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16課 金色的草地 說課稿_第1頁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16課 金色的草地 說課稿_第2頁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16課 金色的草地 說課稿_第3頁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16課 金色的草地 說課稿_第4頁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16課 金色的草地 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金色的草地》說課稿一、說教材《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意境優(yōu)美,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課文不僅為我們再現(xiàn)了俄羅斯鄉(xiāng)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麗,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而且還向孩子們滲透了觀察、了解自然的意識和方法。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由于本課是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學習主題是“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剛升入三年級,已經(jīng)具備了一些對課文內(nèi)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問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jù)這樣的學情和課標對本學段的具體要求,我預設(shè)了以下的學習目標:1.認讀“釣、攏兩個生字,識記、會寫“耍、裝”等12個字。結(jié)合語境和生活實際理解“一本正經(jīng)、使勁、引人注目、觀察”等14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3.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鑒于以上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shè)定,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對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另外,小男孩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于小學生來說,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fā)現(xiàn)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三、說教法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睂τ谌昙墝W生來說,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lǐng)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guān)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2.多媒體情景法:因為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fā)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shè)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guān)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fā)現(xiàn)的樂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3.質(zhì)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shù)氖侄危龑W生質(zhì)疑問難,能激發(fā)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四、說學法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結(jié)合本課語言優(yōu)美,情境奇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升華情感”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五、說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喚起閱讀期待。期待在學習上表現(xiàn)為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與文本對話的期待,學生才會主動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因此我將這樣導入新課:在教學開始,我先問孩子:“你們喜歡郊游嗎?好,今天我就帶你們?nèi)ソ加??!比缓笠龑麄兓貞涍^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張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的圖片,板書:()的草地,結(jié)合圖片問“你見過怎樣的草地?誰來說?”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板書完整的課題——《金色的草地》,并且問“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借此引起學生對本課的閱讀期待,對下面的學習打好了鋪墊。。(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本課生字較多,在初讀課文之后,我問學生:“你們想去見見金色的草地嗎?但總不能兩手空空啊,那我們就帶上生字寶寶作為禮物去看看。看看誰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場券?!比缓蟪鍪旧衷~,通過各種形式如開火車讀、指名領(lǐng)讀、同桌互讀檢測、齊讀等方式,檢測學生認讀情況。并重點區(qū)分“?!焙汀耙薄ⅰ搬灐焙汀般^”的字形,進行書寫指導。并且出示幾句帶有生字比較難讀的句子來讀一讀。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初步朗讀了課文,自己疏通了課文詞句。在自學檢查反饋中,我還相機進行生字詞的正音和難讀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特點。(三)再讀課文,初窺課文大意。讀而不死則罔,讀中有思,才是高質(zhì)量的讀,才是有意義的讀。本篇課文文字和內(nèi)容都比較前線,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請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哪兩件事情?