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級 15.1兩種電荷(無答案)_第1頁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 15.1兩種電荷(無答案)_第2頁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 15.1兩種電荷(無答案)_第3頁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 15.1兩種電荷(無答案)_第4頁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 15.1兩種電荷(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人教版物理九年級15.1兩種電荷(無答案)15.1兩種電荷

一、單選題

1.有甲、乙、丙三個帶電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帶正電。先用甲靠近乙,發(fā)現(xiàn)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圖)。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乙?guī)д姡麕д夿.乙?guī)ж撾?,丙帶負?/p>

C.乙?guī)ж撾姡麕д奃.乙?guī)д?,丙帶負?/p>

2.如圖,用一根帶負電的細棒C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A,A的金屬箔片由不張開變成張開,再用金屬棒D去同時接觸A和不帶電的驗電器B的金屬球。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驗電器上的部分原子核移動到了細棒C上B.D中電流方向是從B向A

C.D中的負電荷從B向A移動D.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3.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A帶負電。如圖甲,用橡膠棒A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B時,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如圖乙,讓橡膠棒A靠近(不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B,驗電器的金屬箔也會張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皮與橡膠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對電子的束縛能力強

B.圖甲中,金屬箔張開是因為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C.圖乙中,橡膠棒靠近金屬球B時,橡膠棒A所帶電荷量減小

D.圖乙中,金屬球B上的一部分電子轉移到金屬箔上

4.甲、乙、丙三個輕質小球,已知甲帶正電。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甲互相排斥,則()

A.乙一定帶正電,丙可能帶負電B.乙可能不帶電,丙一定帶負電

C.乙可能不帶電,丙一定帶正電D.乙一定不帶電,丙可能帶正電

5.秋天天氣干燥,用塑料梳子梳頭,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而且頭發(fā)會變得蓬松,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梳頭后,梳子帶電而頭發(fā)不帶電

B.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是因為頭發(fā)和梳子帶同種電荷

C.梳子與頭發(fā)摩擦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電荷

D.梳頭后變得蓬松,是因為頭發(fā)帶上了同種電荷

6.如圖甲所示,驗電器A帶正電,B不帶電。用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把驗電器A、B兩金屬球連接起來的瞬間,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正電荷沿金屬棒從A移動到BB.正電荷沿金屬棒從B移動到A

C.自由電子沿金屬棒從A移動到BD.自由電子沿金屬棒從B移動到A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摩擦生電的實質是產(chǎn)生了電荷B.絕緣體不能導電是因為絕緣體內沒有電子

C.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D.驗電器能夠檢驗摩擦過的物體是否帶電

8.N95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噴布,它是一種超細靜電纖維布,通過靜電駐極工藝,使纖維表面帶有大量的電荷,從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飛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熔噴布能吸引輕小物體B.飛沫的運動是分子運動

C.熔噴布通過摩擦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電荷D.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慢

9.用絲綢摩擦兩根玻璃棒,使它們帶上正電荷,手持玻璃棒A,靠近被吊起的玻璃棒B,如圖所示,發(fā)現(xiàn)玻璃棒B轉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玻璃棒帶正電荷是因為得到電子B.摩擦前玻璃棒是導體

C.實驗現(xiàn)象說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D.利用不帶電驗電器可以檢驗玻璃棒所帶電荷的電性

10.關于相互摩擦的甲、乙兩物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帶正電,是因為原子核對核外電子束縛力強,得到多余電子

B.乙?guī)ж撾姡且驗樵雍藢送怆娮邮`力強,得到多余電子

C.甲帶正電,乙?guī)ж撾?,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電荷

D.乙?guī)ж撾姡且驗樵雍藢送怆娮邮`力弱,失去了電子

11.以下現(xiàn)象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放一勺鹽,整鍋湯都變咸了,是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

B.乙:種植花草樹木能有效改善氣候,主要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C.丙:水蒸氣推動風車轉動,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D.丁:摩擦起電的原因是原子核束縛電子能力強弱不同

12.對如圖所示的幾個電學實驗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A.如圖甲,絲綢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絲綢都帶上正電

B.如圖乙,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近輕質小球時的情況,說明該小球帶正電

C.如圖丙,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是由于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D.如圖丁,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輕質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說明吸管一定帶正電

13.塑料梳子梳頭發(fā)時,頭發(fā)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現(xiàn)象中“粘”的原因與其相同是()

A.兩個鉛桿底面削平擠壓后能“粘”在一起

B.干燥的天氣里,化纖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課堂上,老師把板擦“粘”在豎直的黑板上

D.用硬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玻璃杯并倒置,紙片“粘”在杯口上

14.下列四組物品中,通常情況下都屬于導體的是()

A.陶瓷碗、空氣B.玻璃杯、大地C.鉛芯筆、人體D.電爐絲、橡皮

15.通草球在物理學中主要作為輕小物體。如圖所示,在某次靜電實驗中,分別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和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小球,均被吸引,則小球()

A.帶正電B.帶負電C.不帶電D.帶電情況無法判斷

16.使用下列各儀器時利用的原理正確的是()

