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試題題型分類匯總_第1頁
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試題題型分類匯總_第2頁
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試題題型分類匯總_第3頁
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試題題型分類匯總_第4頁
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試題題型分類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最有效地使用“《心理統(tǒng)計》02年—06年試題題型分類匯總”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我們復習備考中,不僅要了解自己當前的復習情況,也要清楚地知道考題的內容范圍、題型特點和設置形式等。通過研究歷年考題,我們可以清晰地把握命題思路,了解書中的知識點是如何被設置成考題的,以便我們在復習備考中有所依據(jù),有所側重,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復習效率和備考效果,提高自考通過的概率。為此,我從網(wǎng)上將歷年的考題搜集下來并按照題型進行了分類整理匯總,以助自考一臂之力。在我看來,歷年的真題是和教材一樣重要的復習備考資料,是手頭必備的資料。以我的經驗,我會將考題打印出來,和教材互相參照著看。在閱讀教材的時候,不是被動地接收書面上的信息,而是要積極主動地把書本上的一個個知識點看成是一道道考題。通過把教材和考題互相參看,使我們能夠了解書本上的知識是如何體現(xiàn)在考題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你就能很容易形成敏銳的題感,當你看書的時候能夠很準確地判斷出哪些內容肯定不會考,哪些內容有可能會考,哪些內容會以什么樣的題型考,哪些內容的分值重,哪些內容的分值低。有了敏銳的題感,你看起書來就會有針對性,有側重點,這樣看書就變得更輕松而富有成效。我們不能為看書而看書,我們看書的最直接目的還是為了考試,因此,我們必須從考試出發(fā),通過研究考題了解考試考什么、怎么考,由此決定我們學什么、怎么學,這才是最優(yōu)化的應試方略。當你能夠真正運用這種思路和方略去看待和對待考試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考試不難。特別聲明:在網(wǎng)上搜集資料的初衷是為了自己考試的需要,后來發(fā)現(xiàn)和我同是自考生的朋友同樣需要這些資料,于是我就對搜集來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分類和整合,形成一個整體性的文檔。這些文檔基本上涵蓋了相應學科的所有網(wǎng)上資料,因此,可以說,有了這些文檔在手,你基本上不用再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網(wǎng)上找了。再此,要特別感謝資料的原先提供者,是你們無私的分享使我們的備考變得更有效。我將本著“取之于網(wǎng)絡,用之于網(wǎng)民”和“自助助人,自達達人”的原則,繼續(xù)分享我整理的心理學自考資料。我目前已經整理的備考資料有:北京自考《普通心理學》03年—07年試題題型分類匯總北京自考《普通心理學》過關必熟讀資料整合版北京自考《社會心理學》02年—05年真題題型分類匯總北京自考《社會心理學》過關必熟讀資料整合版北京自考《實驗心理學》03年—07年試題題型分類匯總北京自考《實驗心理學》過關必熟讀資料整合版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02年—06年試題題型分類匯總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過關必熟讀資料整合版北京自考《心理測量》03、04、05、07年試題題型分類匯總北京自考《心理測量》過關必熟讀資料整合版北京自考《應用心理學》助學助考資料包電子書北京自考《醫(yī)學心理學》助學助考資料包電子書北京自考《教育心理學》助學助考資料包電子書下載以上資料,請登陸百度空間:/pkupsych歡迎有志向有思想有能力的朋友和我聯(lián)系、交流,希望在網(wǎng)絡的一次偶然相遇中能夠和你發(fā)展成為好朋友。