夜月中美好的景象”錯誤。這里是虛寫想象中的淪陷區(qū)皇家園林宮殿荒涼頹敗的景象。故選C。18.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聯(lián)寫到作者這白發(fā)稀疏的老頭幽住在鏡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報國無門的忠肝義腸,其中“白發(fā)蕭蕭”為外貌描寫,寫出作者白發(fā)稀疏的情景,表現(xiàn)詩人的年邁力衰?!芭P”字為動作描寫,作者幽住在鏡湖旁,遠離朝廷生活,而作者對朝廷的忠肝義膽只有天地能洞察,卻報國無門,所以首聯(lián)表達出詩人因年邁力衰,遠離朝廷而生的悲憤。頷聯(lián)寫到遭難的蘇武熬住了十數(shù)年吞氈咽雪的風霜,憂憤的張巡面對叛賊恨得把牙齒咬碎嚼光,這里面運用蘇武和張巡的典故,以蘇武忠心不改,卻遭遇長久的困厄,張巡的矢志不渝也只能徒然地死去來感傷自己也空有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的悲憤。頸聯(lián)寫到絲絲的春雨飄灑在上林苑的亂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見了洛陽宮的斷磚破墻。因作者現(xiàn)在居住在鏡湖旁,所以這里對皇家園林和宮殿的描寫為虛寫,想象淪陷區(qū)的皇家園林與宮殿已經(jīng)如此荒涼與頹敗,朝廷卻沒有收復的行動與打算,讓詩人悲憤不已。尾聯(lián)寫到我的壯心并沒有同年歲一起衰老消亡,縱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壯志和忠心,但自己的壯志和忠心卻不被理解的悲憤。(2022·湖南師大附中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李憑箜篌引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1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詩的首句開門見山,以“吳絲”“蜀桐”突出箜篌構(gòu)造精良、工藝精湛,借此襯托演奏者技藝的高超嫻熟。B.前四句先寫琴、聲,再寫人,時間和地點一前一后穿插其中。這樣突出了樂聲,有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效果。C.“夢入”兩句,用“老”和“瘦”突出羸弱乏力的魚龍竟伴著音樂騰躍起舞,形象地寫出了音樂的神奇魅力。D.詩人通過對樂聲及其效果的摹繪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達了對李憑技藝的贊賞,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20.清人方扶南把這首詩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推為“摹寫聲音之至文”,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本詩是如何摹寫琴聲及其效果的?!敬鸢浮?9.D
20.①運用比喻、通感(以聲摹聲、以形喻聲)、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來正面摹寫琴聲的特點。比如“芙蓉泣露香蘭笑”描寫樂聲從悲戚轉(zhuǎn)為歡快。如“芙蓉泣露”“香蘭笑”。②通過夸張地描摹音樂效果來側(cè)面烘托音樂本身。比如“空山”“江娥”兩句。③運用浪漫主義(想象)的方法,通過瑰麗的神話世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世界。詩歌后六句,寫到女媧補天、神山神嫗、老魚瘦蛟、吳剛月兔都為李憑的彈奏沉迷不已。想象大膽,意象瑰麗神奇,令人浮想聯(lián)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分析】19.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D.“詩人通過對樂聲及其效果的摹繪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錯,詩歌是通過對琴聲及其效果的描摹和聯(lián)想,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對樂曲的感受和評價。故選D。20.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①運用比喻、通感(以聲摹聲、以形喻聲)、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來正面摹寫琴聲的特點?!败饺仄丁币钥奁穆曇裟憳仿暤钠鄳K,又以露水在殘荷上滾動、滑落的視覺感受比喻樂聲的悲切。“香蘭笑”既描摹出樂音聽覺上的流麗爽朗,它還能給人以“笑靨如花”的視覺感受。②通過夸張地描摹音樂效果來側(cè)面烘托音樂本身。