A.驗電器:同種電荷相互吸引B.液體溫度計:被測物體熱脹冷縮

C.試管架夾取試管:省力杠桿D.膠頭滴管吸取液體:大氣壓強

17.如圖所示,當一個帶負電的物體甲靠近置于絕緣支架上不帶電的金屬導體乙時,乙的a端帶正電,b端帶負電。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金屬導體中存在大量可移動的自由電子,電子帶負電,自由電子受到物體甲所帶電荷的排斥作用,移動到導體乙的另一端。若將圖中的物體甲換成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導體乙的a、b兩端都不帶電B.導體乙的a、b兩端都帶正電

C.導體乙的a端帶正電、b端帶負電D.導體乙的a端帶負電、b端帶正電

18.一個帶正電的物體接觸驗電器金屬球后,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這是因為()

A.帶正電物體的電子發(fā)生了轉移,使金屬箔有了多余的電子

B.帶正電的物體的原子核發(fā)生了轉移,使金屬箔有了多余的原子核

C.金屬箔上的電子發(fā)生了轉移,使金屬箔缺少電子

D.金屬箔上的原子核發(fā)生了轉移,使金屬箔有了多余的電子

19.如圖所示,是閃電產(chǎn)生的電流通過避雷針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制作避雷針的材料為絕緣體B.云層中的正電荷通過避雷針傳入大地

C.圖中的電流方向是從避雷針到大地D.云層帶正電是通過摩擦創(chuàng)造了電荷

20.高壓輸電網(wǎng)中的鐵架與導線之間必須用絕緣材料連接,由于長期暴露在室外,要求這種材料的性質相當穩(wěn)定。下列材料最適合的是

A.鋁合金B(yǎng).干木頭C.橡膠D.陶瓷

二、多選題

21.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個情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毛皮摩擦過的兩根橡膠棒靠近時,會互相排斥

B.導體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相反

C.與頭發(fā)摩擦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紙屑,說明它帶了電

D.用橡膠棒把驗電器A和B連接起來,B的金屬箔會張開

22.關于以下四幅圖片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摩擦后的氣球和頭發(fā)相互吸引,是因為氣球和頭發(fā)帶同種電荷的緣故

B.圖乙:給瓶內打氣,瓶塞跳起時能量轉化形式與熱機做功沖程能量轉化形式相同

C.圖丙:設想的永動機可能實現(xiàn)D.圖丁: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23.如圖所示,用一段細鐵絲做一個支架,作為轉動軸,把一根中間戳有小孔(沒有戳穿)的飲料吸管放在轉動軸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先用餐巾紙摩擦吸管使其帶電,再把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吸管時,橡膠棒排斥吸管.對這一現(xiàn)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摩擦起電創(chuàng)造了電荷B.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

C.與餐巾紙摩擦過的吸管帶負電D.與吸管摩擦過的餐巾紙帶負電

三、填空題

24.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因失去電子帶電荷。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

25.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靠近細線懸掛的輕質小球,發(fā)現(xiàn)小球被排斥,則小球帶電.該小球之所以帶這種性質的電荷,是因為它了電子(填“得到”或“失去”).

26.四個懸掛著的輕質塑料球相互作用情況如圖所示,已知A帶負電,那么B的帶電情況是(選填“一定不帶電”、“一定帶正電”或者“不帶電或帶正電”);如果將A球和D球靠近,則它們會相互(選填“吸引”或“排斥”)。

27.如圖所示,干燥的秋天,脫下毛衣后,用手臂靠近小泡沫塊,泡沫塊就會粘滿手臂,這是因為干燥的手臂與毛衣后帶電,而帶電體具有的性質。若手臂帶負電,用手臂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球,則金屬球與手臂之間的瞬間電流方向是(填“手臂到金屬球”或“金屬球到手臂”)

28.甲乙丙三個輕質通草小球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帶正電,則乙球帶電,丙球帶.

四、實驗探究題

29.在探究靜電現(xiàn)象實驗時,小華同學發(fā)現(xiàn):用毛皮摩擦過的塑料尺能夠吸引輕小紙屑。

(1)根據(jù)你所學過的原子結構的知識,下列關于帶電原因的猜想,正確的是______;

A.摩擦創(chuàng)造了電荷B.由于電子發(fā)生了轉移C.由于質子發(fā)生了轉移

(2)毛皮摩擦過塑料尺后,毛皮(選填“帶”或“不帶”)電;

(3)小華制作了一個簡單的驗電器(如圖所示),可以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小球后金屬箔片會張開,它的原因是;

(4)同學們使用玻璃棒、橡膠棒分別與絲綢、毛皮摩擦后,接觸驗電器的金屬小球,都能使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而用手拿著金屬棒與其他材料摩擦后,接觸驗電器的金屬小球,卻不能使金屬箔片張開,這是因為金屬的比玻璃、橡膠好。(填物質的物理屬性)

30.生活處處皆物理。利用我們身邊的常見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實驗:

(1)將一根塑料繩一端扎緊,從另一端把繩盡可能撕成更多的細絲(如圖(1)所示),用手向下捋幾下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塑料細絲越來越(選填“蓬松”或“緊密”),是因為塑料細絲彼此之間帶上的是電荷,手與塑料細絲帶上的是電荷(后兩空選填“同種”或“異種”)。

(2)如圖(2)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