QQ:261972692,Email:pkupsych@163.com。水水如需要打印,請將上面兩頁刪除后再打印北京自考《心理統(tǒng)計》02年—06年試題題型分類匯總一、單項選擇題(10分)★2006年^1、在表示心理實驗結果的平面圖上,橫坐標代表心理實驗中的()A、刺激變量B、反應變量C、因變量D、控制變量2、1.0-1.4這組數(shù)據(jù)的組距是()A、0.045B、0.4C、0.5D、0.6TOC\o"1-5"\h\z3、當一組數(shù)據(jù)的分布形態(tài)為單峰對稱,下面又需繼續(xù)計算時,集中趨勢的指標應選用()A、MdnB、MoC、XD、AD4、已知甲組數(shù)據(jù)n=12,x=3.6;乙組數(shù)據(jù)n=4,x=2.0,兩組數(shù)據(jù)的總平均數(shù)為()A、2.8B、3.2C、2.4D、3.65、當全距很小時,說明這組數(shù)據(jù)()A、分散B、集中C、非常分散D、很集中6、如果要檢驗一個平均數(shù)大于另一個平均數(shù)是否達到顯著水平,須用()A、雙側檢驗B、單側檢驗C、雙側t檢驗D、雙側和單側檢驗7、在一個二項檢驗中,n=64,p=,則Sn等于()A、12.5B、3.54C、1.6D、3.28、在心理實驗中,有時安排同一組被試在不同條件下做實驗,獲得的兩組數(shù)據(jù)是()A、相關的B、不相關的C、不一定D、一半相關,一半不相關9、某實驗用被試20人,設置四種觀察條件,得到了四類觀察結果,其中X2=8.74,自由度為()A、4B、3C、18D、1910、作為鑒別實驗效果的指標,W2值在下列哪種情況下可以說明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聯(lián)系較強?()B、1.5AB、1.5D、=.08CD、=.08★2005年^1.當表示實驗結果的平面圖的橫坐標代表的變量不是連續(xù)的數(shù)量時,應畫A.多邊圖B.直方圖C.曲線圖D.三者皆可2.準確數(shù)是與實驗情況完全相符的數(shù)據(jù),如:A.刺激的強度B.刺激的面積C.呈現(xiàn)的時間D.被試的人數(shù)—組數(shù)據(jù)的離中系數(shù)較大,說明這組數(shù)據(jù)的分散程度A較大B較小C很大D很小已知某班學生的反應時分布的Q,=t80ms,即有25%的人的反應時比180msA.短B.相等C.長D.接近相等下列哪個相關系數(shù)所反映的相關程度最大A.r=+.53B.r=-.69C.r=+..37D.r=-.7215、12、10、8、8、8、7、5、4這一組數(shù),如果將它們轉化為等級,8這個數(shù)字的等級是A.5B.7C.4D.6.5在下列哪種情況下,求平均數(shù)分布的標準誤須用自由度A.n=30B.n>30C.n<30D.n<35當二總體確實存在差異,應該推翻虛無假設,但統(tǒng)計的結果是不能推翻虛無假設時,就發(fā)生了A.I類錯誤B.II類錯誤C.III類錯誤D.IV類錯誤在知道X,Y二變量存在相關關系之后A.只能從X推測YB.只能從Y推測XC.X,Y能互相推測D.X,Y不能互相推測當F值小于16寸,即組間變異小于組內變異時,平均數(shù)差異A?十分顯著B?顯著C.不顯著D.較顯著★2004年^1、次數(shù)分布曲線圖的橫坐標代表各組數(shù)據(jù)的()A上限B中點C下限D平均值2、已知一組數(shù)據(jù)的X=30,是,它的離中系數(shù)為()A40B0.40C2.5D2503、6、8、10、12、26這一組數(shù)據(jù)的集中趨勢宜用A平均數(shù)B中數(shù)C眾數(shù)D平均差4、9、34、12、17、5五個數(shù)的全距是A29B29.5C30D285、已知r1=-.60,r2=+.30,說明相關程度前者比后者A大B大一倍C大.30D小6、已知n=10的兩個相關樣本的平均數(shù)差的標準誤為10.5,其自由度為A19B18C9D87、一個標準正態(tài)分布的平均數(shù)總等于A0BlC-1D1/28、已制從X推測Y的回歸方程式為Y=-0.8X+1.2,說明X、Y兩變量是A正相關B負相關C不相關D不一定相關9、從X推測Y或從Y推測X,在下列哪種情況下推測是沒有誤差的?Ar=-1Br