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_第1頁
克氏原螯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_第2頁
克氏原螯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_第3頁
克氏原螯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_第4頁
克氏原螯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克氏原螯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

近年來,克隆原蝦的養(yǎng)殖發(fā)展迅速,形成了全國各地特色高效的生態(tài)養(yǎng)殖模式。上述池塘生態(tài)養(yǎng)殖和稻田生態(tài)養(yǎng)殖只是許多模式中的一部分。以下介紹其他繁殖模式,供大型農戶參考。1水面大規(guī)模繁殖1.1分散水域的選擇宜選擇淺水性草型湖泊、湖叉或河溝,一些季節(jié)性溝渠也可以開展克氏原螯蝦的增殖。畝產量大多在10~50kg左右(15畝=1hm1.2放養(yǎng)量的確定人工增殖克氏原螯蝦,其放養(yǎng)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放養(yǎng)蝦種,即每年4~5月投放一定量的野生蝦種,規(guī)格以100尾/kg以上為好,具體放養(yǎng)量可依據增殖水域基礎餌料生物的數量和水草的多少而定,一般為5~20kg/畝;另一種方式是放養(yǎng)成蝦或親蝦,即每年8~9月放養(yǎng)個體重在25g以上的成蝦或親蝦,放養(yǎng)量為2.5~10kg/畝,雌雄比2:1。4~5月放養(yǎng)蝦種,只要注意保護,當年即可形成自然種群。蝦種放養(yǎng)前應先在充氣水池中暫養(yǎng)半小時,剔除死蝦,然后用3%~5%的食鹽水浸洗5~10min消毒。1.3種植水生植物人工增殖克氏原螯蝦,管理上比較簡單,不需要專門進行日常管理。沒有水草或水草較少的水域,在投放蝦種前須種植沉水植物,如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和金魚藻等,為克氏原螯蝦創(chuàng)造良好的棲息和生長環(huán)境條件;底棲生物較少的水域,還應投放螺螄和河蚌等底棲動物,以增加水域中的動物性餌料,加快蝦的生長。1.4考慮今后的產量增殖克氏原螯蝦,需要考慮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不但要考慮當年的產量,更應考慮今后的產量。因此,增殖成功后,確定合理的捕撈規(guī)格和捕撈量乃是維持資源穩(wěn)定性的關鍵。應將體重20g以上的成蝦捕撈上市,而把小個體蝦即時放回原水域中讓其繼續(xù)生長。捕撈工具大多采用地籠,捕撈時間在10月底之前。2湖蕩平均深水、放養(yǎng)在低洼湖蕩可采用網圍養(yǎng)殖的方式飼養(yǎng)克氏原螯蝦,圍網上端縫有25cm寬的塑料薄膜,湖蕩四周開挖深1m左右的環(huán)溝,溝面種植水花生,溝邊坡度比1:2.5,較平緩,湖蕩平均水深0.5~0.8m,并密植伊樂藻等水草。放養(yǎng)的苗種一般要從外湖采購,規(guī)格為100~300尾/kg,每畝放養(yǎng)0.4萬~1.2萬尾。定時沿湖蕩四周遍撒飼料,加強水質管理和病害防治,定期投放一定量的新鮮水草,養(yǎng)殖產量可達150~500kg/畝,效益相當可觀。3與稻田養(yǎng)蝦并種植更多的蓮藕在藕田(茭白田)藕池中飼養(yǎng)克氏原螯蝦,是充分挖掘和利用藕田(茭白田)藕池生產力的一種養(yǎng)殖模式,能將種植業(yè)與養(yǎng)殖業(yè)有機地結合在起來,達到藕(茭白)、蝦雙豐收,與稻田養(yǎng)魚養(yǎng)蝦的情況頗有相似之處。栽種蓮藕的水體一般有藕池和藕田兩種:藕池多是農村坑塘,水深一般在50~180cm,栽培期為4~10月,藕葉遮蓋整個水面的時間為7~9月。藕田是專為種藕修建的水田,田底多經過踏實或壓實。水淺,一般深10~30cm,栽培期為4~9月。由于藕池的可塑性較小,利用藕池飼養(yǎng)克氏原螯蝦多采用粗放的方式。而藕田因便于改造,可塑性較大。利用藕田或茭白田飼養(yǎng)克氏原螯蝦,生產潛力較大,這里著重介紹藕田飼養(yǎng)克氏原螯蝦技術。3.1浮游生物的能力飼養(yǎng)克氏原螯蝦的藕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污染,排灌方便,抗洪、抗旱能力較強,并且陽光充足,光照時間長,浮游生物繁殖快,土壤的pH值呈中性至微堿性。