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將進酒》教學設(shè)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將進酒》教學設(shè)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將進酒》教學設(shè)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將進酒》教學設(shè)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將進酒》教學設(shè)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頁共7頁PAGE《將進酒》教案年級學科語文教者編號課題《將進酒》課時數(shù)1教案類型新授備課日期上課日期教材分析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zhuǎn)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后人所稱道?!秾⑦M酒》是一首鮮明體現(xiàn)詩人創(chuàng)作風格的勸酒詩,李白飲酒悲歌,一吐心中塊壘,既有治國齊家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但李白傲世的態(tài)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又使全詩悲而不傷,憂而不愁。蘊涵其中的開闊與曠達打動人心而又引人思考。無論是從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角度來講,還是從備戰(zhàn)高考的角度來說,李白的詩都是很好的例子。學情分析學生對鑒賞詩歌已初窺門徑,但是對詩歌理解仍然流于膚淺,缺乏鑒賞的方法,因為本詩是抒情詩,蘊涵許多豐富而復雜的情感,因此我想讓學生學習多角度多側(cè)面理解詩句,挖掘詩歌豐富的情感意韻。由于詩詞存在含蓄性和跳躍性,學生對欣賞詩詞還有很多的膽怯之處,所以先打消學生這種畏懼心理,鼓勵他們能夠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A:把握詩歌的關(guān)鍵詩句,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B:深入理解情感變化的緣由,感受詩人充實深厚的內(nèi)在情感及潛在的郁怒情緒。C: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詩歌。(2)能力目標:A:提高學生鑒賞詩歌,多角度理解詩歌的能力。(3)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勇氣。教學重點1、把握詩歌整體

,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2、深入理解情感變化的緣由,感受詩人充實深厚的內(nèi)在情感及潛在的郁怒情緒。教學難點1、發(fā)表對李白痛飲狂歌的見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2、促進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教學方法朗讀、討論、質(zhì)疑作業(yè)內(nèi)容教學過程分課時計劃(內(nèi)容、過程、方法、重難點突破)備注一、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然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生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zhì)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征。而李白正是酒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一篇勸酒詩《將進酒》。二、解題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皩⑦M酒”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nèi)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三、整體感知,指導學生初讀詩歌。師提示:美酒誘人,我們讀后,肯定會滿口生香,陶醉于中,下面我們先來朗讀這首詩,要求讀準、讀順、讀懂。下面請借助課末注釋自由讀一遍。學生自由讀,指出難讀字,師指導。師提示:請全班齊讀這首詩。四、品讀詩歌,初步理解作者的情感。1、師提示:這首詩距今已有1200多年,下面就讓我們穿越漫漫時空隧道,走進李白,感悟李白。通過與李白的作品對話,再讀課文,談?wù)勀銖拇嗽娭畜w會李白怎樣的情感。注:學生可從詩歌中直接找出悲、歡兩種情感,教師可引導學生過渡到憤、狂的情感中來。明確:學生1:我認為李白的情感是“悲”,我的依據(jù)是詩歌第二句。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驚見兩鬢蒼蒼,發(fā)白如雪,而就在清晨,似乎還是青絲似緞,春光正好。這讓我想起一句詩:“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學生2:還有詩歌起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其基調(diào)是壯;這次則不同——詩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看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diào)也是悲。學生3:請注意這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彪m然李白悲嘆青春難再,韶光易逝,但他并沒有一味沉浸于悲嘆,既然失意,為何不去另尋寄托呢?朋友相聚,不是正好開懷暢飲嗎?所以作者的情感應(yīng)該是“歡”。2、師:同學們剛才理解的很好,但還有沒有其他情感呢?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勸酒詩,那么李白是如何勸酒的呢?能否找出相關(guān)詩句進行分析呢?學生4:我找到了?!扮姽酿傆癫蛔阗F,但愿長醉不復醒”。知己相聚,志同道合,舉杯共飲,乃是人生一大快事,喝醉本是特別痛快的事,但為什么李白卻不愿醒來呢?從“鐘鼓饌玉不足貴”一句中,我窺探出李白對富貴榮華、錦衣玉食的權(quán)貴們的不屑,更折射出自己不能被當權(quán)者所用的悲哀。所以喝酒是因為悲憤之情在心中郁結(jié)急于宣泄的表現(xiàn)。學生5:我不同意他的觀點。眾所周知,李白的個性是灑脫的,是豪放的,盡管他悲嘆,他憤激,但天性的自信、樂觀最終會戰(zhàn)勝仕途的失意,請看下面幾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边@是何等狂放、何等肆意??!所以,狂放、豪壯是本詩的基調(diào)。