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24篇)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相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潔換算。
3、培育學生初步的視察實力、估計重量的實力和推理實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實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打算: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詳細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里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小蘭體重約25()
一個雞蛋約重50()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最終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肯定的難度.假如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老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相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
三、自主探究,探討問題。
1、教學噸的相識。
(1)各小組匯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狀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匯報時,老師剛好板書有關數(shù)量。
(2)提問:那么1噸究竟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
(3)引導:假設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guī)讉€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
老師小結: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依據(jù)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后匯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3噸=()千克
8000千克=()噸
(2)師強調:因為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為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疑
①3噸=()千克5000千克=()噸
②一只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事?
2、探討:“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晰的駕馭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系式有兩個,即: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系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視察比較,使學生相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通過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育學生視察、操作的實力和應用數(shù)學學問解決實際問題的實力。
教學重點:
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三角形高的確定及畫法。
教具打算: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找一找,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師:從這么多圖形中的找到三角形,在生活中對三角形并不生疏,今日我們一起來探討三角形的特性。(板書:三角形的特性)
二、動手操作,構建概念
1.畫一畫,探究三角形的定義
(1)師:你們會畫三角形嗎?現(xiàn)在就在練習本上畫一畫吧。(學生畫三角形)
(2)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對比、評價一下你們畫的三角形。探討: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
(3)師:同學們說了自己的想法,究竟誰說的更精確呢?別焦急,老師先請大家?guī)蛡€忙,推斷老師邀請來的圖形摯友是不是三角形好嗎?(出示下面圖形)
(4)全班溝通,說說這些圖形哪些是三角形,為什么?
學生匯報預設:圖①不是,因為它有四條邊。圖②不是,因為有一條邊彎曲了,不是線段;圖③不是,因為沒有封閉起來;圖④不是,有一條線段多出一部分了;圖⑤是三角形;
(5)師:要推斷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須要哪些條件呢?引導學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老師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重點探討理解“三條線段”、“圍成”。
2.自學課本,相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師:同桌相互指一指,說一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并在自己畫的三角形里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指名說出三角形的邊、頂點和角。
3.介紹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師:為了表達便利,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這個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讓學生給自己畫的三角形標上字母,起個名字。
三、動手操作、學習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訂校服。
2.相識三角形的高和底
師: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課件出示
3.學畫三角形的高。
師:現(xiàn)在同學們已經(jīng)相識了三角形的高,你會畫三角形的高嗎?
(1)學生在練習紙上畫三角形的高。指名學生板演,并講解畫高的方法,老師適當賜予點評。
(2)嘗試在三角形上畫出另外兩條高。探討:三角形有幾組高和底?
(3)全班集體評價,總結三角形高的畫法及留意事項。
4.鞏固練習
師:請你選擇一個喜愛的三角形,畫出已知底邊上的高。老師選出幾幅作品讓學生集體評價。留意指導學生如何畫直角三角形的高。
三、試驗解疑,探究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1.聯(lián)系生活,找尋三角形的特性
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看看生活中的三角形。為什么這些地方要用到三角形呢?
2.嬉戲激趣,發(fā)覺三角形的特性
嬉戲:拉一拉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哪種圖形更堅固?(板書: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3.解決問題,應用三角形的特性
四、鞏固運用,提高相識
1.填空誰最棒。
(1)由三條線段()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條高、()條底。
(3)三角形具有()性。
2.思維大比拼。
小白兔和小猴子都用籬笆圍了一個菜園,誰的方法更堅固些?為什么?
五、總結評價,回顧全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學到了哪些學問?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特性
——具有穩(wěn)定性
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頂點、三個角。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相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潔的計算。
3.進一步培育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實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2、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千米、米之間的換算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復習單位
師:這個是一份上海市的地圖冊,老師也帶來了一張,同學們視察一下,想一想這張地圖冊的厚度是多少呢?生:3毫米
師:那它的寬度有多長?生:7厘米
師:現(xiàn)在我把這張地圖冊綻開,現(xiàn)在它的寬度變成了多少呢?生:1米這是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的三個長度單位,你能給這三個單位按從小到大的依次排一排嗎?生:毫米、厘米、米(老師板書)
它們用字母如何表示?生:mm、cm、m(板書)
(2)生活中的mm、cm、m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生:螞蟻,硬幣的厚度
你覺得1毫米是長還是短?生:很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生:指甲蓋的寬度、回形針
你覺得1厘米是長還是短?生: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米?生:紅領巾
你覺得1米是長還是短?生:有點長
1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10米
1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100米
10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1000米(板書:1000米)
(3)引入
這是哪里?上海迪士尼樂園在今年開園了。
我們康城學校距離上海迪斯尼樂園大約有5()千米
以前學習的長度單位都太小了,今日我們要學習一個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千米的相識”。(板書:千米的相識)
2、相識千米
那1千米有多長呢?
這個1千米和我們1000條紅領巾連起來的1000米有什么關系?一樣長
生活中的1千米有多長呢?
