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第2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1_第1頁
高中生物-第2章-第2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1_第2頁
高中生物-第2章-第2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1_第3頁
高中生物-第2章-第2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1_第4頁
高中生物-第2章-第2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理解(lǐjiě)教材新知把握(bǎwò)熱點考向知識點一知識點二考向一應用創(chuàng)新(chuàngxīn)演練隨堂基礎鞏固課時跟蹤訓練第2節(jié)考向二第一頁,共45頁。第2章理解(lǐjiě)把握(bǎwò)知識點一知識點二考向第二頁,共45頁。第二頁,共45頁。第三頁,共45頁。第三頁,共45頁。1.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2.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3.基因分離(fēnlí)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fēnlí)。第四頁,共45頁。1.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第四頁,共45頁。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開而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5.薩頓的“基因與染色體行為存在(cúnzài)平行關系”的假說是運用了類比推理法。6.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利用了假說—演繹法。第五頁,共45頁。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第五頁,共45頁。第六頁,共45頁。第六頁,共45頁。[自讀教材(jiàocái)·夯基礎]1.薩頓的假說[填空](1)內容(nèiróng):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關系。(2)依據(jù):平行(píngxíng)第七頁,共45頁。[自讀教材(jiàocái)·夯基礎]1.薩頓的假說[填空]基因染色體生殖過程中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

相對穩(wěn)定存在體細胞成對

配子

體細胞中來源一個來自

,一個來自

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形成配子時

自由組合

自由組合完整性和獨立性形態(tài)(xíngtài)結構單個成對單條(dāntiáo)父方母方非等位基因非同源(tónɡyuán)染色體第八頁,共45頁?;蛉旧w生殖過程中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2.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jù)(zhèngjù)[填空](1)實驗現(xiàn)象:紅眼(hón〃gyǎn)第九頁,共45頁。2.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jù)(zhèngjù)[填空]紅眼(2)實驗現(xiàn)象(xiànxiàng)的解釋:第十頁,共45頁。(2)實驗現(xiàn)象(xiànxiàng)的解釋:第十頁,共45頁F2XWYXWXw白眼(báiyǎn)雄性(3)實驗(shíyàn)結論: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第十一頁,共45頁。F2XWYXWXw白眼(báiyǎn)雄性(3)實驗(shí1.薩頓和摩爾根分別采用了什么方法推測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提示:薩頓采用的是類比推理的方法,摩爾根采用的是假說—演繹法。2.果蠅細胞內的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嗎?請舉例說明。提示:不是(bùshi)。細胞質內的基因不位于染色體上,只有核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第十二頁,共45頁。1.薩頓和摩爾根分別采用了什么方法推測基因位[跟隨名師(mínɡshī)·解疑難]1.果蠅(ɡuǒyínɡ)的染色體組成性別雌性雄性圖示同源染色體4對4對常染色體Ⅱ、Ⅲ、ⅣⅡ、Ⅲ、Ⅳ性染色體XXXY染色體組成6+XX(同型)6+XY(異型)第十三頁,共45頁。[跟隨名師(mínɡshī)·解疑難]1.果蠅(ɡuǒy2.摩爾根果蠅(ɡuǒyínɡ)雜交實驗分析(1)實驗現(xiàn)象:第十四頁,共45頁。2.摩爾根果蠅(ɡuǒyínɡ)雜交實驗分析第十四頁,共4(2)相關說明:①果蠅的紅眼、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②F1全為紅眼,則紅眼是顯性性狀。③F2中紅眼∶白眼=3∶1,符合分離定律,紅眼和白眼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④白眼性狀的表現(xiàn)與性別相聯(lián)系。即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méiyǒu)相關基因。各種果蠅的基因型及表現(xiàn)型如下表:第十五頁,共45頁。(2)相關說明:第十五頁,共45頁。性別基因型眼色雌蠅XWXW

