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太原蒙學的運作管理模式_第1頁
清代太原蒙學的運作管理模式_第2頁
清代太原蒙學的運作管理模式_第3頁
清代太原蒙學的運作管理模式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代太原蒙學的運作管理模式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清初,明朝沿襲了山西省的古代制度,建立了五個州和兩個縣,即靈蘭、平定、代州、欽州、保德,以及陽曲、太原、榆次、太谷、祁縣、徐溝、清遠、交城、文水、蘭縣、興縣、樂陽、壽陽、虞縣、五臺、繁西、陵縣、靜樂、河曲等20個縣。清代太原府的行政區(qū)劃多有變動。順治元年(1644),太原府治在陽曲縣;雍正二年(1724),平定、代州、忻州、保德升為直隸州,同時樂平、壽陽、盂縣、定襄、靜樂、五臺、繁峙、崞縣、河曲等9縣劃歸上述4州。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源縣并入徐溝縣。至此,太原府下轄1州10縣:岢嵐州,太原縣、徐溝縣(清源縣)、榆次縣、嵐縣、陽曲縣、交城縣、文水縣、祁縣、太谷縣、興縣10縣。清代太原地區(qū)的辦學形式是多層次的。主要有儒學校、明倫堂、三立書院、社學和義學。其中,儒學校是官署;明倫堂多設于文廟、書院、太學、學宮的正殿,是讀書、講學、弘道、研究的場所;書院是明清以來比較興盛的學校形式,是官商共同修建的;社學是官立的用于啟蒙、教授社會下層子弟的地方文教機構,建立比較普遍,到明清兩代,社學逐漸發(fā)展成為鄉(xiāng)村公眾辦學的形式,帶有義學性質;義學也稱“義塾”,是中國舊時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設立的蒙學,對象多為貧寒子弟,免費上學。義學、社學為窮苦百姓提供免費教育,大多官員捐俸首倡、商人士紳捐資共同修建,多建于關廂城郭中。一、清代太原正義學校的建立和發(fā)展(一)背景晉省沃野千里,多出名臣,但自清代以來讀書風氣日益衰落,“三年大比鄉(xiāng)試不過四五千人,院府考試一縣不過數(shù)十人”(二)義學的數(shù)量與數(shù)量義學創(chuàng)建于明代,清沿用了這一辦學形式。義學在鄉(xiāng)村農閑時令子弟入學,讀《孝經》和“四書”。據記載,康熙七年,壽陽知縣吳祚昌捐俸建置義學7所;康熙十六年,陽曲知縣戴夢熊效仿,在縣里籌辦了7所義學;康熙二十二年,榆次知縣幫百姓辦起9所義學。以后,數(shù)量不斷上升,從地方學校的捐建情況來看,各地大多都有義學,其中有記載的有:交城縣2所,岢嵐州1所,壽陽縣到光緒年間共建有義學17所。從捐建者來看,康熙、乾隆時期多為知縣捐建,如榆次縣義學、鳴謙鎮(zhèn)義學為康熙中知縣王亦宣建;兩賢祠義學為乾隆十三年知縣錢之青建;東郝村義學為乾隆十一年知縣徐玉田建;什貼鎮(zhèn)義學為乾隆十三年知縣錢之青捐建。道光咸豐時期后,捐建者多為村人、監(jiān)生、廩生。如壽陽縣南窟村大成義學就是道光咸豐年間由村人所捐建;西山頭村義學是在咸豐十一年由村人捐建;石板溝村義學是在道光二十五年由王俊爽等人捐建;解家坪李姓義學為同治十一年由生員李等人捐建;白家莊河南村義學為監(jiān)生郝融捐建,“又施錢二百千文以作學中費用”(三)張凈、南窟村義學義學校舍及所占學田的規(guī)模依當?shù)亟洕闆r而定。一般有十幾間校舍,如壽陽縣東關義學就有學田14畝房15間,道光時又添置地36畝。也有三四間甚至鄉(xiāng)村義學只有1間的情況。張凈鎮(zhèn)義學有石窯3間東房3間西房2間,學田42.5畝,每年約入租米6京石;西洛鎮(zhèn)義學學田26畝;太安鎮(zhèn)義學學田37畝房9間。到道光咸豐時期,各村也興建了義學,其規(guī)模有所擴大,如白家莊河南村義學建有院1所,正寧3眼,東西房12間,門樓1座,井1眼,地74畝;峪村義學,地20畝,學舍1所;南窟村大成義學,學田27畝,每歲得租錢十四五千;西山頭村義學,房9間,地87.5畝;石板溝村義學,學田53畝;解家坪李姓義學,學田60畝??梢娞貐^(qū)義學學田數(shù)量較多,資金充裕。二、清代太原易學經營管理是義學能否維持發(fā)展、教化百姓的關鍵,主要包括經費收支、管理以及對管理者的監(jiān)督。(一)基金的收支1.義學的經費來源義田收租是義學經費的主要來源。義學的學田由官府劃給(在太原由官府劃撥的情況較少,只有一處記載:榆次縣“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劉星將社學學田二十五畝劃歸義學”發(fā)商生息是義學將多余的田租和捐款放到當?shù)赜行抛u的商人手中經理獲取利息以資膏火。