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課件_第1頁
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課件_第2頁
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課件_第3頁
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課件_第4頁
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主講:李明章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1石器:石器工藝的改進與人類審美活動的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骨器:玉器:飾玉、禮玉(良渚文化之神人獸面)彩陶:巖畫地畫史前美術(shù)主要類型:石器:石器工藝的改進與人類審美活動的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史前美術(shù)主要2原始彩陶彩陶在我國分布廣闊,全國各地皆有,但從藝術(shù)的角度看,黃河流域尤其是中上游出土的彩陶最具藝術(shù)魅力。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中的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中的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分別是中國彩陶不同時期的典型代表。原始彩陶彩陶在我國分布廣闊,全國各地皆有,但從藝術(shù)的角度看,3半坡類型

以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等地出土者為代表。

紋樣:魚紋最多,還有魚紋與人面紋組合在一起的人面魚紋;其次有鹿、蛙、鳥等動物紋和幾何紋,其中最富神秘色彩的是人面魚紋。

代表作品:人面魚紋盆1.仰韶文化(黃河中游——陜西、河南、河北、山西)半坡類型1.仰韶文化(黃河中游——陜西、河南、河北、山西)4人面魚紋盆人面魚紋盆5彩陶魚紋盆彩繪船形壺彩陶魚紋盆彩繪船形壺6三角紋缽變體鳥紋缽三角紋缽變體鳥紋缽7幾何紋缽小口細頸錐刺紋壺指甲紋罐

幾何紋缽小口細頸錐刺紋壺指甲紋罐8紅陶小口尖底瓶人頭壺彩陶鹿紋盆紅陶小口尖底瓶人頭壺彩陶鹿紋盆9廟底溝類型河南陜縣廟底溝及陜西華縣泉護村遺址

紋樣:以類似植物、水波組成的幾何紋居多,還有少數(shù)魚等動物紋,多用弧線描繪,結(jié)構(gòu)歸政而又有變化。

代表作品:鸛魚石斧彩陶缸,被譽為“國畫之祖”。

廟底溝類型10鸛魚石斧彩陶缸人頭型器口彩陶瓶鸛魚石斧彩陶缸人頭型器口彩陶瓶11彩陶花瓣紋盆彩陶連葉紋缽彩陶瓶鯢魚紋彩陶花瓣紋盆彩陶連葉紋缽彩陶瓶鯢魚紋12馬家窯類型最早出土于甘肅林洮馬家窯遺址,分布于甘肅、青海兩省紋樣:以水波紋、旋渦紋居多,結(jié)果巧妙,回旋多變。代表作品:舞蹈紋彩陶盆(青海大通孫家寨)2.馬家窯文化(黃河上游——甘肅、青海)馬家窯類型2.馬家窯文化(黃河上游——甘肅、青海)13舞蹈紋彩陶盆水波紋彩陶盆舞蹈紋彩陶盆水波紋彩陶盆14水波紋彩陶盆交叉十字圓點紋大口罐水波紋彩陶盆交叉十字圓點紋大口罐15彩陶折線紋壺回紋雙耳彩陶罐彩陶折線紋壺回紋雙耳彩陶罐16半山類型最早出土于甘肅廣河半山墓地,分布于甘肅、青海兩省紋樣:幾何紋為主,垂嶂、方格、菱形、葫蘆圓圈、波折紋等,并流行鋸齒紋與旋渦紋。半山類型17彩陶罐彩陶罐18鋸齒旋渦紋雙耳彩陶甕

旋紋壺鋸齒旋渦紋雙耳彩陶甕旋紋壺19原始美術(shù)(史前美術(shù))ppt課件20棋盤紋彩陶雙耳罐旋紋彩陶鼓棋盤紋彩陶雙耳罐旋紋彩陶鼓21馬廠類型器型紋樣與半山類似,各種幾何紋居多,常見四大圓圈式的布局;蛙形紋(類似蛙形的變體人形紋)粗獷質(zhì)樸馬廠類型22變體神人紋甕蛙紋彩陶雙耳壺變體神人紋甕蛙紋彩陶雙耳壺23六肢蛙紋壺六肢蛙紋壺