比如“空山”“江娥”兩句,寫出樂聲使浮云凝滯,仿佛在俯首諦聽,使善于鼓瑟的湘娥與素女,也被打動得潸然淚下。極力夸張音樂的魅力,側(cè)面烘托了音樂的動聽和凄美。③運用浪漫主義(想象)的方法,通過瑰麗的神話世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世界?!芭畫z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樂聲傳到天上,正在補天的女媧聽得入了迷,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職守,結(jié)果石破天驚,秋雨傾瀉。這種想象是何等大膽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皦羧肷裆浇躺駤?,老魚跳波瘦蛟舞”詩人又從天庭描寫到神山。那美妙絕倫的樂聲傳入神山,教令神嫗也為之感動不已;樂聲感物至深,致使“老魚跳波瘦蛟舞”?!皡琴|(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成天伐桂、勞累不堪的吳剛倚著桂樹,久久地立在那兒,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憑深夜的露水不停在灑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濕,也不肯離去。詩歌后六句,寫到女媧補天、神山神嫗、老魚瘦蛟、吳剛月兔都為李憑的彈奏沉迷不已。想象大膽,意象瑰麗神奇,令人浮想聯(lián)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2022·湖南郴州·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掼b湖女俠(其三)①徐自華慷慨雄談意氣高,拼流熱血為同胞。忽遭讒謗無天日,竟作犧牲斬市曹。羞煞衣冠②成敗類,請看巾幗有英豪。冤魂豈肯甘心滅,飛入錢塘化怒濤注:①鑒湖女俠:即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②衣冠:古代士以上的服裝,后引申指世族、士紳,亦指男人。③相傳伍子胥被賜劍自刎而投尸江中,死后發(fā)怒而掀起了錢塘江潮。2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豪氣縱橫。秋瑾性格豪爽氣度高尚,流血犧牲不為己,寓贊美之情于高度評價之中。B.詩歌感情蘊藉。秋瑾遭受統(tǒng)治者的誹謗最后還被殺害于鬧市,詩人憤懣不平之情溢于言表。C.詩歌語言淺近。頸聯(lián)說古往今來的男子中有衣冠禽獸之徒,亦有英雄豪杰,明白如話。D.詩歌善于用典。尾聯(lián)化用伍子胥銜恨化作錢塘怒濤之事,說秋瑾死不甘心,用典貼切自然。22.本詩感情真摯,意蘊豐富。請結(jié)合全詩,作具體分析。【答案】21.C
22.①品質(zhì)高貴。首聯(lián)直白地寫出了秋瑾流血犧牲不為己的忘我、無私、無畏的革命崇高品質(zhì)和視死如歸、義無反顧的斗爭精神。②情感憤懣。頷聯(lián)寫秋瑾“遭讒謗”后又被“斬市曹”既表現(xiàn)了作者對摯友英勇獻身的沉痛悼念,又表達了憤懣不平之情。③諷刺有力。頸聯(lián)中“羞煞衣冠”一詞,痛斥民族敗類,表達了詩人對背叛革命的走狗的嘲諷與鞭撻,盛贊了秋瑾這樣的“巾幗英豪”。④希望暗含。尾聯(lián)寫秋瑾烈士的英魂必將化作革命怒濤,寄寓了詩人對革命前景的期盼與信念,希激起千百萬后繼者繼續(xù)不屈不撓的斗爭?!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鑒賞能力。C.“頸聯(lián)說古往今來的男子中有衣冠禽獸之徒,亦有英雄豪杰”理解錯誤。頸聯(lián)之意:請看女子里面有秋瑾這樣的英雄,她的行為足以使那些成為民族敗類的男子極度羞愧?!敖韼健北局腹糯鷭D女的頭巾,后指婦女。故選C。2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詩的首聯(lián)“慷慨雄談意氣高,拼流熱血為同胞”寫出了秋瑾的英雄氣概與為同胞的自由而英勇犧牲的精神。從而突出了她高貴的品質(zhì)。頷聯(lián)“忽遭讒謗無天日,竟作犧牲斬市曹”描寫了秋瑾悲慘的遭遇,她因為“讒謗”而被斬首在鬧市。此處作者滿懷憤懣,對秋瑾的北海充滿沉痛悼念之情。頸聯(lián)“羞煞衣冠成敗類,請看巾幗有英豪”中,作者痛斥那些民族敗類,他們枉稱自己為士紳,卻干著背叛革命甘為清廷走狗的勾當。此處作者用充滿嘲諷的語氣痛斥出賣秋瑾的朝廷走狗。同時也盛贊了秋瑾是“巾幗英豪”。尾聯(lián)“冤魂豈肯甘心滅,飛入錢塘化怒濤”中化用伍子胥的典故,寫秋瑾烈士的英魂必將化作革命怒濤,帶領(lǐng)廣大革命者取得革命的成功。這一句寄寓了詩人對革命前景的期盼與信念,表明了作者堅定的革命信念。(2022·湖南邵陽·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渭上秋夕閑望①潘閬秋色滿秦川,登臨渭水邊。殘陽初過雨,何地不鳴蟬。極浦涵明月,孤帆沒遠煙。