(1)操場繞的1千米
你們去操場上跑步過嗎?100米跑過嗎?操場上的這一段直線跑到就是100米,整個一圈跑道是400米,想一想。1千米要跑幾圈呢?2圈半
(2)直的1千米
想一想:假如走出校門,沿著康新馬路往南走1千米能走到哪里呢?
11號線康新馬路站
(3)豎著的1千米
想一想:假如把1千米豎起來,它有多高呢?陸家嘴金融中心聚集了許多高樓大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千米比這些高樓都要高許多,要2幢上海環(huán)球中心大廈疊起來那么高。也許須要300層樓那么高。
你覺得1千米長不長?長所以:千米通常用來表示較長的路程或者長度。
3、認知千米的練習
(1)填合適的單位
(2)請你改一改(練習紙)
小胖的爸爸媽媽在迪士尼開園不久,就帶他去游玩了,小胖還特點寫了一篇日記來介紹迪士尼。但是同學們看了這篇日記之后都偷偷的笑了,為什么呢?有錯誤請你幫助小胖改一改,完成練習紙第一大題
(3)請你填一填(練習紙)
這是什么?中國地圖,下面的這條線代表的是我國最長的河長江,上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他們的起源地是同一個地方就是時間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有世界是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瑪峰,你能填一填他們各自的長度和高度嗎?(同桌探討一下)完成練習紙其次大題
4、單位轉換
(1)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里會運用到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小胖說:我去迪士尼的路上看到過2次,第一次是這。
但是沒有千米啊,原來公里就是千米,是千米的另一種說法。
小胖說:其次次是高速馬路上就看到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你看。
這個指示牌上沒有千米?。縆m就是千米的字母表達式。
距離我們可以用路牌表示,還可以用數(shù)射線表示。
看到路牌的地方就是0,那下一個出口在哪里?A出口呢?B出口呢?
上海工業(yè)區(qū)呢?
1000米就是1千米,視察數(shù)射線1千米里有幾個100米?
我們學校動身去迪士尼須要5千米?
5千米里有()個1千米,幾個這樣的1000米。所以,5千米=5000米
(2)一起練
8千米=8000米(8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7000米=7千米(7000米里有幾個1000米)
2千米=20xx米(2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6000米=6千米(6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3)自己練
2km=m5km=m
11km=m4000m=km
6000m=km28000m=km
8km+1km=m12km-6km=m
5000m-2km=m
5、總結
今日你學到哪些關于千米的學問?
評價
對比這張課堂評價表的要求,你覺得你這節(jié)課,上課表現(xiàn)得怎么樣?能給自己打幾顆星?請你說說看。
你的同桌呢?也請你來說一說。
板書:
千米的相識
很長
毫米mm(很短)厘米cm(短)米m(長)
1千米(公里)=1000米
1km=1000m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4
三維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閱歷,讓學生在熟識的生活情境中溝通、合作,自主相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化學生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打算: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打算:每人打算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新年聯(lián)歡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日,我們就共同來相識這個新?lián)从选#ò鍟n題)
二、新授
(一)相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細致視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覺。
2、學生自主探究,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假如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究竟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細致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
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精確。
④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shù)一個數(shù)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的確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許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勸服力的數(shù)據(jù)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奢侈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shù)字12走到數(shù)字6,這表示經(jīng)過幾秒?從數(shù)字6走到8,表示經(jīng)過幾秒?請你輕輕告知同桌的小摯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究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假如秒針從數(shù)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shù)字12,這時經(jīng)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改變。
2、讓學生小組合作,細致視察鐘面,自主探究。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日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相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精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精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1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競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驚慌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果嗎?從這張成果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寧靜,快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須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老師報時)
師:信任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子。
四、作業(yè)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教學后記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5
千米的相識
教學內容:
千米的相識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常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公里)的運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干脆影響到學生對于這部分學問正確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干脆性”和“可視性”的體悟或者從感受閱歷比較抽離,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jīng)相識了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會在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與運動會等生活閱歷中接觸到千米(公里),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簡單和學生的生活閱歷結合起來。考慮到學校學生的詳細狀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識四周環(huán)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相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相應的換算。
2、通過實踐活動,親身體驗“1千米原委是多長”,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3、在詳細的生活情境中相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相識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教學難點:
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教學關鍵:
通過親身體驗充分感知1千米原委有多長。
教學打算: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之前已經(jīng)學過了關于長度的單位,說一說,你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你能不能把它們從大到小排列一下?
板書:米(m)厘米(cm)毫米(mm)
請說一說它們之間的進率。
板書: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下面的括號中填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課桌的長度約是100()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492()
學校運動會競賽跑200()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約是2()
(說明: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探究新知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問之間的系統(tǒng)性。)
3、師:國慶節(jié),老師從上海動身到南京,指示牌顯示距離南京還有268(?),后面應當是哪個長度單位呢?
