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腦炎課件_第1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課件_第2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課件_第3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課件_第4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的要求】1.了解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概念。2.熟悉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因病理(包括西醫(yī)),預防與調護。3.掌握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診斷、西醫(yī)治療、辨證論治,其他療法。【目的要求】1概述定義:簡稱乙腦,乙型腦炎;是感染流行性乙型腦炎時邪(乙腦病毒)引起,臨床以高熱,抽搐、昏迷為特征的急性傳染病。二、特點:1.有明顯的發(fā)病季節(jié):北方7~9月,南方6~8月的盛夏季節(jié),因為乙腦病毒是蟲媒病毒,以蚊蟲為媒介。2.病死率高,后遺癥多。3.傳染性強,我國50、60、70年三次爆發(fā)流行,70年代后期開始預防接種,所以發(fā)病率明顯下降。4.發(fā)病年齡,幼兒至老年均可,<10歲易發(fā),尤其2~6歲高發(fā)。三、中醫(yī)稱為暑溫,其他病名:暑風(手足搐搦)、暑痙(角弓反張、頸項強直)、暑厥(四肢厥逆)。概述定義:簡稱乙腦,乙型腦炎;是感染流行性乙型腦炎時邪(乙腦2概述病原:乙腦病毒,為嗜神經(jīng)、RNA病毒。傳染源:人不是傳染源,而是終末宿主,豬是傳染源。人感染后只有少數(shù)發(fā)病,大多數(shù)感染后血中病毒含量很少。顯性感染與不顯性感染之比為1:1000~2000。傳播媒介:蚊蟲。傳播途徑:蚊蟲——豬——蚊蟲——人。概述病原:乙腦病毒,為嗜神經(jīng)、RNA病毒。3病因病機

典型癥狀(熱、痰、風)病因病機典型癥狀4病因病機病因:感受暑邪。傳變規(guī)律:按衛(wèi)氣營血傳變,但界限不分明。病變臟腑:急性期在肺、胃、心、肝,恢復期在脾、肝、腎。病因病機病因:感受暑邪。傳變規(guī)律:按衛(wèi)氣營血傳變,但界限不分5臨床診斷1.明顯的季節(jié)性。2.初期:發(fā)熱無汗,頭痛、嘔吐(噴射狀)、煩躁不安或嗜睡,嬰兒囟填。往往可查到頸項抵抗或強直。3.極期:表現(xiàn):發(fā)病3天后進入。高熱、寒戰(zhàn)、惡心、嘔吐,+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頻繁抽搐,+神志障礙:譫忘――嗜睡——昏迷。4.體征:腦膜刺激征、錐體束征(巴氏征等),肌張力增強。5.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升高,多在10~20×109/L,中性粒細胞增高至80%以上。腦脊液改變:外觀無色透明,壓力增高白細胞計數(shù),50~500×106/L,白細胞分類病初5天以中性粒細胞為主,以后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一般2周左右恢復正常。臨床診斷1.明顯的季節(jié)性。6臨床診斷6.確診乙腦尚需病原學檢查,如血中或腦脊液中乙腦病毒特異性IgM抗體的檢測(發(fā)病后3~4天即可陽性,若2周仍未為陰性可排除乙腦),免疫熒光試驗檢測乙腦病毒抗原。7.病程至10天后多數(shù)進入恢復期。體溫下降,神志漸清,抽搐減輕或停止。8.病程一年后若仍有智力障礙,肢體癱瘓、癲癇發(fā)作等成為后遺癥期。9.注意:本病發(fā)病過程中易出現(xiàn)腦疝(枕骨大孔疝以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血壓下降、最終呼吸心搏同時停止;顳葉溝回疝以瞳孔不等大、上瞼下垂、呼吸節(jié)律不整、突然昏迷加深);中樞性呼吸衰竭(呼吸節(jié)律異常、深淺不一)或循環(huán)衰竭(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無力、肢體發(fā)涼)。臨床診斷6.確診乙腦尚需病原學檢查,如血中或腦脊液中乙腦病7[鑒別診斷]