=0Cr=+.98Dr=-.0110、在一個二選一的實驗中,被試在12次中挑對10次,Z值等于A4.05B2.31C1.33D2.02★2003年★(附答案)1、中數(shù)在一個分布中的百分等級是(A)A、50B、75C、25D、50-512、平均數(shù)是一組數(shù)據(jù)的(D)A、平均差B、平均誤C、平均次數(shù)D、平均值3、兩個N=20的不相關樣本的平均數(shù)差D=2.55,其自由度為(B)A、39B、38C、18D、194、在大樣本平均數(shù)差異的顯著性檢驗中,當Z22.58時,說明(D)A、P〈.05B、P〈.01C、P〉.01D、PW.015、在一個二擇一實驗中,被試挑12次,結果他挑對10次,那么在Z=(X-MB)/SB這個公式中X應為(C)A、12B、10C、9.5D、10.56、當XY間相關程度很小時,從X推測Y的可靠性就(A)A、很小B、很大C、中等D、大7、在處理兩類刺激實驗結果時,在下列哪種情況下不可以用正態(tài)分布來表示二項分布的近似值?(A)A、N仃0B、N210C、N〉30DN〉108、在心理實驗中,有時安排兩組被試分別在不同的條件下做實驗,獲得的兩組數(shù)據(jù)是(B)A、相關的B、不相關的C、不一定D、一半相關,一半不相關9、運用非參數(shù)分析時,要求處理的數(shù)據(jù)是(D)A、十分精確的B、注明單位的C、大量的D、等級形式的10、在X2檢驗時,遇到下面哪種情況時不宜再用X2檢驗?(B)A、F〉10B、F〈5C、F〉5D、F〈10★2002年★(附答案)1、157.5這個數(shù)的上限是(C)A、158B、157.75C、157.55D、158.52、在比較兩組平均數(shù)相差較大的數(shù)據(jù)的分散程度時,宜用(C)A、全距B、四分差C、離中系數(shù)D、標準差3、下列哪個相關系數(shù)所反映的相關程度最大(D)A、r=+.53B、r=-.69C、r=+.37D、r=-.724、已知平均數(shù)=4.0,S=1.2,當X=6.4時,其相應的標準分數(shù)為(B)A、2.4B、2.0C、5.2D、1.35、某班200人的考試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其平均數(shù)=12,S=4分,成績在8分和16分之間的人數(shù)占全部人數(shù)的(B)A、34.13%B、68.26%C、90%D、95%6、樣本平均數(shù)的可靠性和樣本的大?。―)A、沒有一定關系B、成反比C、沒有關系D、成正比7、為了避免偏性估計,用來推測總體的樣本應該是(C)A任意抽選的B隨意抽選的C隨機抽選的D按原則抽選的8、XY兩個變量間是正相關,R=.76,其回歸是(B)A似合的一條線B準確的兩條線C確定的一條線D擬合的兩條線9、在心理實驗中,有時安排同一組被試在不同的條件下做實驗,獲得的兩組數(shù)據(jù)是(A)A相關的B不相關的C不一定D一半相關,一半不相關10、雙因素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有三種,組內設計、組間設計的和(A)A混合設計的B單因素設計的C多因素設計的D多水平設計的二、填空題(20分)★2006年^11、眾數(shù)不如平均數(shù)和中數(shù),在同一分布中如果含有不同的數(shù)據(jù)就會出現(xiàn)雙峰。12、一組數(shù)據(jù)中每個數(shù)和平均數(shù)的的代數(shù)和永遠等于。13、當兩組數(shù)據(jù)不同或平均數(shù)相差時,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分散程度須用離中系數(shù)。14、散布圖中各點如果都落在一條直線上,說明數(shù)據(jù)間有的。15、如果樣本平均數(shù)之間的差異,由于抽樣誤差造成的較小,就可以認為總體平均數(shù)之間存在的差異。16、為了避免偏性估計,用來推測總體的應該是抽選的。17、所謂虛無假設就是除以外不加任何假定。18、統(tǒng)計推論中的第一類錯誤是把誤差認為是總體平均數(shù)的差異。19、在二項實驗中,實驗可以安排被試每次從三個項目里選一個,選擇n次,這時p等于TOC\o"1-5"\h\z,q=。20、當兩個平均數(shù)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結果是p=.06,按習慣應認為是差,此時如判定為差異顯著,其可靠性等于?!?005年^11.