4、揭示課題:用米、厘米都太短了。上海到南京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須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日我們就來相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
板書:千米的相識
(說明:從現(xiàn)實生活動身讓學生產(chǎn)生認知上的沖突,使學生感受到相識千米的必要性。)
二、探究
(一)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如:
1、出示圖片。
圖1:路標。
圖2:限速。
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小結:表示鐵路、馬路等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書:(公里)km
(二)新課綻開:
1、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師:各位同學,請大家看運動場的跑到圖,它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200米,這樣跑幾圈剛好是1000米?(5圈)
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練一練:
2千米=()米(讓學生說想法)
想:2千米就是2個1千米,即20xx米
5千米=()米
想:5千米就是5個1千米,即5000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1千米究竟有多長?
出示學校周邊地圖:這是我們學校四周的地圖,從校門口動身,你認為走到哪里是1
千米呢?(學生探討,溝通,反饋)
(說明:以情激趣,使學生感到生邊到處有數(shù)學,由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
而加深對“千米”的相識。)
三、練習鞏固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jīng)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讓我們來做一些練習,看看同學們的駕馭
狀況。
1.填空
8千米=()米4千米400米=()米
3千米25米=()米2750米=()千米()米
讓學生獨立嘗試,加深對千米的相識。
(2)溝通反饋。
2.選擇題
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身高約4(),每小時能跑40()
A.厘米B.米C.千米
海拔最高的大河位于我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雅魯藏布江,平均高度約為海拔4()
A.厘米B.米C.千米
四、聯(lián)系生活,學會應用
1、十一期間,小丁丁沒有選擇出門旅游,他在少年宮參與完活動打算去圖書館,請問,有幾條路可以選擇?
620m
620m
小丁丁覺得路太遠了,他確定打車,請你任選走法,計算一下長度,假如選擇出租車,你的選擇起步價夠嗎?
五、課后實踐:
1、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估一估走一千米須要多長時間。
(說明:千米的實際長度的感知,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有更為深刻的相識)
六、板書:
千米的相識
千米(公里)km米(m)厘米(cm)毫米(mm)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00米=1千米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6
九年義務教化課本三年級第一學期第56-58頁
《三角形的分類(2)》是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幾何小實踐》中的圖形概念教學內容,本內容的教學分為2個課時,教材第一課時呈現(xiàn)了小亞動手拼搭三角形框架的情境,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顏色的小棒來拼搭三角形框架,也就是不同長度的邊來拼搭三角形,并通過視察、比較按邊的長短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從而相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并體會它們之間的包含關系。教材其次課時是通過“折一折”與“畫一畫”等詳細操作活動來發(fā)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并利用對稱性了解等腰三角形兩底腳相等,等邊三角形三個角相等。本節(jié)課為第一課時教學。
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相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還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相識了軸對稱圖形。在日常生活中也對三角形有了一些接觸和了解。
1、通過動手拼搭三角形框架進一步相識三角形。在操作過程中提高發(fā)覺問題、解決問題的實力。
2、通過視察、比較按邊的長短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并相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發(fā)覺它們之間的包含關系。
3、在動手操作中初步探究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特征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想象實力,滲透分類思想和數(shù)學思索的邏輯性。
能按邊的長短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相識各類三角形及其特征。
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別的等腰三角形。
彩色小棒、多媒體課件。
一、回憶舊知,引入課題
復習三角形學問
談話引入:同學們,老師今日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出示帆船。這艘帆船是由多個不同形態(tài)的三角形組成的。
回憶:關于三角形你還知道哪些學問?
2、反饋: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有三個角,三個頂點。
三角形按角分類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揭示課題
今日我們接著學習有關三角形的學問。(板書:三角形)
二、實踐操作,探求新知
1、拼搭三角形框架
(1)視察學具盒:不同顏色的小棒長度不同,相同顏色的小棒長度相同
操作要求:選好學具先在桌面圍三角形,能圍成三角形的再進行拼搭。
小組合作:用所供應的學具拼搭三角形框架,比一比哪組拼搭的不重復的三角形最多。
合作要求:輕聲探討怎樣搭不重復,再獨立拼搭。
(3)溝通展示:以小組為單位把拼搭的三角形框架展示在黑板上。
分類比較,探究特征
(1)分類比較
同學們真聰慧,利用小組合作出了這么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誰搭的和他們不同呢?
看來查找不便利,有什么好方法能讓找尋起來了更便利?(讓學生思索方法,體現(xiàn)分類的需求)
小組探討:還有沒有新的方法將這些三角形分類?
