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主講辛增輝E-mail:xzh0104@163.com中醫(yī)藥學概論緒論主講辛增輝中醫(yī)藥學概論什么是醫(yī)學?什么是中醫(yī)學?什么是醫(yī)學?醫(yī)學:現代基本定義為:“醫(yī)學是診斷、治療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藝和科學?!鞭o海定義為“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同疾病作斗爭的一門科學體系?!贬t(yī)學:中醫(yī)學:中醫(yī)學是以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核心,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色的傳統(tǒng)醫(yī)學體系。中醫(y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中醫(yī)學: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科學方法論——陰陽、五行、氣指導思想
——整體觀念核心內容
——臟腑經絡診療特點
——辨證論治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科學方法論——陰陽、五行、氣中醫(yī)學的重點不在治療,而在預防,即治未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賢人的境界。中醫(yī)學的重點不在治療,而在預防,即治未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1中醫(yī)學緒論課件1中醫(yī)學緒論課件(一)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1、時期:先秦—秦漢2、標志和確立:《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及《神農本草經》的問世。(一)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1)《黃帝內經》—現存最早的醫(yī)學典籍、中醫(yī)理論形成的標志。后世分為《素問》、《靈樞》兩部分。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yī)理論經典。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yǎng)生寶典。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于生命的百科全書。(1)《黃帝內經》—現存最早的醫(yī)學典籍、中醫(yī)理論形成的標志?!半y”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敖洝蹦酥浮秲冉洝?,即問難《內經》。(2)《難經》,扁鵲(秦越人)—獨取寸口、命門理論。補充了《黃帝內經》的不足?!半y”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敖洝蹦酥浮秲冉洝?,即(3)《傷寒雜病論》,張仲景—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秱摗贰孀C論治的第一部專書,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辨證方式—六經辨證。113方?!督饏T要略》的辨證方式—臟腑辨證。262方。(3)《傷寒雜病論》,張仲景—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4)《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載藥365種。有毒無毒—上、中、下三品;四性、五味。上品120種為君,無毒,主養(yǎng)命,多服久服不傷人,如人參、阿膠;中品120種為臣,無毒或有毒,主養(yǎng)性,具補養(yǎng)及治療疾病之功效,如鹿茸、紅花;下品125種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為除寒熱、破積聚的藥物,主治病,如附子、大黃。
(4)《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載藥365中華醫(yī)學四大經典中華醫(yī)學四大經典(二)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發(fā)展1、晉隋唐時期:
晉·王叔和《脈經》—脈學專著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針灸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二)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發(fā)展
《本草經集注》為南北朝時之陶弘景所輯。序例增加了采收、鑒別、炮制、制劑、合藥取量及“諸病通用藥”等大量內容,大大豐富了藥學總論部分。各論收藥730種,較《本經》增加一倍,并首先采用按植、動、礦物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類法,分列為七類。各類中又結合三品分類排列藥物?!侗静萁浖ⅰ窞槟媳背瘯r之陶弘景所輯。序例增加了采收、鑒
《炮炙論》為南朝雷敩所著,其主要內容是收錄了300種藥物的炮制方法。該書所記的一些炮制方法,可以提高藥效,減輕毒、烈之性。更重要的是我國第一部炮制專著的問世,標志著本草新分支學科的產生?!杜谥苏摗窞槟铣讛?,其主要內容是收錄了300種藥物唐代政府于659年頒布了由蘇敬等人編撰的《新修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政府頒布的第一部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載藥844種,新增藥物114種。其圖文對照的方法,開創(chuàng)了世界藥學的先例。
新修本草新修本草王燾著成《外臺秘要》全書共
40卷1104門,載方6000余首,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
外臺秘要王燾著成《外臺秘要》全書共外臺秘要2、宋金元時期:
南宋陳言(字無擇)著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簡稱《三因方》,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學說”,此病因分類法比較符合臨床實際,對后世病因學發(fā)展影響很大。
宋·錢乙所撰之《小兒藥證直訣》開創(chuàng)了臟腑辨證和臟腑用藥的先河。2、宋金元時期:南宋陳言(字無擇)著成《三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是這一時期最著名的私人撰述本草,該書以《嘉祐》、《圖經》為基礎,并廣泛收錄其他文獻中的藥學資料,收藥達1558余種,藥后附列單方3000余首,首開方藥相互印證的先例。具有極大的文獻價值。國家藥局(和劑局和惠民局)的設立,是北宋朝廷的一大創(chuàng)舉,也是我國乃至世界藥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是這一時期最1中醫(yī)學緒論課件
劉完素(河間)—寒涼派:“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能生火”,用藥倡導寒涼。張子和(從正)—攻下派:“邪去則正安”,主汗、吐、下三法。李東恒(杲)—補土派:“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主張補益脾胃。朱丹溪(震亨
)—養(yǎng)陰派:“相火論”,
“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主張滋陰降火。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3、明清時期:《本草綱目》是偉大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杰作,成書于16世紀,對本草史和中藥基本理論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和發(fā)揮。收藥1892種,按自然屬性分為16綱60目。附方11000多首,附圖1100多幅。該巨著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3、明清時期:《本草綱目》是偉大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杰作,成書于溫病學派吳有性(字又可)《溫疫論》,創(chuàng)“戾氣”說葉桂(字天士),創(chuàng)衛(wèi)氣營血辨證吳瑭(字鞠通),創(chuàng)溫熱病的三焦辨證理論
溫病學四大家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溫病學四大家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本草綱目拾遺》,趙學敏著,載藥921種,其中新增716種。其成就有:一是增收了大量民間藥和外來藥,對《綱目》進行了重要的補充和訂正。二是總結了16~18世紀的藥學新成就,并保存了一批今已散失的方藥書籍的部分內容,有較高的文獻價值?!侗静菥V目拾遺》,趙學敏著,載藥921種,其中新增716種。明代命門學說張介賓(字景岳)—《景岳全書》、《類經》
趙獻可(字養(yǎng)葵)—《醫(yī)貫》——命門學說明代命門學說
4、近、現代:綜合整理-30年代曹炳章主編的《中國醫(yī)學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醫(yī)學大成的巨著.陳存仁主編的《中國藥學大辭典》問世,是民國時期本草學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國第一部有重要影響的大型藥學辭書(辭典類工具書)。4、近、現代:二、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念
辨證論治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人與環(huán)境有密切的聯系
二、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社會地位經濟條件文化信仰婚姻家庭人際關系季節(jié)氣候變化晝夜晨昏變化地理區(qū)域不同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協(xié)調病理上----相互影響診治上----察外知內治療上----著眼全局人與自然環(huán)境人與社會環(huán)境人與外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整體觀念社會地位季節(jié)氣候變化結構上----不可分割人與自人與社人與外1、人體自身的整體觀
(1)生理:五臟一體觀和形神一體觀;(2)病理:局部病變與整體病理反映;(3)診治疾病:由外察內,整體調節(jié)。
(一)整體觀念1、人體自身的整體觀(一)整體觀念①組織結構上五臟經絡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肝心脾肺腎目舌口鼻耳筋脈肉皮骨雙眼,雙耳,鼻孔,口,前后二陰①組織結構上五臟經絡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膽,小腸,胃,大腸,系統(tǒng)五臟六腑五體官竅經脈肝系統(tǒng)肝膽筋目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心系統(tǒng)心小腸脈舌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脾系統(tǒng)脾胃肉口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肺系統(tǒng)肺大腸皮鼻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腎系統(tǒng)腎膀胱骨耳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系統(tǒng)五臟六腑五體官竅經脈肝系統(tǒng)肝膽筋目足厥陰肝經②在生理方面
人體血液正常運行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脾主統(tǒng)血肝主藏血②在生理方面人體血液正常運行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脾主統(tǒng)血肝主藏③病理狀態(tài)下內臟病變五官形體色脈肝火上炎見面紅目赤肝血不足見視力減退心火亢盛見口舌生瘡腎氣虧虛見耳鳴耳聾足厥陰肝經③病理狀態(tài)下內臟病變五官肝火上炎見面紅目赤肝血不足見視力④診治疾病時外在病變內在臟腑暴發(fā)火眼雀目口舌生瘡耳鳴耳聾清瀉肝火補肝養(yǎng)血清瀉心火補益腎氣傳染性結膜炎夜盲癥④診治疾病時外在病變內在臟腑暴發(fā)火眼清瀉肝火傳染性結膜炎夜盲2、人與環(huán)境的整體觀
