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體樁設計規(guī)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1.gif)
![載體樁設計規(guī)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2.gif)
![載體樁設計規(guī)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3.gif)
![載體樁設計規(guī)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4.gif)
![載體樁設計規(guī)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a54850326964a87c91129ddad9469b2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載體樁設計規(guī)程的修訂2007年9月10日規(guī)程修訂的主要內(nèi)容
一.術語及一般規(guī)定;二.增加了樁頂作用效應的計算;三.載體樁承載力估算進行修訂;四.增加了軟弱下臥層承載力的驗算;五.對沉降計算公式進行了修訂六.載體樁的檢測一.術語及基本規(guī)定1.載體樁載體樁是指由混凝土樁身和載體構(gòu)成的樁,而載體是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和擠密土體構(gòu)成。術語載體影響區(qū)域為直徑2-3m,深度3-5m。2.載體樁樁長載體樁樁長包括混凝土樁身長和載體高度.載體高度因柱錘夯擊能量和填料的不同而不同,計算一般取2m(包括承載力計算和變形計算)。
3.去掉2.18細長錘的概念原規(guī)范:直徑250-500mm,長3000-5000mm,錘質(zhì)量為1.5-5t用以夯實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的錘。隨著載體樁技術的發(fā)展,載體樁發(fā)展為從350-800mm,因此相匹配的夯錘也相應改變。將細長錘變?yōu)橹N。4.對三擊貫入度重新定義原規(guī)范:夯實后,當不在填料時連續(xù)夯擊三次后的錘的下沉量。新規(guī)范:以錘徑355mm,質(zhì)量3500kg的柱錘,落距6.0m,連續(xù)三次錘擊的累計下沉量?;疽?guī)定3.0.2被加固土層宜為粉土、砂土、碎石土及可塑、硬塑狀態(tài)的粘性土。當軟塑狀態(tài)的粘性土、素填土、雜填土和濕陷性黃土經(jīng)過成樁試驗和載荷試驗確定載體樁的承載力滿足要求時,也可作為被加固土層。在濕陷性黃土地區(qū)采用載體樁時,載體樁必須穿透濕陷性黃土層。
3.0.3載體樁樁間距不宜小于3倍樁徑,且載體施工時不得影響到相鄰樁的施工質(zhì)量。當被加固土層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時,樁間距不宜小于1.6m;當被加固土層為含水量較高的粘性土時,樁間距不宜小于2.0m。
載體樁間距由樁徑、填料量和土性而定,樁徑小、填料少時,間距可適當減小,以粘性土為被加固土層時,其間距應比以砂土作為被加固土層大。土樣編號1號2號3號4號距夯擴體距離(cm)0306090密度(g/cm3)2.0452.011.951.92孔隙率38.039.341.342.2孔隙比0.6130.6470.7040.730含水量(%)22.222.723.023.1干密度(g/cm3)1.6741.6381.5851.560A.開挖試驗樁徑410mm,樁長5.0m,三擊貫入度為18cm。B.模型試驗粘性土中的模型試驗密砂中的模型試驗砂性土中的塑性影響區(qū)域半徑飽和粘性土中的塑性影響區(qū)域半徑C.球形擴張理論3.0.6當樁身進入承壓水土層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發(fā)生突涌。原規(guī)范中規(guī)定:樁身不應進入有承壓水地區(qū)。
