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_第1頁
【解析】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_第2頁
【解析】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_第3頁
【解析】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_第4頁
【解析】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解析】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

一、單選題

1.(2023七上·東臺月考)地圖的三要素包括()

A.圖片、高度、距離B.指向標、地名、數(shù)字

C.比例尺、方向、圖例D.比例尺、圖例、指向標

【答案】C

【知識點】地圖的閱讀

【解析】【分析】地圖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三要素,牢記即可。

2.(2023七上·東莞月考)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是()

A.365天B.30天C.三個月D.24小時

【答案】D

【知識點】地球自轉(zhuǎn)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zhuǎn)的周期是一天24小時.根據(jù)題意.

故選:D

【點評】該題考查學生對地球自轉(zhuǎn)的學習情況.

3.(2023八下·大理期中)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過了漫長和艱辛的探索過程,下列首次證實地球是個球體的事件是()

A.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B.人造衛(wèi)星上天拍攝到地球的照片

C.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D.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進入太空看到地球是個球體

【答案】C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在1519~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球一周的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故答案選C。

4.學校內(nèi)的五星紅旗向南飄揚,這時的風向為()

A.東風B.西風C.南風D.北風

【答案】D

【知識點】方向判斷

【解析】【分析】學校內(nèi)的五星紅旗向南飄揚,風吹來的方向在國旗飄揚的相反方向,南和北相對,因此這時為北風;故選D。

【點評】該題主要考查風向的辨別,注意風吹來的方向跟國旗飄揚的方向相反。

5.(2023七下·東莞月考)以烏拉爾山一烏拉爾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峽為界劃分的兩洲是()

A.亞洲、歐洲B.南美洲、北美洲

C.亞洲、非洲D(zhuǎn).亞洲北美洲

【答案】A

【知識點】大洲分界線

【解析】【分析】亞洲與歐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根據(jù)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知識點簡單,牢記即可。

6.(2023七上·東臺月考)有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的界線是()

A.23.5°S和66.5°N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D.23.5°N和66.5°S

【答案】C

【知識點】季節(jié)變化和五帶的劃分

【解析】【分析】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北極圈以北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南為南寒帶,寒帶有極夜和極晝現(xiàn)象;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為北溫帶,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為南溫帶,溫帶既沒有極夜和極晝現(xiàn)象,也沒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即有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的界線是南極圈(66.5°S)和北極圈(66.5°N)。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有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的界線,理解解答即可。

7.(2023七上·東臺月考)關于經(jīng)緯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經(jīng)線都相交于南北極,長度相等

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長度相等

【答案】D

【知識點】經(jīng)緯線的特點及劃分

【解析】【分析】經(jīng)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弧線,緯線是與地軸垂直并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經(jīng)線都是半圓形,緯線都是圓形(極點除外);經(jīng)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長度都相等,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經(jīng)線都相交于南北兩極,緯線都相互平行。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經(jīng)緯線的相關知識,理解解答即可。

8.(2023七上·東臺月考)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從太空中拍攝照片中的蔚藍色球體是()

A.金星B.地球C.土星D.火星

【答案】B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從太空中拍攝到地球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球體,說明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故B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地球的形狀,理解解答即可。

9.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xiàn)圖所示的現(xiàn)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A.地球由西向東自轉(zhuǎn)B.地球是個球體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D.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

【答案】B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觀察圖示可知,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處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故選:B。

【點評】考查了地球形狀的證據(jù),結(jié)合實際生活的實例理解。

10.本初子午線是()

A.南北緯度的分界線B.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C.東西經(jīng)度的分界線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答案】C

【知識點】重要經(jīng)緯線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線是一條特殊的經(jīng)線,其經(jīng)度是0°,是東西經(jīng)度的分界線,該線以東是東經(jīng),以西是西經(jīng),該經(jīng)線是一條穿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jīng)線;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本初子午線的特點,牢記即可。

11.下面四幅圖中,城區(qū)面積最大的是()

A.B.

C.D.