(1)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觀—天人相應
(2)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整體觀2、人與環(huán)境的整體觀1中醫(yī)學緒論課件
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對人體生理的影響:①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的影響;②地域環(huán)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對人體病理的影響:①四時多發(fā)病;②晝夜變化對疾病的影響;③地域環(huán)境對發(fā)病的影響。自然環(huán)境與疾病防治的關系:因時、因地制宜。人與自然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對人體生理的影響:①四時氣(1)社會環(huán)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2)社會環(huán)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3)社會環(huán)境與疾病防治的關系。人與社會人與社會社會特征——政治經濟、文化經濟
社會安全——人的精神較好,生活有規(guī)律,抗病力較強社會動亂——人的精神較差,生活無規(guī)律,抗病力下降人群特征——年齡、性別、婚姻、風俗、宗教、信仰生活行為方式社會特征——政治經濟、文化經濟(二)辨證論治癥,指疾病的個別臨床表現。癥狀:病人異常的主觀感覺,如頭痛、發(fā)熱。體征:病人異常的客觀征象。如舌苔、脈象。病,即疾病,是一個診斷總稱。是對有特定病因、發(fā)病形式、臨床表現及病變規(guī)律的疾病全過程的概括。如感冒。(二)辨證論治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風寒、風熱、瘀血、痰飲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臟、某腑、某條經絡等)③疾病的性質(如寒、熱等)④邪正關系(如虛、實等)反映了疾病發(fā)展過程中,該階段病理變化的全面情況。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證”、“癥”的關系①“癥”是“證”和“病”的辨別和判斷依據②每一種“病”和“證”都有特定的癥狀③同一種“病”可有幾種不同的“證”④同一種“證”也常出現于不同的“病”中“病”、“證”、“癥”的關系①“癥”是“證”和“病”的辨別和疾病證候1證候2證候n癥狀2-1癥狀2-2癥狀2-n癥狀1-1癥狀1-2癥狀1-n癥狀n-1癥狀n-2癥狀n-n……………疾病證候1證候2證候n癥狀2-1癥狀2-2癥狀2-n癥狀所以同一“證”(風熱證)分別出現于感冒、頭痛、咳嗽三種病中而同一種“感冒”病,有時會表現為“風寒證”,所以“感冒”病則有“風熱證”、“風寒證”的不同病例1:惡寒發(fā)熱,咽痛,口干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病名:感冒證型:風熱證病例2:頭痛劇烈伴惡寒發(fā)熱,口干口渴,咽痛,舌紅,苔黃、脈數病名:頭痛
證型:風熱證病例3:咳嗽劇烈痰黃伴惡寒發(fā)熱,口干口渴,咽痛,舌紅,苔黃、脈數病名:咳嗽
證型:風熱證病例1:惡寒發(fā)熱,咽痛,口干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病例2:頭
辨證:即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搜集的有關疾病的所有資料,運用中醫(yī)理論進行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質以及邪正關系,然后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證的過程。論治:是在通過辨證得出證候診斷的基礎上,確立相應的治療方法。原則——治病求本辨證:即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搜集的有關疾病辨證論治——舉例感冒風寒風熱辛溫解表辛涼解表麻黃湯銀翹散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或少汗鼻流清涕,苔薄白,脈浮緊惡寒輕發(fā)熱重,汗多口渴,咽痛,鼻流濁涕,苔薄黃,脈浮數辨證論治——舉例感冒風寒風熱辛溫解表辛涼解表麻黃湯銀翹散惡寒辨證論治不同于一般的“對癥治療”不同于現代醫(yī)學的“辨病治療”是既辨病又辨證重點著眼于證的分辨辨證論治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上學期第三周 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
- 7 我們有新玩法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5二手車購買合同書
- 2025合同的履行、變更、轉讓、撤銷和終止
- 14 《窮人》說課稿-2024-2025學年六年級語文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買方購車合同范本
- 公路修建合同范本
- 鋪設碎石土路面施工方案
- 輕鋼吊頂施工方案
- 路燈池施工方案
- 輪值安全員制度
- 葫蘆島尚楚環(huán)??萍加邢薰踞t(y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冀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課文翻譯
- 全國物業(yè)管理項目經理考試試題
- 水文水利課程設計報告
- 600字A4標準作文紙
- GB/T 18015.2-2007數字通信用對絞或星絞多芯對稱電纜第2部分:水平層布線電纜分規(guī)范
- DJI 產品交付理論試題
- FCI測試試題附答案
- 扁平藍色企業(yè)五險一金知識培訓講座宣講通用教學講座課件
- 新編《公路隧道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