3.0.6載體施工時的填料量應以三擊貫入度為主,對于樁徑為300-500mm的載體樁,其填料量不宜大于1.8m3,當填料量大于1.8m3時,應另選被加固土層或改變施工參數(shù)。原規(guī)范規(guī)定:以三擊貫入度控制填料量。投料量不宜小于0.5m3,且不宜大于1.8m3。主要是考慮,當樁徑較小時,間距也較小,填料不宜太大,否則影響到鄰樁施工質(zhì)量;在卵石層中施工,可以不填料直接夯實。3.0.8在樁基礎施工時,應采取相應措施控制相鄰的上浮量,對于樁身混凝土已經(jīng)達到終凝的相鄰樁,其上浮量不宜大于20mm;對于樁身混凝土處于流動狀態(tài)的相鄰樁,其上浮量不宜大于50mm。原規(guī)范:夯擊后的地面隆起不得大于50mm;相鄰樁的豎向位移不得大于20mm。
影響載體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為相鄰樁的上浮量,上浮量過大,容易造鄰樁載體與樁身的脫離。故本次規(guī)程主要控制相鄰樁的上浮量。3.0.9當采用載體樁作為復合地基中的增強體時,載體樁樁身可不配筋。由于載體樁具有樁長短,承載力高等特點,可以將素混凝土載體樁施工為復合地基,能有效節(jié)省造價。為充分發(fā)揮載體樁承載力,將樁頂一定范圍直徑進行擴大,同時應選擇合適的褥墊層厚度,ApAsApADσs2σ’s2σp2σp1σs1若σp2不變,則,由于小于,故小于0,即隨著AD的增大,復合地基承載力減小。實際情況,樁頂擴大面積,復合地基承載力增大。說明假設載體樁頂?shù)膲毫Σ蛔兪清e誤的;現(xiàn)在一般認為復合地基受力時單樁承載力完全發(fā)揮,樁間土承載力發(fā)揮一部分。
而實際情況,一般設計的復合地基單樁承載力并沒有全部發(fā)揮,在隨著樁頂AD的變化,單樁承載力的發(fā)揮是變化的;樁間土承載力由于受到樁的約束,往往承載力比勘察報告提供的承載力高。CFG樁復合地基擴頂后,等沉面下移;載體樁復合地基擴頂后,充分發(fā)揮載體的承載力。根據(jù)基礎的剛度不同,載體樁復合地基分為剛性基礎復合地基和柔性基礎復合地基。二、載體樁計算
增加了樁頂作用效應4.2樁頂作用效應軸心豎向力作用下偏心豎向力作用下水平力作用下成立條件1承臺絕對剛性,受彎距不產(chǎn)生撓曲;2樁與承臺為鉸接,只傳遞軸力和水平力,不傳遞彎距;3各樁的剛度相同。4.3.2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可采用下列經(jīng)驗公式估算:原規(guī)范計算公式:三、單樁承載力的計算載體樁的受力為一等效擴展基礎,由于載體樁長不長,且受載體的影響,其側(cè)阻比較小,故計算承載力時,可以參照淺基礎承載力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Ae的取值可以采用經(jīng)驗值,也可以參考規(guī)范表的取值;表中三擊指采用標準錘測的三擊,當采用非標準錘時,應對三擊進行調(diào)整;當樁長較長時候,應考慮側(cè)阻擋的影響,Ae可以采用靜載荷試驗反算,也可對規(guī)范表中Ae進行適當調(diào)整。等效計算面積Ae4.3.5軟弱下臥層承載力應按下式驗算:σpz——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作用于軟弱下臥層頂面的附加應力四、增加了軟弱下臥層的計算注意:軟弱下臥層承載力只進行深度修正,不進行寬度修正;計算附加壓力時候,面積增大要考慮載體面積的影響,增加2ΔR,ΔR=0.6-1.0m。擴散角度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的擴散角。五、沉降計算4.5.6明確沉降計算按等代實體的分層總和法進行計算。4.5.7載體樁沉降計算公式:
Ψp——沉降計算經(jīng)驗系數(shù)。按等代實體基礎采用單向壓縮分層總和法進行計算。由于缺少載體樁的足夠沉降觀測資料,ψp取值參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程取值。沉降計算深度采用應力比控制。六、特殊土層中載體樁的設計1濕陷性黃土地區(qū)載體樁的設計。護筒可以沉到濕陷性黃土底以上3-4m。經(jīng)過施工后載體樁穿透整個持力層。三門峽某工程的實測資料,樁徑410mm,樁長9.0m,三擊貫入度為10cm。距離混凝土樁身距離(m)01234施工前的濕陷系數(shù)0.0340.0190.0240.0290.023施工后的濕陷系數(shù)0.0020.0050.0120.0140.0152液化土中載體樁的設計。北京通州東潞園,載體樁樁長5-6m,填磚100塊,樁徑330mm,單樁承載力為650kN。土層厚度(m)含水量(%)容重(g/cm3)孔隙比(e)壓縮模量(MPa)承載力特征值(kPa)①素填土0.5~1.8----80②1粘質(zhì)粉土0.4~2.012.51.920.7610130③砂質(zhì)粉土0.3-3.0m15.51.930.7213140③1粉質(zhì)粘土0.3-2.7m21.01.900.8514150③2粉砂1.1-5.2m-1.95-16210④細砂未揭穿-2.0-21230載體樁施工完畢后,在護筒底以下4m范圍內(nèi),標貫擊數(shù)都大于臨界擊數(shù),液化被消除在液化土地區(qū),在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施工時護筒可沉到液化土層底以上3-4m。七.載體樁的檢測一、檢測數(shù)量靜載荷試驗:1%,不少于3根;當總樁數(shù)量少于50根時,不少于2根。動測數(shù)量:10%-20%,每棟樓不少于10根。對于獨立柱基,每柱下不少于1根。2檢測方法與常規(guī)混凝土樁檢測方法基本相同。3檢測判斷靜載荷試驗由于載體樁變形為40mm后進行回彈,回彈量還非常大,說明還處于彈性變形,還能夠承受一定的承載力,故規(guī)范規(guī)定:對于緩變性的載體樁Q-s曲線,取60mm對應的荷載作為極限承載力。動測有缺陷的樁樁底一定為同相反射的曲線,但樁底為同相反射曲線的樁不一定為有缺陷的樁。震速反射系數(shù):普通灌注樁大于,Rv大于0,樁底為同相反射;嵌巖樁:小于,Rv小于0,樁底為反相反射;載體樁:主要看介質(zhì)密度和擴底面積的影響程度,呈現(xiàn)不同的曲線。但大部分曲線為反相反射。謝謝!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第二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結(jié)構(gòu)和自動控制第三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管理復習思考題單擊此處輸入你的副標題,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煉,為了最終演示發(fā)布的良好效果,請盡量言簡意賅的闡述觀點。第六章活塞式空氣壓縮機
piston-aircompressor壓縮空氣在船舶上的應用:
1.主機的啟動、換向;
2.輔機的啟動;
3.為氣動裝置提供氣源;
4.為氣動工具提供氣源;
5.吹洗零部件和濾器。
排氣量:單位時間內(nèi)所排送的相當?shù)谝患壩鼩鉅顟B(tài)的空氣體積。單位:m3/s、m3/min、m3/h第六章活塞式空氣壓縮機
piston-aircompressor空壓機分類:按排氣壓力分:低壓0.2~1.0MPa;中壓1~10MPa;高壓10~100MPa。按排氣量分:微型<1m3/min;小型1~10m3/min;中型10~100m3/min;大型>100m3/min。第六章活塞式空氣壓縮機
piston-aircompressor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容積式壓縮機按結(jié)構(gòu)分為兩大類:往復式與旋轉(zhuǎn)式兩級活塞式壓縮機單級活塞壓縮機活塞式壓縮機膜片式壓縮機旋轉(zhuǎn)葉片式壓縮機最長的使用壽命-