描述統(tǒng)計的指標有三類:數(shù)據(jù)的集中趨勢,數(shù)據(jù)的和數(shù)據(jù)間的。12.數(shù)據(jù)分組之后,每一組所包含的各數(shù)據(jù)都要有一個,通常是以每一組的當作這一組中各數(shù)據(jù)的代表。13.永遠把一個分布曲線下的分成相等的兩部分。14.離中系數(shù)是用量來表示數(shù)據(jù)程度的數(shù)字指標。TOC\o"1-5"\h\z15.在進行X2檢驗時,如果數(shù)據(jù)只有二組或df=就需要進行。16.在雙因素實驗的結果圖中兩條直線平行,說明二因素對的影響交互作用。17.正態(tài)分布是一個中間最高,兩側逐漸,兩端永遠不與橫軸相交,左右的鐘形曲線。18.如統(tǒng)計檢驗結果推翻了虛無假設,成立,說明平均數(shù)差異。19.從一種變量去推測另一種相關變量時,只有當相關,即r:時,預測的數(shù)值是準確的。20.在對兩類刺激(二項)實驗的結果進行檢驗時,在n<10的條件下,只能用分布的公式來計算正確答案出現(xiàn)的?!?004年^11、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數(shù),另一類是值。12、在一個的分布中,平均數(shù)、中數(shù)和眾數(shù)都。13、把一個分布中較小的一半數(shù)據(jù)再分成兩半的那個就是四分點。14、求等級相關系數(shù)的所所處理的數(shù)據(jù)必須是形式的。15、從樣本中推測總體,如果樣本中只包括誤差,就不會產生對的偏性估計。16、在統(tǒng)計中,從樣本估計總體是以原則為基礎的。17、t分布隨n的大小而有所,n越小,t分布偏離正態(tài)分布的程。18、bXY是從已知的預測X變量的系數(shù)。19、方差分析中的交互作用是指自變量A對反映變量的影響因自變量B的變化而20、讓每個被試只在一種實驗條件下做實驗的設計叫設計,這種設計采集到的不同實驗條件下的數(shù)據(jù)之間是的?!?003年★(附答案)1、統(tǒng)計是一種(方法),它要在(實驗設計)正確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2、用曲線圖比較兩組的實驗結果時,如果兩組被試的人數(shù)不同,就(不能用絕對的次數(shù)比較)用(次數(shù)百分數(shù))數(shù)進行比較。3、在集中趨勢的指標中(中數(shù)、眾數(shù))不受極端數(shù)值的(影響)。4、當平均數(shù)大于中數(shù)或(眾數(shù))時,曲線向(右)偏斜。5、當一種變量增加時,另一種變量也隨著(增加),說明這兩者間有著(正相關)關系。6、沒有因果關系的事物之間,(相關)系數(shù)(不一定)等于零。7、正態(tài)分布因其M和(°)不同而各異,M值大,曲線的集中趨勢在橫軸上越偏(右)。8、無論總體分布是否正態(tài),從中抽取許多大樣本,其平均數(shù)的分布都趨于(正態(tài))分布。9、統(tǒng)計檢驗結果的顯著與否是(相對)的,它的科學性表現(xiàn)在說明了(推論正確)可能有多大。10、顯著檢驗要解決的問題是兩個(總體)平均數(shù)據(jù)的差異是否顯著地大于(抽樣)誤差?!?002年★(附答案)1、當知道了幾個數(shù)()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后,要計算這些平均數(shù)的總平均值應采用()的方法。2、()趨勢是說明()趨勢的代表性的統(tǒng)計量。3、若散布圖的所有點自坐標原點沿對角線從左下到右上散布,說明兩個()的相關為()。4、把原始分數(shù)轉換成標準分數(shù)是通過把各原始分數(shù)和()相減再用()去除來實現(xiàn)的。5、統(tǒng)計推論中的第一類錯誤是把()誤差誤認為是總體平均數(shù)的()差異。6、隨機抽選樣本,是指總體溫表每個成份都有()的機會被()。7、從總體中抽取出很多N相等的樣本,計算出的()個樣本平均數(shù)的次數(shù)分布,稱為平均數(shù)的()分布。8、在兩類刺激實驗中,實驗也可以安排成三個一組,被試從三個里挑一個,這時p等于(),q等于()。9、在雙因素實驗的結果圖中兩條直線平行,說明二因素對()變量的影響()交互作用。