預設:三角形可以按角來分,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三角形可以按顏色來分,分成三根小棒顏色都相同的三角形、兩根小棒顏色相同的三角形、三根小棒顏色都不相同的三角形。
小結:三角形按顏色分,其實也就是按邊的長短來分。
匯報溝通
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黑板將自己拼搭的三角形按邊分類,邊分邊介紹方法。(其他小組一起分類)
特例分析
思索:為什么用兩根藍色的小棒和一根紅色的小棒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
因為兩根藍色的小棒的長度和與一根紅色小棒的長度相等,所以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探究各類三角形的特征
(1)相識三角形名稱
歸納:這一類是三條邊都不等的三角形。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板書)
(2)小結并補充課題:這就是今日我們要學習的把三角形按邊的長短來分類。
(3)鞏固復習:請同學們輪番將自己搭的三角形框架放回學具籃,邊放邊說它是個什么類型的三角形。
(4)同桌互評:在整理學具的過程中,同桌已經(jīng)知道按邊來分這些三角形的名字的小摯友舉手。
歸納總結,完善分類
(1)介紹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人們形象地將等腰三角形兩條長度相等的邊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條腰所夾的角叫頂角,一條腰和底所夾的角叫底角。
視察:每個等腰三角形都有2條腰,1條底。有1個頂角和2個底角。
找一找:等腰三角形框架中的腰
(2)提問:你能在等邊三角形里面找到腰嗎?(等邊三角形中有三組相等的邊)
反饋:等邊三角形是特別的等腰三角形
(3)完善分類
小結:由此看來,三角形按邊的長短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三條邊都不等的三角形,一類是等腰三角形,而等邊三角形是特別的等腰三角形。
三、練習鞏固,內化學問
推斷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用手勢表示。
1、等腰三角形
2、等邊三角形
3、三邊不相等的三角形
四、課堂總結
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本p56-58,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邊看邊想,今日你學到了什么本事?你還想知道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練習冊P73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
例1: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
簡潔的數(shù)據(jù)分析
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樣的條形統(tǒng)計圖
例1:平均數(shù)的含義和求法
求平均數(shù)
例2:用平均數(shù)來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狀況
13——14簡潔的數(shù)據(jù)分析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tǒng)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tǒng)計圖,依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潔的數(shù)據(jù)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初步學會簡潔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理解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
會看兩種統(tǒng)計圖
教學難點:
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第38頁例1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使學生會看這種統(tǒng)計圖,依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潔的數(shù)據(jù)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視察并理解圖意)
假如超市的王經(jīng)理,現(xiàn)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種品牌礦泉水的銷售狀況,還想知道下周該進些什么品牌的礦泉水。你有什么好方法?(統(tǒng)計)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溝通。
1、出示空白的縱向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視察。
說說這個統(tǒng)計圖與以前見過的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2、它的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
3、依據(jù)統(tǒng)計表,你能完成下面這份統(tǒng)計圖嗎?
3、學生探討并說明如何完成統(tǒng)計圖。
4、提問:假如用橫軸代表銷售量,用縱軸代表不同的品牌,該怎樣設計這樣的統(tǒng)計圖?
5、小組合作學習
6、小組匯報
7、出示規(guī)范的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完成。
你能跟同學說說完成這樣的條形統(tǒng)計圖時要留意什么?
8、探討:假如下周要進貨,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當多進些?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當多進些?你能說說理由嗎?
三、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在前幾個學期,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收集數(shù)據(jù)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會用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來表示統(tǒng)計的結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統(tǒng)計、、、、、、讓學生理解、體驗統(tǒng)計的1、展示數(shù)據(jù)2、科學預料、決策作用。
四、鞏固練
課本40頁第一、第四題
五、全課小結。
今日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時例2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不一樣的條形統(tǒng)計圖,使學生會看這種統(tǒng)計圖,依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潔的數(shù)據(jù)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yī)特別關切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常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班級座位圖)
假如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狀況,你有什么方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明白?
2、提問:你準備怎樣完成這份統(tǒng)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依據(jù)統(tǒng)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tǒng)計圖。
4、假如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tǒng)計圖,讓學生視察,探討。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tǒng)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
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匯報。
在統(tǒng)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讓學生根據(jù)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探討:什么情形下應當運用這樣的統(tǒng)計圖?這種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是什么?
9、視察體重統(tǒng)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tǒng)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tǒng)計圖
小組進行學習小結。
這種統(tǒng)計圖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運用:各樣本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肯定值都比較大(如本例中學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體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樣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值又相對比較?。ㄈ绫纠猩砀吆腕w重的最小差異分別是1厘米和1千克)。當出現(xiàn)這種情形時,會出現(xiàn)一種沖突:假如每格代表的單位量較?。ㄈ绲谝粋€統(tǒng)計圖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統(tǒng)計圖中的條形就會很長,假如每格代表的單位量較大(如其次個統(tǒng)計圖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難在統(tǒng)計圖中看出不同樣本之間的差異。所以,為了比較直觀地反映這種差異性,實行用起始格表示較大單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較小單位量的方式,就避開了上述沖突。在這種統(tǒng)計圖中的縱軸上,起始格是用折線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區(qū)分。
10、通過完成這一份統(tǒng)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的作用。
11、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出示“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tǒng)計圖表,并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育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實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建構面積的概念,知道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2、知道如何用數(shù)學的方法表示圖形的面積,相識1平方厘米,會用統(tǒng)一大小的方格的數(shù)量和1平方厘米表示圖形的面積。
3、在對“面積”學問的學習與表達中,體會方法多樣化,感受數(shù)學美。
教學重、難點:建構圖形面積的概念。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師:這兩個字你們相識嗎?我們來讀一讀。
師:你們知道面積是什么嗎?
(預設:(1)房間的大小,(2)書封面的大小)
2、師:今日的學習,我們要相識面積。
通過活動,感知面積
1、相識生活中物體的面
師:假如老師請你把課桌面和凳子面擦干凈,擦哪個用的時間短一些,為什么?