----低轉(zhuǎn)速(1460RPM),動件少(軸承與滑片),潤滑油在機件間形成保護膜,防止磨損及泄漏,使空壓機能夠安靜有效運作;平時有按規(guī)定做例行保養(yǎng)的JAGUAR滑片式空壓機,至今使用十萬小時以上,依然完好如初,按十萬小時相當于每日以十小時運作計算,可長達33年之久。因此,將滑片式空壓機比喻為一部終身機器實不為過?;?葉)片式空壓機可以365天連續(xù)運轉(zhuǎn)并保證60000小時以上安全運轉(zhuǎn)的空氣壓縮機1.進氣2.開始壓縮3.壓縮中4.排氣1.轉(zhuǎn)子及機殼間成為壓縮空間,當轉(zhuǎn)子開始轉(zhuǎn)動時,空氣由機體進氣端進入。2.轉(zhuǎn)子轉(zhuǎn)動使被吸入的空氣轉(zhuǎn)至機殼與轉(zhuǎn)子間氣密范圍,同時停止進氣。3.轉(zhuǎn)子不斷轉(zhuǎn)動,氣密范圍變小,空氣被壓縮。4.被壓縮的空氣壓力升高達到額定的壓力后由排氣端排出進入油氣分離器內(nèi)。4.被壓縮的空氣壓力升高達到額定的壓力后由排氣端排出進入油氣分離器內(nèi)。1.進氣2.開始壓縮3.壓縮中4.排氣1.凸凹轉(zhuǎn)子及機殼間成為壓縮空間,當轉(zhuǎn)子開始轉(zhuǎn)動時,空氣由機體進氣端進入。2.轉(zhuǎn)子轉(zhuǎn)動使被吸入的空氣轉(zhuǎn)至機殼與轉(zhuǎn)子間氣密范圍,同時停止進氣。3.轉(zhuǎn)子不斷轉(zhuǎn)動,氣密范圍變小,空氣被壓縮。螺桿式氣體壓縮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緊湊型、堅實、運行平穩(wěn),噪音低,是值得信賴的氣體壓縮機。螺桿式壓縮機氣路系統(tǒng):
A
進氣過濾器
B
空氣進氣閥
C
壓縮機主機
D
單向閥
E
空氣/油分離器
F
最小壓力閥
G
后冷卻器
H
帶自動疏水器的水分離器油路系統(tǒng):
J
油箱
K
恒溫旁通閥
L
油冷卻器
M
油過濾器
N
回油閥
O
斷油閥冷凍系統(tǒng):
P
冷凍壓縮機
Q
冷凝器
R
熱交換器
S
旁通系統(tǒng)
T
空氣出口過濾器螺桿式壓縮機渦旋式壓縮機
渦旋式壓縮機是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發(fā)并問世的高科技壓縮機,由于結(jié)構(gòu)簡單、零件少、效率高、可靠性好,尤其是其低噪聲、長壽命等諸方面大大優(yōu)于其它型式的壓縮機,已經(jīng)得到壓縮機行業(yè)的關注和公認。被譽為“環(huán)保型壓縮機”。由于渦旋式壓縮機的獨特設計,使其成為當今世界最節(jié)能壓縮機。渦旋式壓縮機主要運動件渦卷付,只有磨合沒有磨損,因而壽命更長,被譽為免維修壓縮機。
由于渦旋式壓縮機運行平穩(wěn)、振動小、工作環(huán)境安靜,又被譽為“超靜壓縮機”。
渦旋式壓縮機零部件少,只有四個運動部件,壓縮機工作腔由相運動渦卷付形成多個相互封閉的鐮形工作腔,當動渦卷作平動運動時,使鐮形工作腔由大變小而達到壓縮和排出壓縮空氣的目的。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的外形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一、理論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工作循環(huán):4—1—2—34—1吸氣過程
1—2壓縮過程
2—3排氣過程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一、理論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
壓縮分類:絕熱壓縮:1—2耗功最大等溫壓縮:1—2''耗功最小多變壓縮:1—2'耗功居中功=P×V(PV圖上的面積)加強對氣缸的冷卻,省功、對氣缸潤滑有益。二、實際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1.不存在假設條件2.與理論循環(huán)不同的原因:1)余隙容積Vc的影響Vc不利的影響—殘存的氣體在活塞回行時,發(fā)生膨脹,使實際吸氣行程(容積)減小。Vc有利的好處—
(1)形成氣墊,利于活塞回行;(2)避免“液擊”(空氣結(jié)露);(3)避免活塞、連桿熱膨脹,松動發(fā)生相撞。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表征Vc的參數(shù)—相對容積C、容積系數(shù)λv合適的C:低壓0.07-0.12
中壓0.09-0.14
高壓0.11-0.16