10、當兩個平均數(shù)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的結果是P=.O6時,按習慣被認為是差異(),此時如判定為差異顯著,其可靠性等于()。三、名詞解釋題(20分)★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回歸系數(shù)(bxy)常用的顯著性水平負相關X2檢驗大樣本樣本分布標準分數(shù)眾數(shù)雙側檢驗成功的概率父互作用回歸虛無假設(H0)回歸方程式主效應極端數(shù)大樣本方差分析DFW2重要提醒:我將考題上的這些名詞和教材每章后面的“重要概念”對照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考題都來源于“重要概念”中的名詞,尤其是05、06年的考題幾乎每個都來自“重要概念”中的名詞。(注:我們現(xiàn)在用的《心理統(tǒng)計》教材是2004年12月出版的,可以斷定,05、06年的考題是依照我們現(xiàn)在用的教材出的,而05年以前的考題有可能是依照其它版本的教材出的。)這就提醒我們,只要我們把每章后面“重要概念”中的名詞一一背熟,我們就能夠穩(wěn)拿名詞解釋的20分。朋友,為了那跳跳就夠得著的20分,好好努力吧!四、簡單應用題(30分)★2006年^25、兩組被試概念形成的時間如下表:-一一-二二三四五六

被試甲組8610151412乙別計算兩組被試的平均數(shù)和中數(shù);選擇適當?shù)闹笜吮容^兩組被試時間的快慢,并說明選擇該指標的根據(jù)選用一種合適的指標,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分散程度。26、10名學生的數(shù)學物理測驗成績分別如下:學生一-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shù)學成績(分)869791066810物理成績(分)16131615172017141819分別將二組分數(shù)轉換為等級數(shù)值;求出數(shù)學成績和物理成績的直線等級相關系數(shù)rs;根據(jù)rs數(shù)值,說明數(shù)學成績和物理成績的關系。(rs=1-)27、為檢驗瞬時記憶廣度的年齡送別,二組各8人的實驗結果(個)如下:8歲255667895歲23445568分別以計算5歲、8歲兒童的瞬時記憶廣度的兩個平均數(shù);附F值表P組內df組間df12.05144.603.74.018.866.51.05154.453.68.018.686.36.05164.493.63.018.536.23★2005年^

25.兩組被試的選擇反應時(秒)如下:被試一二三四五六甲組456678乙組253975分別計算兩組被試反應時的平均數(shù)和中數(shù),選用適當?shù)闹笜吮容^兩組被試反應時的快慢,并說明你選擇的根據(jù)是什么?根據(jù)一種離中趨勢的指標,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分散程度。26.某項研究調查了北京和上海學生的高考數(shù)學成績,得出北京學生成績顯著高于上學生的結論,檢驗的結果如下:TOC\o"1-5"\h\z地區(qū)nX(分)StP北京100088.5243.2<.01上海100084.531該結論得出兩地成績顯著差異的結果是否正確?為什么?計算表示實驗效果的指標?2O(?2=(t2-l)/(t2+nl+n2-l))根據(jù)?2值該調查應如何下結論?為什么?27.某工廠計劃實行一項改革方案,為了解群眾意見,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結果120名職工中有79名表示贊同。根據(jù)這個結果能否說明全廠職工是贊同實施改革方案的?先確定p和q值,再計算mB和****。計算z值。⑶根據(jù)P值回答問題?!?004年^25、兩組各被試解決問題所用時間(分鐘)如下:第一組2451第一組2451第二組11分別計算每組時間的中數(shù)和Q值。哪一組解決問題快些?哪一組被試所用時間比較分散?本題為什么不計算X和S?26、某手機廠在推出彩色手機之前,想知道什么顏色的手機更受顧客喜歡,調查了80人結果如此下:附X2值表顏色紅綠黃粉dfP喜愛人數(shù)5153525.05.0113.846.66問:顧客的態(tài)度是否有顯著性差異?25.999.23計算各色受歡迎的假設平均人數(shù)(F);37.8111.3計算X2值和df值;49.4913.3查表,根據(jù)P值回答問題。511.115.12031.437.627、一個心理實驗結果如下表:

第一組3180.81>.05第一組3180.81>.05第二組是否應該下結論說兩X差異不顯著?為什么?計算d值。d=(Xl-X2)/SpSp=(Sl+S2)/2根據(jù)計算結果說明實驗應如何改進?!?003年★(附答案)1、小學五年級和初中二年極學生對聲音的反應時ms如下被試:123456S小學生:30033126528739040251.24中學生:27923628724230427624.10問:兩組的平均數(shù)和CV各是多少?從什么數(shù)值看出哪組學生的反應較快?從什么數(shù)值看出哪組的平均數(shù)代表性較大?解:1)小學五年級的平均數(shù)為:Xl=£x/n=1975/6=329小學五年級的離中系數(shù):CV1=(S1/X1)x100=(51.24/329)x100=16初中二年級的平均數(shù)為:X2=£x/n=1624/6=270初中二年級的離中系數(shù):CV2=(S2/X2)x100=(24.10/270)x100=9從平均數(shù)可看出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反應較性.因為初中二年級學生的平均數(shù)270小于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平均數(shù)329.初中二年級的平均數(shù)的代表性比較大,因為它的離散程度CV為9小于小學五年級的CV16。2、10個被試的視覺和聽覺反應時測定結果如下:(與九五年的簡單應用題第二題完全相同)TOC\o"1-5"\h\z被試號:12345678910視覺:179180180190193198200203240250聽覺:150135130140140150140147150280分別將兩種反應時轉換為等級數(shù)據(jù)兩種反應時的等級相關系數(shù)等于什么?這兩種反應時的相關性質和相關程度如何?綜合本題具體條件說明相關系數(shù)的含義解:(1)、被試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TOC\o"1-5"\h\z視覺RT(ms)179180180190193198200203240250聽覺RT(ms)150135130140140150140148150280R1108.58.57654321R2391077375317-0.5-1.50-12-3-2-10D2490.252.250149410得XD2=70.5、rp=l-[6XD2/(n3-n)]=1-[6x70.5/(103-10)]=0.57這兩種反應時的相關性質為正相關,相關程度為0.57。說明了視覺與聽覺的反應時具有中等強度的相關。2、為了解生病對選擇反應時(S)的影響,某醫(yī)生隨機選了二組被試各5人,結果如下:健康者:1,2,2,3,3患者:3,3,4,5,5分別計算二組的平均反應時完成下元旦A2S5方差分析表變異來源dfSSMSFPA18.18.1/S(A)6.8//根據(jù)上表P值確定二組反應時的差異是否顯著說明疾病與選擇反應時的關系(與九六年第四道簡單應用題第二題完全相同)附F值表P組內df組間df1組間df2.0547.716.94.01421.2018.00解:⑴、健康者的平均反應時:X1=£x/n=11/5=2.2方差S21=£(x1-X1)2/n=0.56患者的平均反應時:X1=£x/n=20/5=4方差S22=£(x2-X2)2/n=0.79(2)、①最大F檢驗:虛無假設:HO:g21=g22計算最大F值:Fmax=S2max/S2min=0.79/0.56=1.34檢驗:k=2,n-1=4o查最大Fmax檢驗表,得.05水平的臨界值為9.60Fmax1.34VFmax.059.60接受虛無假設,即:總體方差一致,適合進行方差分析。虛無假設和備擇假設HO:卩1=卩2;HA:兩總體間存在差異。