【答案】A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nèi)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略;比較數(shù)字式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比較選項中地圖的比例尺得知,A圖的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圍最大,也就是城區(qū)面積最大。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應用,理解答題即可。

12.(2023七上·濰坊月考)下列有關確定地平面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指南針定向時,指南針的磁針總是指向太陽

B.晴朗的夜空,不管位于地球的何處,都可用北極星來定向

C.用太陽和手表定向時,要先將手表放平,并讓時針對準太陽

D.在北半球,數(shù)枝繁茂的一側(cè)一般可指示北方

【答案】C

【知識點】地理與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野外辨別方向常用太陽、指南針、北極星、手表等方法.A、用指南針定向時,指南針的磁針總是指向北方;原敘述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在晴天的夜晚,在北半球面對北極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赤道以南是看不到北極星的,原敘述錯誤,故不符合題意;C、用太陽和手表定向時,要先將手表放平,并讓時針對準太陽,十二點刻度和時針之間的夾角的中線所對的方向就是正南;敘述正確,故符合題意;D、在北半球,數(shù)枝繁茂的一側(cè)一般可指示南方;原敘述錯誤,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在野外判定方向的方法,對學生的生活有指導意義,理解解答.

13.(2023七上·句容期中)在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為2厘米,如果該圖的比例尺為1﹕3000000,則甲、乙兩地間的實際距離是()

A.30千米B.60千米C.300千米D.600千米

【答案】B

【知識點】選擇適用的地圖

【解析】【分析】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則甲、乙兩地間的實際距離=2:=2×3000000=6000000厘米,也就是60千米.故選:B.

【點評】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根據(jù)題意代入數(shù)據(jù)可直接得出實際距離.

14.在下面常用圖例中,表示運河的是()

A.B.

C.D.

【答案】D

【知識點】地圖的閱讀

【解析】【分析】圖例是集中于地圖一角或一側(cè)的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nèi)容與指標的說明,有助于更好的認識地圖;A圖例表示的國界,B圖例表示的鐵路,C圖例表示的長城,D圖例表示的運河;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常用圖例,熟練記住常用圖例可以提高讀圖的效率。

15.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處在板塊內(nèi)部B.處在板塊交界處

C.位于印度洋中心D.位于亞洲內(nèi)陸

【答案】B

【知識點】板塊構(gòu)造學說

【解析】【分析】東南亞地處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活躍,多火山、地震。

【點評】本題考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6.(2023八下·臨川期末)下列地理現(xiàn)象與板塊運動無關的是()

A.臺灣島上火山、地震多B.紅海不斷擴張

C.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D.我國云南多地震

【答案】C

【知識點】板塊構(gòu)造學說

【解析】【分析】以上四種現(xiàn)象中,倭國多火山、地震是由于倭國處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碰撞處,地殼活動頻繁;紅海在不斷擴張是由于這里處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形成的;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是由于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嚴重導致的;我國云南省多地震是由于云南省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擠壓碰撞導致的,故選C。

17.(2023七下·大同期末)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是()

A.大洋洲B.非洲C.南美洲D(zhuǎn).亞洲

【答案】C

【知識點】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輪廓特點

【解析】【分析】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中間隔德雷克海峽相望。

18.(2023八下·彭水會考)地球上產(chǎn)生晝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個球體B.地球不停地自轉(zhuǎn)

C.地球上有晝夜長短的變化D.地球總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zhuǎn)

【答案】B

【知識點】地球的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解析】【分析】地球圍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zhuǎn),這叫做地球的自轉(zhuǎn),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是晝夜更替和時差,與ABD無關,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地理意義,需要識記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兩個地理意義—晝夜更替和時差。

19.(2023八下·彭水會考)一艘科學考察船計劃9月份從B點(20°N,20°E)出發(fā),到達與B點緯度相同,經(jīng)線正好相對的C點進行科學考察,則C點的經(jīng)度是()

A.160°WB.20°WC.160°ED.20°E

【答案】A

【知識點】經(jīng)緯線的特點及劃分

【解析】【分析】我們把相對的兩條經(jīng)線構(gòu)成的圓圈稱為經(jīng)線圈,構(gòu)成經(jīng)線圈的兩條經(jīng)線度數(shù)之和為180°,而且東西經(jīng)相反,20°E與160°W兩條經(jīng)線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據(jù)題意可知:B點的經(jīng)度是160°W),故本題選A。

20.(2023八下·南江期末)讀下列兩幅地圖,判斷關于地球海陸分布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B.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D.赤道穿過地區(qū)有陸地和海洋

【答案】C

【知識點】世界的海陸分布

【解析】【分析】由圖中兩幅圖可以看出,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被海洋覆蓋,百分之二十九是陸地,有“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說法,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赤道穿過了陸地和海洋,故選C。