生:擦凳子用的時間會少些,因為凳子的面比課桌的面小。
師:誰能再來說一說。因為凳子面比課桌面小,所以擦凳子用的時間少。(指名說)
我們來摸一摸課桌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的,哪個大?
師歸納:我們剛才說的課桌、凳子的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這些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感知平面圖形的大小
師:物體表面有大小,那平面圖形呢?
出示:
師:這些平面圖形的面在哪里?請小摯友們選擇2個圖形,用你手中的彩色筆來涂一涂。(板書:平面圖形的面)
(2)反饋
問題1:這些圖形的哪一部分是它的面?
(預設:學生用彩色筆描了圖形的一周)。
師:某某同學用彩色筆表示的部分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嗎?
屏幕演示:一周的線段首尾相連,成為一條直線。老師說明,這些線段表示的是這個圖形一周的長度,而不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
師:(電腦演示)涂色部分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
問題2:涂色的時候,哪個圖形你涂色比較多?哪個圖形你涂色比較少?你是怎么看的?
(生:第一個涂色最多,第三個圖形涂色最少。因為第一個圖形的面比較大。)
師:看來平面圖形的面也有大小。
三、自主探究,感悟面積
發(fā)覺問題,提出問題
出示:小胖家的房間平面圖(2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
老師:小胖搬新家,他和爸爸媽媽都想把最大的房間給爺爺、奶奶住,你們知道小胖爺爺奶奶住哪一間嗎?
(引導學生揣測,推理,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解決問題)
老師:老師把房間的平面圖剪了下來,放在你們的信封里,想請你們比一比,哪個房間的平面圖最大?
1、(信封里:2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
(1)學生活動。老師巡察指導
(借用正方形的比較得出一個長方形比正方形小,另一個不能干脆比)
(2)反饋
老師:①比出圖形的大小了嗎?(預設:比出長方形A、B都比正方形C小。)
②你比的是圖形的哪一部分?(面的大?。?/p>
③怎么比的?(依據(jù)學生的回答,媒體演示:重疊在一起)
小結:我們通過把兩個圖形疊在一起比較出了正方形C的面最大。所以爺爺奶奶住在正方形C的這個臥房里。
(3)師:小胖打算住最小的一間,要比較哪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呢?請你們比比看。會嗎?(學生,不能比)
問題(1)用剛才的方法不能干脆比出面的大小,能夠想什么方法來解決呢?
(啟發(fā)學生探討,引出工具)
2、老師:現(xiàn)在老師為你們供應了幾個工具,看一看,有什么?
(1)學生打開工具信封,了解老師供應的工具。
(2)你準備用哪個工具去表示面的大?。浚A設:①用●表示,②用■)
老師:請你們4人小組為單位,每人選一種圖形工具,用所選圖形的個數(shù)表示面的大小,把結果記錄下來。
出示要求:(1)用選用圖形的個數(shù)表示圖形的面的大小
(2)比較兩個長方形平面圖的大小
(二)嘗試解決問題
1、學生解決問題
8cm12cm
6cm
4cm
(老師為學生供應若干個)
2、反饋溝通:
師:下面請一個小組的小摯友來匯報。
(1)你是用什么圖形工具來表示長方形平面圖的大小的?是幾個?
(老師依據(jù)學生探討結果,媒體演示兩種狀況)
(2)現(xiàn)在可以比較出這兩個平面圖形的面的大小了嗎?
(預設:可以)
(3)怎么比呢?
小結:你們都比較出了長方形A和長方形B一樣大。
3、探討:這兩種工具哪一種最能夠表示平面圖形的面的大?。繛槭裁??
(運用測量會出現(xiàn)不能布滿的狀況,所以運用□是最合適的。)
(備注:引發(fā)學生思索發(fā)言)
4、現(xiàn)在我們用□來驗證一下,正方形C是不是比長方形A和B都大。
(學生動手操作)
5、師:長方形A和B最多能擺12個□,正方形C最多能擺16個□。剛剛測量到的12、12和16就能用來表示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這都是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說,長方形A和長方形B的面積是12個□,正方形C的面積是16個□。
(三)感悟測量的標準的統(tǒng)一性
師:現(xiàn)在小摯友們會用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來表示平面圖形的面積了,小丁丁也用正方形的個數(shù)表示圖形的面積,比較下面兩個圖形的大小:
“第一個圖形的面積是4個□,其次個圖形的面積是9個□,4<9,所以第一個圖形的面積比其次個圖形的面積小?!?/p>
問題:對于小丁丁的回答,你們同意嗎?怎么想的?
1、出示:
2、反饋:
生:不同意!因為測量這兩個圖形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師:對呀!雖然小丁丁都是用正方形來測量這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但是由于運用的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樣,所以不能夠干脆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的大小。
3、師:在表示平面圖形的面積時,我們可以用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板書,齊讀單位)
(1)學生認讀平方厘米
(2)1平方厘米多大?我們身上哪一部分的大?。娣e)比較接近1平方厘米?