漁人空老盡,誰似太公②賢?【注】①此詩作于潘閬早年落拓江湖之時。②太公,即呂尚,相傳他垂釣于渭濱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談得極為投機,即拜為師。后幫助武王伐紂滅殷,建立周朝。23.下列對詩歌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的鑒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景、敘事,“滿”字突出了秋意的濃烈,“渭水邊”是詩人選取的登臨之地,為下文詳細具體描寫秦川秋色作了鋪墊。B.頸聯(lián)中的“明月”二字,照應(yīng)了詩題中的“秋夕”,“沒遠煙”寫出了水面上孤帆慢慢消失在縹緲的水煙之中的情狀,含有一個時間、空間的變化過程。C.該詩通過對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繪,借助太公垂釣的典故,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D.尾聯(lián)使用對比手法,拿“漁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賢”進行對比,同時也揭示出“漁人”悲劇命運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夠。24.本詩頷聯(lián)寫了哪些意象?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3.D
24.意象:殘陽、秋雨、鳴蟬。手法:①采用視聽結(jié)合或聲色結(jié)合的手法,“殘陽初過雨”屬于視覺描寫,“何樹不鳴蟬”屬于聽覺描寫。②動靜結(jié)合,“殘陽初過雨”屬于靜態(tài)描寫,“何樹不鳴蟬”屬于動態(tài)描寫。③借景抒情,靜謐的黃昏時分,一陣小雨剛過,天上掛著一輪西沉的殘陽,四周響起了蟬的鳴叫聲。詩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畫出一幅清新幽美的秋日黃昏圖景?!窘馕觥?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綜合賞析能力。D.“同時也揭示出‘漁人’悲劇命運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夠”分析有誤。尾聯(lián)表面是感嘆無人如太公之賢,實則是說無人賞識,無太公的際遇。故選D。24.本題考查學生概括詩歌的意象、賞析詩歌手法的能力。第一問:頷聯(lián)“殘陽初過雨,何地不鳴蟬”,描寫的是秋天傍晚的景致,雨后還能看到殘陽,樹上的蟬都在鳴叫。頷聯(lián)描寫的意象是:殘陽、秋雨、鳴蟬三個意象。第二問:“殘陽初過雨”屬于靜態(tài)描寫,“何地不鳴蟬”屬于動態(tài)描寫:靜謐的黃昏時分,一陣小雨剛過,天上掛著一輪西沉的殘陽,四周響起了蟬的鳴叫聲。詩人借助不同的景物,勾畫出一幅靜中有動、時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畫面。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作者寫看到的殘陽和聽到的蟬鳴,殘陽如血,鳴蟬高歌,運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初雨剛過,殘陽顯得更加溫馨美好,鳴蟬又唱起歌來,在傍晚的寂靜中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頗有人間的熱鬧,撫慰了詩人的孤寂。詩人借助豐富多彩的自然景物,表達出對自然的喜愛之情,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022·湖南永州·高二期末)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山中送別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咀ⅰ竣佟冻o·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蔞蔞?!雹诖嗽姙槔畎邹o鄉(xiāng)出蜀時作。25.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維詩開篇以“山中相送”點題:次句用“日暮”“掩柴扉”二語渲染凄清孤寂的氛圍,離情別緒盡寓于其中。B.李白詩以哀憐故鄉(xiāng)江水不離不棄,奔流萬里為己送行作結(jié),既表達了送別之意,又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寄慨深沉。C.王維詩化用《楚辭·招隱士》之典,不粘不滯,不落痕跡,自然真切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真摯之情。D.李白詩的頸聯(lián)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gòu)成海市蜃樓襯托江闊天遠,奇幻瑰麗,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26.兩首詩均為“送別”詩,但在構(gòu)思上別具匠心,極具特色。請簡要分析。【答案】25.B