21.(2023八下·鄒平期中)讀下圖,對河流流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東南向西北B.自東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東北D.自西北向東南

【答案】C

【知識點】方向判斷

【解析】【分析】根據(jù)圖中的指向標可以判斷出,圖中河流的方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圖的方向問題,結(jié)合圖回答即可。

22.(2023八下·三臺期中)在一幅分層設色地形圖上,下列地形區(qū)呈深褐色的是()

A.東北平原B.黃土高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答案】C

【知識點】分層設色地形圖

【解析】【分析】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綠色表示平原,黃色或褐色表示高原或山地,藍色表示海洋。

23.讀圖經(jīng)緯網(wǎng),完成小題.

(1)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標是()

A.70°S,150°EB.70°S,150°W

C.70°N,150°ED.70°N,150°W

(2)②地位于①地的()

A.東南方向B.東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答案】(1)D

(2)B

【知識點】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讀圖分析可知,此圖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經(jīng)緯網(wǎng)圖,每相鄰兩條經(jīng)線之間間隔30°;依據(jù)經(jīng)緯度的判讀及180°經(jīng)線的位置,圖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標是70°N,150°W。依據(jù)題意,故選D。

(2)在北極點上,四周都是南方,可判定,②位于①的北方;依據(jù)北半球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逆時針,可判定,②位于①的東方;由此可知,②地位于①地的東北方向。依據(jù)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經(jīng)緯網(wǎng)的判讀,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4.讀經(jīng)緯網(wǎng),完成小題

(1)圖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

A.160°E,20°NB.160°W,20°S

C.160°E,20°SD.160°W,20°N

(2)關于M地的自然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

B.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

C.既無太陽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

D.夏至日時,晝長夜短

(3)關于N地的敘述錯誤的是()

A.從南北半球上來講,N點在北半球

B.N處于低緯度

C.N在M的西北方向

D.N地的日期總比M地晚

【答案】(1)B

(2)B

(3)D

【知識點】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方向、定位;季節(jié)變化和五帶的劃分;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及正午太陽高度

【解析】【分析】(1)在圖中兩160°經(jīng)線之間畫出180°經(jīng)線,在兩20°緯線之間畫出0°緯線;東西經(jīng)度的劃分是以0°經(jīng)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0°經(jīng)線以東、180°經(jīng)線以西稱東經(jīng),用符號“E”表示,0°經(jīng)線以西、180°經(jīng)線以東稱西經(jīng),用符號“W”表示,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因此可判斷,圖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160°W,20°S)。故選:B。

(2)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在圖中兩個20°之間,可畫0°緯線(赤道),讀圖可知,M地所在的緯線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緯20°(位于南半球),在是23.5°N-23.5°S之間屬于熱帶范圍,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故A、C不正確,B正確;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最短夜最長,故D不正確。故選:B。

(3)讀圖分析可知,N地的地理坐標為160°E,20°N;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低緯度(0-30°);經(jīng)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N在M的西北方向;N地位于東十二區(qū),M地位于西十二區(qū),N地的日期總比M地早,故選項D符合題意。

【點評】該題考查經(jīng)緯網(wǎng)的判讀及地球公轉(zhuǎn)的概況,理解答題即可。

25.(2023七上·東營期中)小剛同學要用A4紙(長約30cm,寬約21cm)繪制校園操場(有周長400米的標準跑道)示意圖,他選取的最適合的比例尺是()

A.1:200B.1:800C.1:8000D.1:20000

【答案】B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據(jù)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地圖的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小,表示內(nèi)容越詳細;地圖的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表示內(nèi)容越簡單。所以繪制范圍較小的操場,要應用較大的比例尺,如果比例尺太大,則圖幅就太大,就超出A4紙的范圍。

故答案為:B。

【點評】根據(jù)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的大小和內(nèi)容的詳略關系,可先排除C、D,再根據(jù)比例尺的公式計算。

二、綜合題

26.(2023八下·廈門期中)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球自轉(zhuǎn)的周期是,公轉(zhuǎn)的方向為。

(2)左圖甲、乙、丙、丁四個公轉(zhuǎn)位置中,廈門市晝長夜短的是在處。

(3)右圖所示太陽直射點位于(緯線),A,B兩點中點先迎來黎明;C,D兩點中點先進入黑夜。

【答案】(1)1天;自西向東

(2)甲

(3)赤道;B;D

【知識點】地球自轉(zhuǎn)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轉(zhuǎn)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及正午太陽高度