計算方差的準備數(shù)據(jù):計算數(shù)據(jù)總和:£X=X1+X2+X3+……XN=31計算數(shù)據(jù)平方和:£X2=X21+X22+X23+……X2N=111數(shù)據(jù)總個數(shù)N=10小組數(shù)據(jù)個數(shù)n=5計算和方SS:先計算I值:上(》X)2/N=96.1然后計算總和方:SST=£X2-1=111-96.1=14.9計算組間和方:SSA=£[(£Xk)2/n]-I=(121+400)/5-96=8.1計算組內和方:SSE=SST-SSA=14.9-8.1=6.8計算和方的自由度:計算組間和方的自由度:dfA=A-1=2-1=1計算組內和方的自由度:dfE=k(n-1)=2(5-1)=8計算總自由度:dfT=N-1=10-1=9計算均方:計算組間均方:MSA=SSA/dfA=8/1=8.1計算組內均方:MSE=SSE/dfE=6.8/8=0.85計算F值:F=MSA/MSE=8.1/0.85=9.5方差分析表:變異來源dfSSMSFPAV.05S(A)86.80.85F檢驗:組間df1=1,df2=8。查到F值F.05(1,8)5.32;F值F.01(1,8)11.26,得到的F值9.5大于.05的臨界值5.32。因此在是一個在.05水平上顯著的F值。結論:因為PV.05,所以兩組反應時在.05的水平上差異顯著?;颊叩倪x擇反應時比健康者要說明了疾病使得反應時增長了?!?002年★(附答案)1、某測驗興趣在研究空間位置的記憶能力的男女差別,分別抽取男女各8名被試的成績如下:被試12345678男1098111211124女8656810115分別計算男女分數(shù)的Q1、Q2、Q3(這道題怪怪的,我找不出Q1,Q3的位置?主要是關于求中數(shù)的這方面的問題.大家做一下,告訴我應該怎么做才正確.謝謝)比較男女兩組的成績比較男女兩組的分散程度解:1)先把兩列數(shù)據(jù)從小到大排列一下。男被試分數(shù)的Q1位置在2.25,Q1=8.25Q2位置在4.5,Q2=10.5Q3位置在6.75,Q3=11.75女被試分數(shù)的Q1位置在2.25,Q1=4.5Q2位置在4.5,Q2=7.5Q3位置在6.75,Q3=92)比較兩組的成績用平均數(shù):Xl=£xl/n=77/8=9.6X2=》x2/n=59/8=7.4男被試的記憶成績好于女被試的記憶成績。3)男被試的四分差Q=(Q3-Q1)/2=(11.75-8.25)/2=1.75女被試的四分差Q=(Q3-Ql)/2=(9-4.5)/2=2.25因為女被試的四分差大于男被試的四分差,即女被試比男被試在中間50%的數(shù)據(jù)的分散程度要來得大2、某班50名學生分別在學期初和學期末進行了兩次測驗,結果如下:學期初測驗:平均分=45.0分,S=6.0分學期末測測:平均分=52.0分,S=7.2分,R=+.40如果某學生學期初測驗得60分,那么他學期末可能得多少分?提示:)計算回歸系數(shù)B計算A,列回歸方程式利用回歸方程,推測出該生學期末測驗分解:1)回歸系數(shù)B:bxy=r(Sy/Sx)=0.40(7.2/6.0)=0.48計算A:axy=Y-bxyX=52.0-0.48>45.0=30.4把求出的A、B代入,得到從X預測Y的回歸方程式:Y=0.48X+30.4當學期初測驗X=60時,根據(jù)回歸方程式可預測出該學生的學期末測驗成績:把X=60代入得:Y=0.48x60+30.4=59.23、計算機鍵盤置于什么樣的角度,打字時最舒適,詢問了75名微機操作人員,結果如下角度01530度喜愛人數(shù)254010問人們的感覺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計算出喜愛人數(shù)的假設平均數(shù)F計算出X2值查表檢驗,并根據(jù)P值回答問題附X2值表DFP.05P.015.999.23解:虛無假設:F1=F2=F3=FF=(f1+f2+f3)/3=(25+40+10)/3=25X2=£(f-F)2/F=[(25-25)2+(40-25)2+(10-25)2]/25=18查X2值表,df=2時,X2=9.23p=0.01,而求得的X2=18比X2=9.21大。所以可以推翻虛無假設。認為至少在兩個角度下喜歡的人數(shù)在.01水平上有顯著差別五、綜合應用題(20分)

★2006*28、隨機抽選男女被試各36人進行長度知覺實驗,結果如下:(單位mm)S男32.05.2女38.26.0問:男女被試的劃線長度知覺有無顯著差異?分別計算男女組的Sx值;計算值計算z值。檢驗所得的z值;根據(jù)P回答問題?!?005年^28.為了解年齡對記憶能力的影響,隨機選了兩組(n=10)不同年齡的被試進行記憶能力測驗,結果(分)如下:青年老年X9.67.0S2.12.9⑴計算青年S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