六肢蛙紋壺六肢蛙紋壺24蛙紋彩陶雙耳罐蛙紋彩陶雙耳罐25彩陶四球紋甕回紋雙耳彩陶罐

彩陶四球紋甕回紋雙耳彩陶罐26人型雕塑彩陶壺人型雕塑彩陶壺27其他地區(qū)的彩陶八角星蚊彩陶豆大汶口文化彩陶缽型鼎大汶口文化其他地區(qū)的彩陶八角星蚊彩陶豆大汶口文化彩陶缽型鼎大汶28旋紋彩陶壺大汶口文化彩繪陶罐良渚文化旋紋彩陶壺大汶口文化彩繪陶罐良渚文化29彩陶缽齊家文化彩陶罐齊家文化彩陶缽齊家文化彩陶罐齊家文化30彩陶大雙二罐齊家文化彩陶大雙二罐齊家文化31彩陶筒形瓶大溪文化彩陶圓足碗大溪文化彩陶筒形瓶大溪文化彩陶圓足碗大溪文化32黑陶蛋殼杯彩陶器座屈家?guī)X文化黑陶蛋殼杯彩陶器座屈家?guī)X文化33巖畫巖畫是崖畫和巖刻的合稱,是指用顏料涂繪(一般以動物血或皮膠做調(diào)和劑、或用石器磨刻、敲鑿乃至用金屬工具刻畫在山崖上的圖畫,統(tǒng)稱為廣義的巖畫,即巖石藝術(shù)。巖畫巖畫是崖畫和巖刻的合稱,是指用顏料涂繪(一般以動物血34中國現(xiàn)存巖畫大致可分為三個系統(tǒng):北方:新疆、甘肅、內(nèi)蒙古、青海、寧夏西南:云南、廣西、貴州東南:江蘇、福建、香港、臺灣南北沿海在表現(xiàn)手法、時代和題材內(nèi)容上都有區(qū)別:內(nèi)容題材上:北方多狩獵與游牧生活,多動物

南方多農(nóng)耕生活,多人物時間上:北方早期巖畫較多,南方則總體略晚表現(xiàn)手法:北方和東南以鑿刻為主,南方以彩繪為主造型語言:北方最寫實,南方次之,東南沿海普遍較抽象中國現(xiàn)存巖畫大致可分為三個系統(tǒng):35時間跨度中國巖畫制作時間延續(xù)很長,最早可能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比較有把握的開端在新石器時期。商周、秦漢時大量出現(xiàn),隋唐時仍較普遍,最晚到清代以后,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史。當然,巖畫的作者基本上都是少數(shù)民族,生活在中國邊緣地帶,其社會生存狀態(tài),多為原始時期——既使已進入10世紀以后,他們和漢族在生產(chǎn)、經(jīng)濟和社會結(jié)構(gòu)方面都有很大區(qū)別,相對時間仍屬原始社會。時間跨度36著名巖畫遺跡:

廣西花山巖畫連云港將軍崖巖畫內(nèi)蒙古陰山巖畫云南滄源巖畫福建華安仙字潭巖畫寧夏賀蘭山巖畫著名巖畫遺跡:37廣西花山巖畫廣西花山巖畫38廣西花山巖畫廣西花山巖畫39連云港將軍崖稷神崇拜圖連云港將軍崖稷神崇拜圖40阿拉善巖畫馬鹿與飛雁圖阿拉善巖畫馬鹿與飛雁圖41阿拉善巖畫巖畫帳篷村落阿拉善巖畫之牧羊圖阿拉善巖畫巖畫帳篷村落阿拉善巖畫之牧羊圖42阿拉善巖畫之生育神圖阿拉善巖畫之太陽神阿拉善巖畫之生育神圖阿拉善巖畫之太陽神43陰山巖畫阿拉善巖畫陰山巖畫阿拉善巖畫44內(nèi)蒙狼山巖畫之舞蹈圖內(nèi)蒙桌子山巖畫之人面像圖內(nèi)蒙狼山巖畫之舞蹈圖內(nèi)蒙桌子山巖畫之人面像圖45云南滄源太陽神與巫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