(三)練習
師:下面的圖形都是由邊長為1cm的小正方形組成的,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
依次出示下列圖形:
1cm22cm24cm26cm2
師:有幾個1cm2的小正方形組成的圖形,它的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
出示:書本P61第一和第三個圖形
師:為了測量的便利,數(shù)學家把邊長為1cm的小正方形拼在一起,成為了一張方格紙。請大家來數(shù)一數(shù),這兩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師:為什么有的小摯友這么快能得出第一個圖形的面積?
生:我是通過計算得到的。先數(shù)一列有7個小正方形,有這樣的4列,就是4×7,再加中間的一個,就是4×7+1=29cm2。
師:原來數(shù)的時候我們還能用算式來表示數(shù)的方法。下面請大家用這個好方法來算一算其次個圖形的面積。
生:我發(fā)覺每一行都有6個涂色的小正方形,有這樣的5行,5×6,這個圖形的面積就是30cm2。
師:你們真棒!那這個圖形的面積你知道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出示:
生:這個圖形的面積是8平方厘米。
師:這個圖形中有半格的,你是怎么數(shù)的?
生:先數(shù)整格的,有6個平方厘米;再數(shù)半個的,有4個,其中的2個半個可以拼成1個平方厘米,4個半格可以拼成2個整格,所以6+2等于8個平方厘米,。(學生邊說,邊媒體演示)
小結:在數(shù)小正方形時,遇到不滿一個正方形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整格的,再把2個半格拼成一個整格來數(shù)。
拓展:在方格紙上涂出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圖形。
師:我們已經(jīng)會用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圖形的面積,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在方格紙上用彩筆涂出一個你相識的圖形,這個圖形的面積為12平方厘米。
1、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中溝通。
2、反饋。
師:你涂的是什么圖形,怎么涂的?是幾平方厘米?
生1: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行里涂了12格,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2: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列里涂了12格,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3: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行里涂6格,涂2行,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4: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列里涂6格,涂2列,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5: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行里涂4格,涂3行,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6:我涂的是長方形,我在一列里涂4格,涂3列,面積是12平方厘米。
比較:它們有什么共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生:它們的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但是形態(tài)卻不同。
五、總結溝通
師: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面積”,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你所相識的“面積”?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在嬉戲競賽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通過視察、動手操作知道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推斷,辨析和驗證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相識和理解,并相識對稱軸,依據(jù)特征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讓學生初步感知幾何圖形的美,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相識并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教學難點:依據(jù)特征推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打算:媒體、圖形等。
教學過程:
一、競賽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學和男同學比視力,老師分別給你們看一個圖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關圖形的一半,
女:蝴蝶、飛機、
男:木梳、電筒、
宣布競賽結果,激化沖突
男生覺得競賽內容不公允,女生猜的圖形另一半與看到的一半一樣,他們猜的圖形兩邊不一樣。
女生猜的圖形兩邊真的一樣嗎?(媒體演示)你發(fā)覺了什么?
相識完全重合(板書)
5.再次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A.出示:半張電話圖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圖形?
B.能用最簡潔的方法驗證電話圖形兩邊完全重合嗎?
C.演示:“對折”、“完全重合”
D.學生動手驗證樹的圖形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說驗證結果。
學生得出結論: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板書)
6.相識對稱軸
二、自主探究,體驗新知
1.推斷下列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雙喜圖在推斷中進一步明確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中間的直線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同一方向的一雙鞋對折后,圖形兩邊沒有完全重合,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相識。
C、兩條相對的魚
D、葉子圖
2、用手式比劃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字母:ET漢字:中田)
3.推斷圖中紅線是對稱軸嗎?(小組探討)
只有沿紅線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紅線才是圖形的對稱軸。
4.小結:我們怎樣來推斷圖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內化新知
1.以小組為單位挑出軸對稱圖形
A、每組都有一張信封,信封內有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圓各種圖形,學生動手驗證出軸對稱圖形。
B、學生動手找出各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C.小組匯報
2.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多數(shù)條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拓展提升
生活中有很多軸對稱現(xiàn)象,你能舉例嗎?
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現(xiàn)象,觀賞對稱的美。
3,學生制作軸對稱圖形
總結:你是怎么剪的?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2、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并能正確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點:
通過圖形和直觀演示加深對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由直觀到抽象地區(qū)分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教學打算:
多媒體課件,1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長的毛線和1個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課前打算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都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
2、你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板書: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課: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學習教材第63頁例3。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請同學們動筆畫一條1厘米的線段和一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問:
①什么樣的圖形為1平方厘米?
②小組探討說一說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與用手勢比畫1厘米和1平方厘米嗎?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請同學們用手勢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老師手里有一根毛線,它的長大約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長的毛線)
(3)出示正方形請同學們估測這是1什么?
引導:你們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區(qū)分了嗎?
(4)請你們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學生畫的圖。
3、比較1米和1平方米。
(1)老師的講桌的長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認一下是從哪里到哪嗎?