【解析】【分析】該題以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和光照圖為切入點,考查地球公轉(zhuǎn)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來完成地球公轉(zhuǎn)方面的題。(1)地球自轉(zhuǎn)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為一天;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周期為一年。(2)讀圖可知,甲是夏至日即6月22日;乙是秋分日即9月23日;丙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丁是春分日即3月21日。廈門位于北半球,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廈門是晝長夜短,也就是夏至日;所以在甲處。(3)讀圖可知,右圖所示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緯線),A、B兩點中,B點在A點的東側(cè),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東邊的時刻比西邊的時刻早,所以B點先迎來黎明;C、D兩點中,D點在C點的東側(cè),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東邊的時刻比西邊的時刻早,所以D點先進入黑夜。

27.(2023八下·豐縣月考)徐州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一次家鄉(xiāng)地理考察,繪制了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并在圖中標注了①②③④四個觀測點。據(jù)圖判斷下面小題。

(1)該地區(qū)的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

(2)該地區(qū)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3)懸崖頂部的海拔高度是300多米。

(4)甲、乙兩村均位于盆地。

(5)在①處可能看到成片的蘋果園。

(6)站在②處能夠看到乙村。

(7)在③處可以看到懸崖和向北流的河水。

【答案】(1)錯誤

(2)錯誤

(3)正確

(4)錯誤

(5)錯誤

(6)正確

(7)錯誤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等高線地形圖是表示某個區(qū)域的地形起伏狀況,有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和山峰地形,在地形圖上會標注海拔。(1)由圖中等高線和指向標可以看出,該地區(qū)的地勢特點大致是北高南低,而不是西高東低,故錯誤。(2)從該區(qū)域的海拔高度和等高線和疏密程度可以看出,該區(qū)域表示的是山地和丘陵地形,沒有高原地形,故錯誤。(3)由圖中等高線可以看出,該地區(qū)的等高距是50米,由此可以看出,該區(qū)域的陡崖高度是在300-400米之間,故正確。(4)由圖可知,甲村的海拔是中間低、四周高,屬于盆地地形,乙村是位于山坡上,不是盆地地形,故錯誤。(5)由題目可知,該地反映的是徐州,該城市位于亞熱帶,在①處可能看到成片的柑橘園,而不是蘋果園,故錯誤。(6)由圖可知,②處位于山脊,地勢更高,所以站在②處能夠看到乙村,故正確。(7)由圖可知,該地區(qū)是北高南低,③是位于河流的出山處,所以在③處可以看到懸崖和向南流的河水,故錯誤。

【點評】本題通過考查等高線地形圖,讓學生知道等高線地形圖的各種地形,還從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地形圖中的其他知識,考查的范圍較廣,全面。

28.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地理坐標是,所屬的半球是,所屬的緯度地帶是。

(2)圖中C點的地理坐標是,所屬的半球是。

(3)圖中F點的地理坐標是,所屬的半球是,所屬的緯度地帶為,F(xiàn)點在E點的方向。

(4)圖中A點在C點的方向,E點在C點的方向。

【答案】(1)15°W,15°S;東半球、南半球;低緯度

(2)170°E,60°S;西半球、南半球

(3)180°,70°N;西半球、北半球;高緯度;西北

(4)東北;東北

【知識點】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依據(jù)經(jīng)緯度的判讀,圖中A點的地理坐標是15°W,15°S;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由此可知,A點所屬的半球是東半球、南半球;緯度劃分,0°~30°為低緯度地區(qū),30°~60°為中緯度地區(qū),60°~90°為高緯度地區(qū).依據(jù)B點的緯度(25°S)可知,B點所屬的緯度帶是低緯度。

(2)讀圖可知,圖中C點所在的經(jīng)緯網(wǎng)為南緯,向南增大,當面向南時,左側(cè)是東,右側(cè)是西,因此可知,圖中經(jīng)度是向東增大是東經(jīng),用符號E表示;依據(jù)經(jīng)緯度的判讀,圖中C點的地理坐標是170°E,60°S,所屬的半球是西半球、南半球。

(3)從圖中0°與90°E的位置(90°E位于0°經(jīng)線以東)可知,該圖是以北極為中心的示意圖;依據(jù)經(jīng)緯度的判讀,圖中F點所在的經(jīng)線與0°經(jīng)線構(gòu)成經(jīng)線圈,因此,F(xiàn)點的經(jīng)度為180°;由此可知,F(xiàn)點的地理坐標是180°,70°N。