…………教師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唇槍舌劍,各抒己見,對此詩的情感基調(diào)發(fā)表了不同的見解。你們的發(fā)言都特別精彩。我把你們的高見概括一下: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李白時而悲嘆時光易逝,時而縱酒作樂,時而慷慨憤激,時而狂放失態(tài)。多么率真、率性的李白!這樣總結(jié),不知可否同意?3、聽錄音,回味并體會情感。4、請一生朗讀或男女生分讀。五、深讀詩歌,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師提示:通過聽錄音及朗讀環(huán)節(jié),我們體會到李白豐富的情感,這些情感是復雜而又矛盾的。你對哪一種情感有深刻的體會?下面就讓我們深入挖掘詩句,由詩句的關(guān)鍵詞入手,聯(lián)系李白的生平、遭際、性格、情趣及相關(guān)詩句談?wù)勀銓@種情感的認識,借助情感的紐帶搭建起一座通往李白內(nèi)心世界的橋梁。注:小組合作,自由討論,討論過程中,注意做好記錄。5分鐘后,代表發(fā)言。相關(guān)資料: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1.“黃河之水”,古人常用流水比喻時間的流馳,如“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不復回”,奠定了悲的基調(diào),河水一去不返,青春又何嘗不是如此。聯(lián)系杜甫《登高》,李煜《虞美人》等。3.本句由黃河的景象讓人聯(lián)想到人生,形成了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反襯人生的渺小。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1.“悲白發(fā)”,青春逝去,容顏已老,白發(fā)常常為文人所譚嘆、所悲,李白曾也寫過“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2.理解“朝”與“暮”。大多數(shù)人都把“朝”字譯為“早晨”,將“暮”譯為“晚上”,意思為早晨還是滿頭的青絲,到了晚上便變成了雪一樣的白發(fā)。我認為:“朝”、意指朝氣蓬勃的年輕時代,這里喻指少年;“暮”,指的人的暮年,而不是傍晚的意思。一句之中從“朝”寫“暮”也說明了時間的短暫易逝。3.聯(lián)系李白的生平經(jīng)歷。這兩句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政治上的失落感。詩人在25歲上“辭親去國,仗劍遠游”,是“以當世之務(wù)自負”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過去了,他已滿頭白發(fā),功業(yè)上卻毫無成就?;厥淄拢y免有人生短促之嘆,也表達了懷才不遇的苦悶。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師提示:李白為什么“得意”?這里的“得意”與“春風得意馬蹄疾”中的“得意”所指相同么?明確:前者是指因考取功名而“得意”;后者是指因與摯友相聚,舉杯暢飲而“得意”師提示:你們認為李白在這里是否是真的“得意”?有沒有同學有不同見解?生1:我認為李白得意的背后是不得意。他想要的得意是建功立業(yè),一展抱負,然而歲月流逝,志向難申,他只有借酒傾吐。所以他并不是真正的得意。生2:我不認同。李白是一個極其自信和豪爽的人。有詩為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把鎏齑笮Τ鲩T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保P(guān)于“散盡千金”的豪爽,師予以補充:“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投影))師提示:這種豪爽還體現(xiàn)在本詩中的哪些地方?生1:“烹羊宰?!薄耙伙嬋俦?,煮的是全羊全牛,一飲則是三百杯,何等的豪情逸興······生2(質(zhì)疑):“天生我材必有用”當中應(yīng)還有幾分對壯志難酬的宣泄。師:怎么看出來的?生2:“必有用”貌似表現(xiàn)詩自己定能因才而遇的自信,同時也說明自己現(xiàn)在并沒有得到重用。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長期以來,積壓在詩人心中的憤懣,在酒酣耳熱之后,與摯友暢談之間,不免吐露出來。師明確:說的非常好。詩人在勸友盡情豪飲,“行樂須及時”的同時,也在宣泄著自己內(nèi)心壯志難酬的抑郁,并吐之為快,樂在其中。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1、 鐘鼓,權(quán)貴人家的音樂;饌玉,形容飲食精美,享受奢華。這里代指富貴利祿,在封建時代,只有衣食無憂的達官貴人才有閑情逸致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羨慕達官貴人的生活,實際是對權(quán)貴們的一種蔑視,不是有這樣的傳說:玄宗讓李白作詩,李白醉熏熏的躺在椅子上,讓當時的紅人高力士彎下腰為他脫靴子,讓得寵的楊貴妃為他研墨。這正是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最可寶貴的性格。這種不隨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詩《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也有所表現(xiàn):“……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動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碑斎?,有骨氣,不等于沒有憂愁。李白在蔑視權(quán)貴的同時,一種難言的惆悵也在心中涌動,他想通過“長醉不復醒”來忘卻懷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嗎?李白在《宣州謝眺樓芡餞別校書叔云》一詩中作出了明確的回答:“……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蔽覀兛梢韵胂?,一個滿腹惆悵的人,當他一心解愁卻又無法解愁的時候,內(nèi)心是怎樣的愁苦??!表面上開懷暢飲,實際上愁箭穿心,這就是《將進酒》中的李白!2、“鐘鼓”兩句是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概括方式,是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現(xiàn)象在詩人心靈中的折光反映。這首詩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所以才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實際上是對當權(quán)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因而又寫道:“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不值得羨慕。