最好是背風向陽的藕田,有工業(yè)污水流入的藕田不能用來養(yǎng)蝦。養(yǎng)蝦藕田的建設主要有3項內容,即加固加高田埂、開挖蝦溝蝦坑和在進排水口修建防逃柵欄。3.1.1加固塑料薄膜防逃墻工程為防止克氏原螯蝦掘洞時將田埂掘穿,引發(fā)田埂崩塌,在汛期和大雨后發(fā)生漫田逃蝦現象,飼養(yǎng)克氏原螯蝦的藕田,其田埂需加高、加寬和夯實。田埂應高出水面40~50cm,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修建防逃墻,田埂內坡最好再用塑料網布覆蓋,下部埋入土中20~30cm,上部高出埂面70~80cm,田埂基部加寬80~100cm。每隔1.5m用木樁或竹桿支撐固定,網片上部內側縫上寬度30cm左右的農用薄膜,形成“倒掛須”,以防止克氏原螯蝦攀爬外逃。3.1.2開挖蝦溝、蝦坑為了給克氏原螯蝦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便于集中捕蝦,需要在藕田中開挖蝦溝和蝦坑,開挖時間一般在冬末或初春,并要求一次性建好。蝦坑深50cm,面積3~5m3.1.3防逃設施安裝柵欄的高度應高出田埂20cm,其中進水口的防逃柵欄要朝田內安置,呈弧形或“U”形安裝固定,凸面朝向水流。注排水時,如果水中渣屑多或藕田畫積大,可設雙層柵欄,里層攔蝦,外層攔雜物。3.1.4消毒敵害生物蝦種放養(yǎng)前10~15d,每畝藕田用生石灰100~150kg化水全田潑灑,或選用其他藥物對藕田和蝦坑蝦溝進行徹底消毒,殺滅敵害生物。養(yǎng)蝦藕田應以施基肥為主,每畝施用有機肥1500~2000kg;也可以加施化肥,每畝用碳酸氫銨20kg,過磷酸鈣20kg?;室┤肱禾锔鲗觾?一次施足,以減少日后施追肥的數量和次數。3.2放養(yǎng)規(guī)格及時間藕田養(yǎng)蝦種,其方式類似于稻田養(yǎng)蝦,但因藕田中常年有水,因此放養(yǎng)量應比稻田稍大一些。直接放養(yǎng)親蝦:在藕田內直接放養(yǎng)親蝦,讓其自行繁殖,每畝放養(yǎng)規(guī)格為20~30尾/kg的親蝦25~50kg;外購蝦種的放養(yǎng)規(guī)格為250~600尾/kg,每畝放養(yǎng)1.5萬~2.5萬尾。蝦種在放養(yǎng)前要用濃度為3%左右的食鹽浸洗消毒3~5min,具體浸洗時間應根據當時的天氣、氣溫及蝦種本身的耐受程度靈活掌握。采用干法運輸的蝦種離水時間較長,無充氣水池暫養(yǎng)時要先在田水內浸泡1min,再提起擱置2~3min,這樣反復幾次,讓蝦種的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然后再放養(yǎng)。3.3按照“缺少少,中間多,少,少”到“少”藕田養(yǎng)蝦,投喂飼料同樣要遵循“四定”的原則。投飼量根據藕田中天然餌料的多少與蝦的放養(yǎng)密度酌定。投飼點應選在水位較淺,靠近蝦溝蝦坑的區(qū)域??砂蔚粢徊糠峙喝~,使之形成明水區(qū)。在投喂飼料的整個季節(jié),遵守“開頭少,中間多,后期少”的原則。養(yǎng)殖成蝦可直接投喂絞碎的米糠,豆餅、麩皮、雜魚、螺蚌肉、蠶蛹,蚯蚓、屠宰場下腳料或配合飼料等,保持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在25%左右。6~9月水溫適宜,是克氏原螯蝦的生長旺期,一般每天投飼2~3次,時間在上午9~10時和日落前后或夜間,日投飼量為蝦體重的5%~8%;其余季節(jié)每天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進行,或根據攝食情況于次日上午補喂一次,日投飼量為蝦體重的1%~3%。飼料應投在池塘四周淺水處,蝦集中的地方可適當多投,以利其攝食和檢查吃食情況。飼料投喂需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xù)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后多投。3.4藕田施肥,維持淡水生長藕田養(yǎng)蝦,初期宜灌淺水,水深10cm左右即可。隨著藕和蝦的生長,田水要逐漸加深到15~20cm,以促進藕的開花生長。在藕田灌深水期間及藕的生長旺季,由于藕田補施追肥及水面被藕葉覆蓋,水體光照不足,水質過肥,水色常呈灰白色或深褐色,水體缺氧,至后半夜尤為嚴重。