XWXw

XwXw紅眼紅眼白眼雄蠅XWY

XwY紅眼白眼第十六頁,共45頁。性別基因型眼色雌蠅XWXWXWXwXwXw紅眼紅眼白(3)驗證(yànzhèng):測交實驗。①過程:第十七頁,共45頁。(3)驗證(yànzhèng):測交實驗。第十七頁,共45頁②測交結果:后代中紅眼∶白眼=1∶1,符合分離定律。③結論:決定(juédìng)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從而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第十八頁,共45頁。②測交結果:后代中紅眼∶白眼=1∶1,符合分[自讀教材(jiàocái)·夯基礎]1.基因(jīyīn)分離定律的實質[填空]第十九頁,共45頁。[自讀教材(jiàocái)·夯基礎]1.基因(jīyīn)2.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判斷正誤](1)位于非同源(tónɡyuán)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2)在減數(shù)分裂中,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第二十頁,共45頁。2.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判斷正誤]√×第二十1.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生在什么時期(shíqī)?提示: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具體地說都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2.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遺傳時是否一定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舉例說明。提示:不一定。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遺傳時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遺傳時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第二十一頁,共45頁。1.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生在什么時期(s[跟隨名師(mínɡshī)·解疑難]1.遺傳因子與染色體上基因的對應關系(1)分離定律中的一對遺傳因子指一對同源(tónɡyuán)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2)自由組合定律中的不同對的遺傳因子指位于非同源(tónɡyuán)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第二十二頁,共45頁。[跟隨名師(mínɡshī)·解疑難]1.2.兩個遺傳定律(dìnglǜ)的細胞學基礎(1)分離定律(dìnglǜ)的細胞學基礎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開而分離,如圖:第二十三頁,共45頁。2.兩個遺傳定律(dìnglǜ)的細胞學基礎(2)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等位基因隨同(suítóng)源染色體分開而分離,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如圖:第二十四頁,共45頁。(2)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等位基因隨同第二十五頁,共45頁。第二十五頁,共45頁。[例1]果蠅的大翅和小翅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F(xiàn)用大翅雌果蠅和小翅雄果蠅進行交配(jiāopèi),再讓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jiāopèi),實驗結果如下:F1:大翅雌果蠅、雄果蠅共1237只。F2:大翅雌果蠅2159只,大翅雄果蠅1011只,小翅雄果蠅982只。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第二十六頁,共45頁。[例1]果蠅的大翅和小翅是一對相對性狀,由A.果蠅翅形大翅對小翅為顯性B.根據(jù)實驗結果判斷果蠅的翅形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C.根據(jù)實驗結果可證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wèiyú)X染色體上D.F2中雌果蠅基因型相同,雄果蠅有兩種基因型第二十七頁,共45頁。A.果蠅翅形大翅對小翅為顯性第二十七頁,共45頁。[思路(sīlù)點撥]第二十八頁,共45頁。[思路(sīlù)點撥]第二十八頁,共45頁。[精講精析]大翅雌果蠅和小翅雄果蠅進行交配,F(xiàn)1全是大翅果蠅,所以大翅對小翅為顯性。根據(jù)(gēnjù)題中信息“F2:大翅雌果蠅2159只,大翅雄果蠅1011只,小翅雄果蠅982只”可知,大翅∶小翅≈3∶1,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又因為大翅果蠅雌雄不等,可推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遺傳圖解如下:第二十九頁,共45頁。[精講精析]大翅雌果蠅和小翅雄果蠅進行交配可見(kějiàn),F(xiàn)2中雌果蠅有兩種基因型,分別為XAXA和XAXa。[答案]D第三十頁,共45頁??