λv=0.65—0.901)余隙容積Vc的影響C越大或壓力比越高,則λv越小。保證Vc正常的措施:余隙高度見表6-1壓鉛法—保證要求的氣缸墊厚度2.與理論循環(huán)不同的原因:二、實際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2)進排氣閥及流道阻力的影響吸氣過程壓力損失使排氣量減少程度,用壓力系數(shù)λp表示:保證措施:合適的氣閥升程及彈簧彈力、管路圓滑暢通、濾器干凈。λp
(0.90-0.98)2.與理論循環(huán)不同的原因:二、實際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3)吸氣預熱的影響由于壓縮過程中機件吸熱,所以在吸氣過程中,機件放熱使吸入的氣體溫度升高,使吸氣的比容減小,造成吸氣量下降。預熱損失用溫度系數(shù)λt來衡量(0.90-0.95)。保證措施:加強對氣缸、氣缸蓋的冷卻,防止水垢和油污的形成。2.與理論循環(huán)不同的原因:二、實際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4)漏泄的影響內(nèi)漏:排氣閥(回漏);外漏:吸氣閥、活塞環(huán)、氣缸墊。漏泄損失用氣密系數(shù)λl來衡量(0.90-0.98)。保證措施:氣閥的嚴密閉合,氣缸與活塞、氣缸與缸蓋等部件的嚴密配合。5)氣體流動慣性的影響當吸氣管中的氣流慣性方向與活塞吸氣行程相反時,造成氣缸壓力較低,氣體比容增大,吸氣量下降。保證措施:合理的設計進氣管長度,不得隨意增減進氣管的長度,保證濾器的清潔。2.與理論循環(huán)不同的原因:二、實際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上述五條原因使實際與理論循環(huán)不同。4)漏泄的影響5)氣體流動慣性的影響1)余隙容積Vc的影響2)進排氣閥及流道阻力的影響3)吸氣預熱的影響2.與理論循環(huán)不同的原因:二、實際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3.排氣量和輸氣系數(shù)理論排氣量Vt----單位時間內(nèi)活塞所掃過的氣缸容積。實際排氣量Q:Q=Vt
λ輸氣系數(shù)λ
:λ=λtλv
λ
pλl漏泄的影響余隙容積Vc的影響進排氣閥及流道阻力的影響吸氣預熱的影響二、實際工作循環(huán)(單級壓縮)第一節(jié)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指示功率pi
:按示功圖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太陽能路燈采購合同范本
- 白皮卷數(shù)學試卷
- 幼兒園聽評課記錄小班
- 澳洲9年級數(shù)學試卷
- 租賃合同范本6篇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2.5.2圓切線》聽評課記錄3
- 2025年度多功能會議廳租賃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綠色建筑改造勘察設計及技術指導合同
- 2025年度化工廠安全生產(chǎn)培訓與考核合同
- 2025年度教師學術講座與研討會合作協(xié)議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
-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則論
- 《腰椎間盤突出》課件
- 漢聲數(shù)學圖畫電子版4冊含媽媽手冊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統(tǒng)計2500g早教
- simotion輪切解決方案與應用手冊
- 搬家公司簡介(15個范本)
- 柴油發(fā)電機運行檢查記錄表格
- 典范英語-2備課材料2a課件
- DSC曲線反映PET得結(jié)晶度
- 科學素養(yǎng)全稿ppt課件(完整版)
- 建筑智能化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