(4)在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上,用經(jīng)緯網(wǎng)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若兩地經(jīng)度之和小于180度,則東經(jīng)度的地點在東,西經(jīng)度的地點在西;若兩地經(jīng)度之和大于180度,則東經(jīng)度的地點在西,西經(jīng)度的地點在東;由此可知,圖中A點在C點的東北方向,E點在C點的東北方向。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點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識別,有難度。

29.(2023七上·十堰期末)讀“等高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

A,C,D,E。

(2)圖中B點的海拔是米,A山頂與B山頂?shù)南鄬Ω叨仁敲住?/p>

(3)圖中有兩條小河M、N,向北流的是河(填字母),向東南方向流的是河(填字母)。

(4)水流速度較急的河流是(填字母),判斷的理由是。

【答案】(1)山頂;陡崖;山脊;鞍部

(2)510;68

(3)N;M

(4)M;M河流經(jīng)地區(qū)相比N河流經(jīng)地區(qū)坡度陡,水流急

【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1)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A是山頂,C是陡崖,D是山脊,E是鞍部。(2)圖中B點的海拔是510米,A山頂與B山頂?shù)南鄬Ω叨仁?8米即578﹣510=68米。(3)圖中有兩條小河M、N,向北流的是N河,向東南方向流的是M河。(4)水流速度較急的河流是M,判斷的理由是M河流經(jīng)地區(qū)相比N河流經(jīng)地區(qū)坡度陡,水流急。

故答案為:(1)山頂;陡崖;山脊;鞍部;(2)510;68;(3)N;M;(4)M;M河流經(jīng)地區(qū)相比N河流經(jīng)地區(qū)坡度陡,水流急。

【點評】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幅山地地形圖。A處用閉合的等高線表示,且越往里,等高線的數(shù)值越大,其中心部位是山頂;C處幾條等高線重疊相交,是陡崖;D處等高線彎曲部分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E處是兩個山頂之間的低洼部分,為鞍部。B山頂?shù)暮0问?10米,A山頂?shù)暮0问?78米,所以兩山頂?shù)南鄬Ω叨仁?8米。根據(jù)海拔高低和指向標可以看出小河N向北流,小河M向東南方向流,其中M河流經(jīng)地區(qū)相比N河流經(jīng)地區(qū)等高線較密集,坡度陡,水流急。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讀圖后分析解答即可。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自動生成1/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2023~2023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模式題(二)

一、單選題

1.(2023七上·東臺月考)地圖的三要素包括()

A.圖片、高度、距離B.指向標、地名、數(shù)字

C.比例尺、方向、圖例D.比例尺、圖例、指向標

2.(2023七上·東莞月考)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是()

A.365天B.30天C.三個月D.24小時

3.(2023八下·大理期中)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過了漫長和艱辛的探索過程,下列首次證實地球是個球體的事件是()

A.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B.人造衛(wèi)星上天拍攝到地球的照片

C.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D.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進入太空看到地球是個球體

4.學校內(nèi)的五星紅旗向南飄揚,這時的風向為()

A.東風B.西風C.南風D.北風

5.(2023七下·東莞月考)以烏拉爾山一烏拉爾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峽為界劃分的兩洲是()

A.亞洲、歐洲B.南美洲、北美洲

C.亞洲、非洲D(zhuǎn).亞洲北美洲

6.(2023七上·東臺月考)有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的界線是()

A.23.5°S和66.5°N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D.23.5°N和66.5°S

7.(2023七上·東臺月考)關于經(jīng)緯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經(jīng)線都相交于南北極,長度相等

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長度相等

8.(2023七上·東臺月考)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從太空中拍攝照片中的蔚藍色球體是()

A.金星B.地球C.土星D.火星

9.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xiàn)圖所示的現(xiàn)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A.地球由西向東自轉(zhuǎn)B.地球是個球體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D.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

10.本初子午線是()

A.南北緯度的分界線B.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C.東西經(jīng)度的分界線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11.下面四幅圖中,城區(qū)面積最大的是()

A.B.

C.D.