如培英義莊將所得捐輸1500緡本錢存儲當商以運年8厘行息,歲收140千文。捐贈是指地方官員、紳商和士民為義學所輸?shù)你y兩、房產、田地等。一般是地方知縣所倡、紳民積極響應,這也是義學的主要經費來源之一。一般官員捐助義學的延師教課之費,如岢嵐州義學就是乾隆二十一年知州陳烈捐俸設救以備山長薪水之資,延師教課……同治年知州湯學治延師教課,光緒三年知州姜振岐、六年知州吳光雄、七年知州聶鴻年俱延師教課官府撥款大多是在義學初建時期,因義學為官府所倡導,所以官府勢必會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以保證其發(fā)展。如太原府義學為雍正五年巡撫覺羅石麟改天主堂施建,“延師教授,歲給廩氣”2.義學開支情況太原府義學經費主要用于購置田地、延師教課、鄉(xiāng)試會試資斧、工食開支、修理莊房、敬惜字紙等。由于資料缺乏,只能以太原縣賓興為例說明義學開支詳情:培英義莊以每年所獲生息銀利息140千文作為鄉(xiāng)試、會試資斧,按赴試人數(shù)分給,由舉班實任教職者不準領,若僅署任依舊如數(shù)分給。領會試資斧必須先由縣稟請,詳給赴試咨文者方準具領;遇鄉(xiāng)試,則需董事人親詣省垣定,并明文規(guī)定每人所領資斧錢數(shù)。敬惜字紙每年定費10千文,修理莊房每年6千文,“如無須歲修另儲以備日后巨修用之”(二)園商文化:官方力量種類多,民間色彩濃厚各方志對義學的管理模式記載較少,但從碑記記載中可以窺見一斑。如從《太原縣志》的《培英義莊附》的記載中可以看出,該地義學在管理上實行董事負責制,“選城鄉(xiāng)紳士公正者董之”從總體看,清代太原義學很難分清哪些是純粹的官辦或者純粹的民辦,只能說官方力量多一點或者民間色彩濃一些。在義學的修建和運營中,官方和民間力量相互協(xié)作、共同管理。三、園林景觀發(fā)展對于社會事業(yè)的意義通過對清代太原義學的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清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對地方的教化作用。通過官府主導、民間參與這種形式來達到維護地方社會穩(wěn)定、鞏固統(tǒng)治的目的,這也客觀上促進了太原地區(qū)的文化發(fā)展,提高了人們的教育程度,起到了對該地風俗的教化作用。正如壽陽縣《東關義學記》所載:“所雖祁寒酷暑無倦色,由是韶之人文日益盛,登甲科者以十數(shù)迄今八九年矣?!碧x學是區(qū)域慈善的一部分,也是地方教育的一部分,太原義學研究是山西慈善事業(yè)研究的基礎性研究,對于中國慈善通史以及地方教育發(fā)展史意義重大。義學作為慈善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與養(yǎng)濟院、普濟堂、育嬰堂等善會善堂同樣的性質,它關注弱勢群體,使貧苦的下層人民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穩(wěn)定。太原義學的發(fā)展對于當今教育事業(yè)亦具有重要借鑒作用,義學的發(fā)展史很好地證明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的意義。通過官民互動在地方興起的公益性教育事業(yè),對今天的教育事業(yè)同樣有著很大的啟示作用:基層教育作為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靠各方力量的積極有效配合,才能發(fā)揮其重要價值和作用。太原義學作為地方教育事業(yè)的一部分,對地方文化發(fā)展和社會風俗變遷有著重要意義。太原義學的發(fā)展為現(xiàn)當代引導民間力量積極參與地方教育文化事業(yè)提供了重要參考,不僅有助于創(chuàng)建多種力量參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發(fā)展模式,而且有助于提升民間力量的社會參與度,彌補國家力量在地方文化建設上的不足,對于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和諧的地方文化體系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鰪纳媳砜梢钥闯?清代太原府各縣義學總體數(shù)量還是比較少的,且分布極不均衡。雖多數(shù)地區(qū)義學數(shù)量無法作具體統(tǒng)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