用自己的話簡單地來說一說,并且將兩件事概括為: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會變顏色及變色的原因。鍛煉了學生從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四)趣為主線,生成教學過程在了解了課文大意之后,我準備抓住課文最后一段“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這句話展開教學,以“趣”為切入口,讓學生說說“你感覺課文哪里寫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開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由于學生回答的不確定性,我預設(shè)了以下兩塊的教學:1.抓住第2段體會草地的“美”和“可愛”。這段話寫的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的事。當學生說到“蒲公英”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回顧一年級下冊的《植物媽媽有辦法》里關(guān)于“蒲公英”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詞語手冊里“蒲公英”的插圖和說明文字,先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的情況。這段話里面充滿了哥倆的對話和他們有趣的神情、動作,我首先讓學生通過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這時可能會說“我感到謝廖沙哥倆在這片開滿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樂。”然后我就讓學生說說從哪些詞句當中能看出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呢?引導學生抓住哥倆的神情“裝著一本正經(jīng)”、“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等重點詞語體會互相吹絨毛的有趣。并且指導朗讀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該段的最后一句話,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說“引人注目”一詞的意思,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談在什么情況下,有什么東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課文,理解蒲公英開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過的,可是課文為什么說“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在熟讀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我再鼓勵幾個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課文當中的這段內(nèi)容。讓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仔細揣摩哥哥假裝一本正經(jīng)的叫和弟弟假裝打哈欠的用意,體會孩子在游戲中表現(xiàn)的智慧和為對方上了自己的當而開心得意的神態(tài)。讓那種真正屬于孩子之間的樂趣,在課堂上通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得以再現(xiàn)。2.抓住第3段“發(fā)現(xiàn)草地變色,以及變色的原因?!斌w會蒲公英的“有趣”。學到這里,我用語言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蒲公英的有趣:“可愛的小男孩發(fā)現(xiàn)草地在變魔術(shù),他多想快點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來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細觀察起來,請大家自由讀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讀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發(fā)現(xiàn)。在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過程中,我還將隨機引導學生去體會個別詞語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例如這句話:“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怎么讓學生體會“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設(shè)計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為什么以前我沒有發(fā)現(xiàn)草地的顏色會變呢?”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便豁然開朗,原來,以前我從沒有起這么早過,所以一直誤以為開滿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這里又有什么含義呢?為了讓學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來讀這一句,再加上“并”字讀這一句,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到,用上“并”這個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來那種想法是錯的。然后讓學生再通過自己的朗讀去體會這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實踐課后,我還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1.摘錄描寫鮮花的詞語。2.平時你一定見過許多美麗的鮮花,你能向大家介紹一種你最喜歡的花嗎?介紹的時候要說清楚花的形狀、顏色等,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這樣的練習,由摘錄寫鮮花的詞語到介紹鮮花,體現(xiàn)了一定的梯度。將語文學習的平臺延伸到了課外,加強了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17古詩三首(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亦、宜”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抹、磨”,會寫“斷、楚”等13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望天門山》。