12.(2023七上·濰坊月考)下列有關確定地平面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指南針定向時,指南針的磁針總是指向太陽

B.晴朗的夜空,不管位于地球的何處,都可用北極星來定向

C.用太陽和手表定向時,要先將手表放平,并讓時針對準太陽

D.在北半球,數(shù)枝繁茂的一側(cè)一般可指示北方

13.(2023七上·句容期中)在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為2厘米,如果該圖的比例尺為1﹕3000000,則甲、乙兩地間的實際距離是()

A.30千米B.60千米C.300千米D.600千米

14.在下面常用圖例中,表示運河的是()

A.B.

C.D.

15.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處在板塊內(nèi)部B.處在板塊交界處

C.位于印度洋中心D.位于亞洲內(nèi)陸

16.(2023八下·臨川期末)下列地理現(xiàn)象與板塊運動無關的是()

A.臺灣島上火山、地震多B.紅海不斷擴張

C.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D.我國云南多地震

17.(2023七下·大同期末)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是()

A.大洋洲B.非洲C.南美洲D(zhuǎn).亞洲

18.(2023八下·彭水會考)地球上產(chǎn)生晝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個球體B.地球不停地自轉(zhuǎn)

C.地球上有晝夜長短的變化D.地球總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zhuǎn)

19.(2023八下·彭水會考)一艘科學考察船計劃9月份從B點(20°N,20°E)出發(fā),到達與B點緯度相同,經(jīng)線正好相對的C點進行科學考察,則C點的經(jīng)度是()

A.160°WB.20°WC.160°ED.20°E

20.(2023八下·南江期末)讀下列兩幅地圖,判斷關于地球海陸分布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B.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D.赤道穿過地區(qū)有陸地和海洋

21.(2023八下·鄒平期中)讀下圖,對河流流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東南向西北B.自東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東北D.自西北向東南

22.(2023八下·三臺期中)在一幅分層設色地形圖上,下列地形區(qū)呈深褐色的是()

A.東北平原B.黃土高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23.讀圖經(jīng)緯網(wǎng),完成小題.

(1)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標是()

A.70°S,150°EB.70°S,150°W

C.70°N,150°ED.70°N,150°W

(2)②地位于①地的()

A.東南方向B.東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4.讀經(jīng)緯網(wǎng),完成小題

(1)圖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

A.160°E,20°NB.160°W,20°S

C.160°E,20°SD.160°W,20°N

(2)關于M地的自然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

B.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

C.既無太陽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

D.夏至日時,晝長夜短

(3)關于N地的敘述錯誤的是()

A.從南北半球上來講,N點在北半球

B.N處于低緯度

C.N在M的西北方向

D.N地的日期總比M地晚

25.(2023七上·東營期中)小剛同學要用A4紙(長約30cm,寬約21cm)繪制校園操場(有周長400米的標準跑道)示意圖,他選取的最適合的比例尺是()

A.1:200B.1:800C.1:8000D.1:20000

二、綜合題

26.(2023八下·廈門期中)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球自轉(zhuǎn)的周期是,公轉(zhuǎn)的方向為。

(2)左圖甲、乙、丙、丁四個公轉(zhuǎn)位置中,廈門市晝長夜短的是在處。

(3)右圖所示太陽直射點位于(緯線),A,B兩點中點先迎來黎明;C,D兩點中點先進入黑夜。

27.(2023八下·豐縣月考)徐州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一次家鄉(xiāng)地理考察,繪制了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并在圖中標注了①②③④四個觀測點。據(jù)圖判斷下面小題。

(1)該地區(qū)的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

(2)該地區(qū)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3)懸崖頂部的海拔高度是300多米。

(4)甲、乙兩村均位于盆地。

(5)在①處可能看到成片的蘋果園。

(6)站在②處能夠看到乙村。

(7)在③處可以看到懸崖和向北流的河水。

28.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地理坐標是,所屬的半球是,所屬的緯度地帶是。

(2)圖中C點的地理坐標是,所屬的半球是。

(3)圖中F點的地理坐標是,所屬的半球是,所屬的緯度地帶為,F(xiàn)點在E點的方向。

(4)圖中A點在C點的方向,E點在C點的方向。

29.(2023七上·十堰期末)讀“等高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

A,C,D,E。

(2)圖中B點的海拔是米,A山頂與B山頂?shù)南鄬Ω叨仁敲住?/p>

(3)圖中有兩條小河M、N,向北流的是河(填字母),向東南方向流的是河(填字母)。

(4)水流速度較急的河流是(填字母),判斷的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地圖的閱讀

【解析】【分析】地圖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三要素,牢記即可。

2.【答案】D

【知識點】地球自轉(zhuǎn)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zhuǎn)的周期是一天24小時.根據(jù)題意.