此時蝦常會借助藕莖攀爬到水面,身體側臥,利用一側的鰓直接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在飼養(yǎng)過程中,要采取定期加水和排出部分老水的方法調控水質,保持田水溶氧量在4mg/L以上,pH值7~8.5,透明度35cm左右;每15~20d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池塘原水量的1/3左右。每20d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畝用生石灰10kg。施用生石灰可以在改善水質的同時,增加池水中離子鈣的含量,促進克氏原螯蝦蛻殼生長。藕田施肥,主要應協調好藕和蝦的矛盾,在確保蝦安全的前提下,可進行一定濃度的施肥。藕田施肥應以基肥為主,約占總施肥量的70%,同時適當搭配化肥。施追肥時要注意氣溫低時多施,氣溫高時少施。為防止施肥對克氏原螯蝦的生長造成影響,可采取半邊田先施,半邊田后施的交替式施肥方法。3.5捕撈和捕撈可用蝦籠等漁具分批分期捕撈;也可進行一次性捕撈,捕撈之前將蝦愛吃的動物性飼料集中投喂在蝦坑蝦溝中,同時逐漸降低水位,將蝦集中到蝦坑蝦溝中。4混養(yǎng)的方法克氏原螯蝦是底棲性甲殼動物,游泳能力差,常在水草間或水底爬行,因而既可以單養(yǎng),也可以與一些魚類或河蟹混養(yǎng)。魚、蝦、蟹混養(yǎng),不僅能充分利用水體,而且可以在不增投飼料,不影響魚種或河蟹生長的情況下,達到蝦、魚(蟹)雙豐收的目的,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殖模式。4.1池塘環(huán)境條件通常選擇魚種池或親魚池養(yǎng)蝦。池塘面積3~20畝,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較少,靠近水源,進排水方便,環(huán)境安靜,生態(tài)條件較好,能保持水深1.0~1.5m,池塘坡度比為1:3,四周有防逃設施。4.2種植抗病品種宜采用對克氏原螯蝦無危害的藥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徹底殺滅烏鱧、鯰魚、水蛇、蛙類等敵害生物,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等。池中種植一定量的水草,如輪葉黑藻,水花生、苦草、水葫蘆等,種植面積以占池塘水面的2/5~3/5為宜;也可在池塘一側的池埂邊栽植一定數量的水草,投放一些樹枝等隱蔽物,供克氏原螯蝦棲息、攀爬、蛻殼。4.3克氏原螯蝦的淡水魚類克氏原螯蝦與魚類混養(yǎng),不可選擇鱖魚、鯉魚等肉食性魚類和以底棲生物為食的魚類,以免克氏原螯蝦被吞食??苫祓B(yǎng)的品種有鰱魚、鳙魚、異育銀鯽等,克氏原螯蝦與濾食性魚類的仔口魚種混養(yǎng)較好,最好與鰱魚種混養(yǎng),以水生植物為食的草魚、鳊魚等也不宜過多。4.4全、能力強的原則放養(yǎng)的克氏原螯蝦蝦種,規(guī)格要在3cm以上,要求附肢健全,活動能力強。池塘中先放養(yǎng)混養(yǎng)魚類,放養(yǎng)時間為2~3月份,放養(yǎng)密度為隔年草、鳊、鰱魚種每畝各5000尾,4~5月份放養(yǎng)蝦種,放養(yǎng)密度為每畝2000~5000尾。4.5鮮水草的粗料制備魚蝦混養(yǎng),既要考慮蝦的攝食特性,又要兼顧魚對飼料的需求。精料的投喂量應該比同密度單純養(yǎng)魚時略高,一般掌握在每畝350kg左右,其飼料成分的配比為魚粉27%、酵母粉18%、豆粕粉25%、大麥粉15%、小麥粉15%。每畝水面投喂干重250kg的半腐狀大麥、小麥、蠶豆等作物的秸稈或10000kg鮮水草作粗料。飼料要適口,按“四定”原則進行投喂,不能將粉狀飼料直接撒入池內,使魚蝦難以取食,造成飼料的浪費和水質的污染??耸显r饑餓時可能自相殘殺,也可能攝食幼魚,因此投飼量必須充足。4.6控制和預防病蟲害蝦魚混養(yǎng),日常管理工作的重點是水質調節(jié)和防病治病。要求保持池水水質肥活嫩爽,水體透明度在30cm左右,pH值7~8.5,溶氧量4mg/L以上。用生石灰調節(jié)水質,可增加水體中離子鈣的含量,促進克氏原螯蝦蛻殼生長。在魚蝦的生長旺季,每15~20d施用一次,每次每畝用10~15kg的生石灰化漿后全池遍灑。食場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在飼養(yǎng)的中后期,每個月施用1~2次光合細菌,使其在池水中的濃度為每立方水體5~6g。每月使用一次底質改良劑,使其在池水中的濃度呈每立方水體40~50g。定期加注新水,調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