(教學重點)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準備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補充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會寫“斷、楚、至、孤、帆”5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望天門山》,背誦并默寫。3.能結(jié)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初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Ⅰ復習舊知,引入新課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從心底發(fā)出感嘆——(課件出示單元篇章頁)生讀:祖國,我愛你。我愛你每一寸土地,我愛你壯美的山河。1.誦讀古詩,欣賞美景。師:詩人們也喜歡用他們的妙筆描繪祖國的河山,讓我們一起讀詩,欣賞古詩中的美景吧!課件出示下列詩句,引導感受詩句描繪的祖國山河之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2.引入新課。師:詩句中蘊含著詩人對美好河山的熱愛,想象著畫面誦讀詩句,這樣美景就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想象著畫面,跟隨三位詩人欣賞他們筆下的壯美山河。(板書課題:古詩三首)【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篇章頁的朗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初步了解,使學習具有一定的整體性。3.現(xiàn)在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詩。(板書詩題:望天門山,齊讀詩題)Ⅱ?qū)W習《望天門山》,感悟磅礴之美1.了解詩人,讀懂詩題。(1)唐玄宗開元十三年,李白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四川,他乘船順著長江東下,被波瀾壯闊的長江從天門山中間奔流東去的雄奇景色所震撼,于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詩——《望天門山》。借助資料了解李白。(2)齊讀詩題,讀準字音,讀出韻味,借助注釋初步了解天門山。(3)從詩題中,你讀懂了什么?方法引導:抓住關(guān)鍵字,理解詩題的意思。干什么——望:看;地點——天門山、長江上;誰——李白,乘船順著長江東下。(4)誰能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李白乘船順著長江東下遠望天門山。(5)小結(jié):了解詩題是我們學習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就讓我們熟讀古詩。2.讀通詩句,讀好節(jié)奏。(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2)指名讀。讀準翹舌音“楚、至、出”,前鼻音“斷、帆”。(3)引導:讀古詩時不僅要將字讀正確,還要讀好停頓。指名讀,標出停頓線“/”。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4)學生按節(jié)奏自由練讀,再齊讀古詩,讀出韻律。3.理清景物,整體感知。(1)師:詩中寫了哪幾種景物?讀一讀古詩,找出詩中描寫的景物。(2)指名學生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3)師: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這首詩主要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驹O(shè)計意圖】通過圈畫詩中景物,大致了解古詩內(nèi)容,為接下來理解詩意做鋪墊。4.理解詩意,想象畫面。(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師:讀著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交流指導。①指導理解“斷”“開”的意思。課件出示長江水穿過天門山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斷”是“斷裂”的意思,“中斷”是“從中間斷裂”的意思?!伴_”是“沖開”的意思,體會長江的水勢洶涌和天門山的雄偉。(板書:天門斷楚江開)②指導理解“至此回”的意思。質(zhì)疑:這里是講長江水碰到天門山后往回流了嗎?引導學生理解“回”是“回旋”的意思,“至此回”描寫了長江水經(jīng)過天門山時漩渦洶涌的景象。師:請你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詩句描繪的景象。①學生練說,同桌互說。②指名學生說,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和積累的詞語來描述雄偉的山勢和洶涌的水勢。詩意:浩蕩的長江把天門山從中劈開,一分為二。東流而去的長江水經(jīng)過天門山時形成回旋的水流。③指名學生讀,齊讀,要讀出天門山雄偉、長江浩蕩的氣勢。(2)過渡:我們借助注釋理解了前兩句詩的意思,在想象中體會到了天門山的雄偉和長江水的澎湃。請試著用“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想象畫面”的方法來學習后兩句詩。(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師:青山是不會動的,詩人怎么說山“出”呢?孤帆又是怎么“來”的呢?①引導學生交流“在雨里奔跑”或者“坐在行駛在雨里的汽車上”時看到的雨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這兩個字的意思。②引導學生感受“孤”的意境。提問: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一艘怎樣的小船?引導學生體會“在雄偉的天門山映襯下寬闊的江面上駛來一艘小船”的渾闊茫遠的意境。③引導想象:讀著詩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板書:青山出孤帆來)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顏色和“出、來、孤”等字說說詩句描繪的景象。詩意: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一葉孤舟從日邊而來。(4)師:看到這么美的景象,詩人會是怎樣的心情?引導學生結(jié)合古詩背景,讀出李白內(nèi)心的激動,感受到天門山的雄偉秀麗以及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聲音要高昂一些。(板書:雄偉秀麗熱愛祖國山水)【設(shè)計意圖】在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想象畫面等學法遷移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描繪的美麗景色和意境,也有助于引導學生讀出天門山、長江水的氣勢。Ⅲ誦讀積累,學習生字1.回顧全詩,小結(jié)學法。讀——讀準,讀通;看——插圖,注釋;想——詞意,句意;說——詩意,作者情感。2.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誦讀古詩。(1)配樂誦讀,小組比賽。(2)教師出示提示,學生補充背誦。(3)出示古詩中的場景圖片,想象畫面,讓學生配上相應的詩句進行積累。(4)背誦古詩。3.