故選:D

【點評】該題考查學生對地球自轉(zhuǎn)的學習情況.

3.【答案】C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在1519~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球一周的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故答案選C。

4.【答案】D

【知識點】方向判斷

【解析】【分析】學校內(nèi)的五星紅旗向南飄揚,風吹來的方向在國旗飄揚的相反方向,南和北相對,因此這時為北風;故選D。

【點評】該題主要考查風向的辨別,注意風吹來的方向跟國旗飄揚的方向相反。

5.【答案】A

【知識點】大洲分界線

【解析】【分析】亞洲與歐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根據(jù)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知識點簡單,牢記即可。

6.【答案】C

【知識點】季節(jié)變化和五帶的劃分

【解析】【分析】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北極圈以北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南為南寒帶,寒帶有極夜和極晝現(xiàn)象;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為北溫帶,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為南溫帶,溫帶既沒有極夜和極晝現(xiàn)象,也沒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即有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的界線是南極圈(66.5°S)和北極圈(66.5°N)。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有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的界線,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D

【知識點】經(jīng)緯線的特點及劃分

【解析】【分析】經(jīng)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弧線,緯線是與地軸垂直并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經(jīng)線都是半圓形,緯線都是圓形(極點除外);經(jīng)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長度都相等,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經(jīng)線都相交于南北兩極,緯線都相互平行。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經(jīng)緯線的相關知識,理解解答即可。

8.【答案】B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從太空中拍攝到地球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球體,說明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故B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地球的形狀,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B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觀察圖示可知,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處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故選:B。

【點評】考查了地球形狀的證據(jù),結(jié)合實際生活的實例理解。

10.【答案】C

【知識點】重要經(jīng)緯線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線是一條特殊的經(jīng)線,其經(jīng)度是0°,是東西經(jīng)度的分界線,該線以東是東經(jīng),以西是西經(jīng),該經(jīng)線是一條穿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jīng)線;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本初子午線的特點,牢記即可。

11.【答案】A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nèi)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略;比較數(shù)字式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比較選項中地圖的比例尺得知,A圖的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圍最大,也就是城區(qū)面積最大。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應用,理解答題即可。

12.【答案】C

【知識點】地理與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野外辨別方向常用太陽、指南針、北極星、手表等方法.A、用指南針定向時,指南針的磁針總是指向北方;原敘述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在晴天的夜晚,在北半球面對北極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赤道以南是看不到北極星的,原敘述錯誤,故不符合題意;C、用太陽和手表定向時,要先將手表放平,并讓時針對準太陽,十二點刻度和時針之間的夾角的中線所對的方向就是正南;敘述正確,故符合題意;D、在北半球,數(shù)枝繁茂的一側(cè)一般可指示南方;原敘述錯誤,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在野外判定方向的方法,對學生的生活有指導意義,理解解答.

13.【答案】B

【知識點】選擇適用的地圖

【解析】【分析】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則甲、乙兩地間的實際距離=2:=2×3000000=6000000厘米,也就是60千米.故選:B.

【點評】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根據(jù)題意代入數(shù)據(jù)可直接得出實際距離.

14.【答案】D

【知識點】地圖的閱讀

【解析】【分析】圖例是集中于地圖一角或一側(cè)的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nèi)容與指標的說明,有助于更好的認識地圖;A圖例表示的國界,B圖例表示的鐵路,C圖例表示的長城,D圖例表示的運河;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常用圖例,熟練記住常用圖例可以提高讀圖的效率。

15.【答案】B

【知識點】板塊構(gòu)造學說

【解析】【分析】東南亞地處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活躍,多火山、地震。

【點評】本題考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6.【答案】C

【知識點】板塊構(gòu)造學說

【解析】【分析】以上四種現(xiàn)象中,倭國多火山、地震是由于倭國處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碰撞處,地殼活動頻繁;紅海在不斷擴張是由于這里處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形成的;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是由于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嚴重導致的;我國云南省多地震是由于云南省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擠壓碰撞導致的,故選C。