26.①王詩不寫送別的場景,將本為臨別叮嚀的“王孫歸不歸”一語后置,以別后掩扉獨語的形式出現(xiàn),所表達的情感更加細膩豐富。②王詩從相送到送罷,在時間上完成了三次跳躍,形成多層留白,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③李詩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說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fā)顯出自己思鄉(xiāng)深情,構(gòu)思奇巧,別具匠心。【解析】2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B.“以哀憐故鄉(xiāng)江水不離不棄”錯誤,結(jié)合全詩理解,作者對萬里相送的江水是愛戀、愛憐之情,而非哀憐。故選B。2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構(gòu)思的能力。王維的詩曲折別致,獨具匠心,雖是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超出一般送別詩。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皻w不歸”,作為一句問話,應(yīng)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里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并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后內(nèi)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另外,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里,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nèi)送行者的所感所想,從而有了多層留白,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③李白的詩歌是自己離別故鄉(xiāng),卻不說自己離別之不舍,反把江水擬人,說江水戀戀不舍地送我遠行,對面落筆,顯得十分奇巧。(2022·湖南婁底·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野人送朱櫻杜甫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數(shù)回細寫①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憶昨賜沾門下省②,退朝擎出大明宮。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zhuǎn)蓬③。[注]①寫:這里指將櫻桃從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②賜沾:即沾賜,受到賞賜之意。門下省,杜甫當年任左拾遺,屬門下省。③轉(zhuǎn)蓬:隨風飄轉(zhuǎn)的蓬草。2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蜀櫻桃也自紅”的意思是西蜀的櫻桃也自然地垂下鮮紅的果實,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詩人所經(jīng)歷的時空變化。B.“數(shù)回細寫愁仍破”是說盡管詩人十分細心傾倒櫻桃,但仍恐碰破,櫻桃如此嬌嫩,給詩人增添了一絲哀愁。C.“萬顆勻圓訝許同”一句中“萬”字寫出了櫻桃數(shù)量之多;“訝許同”是說這么多櫻桃大小如此相同,讓人驚嘆。D.以時間詞為標識,全詩可分作三層:前兩聯(lián)一“今日”,第三聯(lián)一“當年”,第四聯(lián)“今日”。28.詩歌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整首詩分析?!敬鸢浮?7.B