(2)講桌的面積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同學們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說一說1米和1平方米的區(qū)分嗎?(小組合作到前面演示,雙臂張開大約是1米,四個同學把伸開的雙臂手搭手圍成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
4、通過估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1)先小組合作估計同學們所用課桌的長度和寬度,老師用皮尺幫助學生驗證。
(2)估計自己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再用同學們打算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說一說,你四周哪些物體的一個面分別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64頁練習十四第5題。
2、畫一個正方形并標出這個人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3、用9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擺圖形,算出它們的面積和周長。
4、推斷。(對的打,錯的打)
(1)一條線段長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積大約是10米。
(3)一根鉛筆長15厘米。
(4)一座高樓高約100平方米。
(5)小明從學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四、思維訓練
動腦筋,想一想。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直觀圖形的學習,學生進一步鞏固了面積單位的概念,能夠正確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能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加深了對年級單位和長度單位概念的理解。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1
人教版《義務教化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有余數(shù)的除法”。
1.相識余數(shù),知道余數(shù)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基礎上,駕馭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培育學生視察、比較、綜合的實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余數(shù)肯定要比除數(shù)小,培育探究性學習實力。
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探究余數(shù)肯定要比除數(shù)小。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一、嬉戲導入,激發(fā)愛好
1.考考老師:請同學們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找規(guī)律的學問,用學具設計一個規(guī)律,然后告知老師,你是怎么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異。)
2.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日的學問,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了。
[評析:從學生已有學問動身,用學生考老師的形式引入新課,這樣做,既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輕松開心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忱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
(一)明確圖意,綻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xiàn)主題圖:通過創(chuàng)設校內里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視察的過程中思索: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評析:充分利用教材供應的主題圖,引導學生綻開視察、溝通和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學生對“平均分”的應用意識,為下面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奠定基礎。]
(二)實際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jié)到了,同學們準備將聯(lián)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摯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準備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你們情愿嗎?
(2)動手操作:請小摯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3)提問思索: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假如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索)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并結合詳細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評析:引導學生在已具備的表內除法學問的基礎上進行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學習。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相識,但還缺乏清楚的相識和數(shù)學思索。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題,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擺學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義,同時通過理解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建構學問的活動空間。]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內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動手操作:你們是不是也能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纯疵?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3)相識余數(shù):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shù)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shù))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shù)和商,我們要在余數(shù)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
(6)小組探討: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摯友說一說。
(7)學生匯報。
(8)列出豎式:
3.視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fā)覺了什么?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學,老師依據(jù)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對新學問的學習進行精確定位,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索平臺,又為學生供應自主探究、合作溝通的空間,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會到探究的歡樂和勝利的喜悅。]
三、視察比較,理解概念
1.探究關系:出示例3,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導學生探討:視察余數(shù)與除數(shù),你們發(fā)覺了什么?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shù)才叫余數(shù);(2)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在前兩個例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教學中假如讓每一個學生都來計算這一組題,勢必花費學生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會產(chǎn)生厭煩心情;而采納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勝利的歡樂。]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推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假如除數(shù)是8,余數(shù)有可能是幾?假如余數(shù)是6,除數(shù)有可能是什么數(shù)?
3.嬉戲題:“猜猜看”。
(課件呈現(xiàn):一組有規(guī)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么圖形、第18個是什么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4.拓展題:現(xiàn)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么了嗎?你們也能運用今日學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學問,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么嗎?
[評析: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層次性、開放性、敏捷性、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尤其是最終一個練習,給學生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整節(jié)課前后呼應,使學生駕馭的學問系統(tǒng)化、結構化。]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摯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駕馭萬以內加減法的。筆算原則,能正確、嫻熟地運用加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進行驗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實力。
2、使學生更好地駕馭混運算的依次并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筆算加減法復習
1、完成復習第5題。
(1)學生筆算。
(2)比較每組題的異同之處,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法則。
2、分組完成復習第6題。
(1)學生分組練習。
(2)分別說說筆算加減法驗算的依據(jù)。
三、混合運算復習。
1、完成復習第8題,只口答運算依次,不計算。
2、學生混合兩步式題的計算依次。
四、課堂作業(yè)
復習第7、8題。
教后隨筆:
課題三:千克、克、時、分、秒和直角初步相識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0頁復習第9–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相識重量及其單位千克和克,進一步駕馭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并能比較表示重量的各數(shù)大小。
2、使學生進一步駕馭單位時間的觀念,以剛好、分、秒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進一步相識角和只角的特征,能推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進一步鞏固畫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打算:1千克鹽、教具鐘面、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打算
1、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分別有哪些?(板書)
2、揭示課題。
二、千克和克的復習
1、長度單位復習。
(1)問:長度單位哪個大,哪個小?一米也許有多長?(手勢比較)1分米、1厘米呢?
(2)問:長度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復習。
(1)問:重量單位哪個大,哪個小?問: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鹽和1個2分硬幣的重量。
(3)問:什么時候應用到長度單位,什么時候應用到重量單位?
三、時、分、秒的復習
1、問:時間單位有哪些?哪個大?哪個小?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1小時內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鐘內你的脈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鐘面,讓學生說出所表示的時刻并記錄下來。
四、綜合練習
完成復習第9、10題。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相識。
1、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找出下列圖形中的直角,并說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復習第11題。
4、復習畫角。
(1)說說畫角的步驟。
(2)畫一個角。
(3)畫一個直角,并用符號標出來。
5、練習復習第12題。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分辨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相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育學生的視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實力,發(fā)展空間想象實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好。
教學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
1.相識四邊形。
(1)師:(板書課題)看一看,今日我們要學習什么?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為它是什么樣的?