與疫毒痢鑒別:相同點,發(fā)病季節(jié)基本相同,臨床均可出現(xiàn)高熱、神昏、驚厥。不同點:可見膿血便,大便培養(yǎng)可見痢疾桿菌。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以熱、痰、風為綱,急性期辨衛(wèi)、氣、營、血1.辨熱、痰、風:2.辨病程:本病的傳變規(guī)律。1~3天,僅見高熱等衛(wèi)氣表現(xiàn)。3~7天,進入極期,邪在氣營,熱痰風三證俱全。7天以后,若抽痙停止,熱降神醒,是為好兆頭,可望進入恢復期。若持續(xù)時間長抽搐不止,則預后較差。少數(shù)患兒發(fā)病后6個月仍留有意識不清、癡呆、失語、吞咽困難等后遺癥。呈終身殘疾。[鑒別診斷]8二、治療原則清熱、豁痰、開竅、熄風。急性期:解熱為先,在表入里入營血注意邪在營血是除了要清營涼血外,要增加一些增液潛陽的藥物?;謴推冢悍稣钚岸?、治療原則9三、分證論治急性期(一)邪在衛(wèi)氣證候:衛(wèi)分癥狀(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氣分癥狀(或但熱不寒、口渴、煩躁、舌苔黃,脈洪數(shù))+暑邪上擾清空(頭痛、嗜睡、項強)+暑多挾濕,導致胃失和降(惡心嘔吐)+舌苔膩或微黃,舌質紅。治法:清暑化濕,辛涼透表方藥:新加香薷飲合白虎湯加減:項強者,加葛根、僵蠶;濕邪明顯者可加用藿香、佩蘭、滑石、蒼術、厚樸等。三、分證論治10(二)邪熾氣營證候:熱(高熱持續(xù)不退)+風(頸項強直、四肢抽搐)+痰(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有形之痰治喉間痰鳴,及由此所引起的呼吸不利,無形之痰指神志昏迷、昏迷不醒等)+氣分熱所引的(口渴引飲、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肝火上炎(頭痛)+胃氣上逆(嘔吐)+舌質紅、苔黃糙、脈洪大或弦。治法:清氣涼營,邪火滌痰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二)邪熾氣營11(三)邪在營血證候:營分癥狀(夜熱早涼、抽搐、昏迷)+熱入血分(動血:吐衄、皮膚斑疹)+損傷真陰(舌紅絳少津)+肝陰耗損(兩目直視)治法:涼血清心,增液潛陽方藥:犀角地黃湯合增液湯(三)邪在營血12恢復期、后遺癥期1.陰虛內熱:證候:低熱或不規(guī)則發(fā)熱+陰虛癥治法:養(yǎng)陰清熱方藥:青蒿鱉甲湯+清絡飲恢復期、后遺癥期132.營衛(wèi)不和身熱時高時低,多汗而不溫,四肢發(fā)涼,大便溏薄,舌質胖嫩,舌淡苔白,脈象細數(shù)無力。治法:調和營衛(wèi)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2.營衛(wèi)不和143.痰蒙清竅證候:神識不清,癡呆,+語言不利,失語+吞咽困難,口角流涎+喉間痰鳴+舌苔厚膩治法:豁痰開竅方藥:滌痰湯加減3.痰蒙清竅154.痰火內擾狂躁不寧,手足燥動,神識不清+咽喉干燥,口渴引飲+舌質紅,苔黃膩。治法:滌痰瀉火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4.痰火內擾165.氣虛血瘀證候:面色萎黃,四肢不用,僵硬強直,或震顫抖動,肌肉萎軟無力,神疲倦怠,容易出汗,舌質偏淡,脈象細弱。治法: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5.氣虛血瘀176.風邪留絡證候:肢體強直癱瘓,關節(jié)僵硬,或癲癇發(fā)作,脈弦細。治法:搜風通絡,養(yǎng)血舒筋方藥:止痙散加味6.風邪留絡18[西醫(yī)的急癥處理]1.降溫:藥物+物力降溫,必要時亞冬眠療法2.抗驚厥:3.解除呼吸道梗阻:定時霧化吸入、稀釋痰液與吸痰相結合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