28.①“金盤玉箸無消息”承預聯(lián)對當年皇帝賜櫻桃的回憶,表達此時遠離朝廷的傷感與思念,表現(xiàn)詩人對皇朝的忠心。②“嘗新”呼應(yīng)首聯(lián)今日村民贈櫻桃一事,表達詩人嘗櫻的喜悅和對村民的感激之情。③“任轉(zhuǎn)蓬”表達此刻詩人對漂泊生活的無奈之情,暗含憂時傷亂之感?!痉治觥?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B.“給詩人增添了一絲哀愁”錯誤,此處表現(xiàn)的詩人情感不是哀愁,而是對如此嬌嫩的櫻桃的珍愛。故選B。28.本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敖鸨P玉箸無消息”是運用借代的手法,承接上文“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聯(lián)想到皇帝賜給櫻桃的情景,此處借用“金盤玉箸”指朝廷,期盼著朝廷能有消息到來,表現(xiàn)了對朝廷任用自己的期盼和對朝廷的忠心?!皣L新”指“野人相贈滿筠籠”,村農(nóng)以“滿”籃鮮果“相贈”,詩人既有嘗櫻的喜悅又有由此產(chǎn)生的對村民的感激之情?!按巳諊L新”勾起了回憶,“憶昨賜沾門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宮”,在門下省內(nèi)接受櫻桃之賜,退朝時分,徐徐擎出宮門。這二句是追憶任左拾遺時在宮中蒙受恩賜,擎持歸家的情景?!按稳铡卑岛瑢ν羯畹淖纺?,對長安朝廷的思念,有撫今追昔之感。“轉(zhuǎn)蓬”是詩人以蓬草自比,輾轉(zhuǎn)漂泊如蓬草般居無定所,“任”字表明了詩人對漂泊生活的無可奈何之情。(2022·湖南·華容縣教育科學研究室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村中記所見清?錢大昕小小茅檐曲曲籬,墻欹聊借石頭搘。日高編箔烘煙葉,雨歇攜耞打豆萁。香稻已催千頃割,殘荷猶見一枝垂。由來氣候山中別,試補豳風七月詩。注:①錢大昕,乾嘉年間著名學者、詩人,一生仕途順利。乾隆二十七年(1762),錢大昕奉命充湖南鄉(xiāng)試正考官,離京南行。時值初秋,詩人行經(jīng)山間村野,為所見農(nóng)家景象、新秋物候所感,寫了《村中記所見》抒懷。②〔欹(qī)〕傾斜。〔搘(zhī)〕支持?!膊仇B(yǎng)蠶用的竹篩,竹席。〔耞〕連耞,一種用來脫粒的農(nóng)具。③《七月》,《詩經(jīng)?豳風》中的篇名,詩中按季節(jié)氣候的順序,描寫周民辛苦勞動的生活。2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描寫小小的茅檐,曲曲的竹籬,傾斜的茅舍,雖然原始,簡陋,但疊詞中著染了詩人的情感色彩,陋中有質(zhì),樸中含美。B.頷聯(lián)兩句寫了忙碌的農(nóng)事,上句是晴天的情形,下句是雨天的情形,展現(xiàn)農(nóng)人的辛勤勞作,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C.前三聯(lián)的景物是和穆秋色,尾聯(lián)為詩人的感受和意想,用《豳風七月》詩來暗示村民們的悲涼苦辛,是“以樂景寫哀”。D.此詩語言質(zhì)樸自然,風格清新。前六句詩純系寫實,即詩題中的村中“所見”,似農(nóng)村風光的紀錄片。30.頸聯(lián)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9.C
30.(1)先放眼香稻千頃的廣闊田野,然后收回視線,見村邊池塘,殘荷一枝??臻g上由遠及近。(2)“香稻”是所聞,“千頃”“殘荷一枝”是所見,視覺和嗅覺相結(jié)合。(3)用“一枝”與“千頃”相對比,襯托出香稻的滿山遍野,碩果累累(4)“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摘草莓合同協(xié)議
- 雙方合同底賬協(xié)議
- 合資股東協(xié)議合同
- 瑜伽館試用期合同協(xié)議
- 孩子考試協(xié)議合同
- 出租車司機合同協(xié)議范本
- 山地養(yǎng)殖合同協(xié)議
- 酒店加盟協(xié)議合同
- 協(xié)議變更合同未達成一致
- 行政合同和協(xié)議
- 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課件-高一下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2022版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基礎(chǔ)培訓課件
- 孕產(chǎn)期甲狀腺疾病防治管理指南
- 網(wǎng)球項目運營指導方案
-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書法教學的研究》課題結(jié)題匯報課件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Unit1-2單元練習卷(含答案)
- 12《臺階》教學評一致性教學設(shè)計
- 2024版腫瘤患者靜脈血栓防治指南解讀 課件
- 技術(shù)服務(wù)分包合同模板
-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原卷版)
- CJ/T 123-2016 給水用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