依據(jù)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依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推斷四邊形。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推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為什么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方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依據(jù)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二)找尋四邊形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干,經(jīng)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四周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特別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內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依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邊形,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四)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師:雖然這些都是四邊形,可它們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的,你們看,這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是隨意四邊形(在黑板上邊指邊說)。接下來請你們拿出練習紙,你能按肯定的標準給這些特別的四邊形分分類嗎?先想一想你準備怎么分?須要什么工具嗎?
練習紙:
依據(jù)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ò鍟罕龋氵€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并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溝通,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舉薦一名同學發(fā)言。
3.反饋、溝通。
各組派代表發(fā)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特別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再來確認一下,究竟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五)畫四邊形(書第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認四邊形,還會依據(jù)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須要老師給你們供應什么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邊形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特別透徹了。信封里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打算)。
信封里的四邊形:
溝通、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實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jié)課里,你們相識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學問?四邊形還有許多學問,我們以后再學。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例2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數(shù)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兩種讀法讀一個乘法算式。
3.使學生知道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簡便算法。
教具、學具打算:老師打算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圖;學生打算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算。(老師每題讀一遍,學生寫得數(shù),集體訂正。)
6×49×35×39×77×3
8×57×54×86×82×9
2.指名回答問題。
(1)6個十是多少?
10個十是多少?
12個十是多少?
(2)8個百是多少?
10個百是多少?
12個百是多少?
3.先讀數(shù),再回答問題。
(1)4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十?
(2)8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3)12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二、新課
1.教學例1。
先讓學生擺小棒,每堆擺2捆(每捆10根),擺3堆。在學生擺的同時,老師也在黑板上擺出來。然后提問:
“每堆有多少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用加法和乘法)
“用加法怎樣計算?”(20+20+20=60)
“用乘法怎樣計算?”(20×3)“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個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想:每捆是10根,3個2捆是6捆,也就是3個20是60,所以20×3=60。
老師可以結合敘述,在算式下面比照寫出想的過程,如:
接著請兩個學生說一說思索的過程。
然后教學乘法的另一種讀法。
老師告知學生乘法的讀法除了已經(jīng)學過的一種外,還有一種,即20×3還可以讀作“3乘20”。
齊讀兩遍。
2.做第1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老師先出示題目讓敘述用兩種讀法讀出3個乘法算式。可以先讓幾個學習好的學生做示范,然后把每個算式齊讀兩遍。接著再讓學生口算這3道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20×4,訂正時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思索過程。然后再分別做200×4和20xx×3。做200×4時,可提示學生:你能不能根據(jù)剛才學的方法想出怎樣算?假如學生有困難,還可以啟發(fā)他們想:200是幾個百?2個百乘以4是幾個百?必要時在200下面注明“2個百”。使學生明確:2個百乘以4是8個百,也就是800,所以200×4=800。最終讓學生做20xx×3。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第2題,讓學生一欄一欄地做。在學生獨立做的時候,老師要留意巡察,了解學生駕馭的狀況,并剛好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賜予個別輔導。訂正時,指名說一說左邊兩欄的計算過程。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老師可有意讓學生在讀乘法算式時用新學的讀法讀。
3.教學例2。
老師分步出示例2的圖。先出第一組圖。問:“這幅圖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帶著學生數(shù)出是300個。再出其次組圖。問:“這組里面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00個)“現(xiàn)在有幾個300了?”(2個300)類似地,出示第三、第四組圖。最終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出乘法算式?”(300×4)“這個算式還可以怎樣讀?”(4乘300)“你能依據(jù)前面的計算方法,想出這道題該怎樣計算嗎?”可以讓學生探討。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相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潔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二、自主探究探討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相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依據(jù)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運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學生分小組視察探討
②學生分小組溝通匯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育了學生的視察實力。
2、相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同學相互背一背,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學生匯自己的體重。
②小組同學相互背一背
③說說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噸
(2)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須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視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通過小組同學反復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jīng)驗和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廣告創(chuàng)意設計委托合同
- 房屋貸款保險合同模板
- 2024版農(nóng)村建房材料供應協(xié)議
- 2024年個人租房合同范本
- 代理招商合同參考
- 兩家企業(yè)合作協(xié)議書格式
- 凈身出戶的離婚協(xié)議書應注意啥
- 家庭住宅裝潢監(jiān)理合同范例
- 房屋買賣居間合同書標準格式
- 子女撫養(yǎng)權協(xié)議書中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 河北學考美術復習題
- 交談溝通禮儀課件
- 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實驗研究方案
- 精神病學簡答題
- 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標準cecs 252
- 班風學風主題班會課件
- 插花藝術基本知識
- 低等級農(nóng)村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指南
- 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卡
- 為未成年人利益保證書(抵押未成年人不動產(chǎn))
- 肺心病(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