課件出示會寫字,觀察生字書寫的特點。(1)“孤、帆”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左窄右寬?!皵唷笔亲笥医Y(jié)構(gòu)的字,左右基本同寬?!俺?、至”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斷”“孤”和“楚”的書寫,學生練習。斷:左半部分先寫“米”再寫豎折,豎長折短;“米”稍小、瘦長,捺改為點。右半部分“斤”的豎撇要穿插到左半部分的下面,豎要垂直。楚:上邊的“林”要扁,兩個捺都變?yōu)辄c;下邊的橫帶鉤,撇短捺長,捺要寫得平緩舒展。孤:“子”要窄,橫變?yōu)樘?;“瓜”中間是豎提,豎長提短,不要寫成“爪”。(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練習過程中與課本認真對照,有錯誤及時改正。(4)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4.指導學生默寫古詩。引導學生回顧交流第二單元《古詩三首》中的書寫格式:每句居中寫,標點不要遺漏,要占一格。5.課堂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想象畫面”的學習方法,欣賞了李白筆下天門山的雄偉秀麗,體會到了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這種學習方法去學習另外兩首古詩。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亦、宜”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抹、磨”,會寫“飲、初”等8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并背誦。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情。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Ⅰ復習鞏固,方法引導1.學生背誦《望天門山》。2.提問:我們是怎樣學習《望天門山》的?(1)讀準字音,讀順古詩,讀好停頓。(2)借助注釋、聯(lián)系生活等,理解詩意。(3)想象畫面,體會情感。3.過渡:今天我們繼續(xù)運用這種學習方法來學習另外兩首古詩,去感受西湖和洞庭湖的美麗景色?!驹O(shè)計意圖】回顧古詩學習方法,為后面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提供方法的引領(lǐng)。Ⅱ方法遷移,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1.播放視頻,了解詩題。(1)播放西湖美景視頻,引入古詩內(nèi)容,說說感受。(2)師:我們曾經(jīng)學習過《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感受過西湖的美景,今天我們即將再學習一首與西湖有關(guān)的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板書詩題:飲湖上初晴后雨)(3)齊讀詩題,并說說詩題的意思。飲:飲酒;湖:西湖;初晴后雨:天氣先晴天后下雨。2.朗讀古詩,認識生字“亦、宜”,識記多音字“抹”。3.誦讀交流,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1)讀準字音。注意“瀲滟”“空蒙”的讀音,尤其注意多音字“抹”,要讀準確,指名讀。(2)掌握節(jié)奏。尤其注意“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朗讀停頓,指名讀。(3)學生齊讀古詩。4.品讀詩句,感受美景。(1)感受晴雨,想象西湖風景之美。找一找哪一句寫的是“初晴”,哪一句寫的是“后雨”。(板書:晴雨)(2)走進晴日的西湖。晴日的西湖是怎樣的?你是通過哪個詞語讀懂的?①課件出示詞語“瀲滟”,根據(jù)注釋理解:波光閃動的樣子。(板書:水光瀲滟)②課件出示西湖晴日的美景圖片,練習說話。中午,在陽光的照耀下,西湖就像;傍晚,夕陽西下,西湖水面金光閃閃,又像。③揣摩詩人心境。猜一猜,詩人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會說些什么呢?詩中蘇軾只用了3個字就道出了這層意思——晴方好。(結(jié)合注釋理解“方”:正)(3)走進雨日的西湖。雨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①賞圖讀詞。圖文一起出示:朦朦朧朧、山色蒙蒙、云霧彌漫、煙雨蒙蒙。②看著這些景色,讀著這些詞語,雨中的西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說說?(板書:山色空蒙)理解“空蒙”——迷??~緲的樣子。③師:置身在這樣煙雨朦朧的西湖之中,你會有怎樣奇妙的感覺?帶著這種感覺再讀。理解“奇”就是“奇特、奇妙”的意思。(4)體會比喻的巧妙,感受西湖風韻之妙。①過渡:為什么在蘇軾的眼中,西湖就像西子呢?讓我們來猜一猜。預設(shè)1:西湖和西子都美。(是的,請你美美地讀一讀。)預設(shè)2: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個“西”。(我想也是的,西子,西湖,好巧啊,被蘇軾這么一比喻,西湖從此就多了一個更秀美的名字:西子湖。)(板書:西子湖)預設(shè)3:西子不管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不管晴天和雨天都很美。②引導對話,感受“西子”比“西湖”的巧妙。師:如果說,晴天的西湖是濃抹;那么——生:雨天的西湖是淡妝。師:如果說,冬天的西湖是淡妝;那么——生:夏天的西湖是濃抹……③小結(jié):西湖無論何時,都是好的、奇的、美的、妙的、神的,就像怎么打扮都漂亮的西子,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喜愛之情。(板書:喜愛之情)④有感情地朗讀后兩句詩。5.交流、想象畫面,指導背誦。(1)引導:你看到了怎樣的山,怎樣的湖面?引導學生圍繞景物想象畫面。(2)背誦并積累古詩。指名讀、齊讀古詩;指名學生描述根據(jù)詩句想象到的畫面,其他學生根據(jù)描述背誦詩句;學生齊背古詩?!驹O(shè)計意圖】方法遷移,為學生借助注釋、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詩意和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提供了學習的支架,也為學生今后自主學習更多的古詩打下了基礎(chǔ)。Ⅲ小組合作,學習《望洞庭》1.根據(jù)《望天門山》的學習方法來理解《望洞庭》。(板書詩題:望洞庭)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進入小組合作學習。(1)學生自主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組內(nèi)朗讀古詩,互相正音。讀準多音字“磨”。引導:“磨”的另一個讀音念什么?交流分享。幫助學生通過“磨”來理解“鏡未磨”的意思。(3)小組展示,讀好停頓。如“白銀盤里/一青螺”。3.學生合作學習古詩,大致理解詩意。(1)引導理解“兩相和”,提問:你見過的月光下湖面的景象是怎樣的?湖光與秋月之“和諧”。湖水澄澈,月光皎潔,呈現(xiàn)出一派和諧之美。同時課件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感受朦朧、淡雅的意境。(板書:近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