表明詩人期于用世的不是“汲汲于富貴”,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當這些不能實現(xiàn)時,他只能“但愿長醉不復醒”了。4、是不是真的不會醒了?那醒了之后又該怎么辦?表明作者在理想不能實現(xiàn)時欲求出路而不得的痛苦。5、愿,指希望。說明詩人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他對現(xiàn)實問題及危機有一定的認識。但卻又無能為力,就像屈原那樣眼睜睜看著國家衰落下去,他的痛是多么的巨大,他對黑暗現(xiàn)實的恨何其深!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1、 寂寞,指不為時人所理解?!笆ベt”往往寂寞于生前是嚴酷的歷史事實。比如我們熟悉的史學家司馬遷,生前受盡了侮辱、冷眼;曹雪芹生前被世人冷落,日子過得很艱苦。、、、自古以來那些圣賢生前無不感到孤獨寂寞。但他們畢竟成為了“圣賢”,在身后被世人銘記,千古流芳!2、 詩人說“圣賢”寂寞,其實也表達了自己是寂寞的。雖然李白在當時為許多人欽慕,但真正理解他的卻很少。他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卻不被玄宗重用。在朝廷三年,他只是個御用文人,此時他已被逐出朝廷八年了。你能說他不寂寞嗎?那還不如做個“飲者”,還能留下美名,像后文提到的陳王曹植。聯(lián)系《月下獨酌》3、“古來”二句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埋沒人才的揭露?!肮艁硎ベt”,至高至大莫若孔子、孟子,他們?yōu)樾麄髯约旱恼沃鲝埗甲哂诟髦T侯國之間,辛苦備至,可有誰聽他們呢?真是“寂寞”得很!詩人著穿了這一點,對統(tǒng)治者不再抱有幻想,決心逃于酒鄉(xiāng),所以接著就說:“唯有飲者留其名?!? 詩人對“飲者”的贊頌其實是對黑暗現(xiàn)實的抗議,因為現(xiàn)實社會已經(jīng)不能容納任何清醒的人了!這里用的是憤激語。5、“圣賢”,不是單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飲者”,決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賢”中逃之于醉鄉(xiāng)的人。說圣賢“寂寞”,并非貶抑,不過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之意。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肮艁硎ベt”有經(jīng)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tǒng)治者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不是否定他們,而是為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贊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想象李白的醉后狂態(tài),酒喝的酣暢淋漓,激的他豪情大發(fā),狂態(tài)畢露。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他反客為主,呼兒換酒,頤指氣使,睥睨萬物。而這正是他率真肆意、狷狂放誕、豪放不羈的獨特個性使然。李白的膽大妄為和驚世駭俗可見一斑!深入理解李白狂放的背后掩蓋的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狂,他的傲正體現(xiàn)出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李白的萬古愁從何而來?(1)政治遭遇(詩人李白的政治夢想與詩人的秉性、情趣、個性的人格)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年),這一年,李白已經(jīng)51歲,八年之前,李白到長安尋求功名,進入到統(tǒng)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為能夠干一番事業(yè)。然而現(xiàn)實卻不容許他這樣做,所以現(xiàn)實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2)人生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李白的身上浸透著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李白畢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個夢,然而,當無法企及的現(xiàn)實無情地擺在李白面前時,他的夢碎了,于是,他開始縱酒,他開始狂歌,開始了永遠沒有盡頭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賢自稱,以喝酒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以縱酒來對抗現(xiàn)實的齷齪,以精神的曠達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因為他是謫仙人,所以他必定擁有恣情傲物的權(quán)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3)對絕對自由的向往與現(xiàn)實性的矛盾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學論叢》中這樣寫到“…(李白)自己的生命還想要超出世間?!木辰缰?,正高在他這個超人生的人生上?!彼麅?nèi)心深處所期望的不是在現(xiàn)世規(guī)則之下對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規(guī)則對宇宙萬物的掌握?;蛘哒f,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萬丈,也由于相同的緣故而倍受打擊。正是以上的種種原因是的李白成為了一個復雜的、立體的自我,成為了宇宙間一個大寫的“人”字。這種復雜的個性體現(xiàn)在詩歌之中,則是快、狂、逸、達。為何是“萬古”之愁?這里的愁具有典型意義。李白的愁是人生短暫、歲月蹉跎、時不待我、功名難立、壯志難酬,而這種愁已經(jīng)超越了他個人的愁,而是古往今來一切敏感才人、一切清醒者的通感的愁。用歷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則將來一定還有——這樣的愁情唯“萬古愁”一語足以當之。5、明知道“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仍然選擇了借酒消愁,痛飲狂歌。這是李白的人生選擇。也許只有這種醉生夢死才能暫時掩蓋內(nèi)心深廣不盡的愁和恨。但是只有偉大的矛盾與掙扎才能催生出偉大的作品。美酒催生出流傳千古的宏偉詩篇,也造就了一個不朽的李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