17.【答案】C

【知識點】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輪廓特點

【解析】【分析】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中間隔德雷克海峽相望。

18.【答案】B

【知識點】地球的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解析】【分析】地球圍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zhuǎn),這叫做地球的自轉(zhuǎn),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是晝夜更替和時差,與ABD無關,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地理意義,需要識記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兩個地理意義—晝夜更替和時差。

19.【答案】A

【知識點】經(jīng)緯線的特點及劃分

【解析】【分析】我們把相對的兩條經(jīng)線構(gòu)成的圓圈稱為經(jīng)線圈,構(gòu)成經(jīng)線圈的兩條經(jīng)線度數(shù)之和為180°,而且東西經(jīng)相反,20°E與160°W兩條經(jīng)線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據(jù)題意可知:B點的經(jīng)度是160°W),故本題選A。

20.【答案】C

【知識點】世界的海陸分布

【解析】【分析】由圖中兩幅圖可以看出,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被海洋覆蓋,百分之二十九是陸地,有“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說法,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赤道穿過了陸地和海洋,故選C。

21.【答案】C

【知識點】方向判斷

【解析】【分析】根據(jù)圖中的指向標可以判斷出,圖中河流的方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圖的方向問題,結(jié)合圖回答即可。

22.【答案】C

【知識點】分層設色地形圖

【解析】【分析】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綠色表示平原,黃色或褐色表示高原或山地,藍色表示海洋。

23.【答案】(1)D

(2)B

【知識點】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讀圖分析可知,此圖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經(jīng)緯網(wǎng)圖,每相鄰兩條經(jīng)線之間間隔30°;依據(jù)經(jīng)緯度的判讀及180°經(jīng)線的位置,圖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標是70°N,150°W。依據(jù)題意,故選D。

(2)在北極點上,四周都是南方,可判定,②位于①的北方;依據(jù)北半球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逆時針,可判定,②位于①的東方;由此可知,②地位于①地的東北方向。依據(jù)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經(jīng)緯網(wǎng)的判讀,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1)B

(2)B

(3)D

【知識點】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方向、定位;季節(jié)變化和五帶的劃分;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及正午太陽高度

【解析】【分析】(1)在圖中兩160°經(jīng)線之間畫出180°經(jīng)線,在兩20°緯線之間畫出0°緯線;東西經(jīng)度的劃分是以0°經(jīng)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0°經(jīng)線以東、180°經(jīng)線以西稱東經(jīng),用符號“E”表示,0°經(jīng)線以西、180°經(jīng)線以東稱西經(jīng),用符號“W”表示,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因此可判斷,圖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160°W,20°S)。故選:B。

(2)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在圖中兩個20°之間,可畫0°緯線(赤道),讀圖可知,M地所在的緯線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緯20°(位于南半球),在是23.5°N-23.5°S之間屬于熱帶范圍,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故A、C不正確,B正確;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最短夜最長,故D不正確。故選:B。

(3)讀圖分析可知,N地的地理坐標為160°E,20°N;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低緯度(0-30°);經(jīng)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N在M的西北方向;N地位于東十二區(qū),M地位于西十二區(qū),N地的日期總比M地早,故選項D符合題意。

【點評】該題考查經(jīng)緯網(wǎng)的判讀及地球公轉(zhuǎn)的概況,理解答題即可。

25.【答案】B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據(jù)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地圖的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小,表示內(nèi)容越詳細;地圖的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表示內(nèi)容越簡單。所以繪制范圍較小的操場,要應用較大的比例尺,如果比例尺太大,則圖幅就太大,就超出A4紙的范圍。

故答案為:B。

【點評】根據(jù)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的大小和內(nèi)容的詳略關系,可先排除C、D,再根據(jù)比例尺的公式計算。

26.【答案】(1)1天;自西向東

(2)甲

(3)赤道;B;D

【知識點】地球自轉(zhuǎn)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轉(zhuǎn)的基本特征;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及正午太陽高度

【解析】【分析】該題以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和光照圖為切入點,考查地球公轉(zhuǎn)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來完成地球公轉(zhuǎn)方面的題。(1)地球自轉(zhuǎn)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為一天;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周期為一年。(2)讀圖可知,甲是夏至日即6月22日;乙是秋分日即9月23日;丙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丁是春分日即3月21日。廈門位于北半球,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廈門是晝長夜短,也就是夏至日;所以在甲處。(3)讀圖可知,右圖所示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緯線),A、B兩點中,B點在A點的東側(cè),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東邊的時刻比西邊的時刻早,所以B點先迎來黎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