梢?kějiàn),F(xiàn)2中雌果蠅有兩種基因型,分別為XAX設計雜交實驗,若子代性狀(xìngzhuàng)與性別相聯(lián)系,即某一性狀(xìngzhuàng)只出現(xiàn)在某一性別中,或在不同性別中性狀(xìngzhuàng)出現(xiàn)的比例不同,則控制該性狀(xìngzhuàng)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第三十一頁,共45頁。設計雜交實驗,若子代性狀(xìngzhuàn[例2]如圖表示果蠅的一個細胞,其中數(shù)字表示染色體,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從染色體情況上看,該果蠅只能形成一種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雌雄個體中出現(xiàn)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時基因A、a與B、b間自由組合D.只考慮(kǎolǜ)3、4與7、8兩對染色體時,該個體能形成四種配子,并且配子數(shù)量相等第三十二頁,共45頁。[例2]如圖表示果蠅的一個細胞,其中數(shù)第三[思路(sīlù)點撥]第三十三頁,共45頁。[思路(sīlù)點撥]第三十三頁,共45頁。[精講精析]由圖可知,該果蠅為雄性個體,圖中7為X染色體,8為Y染色體,因此,從染色體情況看,它能形成X、Y兩種配子。A項全錯誤;e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e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雄性個體中出現(xiàn)(chūxiàn)的概率高于在雌性個體中出現(xiàn)(chūxiàn)的概率。B項全錯誤;A、a與B、b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AB進入一個配子,ab進入另一個配子,它們連鎖在一起,因此,A、a與B、b之間不能自第三十四頁,共45頁。[精講精析]由圖可知,該果蠅為雄性個體,圖由組合(zǔhé)。C項全錯誤;只考慮3、4與7、8兩對同源染色體時,該果蠅基因型可寫成DdXeY,產生DXe、dXe、DY、dY四種配子且數(shù)量相等。D項正確。[答案]D第三十五頁,共45頁。由組合(zǔhé)。C項全錯誤;只考慮3、4與7、8兩對同源下圖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dìnglǜ)實質的是()解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雜合子在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隨同(suítóng)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獨立地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答案:C第三十六頁,共45頁。下圖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dìnglǜ)實質的是()解1.探究基因(jīyīn)位于染色體上。2.探究基因(jīyīn)在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性染色體上。第三十七頁,共45頁。1.探究基因(jīyīn)位于染色體上。第三十七頁,共45頁典例剖析(pōuxī)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起初對此假說持懷疑態(tài)度(tàidu)。他和其他同事設計果蠅雜交實驗對此進行研究。雜交實驗圖解如下:P紅眼(雌)×白眼(雄) ↓F1紅眼(雌、雄)↓F1雌雄(cíxióng)交配F2紅眼(雌、雄)白眼(雄)3/41/4第三十八頁,共45頁。典例剖析(pōuxī)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方法提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果蠅雜交實驗(shíyàn)現(xiàn)象________(“支持”或“不支持”)薩頓的假說。根據(jù)同時期其他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果蠅體細胞中有4對染色體(3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的事實,摩爾根等人提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使上述遺傳現(xiàn)象得到合理的解釋。(不考慮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的情況)第三十九頁,共45頁。請回答下列問題:第三十九頁,共45頁。(2)摩爾根等人通過測交等方法力圖驗證他們提出的假設。以下(yǐxià)的實驗圖解是他們完成的測交實驗之一:P紅眼(hón〃gyǎn)(F1雌)×白眼(雄)↓測交子代紅眼(hón〃gyǎn)(雌)紅眼(hón〃gyǎn)(雄)白眼(雌)白眼(雄)1/41/41/41/4(說明:測交親本中的紅眼(hón〃gyǎn)雌蠅來自于雜交實驗的F1)①上述測交實驗現(xiàn)象并不能充分驗證其假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十頁,共45頁。(2)摩爾根等人通過測交等方法力圖驗證他們提②為充分驗證其假設,請在上述測交實驗的基礎上再補充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要求:寫出實驗親本的基因型和預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為B、b。提示(tíshì):親本從上述測交子代中選取)寫出實驗親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子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十一頁,共45頁。②為充分驗證其假設,請在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